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联社关于对村农户贷款摸底调查报告(共5篇)
为了掌握我县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情况,以及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联社安排,我们在五月十八日至五月二十一日对信用社信货包扶的镇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农户贷款摸底调查。通过对信用社、乡、村统计资料的对比以及到贷户家中实地调查、与村组干部座谈,基本上了解了信用社在支持该村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达到了信用社的扶持目的,使村发展现状较好。
一、村位于乡南方一公里处,辖、马家坪、大湾三个村民小组,共有户名农业人口。年底,该村贷户共欠信用社各项贷款百元,占全社贷款的19%,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其中46户141人,马家坪户人,大湾户人),信用社共向该村投入了支农资金百元,截止年四月底,贷款余额已达百元,占信用社贷款余额的50%以上,支持了该村94%的农户发展农业、种养业及工商业等项目。截止九九年末,该村已发展成为人均拥有耕地亩,有食用菌、天麻等主导产业、畜牧养殖业及个体工商服务于一体的小康村,全村总收入达百元,人均纯收入达百元以上。在信用社存款达百元户,占总农户的85%,人均存款额元。年,该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二、信用社信贷支农的方法、步骤及所取得的成效
九六年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农行两河营业所归并到信用社,虽然独此一家经营,但也有很多的困难摆在了信用社面前。山大人稀,无支撑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信用社如何在国家银行都没能发展下去的地方再发展、再生存呢?该社员工在思索。当时正值信合系统“工程”实施及政府发展“主导产业”的提出,信用社就抓住了这一机遇,以“工程”实施为东风,以发展地方主导产业为契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壮大自我,确定了村为信贷包扶村。村耕地较多,但多年的习惯形成了广种薄收。如何使农户投入少而收入高,科学的耕种方法和新技术的引进无疑是唯一途径:种地膜玉米、脱毒洋芋、优质小麦,信用社人员经常出现在了村的田间地头,充当义务技术员,并及时积极的投入了资金支持他们的生产。三年来,共投入了近万元资金支持了农户籽种、化肥、农膜的购买,现在地膜玉米、洋芋套种、优质小麦的种植已成为该村发展基础农业的保障。
解决了吃饭问题,对有富裕的时间及劳动力,信用社就引导农民搞起了副业。有山有树有资源,气温适中,非常适合食用菌及天麻栽培,于是被定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信用社也做好了包扶配套工作,及时做了贷前调查,掌握了资源、人员、菌种、销路等方面的情况,在贷户自筹部分资金的基础上发放了专项扶持贷款,而且经常深入到贷户家中教技术、传信息,解决实际困难,并在收获季节上门服务,使贷户及时还贷,减轻贷户负担。如的,在自筹资金后,信用社又向其投入了信贷资金元,支持他生产菌种袋,发展椴木香菇余架,袋料香菇袋,当年实现收入元,被誉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如马家坪的要发展天麻,信用社到其家做贷前调查得知,其家的承包山多,向北背阴,且属沙质土,是栽种天麻的好地方,于是为其解决了天麻种贷款元,该户现已发展天麻窝,仅此一项年收入已达到元,现已还清原陈欠贷款元,年又给他投入信贷资金元。目前,该村天麻种植已呈星火燎原之势,胡宝才已成为天麻种植的带头人。
三年来,信用社对主导产业投入信贷资金达多万元,共发展食用菌架、天麻窝,年收入达万元以上,同时也对该村的养殖业、个体工商户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有力的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信用社的支持和引导下,村的农民已摆脱了发展经济“一窝蜂”的现象,而是根据本户、本村的实际,自发、自觉的搞起了特色经济。
三、支农中总结的经验、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几年的设想
短短的三年,信用社的业务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也是在这短短的三年里,使社的职工们清醒的认识了一个道理:农村是信用社发展的天地,农业是信用社生存的土壤,而发展地方农村特色经济又是信用社业务发展的新起点。支持地方特色经济,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信贷、信息服务,进而才能促进信用社的自身业务的发展。
支农有特色,发展有后劲,但也暴露了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信用社底子薄,资金不足,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不够;二是信用社放贷管贷力度不断加大,但在放贷时,“社员优先”的政策没有体现出来;三是信贷支持多是“短、平、快”项目,有发展后劲的项目较少;四是世行小额信贷和政府行为的误导对信用社的信贷投入有一定的冲击。
有经验成绩不骄傲,对存在的不足也不气馁。信用社已调整好思路,积极做好了投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期准备。一是高速公路将横贯中心社全境,会拉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信用社可对个体、工商、服务等行业加大信贷投入;二是继续支持高产畜牧农业;三是对养殖业进行信贷投入,使信用社的支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互助担保体系,大联保体,农户贷款
2008年9月, 在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引导下, 山东荣成市崖西、荫子两个乡镇84个花生收购农户联合成立了“花生收购信用联盟”, 成为威海地区第一个大联保体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 较好解决了花生收购农户融资难问题, 形成了适合区域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笔者通过对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的调查与研究, 总结此类农民专业担保互助组织的运作模式和经验, 对促进其他农村特色产业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更好地发挥信贷支农作用具有一定借鉴推广意义。
一、“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的成立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花生产业一直是荣成的区域特色产业, 2006年, “荣成大花生”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近年来, 全市花生年均出口量2.3万吨, 出口货值达1.7亿元, 九成出口到日本, 占日本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强。荣成花生收购业户主要集中在崖西、荫子两个乡镇, 按照现行信贷政策, 农户在农村信用社贷款需要提供担保或资产抵押, 但花生收购农户地处乡镇, 缺少土地证、房权证等产权证明, 花生加工流水线设备简单、价值较低, 不能作为合法有效的抵押物, 只有通过担保方式来申请银行贷款, 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普遍存在。2007年当地农村信用社发放了7000万元收购贷款, 但仅能满足收购农户50%的信贷资金需求, 受资金限制, 不少收购农户只能压低收购量或转向利率更高的民间融资, 花生收购农户迫切需要获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扩大收购量。
