农户小额贷款申请表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户小额贷款申请表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也在逐渐扩大规模,对农村经济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说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文本针对当前农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然后从激励机制、宣传等方面探讨了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存在问题;方法

农村经济在扩大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最为主要的问题,许多农户在大力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的限制遭受利益缩减,甚至是失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户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生产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加强小额信用贷款在农村的推广普及,以便给予农村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又能借此实现信贷业务的扩大发展。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期限和额度与农业产业结构不协调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大力推广中,不论是信用社还是银行,都开始重视农村信贷这一市场。但是,由于农户本身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大部分属于低收益的项目,而且其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这就导致对农户还款能力的评估往往较低,使得对于农户小额信贷始终处在风险较高的一种状态。为了对风险进行防控,信用社就在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上作出了限制,由此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单方面的限制行为,没有考虑到农户贷款的目的和需求,使得贷款期限和额度都和农村产业结构不相符合,无法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可靠的支撑作用。

(二)信用社管理手段落后

在农村地区的信用社中,其表现出了规模小、人员不齐、工作水平不高等问题,这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面的工作就存在许多不足。管理手段的落后,不僅使得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没有切实有效地渗透到周边农村地区,也使得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混乱。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辐射范围较广,虽然每一笔的金额数量较小,但是总量却比较庞大,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农村地区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配置不够,难以应对如此大量的管理工作。像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农村地区人员众多,信用社现有工作人员数量根本不能满足工作。加之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的普及落后,使得管理手段还处于人工模式,难以达成工作目标。

(三)农户缺乏贷款意识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不利不仅仅是信用社方面的问题,还有农户自身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户都对信用贷款缺乏基本的认知,在传统意识观念的束缚下,大多数农户都认为信用社是存钱的地方,不是借钱的地方,借钱应该从自己的亲戚朋友那里着手,实在没有办法再从信用社贷款。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知,使得农户在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向信用社申请贷款,最终导致生产活动延误,经济利益受损。另外,部分农户害怕自己不能偿还贷款。毕竟小额信贷受到法律条款的保护和约束,虽然不用提供任何抵押物或是担保,但是在不能偿还贷款时,也会受到相应的惩处。而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款,就没有这一层心理负担。农户贷款意识的缺失,使得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受到影响。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策略

(一)采取相关激励机制激励农户贷款

要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迅速发展,为农村经济提供助力,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户的贷款热情和积极性。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农业生产存在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造成较大的风险危害,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完善农业保险,让农业生产在遭受损失时能够迅速恢复生产。这样也能打消农户无法偿还贷款的顾虑,使其能够更加放心地贷款。

其次,构建适当的惩戒机制,加强对贷款违约的处理力度。虽然部分农户存在不能偿还贷款的担心,但是也有部分农户存在恶意贷款的行为,在贷款之后,没有将钱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后期也拒绝偿还贷款,甚至有的直接逃债。对于这样的不良行为,就需要通过建立惩戒机制,对这些行为加强处理。如可以建立信用黑名单,将存在逃债、赖债、出借、转让等行为的农户进行记录,并且录入全国信用系统,根据行为程度,取消其3-5年内甚至终身的信用贷款资格。

最后,加强农户生产培训和指导。鉴于当前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其中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农户的还款能力。只要农户的还款能力能够大幅提升,那么信用社自然就能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而农户自身对还款的信心增强了,也才会增加贷款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对农户加强生产技能的培训和指导,提升生产水平,增加农业收益。

(二)建立激励农户贷款的相关机制

对于信用社而言,在内部管理上也需要加强农户贷款的相关激励机制,以促进小额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

第一,信用社内部需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鉴于农村信用社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的普遍情况,为了推动小额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通过构建适当的激励考核制度,敦促信用社工作人员更加积极认真地开展工作。

第二,对贷款责任检定机制的构建。所谓贷款责任,主要是指在小额贷款中出现问题之后,责任的归属划分。这就需要根据小额信贷的特点,依照权责利三者结合的基本原则,从贷款前、贷款中和贷款后三个环节明确责任的归属。比如,在贷款前对农户信用的审核不合理,这就属于信用社工作人员的责任;在贷款后农户拒不偿还贷款,这就属于农户的责任。

第三,创新具有地区特色的贷款制度。在不同的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地区实际,创新出符合实际的贷款激励制度。比如,根据贷款额度建立一套奖励体系,贷款5000元以上,奖励食油一瓶;贷款20000元以上,奖励手机一部;贷款50000元以上,可以享受降息优惠。由此,就可以激励农户办理贷款。

(三)加强小额信用贷款的宣传与培训

为了保证农户小额信贷实现长期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宣传和培训。

在宣传方面,需要对小额信用贷款方便、快捷、无抵押的优势强化凸显,同时就小额信贷的作用全面说明,让农户能够正确认识小额信用贷款对农业生产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其逐渐形成贷款意识。同时,也许对一些不良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农户形成科学的贷款行为。

在培训方面,一方面是要加强对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贷款业务水平,能够给农户提供全方位的贷款服务,帮助农户切实解决遇到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需要对农户进行培训,除了要培训农户的生产技能之外,还需对农户贷款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认识到小额信用贷款的具体操作流程,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贷款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

三、结束语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使得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因此,需要从政府层面构建农户信用贷款的激励保障机制,从信用社层面构建相应的制度规范,最后加强小额信贷业务的宣传,以及对信用社工作人员和农户的培训,为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盛光华,庞英,张志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管博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4,06:49-58+95.

[2]曾婵娟,周艳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60-61.

[3]杨海英.完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6:132-133.

[4]中国人民银行宁城县支行课题组,陈旭,张国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萎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8:29-31.

作者:王云鹤

第2篇: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梳理国内外小额农贷成功经验,有利于更加理性看待目前小额农贷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现有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比较分析,以扩大发展国内小额农贷的新思路和工作启迪。

关键词:小额农贷模式 农户贷款 比较分析

一、引言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农村资金外流、农民贷款难等成为影响金融支农扶贫工作的难点问题,如何有效运用金融手段解决“三农”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际上,以小额信贷帮助社会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最具代表性的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创办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在我国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商业性金融和非金融机构以及依靠捐赠基金设立的扶贫经济合作社。

二、国内外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分析

笔者主要结合国内外农户小额贷款的最新进展,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户小额贷款道路。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本文一一进行分析:

(一)农户联保小组发展模式

采用该模式,借款人可以遵循“自愿组合、诚实守信、共担风险”的原则组成联保贷款小组申请贷款。联保贷款小组一般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是联保成员不低于3户;二是联保成员间不是夫妻及两代内的直系亲属关系;三是联保成员的居所或主营业务所在地应相对集中。采用联保小组担保的,每个借款人只能参加一个联保小组,在联保小组成员贷款全部清偿前,不得退出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出现不良贷款的,在不良贷款清偿前停止对小组所有成员发放贷款。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就是采用的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声誉机制来约束农户行为,降低农户信用风险,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其优势在于一个小组内部成员可以互相监督,进而降低监管的成本,大大降低主观违约的风险。但由于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一旦发生客观不能还款的情况,极易形成坏账。印度的实践表明由于内部的压力一些农户拆借民间高利贷去还账,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因此这种模式往往还加入了诸如“弹性贷款计划、养老金账户制度”等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制度设计。

