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关于文化强国、强区战略的认识毛泽东早在中国革命与战争年代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同时,强调了“笔杆子”的同等重要性。他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毛泽东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民文化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民文化发展论文 篇1:

公民精神的培育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析

【摘要】公民精神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民精神的培育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状况。因此,从培育公民精神的现实路径着手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互动关系,对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民精神;文化发展;关系

一座城市若想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文化发展必然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发展城市文化就必须培育一种“高端引导低端”的精神气质。就眼下中国的具体情形而言,这种精神气质既有别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公民精神,也不同于那种固守住自己传统的所谓国民精神,而是在中国现代经验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关于社会、生活和心灵的精神,体现出对自主、公正、规则、宽容、责任、参与和奉献等美好风尚的坚守,其本质是一种带有“中国特点”的公民精神。培育这一公民精神,对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城市文化发展关乎城市品质

任何一座城市的文明无非是从三个维度来体现,即经济维度、政治维度和文化维度。经济维度强调发展成果共享,政治维度体现在制度安排公正合理,文化维度重点在于文化自觉,即精神气质的提升,城市精神品质决定着城市生活品质,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秦皇岛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公民精神作为影响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因素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因为港城全面建小康,文明是首要问题,而健康的文明不仅必须具有一个健康的社会而且还必须拥有健康的文化,归根结底社会发展问题的底牌是个文化问题,因此,重视文化(培育公民精神)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打造美丽港城的重要支撑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而文化发展的根重在精神品质的培育。

二、公民精神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公民精神和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梳理。首先从理论层面来说,以市场经济、契约文化、法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要求生活在其中的人必须是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主体性公民,应当具备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品格和人格素质,真正把自己当作一个公民,自觉地意识到对国家、社会所负有的责任并具有勇于承担这一责任的主体性精神,这就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也是一种现代公民精神。一直以来,人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资源和资本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各种利益都能够通过经济利益而获得,而对于文化、人的精神方面显然重视不够。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就像金钱不能购买幸福,经济也不能保证好生活和好社会,更不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的文化。虽然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问题是我们需要比经济利益复杂得多的总体利益,我们最终需要的是一个好社会和有质量的城市生活”,只有培育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敢于担当和尚美崇德的公民精神才能让发展成果真正造富于民,让城市文化发展更彰显现代文明的力量。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实践层面上来讲,今天的人们不再是缺衣少食、饥肠辘辘,人们主要的困惑是关于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问题。空虚引发的各种问题虽然不是实践中直接威胁着人们生活的各种现实危险,但却是生活所“不能承受之轻”,所以我们不能把回避问题变成一种心安理得的解决。社会性的深层问题和矛盾,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和经济增长的助力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也不能替代社会文化的作用,于是抓好文化精神向度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解决过度泛滥的个人自由权利与集体观念弱化的情感危机,培育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这是现实生活中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培育现代公民精神的现实路径

前文谈到,城市发展的文化维度重在公民精神的培育。文化不仅是决定“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制度的基础,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文化作为根据,而好的文化必须具有多品级的结构,并且有着以高贵德性、深刻思想和卓越品质所导向的整体精神境界。那么,如何培育有利于城市文化发展的现代优秀公民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笔者认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双管齐下,构筑一种新的公民精神,从而为城市文化发展聚集内生动力。

首先,微观层面上,一方面从个体的精神需求出发,培养体现生命真正价值的精神信仰。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而且是个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存在,因为一个人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而且还生活在精神世界中,就像“没有什么精神能够拯救饥饿的肉体一样,也没有什么物质能够平息精神的痛苦”。一个人活得有没有价值,生活是否有意义,这大概取决于他所追求的精神高度。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有“诚义燕赵、慷慨悲歌”的文化渊源,这一形成于战国初期的文化特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悠久传统,所谓“慷慨悲歌”精神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可见我们的古人对做人的精神价值追求已经有了很深刻的阐释,把精神信仰看得比血肉之躯重很多,人可以卑微如驱虫,但人的精神却坚如磐石,烙印在人们心中的文化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基因。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社会中人,无论获取利益还是获得幸福都要涉及到和他人相处,如何处理人我关系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拓展。人我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心际关系,而这种心际关系只能是在作为制度、文化和精神而存在的生活空间里形成,对这种生活空间的开拓延展并不必然引发冲突,而是互惠互利的,是真正有益于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由的帕雷托改进”,即某人通过开拓生活而增加了他的自由,同时并不因此减少或损害了他人的自由,这种自由的帕雷托改进与人类各种价值比如公正、平等和幸福互相协调一致,且能够表达社会的进步与改善。