二、信用联盟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 收购农户结成信用联盟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由7个较大规模的收购农户做为发起人, 经过广泛发动, 吸收了77个中小收购农户自愿入盟,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后成立。联盟日常办事机构为理事会, 设有联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管理人员。联盟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共赢”的原则, 为成员提供市场、管理等行业信息和信用担保服务。
(二) 设立风险基金防范信贷风险
每位成员按授信额度的10%缴纳风险基金, 由联盟设立专户存储, 专门用于偿还盟内成员逾期半年以上未能偿还的贷款本息。垫付逾期贷款本息的基金由联盟通过协商、依法起诉处置逾期借款人库存商品和其他资产等方式追索, 并规定基金账户动用30日内必须补足余额。
(三) 信用风险由所有联盟成员共同承担
联盟制订了《荣成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章程》、《荣成花生信用联盟内部管理制度》和《荣成花生联盟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联盟章程规定, 每个联盟成员贷款, 都由所有联盟成员共同承担保证责任, 贷款成员到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时, 由其他联盟成员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四) 联盟理事会负责监督管理成员信贷行为
联盟理事会负责审查各位入盟成员资格, 为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业务提供初审意见, 同时负责对联盟成员贷前、贷后的监督、管理、协调和服务, 有权对不遵守联盟章程、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成员采取警告、业内批评直止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五) 农村信用社给予利率优惠和扩大授信等扶持政策
农村信用社对联盟成员贷款实行优惠、优先的利率政策。一是适当降低利率上浮幅度。对联盟成员贷款执行40%的利率上浮幅度, 比一般业户少上浮20%;对能够提供有效房产等抵押物或日均存款余额达到授信额度20%的联盟成员, 可再减少上浮幅度10-20个百分点。二是扩大授信额度。扩大对联盟成员的授信额度, 比同等条件的非联盟成员多出50-100个百分点, 尤其是收购旺季期间, 经联盟理事会提出申请, 并经农村信用社考察同意后, 还可追加提高授信额度10-20个百分点。三是为联盟成员免费办理“安全贷款保险”。 (花生收购业户融资运作流程详见图1)
三、初步成效
(一) 融资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理事会熟悉掌握收购业户的经营情况, 具备较强的贷款初审能力, 形成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实行大联保体担保和缴纳贷款风险基金, 提高了联盟成员的融资能力, 联盟成立后, 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授信额度达1.3亿元, 比联盟成立前高出0.6亿元。
(二) 农户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信用观念明显提升
联盟成立后, 农村信用社主动对联盟成员下浮贷款利率23%, 仅此一项年可减少花生收购企业和业户的利息负担300多万元, 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同时, 各位成员自觉遵守联盟章程, 认真执行联盟决议, 主动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信用观念得到改善, 联盟成立后发放的贷款没有发生一笔形成不良。
(三) 增加了农民收入
联盟成立后, 充分发挥技术推广、耕作指导、产品议价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促进了花生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 有效增强了收购业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截至10月末, 联盟成员花生收购企业和业户总收入达2800多万元, 户均增收1.3万元, 同比增长40%。
(四) 促进了区域特色农业发展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耕作、统一管理, 有效提高了区域花生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增加了产品收益, 初步形成了适合区域特点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四、思考与启示
(一) 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机制是加大信贷支农作用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传统的农户担保贷款模式逐步显露出融资额度小、违约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弊端, 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机制,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 从而破解农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有效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农户日益增加的信贷需求。
(二) 依托农民合作组织是担保机制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小额担保农贷运作中, 由专业的农民信用担保联合组织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借贷及担保中介, 将从事同一项目农业生产、风险水平相近的农户组合起来, 有助于达到识别风险、筛选客户的效果, 从而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 是当前创新农村担保机制、破解农户贷款难题的一个探索方向。
(三) 规范引导担保联合组织是实现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前农民专业信用担保联合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要依托这些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对接金融的组织化程度, 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指导和规范, 使其真正成为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维护成员权益的互助联保组织。
