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深度报道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写深度报道(精选8篇)

如何写深度报道 篇1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如何写深度报道 篇2

首先要沉下去, 在改革的浪潮中捕“大鱼”。要想捕捉到深度报道的重大题材, 必须深入基层, 发现新闻中的新闻, 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些题材往往具有事件重大、内容敏感、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 即通常所说的热点、难点问题。打个比方说, 媒体上的深度报道就像很多埋藏在地下的宝藏, 记者如同淘金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现, 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思维敏锐, 熟悉党和政府工作的方针、政策, 具备对政策发展变化的预见性, 来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我认为县级电视台记者的最大优势, 就是贴进农村、农业和农民, 可以说记者离不开这“三农”, 只有深入到三农中, 才能写出深度的报道。例如有篇《农家有了读书房》的新闻, 写长岭县三青山镇自1989年以来乡中学平均分数、升学率、升学绝对值名列全县榜首的事实, 并突出大房身农民蔡风喜一家, 两个孩子一间读书房可喜可敬的事例, 该篇报道具有贴近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荣获了吉林省优秀电视节目一等奖, 这正是记者深入基层获得的材料。

其次是如何进行采访。人们常说“七分采, 三分写”。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多年来我遵循这样一条原则, 不是我亲自采访来的材料, 我是从来不写的。因此, 要写作, 先采访, 符合新闻生产工序本身的规律。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 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 记者要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采访调查方法。在采访的对象上, 不仅要采访当事人, 还要采访与事件有直接或者是间接关系的人,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反映新闻事实, 揭示事物产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把事实的原委和矛盾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 为记者理性的分析、解释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

最后深度报道进入写作环节, 首先要做的事是找到切入点。当搜集到新闻题材后, 不要马上就事论事报道出去要将其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称一下, 要有意识的观察, 思考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以发展的目光随时关注事态的动向, 透视社会和剖析关系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确定自己写作的切入点, 把整条新闻引出来。另一方面, 深度报道想要引起百姓的关注, 类似公文报告的风格肯定没效果, 必须善于抓细节描写。记者要通过对细小情节的特写性描绘, 使新闻对象栩栩如生, 逼真传神,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切记要还原事实真相, 再现当时情景, 不能过分渲染, 夸大其词。

同时, 一篇高质量的深度报道, 离不开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感染力来源于语言的平实、质朴。对受众来讲, 报道者所写的新闻事实都是陌生、未知的。语言是新闻事实的外衣, 在新闻写作的流程中, 语言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追求新闻语言的大众化、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 力求让五彩缤纷的生活素材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去诠释丰富的信息, 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语言不是蜜, 但能粘住一切。有了感染力, 就有了影响力, 就有了成功。

此外, 对深度报道而言, 要善于亮出自己有见地的观点。如今受众不再满足于了解事件本身的情况, 还想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反应和思考。媒体不能停留在新闻报道的表层, 还要帮助人们梳理观点, 引导舆论。其实, 深入报道就是在新闻中挖掘“独创性”。所谓独创性就是对报道对象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地。正如歌德所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 能充分发挥, 从而使得大家承认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东西。”

总的来说, 新闻活动是一个实践过程, 只有不断地实践、创新, 才能掌握它的规律, 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使新闻报道达到求新、求实、求深的高度, 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篇3

关键词:深度 职业素养 策划 真实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栏目《冰点》横空出世,《冰点》栏目在诸多“焦点”“热点”中诞生,打破常规新闻报道观念、撇开传统新闻的重负,因其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深刻挖掘社会深层底层的问题而一炮打响。从此,中国传媒界就清晰的认定了这种深度报道方式。至今《冰点》栏目依然是《中国青年报》的著名新闻品牌栏目,备受读者推崇。而深度报道方式也逐渐成为各种媒体争夺受众的利器之一。但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各大媒体的职业水准却是良莠不齐。其实,深度报道想要引起轰动效果,追求有深度的价值,实现传播的最大化,笔者认为重在四点。