(二)“信用村+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指农户小额贷款的机构通过评定信用村实现对农户的批量发卡,对信用村农户的金融需求给予信贷倾斜政策。吉林舒兰市农行是该模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其优势在于:一是可充分发挥村级行政组织的作用,由其协助做好贷款的调查、管理和收回工作。二是可推进农村整体诚信环境建设,促使村领导和大多数村民为维护荣誉、方便贷款而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三是可密切农行与村社的关系,形成信用村后,有助于占领市场,进一步发展其他业务。但只有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经济比较发达、农村干部意识比较超前,信用村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三)“协管员+农户”模式

这种模式又被称为“五老”(老支书、老村长、老组长、老党员、老班干部)模式,指在运作农户小额贷款的过程中,,将村里“五老”认定为协管员,由“五老”组成诚信评议小组,在贷前农户准入时提供信息,甄别、推荐贷款对象;贷后协助管理、防控贷款风险。该模式是由湖南农行率先提出的:“五老”群体生在农村、贴近农民、了解农民,有的是行政领导,有的是群众领袖。利用他们的威望和群众基础,为农行贷前提供农户信息、为农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为农行加强贷后管理提供支持,就能够比较好地减轻基层网点客户经理的工作,提高贷款效率。但这种模式的效果与“五老”的素质以及外在激励措施力度密切相关,不同的素质,发挥的效果也参差不齐。

(四)“公司+农户”模式

该模式是指银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对龙头企业的订单农户发放贷款支持其生产,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银行与企业、农户签订三方协议,保证贷款资金、农产品收购资金在指定的账户内封闭运行,龙头企业支付给农民的收购款项优先偿还贷款本金。“公司+农户”模式的贷款业务质量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担保龙头企业的信誉和保证能力;二是贷款农户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该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宣城市农行农户小额贷款,该行与龙头企业、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将过去农户和银行、企业和银行“一对一”的关系,转变为银行、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关系,通过小额贷款这个纽带,采取三方协议合作方式,实现了农户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难,信息不称问题。

(五)“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户”模式

农户一般没有房产、机器设备等适合做抵押的资产,这使金融机构在发放农户贷款时面临一定的风险。如果有第三方为农户贷款提供保证保险,将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保证保险是指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需在约定的条件和程序满足时方能获得赔偿的一种保险方式,其主体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就是贷款合同的借款方和贷款方。借款人为获得贷款,须与银行、保险公司分别签订贷款合同及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合同。宁波市人民政府首先开展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支持对象为向试点银行申请小额贷款的农业养殖大户、初创期小企业和城乡创业者。借款人融资成本由银行贷款利率、保证保险费率及附加性保险费率3部分组成。试点期间,银行贷款利率不超过同期基准利率上浮30%的水平,保证保险费率和借款人意外伤害险费率合计最高不超过贷款本金的3%。试点第一年,银行与保险公司暂按30%:70%的比例分摊贷款本金损失风险。但该创新模式还只在少数地区试行,且贷款机构仅限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果能进一步扩展到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则将大大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覆盖面,使更多农户有机会获得小额贷款,将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结合起来快速改变其贫困现状,提升农户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小结

当前“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现实问题,国内外的大量例子都证明了金融手段在解决农村问题上不可替代的效果,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额农贷发展的政策,社会上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小额农贷的新模式。作为一名经管专业的学生更要积极的去关注国家发展的面临的问题,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尝试去提出些解决的建议,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毅,李睿,孙长江.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外部风险因素分析——以哈爾滨市农村信用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

[2]李键.论农信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以巷口信用社为例[J].金融经济.2009(18)

作者:王倩倩

第3篇:农户小额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基于江苏北部某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小额贷款记录,结合当地及全国CPI、GDP、第一产业产值、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逐步进入法的Logistic模型,筛选对农户违约概率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之后对各指标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信用水平指标与农户的真实违约情况关联不显著,意味着当地信贷机构对贷款农户的贷前内部信用评级不能有效地预测农户的信用风险;利率、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等微观指标对信用风险有较大影响;全国范围的GDP和CPI、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当地第一产业GDP等宏观指标也对信用风险具有预测作用; Logistic模型在不平衡数据集上,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分类精度。

关键词:农户小额贷款;Logistic模型;违约影响因素;信用风险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农户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与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尽管当前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农户信贷市场上却存在着严重的资金供求不平衡问题:大量农户希望通过贷款实现扩大生产或者消费,但农村地区的信贷机构由于难以识别借款农户的真实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一般出于谨慎,采取“惜贷”策略,仅仅向资信水平十分优越的农户发放贷款。由此,一方面导致有贷款需求的农户无法得到资金,不能进一步扩大生产或进行消费;另一方面也使得信贷机构积余了大量的闲置资金,资金利用率较低。存在这一现状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农户信贷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难以衡量。

信用风险是指获得信用支持的债务人不能遵照合约按时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为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成本提高贷款决策效率,现代信贷机构一般选择以信用评估技术[12]对贷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与管理。最初,信用评估模型往往由外部评估机构开发,之后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各银行构建自己内部的信用评估模型渐成为常态。巴塞尔协议II明确提出:在满足某些最低条件和披露要求的前提下,有资格采用内部评级(IRB)法的银行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要素的估计值决定对特定暴露的资本要求[3]。

就问题性质而言,信用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问题:根据待评估样本的多维度属性指标,设计合适的模型将样本分为若干类。影响模型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核心分类器的选择,二是模型构建时的指标选取。现有较为成熟的分类器根据原理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基于传统统计理论的分类器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分类器两类。前者主要包括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朴素贝叶斯(NB)、判别分析(DA)等[47],后者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K最近邻(K-NN)等[811]。

近年来,随着上述分类器的渐渐成熟与流行,更多学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我国农户信贷发展现状及其违约影响因素方面。王定祥等以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 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研究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12];黄祖辉等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20户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均以消费性为主[13]。杨胜刚等结合我国农户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某农村信用社713个农户的贷款记录,挖掘出违约与否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一套包含5个准则层、17项指标的农户信用评估体系[14];杨宏玲等发现当前农村信贷机构在选择农户信用评价指标时,主要以传统的“5C”或“4C”分析法为主,方法比较单一[15]。胡愈等从我国小额信贷的实践理论出发,建立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16],李岩等则基于山东省573户农户6年的贷款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农户贷款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性质、性别、区域、年龄、教育、家庭人口、家庭劳动力、家庭田地亩数均对农户贷款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7]。魏岚等以辽宁省300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为样本数据,基于Logit模型建立了含10个指标的小额信贷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检验[18]。

研究农户小额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一方面,能够帮助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信贷机构进一步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不良贷款率,维持我国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提升信贷机构对优良借款农户的甄别率,鼓励信贷机构发放贷款,能够缓解当前我国农户融资难的问题,帮助并引导农户扩大生产或增加消费,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农业产值之余,亦能扩大消费市场需求,缓解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上述现有的研究,要么单从理论角度出发,缺乏基于真实样本的实证证据;要么仅根据单一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或调查问卷的小样本农户信贷数据展开研究,其结论的代表性及指导意义有待商榷。相比之下,本研究基于江苏北部某农村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信贷记录展开研究,相比于现有研究文献所用的单一信贷机构在短期内的农户信贷数据,本研究所选数据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因此研究结果更具可信性与现实指导意义。