参考文献
[1]李虹《激励、使用范围与担保制度创新:李庄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06.06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否能够良性运作,农户评级授信是关键,目前,各地农村信用社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评级授信系统,等级评定主要依赖于评定人员的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人手少压力大,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档时都是手工操作,为此很多工作都只得按传统方式办理,把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作依靠村组干部代劳,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建档、评定、授信偏离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准则。农村信用社时下正处于改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及时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严謹的、实用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体系,细化各个操作环节不留死角,才能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2.政府搭台、司法助威、农村信用社唱戏,共同打造良好的农村诚信环境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和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面临最为本质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农民由于观念的落后,大量分散、小规模的信贷需求,不仅信贷成本高、而且难以建立起相应的还款保证。加之农村缺乏相应的担保机制、缺乏适用的征信记录,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外出务工赚钱已成为农民首选的生财之道,农民在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后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民基本上一年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全家外出一去无踪,相应增加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难度和风险系数。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农村又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其本身“无需担保”的特点就已经导致信贷风险增大。此外,受政府过去由其职能部门大量发放的小规模政策性很浓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影响,滋长了一些农民借钱不还的观念,这些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的障碍。在此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从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基础做起,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与地方政府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由政府搭台,司法助威,重拳打造良好的农村诚信环境,引导农民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理念,大力倡导诚信的社会风气,为农村信用社唱好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角的这部支农大戏奠定基础。
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着力构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与经济并举和打击逃废债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本身存在着“信用风险”,所以针对“人性”不确定性和农村人员的复杂性,适当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引入贷款担保机制,分散贷款潜在风险,让农户相互监督,形成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其宗旨是为“三农”服务,而由于农业投入效益低下,再加上农业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国家应从不同角度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信用社支持,建议因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风险坏账,由国家财政拨付部分款项予以核销,减少农村信用社财务支出上的压力,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能力、支农水平和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逐步引入贷款保险机制或建立风险保障体系,让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形成的贷款风险得以分散,贷款风险不断弱化。同时,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市)座谈会意见:“基层政府要在省级政府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积极支持信用社的各项业务工作,努力帮助信用社打击逃废债和清收旧贷。,取信于民,促进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精神,建议国家从法律上给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维权的诉讼时效期做出特别规定,放宽和延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维权时效期,加大地方政府打击逃废债力度。对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及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额归还贷款本息,对限期内未还清信用社贷款的要采取停职、停薪等办法催收,属于财政供给的可从工资中扣收,对农民个人拖欠或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要实行乡村干部包片包户的办法限期催收,对一时还清欠款确有困难的,要帮助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并制定还款计划,逐步偿还,对经过核实,确因生产生活困难或受自然灾害影响暂无力偿还的,要视其困难程度给予适当延长还款期限,适当优惠利息等照顾。