一、放弃難以做到的抢发新闻,专注于开掘沉在热点底层的“问题”,做到更冷静更细致更全面的采访,深度报道的大忌就是人云亦云

几年前,江苏省南通市发生过一起福利院把智障女孩子宫切除的恶性事件,当时的情况是新闻报道出来以后,全国媒体都拍案而起,对事发的福利院群起而攻之,《南方周末》也不例外的派出记者赶赴南通做专题采访。但《南方周末》并没有和其他媒体一样发难福利院,报道的主题居然是福利院这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南方周末》指出,把智障女孩子宫切除的程序在国际上其实早就是一种惯例,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这些女孩子在每个月的生理周期自己并不会处理;二是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很容易受到性侵犯而导致怀孕。很多激动的读者在看过《南方周末》的分析报道后,都冷静下来,表示了对福利院做法的理解。当然,报道的结尾,《南方周末》也提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福利院的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我们国家还没有相关的立法,怎么规范这样的事情还是个问题。由此可见,深度报道深在挖掘出有说服力的新闻第二落点,深在不断质疑的探索精神,深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

二、提高职业素养,学会从熟视无睹的现象中挖掘好题材

众所周知,没有“问题”,就没有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好的成功的深度报道都是在揭露黑暗,暴露问题。2008年《南方周末》的年度最佳策划是一期名为《我和我的祖国》的深度报道。国庆之际,传统的国庆报道重点不外乎两大块,一个是各地如何欢度国庆,一个是国庆黄金周的消费分析等。《南方周末》不把目光集中在国庆黄金周上,试图将国庆节的报道还原到国庆的本质,推出深度报道《我和我的祖国》,报道集中分析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报道设置了四个问题,一是我为国家做了什么?二是国家为我做了什么?三是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四是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四个简单的问题抛出去以后,读者深受触动,很多人说,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我和我的祖国》这期深度报道,见报以后,很多网站主动转发并在网上就着四个问题继续做网民调查,有些人甚至在自己的博客或者微博中主动回答这四个问题,这样的深度报道实现了最好的公民教育,深意不言而喻。所以说,有时候,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文体,其实质是一种职业态度。

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胸有大局,紧扣关键问题做策划

两会期间,面对越来越强的时效性报道,深度报道的空间被挤压得分外狭窄,在这么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能够突破日播新闻的包围,创作出有分量有价值有新意的深度报道,是很多媒体在两会期间思考的难题。2012年央视《新闻周刊》推出两会特刊——《改革,为了改变》就是这个时期深度报道的一个经典范例。栏目组在短期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新闻信息,对很多观点集中梳理,最后判断出“新一轮改革”将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45分钟的《新闻周刊》打破以往节目形态,自始至终以“改革”为主题,分三个层次梳理“改革”。节目播出后,由于选题角度、分析层次、论述逻辑等都直接指向中国下一步改革的重心,也就是中国将如何在公众利益与政府利益的权衡博弈中前进的问题。不仅仅在老百姓心中引起强烈反响,更是在国家顶层中,包括知名社会学家和中央部委领导们的重视。

四、有的时候,深度的质量确实取决于暴露问题的真实程度

抵达真实的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危险的。央视记者柴静在刚刚抵达《新闻调查》工作岗位时,正是非典肆虐的关键时刻,为了能看到的真相,了解疫情的控制情况,感受到患者的病痛,采访到医务工作者的大无畏精神,柴静连续三天呆在非典隔离区,死亡就在一步之遥。柴静说,只有在这个时候,让自己处在风暴的中心,处在新闻事件的最前沿,才能深刻体会风暴的力度,才能真切的感受人在新闻事件中的力量。而只有这个时候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才是最真实最感人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争中,记者柴静冷静克制,表现出了自己高度的职业品质和专业的职业素养,漂亮的完成了新闻调查《北京:“非典”阻击战》的深度采访报道。这篇深度报道第一时间让全国人民立体的了解北京的非典疫情,为当时举国上下人心惶惶的谈非色变注入了强有力的镇定剂。所以说,深在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深在不畏艰难的采访。

