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得一手好字

2023-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写得一手好字

怎么写得一手好字

怎样练好字

首先需要对练字有兴趣.

然后你要有恒心.

练字先要从笔化开始.

第一种字体你先要练正楷..

庞中华说过:"你一天写5个字.每个字写一百遍.比你一天写5000个不同的字效果要好的多". 然后你在日常生活中.看见有写字写的比较好的人.

你可以模仿一下别人..

中国文字就那就个笔化.

好多字都可以融为一提..

慢慢来.你的字绝对会写好.

只要你有心.

你买字贴不要一味的去描..

你可以看着字贴然后在旁边自己想想该怎么写.

这样比描效果好的多.

第2篇:小学生如何写出一手好字

三年级开始写钢笔字了,我发现孩子们对于钢笔还显得有些陌生,所以钢笔字写得并不出色, 以前就有家长告诉我:“我的孩子一二年级铅笔字写得很好,可是自从上了三年级,他的字就再也没有好过。”为此我们作为老师也比较烦恼,但是凡事都有改变,都有转机,而写好钢笔字的关键就是——勤练!我的建议是家长能够给孩子买一本字帖,让他在星期天或平时认真的写好一行或者两行(字练得好坏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相信日积月累孩子的字也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同学们知道钢笔字的最大特点是实用,实用是一种字体最基本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越广泛的字体,其实用价值就越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用钢笔写字,而且都希望把字写好.这几乎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标志.实际上,把字写好确实也能使工作效率提高,减少差错,提高成就。

那么,小学生应如何写好钢笔字呢?

练字必须有正确的姿势,写字姿势不对的人,往往感觉不到姿势不对.然而,别人一看他写的字就知道:“歪了”。姿势对字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人写字像“风吹”,都倒向一个方向;有的人写字像“爬坡”一行字左边低右边高,都是不正确的姿势造成的。时间长了,不仅字写不好,反过来还会使身体发育畸形,正确的姿势如下:

1. 头 写钢笔字不同于毛笔字,不必需求头觉对端正,可以略向左倾。因为刚笔字是斜执的,略左倾一点,便于看到笔尖的运行,处理字体的结构。写一般的字,眼睛离笔尖约一尺左右,以便观察和调整一个字与上下左有字的关系。眼睛和笔尖的距离还要随字大小而调整。一般说,写正揩和小字就近一点,写行草和大字就远一点。

2. 身 臀部一般平坐在椅面略靠桌子的一边,脊背挺直,略向前倾。

3. 胸 胸部要舒张,保持呼吸自如,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

4. 臂 两肩应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双手配合,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

练好字之后,马背上`舟车里都可以信笔疾书,不一定非讲究什么姿势。但练习阶段, 特别是小学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写好字来。

第3篇:小学生如何写出一手好字

写好钢笔字的关键就是——勤练!给孩子买一本字帖,让他在星期天或平时认真的写好一行或者两行(字练得好坏在于精而不在于多)。相信日积月累孩子的字也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那么,小学生应如何写好钢笔字呢? 练字必须有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如下: 1. 头,可以略向左倾。

2. 身 臀部一般平坐在椅面略靠桌子的一边,脊背挺直,略向前倾。

3. 胸 胸部要舒张,保持呼吸自如,与桌沿有一拳的距离。 4. 臂 两肩应放松,上臂自然支在桌面上,小臂平放,双手配合,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边与桌面略成十五度角左倾,但不应影响身体重心的移动。

“三指执笔法”。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的指头在上面紧紧地捏住笔杆,笔杆上部自然地斜倚在手掌的虎口出处。钢笔执笔讲究“指实掌虚”。同时也指作为依拖的无名指和小指不要死压在桌子上,要“虚”提一些,才能使运笔灵活。

关于钢笔运笔,首先是用手指去拨动笔杆,笔尖活动范围较小,起落变化也不大。其次是“悬腕”笔尖活动范围扩大,起落变化也丰富。

“笔顺”不对有不少害处。

1先上后下 2先左后右 3先中间后左右 4先左右后中间5拦腰在后 6最后封口

其中写好100个关键字是重点

从500多个常用范字中筛选出100个关键字,这些字是高频字、字根性的字,或者有代表性。

经过这样的筛选,为写字训练赢得了充裕的时间,别人练写20个字,我们只练写一个字!我们是用别人练20个字的时间来反复练好一个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轻松。

第4篇: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

摘要:

“写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实现其“工具性”,更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爱写字,会写字,乐写字,写好字。