一、研究数据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某金融监管机构在江苏北部某地区的农户信贷数据库。数据库搜集了该地区自1997年1月至2016年3月共292 837条辖区内各农村商业银行网点、信用合作社等贷款机构面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历史记录。从数据集的规模、来源权威性、样本完整性等角度而言,其研究价值均较大。此外,该地区在江苏省内所占GDP比重较低,同时第一产业在该地区GDP中所占比重较高,因此比较适合针对农户的相关研究。

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样本清洗,删除存在缺失值的样本。其次,由于1997—2006年、2016年到期的信贷记录样本数较少,且到期当年均不存在违约样本,故我们进一步剔除上述期间到期的信贷记录。另外,由于数据库中存在部分农村、乡镇企业的贷款记录,这些记录的贷款数额一般较大,而我们无法根据脱敏后的数据库样本信息将普通农户小额贷款与农村、乡镇企业贷款主体予以明确的区分。鉴于2010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将农村小额贷款明确定义为借款金额为5万元以下的农村地区贷款,本文将数据库中实际贷款金额小于等于5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划分定义为普通农户小额贷款,以便下文的研究。最后,对于教育程度、是否有手机或电话、婚姻状况等非数值变量,我们根据该监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映射字典,分别对其进行数值化映射以便后续操作。经上述各项筛选、删减、映射操作后,数据集中含有贷款到期日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180 008份样本,其中违约样本数135份。各样本指标的含义及统计描述见表1。

此外,现有研究农户贷款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大多仅基于单一农村商业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短期内的信贷样本数据,在微观层面展开研究,模型中一般并不加入宏观经济指标,因此也难以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不同时期信用风险的影响。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数据具有描述地区信贷总体特征、跨期长、数量大等特征,我们同时搜集了该地区2005—2015年,在借款年及还款年当年、滞后1期(1年)、2期(2年)、3期(3年)的地区GDP、地区第一产业GDP、地区CPI、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以及全国GDP、全国第一产业GDP、全国CPI、M2等共计64(8×2×4)个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数据来自wind资讯,从而进一步研究相应的宏观经济因素与农户小额贷款的违约状况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及稳健性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研究信用评估问题时,一般以违约概率作为因变量展开研究,而考虑到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不能保证因变量一定在[0,1]间分布,现有文献一般采用Logistic模型。Logistic模型作为信用评估领域最经典的模型之一,相比于当前流行的各类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分类模型,拥有适应性强、迭代迅速等优势,同时也兼具对样本属性指标的解释性,故文本选择基于Logistic模型展开实证研究。

设信用评估数据集共有n个样本xi (i∈{1,2,…,n}),各样本包含m个指标Aj (j∈{1,2,…,m}),则第i个样本在第j个指标上的取值可表示为xij (i∈{1,2,…,n},j∈{1,2,…,m})。各样本的类别标签yi∈{0,1}(i∈{1,2,…,n}).若yi=0,则表示其对应的xi 为信用较好的负类(negative)样本;若yi=1,则表示其对应的xi为信用较差的正类(positive)样本。在二分类问题中,Logistic方程的基本形式为:

之后以最小化分类误差为目标,通过估计参数b0,b1,L,bm 完成模型构建。Logistic方程本质上衡量了各指标与信用水平的半线性函数关系。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考虑到备选指标中可能存在共线程度较高,或与违约概率相关性不强的变量,本文选择基于最大似然估计(LR)的逐步进入法筛选变量,最终收敛步骤为18步,18步迭代后的模型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中剩余的各显著变量、其系数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

(二)稳健性分析

进一步分析模型的稳健性。一个首先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本文研究所用数据集中,存在两类样本的数量极度不平衡的现象(即未违约的负类样本数远远大于违约的正类样本数),现有的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分类模型在面对不平衡样本时,往往会更多地将正类样本误识别为负类样本,从而导致模型的分类能力存在“多数类偏倚”[19]。现有文献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的方法,从原理上而言,这些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少数类样本和与其相似多数类样本的多维指标分布特征,以一定算法生成新的少数类样本,从而实现两类样本数量的均衡,这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Oversamping[20]、SMOTE[21]、RAMBoost[22]、ADASYN[23]等;另一类方法则以现有少数类样本的数量为基础,在多数类样本中根据一定算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实现两类样本的平衡,这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Subsamping[20]、CNNR[24]等。为验证本文所用数据集的不平衡是否会影响模型的分类结果,我们用MATLAB分别编程实现上述各样本不平衡处理算法,之后对比在使用上述各样本不平衡处理算法按两类样本1∶1平衡化处理后,构建出的不同模型在分类性能上是否有显著差异。

表4展示了经上述6种算法分别处理后,Logistic模型分类能力的差异。从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使用Oversampling算法之后,Logistic模型的分类性能急剧下降,总计分类正确百分比仅有50%,相当于随机分类方法。SMOTE、CNNR、RAMOBoost、ADASYN、Subsampling5種算法,在总计百分比上不能比表2中直接使用Logistic模型情况下的分类性能更优,两类样本独立分类正确率差异并不大。此外,考虑到任何对原始样本数据的压缩、增添过程都是对原始样本集所含信息的一种抽样与扭曲,从挖掘客观、真实数据集特征的角度出发,本文选择不对不平衡样本进行任何处理是有理有据的。

此外,最终被选中的各项显著性指标,是否敏感于我们使用的LR逐步进入法?我们同时也对相同的样本数据,分别采用基于条件参数估计、基于Wald方法的逐步进入法重新构建模型,发现在这两种方法下,选择的显著性指标与表3的结果完全相同,从而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并不敏感于指标的逐步进入选择方法,稳健性较好。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基准利率、浮动利率、实际利率指标。在Logistic模型中,因变量为各样本的违约概率,事实上度量的亦是各样本的信用风险。根据表3,我们首先发现基准利率、浮动利率、实际利率三个指标与信用风险呈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基准利率指标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为4.512,表明信用风险受借款时的基准贷款利率影响较大,当基准贷款利率较高时,借款人实际上面临着相对更重的未来还款负担,从而导致违约概率上升。而浮动利率则衡量了放贷机构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可调的利率区间,当浮动利率较高时,放贷机构有一定冲动通过提高利率浮动水平以获得超额利润,但事实上这一行为也增强了借款人的违约可能性。我们也发现实际利率与信用风险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系数约为-0.216,这与常识及现有研究的一些结论相悖:违约概率应当与贷款利率正相关。对此笔者认为:对当前大多数农村信贷机构而言,由于贷款定价机制不健全,大多数贷款可能主要依据金融当局的基准利率附加一定比例的风险成本进行定价,因此实际利率可能与基准利率有较高的相关性。经计算,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43。我们同时尝试在模型中不加入基准利率与浮动利率两个指标,此时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057,对应的p值为0.006,依然保持显著。正的系数与常识相符:实际利率越高,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越大,从而更易出现违约。