加大执法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涉及农村信用社案件操作细则,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原则处理农村信用社的债权诉讼,提高执结率,并为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债务人建立“黑名单”档案,随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4.实施电子档案制度,全方位监控贷款发放全过程,为农村信用社事后维权奠定基础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给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曙光,筑起了一道厚厚的安全防线。《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贷款人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需担保的应同时签订担保合同。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当面签订借款合同及其它相关文件……”农村信用社要及时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符合地域实际、科学合理、严谨实用的”面谈“、”面签“制度,根据需要,坚持借款人夫妻双方到场”面谈“、”面签“,建立健全电子影像档案资料制度,对贷款人与借款人”面谈“、”面签“以及贷款发放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录制电子影像档案备查,其保管期限根据贷款期限确定,直至贷款还清为止,达到阳光放贷,有效防范”冒名贷款“发生,给违法乱纪人员不留空隙,为农村信用社事后维权奠定基础。
5.尝试建立风险拍卖机制,对已形成风险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门别类进行拍卖处理
农村信用社现存不良风险贷款中,有的不良贷款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但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且鱼龙混杂,社会关系复杂,对于转移、隐匿财产造成表面看似困难实际并非困难贷户和全家外逃无下落贷户,即使通过法律渠道也难以解决。对于这部分不良贷款应分门别类进行处置,属内部员工违规操作造成的,实行责任追究,责令其限期收回,必要时进行赔偿。属于农户诚信观念淡薄、扯皮赖债、恶意逃废债务造成的,尝试由县级信用联社牵头制定一套科学、完整、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奖罚并重的不良贷款处置方案,申请司法部门介入,风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风险贷款拍卖领导小组,根据贷款风险系数大小,将风险贷款本息进行合理定价、公平、公正对内、对外公开拍卖,由竞拍者以现金的形式取得风险贷款所有权,充分利用竞拍人员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司法部门规定的最高本息限额内进行合法收贷,允许他们从中赚取一定的差额做为劳动报酬,开辟一条化解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6.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合理制定激励约束机制
【调查时间】 2008年5月
【调查地点】 西安市灞桥区周边农村
【调查对象】 西安市灞桥区农村居民
【调查目的】 通过了解西安市灞桥区农户的贷款需求即相关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贷款
需求的主要因素
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是农村金融领域中长期存在单一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从长期视角来看,尽管金融当局在弄寻金童领域进行了若干次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深度、农户融资制度的供给与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农户仅仅以存款人的身份进入金融市场,贷款责备排斥在外。笔者在阅读以前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对于农户贷款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大样本研究有:史清华基于全国农村1986-2003年的农户借贷数据的研究;温铁军2000年对我国东中西15个省份,20个县市农户民间借贷的研究;何文广、李莉莉2005年对贵州农户借贷的研究等。以上的研究文献虽然十分丰富,但大多局限于农户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研究,但是很少设计对农户贷款需求的分析。因此,本文从农户贷款的意愿出发,分析那些因素对于农户贷款需求构成影响。
一、调查地区及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笔者此次调查的地方,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附近。采取分发问卷的形式,共发出问卷50份,有效问卷43份。
1. 样本农户户主的年龄特征
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的农户最少,仅有1户,占2.32%;60岁以上的农户次之,占9.3%;大多数农户在30至60岁,其占比高达88.38%(见表1)。年轻农户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农村家庭劳动力出现了剩余,年轻人普遍选择了外出务工。
表1样本农户户主的年龄结构分布
年龄段(岁)≤30 30~45
55.81 45~60 14 32.56 ≥60 4 9.31 人数(个)1 占被调查对象比例(%)2.322.样本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
从户主受教育程度看,文盲一人占2.32%;小学毕业1人,占2.32%;大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人,占4.65%;其余都集中在初中和高中毕业,占90.71%(见表2)。这就说明,大部分的农民还是能够按照国家规定,完成义务教育,而且文化程度不低。
表2 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
人数(个)
占被调查对象比例(%)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中专及以上 2 4.67 1 1 28 11 2.32 2.32 65.11 25.58
3.样本农户家庭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
从事传统农业的有27户,占62.79%;从事传统农业和非农兼业有9户,占20.93%;从事非农行业的户数最少,为7户,占16.28%(见表3)。说明,大部分的农民还是在从事传统的农业。
表2 农户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
活动种类
户数(个)
占被调查对象比例(%)
传统农业 农业和非农兼业 27 62.7920.93
非农业 7 16.28
4.农户的耕地面积