关键字:爱写字会写字乐写字写好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近几年来,从提高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出发,我始终把写字教学当做新课改重点内容之一,深深体会到:写字教学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学生有了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基础,才能写出一手好字,而且终身受益。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低年级写字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爱上写字

“学习的最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长,效果也好。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能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端正整洁。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每个人对写字充满热情和信心,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笔画练习呢?在教学中,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一)故事诱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同时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并注意语言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如学会“竖钩”,可讲王羲之与鹅的故事;又如教学“横”字时,讲山海关天下第一天“一”字的来历。

(二)儿歌添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

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三)活动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组织学生做游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汉字以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通过让学生给“字宝宝”找朋友,“生字开花”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写字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寓教于乐。此外,“集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写字

写字教学如同教孩童学步,起初要你双手扶着一步一步地走,渐渐放开一只手搀着走,最后他可以放开双手独行,并逐渐学会跑,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此,学生写字过程中需要教师细致的指导。

(一)观察法。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得较为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上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低年级学生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当学生记清字形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看清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每组笔画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哪个部位。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仿写,写好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字与范字的差距,分析原因,进行更正,尽量做到一次比一次好。

(二)记忆法。一部分学生在写字时,常常写一眼看一眼,写一画看一画,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了还会写错,直到写字本被擦破。有时写了这笔找不到下一笔,把一个字拆成七零八落,这样会造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够用,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时间长了对写字产生反感。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把一个字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看局部,看清字的每一笔形态变化,起笔在什么地方,收笔在哪里,整个字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把握字的整体性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笔画变化、笔顺规则。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临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字形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范字记得越准确、清晰,下笔时脑海中的字形便越形象、逼真。所以,在下笔写字时,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才动笔写字。如描写记忆,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使学生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又讲规律记忆,就是讲一些已经学过的笔顺规则让学生记住,如“先横后竖”、“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这样让学生在学写字时根据规律,举一反三,写字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三)形象法。想象力对开掘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性格、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难以写好的字可用形象法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写左右结构的“躲”字时,笔者对学生说“小朋友捉迷藏时,一定要把身体藏起来,或挤在隐藏的角落里,所以我们写“躲”字时,一定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不能把“身”子写得太宽,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上面部分的“小”字写得比下部分的“大”字还要大。这时,笔者随手拿起学生课桌上一支削尖的铅笔,对他们说“小朋友在削铅笔时总是把笔尖削得细小一点,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再如针对学生的笔画“横不平、竖不直”,笔者告诉学生,如果把一个字看作是一座房子的话,那么横画就是梁,竖画就是柱,房子牢不牢、稳不稳,自然取决于它们。经过这样指导,学生闻一知十,对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有了深刻地了

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迁移能力。

三、注重鼓励表扬,让学生乐于写字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小学生 天性好胜,“好表扬”是其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写字教学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捕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运用表扬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一是说一说。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师生对话,面批写字作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对话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如作业的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后一遍与前一遍比,本次作业与前几次作业比。还可启发他们与同学写的字比,与教师的范字比,与书本上的范字比。通过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比出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在对话时,教师既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

二是评一评。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在作业页面上把一些写得好的字划上圈,用圈圈的符号来肯定写字进步,如部分笔画好的打小圈,整个字好的画大圈,特别好的二勾双圈。另外借鉴作文评阅中的“眉批”、“总批”方法,写一些简洁、易懂的建议性或鼓励性批语,如 “字要一笔一画写”、“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有进步”、“这个字稍胖了一点”等。这些都可以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是展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在作业批阅后,课堂上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或举办作业展览,挑选一些好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供大家欣赏学习,并注重让这些学生谈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书写技巧,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同时也为写字进步的同学另辟一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样,大大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全班出现“比、学、赶、超”的场面。

四是赛一赛。竞赛不但能调动低年级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开展最佳作品评选、最佳座姿评比、“每周一星”评选等,展示一些佳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品头论足,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注重习惯养成,让学生写好汉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从近年来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的写字习惯特别是写字姿势不正确的现象较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写字时胸膛抵住桌子,一肩高一肩低,脊柱扭曲,头部前倾,手离笔尖半寸不到,眼睛离纸面太近,有的甚至上身往桌子上一趴,