2.5级分类、信用水平指标。5级分类指标与信用风险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信贷机构,已具备了一定的贷后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但信用水平这一贷前信用风险预测指标并未进入模型,我们同时计算出信用水平指标与是否违约的因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008,其相关性较弱,表明当地信贷机构在贷前信用风险的管控上有待加强,其目前的贷前信用评估模型,并不能从贷款申请者之中有效识别出潜在的违约者。

3.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指标。就性别因素而言,男性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普遍高于女性,且差异较为显著。婚姻状况及稳定性也对违约概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导致离异借款人离异的原因,可能是好逸恶劳、家庭责任感不强等因素,由此可合理推测其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也较弱,而有子女的借款者,可能因自身需要履行抚养义务导致还款能力较差,从而更易违约。对于借款人具体的身份或技能而言,退伍军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生产、服务、技术人员相比于一般农户,可能更加注重自身的声誉,因而违约风险相比于普通农民更低。

4.教育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因素与信用风险是显著正相关的,表面上看,接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则信用风险反而越大,这与我们预先的猜测相悖。然而,根据表1的描述性统计,该地区借款农户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均值为1.45,介于小学文化与初中文化之间,因此事实上整体样本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仅根据实证结果来看,小学文化水平的借款者违约概率反而低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借款者,对此我们认为:在过去农村地区低层次的教育环境下,仅有小学文化的农户相比接受了更高层次教育的农户,可能更具乡村环境中与生俱来的淳朴、踏实、勤劳、讲信用等优良精神,在贷款时量力而为,在贷款后勤勉奋斗,从而还款能力较高;还款时,在淳朴信用觀念的驱动下,恪守贷款合约义务,从而还款意愿较强,综合使得低学历的借款者违约概率较低。

5.担保情况指标。未解决结清担保债务这一指标也与信用风险负相关。然而传统的信贷理论一般认为:担保是一种或有债务,债务水平越高的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越大。从农村信用借贷的微观视角出发,我们猜测:首先,寻求担保的借款人,往往偏好于选择那些财力较强,且能被信贷机构认可的农户作为担保人。因此事实上,成为被信贷机构认可的担保人,本身就是资信水平的一种象征;其次,担保人一般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声誉,从维护自身声誉角度出发,担保人一般也会选择履行其担保债务责任;最后,在现实操作中,担保人与借款人之间一般可能存在亲戚或邻里关系,构成一种隐蔽的“贷款团体”。在贷款时,团体成员间通过相互担保的方式,提高贷款的成功率。而一旦某一成员出现还款困难,担保人可以通过先垫付还款的方式,将该团体与信贷机构间的债务关系转换为团体内部成员间的债务关系,从而同时保证了借款人与担保人在信贷机构中的信用记录不会恶化。

6.宏观经济指标。另外,我们关注选择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否对当地总体信贷违约概率具有显著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借款年全国GDP、借款年全国CPI、借款年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借款年当地第一产业GDP四个指标与当地平均违约概率显著相关,四个指标项系数分别为-0.000 34、-0.21、0.716与1.101。

对于系数为负的借款年全国GDP、借款年全国CPI两个指标,本文尝试从农户的生产收入角度予以分析。首先根据表1中“借款期限”一项,我们发现当地农户借款期限一般较短,平均在1年左右(369.62天)。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当借款期间整体经济形势较好时,一般直接体现为生产扩大,GDP上升,进一步导致劳动者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加。在农产品供应量增量不大的条件下(考虑到农产品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不同,其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农产品供应量增量不大的假设是合理的),均衡价格上升,一般也伴随着总体物价水平(CPI)上升,农户因销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增加,从而在借款期内现金流较高,还款能力提升。

对于系数为正的借款年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借款年当地第一产业GDP两个指标,我们尝试从农户生产决策的角度出发展开探讨。对于借款年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指标,由于农户对生产资料(如种子、鱼苗、化肥、除虫除草药剂等)的购买大多是刚性需求,而农产品销售的收入一般有限,当借款年当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升时,农户很可能因此被迫选择贷款购买,从而维持生计。由于这一贷款行为完全是由刚性需求主导的,贷款动机背后并无预期收入增加作为还款资金支持,因此信用风险相比较大。对于借款年当地第一产业GDP这一指标,我们认为农户在生产决策中,信息来源一般比较狭窄,决策主要依据自身经验、他人建议及对当地“成功者”的观察。当借款年当地第一产业产值较高时,农户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认知了“今年形势较好”这一事实,进而根据适应性预期理论,可能认为当前的良好形势能在来年延续,从而决定贷款跟风扩大生产,由此因生产经营决策风险引致出信用风险。

7.未进入模型指标。最后,我们也注意到贷款申请额度、实际贷款额度、担保方式、年龄、是否有手机或电话、健康状况、年收入、信用水平、借款期限等微观指标由于显著性不强,并未被纳入模型。可能的原因是:在农户小额贷款过程中,贷款的申请额度与实际贷款额度等指标不同个体间差异并不明显,而健康状况、年收入等指标由于信贷机构难以核实,因此其区分信用风险的作用有限。随着电子通讯产品及通信费用的逐年降低,手机或电话已成为使用成本低廉的大众化通讯工具,该指标的意义不再明显。另外,还款年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也未被纳入模型,借款年的该地区的GDP、CPI、同期全国第一产业GDP、M2等指标及其滞后项也未纳入模型。一般认为:还款年的经济形势、物价水平等因素可能会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造成影响,但本文的研究并未证实这一点,原因可能在于:借款农户出于谨慎,往往未雨绸缪,在还款期之前一段时间即准备好了相应的应还账款,从而受还款期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并不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江苏北部某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信贷记录,对影响当地农户小额贷款违约与否的宏微观因素展开研究。研究首先发现“信用水平”指标与农户的真实违约情况关联不显著,意味着当地信贷机构对贷款农户的内部信用评级不能有效地预测农户的信用风险。之后,挖掘出利率、五级分类、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教育、未解决结清担保债务、借款年全国GDP、借款年全国CPI、借款年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借款年当地第一产业GDP等指标与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有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可以作为当地信贷机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估模型的指标。此外,验证发现基于LR逐步进入法的Logistic模型,在两类样本不平衡性较大的数据集上,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分类精度,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最后,结合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我們为当地农村信贷机构及金融监管当局如何更好地管理信用风险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研究发现当地信贷机构的贷前信用评估模型并不能有效预测贷款申请农户的真实信用风险。因此,当地信贷机构需要强化贷前内部信用评估体系的研发,构建性能较强的、符合当地实际信贷现状的内部信用评估模型,同时加强传统的非模型化信用评估方法和贷后管理。

2.在构建内部信用评估模型时,可以考虑在模型中加入全国GDP、全国CPI、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当地第一产业GDP等指标,结合现有的诸如微观评估指标,从更全面的视角对贷款农户信用水平进行深度评估。对金融监管当局来说,亦可尝试基于相应的宏观经济指标,对当地农户信贷风险进行恰当的预测,从而及时向当地信贷机构提供预警。

3.鉴于农户违约概率与借款时的基准贷款利率、浮动利率、实际利率关联性较强,金融当局应当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逐渐放开利率市场管制,避免因过高的基准贷款利率限制,变相提升农户贷款成本,因农户还款能力下降导致违约概率上升。对于贷款机构,亦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对不同信用水平的贷款农户实施差别化贷款定价,对资信较好的农户提供较低的实际贷款利率,构建长期的客户合作关系,而不可“揠苗助长”,片面追求短期的利润,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将真实信用水平较高的农户拒之门外,反而吸引了信用风险较大的借款人,引致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

4.考虑到金融知识对信用风险的显著影响,建议当地金融监管当局应积极与贷款机构合作开展农户信用意识科普活动,让更多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在了解小额贷款相关的金融知识之余,提高借款农户的还款意愿。同时,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当地农户信用信息库,一方面,为后续的信用评估模型构建提供数据样本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历史违约信息,构建违约惩戒机制,提高违约成本,激励借款农户提高自身的还款动力。此外,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当地农户科学进行生产决策,避免因扎堆跟风、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农户进行非理性贷款,从而降低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 Lessmann S,Baesens B,Seow H V,et al.Benchmarking Stateofthear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for Credit Scoring:An Update of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5,247(1):132.

