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心得体会范文2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法治心得体会范文2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法治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论断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体现了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

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法治思维强调思想转变,突出党对法治的理念和态度。而法治方式作为方法论,是一种行为准则,是法治思维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体现了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性和必要性。

从党的执政历程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体现了党的治国理念。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并愈加重视法治建设。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日益受到重视的进程,体现着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

从推进发展的要求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凝聚着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设计了法治的最优路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则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得有法可依成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都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这一层面讲,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以切实保障改革沿着法治化的道路加快前进。

从维护稳定的大局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顺应社会管理的需要。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要真正做到人民利益至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法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是领导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更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保障,强化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

法制宣传教育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中的积极作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一全新论述的提出,将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其发生深刻变化。而法治宣传教育作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法制宣传教育是推动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平台。理念是思维形成的基础,并对思维方式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法律形式可以在短期内进行移植,而法律思想却很难移植,它是在反复的反思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思”、长期实践的过程。法制宣传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平台,通过宣传教育,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于领导干部心中,并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认同。

(二)法制宣传教育是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法律素养的必由之路。认知因素,即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形成法治思维、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能力的必要条件。领导干部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信仰、自愿守法和自觉用法,是法律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广泛的途径。目前,我国80%的法律、所有行政法规和90%的地方行政法规都是由政府机关执行的,这必然要求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法律法规。同时,作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还包括传授法的机制、法理知识和法律史观等内容;不仅告知着法律的既定规制,还阐述着“为何如此而非彼”的法理精神,从而在知识普及中增强领导干部对法的认知,形成法的意识,提升法律修养。

(三)法制宣传教育是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形成法治信仰的有效手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从过去的学法守法用法到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尊法”,这是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了法律信仰的重要性。法律信仰是从内心深处对法律的认同,使法律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第一准则。法制宣传教育担负着法律规制的传播职责,能为领导干部的行为提供标准,促进领导干部形成法治思维、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培养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信念。特别是法制宣传教育中法治文化的传播,以文化特有的引领和约束功能,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传播着法治观念和对法治的价值判断,培植着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从而促使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

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自1986年以来,通过27年持之以恒的普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养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和时展的要求相比,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扩展其广度和深度。

(一)更新工作理念。一是创新性理念。创新是法制宣传教育体现时代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创新途径、创新机制等手段,提高法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推动领导干部在全民中带头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二是制度化的理念。要形成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制度体系,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长期性和常态化。三是求实效的理念。切实把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纳入法治建设先导区等目标的考核体系中,作为检验普法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二)创新工作方法。当前应着力构建三种类型的法治教育模式。一是导向型的法治教育模式。通过大力宣传用法治推进科学发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典型事迹,切实在领导干部中形成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对法治价值的认同。二是参与型的法治教育模式。多组织参与行政复议、旁听案件审理等实践教学,提高法治教育活动的思辩性、互动性。三是渗透型的法治教育模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立机关内的法治文化阵地,使领导干部切实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从而形成推进法治的自觉和自信。

(三)培育工作品牌。品牌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可以探索以试点运行、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推进。通过项目化设计和整体化的推进,逐步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形成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品牌,以点带面地推动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优化工作体系。一是提升法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要以宣传宪法为核心,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同时,注重推介当前法学前沿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启迪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二是注重法治教育领域的广泛性。不断拓展法治教育工作领域。三是强化工作机制的协作性。运用纪律和组织等手段督促领导干部“真学、善用、坚守”。

(五)强化工作力量。加强队伍建设是促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进一步发挥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同时要重视法制宣传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大众媒体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法治精神的法治舆论导向。

(作者系省司法厅厅长)

法治心得体会2

在新中国的法治进程中,这是一次注定会写入历史的会议。

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可谓“法治里程碑”――“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以此为节点,这是中国改革新的启程,是中国法治建设新的启程,是社会和谐发展新的启程,也是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历史跨越。

当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这样一次会议中能读出不同的含义。但一个相同的感觉是,这次会议将推动法治成为现代中国的“国家信仰”,无论对于党、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还是对于每个公民,“法治”一词会是一个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时代语境。今日中国,法治将如同基石筑牢发展的大厦,更会如同信仰支撑起文明的天空。

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作为高中生,你又会在对“四中全会”的关注中,读出怎样的理解和学会怎样的运用呢?

