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经济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五新”的综合。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如何写经济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如何写经济论文 篇1:

如何写好经济新闻系列报道

当一个重大现象产生或重要经济新闻出现时,一篇消息或通讯不能将这一新闻现象或事件准确清楚地传播出去,这时候,系列报道就挑起了大梁,成为合适的新闻报道形式。

系列报道是新闻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别是在经济新闻中,系列报道因具有形式多样、气势恢宏、内容厚重等鲜明特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全方位的全景发布新闻事实,所以常常被采用。

近年来,针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件,《内蒙古日报》每年都会推出一到两组系列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系列报道呢?

一、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前提

要想成功推出一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前提条件。

新闻策划是新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新闻价值的充分挖掘,有利于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好的新闻报道策划,会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所谓策划,就是在新闻稿件写作过程前设计出的最佳方案。其中包括所有具体细节的策划,比如选题的策划、具体选题的分解、采访的细节、文体的格式、字数的多少、标题的制作等等。

这里以笔者参与采写的《内蒙古日报》2016年见报的“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为例。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日报》工商新闻部紧扣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主线,切中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课题,精心策划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五大任务”系列报道,深入宣传我区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

在策划过程中,工商新闻部的主任和相关稿件的采写记者收集学习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努力把首次提出的“五大任务”的重要内涵搞懂。在采访写作前,从报道的阶段、标题的拟定,到文章结构的安排,甚至文章字数的多少,都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形成了系列报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该系列报道策划方案分3个阶段进行,总标题为:“五大任务”之内蒙古新政篇、“五大任务”之内蒙古进度篇、“五大任务”之内蒙古盘点篇,每阶段分5篇。

“‘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是前两组报道的延续,更是全年的收官力作。特别是这组报道的主题策划精准。《去产能:转型升级是“撒手锏”》《去库存:释放需求是“先手棋”》《去杠杆:有效投融资是“定盘星”》《降成本:激发活力是“决胜拳”》《补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是“试金石”》,透过标题,就能看到这组报道准确体现了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示精神,体现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着力点。

经过策划,这三组报道每篇稿件都从材料取舍、事例选用、深度延伸及标题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彰显个性的精心打造。最终,使得系列报道的结构、风格相近,似有一条暗线串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年终报道的规模效应异乎寻常地得以凸显,有力地反映了中国正北方正在进行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铿锵有力地步伐,进而客观反映中国大地上充满希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深入采访,精心选才,用心遣词造句是关键

打造精品系列经济新闻报道不仅在策划上要下功夫,在采写过程中更要花心思。

第一,深入的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进行真实传达。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必须要有深入的采访。这里仍然以“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为例,在采写这组报道的时候,记者们不仅多次采访了自治区金融办、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深入车间厂矿经济建设一线走访,并与多个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全景式展现各部门举措,深入挖掘改革现象背后的本质。

只有深入的进行了采访,才能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面对有关材料,如何去粗取精也是写好系列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抓手。“五大任务”系列报道每篇字数不超过2000字,却能准确、客观、深度而鲜活地反映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无疑问,记者们在事例的选用、材料的取舍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第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表达方式鲜活传神是一组好的系列报道的点睛之笔。特别是经济新闻,由于其专业性比较强,一篇不成功的经济新闻报道常常会被写成干巴巴的材料新闻,专业术语和数字大量地出现在文章里,常常形成行外人觉得晦涩难懂,行内人觉得写得太浅、太幼稚的局面。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写作成功与否,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五大任务”年终盘点这一组系列报道把标题视为文章灵魂,无论从字数的控制,还是词语的选择,都是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的。五个标题里的五个词——“撒手铜”“先手棋”“定盘星”“决胜拳”“试金石”,每个都很形象,有灵动感,吸引读者眼球。这些词的应用,好就好在精准传神,系统别致。在这些标题引领下,不仅让每篇报道跳了起来,而且让整个系列鲜活起来。

除了标题,五篇文章的内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紧紧联系国情区情,找准特色点,从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表述、观点的梳理、深度的延伸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和创作,颇显个性与深度。比如,文章以“轉型升级”“释放需求”“有效投融资”“激发活力”“增强发展后劲”这些精心选取的关键词作为着力点,谋篇布局,让主题及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对于以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起家的内蒙古而言,转型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在推进城镇化中释放进城农牧民工的购房需求,是一条必由之路。

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用心的采写,五大任务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日报》刊发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70多家主流媒体及其“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纷纷进行转载,区内专门研究宏观经济的部分专家学者将其作为重要资料保存。中宣部第506期《新闻阅评》对该组报道以鲜有的单页单评的方式进行重要点评:系列报道“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紧扣全年经济发展主线,全面展示自治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立意高、定位准、文风好。该组系列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三、精诚合作优秀团队是保障

写好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不仅要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更要在写作过程中下功夫。除了这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有一个精诚合作的优秀团队也至关重要。系列报道一般都是重大选题,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在承担。工商新闻部近几年成功推出的所有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报社分管社长、到部门主任、再到参与采写的记者共同打造的硕果,是团队倾力合作的结晶。

