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民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和载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的整体水平的一个过程,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是保障公民道德建设顺利推进的有效手段与必然要求。而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履行了超越自己诉求和目标的社会义务,是高于自身追求的一种崇高道德境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篇1:

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摘 要:新时代在大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的,还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在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法治与德治二者兼顾、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这三个核心原则。同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逐层设定教育目标,将公民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原则;策略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適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纲要》指出了新时代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指明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方向。为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目的,《纲要》将“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总目标,并进一步指出,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高等学校这一公民道德建设重要阵地,要在遵循道德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广大学生。《纲要》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大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的,还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时代新人、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对实现《纲要》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

新时代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既是几十年来我国社会转型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也对公民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在人们的温饱尚未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未免不切实际。一般来说,物质财富是否丰裕与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就明确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市场经济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为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也对公民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契约的订立和履行不但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广大市场主体能够主动践行契约精神、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良好的公民道德对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市场交换的良好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人民当家作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也逐渐觉醒。人们认识到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君主与臣民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而是现代公民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同时也依法履行义务,国家的义务在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对公民来说,参政议政、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等活动已经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公民道德的提升对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不断改进、公民文化氛围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需要。我国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议,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模式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而公民道德则为公民规定了更高、更广泛的道德要求。《纲要》明确指出,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来提升个人品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养公民的义务感与责任感,为法治国家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为人们在法治的基础上承担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提供道德上的支撑,实现法治与道德的互济共治。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在大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对其道德人格的完善有所助益,还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我们所说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但也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注重自上而下地从精神信仰层面塑造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的公民教育是西方传统文化中公民思想的产物以实现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为目标,强调公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参与[1]。在目标上,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都是以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为目的,但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世界观的塑造、公民教育突出政治性而言,公民道德教育更强调公民在个人修养、家庭生活、职场、社会生活等领域道德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并意图通过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来使整体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在内容上,公民道德教育包括对主流价值形成道德认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道德创新、具备法治理念等内容,范围涵盖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领域。因此,公民道德的实践性更强,与公民的社会生活连接更紧密,涉及的范围更广。

公民道德水平不但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也直接影响国家与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紧紧围绕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和艰巨使命,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大力推进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遵循的原则

公民道德人格的完善是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现培育时代新人重要目标的出发点。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完善大学生公民道德人格,这对广大学生在身心成长的过程中牢固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实现人格

重塑、提升道德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的,保证道德教育效果,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在这一根本目标上,公民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信仰中。同时,积极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形成对个人、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正确的美丑观念、是非观念,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良信息的侵蚀。

第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法治與德治二者兼顾。建设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在法治国家中,法治和道德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法治为公民权利提供制度性保护,通过惩恶扬善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2]。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使人们树立对法律权威的信仰,形成守法理念,自觉遵守法律的要求,并进一步将法治精神内化为个体自律的道德要求,为法治的运行提供内在的道德支撑。法治需要的不是封建式、被动服从的臣民,而是具有一定公民道德素养、积极参与意识的公民。公民道德教育能够激发其主人翁意识与道德情感,推动公民在家庭、职场、社会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纲要》指出:“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因此,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建设二者兼顾,不仅有助于从制度层面实现法治化,更有助于人们在内心中形成与现代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品质。

第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人只有通过道德活动,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以获得道德情感上的满足。以往的道德教育往往重视对道德理念、道德信仰的灌输,忽略了道德实践对于人和社会的道德意义。《纲要》强调:“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要纳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并与个人、家庭、职业、社会等各方面社会活动密切结合,将公民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既要重视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更要注重以主流道德指引道德实践,通过实践环节推动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3]。通过引导学生践行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达到完善道德人格的教育目的。

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引领,法治与德治兼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三个核心原则。在大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时代新人为重要使命和目标;在法治理念的指引下,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权利观念和守法意识,树立法律权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在个人道德能力塑造和培养上,以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判断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进一步形成道德意识、道德意愿和道德责任感。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策略

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工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必须要立足新时代,以上述三个核心原则为指引,在掌握教育对象特点的基础上,贯彻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具体来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为

基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我们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将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既要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还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因此,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做好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4]。同时,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深入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教育意义,将优秀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搞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彰显我国独具特色的主流道德文化。

第二,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上,要立足时代,结合现实,逐层推进。将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作为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公民作为更高一级的培养目标。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人们在观念上突出的变化就是对自我权利的重视,有的人甚至对权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凡是自己的权利就是绝对的,是凌驾于他人和整个社会之上的。在法治国家中,通过法律赋予公民以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对公民行动提供指导和引领,因此,权利和义务是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方法。从法律角度看,公民首先应当是一个守法者,然后是道德上的好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首先以权利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出发点,将守法意识作为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5]。在具备了守法意识、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涵、树立了法治观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家庭、社会等领域高尚道德人格的教育。