其次,从宏观层面上,媒体的舆论宣传对人们行为选择、激励人性中的卓越品性方面的作用。一般来说,媒体通过分析某种现象或陈述某一事件,其作用是要表达某种观点,宣扬某种价值。在商业化的炒作模式下,林林总总的轶闻秘事、广告八卦等铺天盖地推向受众,生活中原本真正美好值得思考的东西反而被遗忘了。然而,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生活需要激动人心的场面和乐此不彼的事业,这类精神需求是任何物质诱惑所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就是生活的航标,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团死水,了无生趣;没有理想的群体如同一盘散沙,乱而无章。因此,树立共同理想关乎一座城市的发展,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有利于培育新的公民精神。

翻开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文明传承无不体现着“众人划桨,力使一处”的精神气质,秦孝公为重振国威,变法图强,从此“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带给我们一个血脉喷张华夏文明的青春期。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人之国风理应光大,走在筑梦的今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人应有一种共铸我华夏精神的执着追求。在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媒体的舆论宣传就是很好的路径,各类媒体通过宣传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把当下流行的利益至上的即时性思维模式转变到提升自我、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模式中来,从追求低向度的物质利益泥沼中转向高品级的精神境界中来。有行为理论研究表明,人的行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约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影响,是社会的形势教育人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学雷锋”时代,人人争做好事的社会风气比现在“做好事反被讹诈”的时代好很多,而且当时许多人很愿意做好事,不留名不图利,人们对伟大精神幸福的追求远远超过对庸俗物质利益的关心。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蒂还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精神层面所追求的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可以理解为“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要想实现精神层面的卓越性,媒体的舆论导向必不可少,好的宣传导向有助于激励人性中卓越的品性。我们可以把城市文化中那些体现生命价值观的精神,经过媒体的宣传和倡导,可以铸造出具有积极和正面意义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使之成为为燕赵区域所独有的文化软实力,为城市文化发展添光增彩。

参考文献:

[1]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3]许文贤.背离的人——当代社会人的发展误区剖视[J].求实,2010(10).

作者简介:张汉生(1970-),男,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哲学研究;向开红(1 969-),女,湖南常德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作者:张汉生 向开红

公民文化发展论文 篇2:

对促进内蒙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一、关于文化强国、强区战略的认识

毛泽东早在中国革命与战争年代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同时,强调了“笔杆子”的同等重要性。他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毛泽东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王震将军当年在带领大军去解放、开发新疆的路上,讲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子弹与炮弹打不到的地方,要靠文化,文化比子弹和炮弹更厉害。

文化强国、强区战略,是根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的实际提出的。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文化素质的竞争。如果说今天的“枪杆子”强调的是国家的国防安全,而“笔杆子”强调的则是国家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西方反华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不断推行“文化殖民”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植入”,我国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同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崛起的经济奇迹。国家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公民文化发展的高素质,应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我们内蒙古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草原文化的源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与能源的支撑,走上了快车道。依托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上坚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一定会有大的作为。

自觉地把文化发展繁荣,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只有准确把握我国、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关于文化定位与定格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文化”一词源自中国古汉语。“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所谓“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早在《易经》里,我们的先民就知道这个道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达到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理念。就是大道、大智、大德、大美。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灵与肉”生化的完美统一体。“以人为本”,体现的是精神人、社会人、物质人有机结合。所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大定律”。

中国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指的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理。而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也必须有自知之明。中国人不仅要了解世界,还要了解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现在和过去,以提高文化自主能力,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文化具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大文化与小文化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行为、精神实践一切信息积淀、遗留下来的文物结晶和现代人物质、行为、精神实践一切财富的总和。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社会行为、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和艺术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其涵盖面非常广泛,也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社会行为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也被称为“小文化”。

对现代“文化”的本义,是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于精神领域之范畴的“小文化”;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自觉地从文化多义性的角度,来思考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我认为,文化缘自于“文责教化”、“ 大文化”更好。因为,中国人是一个责感的民族,体现的是责任文化。“文责教化”就是“以文教化”、“人文教化”、“以文化人”的深化与具体化。有“人”才有文,文是基础和工具。“文”是要讲责,“化”是要讲教。“化”是从里到外,潜移默化,彻头彻尾,无孔不入。其实,文化就是人化,人化就是化人。文化建设就是化人的建设,就是“以责化人”的建设。在中华文明中“教化”两个字最厉害,是以化成天下的。就是说,结合人们的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教化是人们精神活动、社会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的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通过教化,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把握“想好了”的科学,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这种正确决策的指导下自觉、自动地创造一番伟业,从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不管之管,无为而治”自导式的管理。因为,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来自于教化的力量。文化记忆是骨子里的东西。