[2]Thomas L C,Edelman D B,Crook J N. Credit Sc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M].Philadelphia :Siam,2002.

[3]Decamps J P,Rochet J C,Roger B. The Three Pillars of Basel II: Optimizing the Mix[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4,13(2):132155.

[4]Orgler Y E.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Commercial Loans[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0,2(4):435445.

[5]Steenackers A,Goovaerts M J.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Personal Loans[J].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1989,8(1):3134.

[6]Leonard K J.Empirical Bayes Analysis of the Commercial Loan Evaluation Process[J].Statistics & Probability Letters,1993,18(4):289296.

[7]Lessmanna S,Seowb H,Baesenscd B,et al. Benchmarking Stateofthear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for Credit Scoring:A Tenyear Update[C]//Credit Research Centre,Conference Archive,2013.

[8]Chuang C L,Huang S T.A Hybri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for Credit Scoring[J].Expert Systems,2011,28(2):185196.

[9]Bellotti T,Crook J.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Credit Scoring and Discovery of Significant Featur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2):3 3023 308.

[10]龐素琳,巩吉璋.C5.0分类算法及在银行个人信用评级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2):94104.

[11]Henley W E.Construction of a Knearestneighbour Creditscoring System[J].IMA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thematics,1997,8(4):305321.

[12]王定祥,田庆刚,李伶俐,等.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5):124138.

[13]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 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7(3):139148.

[14]杨胜刚,夏唯,张磊,等.信用缺失环境下的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33(6):712.

[15]杨宏玲,郭高玲.基于BBC与价值链风险分析的农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6):6366.

[16]胡愈,许红莲,王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评级探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3033.

[17]李岩,兰庆高,赵翠霞.农户贷款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573户农户6年追踪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4(1):134145.

[18]魏岚.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8):125128.

[19]Batista G E,Prati R C,Monard M C.A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Several Methods for Balancing Machine Learning Training Data[J].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2004,6(1):2029.

[20]Yap B W,Rani K A,Rahman H A A,et al.An Application of Oversampling,Undersampling, Bagging and Boosting in Handling Imbalanced Datasets[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ata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aEng2013).Springer Singapore,2014:1322.

[21]Chawla N V,Bowyer K W,Hall L O,et al.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2002,16(1):321357.

[22]Chen S,He H,Garcia E A.RAMOBoost: Ranked Minority Oversampling in Boost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2010,21(10):1 6241 642.

[23]He H,Bai Y,Garcia E A,et al.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 Approach for Imbalanced Learning[C]//2008 IEE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EEE,2008:1 3221 328.

[24]Gowda K C,Krishna G.The Condensed Nearest Neighbor Rule Using the Concept of Mutual Nearest Neighborhood[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79,25(4):488490.

作者:张润驰杜亚斌荆伟孙明明

第4篇:农户申请小额信用贷款办法

一、总则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贷款)是指信用社对农户在授信限额和期限内发放的不需要担保的贷款。由农户户主承贷,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偿还责任。 发放小额信贷,坚持农户自愿原则;遵循安全、有效、快速的原则;树立“审慎经营、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理念。

严格授信管理,实行“先评级、 后授信、再用信”, “一 次 授信、限期有效、余额控制、随借随还、周转使用的管理模式。

实行贷款证管理。小额信贷按户核发《贷款证》,实行一户一证,凭证放贷。 实行转账制度。借款人应在信用社开立存款帐户。贷款发放后转入借款人存款帐户后方可使用。

二、贷款对象和条件、期限

小额对象仅限于户口在农村、且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常住农民,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户口在本乡范围内;

(二)承贷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家庭成员品行较好,无不良信用记录,资信状况较好,信用等级达到四级以上;

(四)承贷人且有一定技能,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条件和能力;

(五)家庭成员愿意共同承担偿还责任;

(六)能自觉接受信用社的检查监督。

贷款期限应根据贷款的用途或项目周转期限,以及借款人的综合还款能力 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三、信用评级

农户信用评级是发放小额偿贷的基础和前提,未经评级或评级未达到相应级次的,不得发放小额信贷。

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是指在对农户调查基础上,依据经济实力、经营能力、信用品行等因素,综合评价其资信情况。

评级指标体系分为农户基本情况,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偿还能力和品行信誉五大类,各类指标又分设若干具体指标,并设定相应的指标值和分值权重。根据测评综合得分,将信用级分为四个等级,即:

一级,综合等分在90分以上(含),属“应重点支持对象”;

二级,综合得分80分以上—90分以下,属“可积极支持”的对象;

三级,综合得分70分以上——80分以下,属“可支持”的对象;

四级,综合得分60分以上——70分以下,属“限制支持”的对象。综合得分60分以下的,表明资信情况“差”,不予定级。

评级有效期,原则上一级、二级、三级有效期为2年,四级有效期为一年,评级有效期满需继续贷款的,应重新评级。

四、授信额度

小额贷款实行授信管理,总量控制,我社小额信贷最高限额为:一级信用户20000元,二级信用户10000元,三级信用户5000元,四级信用户3000元。

五、承贷人(借款人)须提供的证件

(一)借款人及其配偶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

(二)借款人私章、存折。

六、操作流程

小额信贷基本操作流程是:申请→调查→评级→授信→核证→授权→放款→贷后管理与收回。

七、信贷员职责范围

罗汉村、镇江村、厚坪村由石岗信用社信贷员经办;

两河村、天星村、鹿坡村、田树村由石岗信用社信贷员经办;

明水、四方、瓦坪、昙花村由明水信用社信贷员经办

民寨村、桃李村明水信用社信贷员经办

第5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借款申请书

湖南XXXXXX支行:

我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乡镇(街道)村组。配偶(或其他共同借款人)姓名,年收入元,家庭总资产元,家庭负债元。我们因(借款用途)需要,申请借款(大写)万元,借款期限个月,还款来源是。我们推选为代表办理借款手续。作为共同借款人,我们承诺对推选代表在你行的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承诺按申请用途使用借款,按期清偿借款本息。借款未还清前,不论我们关系发生任何变化,你行均可依据借款合同从我们的账户中扣收贷款本金及利息,我们对此决不作抗辩。

借款申请人:

共同借款人:

年月日

第6篇:小额贷款公司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制度

XXXX小额贷款公司

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公司的支农作用,根据《贷款通则》等有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中农户小额贷款包括农户小额保证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农户是指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

第三条 农户小额贷款采取"一次核定贷款余额(限额)、随用随贷、年内周转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 符合条件的农户使用《农户小额贷款证》,贷款证以农户为单位,一户一证,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二章 借款人及借款用途

第五条 公司农户小额贷款借款人条件:

1、社区内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品行好,无不良记录;

3、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可靠的收入;

4、具有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第六条 农户小额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

1、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2、小型农机具贷款;

3、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济贷款;

4、农民购房、治病、子女上学等生活消费贷款。

第三章 农户资信评定及信贷额度

第七条 公司成立农户资信评定小组 。小组成员由公司董事 长、总经理、信贷人员、监事会成员参加。还可约请村委会成员参加。

第八条 农户资信评定步骤:

1、农户向公司提出借款申请(可由与公司合作的村委会代收);

2、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提出初步意见;

3、由公司农户资信评定小组根据信贷人员及村信用代办员、村委会提供的资料,确定农户信用等级,核发《农户小额贷款证》。

此项工作原则上在年初进行,每年评定一次。也可以在农户提出借款申请时评定。对农户信誉发生变化,及时变更资信等级和贷款限额,对已不够等级和随意出租、出借、转让贷款证的要及时收回,并取消贷款限额。

第九条 农户资信等级及贷款额度的确定。农户资信分优秀、较好、一般三级。

评定优秀等级的标准是:(1)三年内在公司贷款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无不良记录;(2)家庭年纯收入在20000元以上;(3)自有资金占生产所需资金的50%以上。

评定较好等级的标准是:(1)三年内在公司贷款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无不良记录;(2)家庭年纯收入在10000元以上。

评定一般等级的标准是:(1)贷款按时归还,无不良记录;(2)家庭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小额保证(联保)贷款限额为:优秀等级2万元;较好等级1.5万元;一般等级1万元。

小额信用贷款限额为:优秀等级10000元;较好等级8000元;一般等级5000元。

贷款方式的选定: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实行。小额信用贷款和小额保证或联保贷款同时实行。无拖欠公司贷款农户占总贷款农户的90%以上;公司不良贷款占比在10%以下的村方可实行农户信用贷款。

小额保证贷款的保证人主要指:与借款人居住在同一村庄的自然人或公司辖内有固定收入的其他自然人;其具备的条件是:具有完全民事能力家庭有固定经济收入;家庭有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其保证额度不超过家庭固定财产价值的80%或不超过家庭经济纯收入的2倍。一户贷款须由2人以上作保证人。

第四章 贷款的发放与管理

第十条 已评定资信等级,核定贷款限额,核发《农户小额贷款证》的农户在第一次贷款时订立借款合同,以后在期限和额度内农户可凭《农户小额贷款证》、身份证、原借款合同到公司直接填写借据,办理借款。

第十一条 合同文本使用。

1、小额信用贷款。参照信用社合同,在合同中加注:本合同借款金额为最高限额(余额)。在借款期限内,可分次使用借款额度,借款借据作为本合同的从合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2、小额保证贷款(联保)。使用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合同。

第十二条 公司信贷人员要以村、户为单位建立小额农户贷款台帐(登记簿),登记授信农户基本情况,并随时登记小额农户贷款的发放和收回情况,按月与借据、会计帐、表核对一致。

第十三条 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户,了解和掌握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加强贷后管理。信贷员要对提供给资信评定小组的考察材料真实性负责,信贷调查人员承担永久责任。

第五章 贷款期限和利率

第十四条 农户小额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年,遇特殊情况按规定办理展期手续。

第十五条 农户小额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具体按公司规定。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六条 每年至少发放不低于100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户数不少于100户。

第十七条 对贷款收回率达到90%以上的信贷人员,按收回利息的2%给予奖励。对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无进展的信贷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贷款造成逾期除因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因素外,一律实行责任追究制,直至收回,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损失的,在经济处罚的同时,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未评定信用等级的农户和2万元(不含)以上贷款不得发放信用贷款,可采取质(抵)押贷款或保证贷款方式,逐笔调查,逐笔核贷。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董事会负责修改、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行。

第7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荐]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为了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服务水平,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信用贷款手续,更好的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开办的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适用于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还将长期存在下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将日益强烈,而农户分布广、户数多且单个规模小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相应的零星分散、额度小、总量大的金融服务与之相适应,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是广大分散的农户,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切实用于支持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如何在改进服务的同时又能够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既能够贷得出,又能够收得回,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运营的新的信贷方式。

一、小额信贷之利农户小额贷款是近几年在农信社广泛开展的一种信贷业务,但就我国现在的金融市场情况看,小额农贷还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它可以拓展信用社业务,帮助农村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摆脱贫困,帮助为数众多的个体经商户加速发展,并创造数倍于己的社会效益,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额小限制了其发展。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本于农户的信誉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一般贷款金额较小,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户贷款需求量加大,而许多农信社却没有适时调整信用贷款额度,农户只能选择其他贷款金额较大的担保贷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

2、贷款期限不尽合理。许多农信社在办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时,期限一般为一年,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短不一,如林果业生长周期长达二至三年;鱼类养殖分为淡旺季。贷款期限的单一化就加重了农户还款难度,没有体现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特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

3、投放积极性不高。部分信用社片面认为农户贷款额小、面广、工作量大、经营成本高,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收益有限,因此,在推广小额信用贷款上存在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

4、信用等级评定不够深入。一是在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部分农信社的信贷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信用状况、还款来源等情况调查了解不深入,仅凭个人的主观印象或根据当地村干部推荐便予以评级授信,调查和授权授信偏离实际情况。部分农信社建立的农户经济档案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农户家庭的资产、负债、收支以及信誉状况,尤其是资产、负债更是流于形式,使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二是片面追求评定面和小额贷款的推广面,放松了信用等级评定条件和标准,忽视了信用户的评定质量。

5、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由于小额信用贷款没有担保作为还款保障,主要依赖借款人的信用作保证,个别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安全系数稳定性相对较差,而且有些信贷人员调查不够深入,还有存在部分农户逃债、赖债行为等现象,从而进一步恶化农村信用环境,导致风险不断积累,给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6.对小额信贷是一种金融服务方式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不少人仍然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

贷是扶贫手段而不是金融服务。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信贷资金供给在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不积极,依然希望能得到国家财政的扶贫拨款;而信贷资金的需求者则是想办法多贷款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扶贫,造成农户把小额农贷与赈灾款、扶贫款、救济款等混淆起来,有的农户认为小额农贷款是无偿的,看到别人贷,自己也要贷,产生“不贷白不贷”的攀比心理。

7.忽视质量,片面追求小额农贷的推广面和推广速度,存在盲目单纯完成任务的现象。在广大农村信用社全面推广小额信贷工作后,农村信用社从上至下把小额农贷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确定了两个百分之百的指标(即调查面100%,评级面100%),部分信用社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图虚名,忽视小额农贷的质量,极易形成新的不良贷款。