由于纺织城背靠白鹿原,原下是高速公路,原上大量的土地用于西安思源学院、海棠学院等一系列民办高校盖校舍,所以耕地面积较少。在43个抽样调查的农户中,只有3户的耕地面积超过了10亩,其余全部小于10亩。
5.农户家中的在校生情况
引入这个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在校生的花费较大,通常构成了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的43个农户中,没有在校生的为8户,占18.6%;有一个在校生的为26户,占60.47%;有两个在校生的为8户,占18.6%;有三个及以上在校生的为2.33%(见表3)。
表3 在校生情况
在校生人数
户数(个)
占调查人数比例(%)
0 8 18.626 60.478 18.6
≥3 1 2.33
6.农户的借款渠道:大部分的农民都选择向亲戚和朋友借款,只有极少数表示会从农业信用合作设或农业银行获得贷款。原因是:一些人认为信用合作社的利率太高;还有一些人则表示很难从信用合作社等地方获得贷款,除非有关系。
二、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交叉列联分析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主要有农户的经营规模、户主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兼业状况、农户的资信及收入水平等,限于本次调查的规模和资料所限,本文只对农户的经营规模、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的兼业状况、农户的年龄进行分析,基本结论如下:
1.农户的耕地面积与融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表4 耕地面积与贷款需求的关系
耕地面积 需要贷款 不需要贷款 比例(%)
≤10 10 30 2
510~30 1 2 3
3如表4所示,当农户的耕地面积小于10亩时,需要借款的户数仅为总户数的25%,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这一比例逐渐上升到33%,这说明外源性融资对大农户的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农户的经济活动不同,对贷款需求的程度也不同,总的来说,从事农业和非农业兼业对与贷款的需求最大,其次是非农产业,传统农业需求最小。
表5 农户经济活动与贷款需求的关系
经济活动 传统农业 兼业 非农活动
需要贷款8 2
不需要贷款1 5
比例(%)
7.40% 88.90 28.57
3.农户的文化程度越高,贷款需求意愿越强烈,但是由于这次抽查的农户的样本较小,而且文盲、小学毕业、大中专及以上的人数太少,所以趋势不明显,但是,初中和高中的情况比较符合。
表6 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贷款需求的关系
文化程度 需要贷款 不需要贷款 比例(%)
文盲 0 1 100%
小学 1 0 0
初中 22 6 21.43高中 8 4 33.3
大中专及以上 1 1 100%
4.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由于人的普遍心理预期,年龄越大,贷款的需求应该越弱,因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自己生命的预期变短,同时收入下降,还款的能力降低,所以贷款的需求也降低。但是,本次抽查的结果不是很符合这个推断,这本身应该与样本容量有关。
表7 农户户主年龄与贷款需求的关系
户主年龄 ≤30 30~45 45~60
需要贷款3 4
不需要贷款
0 21 10
比例(%)100.00% 12.50 75
(二)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Probit模型分析
以上仅对影响农户融资的意愿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文化程度、经济活动类型、年龄以及在校生人人数对与农户的贷款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多大则无法得知。为了进一步弄清各因素对农户融资意愿实际需求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数理模型分析
1.模型选择及相关说明
本文选择二项分布的Probit模型对影响样本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估计,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Y=β0 +β1 X1+β2 X2+β3 X3+β4 X4+β5X5
上式中,因变量Y是一个虚拟变量,分别表示农户是否需要贷款当Y=0时,表示农户需要贷款;当Y=1时,表示农户不需要贷款。自变量βX 服从逻辑分布,X1 表示户主年龄,X2 表示户主的文化程度,X3 表示从事的经济活动,X4 表示家里的耕地面积,X5 表示家里的在校生人数
2.变量定义:模型中变量的选择与定义见表8
表8 变量定义说明 被解释变量 Y 解释变量
是否需要借款:需要0,不
1年龄(X1)户主年龄: 小于等于30=0,大于30小于45=1,大于45小于60=2,大于60=3 户主文化程度(X2 文盲=0,小学=1,初中=2,高中(或大专及以上)=3经济活动类型(X3)传统农业=0,农业与非农业=1,非农行业=2耕地面积(X4)小于等于10亩=0,大于10亩小于30亩=1,30亩以上=2在校生人数(X5)
3.计量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的结果见表9
检验结果
解释变量 系数 T统计量 P-value
户主年龄 受教育程度 经济活动 耕地面积 在校生数量
0.156112 0.15249 0.310077 0.11543 0.084921
4.327658 4.224765 2.14231 3.44786 0.856917
0.0001 0.0002 0.0342 0.0007 2.1142
4.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分析
上表的结果表明,受教育称度、经济活动类型、耕地面积都对贷款需求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虽然也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看出其系数为正,与之前的预期不符。
三、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1.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低,资金的积聚功能主要由正规金融机构垄断,而资金的分配功能却主要由私人借贷来完成,农户仅作为资金净提供者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出现了农户借款难与农户融资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要走出这一循环,最关键的是要使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交易的机会与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通过示范、宣传等途径带领农户主动全方位融入正规金融市场,提高农户对现行融资制度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第二,降低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门槛与交易成本,激活农户潜在的贷款需求。