如何写好新闻报道体会交流 篇4

如何写好新闻报道体会交流**从2000年开始,就涉足新闻报道工作,结合这10年来的心得体会,与首长和同志们一起交流如何写好新闻稿件。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人物专访等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新闻形式。目前,不管是政工网还是各种报刊大多数都是以消息为主的,所以写好消息是每个报道员必备的素质。如果是刚刚接触新闻报道,就要先从写消息入手。首先,谈一谈如何写好消息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前三项“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和结尾可视具体情况决定取舍。也就是说,有的消息没有背景和结尾。

(一)标题。大家都知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整篇新闻稿件的中心思想,反映整个报道的主题,让人听了题目就能明白整个报道的大概内容。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像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有的可以用平铺直叙法,比如**前段时间写的“在除冰清雪中见证血浓于水的深情”、“65119部队防震抗灾训练忙”等,有的可以用新颖别致的艺术化写法,比如**去年写的“山沟沟盛开教育花”、“六十封决心书的背后”,以及前两天刚写的“公示板前静悄悄党员微博真热闹”等。

(二)导语。导语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消息的主题思想。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篇5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3.深度报道策划书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选题背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

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

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

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

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

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

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

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

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

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

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

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

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

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

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

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

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一、媒介定位:

媒介属性:平面

媒介规格:地方(宁波市主流报纸媒介,如《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媒介传播覆盖

地域构成:宁波市市区以及周边县

受众构成:宁波市广大市民

媒介报道需求:报纸、数字报纸

一、选题:

明确报道性质:调查性报道

评价选题的三个指标:

1.独特性:从本次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挖掘出隐藏在这事件后让人们反思的内容,权力与权力的利益化结盟,不仅屏蔽了个体学生的权利,也呈现出一种权力通吃、有恃无恐的现实格局。

2.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假罗彩霞冒名顶替上大学,从根本上侵害了真罗彩霞的受教育权,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从这起假罗彩霞事件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病。

3.对未来有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以本次事件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惩戒体制存在漏洞。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二、报道范围:

1、主要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原因:采访王峥嵘,获得它如何操作冒名顶替,揭露此次事件的暗箱操作。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政策。

辅助报道对象:罗彩霞、王佳俊

原因:采访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人,明白这些事件给受害人带来的危害,并看受害人对此事解决是否有什么意见。

2、所需数据资料:历年来暴露出相似的案例的具体数据资料

搜集领域:网络、杂志

三、报道班子:

班子成员构成:记者、拍照、策划、编辑

班子成员角色:

策划:负责整个采访、编辑、报道的流程

记者:负责文案、采访工作

拍照:负责抓拍重要镜头

编辑:负责出版、版面协调的问题

四、报道角度:

1.倾向角度:反面

因为本次事件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通过负面的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及反思。

2.思辨角度:批判的这说明很多权力者作假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

3.情绪角度:冷静的

五、报道计划

(一)确定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报道范围:以“假罗彩霞”事件为事件的报道重点。其中包括事发起因,过程,主要在于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及应对措施为后续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反应,当地政府的实施措施以及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

报道面: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二)确定报道重点

报道的核心事件: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核心人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核心问题:

现有的高招制度上是否可以考虑建一个全国联网的招生核查系统?

高校是否也应进行必要的入校比对核查工作,共同提高冒名顶替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所有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制约,彻底消解“权力通吃”现象?