数说・从法制到法治,法治中国路蹒跚前行

65年来,中国官方媒体对法治关注度如何变化?我们从建国到2013年《人民日报》中提及法治的词汇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法治进化史正是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

1.《人民日报》中不同法治关键词的比重

从1949年到2013年,《人民日报》中提及法治词汇173461次,如图1所示,“法律”最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少。

2.《人民日报》中的“法制”和“法治”变迁

“法制”和“法治”虽是一字之差,却截然有别。法学家们形象地把“法制”称为“刀制”,将“法治”称为“水治”。刀者,专政工具;水则寓意“法之公平”。

“法制”在《人民日报》的描述充满变化。

建国初,“法制”出现最多的语境是“法制委员会”;

60、70年代,法制的固定搭配往往是社会主义法制;

80、90年代,对“法制”的描述开始同公民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相结合,更贴近公民的生活。

“法治”目标的确立也充满波折。

《人民日报》对于“法治”的描述到90年代才逐渐兴起。

1997年,依法治国首次进入中国国家决策中。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将过去通常讲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3.根据《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至2014年10月15日的公开报道统计发现,先后27次在不同场合对法治问题予以论述,涵盖“依宪治国、立法反腐、依法改革、司法公正、司法改革、法治思维、依法治军”七方面。

4.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中提及“法治”81次,提及“法律”29次,提及“依法治国”23次,提及“宪法”10次。《人民日报》的文章透露,这次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

“法治替代法制”,“权利约束权力”,正如一句话所言:中国的法治“进化史”也是“治民”到“治权”的历程。17年,法治中国路蹒跚前行,四中全会无疑为这一国家治理路径注入了更大推动力。

素材运用关键词:从历史走来;漫漫曲折路;从法制到法治;新方位与新动力……

影响・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10大个案(1997-2014)

1997年,“依法治国”首现十五大报告,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里程碑。但是,法治的进步,不是自上而下的一蹴而就。从佘祥林到唐慧,这10个个案,在你我他之外,又在你我他之中。而通过个案实现正义,并藉此改进制度,成为中国推动法治建设的杠杆,也是中国走向法治历程的缩影。

也正是这些引起立法和司法变革的个案说明:法治建设不仅是宏大的叙事,它也是普通人细碎的脚步。

1.佘祥林“杀妻”案

1998年,佘祥林因涉嫌在四年前杀妻被判有期徒刑15年,7年后其“亡妻”突然出现,佘祥林被无罪释放。而此时的他,已在狱中度过了11个春秋。

“佘祥林杀妻冤案”与同年发生的“聂树斌强奸冤案”,舆论影响力巨大,是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案件,引发了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和司法救济制度的思考。这两起案件几乎同时在1994年发生,同时在2005年被曝光,但两个案件主角却一死一生两种截然不同结局。2005年,佘祥林获得70余万国家赔偿。

2.成克杰受贿案

2000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成克死刑。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成克杰死刑。

成克杰是1949年后第一位因腐败被处极刑的副国级领导人。该案件的查处,体现了在“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

3.孙志刚收容致死案

2003年3月17日,湖北青年孙志刚被误作“三无”人员收容,在广州遣送站遭到殴打后丧命。

5.郝劲松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案

2006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郝劲松购买了一张从北京南站到石景山南的火车票,票价2元,比以前上涨0.5元。郝劲松以涨价违法为由,将铁道部告到法院。2007年3月,郝劲松败诉。