中华文明发展史,已经给出了我们这样一个证明,虽说文化是软实力,但在中国文化记忆中,软的东西是最硬的。所以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个硬道理。文化的软实力,表现在文化跟进,文化元素,文化的支撑,提高公民的自我承载力。文化的血脉,决定一个伟大民族的历程的高度。只有文化软实力与硬件工程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服务百姓更直接,发展经济更彻底。

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际舆论环境,积极展示国家形象。伴随着我国、我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国与我区的形象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直接。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在走向经济强国过程中,也必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之本是智慧。中国的潜力,来自中国高素质的人民。探寻“智慧人本”的突破之路,就在于文化自觉的今天,实现智慧人本、智慧中国、智慧内蒙古,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为了推进内蒙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资本、资财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切实做到在大力发展物质硬实力的同时,高举“文化强国”、“文化强区”的旗帜,大力发展教育,做到有智业,靠智动,要智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法国文豪雨果说的一句名言:“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在内蒙古打造具有本土化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公民素质的提升,是智业建设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建设好专职、兼职、业余联合职业的文化人才三支队伍,这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建设。要制定与实施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设置,通过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地造就和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我区文化发展繁荣的新趋势。

三、关于文化建设层次性的认识

通过文化的定位可以看出,文化有三管:管心、管行、管身,即开启民智。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应是:精神文化(心化:思想、理念),入脑入心,内化于心;行为文化(行化:组织、管理),入行入形,外化于行;物质文化(物化:科技、投入),入身入体,固化于物。

今天,我们再讲有没有文化,要看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做到“读其书抽其智”;要看学习力如何,有没有把握好的学习与研究方法,方法是“创新文化”的文化;要看是不是养成了一个好的“人生习惯”,习以为常,一以贯之。从小的概念上讲,“文化人”属于“精神劳动者”、“精神生产者”和“灵魂匠人”。从大的概念上讲,“文化人”体现的是文化记忆、文化积淀、文化信息、文化自觉,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项(元素、符号、细胞、密码、基因) “基因工程”,涉及到全体国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们把文明建设概括为三个文明,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属于物质文明中的一部分)。从广义文化(大文化)上概括,文化的建设构架应包含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层(物态文化),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行为文化层(行态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构成。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精神文化层(心态文化),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的。

(一)精神文化层

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是由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构筑的行为文化体系,并将其转换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的信息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同时,让全体公民共分享物质文化成果,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经济发展为了人民、经济发展依靠人民、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关于文化责任建设的认识

在一个充满有责感文化的国度,公民的素质体现在文化责任中。中国人都知道“责任重于泰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就说,中国承传的文化就是责任文化,体现的是天下责任,在责任面前,人人有份,谁也脱不了干系。中国人最提倡的责任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责任面前,每个公民只要变成了主人翁,都会大有作为。在当代文化责任建设中,就是要“先做人,后做事”。就是要以责任为准绳,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责任,责属于自然赋予、社会赋予、他人赋予(责无旁贷)。从大的概念上讲,是应承担的宇宙(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是大道分配给的最高价值观理念。任是承担,是自己担当份内的事(任劳任怨),所担当之务。因为,对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来说,就像背上了债务,只有靠绩效来偿还。所以,我们经常讲的责任,其实就是讲有责任的人(责任意识),以这是我的责任(主人翁地位),勇于担责(勇挑重担),负重前行(负债前行),追求工作绩效(创造佳绩),这样一个责任链。

“文化自觉”,从“无形之手”变为“有形之手”,从抽象到具体,由虚到实,必须上升为(过渡为)“责任自觉”。“责任自觉”是“文化自觉”中最具核心的价值理念。社会实践中的文化英雄,就是责任英雄。责任英雄在于他真正做到了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五、关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因为文化产品是文化的物质或精神载体,文化产品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所以,它的产品对于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也是或强或弱、无孔不入的。发展与繁荣文化,绝不能没有文化产业与商业的发展,但也绝不能全部商业化,文化不能被商业化掉。如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文化全部被商业化,对我们的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特别是对国家文化安全,就会构成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有不同的功能。对文化建设中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明确文化建设基本思路,对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文化是个极其灵活的东西,但也不能像一张万能牌,像一个大筐,乱打乱装。更不能急功近利,如有的地区,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方显灵。有的大搞什么“猪蹄文化节”、“鸡肉文化节”等。文化的全盘商业化就变成了买卖。万能的“文化”背后和不当的商业化、市场化炒作,文化就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与机器。过分强调文化的市场价值,就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价值。就会使我们的文化变味,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业,最终也就变成了没文化。