第三,将公民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以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專业人才为目的。这种专业教育有效地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恪守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特定职业来讲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使从业者坚守职业道德底线,通过内心信念和道德自律来体现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纲要》中特别强调了职业道德作为公民道德的重要部分。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作为公民道德素质的一部分,端正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责任心,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挑重担的职业修养,这对于学生的未来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将中华传统美德、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理念和职业道德等内容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迎合了新时代的需要,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融合与创新,既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还彰显了主流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主流道德文化的指引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通过逐层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将道德理念和道德实践相结合。既重视道德教育的论理说明能力,还重视立德修身、克己奉献等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大学生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领域道德素质的提升都将产生良好助益。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还不够完善,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个别群体中仍然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对我国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道德风气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帮助广大学子不断认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风险、新问题、新挑战,激发大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激流勇进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学子在各行各业做出表率。通过广大学子发挥的模范引领作用,以全面激发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自觉,将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优秀的道德品德转化为每一个公民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德生,谢宇格.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之比较与借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8).

[2]龙静云.以法治力量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12.

[3]张永奇.新时代公民道德人格重塑的社会基础、核心原则与实现路径[J].伦理学研究,2021(3).

[4]马永庆.传统美德之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因根脉[J].道德与文明,2021(4).

[5]郭威.基于文化创新理念的大学公民教育与公民文化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5).

收稿日期:2021-03-25

作者简介:陈阳(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法治中国视域下公民文化塑造研究”(17FXE280)

作者:陈阳

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篇2: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契合

【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对于推进公民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公民道德的教育为了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在现实背景、目的、内容上是契合的。必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教育;契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旨在通过“八荣八耻”的教育指导实践,树立起有利于人民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并以此展开公民道德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人的素质的高低也正决定了和谐社会的程度和水平。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公民道德教育对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给传统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并带动现代伦理学的发展,规范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日益密切的关系也体现在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与公民道德教育虽然不是互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但现代科技已构成了道德教育的强大社会背景,二者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处于此消彼长之中。

一、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改革相应的教育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强烈自律意识的现代公民逐渐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出现。而随着人在经济、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公民个体的能动性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人们传统的关系逐渐被现代公民道德规范所代替。在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的形势下,党中央先后做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1]现代公民道德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为现在以及未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在新形势下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荣与辱一种情感的体验,是关于荣或辱的理性而又系统与稳定的观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道德追求的民族,对荣辱问题历来给予了高度关注。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规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整体利益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由仁慈、忠孝、礼义、伦常等概念分别来界定,并作为人们日常行为的道德准则。《论语·学而》中接连两章从国家和社会成员两个角度对全民的道德教育做出了具体的说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而延伸出的“八荣八耻”道德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2]

“八荣八耻”涵盖了公民需遵守的普遍道德品质,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人际交往公德和人格修养道德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荣辱观对遵守道德规范、体现道德准则的道德行为、道德活动加以肯定。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为构建和谐社会确定了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荣辱观如果得到反复、持久的正向强化和保持,就在逐渐使人超越带有被动性的荣辱情感,产生以个体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尊严感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3]相应的,一个社会也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里,道德教育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公民的生活,公民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公民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道德教育脱离生活成了外在的、单向的要求、灌输和约束,而不是公民自觉自愿的主动性行为。这样,道德教育完全丢弃人真正当作人去研究的方式,存留于道德教育中的只剩下抽象化了的人或人的抽象本质,具体的、现实的人,人的存在,人的活动,人的创造的丰富性、多样性、多重性则被消解或被遗漏。忽视了道德的社会化意义,不能及时反映伦理学的新成果,特别是不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的社会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改革相应的教育思想,改变过去原有的脱离生活实际外在的、单向的要求,灌输和约束公民道德教育形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公民道德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观相适应的公民。而道德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播。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具有契合性。为此,应将公民道德教育运用到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中。只有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把社会荣辱观落到实处,才能从行动上来践行荣辱观。

二、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需从手段上更新

从现实背景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素质的竞争日益彰显。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地多元化,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滋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逐渐突出,价值观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损害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也损害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严重地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一超多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公民道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目的上看,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和完善人们的道德水平。这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八荣”,摒弃的“八耻”二者殊途同归,它们共同擎起以人为本的大旗。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公民道德的基本前提和发展目标,贯穿于整个公民道德教育过程。公民道德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准则。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各国发展的目标,公民素质的提高都是其直接目的。