郝劲松的维权行动说明,在法治社会,个人也可以向“铁老大”叫板,其底气来自“法治”本身。不管是否是该案终结了春运涨价的历史,2007年1月10日,铁道部承诺“今后不再实行春运涨价”。

6.三鹿奶粉案

三聚氰胺,这个鲜为人知的化工专业术语,在2008年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相比四年前的“大头娃娃”劣质奶粉,这次三鹿集团引爆的“问题奶粉”事件,更令人发指,受害患儿逾29万。

民以食为天。“三鹿事件”八个月后,筹备五年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出台。

7.邓玉娇防卫过当免刑案

在洗浴中心,宾馆女服务员出于正当防卫目的意外刺死官员,作为刑事案值并不复杂,但在一个月内震动朝野,成为了2009年最为人瞩目的事件。

该案的背后凸显中国社会两个阶层――以官员为代表的权势阶层和以底层民众为主的弱势阶层的对立和分裂。

8.唐福珍自焚抗拒拆迁案

唐福珍系成都市金牛区天回乡金华村人。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对一处“违章建筑”进行强拆,为了抗拒暴力拆迁保护自家三层楼房,唐福珍在楼顶天台自焚,后因救治无效死亡。

唐福珍事件发生后,因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引发舆论热议。11月13日,北京大学五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要求对《拆迁条例》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建议国务院对其进行修改。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9.吴英非法集资案

从艰苦创业到亿万富姐,吴英的人生跌宕起伏。2009年,28岁的她因集资诈骗罪一审被判死刑。3年后,二审维持原判。同年,最高人民法院驳回死刑复核,吴英死里逃生。

死与非死,已不再只关乎个人。该案对生生不息又如履薄冰的民间金融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司法争议,现在仍未划上句号。

10.唐慧上访被劳教案

2006年,是唐慧人生的转折点,她的女儿被人强奸并被强迫。从此,她走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因不断上访,她在2012年8月2日,被“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处以劳动教养1年6个月。后来,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一案二审唐慧胜诉。唐慧的劳教决定终被撤销。

作为上访与被维稳“典范”,唐慧上访被劳教案,引发了舆论对于信访制度改革的关注。2013年12月28日,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全国人大依法终止。

素材运用关键词:影响;推动;法治的进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被法治改变的生活;法治与尊严……

反思・百岁学者卢绳祖:被尘封的依法治国

上海的一个弄堂内,103岁的卢绳祖在2014年9月1日安然辞世。

他出身望族,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这个而今听来有些陌生的学校,曾代表着中国法学界的至高殿堂。1946年,东京审判中的中国法官,几乎全是东吴师生。从1930年代到1990年代,国际法院一共有过6位中国籍法官,也都是东吴法学院的教授或毕业生。

卢绳祖1934年从学校毕业后,考入交通银行担任法律顾问,后晋升为最年轻的首席顾问。新中国成立之初,卢绳祖收到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投来的橄榄枝,给了他6张船票,希望他能出任联合国官员。卢绳祖为了报效祖国,拒绝了这个机会。

然而,这些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学界所能奉献出来的最优秀人物,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后来却几乎都做着与法律无关的事。

卢绳祖1958年因为一篇“连夜去报社要回的文章”被打成“右派”。从农场改造两年后,卢绳祖回到银行,职级连降六级,组织安排他的工作岗位是银行点钞员。

时光跳转到新世纪,银行系统清理旧材料,卢绳祖的老领导,曾任交通银行总行党组书记的王爱身,在档案室看到了卢绳祖当年的那篇文章。

“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要重证据,以法律为准绳”,“建立司法队伍,要法治不能搞人治”,一行行语句穿透岁月。

“字字珠玑,放在今天也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王爱身震惊,卢绳祖当年的文字,正是三十年后法治建设的内容。