(三)确定报道周期

持续报道四天,分时间的起因、事件发展过程、相关人物人物专访、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四)制定发稿计划

题目:“冒名罗彩霞读书案”

内容:本次事件的介绍

体裁:叙述文体

篇幅:一篇

题目: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内容:20XX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情况

体裁:解释性报道

篇幅:一篇

题目:

1.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会给社会一个交代

2.教育部从“罗彩霞案”得到什么教训?

内容:

1.在满世界都在议论用权力为女谋学的王峥嵘,但谁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2.教育部从这起冒名上学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体裁:

1.叙述

2.叙述

篇幅:各自一篇

题目: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内容:招生体制上存在着漏洞

体裁:叙述

篇幅:一篇

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

按事件的发生先后进行

报道时间:5月2日至5月30日

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六、可能意外及应急对策

如果事件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资料可以进行跟进报道。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最后是新闻评论。评论员根据此次踩踏事件进行评论。

七、报道评价

评价指标与评价形式:以消息和评论为主,以集中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八、其他

分别成立前线报道和后续报道小组。分别负责事发现场取证报道和时候各界的反应及措施的报道。同时另设一组,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论发表。

3、深度报道策划书

节目目的:向广大在校应届学生提供最新就业动态,指导就业问题。

受众群:在校应届学生

【开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就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提问】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

【被采访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教师及学校领导

【材料】一些数据分析,凋查资料

【问题分析】

1、企业用人制度将学生们拒之门外。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启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2、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对薪水期望过高,或对工作环境等期望过高,不合理。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的专业没考上、考上的专业不喜欢的情况在国内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在毕业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因此,很多学生放弃四年大学的专业,从而转向陌生的领域。

4、近8成大学生入职前无规划。近日,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京、沪两地20XX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你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吗”的职前调查。在参加调查的176位大学生中,高达7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没想过”,有16%的大学生表示“有一些想法,但不清晰”,仅有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

【提问】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

1.机不可失,早作决断。

2.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高也成,低也就。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结尾】综合采访结果,全面总结毕业生就业问题。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浅谈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篇6

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

一、导语要引人入胜。现在有的深度报道,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新闻事件本身,忽略了对文章导语的提炼。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导语做到引人入胜也不难,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冲突,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道理。写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导语必须认真提炼。

二、中心思想要聚焦。不聚焦是现在的深度报道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要有多个“中心”。选材必须要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不要分散为多个观点,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把问题谈透。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三、形式要为主体服务。深度报道篇幅较长,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但是有的作者钟情于自我欣赏的文学化描写,忘记了讲故事不是深度报道的目的,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往往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本身所淹没,这也是现在深度报道的一个通病。因此,要强化形式为主体服务的意识,围绕主题组织素材,不要喧宾夺主,弱化文章阐述的主题思想。

四、深化主题。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不深的主要表现,在于主题的阐发过于肤浅:罗列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第一步的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素材没有了,话也似乎说尽了。因此,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然后精选素材,将材料排队,按递进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这是设计文章的写作框架时必须要考虑的事项。

如何做好都市报深度报道 篇7

都市报深度报道的主要操作模式, 通常是发现热点和追踪热点。而在发现热点方面, 除了与记者勤懒有别外,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还与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有关, 因此记者要想“富”起来, 就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新闻线索的来源, 通常有:热线电话、来信;线人、知情人、当事人;新闻界同行;媒体短讯, 或媒体正在关注的热点;网络 (公布电子信箱、BBS论坛、论坛上正在争论的热点问题) ;与专家、学者交流, 或从专家学者的论著中获取信息;政府文件、内部资料、司法记录等;记者直觉、新闻敏感;问卷调查、随机调研;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一、突发新闻的深度报道

就突发新闻的深度报道来说, 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渐进式的报道, 一种是集合式的报道。渐进式的报道就是报纸追踪事态的发展不断地及时报道, 每次报道逐步深入, 直至最终完整地呈现事件。但随着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目前报纸更倾向于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进行集合式的深度报道。