2.由于农户的耕地面积与农户类型是影响农户借款意愿和实际借款需求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农户的耕地面积与经济活动类型,建立客户档案,培植重点客户。这一方面可以稳定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地位,同时还可以实行差异化的信贷营销策略,实现农村信用社与农户的双赢。
影响农户贷款行为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西北大学05级经济学基地班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影响农户贷款行为的调查,请您就您的实际情况作出回答,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
1.请问您家是否进行过贷款: A.贷过B.没有贷过 2.请问您家是否是否需要贷款: A.需要B.不需要
3.您家的贷款渠道是什么(第一题选择A的回答):
A.亲戚朋友B.农村信用合作社C.农业银行D.其他 4.您不贷款的原因是什么(第一题选择B的回答): A.不需要B.利率太高C.找不到贷款渠道 5.您家户主的年龄()
A.小于30B.30至45之间C.45至60D.60以上 6.您家户主的文化程度()
A.文盲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中专及以上 7.您家的劳动力人数()
8.您家主要的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如何()A.健康B.较健康C.不健康 9.您家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
A.传统农业B.传统农业与非农兼业C.非农行业 10.您家的耕地面积()
11.A.小于等于10亩B.大于10亩小于30亩C.30亩以上家庭成员是否有技能()
A.有B.没有12.家里有几个在校生()
A.0个B.1个C.2个D.3个E.3个以上
谢谢合作!
1 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于培养农户信用意识、营造农村信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信用社在开展小额农贷业务中, 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广泛宣传小额农贷的意义、程序、做法和要求, 让农户了解小额农贷的主体、额度、条件、方式等内容, 充分了解和掌握小额农贷的具体内涵。通过开展广泛宣传, 努力在乡村形成“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社会氛围, 帮助农户端正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 增强信用观念, 提升小额农贷品牌, 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 提高认识, 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长期任务, 必须在思想上切实提高认识。不仅要造声势、搞发动、做好农户《贷款证》的审核、发放工作, 还要经常性地做好个别农户《贷款证》的申请受理工作, 主动上门调查了解, 只要有贷款需求、符合条件, 都应按规定给予评级授信, 核发贷款证, 做到集中评审和日常受理相结合, 尽量使有贷款需求、信誉良好的农户能方便地获得小额信用贷款。
3 严格把关, 准确核定贷款额度
准确把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准入和确定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 是确保小额农贷如期收回、控制贷款的重要关口, 也是确保小额农贷质量的关键。由于农户信用贷款授信面广工作量大评审成员对农户从事经营项目能力、经济收入、家庭资产、资信程度等状况底细不清, 同时信用社在推广小额农贷中对各级政府的依赖性又很强, 致使农户信用额度确定带有较大的依赖性和随意性, 影响了信用等级的评定质量。因此, 信用社在审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时, 必须深入农户, 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资信的基本状况, 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的贷款额度尽量合理、适度。对与信用社已建立长期信贷关系且信誉良好的农户, 应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提高其贷款授信度。同时, 要全面建立、完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的经济档案, 详细记载借款农户的生产经营、经济收支, 信用记录等内容, 为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质量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农村信用社应在充分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贷资金需求前提下, 适应农业产业化特点, 引导农民组成各类专业协会, 形成相互担保机制, 采取联保和信用共同体方式, 解决抵押不足问题, 有效满足农村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公司+农户”形式等贷款需求
4 强化管理, 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
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户贷款的有效投入,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最终实现社农“双赢”。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 着力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质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以农户《贷款证》发放贷款, 贷款手续相对较为简便, 因而在贷款的实际对象、金额、用途等方面的审查上比较宽松, 容易出现转借贷款证、贷款用途转移、贷款偏高或偏紧等情况。信贷员在贷款发放后, 要经常深入结款户, 主动上门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贷款的真实使用情况, 确保贷款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对顶名贷款或者“垒大户”等不正常情况的, 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包括取消信用户资格、强制收回贷款等, 以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
5 健全机制, 加大考核落实责任
【信用联社关于对村农户贷款摸底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联保贷款探索09-06
信用联社关于开展金融统计大检查的自查报告06-29
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投放实施细则12-19
信用联社主任年度述职报告11-12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述职报告07-26
农村信用联社营业部专项治理自查报告06-04
市信用联社财务工作总结07-14
信用联社办公室工作总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