8.小额农贷“农转非”。因农村信用社部分工作人员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不力,有的甚至内外勾结,导致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鱼目混珠”和“农转非”现象。表现之一是“张冠李戴”贷款,即非农业人员借用农户的身份证件,借用农户之名骗取小额农贷。其二是“化整为零”贷款,即非农人员冒用多人身份证件,套取小额农贷,或是同一农户多次在信用社立据贷款,形成支农资金“垒大户”。其三是“偷梁换柱”贷款,即非农人员联系一个或多个农户,获取小额农贷后,转移贷款用途,用于非农产业。上述现象在小额农贷到期收回时,极易产生用钱的人不还款,立据的人不认账,引发经济纠纷,悬空信用社贷款,造成信用社资金损失。

二、建议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因此,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的小额农贷推广工作中,应做到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改进管理,努力防范风险,扎实有效推进。

(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虽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小、面广、工作量大,但也应看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农村信用环境的培育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整个农村信用环境要是建设好,对以后信用社开展各项工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进行广泛宣传,将小额信用贷款的办理程序和要求宣传到辖区的每一个农户,让其了解小额信用贷款,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推动小额信用贷款又好又快发展。

(二)及时总结,适时调整。要及时对农户小额信用开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就一些条件应针对各地区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等,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三)因地制宜,分类开展。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对不同资信情况农户的贷款方式:对经济实力强、信誉高、从事生产项目效益好的农户,尽量对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经济实力较差、有实干精神、从事生产经营效益一般的农户,也可小额度地发放信用贷款;对超过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者本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农户贷款,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对于市场前景难以把握的较的大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要发放有担保的贷款,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四)积极沟通,协力配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必须经过调查摸底、评级授信、发证放贷和贷款回收、贷后检查等多个环节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熟悉村情、民情有利条件,与农村信用社一道做好信贷资料的收集和信用等级的初评工作,做到依靠但不依赖。同时在工作协调,规范操作程序,

强化后续管理等方面注重发挥其作用,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营运切实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五)做好管理,防范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基本于农户的信誉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担保的贷款,虽然简化了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办贷,但贷款风险系数较高,因此,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后,要切实深入借款农户,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贷款的真实使用情况,确保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一旦发现信用贷款转借他人、移用等不正常情况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包括取消信用户资格、强制收回贷款等,以有效控制信用贷款风险。

(六)建立考核,奖罚分明。农户的信用是动态的,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出现一些变动,因此,个别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产生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为防范和化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必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应参照本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良贷款平均比例确定一个适当的不良贷款比例及相应的不良贷款考核指标,实行超指标比例赔偿、低于指标比例适当奖励的办法,以调动信贷员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

发表日期:2009年5月31日出处:福建省联社泉州办事处作者:黄智星

(七)树立小额农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扬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把这件利党、利国、利民、利社的好事、实事全面贯彻落实。

(八)加强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政策扶持,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受国际市场的冲击越来越大,直接或间接影响农贷资金的安全。因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从“农业稳、国家稳”的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措施给予农村信用社优惠政策,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和支农积性。一是给予财税优惠政策。国家财政应建立专门的小额农贷风险补偿基金,对小额农贷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税务部门可减免,返还小额农贷营业税,小额农贷不能与其他贷款同等按贷款利息收入的5%征收营业税,通过减免,返还小额农贷营业税,促进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多予”。二是扩大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自主权,及时核销小额农贷呆账,以利于及时处置小额农贷损失、减轻损失、减轻包袱。三是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以利于农村信用社运用杠杆作用,筹集更多支农资金。

(九)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应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一是正确引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将有限的小额农贷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将农村信用社揽存、收贷、支农等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任期责任考核之中,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各级政府应将涉农资金统一集中在信用社开户,通过转移支付资金化解村组集体贷款包袱。三是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引导农民牢固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四是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资信调查,小额农贷到期后,大力协助农村信用社开展清收。

第8篇: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

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开办以来,有效地缓解了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在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困难,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牧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牧民的贷款需求增加等变化,现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有必要加以适度调整与创新。

一、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小额信贷“额度小、期限短”,不适应农牧户的资金需求。

1、“额度小”抑制了农牧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对农牧户授信限额最大20000元,最小2000元,小额信贷只适合于家庭型传统小规模养殖业的生产经营,对已形成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农牧户来说,小额贷款解决不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牧业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农牧户的生产也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与畜产品生产,还要进行经济作物、特色养殖等,因此农牧户的贷款需求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非但没能充分考虑到农牧户的实际贷款需求变化,而且从农村信用社或者信贷人员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度的现象。

2、“期限短”加重了农牧户还款难度。农牧户主要以传统养殖业为主,现今农牧区发展的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生产周期需2-3年,资金周转慢,而信用社的贷款期限最高为1年,导致贷款期限与农牧民需求的期限不相匹配,需求的贷款期限往往高于贷款期限,增加了农牧民还款难度,甚至造成贷款逾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

(二)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即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资金支持的信贷服务,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又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来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没有抵押担保作为保障,作为弱质产业的农牧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与其相配套的农牧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农牧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在现有体制下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部分社会成本。这些原因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向农牧户发放信用贷款的积极性。

(三)宣传不到位,各阶层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认识有偏差。

农户小额信贷作为一项国家信贷支农措施,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但边牧地区的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农牧户对此项政策的重大意义认识存在偏差。

1、有些地方政府、苏木、嘎查对信用社健康发展的参与程度低,认为发放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事,把农户小额信贷当作一般的信贷业务。少数苏木及嘎查份内的工作很多,让他们介入对牧户的信用评定工作认为是额外负担,还有的嘎查干部不愿意在有关栏目内签字,怕将来承担经济责任。

2、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对风险的顾虑,淡化了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性。一是农村信用社虽然定位服务于“三农”,要求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然而农村信用社又是金融企业,又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由于农村信贷补偿机制不健全,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所产生的贷款风险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加大信贷责任追究制后,部分信用社难免有惜贷思想,从而使部分急需贷款支持的弱势群体难获得贷款。二是有的信用社片面认为农户贷款额小、面广、工作量大、经营成本高,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收益有限,与其“广种薄收”,倒不如看准几个大户集中投放来得痛快,因此,少数信用社推广小额信用贷款不积极、不主动,有的社在信贷投向上重工商轻农牧业、重大额轻小额、重盈利轻服务,违背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三是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一样,有过分依赖抵押担保方式等第二还款来源防范信贷风险的趋势,对信用贷款认识不足,对农牧户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调查了解少,因而注重发放抵押担保贷款,忽视信用贷款。四是信贷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配套,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存有偏见。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谁发放贷款谁负责收回。在贷款种类中属担保贷款的如果出现风险,可以依法保全债权,而发放的信用贷款如果出现风险,就难以保全债权。为此,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信用贷款顾虑重重,宁可少放或不放,也不去“冒风险”。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强化信贷风险约束的同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贷款管理中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配套,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3、农牧民受文化水平、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限制,对国家政策了解不深入。

一是有些农牧民认为只要信用社给贷款,什么方式都行,目前,辖区农牧户贷款中 “五户联保”贷款逐渐在取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二是地方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使一些农牧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看齐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几点建议