从内容来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作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荣辱观”找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切入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阐述和扩展了“道德规范”,是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4] 公民道德教育要着眼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调了为社会造福,为祖国无私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热爱与关心自然,将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这就要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入手,来指导公民道德教育活动。

从手段上来说,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都从手段上面需要更新。必须更新公民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手段,必须运用富有创意、丰富多样的教育与培养的方法,寓教于乐,增强各种教育形式的吸引力。同时,在加强传统的文化形式建设的同时,也特别的必须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还要特别要强化城市的精神,开发各种信息资源,反映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造活动。使公民氛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任何社会和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一个严肃而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荣辱观表明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对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5]荣辱观,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了一体。为达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双向互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反映时代要求,公民道德教育要不断创新。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新情况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今天,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整个民族为实现现代化而发展。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无法绕开转型期的时代影响。道德教育与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凸现出来。道德范围是随社会生活而相应变动的。正确认识当代道德状况及趋势,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特点、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时代精神统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改进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此基础上,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内容、实施办法、效果评估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试验、论证。不断地完善丰富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转变工作思路。

其二,重视制度建设,公民道德教育要增强可操作性。因此必须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的有效运作机制来确保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不断探索创新新生适应教育的开展,明确其目标,使之更具应用性和操作性。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机制。在制定政策时,既要支持个人,团体合法致富,又要鼓励多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引导和规范社会的道德生活。以此鼓励更多人去完善自我道德。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培育一代明是非、知荣辱的,面向未来的新人。

其三,重在实践,公民的道德教育要建立系统。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实践的过程。“换而言之,我们要呈现给学生的是‘如何实践’道德:如何在道德问题上下决心,他需要怎样的才能进行道德思考与行动”。[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重要思想保证,通过教育和实践,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每个人做起,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与公共利益相符合。道德教育必须彰显系统合力,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公民道德教育。首先搞好家庭的启蒙教育。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并给予科学的引导,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其次,开展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对学校来说,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学校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应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知识丰富、充满朝气与活力,敢于创新、开拓与进取,富于批判精神,是伦理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要加强全社会的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应该以荣辱观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干部和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需要全体公民将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还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创良好环境,互通信息,密切配合,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协调一致的正合力,从而有效地发挥各自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公民道德内涵丰富,既包括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也包括社会公德。家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又形成自觉的行动,促进公民道德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四,形成良好氛围,大力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社会风气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荣辱观是社会风气的内容,社会风气是荣辱观的实际表现。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宣传,以形成社会舆论氛围。通过舆论监督、调节等作用,达到引导和规范公民行为的目的,同时通过舆论的强大力量,打破落后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消极的道德观,宣传新的道德观,在全社会形成氛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离不开公民道德支撑。公民道德品性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公民道德教育也是个长期的工程。公民应身体力行,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要求充分发挥道德的特有功能,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工程。在全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也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育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系统开放的教育途径才能使公民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推进社会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唐述权.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综述[OR].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834900.html.

[2]张国臣.社会公德与构建和谐社会[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冯秀军.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J].河北学刊,2006,(5).

[4]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6-04-03.

[6]约翰·威尔逊著,蒋一之译.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潘建红

公民道德教育论文 篇3: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与民族性

摘要: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普世性与民族性。本文分析了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特征与民族性特征,并指出,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世界性和民族性之间保持张力。

关键词:公民道德教育 普世性 民族性 保持张力

“公民”是西方民主文化的产物。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奴隶制民主制。与权利、平等意义相联系。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公民”指的是雅典城邦或罗马共和国的成员,希腊文的“公民”,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即公民是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有权参加议会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不是体现为独立于公民教育的特殊部分。而是与公民教育的其它内容紧密结合,渗透在公民教育的每个方面。公民道德教育是指一定国家和社会为了培养国家社会所需的、具有基本公民道德素质的良好公民。对公民从公民与国家、公民与法律等角度人手进行系统的、多元的和制度化的道德教育活动,将一定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形成公民的道德行为,并且能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全球化的大背景决定了在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紧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公民道德教育也就具备了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特征。

一、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特征

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即世界性、全球性。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交往越来越紧密,这使得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世界性和全球性。在现在普世道德的诉求下,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些全球性问题也使得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关注世界性问题。