如何破解影响和制约我区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建设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是文化建设上的重要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六、关于文化自觉创新的认识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和敢于超越自我,谋求与时代相融共进,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只有不断地吸收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秀文化,“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固我之本,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形式来。所以,我们要通过真理力量、逻辑力量、事实力量与创化力量,使我们的文化更加生动鲜活,让民众在喜闻乐见中接受。

创意文化是经济大国、大区走向经济强国、强区的切入点;创新文化是从国情与区情实际出发,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源;创造文化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和提升的目标。充分发挥全体公民的文化创化性,深层次挖掘和整合我区的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我区公民的素质,是促进内蒙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党中央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和到2020年的具体的奋斗目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也已成为了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词。随着我区新城市文化建设的加快,我们更应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新牧区文化建设的力度。城乡社会多元化、文化发展一体化,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丰富。

(作者系农发行内蒙古分行资深专员)

作者:于宗宽

公民文化发展论文 篇3:

关于构建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要:研究国外文化产业大国的成功经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益做法,是构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我们进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宝贵财富。国内有关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系统性和精细化的工作远没有完成,新时期科学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尚未确立。要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研究和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科学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重要意义;国外经验;历史演变;战略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理念又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开辟了道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并首次提出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任务。

一、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意义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构建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在文化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必须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另一方面,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要求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规划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安全等重大问题,保证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需要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增强中国总体文化实力,就要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进行长远规划,统筹兼顾城市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工程,制定和实施分门别类又相互协调的具体战略,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

(三)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需要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对外文化交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趋重要的地位相比,与五千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相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要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和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对外文化战略的研究。同时,由于我国与国外文化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所占国际文化市场份额较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很大,面对西方的文化输出和价值观念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构建文化安全战略,已成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古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在战略机遇期,如何保持党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实力,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文化建设中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好地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制定有预见性的高瞻远瞩的文化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借鉴国外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

科学确立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要有时代坐标和世界眼光。研究国外文化产业大国的成功经验,吸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有益做法,是构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冷战结束后,西方理论家加强了对文化战略的研究,他们把这种研究和世界格局、国际形势结合起来,并力图为他们提出的各种文化战略提供理论基础。1993年,日裔美国学者弗郎西斯·福山出版了题为《历史终结和最后一人》的著作,宣称20世纪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取得了胜利,西方文化处于统治地位,表明以西方自由民主的普及而作为历史的终结。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了自己的软实力理论,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和同年发表在《外交政策》上的一篇题为《软实力》的文章中,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或译为软力量、软权力)这一思想,后来他不断发表文章和著作,逐步完善了软实力理论。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由文化、价值观、对外政策等组成的软实力和由军事、经济实力组成的硬实力两个部分。他宣称,文化的吸引力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在当今世界,软实力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一国的综合国力将依赖于有形的硬实力和无形软实力这两种力量的结合。在西方提出的种种文化战略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当推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他认为,文化将是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由于文化因素在全球秩序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整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文明冲突”的历史时期。不论是“历史终结论”、“软实力理论”抑或是“文明冲突论”,都为冷战后美国文化输出战略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注解。

美国拥有最发达的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没有文化部,从表面上看,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是自由市场原则,文化产业遵循一种“无为而治”的文化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政府完全放手听任文化产业自由发展,而是有一整套文化发展战略。美国的文化发展战略渗透于它的整个国家战略和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贸易政策之中。美国

对内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对外输出民主及其价值观和文化,在扩展本国文化利益的同时提升美国的文化软实力。美国的文化政策虽有不确定、不连贯的特点,但发展国内强大的文化产业,不断输出文化产品和价值理念的文化发展战略始终没有改变。

法国从1946年开始制定指导性的五年计划,从第四个五年计划(1962--1966)开始,把文化发展列入了五年计划之中。面对美国文化的涌入,法国政府采取保护政策.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1993年谈判中.坚决反对美国把文化列入一般服务贸易范畴,提出“文化不是一般商品”,“文化例外”的概念。目前,法国文化产业规模巨大,法国在文化发展方面不像美国太信赖市场的作用,而更倾向于国家的扶持。法国设有文化部,它一方面对自己的历史传统非常自豪,一方面自己在文化竞争中始终坚持反对文化入侵。法国的文化发展战略是对内扶持,赞助本国文化产业.对外积极推动文化交流,提升法语地位,加强法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日本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近20年来,历届日本政府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发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文化厅公布和实施《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目前,日本的文化产业体系已较为完整。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在韩国,文化产业被看做是21世纪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爆发金融危机的1997年,韩国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为新创办的文化企业提供贷款。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1999年,韩国发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l》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1年,韩国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大力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近年来亚洲许多国家风行文化“韩流”,韩国已成为公认的文化出口新兴国家。