(一)区别对待,灵活制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和期限。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的信贷资金投放,对在农牧地区经营效益好的农牧业产业化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农村经济组织及龙头企业,可以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其资金需求,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在贷款额度上,应根据不同农牧户的承贷能力和用途划分不同的额度标准,满足农牧业产业化条件下农牧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如对从事简单和小规模养殖业的农牧户和外出务工、本地创业的农牧户,授信额度可确定在1-2万元以内;对农牧区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和民营经济户,授信额度可确定在5万元以内。对超过授信标准的贷款,可采取联保、担保、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

2、在贷款期限上,农村信用社应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与用途,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贷款期限。按照农牧户需要的时间发放贷款,适当时可发放跨贷款,以有效解决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衔接问题。特别是对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收益相对较高的特色养殖业的农

户贷款,可放宽到2~5年,适当增加中长期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品种。

(二)建立农牧业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与农村信贷保险制度,为农村信用社建立良性金融生态环境。

农户小额信贷作为一项国家支农信贷政策,具有较大的政策风险,对这一政策推广后可能产生的信贷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由谁来承担,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为农村信用社建立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与良性金融生态环境。农牧业的受自然条件与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决定了其脆弱性。因此,应建立保险制度,由农牧户、信用社、保险公司签订信贷保险契约,对农村信贷实施再保险,以防范农村信贷风险的发生。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阶层对农户小额信贷的认识。

1、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户小额信贷较强的政策性,切实有效的把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到位。一是政府部门要拿出一定的担保资金,为农村信用社的信用贷款提供担保,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二是地方政府应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贴息政策,提高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三是地方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能随便干预信用社的贷款发放,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立足当地实际,不能一轰而起,要根据农牧民的承受能力与市场前景,科学地规划项目和确定投资渠道。

2、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小额信贷长期健康发展。一是各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宣传板报、发放小册子,向农牧户宣传贷款条件、贷款手续及贷款优点,使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牧户及时了解国家的信贷政策、原则和操作程序,认识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富民政策。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切实以服务“三农”为本,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农牧区谋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连接农牧民的一个纽带,也是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方面的优势,应积极建立有效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长效机制,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三是实现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与信贷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农信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信用等级差的坚决不予贷款支持。同时,在规范信贷行为,加强信贷管理和信贷约束的基础上,完善信贷激励机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措施。对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产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充分调动基层信贷人员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确保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有足够的信贷总量和覆盖面,又有较高的质量和回收率。

3、提高农牧民信用观念,让其了解农村金融政策。一是加强对企业及个人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信用观念,为改善社会信用状况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氛围。二是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机制,为增加农牧业产业化信贷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法律对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一个健康的法律环境。四是广泛宣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让辖区每一个农牧民了解农村金融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9篇:加强贷款营销,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王旺斌先进个人材料

王旺斌,男,现年36岁,大专程度,在农村信用社工作近二十年,现任双岘信用社主任,多年来曾多次获得过先进个人的称号,工作作风扎实,严于律已,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农村服务为宗旨,走到一处无不得到地方党政和群众的好评及赞同。今年以来,根据省联社的工作安排和省联社平凉办事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715”活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总体部署,他带领全社职工,以贷款营销,提高效益,防范贷款风险为重点,结合该社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大限度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加大贷款营销力度,适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县此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榜样,树立典型,走在了全县的前列,得到了联社的充分肯定,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领会精神,广泛宣传,营造开展“715活动的浓厚氛围

活动开展以来,首先以学习文件为基础,吃透精神和操作方法,掌握从信用等级评定程序,把宣传作为做好工作的保证,通过有线广播,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声势较大的宣传,使农户对本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政策、基本规定、要求和条件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赖,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性。

信用等级评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贷款发放质量的高低,为了不使评级走过场,他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员工与村社农户代表组成评定小组深入村社农户进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填写评级表册,按照评级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经济状况,严格对每个评级农户的资料进行审查,确定评级等次,同时对资料不完善,评级不准的的资料进行完善和纠正,确保了对农户信用等级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克服信用社信贷人员短缺的困难,把办公场所深入到农户的田间炕头,大街小巷,吃住在农户家中,采取白天下乡调查评级,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梳理汇总。至五月底全乡共评定农户信用等级953户,占总农户3160户的30.2%,其中优秀46户,较好271户,一般636户,授信额度2315万元。达到了联社的计划要求。

三、突出主线,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尽快扭转被动局面,树立良好的信用社形象。

由于去年双岘信用社发生重大经济安件,在社会上造成

二、以身作则,严格把关,确保评级的准确性和真实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说“双岘信用社快要完了,信用社无贷款可发放,我们根本无指望”。针对这一问题,王旺斌带着于别人不同的使命,不负联社的重托和希望,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积极开展“715”活动为主线,以信贷支持和优质服务规避案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为转着点,结合乡党政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和安排,对农户在信贷资金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通过大量发放贷款和优质服务,基本上消除了社会上的不良流传,由于小额信用贷款,我社设立了放款专柜,可以随到随时贷,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地方党支部政和群众一致好评,认为双岘信用社是双岘农民靠得住的自己的银行。从而提升了信用社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不但业务没有受到更大影响,而是各项业务得到了稳定发展,内部效益明显提高。止五月底,各项存款达到1835万元,较上年净增324万元,完成联社下达计划277万元的117%;各项贷款余额为2134万元,较年初增加448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621万元,较年初增加了512万元,增长469.7%。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024万元,其中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945万元,占发放总额的92.3%。通过大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真正把农户小额贷款这一惠民政策,便民措施落到了实处,见到了实效,加深了与农户的关系。

四、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信用社得到了五个改变。 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一是改变了过去农户无抵押,无担保,无质押,贷款手续复杂,难以获得贷款的问题,降低了“门槛”,只要是评级授信农户,本人拿来贷款证,身份证,户口本和印章,就能在信用社柜台办理贷款,和取存款一样方便,快捷。二是改变了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习俗,做到了长年有款放,消除了农户还贷后难贷款的问题,按期还贷的氛气渐显高涨,诚信意识逐步增强。三是改变了过去放贷金额大,户数少,风险相对集中,一但出现问题,导致信用社资金大量沉淀于个别人之手,不良贷款占比高,贷款收不回,效益难以增加。推行农户小额信贷后,扩大贷款面,增加了贷款户数,分散了相对集中的风险,加快了贷款营销。提高了经营效益,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实际现状。四是改变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杜绝了贷款审批时间长,个别信贷人员在发放过程中吃、拿,卡、要等破坏社农关系损害信用社形象的不正之风,树立了发展中防控风险的意识,确立了深入农户,主动营销贷款的经营理念,坚定了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加快发展,防化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信心和决心。五是改变了信贷人短缺识,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工作难以开展的不良认识,使仅有的信贷人员从原来大量的多次重复调查和繁多的贷款审批中摆脱出来,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贷后管理的加强上,下乡的时间得到了保证,与贷户接触的时间增多了,贷户的资金使用和经营情况得到了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到逾期贷款得到了及时跟踪催收。

总之,今年以来王旺斌同志在开展的715活动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做出了较好的业绩,对于成绩他永不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全县信合员工,为信合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二00九年六月六日

上一篇:处理信访的一般程序下一篇:学会适应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