1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公民”虽然产生于西方,但随着民主化浪潮的发展。在以发展民主为目标的国家里,对公民进行符合公民身份要求的公民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民主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它关注的重点是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程序等外在的、有形的建制,在民主社会中固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一个社会只靠程序和制度规则来制约调节是不够的。必然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公民德性和公共精神的协调配合,才足以成就民主法治社会。因此,各国在注重制度建设的同时,毫不放松对公民开展包括公民道德在内的文明素养教育。

2 公民道德作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公共性道德行为规范,具有类意识的特征,即公民道德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坚持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对于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浪潮、增强各国文化交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吸收有益经验,拓宽公民道德教育的视角和空间。对于没有民主传统和公民历史的中国而言,在社会转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思想和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涌动,加速了各种思想道德的交汇,并把许多不同的思想文化浓缩、挤压在一起,使思想道德领域更加交错复杂,形成许多需要我们研究的新问题,即‘全球意识’在发展,民族意识也在发展,现代意识在发展,寻根意识、地方意识也在发展;大众传媒既为人们提供了形成道德共识的公众领域,又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观念选择的多元取向;现代交通、通讯虽然缩小了人们联系、交往的空间,但人们的信仰结构、道德追求、生活方式却拉大了距离,等等。这种全球性的思想道德既分化叉组合,既建构又解构的同时发生,这种开放环境中的思想道德既相互渗透、借鉴,又相互矛盾、冲突的状况,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不容回避的,是不能用过去那种‘自我设限’、对外封闭、一概排斥、简单批判斗争的方法解决的”。因此,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我国公民道德教育更应该面向世界,接受其他国家思想的渗透和挑战。

3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普世道德的诉求得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世界性。全球化使许多区域性问题变成了全球性问题。当代全球问题已经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谋求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需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合作精神。人类有一个一直面临着的问题,需要用新的思维予以考虑,那就是人类社会所有问题,其原则、其基准,不能局限在个人或国家的层面上,而应从全人类的高品位上去把握。解决全球问题,除了需要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和科技等领域采取共同措施外,无疑更需要人们培养全球意识,即我们培养的公民不仅仅只关心本国的事情,还应该关注全球问题和人类共同利益;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仅仅是合格的本国公民,还应该是合格的世界公民。

二、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特征

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并不能抹煞其民族性。首先。虽然经济全球化给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人们的传统国家意识提出了挑战,但在全球化过程中,国家、民族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其次,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公民道德教育,无论是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还是在实现途径、管理方式上,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如,在管理方式上,法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公民道德教育由国家政府部门直接负责,是在学校中开设专门的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和审定德育课的教材:在美国,政府则对在学校中是否开设公民道德教育课程只有号召与资助政策,并没有统一的强制性要求;在德国,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甚至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来完成的,等等。最后,提出公民道德教育的世界性并不否定其民族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但在这个进程中却有着明显的民族利益之分,全球化的主体依然是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仍然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国家的精神支柱。

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最根本的利益是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力图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各国公民道德教育中,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都处于核心地位,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公民是各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都表明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应当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最基本的本土资源和核心动力。

三、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世界性和民族性之间保持张力

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着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否定其世界性、全球性,或是过于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世界性、全球性,把民族性等同于狭隘性,都是片面的。这些观念都不利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在其世界性和民族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避免走向这两个极端。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把握好普世性和民族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全球化进程中产生了一些全球性问题,进而提出了普世性道德的要求,即公民道德教育需要关注世界性问题,但这并不能代表可以忽视本民族的问题。在公民道德教育问题上也绝不是以普世性的道德要求来否定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公民道德规范。而且,仅就普世性道德本身而言,其产生也只能是“最低限度的普遍化”,“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是它所遵循的基本方法,决不能以某种特殊道德形态对其他道德形态进行征服和强制,更不能借助于某种特殊的社会或集团的政治势力、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来获取,而只能通过文化和平等对话来协商解决。坚持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每一个民族及国家为了凝聚民心、巩固民族团结,都会强调自己民族的独特性,但如果不能平等地看待并虚心地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一味地强调本民族的独特性,就不利于本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每一个民族及其国家由于受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自身文化在多方面存在着局限,需要吸收其他民族有益的公民道德教育经验,不断地完善的公民道德教育。“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国家更乐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吸收其他民族有益的公民道德教育经验,来不断地完善本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这就说明。保持一个民族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并不排斥向其他民族学习有益的作法和经验,相反,按照本民族生存与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先进而有效的公民道德教育经验,必然会使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特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不能因为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民族性,而排斥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学习和借鉴,这也是在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正确把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民族性,并以开放的态度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秀玲 宋庆文 宫建平

上一篇:传统体育文化论文下一篇:国防科学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