集合式深度报道, 是指一名或多名记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化的报道。集合式的深度报道都围绕突发事件展开, 但不拘泥于事件本身, 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自己对突发新闻的理性判断。集合式报道风格多样化, 是现场特写、消息、记者手记、权威人士分析评论、目击者或当事人自述等多种报道形态的结合。集合式报道更像一场战役, 要求参战者在规定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取突发事件的各种信息, 发现和挖掘深层次问题。理想的状态就是要对突发新闻一次吃干喝净, 成就报道的深度与气势。当然, 渐进式报道与集合式报道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两者可以交叉使用, 互为借用。

新晚报曾有一篇报道《冰城出租车争圈地》, 就是笔者根据一起出租车司机为了争抢客源而发生矛盾的突发事件, 深入挖掘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 揭露了在宾馆、小区门前, 出租车司机采取向场站管理者“进贡”的方式来获取“等客权”, 从事不公平竞争的黑幕。记者兵分三路, 以事件本身为由头, 分别采访了多名出租车司机、小区和宾馆门前的管理者、社会学者、律师、爱心车队负责人及出租车行业主管部门, 最终以整版专题的形式将新闻事件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给受众, 成就了报道的深度与气势。

二、报道题材重视民生

民生新闻是都市报报道的核心内容, 离开民生内容, 也就离开了都市报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深度报道所探讨的问题也并非就是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大问题, 民生新闻也可以做深度, 凡是影响百姓生活的问题, 都可以深入地做下去, 主要看其建设性和指导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 老百姓关心的题材也应该是政府关注的焦点, 把老百姓想知道的事情、想表达的意向展示出来, 就是对政府的一种善意。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和民意。社会大众对于官方有关国计民生的各项方针政策是非常关心的, 但他们更喜欢通过媒体的解读, 来了解与自身相关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 达到传播方针政策的目的, 这样能把生硬的政治问题转换为民生问题。

对都市报来说, 找准深度报道的市场定位非常关键。作为地方媒体, 面对一个城市的读者, 发行范围决定了你没必要挤进某一流派, 或者争做杂牌军的老大。也就是说, 都市报深度报道的选题, 最好以服务的地域为限, 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全面开花, 这也是都市报的本质要求。正确的做法是, 跟谁都合作, 不争名, 只争利, 尽量同所有流派的代表媒体都搞上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 力争把全方位的信息提供给本报的特定读者。因为受众是不问新闻来源的, 只要你的版面吸引眼球, 传达的信息准确全面, 读者就会以高阅读率来支持你。本地的读者满意了, 对都市报来说就是胜利。

三、借助网络平台做好深度报道

网络时代, 新闻价值的侧重点由关注信息本身转向了关注信息与人的关系。网络新闻专题只是给受众提供了来自各个媒体、网友的信息, 不是关于“信息与人的关系”的信息, 受众只有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多元阅读才能获悉关于“信息与人的关系”的信息。都市报深度报道可以利用网络新闻专题提供的数据库功能, 以简洁、凝练、全面、条理清晰的文本满足读者这方面的信息需求, 为读者节省更多的时间。

如何做好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 篇8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新闻专业主义;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52-01

前言

灾难新闻报道是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时效性比较强,具有持续联动性,而深度报道就是来关注并传递大众关于新闻报道“看不见”背后的信息,如深度调查灾难发生的原因、背景等,因而灾难新闻具备深度报道选题的所有条件,本身就是深度报道。目前,我国政府和媒体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也逐步放开,人们对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的持续关注度日益上升,但是由于我国灾难报道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报道中的问题也日益显露。此时,媒体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等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笔者将以“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为例,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做灾难新闻深度报道。

一、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中的问题

(一)过于追求事实,忽略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讲究客观、准确、事实,向观众呈现事态发展全貌,接受观众的广泛关注固然没错,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也不例外。但在反映灾难客观事实的采访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实,不管有没有用,甚至只是一味满足受众的好奇心、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而不断揭开的所谓事实,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未免在打着新闻工作者“专业主义精神”的幌子缺乏了人文情怀,少了一份对受难者和受难家属的一份尊重与理解。