本子非得横着。究其原因,其一为在幼儿园时,学生使用水彩笔画画,平涂时手腕用力,教师并不强调执笔的正确姿势。这样对入学后训练学生正确的铅笔执笔方法干扰很大,不太容易纠正。其二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前就学过写字,很多孩子写字姿势的不规范,而一些老师、家长往往只注重结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只看字的好坏,而忽视了书写过程。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其三为写字姿势还与学生作业时间长短有关。学生在刚开始时基本能控制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但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学生就往往容易忽视良好写字姿势的保持。

正确写字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靠几节写字课,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灌输。根据个人经验,笔者认为要抓好“四要”。一要“早”,就是要抓好起始阶段。孩子的年龄越小,其可塑性就越大。习惯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加强训练和督促,常抓不懈,方能见效。二要“小”,这不是从孩子的年龄角度来说的,而是指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按“一拳、一寸、一尺”(身离桌边一拳间、手离笔尖一寸高、眼离纸张一尺远)和“头正、肩平、腰直、足安”的标准要求,时时刻刻,抓住一切机会提醒并督促学生。三要“严”,养成学生一个好习惯十分不容易,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督促。讲“严”字当然不排除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强制”性。但在贯彻时,既反对打骂、训斥之类的做法,也要反对迁就、原谅的做法。四要“齐”。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到每次都要把字一笔一画写好,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

此外,在书写的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适时地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如“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的情调钢琴,以及古筝乐曲等无疑会使学生们心情舒畅,心境开朗,疲劳程度降低,从而使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在轻音乐的环境中写字,身心愉快,心中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写字效果自然也提高了,现在学生们在写字课前,经常会问我:“老师,今天写字我们听什么音乐呀?”“老师,我最喜欢听音乐写字了。”我班的学生们都已经把在袅袅乐声中写字当作一种享受了。

写一手好字,是一种修养。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写字并写好字,需要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激发写字兴趣,合理地指导并鼓励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水滴石穿,汉字所蕴含的的精髓才能慢慢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陶冶情操,内化成一种素养。

第5篇:怎样才能写一手好字

首先,想写一手好字就必须苦练,写好字是没有捷径可言的,但练字的方法却各不相同,各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我不知道你的年龄,如果你的字体还没有完全的动力定形到一定程度,练起来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举个例子: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开始并不会写字,语文课上老师会教汉字的写法,这个时候假设他能按照字帖上的规范去认真临写的话,他一开始写字的动力定形就比别人好,而相反,如果不认真地临摹,一开始就与“好字”相去甚远,后面如果再练就等于是在“纠正”原来的“错误”,所以就会比前一种情况的人要多走弯路,练得也要多才能达到那种效果。所以练字是越早练效果越明显!但并不是每个小学生或者学生的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你以前没有练,而且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书写风格,那就只有苦练了。我练过很长时间的书法,对练字的方法有

1、去书店买一本好字帖。何谓“好字帖”?教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翻一下作者简介,一般而言,能出字帖的人都是在书法上有一定造旨的,但就是这些人之间水平也差参不齐,最好能挑一本在全国书法大赛上获特等奖的作者的帖,因为这些人的水平才称得上大师级,才真的起到效果,值得一练!

2、每天只练20—30分钟,不多也不要少。这是经过很多人总结出来的方法,如果你练得时间太短,不足以起到锻炼的效果,反之,如果练得时间太长,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反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不太提倡。你练下来就会明白,每天练半小时其实已经足够了,贵在坚持!

3、坚持练下去,直到别人或是你自己感到确实有效果了,与原来相比有进步了。我见过很多人,他们就是一开始练的时候“风风火火”有时能坐在桌前练个一个下午,但很少有人能够每天都坚持,有的人练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撒手不干了,这样能练好么??一般来说,只要你潜下心来练,每天坚持二十分钟,两个月以后你就会发现有人夸你字比以前好看了,这样以后不要气馁,继续坚持,这样也会有动力了。现实中有很多人放弃是因为练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感觉没有效果,就不练了,再加上身边的人有时也会说:“别练了,没用的!都定型了!”别听他们的,只要练下去就一定会有效果,相信我!每个书法爱好者都是这样过来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等你有所小成以后你会发现很有成就感,因为你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

4、每天练完字后要把练的字形字体在脑海中有个印象,千万不能前一分钟刚练完,后一分钟做笔记或写作业就又用以前的字体了!这样是没有效果的!千万要记住这一条!!你要在平时的写字过程中将你练过的字体写出来,脑海中要有印象。一开始可能会不太适应,这是很正常的,慢慢习惯了就好了。这是我的老师教我的,真的很重要,很多人都是不能在平时写的过程中运用所练的东西,那样就等于走了“弯

路”。

5、贵在坚持。这也是最难的一条,只要你坚持下来,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明显,最好就是把练字当成一种爱好,不要太过于带着一种“功利心”去练,静下心来,书法本来就是修身养性的东西,带着浮躁的心是没办法练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练字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王羲之,而是要做到写出来的字能够规范、易识就可以了。希望你能够坚持下来,练得一手好字!!