她含着眼泪烧掉了材料,后来提起此事,她说,“生怕哪天卢绳祖再因这篇文章获罪”。

在被打倒的第三年,卢绳祖的命运终于迎来了曙光。1978年,卢绳祖进入社科院法律研究所担任特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从事立法研究工作。然而此时他已是66岁的老人,退休后在家赋闲多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贸易方兴未艾,但从业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仲裁,甚至连仲裁两个字都会写成“众裁”。卢绳祖参与组建中国国际贸易仲裁促进委员会,并开设仲裁法培训班。九十年代初期,因香港回归在即,需要对香港原有的英国成文法进行审查,然而,因为知识断层法律空白很多,这项工作无人胜任,英美法系背景的“东吴遗老”再度被想起。卢绳祖参与其中,组织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工作的,正是他的同学裘劭恒。在社科院工作期间,卢绳祖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保密法起草工作,

晚年时,友人去拜访卢绳祖,时常看到老人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快要翻烂的纪念册。那是东吴法学院1934届学生毕业纪念册。泛黄的书页已经全部散落,老人不用放大镜,应该是什么都看不见,却仍然看得聚精会神。

老人在缅怀那个东吴法人的黄金年代。然而,缅怀之外,他更愿用实际工作流传薪火。

在大陆,东吴老人的晚年大致有同样的一项重任,译制多部法律著作,卢绳祖参与的有《牛津法律大辞典》《瑞典的仲裁》《元照英美法词典》等。这些工作并非政府发起,而是老人们自愿参加,更多时候甚至不要酬劳。他们希望让法律回归学术,让中国的法学接轨世界。

11年前,《南方周末》以《被遗忘30年的法律精英》刊发特别报道,老人们奔走相告“终于有人认可我的知识了”。他们并未停下著书的工作,而是继续与时间和生命赛跑。但直到死去,卢绳祖也没有享受教授级别医疗待遇,因为他是银行点钞员退休,儿子卢尔臧多次为父亲争取待遇,未能如愿。

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卢绳祖的故事。他和他的同学们,本该在中国法治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周木丹、盛振为、高文彬、俞伟奕、周承文、王毓骅……这个被遗忘了30年的法律精英的故事,是时代的悲剧,佐证了建设法治国家之坎坷――一群老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足以让我们警惕:有些忽略,会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卢绳祖去世的一个多月后,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议题。卢绳祖曾描述的法治时代图景,正在到来。

素材运用关键词:被遗忘30年的法律精英;谁来承认他们的价值;被忽视的代价;时代的悲剧;沉痛的反思;传承;孤独的奉献;精神的支撑;法治的愿景……

观点・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法治尊严的提升,最根本的一点,是全社会法治信仰的形成。“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实,人心也是最大的法治。全会《公报》中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这让人想起卢梭的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一次备受关注的中央全会,其实也是一次法治的启蒙。全会公报中大量“全民守法”的内容,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相互呼应,推动法治成为一种“国家信仰”。

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言,“法律秩序关注的是,人类不必像哨兵那样两眼不停地四处巡视,而是要能使他们经常无忧无虑地仰望星空和放眼繁茂的草木。”的确,法治的尊严,是从对恶的约束和禁止中来,更是从对善的保护与倡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宣示法治尊严的同时,让每个人都更有尊严。而这,或许正是四中全会最深沉的意涵所在。(金苍《人民日报》)

一个法治良好的社会,必然是青年友好型社会。它崇尚公平正义,给每个人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正是青年所乐见的。为了这样一个社会,青年义无反顾充当马前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法治精神为精神,正如公报中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青年身上有时代的崇尚和未来的模样,应自觉作不良社会风气的抵制者,和法治精神的崇尚者与捍卫者。

因为,假如一个社会中的青年,不相信规则而相信潜规则,不信仰法律而信仰权力,甚至为追逐利益而不惜以法律为垫脚石,很难想象,我们会开创出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沐沂《人民日报》)

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则更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分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张铁《人民日报》)

素材运用关键词:公民意识的觉醒;国家信仰;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每个人;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责任与担当;建设以人为本的法治文明……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澎湃新闻等)

上一篇:财务报告体系之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