“8.12”事件发生后第三下午天,某媒体北京记者站的一名女记者赶往天津事故现场,在找不到线索的时候,为了给后方团队提供可以突破的官方资源,就去泰达医院采访进行采访,遇到了几位寻找失联消防员的家属,认为这是一批值得关注的群体,当晚来到他们入住的鑫盛兰花酒店了解情况。而这批人员当时并没有媒体关注过,这位女记者在遇难家属还未平复情绪的情况下为了获取线索,一次次去追问,给失去亲人的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

(二)主流媒體失语,公信力受损

中国是调查报道的天堂,却不是调查记者的天堂。意思是中国的值得深度调查和报道的消息源极度丰富,但是很多事件和真相由于各种控制而无法被传播。很多主流媒体在高层管理部门的压力下,表现滞缓,报道不及时,报道不客观,不及新媒体传播及时客观。这无形中影响了灾难新闻深度报道的力度,不利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据了解,8月12日夜,天津滨海新区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现场情况惨烈。娱乐圈中的不少明星纷纷发表微博,为天津祈福。而天津主流媒体的天津卫视事故发生后一直在播韩剧,却不进行现场报道;第二天凌晨,各大媒体相继在微博上发布天津开发区发生爆炸的新闻;其次,对于此次爆炸的伤亡事故人数,同以往对重大灾难新闻深度报道一样,主流媒体默契集体失语,不予报道最新真实准确的数据,如果说,这是为了安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是不是在另一方面亵渎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二、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策略

近几年,中国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深度报道上有了很大进步,其中,媒体和记者都体现了较强的新闻专业主义素质,在抵制谣言、灾后追责、挖掘黑幕背景、人文关怀等方面,都有了成长。除了上述问题外,本次灾难新闻的深度报道还有可圈可点之处。做好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需要媒体记者、国家政府和受众的共同配合。

(一)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不失人文关怀

深度报道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不仅仅体现在最基本的要素:真实、准确、客观、及时外,自律、公共责任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在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媒体和记者需具备高度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用不煽情、逻辑结构紧密、严谨的文字记录事实、挖掘真相的同时,还需关注人道主义、媒介伦理,尤其在灾难性事件中,这也是做好灾难新闻深度报道的必备素质之一。在“8.12”天津爆炸的报道以及深度报道中,各大官方和主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以及商业媒体和地方门户网站包括澎湃网、新京报、腾讯网以及官方微博等都进行了权威、真实的记录和报道。

(二)加强内外监督,提高公信力

我国的媒体规则是:现行体制下行政权力对话语权的控制。媒体被各级党政机构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领导,行政意志可以对舆论监督报道进行施压,媒体自主批评的范围非常有限。这就可能会导致一旦出现地方领导滥用权力或新闻报道初级本地权力机构的利益时一些地方权力机构会出台相关的地方保护论调对正当的批评舆论进行打压,使得媒体处在失语状态。深度报道中异地舆论监督不进能起到“警示灯”与“瞭望塔”的作用,为媒体在广度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

默多克曾说:“在21世纪,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取信息,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一直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这里的权威性指的就是具有价值的新闻深度报道。目前,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有进步,但也有很多问题,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摒弃缺点。在体现高度新闻专业主义,彰显媒体公信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全媒体渠道和互联网思维,及时报道,及时辟谣,在努力揭示真相的同时也提升受众获取正确信息和做好抗灾防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南方周末》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研究——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渤海大学学报[J],2012::23-26.

[2]赵萍萍.灾难报道与媒体公信力构建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报[J],2010:5-7.

[3]白宙伟.灾难性事件中,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新闻战线[J],2015(03):71-72.

上一篇:高二理科学生评语下一篇:游清华大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