第6篇:能写得一手好文章

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甚至成为机关的“笔杆子”,无论怎样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虽然这样很辛苦,但确实是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的好办法。

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单位,如果能获得一种“不可替代”的位置,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都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有人说,中国不缺人,但缺少人才。什么是人才?从一个单位来看,就是这个人的“不可或缺性”、“不可替代性”,也可以说是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技能的无法复制性,是这个人对单位来讲的“稀缺性”。

在目前机关当中,需要量最大而又最缺少的人才就是“笔杆子”。整体而言,中国的政府官员无论级别多么高,在文化素质上都是有欠缺的。新一代年轻官员现有的文化起点往往比一些领导的文化终点还要高。这是一个可以大加发挥的整体性的优势。上一代人当中真正能写点东西,一般都是原来做老师或者部队专业的。他们最初的起点很低,大都在后来的工作当中磨练出来了。而年轻的从政者则不同,他们大都受到了正规的高等教育,“舞文弄墨”是行家里手。

当然,文化素质高仅是文字能力强的一个基础,要练就一笔绝活儿,还是需要在现实中磨练的。我们看到许多高学历的人甚至许多硕士、博士,手上的功夫都不怎么的,令人跌破眼镜的人大有人在。也正是从这些事情上,我们的一些领导特别是学历不高而又练就了一手好文章的人,对“年轻人”、“高学历”不怎么看得上眼。事实也许正是这样,“高学历”确实无法天然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尤其是在机关。表现出较强的文字能力便是年轻人证明自身价值、赢取位置主动的第一个考验。

文字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的。特别是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表达的问题,而是和写作者思想深度、思维能力、素材储备等方面直接相关的。我们很难说,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头脑的人会写出好的公文来。所以,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乃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当然这种思考不是漫无目的的,而主要是就一件事情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有了良好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接下来就是要熟悉公文的特点、结构和语言风格。公文有着政治性、严密性、严肃性等特点,不能任意发挥。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对以前公文的学习、揣摩和模仿开始。模仿永远是学习的“入口”和途径。这里有两点体会可以与大家分享。

首先要找准位置感,自觉站到领导的高度。位置感在机关当中十分重要,对于公文写作来说也是非常关键。公文不是自己的感想文章或者文学创作,所以,不能意气用事,至少在形式上不能成为宣泄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的阵地。要永远记住公文写作不代表我们自己,它代表着领导或者组织,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和表达叙述当中,都要主动占在领导或者组织的位置上。这篇公文是对上的还是对下的或者平级单位之间的,要首先弄清楚并贯彻在文章的始终。怎样才能占在领导或者组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写作公文呢?必须注意对领导讲话和领导意图的领会。有人深有体会地说,“我们不是领导,但却不能不站在领导的位置上关注领导关注的问题、考虑领导考虑的问题”。事情确是如此。我们要写好公文,对领导的思路、想法甚至风格都是认真琢磨的。这种积累主要在平时生活当中。你要特别留意领导的每次讲话和表态,有时候可能只是三言两语,但你却可以体会到他的态度和想法。这种“跟随”是非常有益的,不但可以锻炼我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实现我们与领导之间的密切交流。

其次,要注意掌握规律,确保公文能够过关。目前,政府公文、领导讲话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受到了众多的批评,说得最多的就是“文山会海”。这个问题早在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就讲过了,但看起来一时半会儿还改变不了。年轻的我们自然承担着改善文风的重任,但首要的还是要习惯和善于按照公文的现有样式进行写作。写得多了大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