正是在这样强大的团队合力下,除了“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之外,近几年,工商新闻部陆续成功推出多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2017年推出的“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2019年推出的“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都获得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重点点评:“‘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全面展示自治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成体系、有气势、添自信、鼓士气。”“‘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鲜活生动的新闻和独特视角,回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诠释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一关乎内蒙古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站位高,有深度,现实性强。”这两组报道刊发后,“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获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得到了自治区宣传部的高度肯定。

作者简介: 王连英,内蒙古日报社主任记者;白洁,内蒙古日报社编辑

编辑:王洪越

作者:王连英 白洁

如何写经济论文 篇2:

如何写好经济新闻

【摘要】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好的经济新闻不仅应可读,而且应耐看。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第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翻译”;第二、应转变话语方式。

【关键词】经济新闻 写作 经济报道

在经济新闻报道的实践中,有人就会把它与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联系起来,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字效果”的计划报表式的报道,象八股文一样枯燥无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可以涉及到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的宣传,小可以是一条市场信息的提供。因此,好的经济新闻不仅应可读,而且应耐看。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第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翻译”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地掌握受众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找到、找准结合点。

过去,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条路、某项工程竣工,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对全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建设过程,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报道的不足,就在于它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看问题,没有对读者真正关心的事物进行解答。

合众社曾发过一篇稿件,是写伊丽莎白女王主持泰晤士河水闸落成典礼的。这篇文章就跳出传统写法,进行了创新。

伦敦正在一寸一寸地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在伦敦大桥附近开挖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1900多年以前,这些码头比现修建的码头低5米。

也就是说,每一百年大约下沉23厘米。

而威尼期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20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末将主持泰晤士河10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30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水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也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女王将主持落成典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活动式防水堤能保卫下沉的伦敦的安全。而这,也是读者关心的焦点。

第二、应转变话语方式

现在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做到吸引读者,就要求记者要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领导活动等之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

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做出了范例。

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

还有一次,讲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

厉以宁这两个比方给我们写经济新闻两条深刻的启示:第一,通俗是沟通的灵魂;第二,要让别人明白,自己首先要弄懂。

例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换一种说法,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

经济报道的确有其专业化、抽象性的特点,比其他新闻更重视数字性、规律性的东西,更具有理性色彩,但这决不是经济报道就可以不写得好看的理由。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服人,更要通过精彩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诸多的细节转变来感染人,让经济报道脱掉以往过于严肃的“外套”。

如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西方电讯《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就很注重细节的运用: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家具飘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可以看到,文字就像摄像机的组合镜头一样,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无声胜有声。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三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事件的全过程及随之而来的深刻影响,单纯对其中的信息片断进行报道,往往是不全面的,读者也难以理解事件的深层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组织经济报道时,特别强调要从提供零散的信息片断向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转变,让读者了解某一决定及政策的出台的背景及深刻意义,才能获得读者的支持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作者:李 群

如何写经济论文 篇3:

如何续写中国经济神话

中国经济神话正在一个所有主流经济学信条都难以解释的内在逻辑的支配下进行演绎和发展,全世界都在惊奇地看着中国——GDP年底就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近940项产品世界产销量第一的记录;超过11%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市盈率达70倍的股票市场行情上涨趋势依然强劲;令人发愁的贸易顺差增加额;在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条件下许多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已高得离谱;高达40%的城乡居民储蓄倾向;一党执政体制下的超稳定政治结构和安定的社会局面;当然还有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破坏程度以及由种种原因产生的惊人的资源消耗和浪费等现象据艾伦·格林斯潘说:“在拥有尖端科技的经济里,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中,平均而言,人们每小时的产出,每年成长不到3%。显然,这就是创新所能够提升生活水准的最大速度。我们显然不够聪明来做得更好。”(格林斯潘《我们的新世界》P31)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经济神话展现的故事已远远超出了格林斯潘的断言,是中国聪明过人还是中国尚未进入拥有尖端科技经济体的行列?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促生了中国经济神话?这的确是些耐人思考的问题。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都处于一种高成长状态。有一些小国如阿塞拜疆,其年经济增长率甚至比中国还高好几个百分点。反观发达工业国家,环顾全球,这类经济体年GDP增长超过4%的却极为罕见。这种现象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规律:科技越发达竞争越充分其增长的空间就越小;而增长空间大、持续保持高成长率的经济体,其尖端科技的拥有程度、竞争的充分性以及资源配置体制的效率可能也就相对较低。如果这种判断符合实际,那么,所有在成长速度上取得骄人业绩的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恐怕就是如何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下功夫了。