许多规律是可以把握的。比如,为部署一项工作而行的公文,大致要解决这么三个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操作性——组织领导。公文第一部分就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部署这项工作,理由从三个方面去找:形势和背景,现在存在的问题,不这样做的话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操作性是公文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说明组织上对这项工作有什么具体部署和要求,让公文接收单位或者台下参加会议的人怎样去做。第三部分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再比如,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区别。计划要列出几个具体方面,要很干净,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要写太满,不要写太具体,为实际工作留下余地。否则完不成,还不就给人留下话柄了嘛。工作总结和工作汇报,则要求照顾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的完成不要全揽到自己的身上,否则就会有人不舒服。在写作当中要详细一些,点面结合,对一些“出彩”的事情甚至可以泼墨描述,以加深别人的印象。文无定法,但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文章内容和形式。这些规律性的东西,都是要在现实工作当中去仔细摸索、不断提高的。特别要注意把自己和别人写的东西都储存下来,不断积累观点和素材。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写目的、内容和形式差不多的东西,只要综合以前的东西,加上新的形势要求、再改进一下形式就可以。按照以上的办法去做,不能保证使公文多漂亮,但至少可以过关。

有种说法是“天下文章一大抄”,说这话的时候,大都是批评文章的无创造性、呆板或者重复。公文更是给人以这种“抄来抄去”的不妙感受。这种事情看怎么说法。公文的特点毕竟首要的是它的政治性,讲求的是下对上的传达、贯彻和执行。这种下对上保持“一致性”的要求,使得公文中的“全国通用粮票”很多。其实,很多讲话或者层层发的文件,为什么给人以“抄来抄去”的感觉呢,就是因为它实质上承担的是传达贯彻的任务。在“传达”方面,现在传达、传播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人们早就知道的事情,你又来个文件,可不就显得多余呗。在“贯彻”方面,讲求的是“结合实际”,但很显然这个“结合”是非常困难的。客观上就很难,如果再加上主观上的不努力,根本就起不到什么“贯彻”的作用。所以,通常大家的处理就是在“抄”来上级文件精神之后缀上一句“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这样做,等于层层传达了,但却层层推卸了贯彻的责任。最后,钻进了“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怪圈。

我们可以为改善这种状况作出自己的努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又是充满艰难的。原因还是在于公文代表的是领导和组织的态度,而不是我们个人的随意发挥。这个涉及到领导和组织是否有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诚意”。这个“诚意”很重要,如果有这种“诚意”而不是做形式和表面文章,我们自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措施,从而使公文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所以,作为执笔者来说,在起草公文的时候,能够理解到领导和组织的真正态度,就可以按照两个方向来写。一是表态性质的,表明领导和本级组织的态度,过得去就行了,反正执行不执行也没人管,过去就过去了。这类公文大都把事情提得很高,说得很悬,看起来挺吓人的,其实,没什么实质内容。二是真心实意要抓的,这样的文章就要下力气进行研究,特别要考虑到有什么新的举措,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文件起草者处于整个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是可以顺车塞进一些自己的建议和主张的。因为常常是领导都没完全想好事情应该怎么办,就让人起草文件了。这里边你塞进一些东西,只要不是特别“个色”,很多时候是可以被领导接受的。这实质上起到了参谋的作用,也发挥了起草者的创造性。起草人可以从中体会到“当点儿家”的美妙感受。

年轻人起草文件,遇到的最头痛的一件事情就是“修改”,不停地被领导“修改”。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写得挺好的,对不起,领导不把你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不算完。如果你对领导的对文章的修改有什么情绪的话,对不起,领导可能要转过头来“修理你”。文章被人修改是一件非常令人郁闷的事情,但没办法,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无论你多么不情愿。

在机关,文章被修改常常不是文章这个事情本身。哪怕一个字都可能被人无限夸大、上纲上线。所以,你不能只看到文章本身的对与错,也不要天真地认为是你和领导的“文字风格”不一样,等等。要知道,这远远不是一个遣词造句的问题,不是一个文字风格的问题。领导完全可能通过文章修改这件事来判断你的性格,感受你对他的态度,显示自己的权威,实施他对你的领导,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和快感。这样问题就严重了,你必须倍加小心。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宜与领导争一词一句之短长。领导要改,要改了再改,要先改成这样再改回原样,要反复地改,无休止地改,怎么办?你必须执行。特别是在你的文字能力没有得到领导高度信任和同事普遍公认之前,你必须坚决按照领导的要求去改。这一方面可以表明你谦逊的态度并和领导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你也有机会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全,即使你自认为已经很完美了,你还有提高的余地。所以,对文章修改这件事情,万万不可小觑,就当在反复的磨练中磨砺自己吧。不但磨砺文字水平,更磨砺你无棱无角的性格。

古人在写文章上曾经追求一种境界,叫“文不加点”。就是说自己的文章写得非常完美,无需别人修改。这种境界我们尽管可以在机关中去追求,但是在我们自己成为领导之前,恐怕是难以做到了。

上一篇:低碳达人下一篇:党办201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