怎样才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它由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微观基础、战略和政策、体制与制度、教育文化与要素禀赋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仅从一般规律说,要素禀赋决定先天优势和劣势,文化教育、体制制度、战略和政策决定竞争优势和劣势。考虑时间因素,在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些国家的竞争形势进行分析时,某一特定时点给定了这些国家的竞争力比较的初始条件,而提升竞争力的要点就是如何在特定的初始条件下制定战略政策,改进体制制度,重构或改良微观基础,通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获得持续的经济成长能力和更高的国民福利水准。用这样的逻辑来思考中国现实问题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中国已经成为本轮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 唬诮?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已经在吸引外资、改善工业基础、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取得了令全世界惊叹的进步。

2、中国在经济总量和贸易量都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后如何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关键取决于今后10年之内如何抓住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行战略、政策、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创新性调整,而调整的重点就是要有意识地把中国从低效的传统产品制造业大国转变为节能、高效的科技产业大国。

3、中国的决策层和经济政策研究界的同仁都十分清楚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些困扰和挑战,如:资产泡沫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双顺差问题、汇率改革问题、外汇储备运用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房地产问题、节能减排问题、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医疗保障体制问题、科技创新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支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将考验每个政策研究者的智慧。

在上面提到的11个问题中,多数是中短期宏观问题。按照近年来的宏观调控思路和做法——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控制信贷规模、控制土地供给、按“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三原则搞汇改等等,这些措施只是部分地发生了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论国际资本如何看好中国,不论中国是否还能高速成长15、20或是30年,我们都必须正视眼前的这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并想出一些更具创新意义的办法。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只有利用目前储蓄资金充裕、经济增长强劲、威权政府功效明显的大好时机迅速形成组合性政策调节方案,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来。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中国经济的真正难点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因为经济热了冷了快了慢了,这些由总量因素决定的经济成长现象在中国现有的宏观调节工具篮子中可以很方便地拿出几个有效的工具将之调节到决策层预定的目标上来。即使是恼人的流动性过剩及潜在的通货膨胀威胁等问题事实上只要我们摒弃僵化的方针原则条条框框,例如只要将人民币一次大幅升值20%以上,并放松县域经济和“三农”服务性金融机构的行业进入壁垒,恐怕那些近几年来困扰我们的这个那个等宏观经济难题一下子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总量问题不足惧?因为在中国经济业已深度参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有效地解决传统体制下和改革初期常常碰到的那些所谓“短线制约”问题了。例如,在当年,中国“短线制约”中有一个经常性的难题是交通运输问题。通过和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最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一个发展方面。所以,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调节和体制改革思考的重点只能是那些结构性问题,而结构性问题的核心则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解决资源利用不充分或浪费问题。

从金融学原理说,全社会的每一元货币都代表着一定的实物资源,因此,如果金融资源利用不充分如出现过剩的流动性——不论这种过剩流动性表现为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账上的存款或是用巨额的外汇储备去购买外国政府的低息债券——就意味着由金融运行效率低下而引发了可利用实体要素的闲置或从经济循环中“漏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调整金融政策或改善金融体制。实际上近几年来决策层已经想出了很多很多好的办法,有很多政策意向都已写入了高端文件和法规,例如“十七大”政治报告的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的八点意见几乎覆盖了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和下一步政策取向,但从操作角度说,党中央文件如何转化为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中间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从调节操作的有效性说,最能产生实际效果的做法是先出台为数不多能产生积极的总量和结构调节效应的几个调节动作。我思来想去,似乎有三招最为可行:(1)前面说过的人民币大幅升值;(2)放松金融管制鼓励混业经营;(3)建立10多个为创新型成长导向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新资本市场。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其巨大成就已印证了传统计划管制经济的失败,30年来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依然低下金融改革仍然远远落后于总体经济改革,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始终缺少一个放松管制实施合理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阶段。 在理论界有许多人不懂金融、不懂金融自由化却大批金融自由化,这容易产生误国效果。所以,我们在推出创新性金融政策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观念保守僵化问题。经济学家应当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的号召,在金融政策研究领域敢于发挥想象力。30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运用这个标准思考中国的现状后我们发现现在出台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事实已部分失灵,结构调整政策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优化配置机制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别无选择,只有尝试选用新的调节思路才有可能出现理想的调节效果。如果能运用上面提出的“三招”,可以肯定:(1)人民币大幅升值可以倒逼现有的低附加值制造业进行利益诱导性产品结构调整,普通工作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提高,通货膨胀会自然得到遏制,沿海地区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会得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能够得到改善,等等。(2)放松金融管制和鼓励混业经营的政策出台后,金融服务不足地区和行业的金融资源短缺局面能迅速扭转,混业经营会极大的提升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从而内生性地解决抗风险能力问题。(3)有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后,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大发展会自动解决节能减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多年来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全社会的储蓄投资循环流程会因为创新型高成长企业的大量涌现而发生改变,经济体系中将生成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自调节机制。

以上是我从一般经济规律出发作出的一些推断,提出这些建议的全部目的就是希望中国经济发展的神话能够长期地延续下去。我认为,只要战略和政策对头,这个目的就一定能达到。

作者:王松奇

上一篇:汇率偏差论文下一篇:维度师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