从以上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看,他们不仅有较为成熟的文化发展战略,而且通过实施文化发展战略而获得很大的成就。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三、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这些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我们构建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起点。

(一)建国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初见端倪(1949—1978)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无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都非常重视对战略问题的研究。他的一些关于文化建设战略的思想,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宝贵财富。

1.战略地位: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三位一体

1940年1月,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正式形成。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分析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把文化建设视为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三大奋斗目标。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第一次把观念的文化与经济和政治并列,并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战略纲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纲领的同时,还创造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他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3.战略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毛泽东在1942年5月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回答了革命的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这些人服务的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的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斗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在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观点。

1951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发展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概括为整个文化领域的发展方针,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地位、文化建设的纲领、繁荣文化的方针等独创性的战略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为我们党认识与把握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发展(1978--199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了基本的战略框架。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新人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首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到“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战略高度,指出“没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精神文明与经济富强和政治民主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2.战略方向:“三个面向”的方针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邓小平对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提法,不仅为教育,也为整个新时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新内容(1992-2002)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着眼于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丰富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地位:文化是综合同力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江泽民关于文化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论断,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战略地位思想的发展,是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再认识。

2.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在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政治纲领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文化纲领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整合.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根本任务。

3.战略方向: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方向,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江泽民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江泽民认为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四)新的文化发展观为科学确立文化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2002- )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实践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加深了对文化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

1 战略指导思想:新的文化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发展大局,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最突出的贡献。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充分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方向的认识,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动力的认识.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建立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思路的认识,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格局的认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切实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目的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的文化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为科学构建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战略指导思想。

2 战略途径:实施文化创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包括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文化形式创新、文化观念创新等方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创新的体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㈣。

3 战略保障: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其中就有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推进理论创新,把握舆论方向,健全文化管理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周文化的总体实力,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国以来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为我们构建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保障、长远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四、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构建

(一)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进展

国内有关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3月,在理论界兴起的传统文化讨论热中,上海率先开展文化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以后逐渐波及北京、广州、武汉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研讨的发生,除了改革开放的总背景所引起的新旧观念冲突的原因外,也有现实的社会原因。如何确立文化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以及调整不适应的文化政策和措施成为当时文化发展战略研讨的重要内容。在

这次文化热中,最初的文化发展战略意识开始形成。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热的重要思想成果,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蓝图已在一些地区开始形成。例如,经过一年多的论证、调查和分析,1986年7月,上海制定了《关于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1986年9月,广州提出了《广州文化发展战略构想(1986-2000年)》。这是我国首次出现的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的成文文献。但此时还没有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研讨活动。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纷纷著文阐述研究和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康世昭《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1992);方延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与设计》(1996);施雪华等《“文化发展战略”笔谈》(1996);张仁寿等《经济学视野中的文化发展战略》(1996);胡惠林《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1998);吴庆俊《跨世纪的课题:当代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1998);刘小林《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1999);等等。这个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这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关注。但这时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仍不够系统,仍是就某一侧面或某一现象做出的思考,着重强调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0年,文化部出台了第一个关于文化发展规划的规范性文件:《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将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纲要》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之后.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2003年,《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阐述。这些文章站在战略机遇期中华文化崛起的高度,对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坐标、时代坐标、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的四大基础性战略。这期间一些地方如江苏、广东、浙江、湖南等省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相继出台一些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关于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著作也相继出版。例如,朱有志主编的《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2004);安宇、沈山主编的《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一江苏省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2005);周薇、田丰著的《广东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2006)等。在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所研究员齐勇峰主持的课题是《公共财政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央党校科社部李道中教授主持的课题是《新的文化发展观研究》,其中的一个子课题就是《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可见,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党中央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决定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此,我们党对文化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更进一步,学界也开始了系统研究文化发展战略的工作。2004年11月19日,中宣部、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深圳市联合举办了首次国家层面的专题探讨文化发展战略的论坛。论坛的主题是“文化发展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会后还出版了《文化发展战略论坛文集》。2006年5月19日,在深圳举行了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主题是“文化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会的同志一致认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二)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国内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情况。发现我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总的看,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还跟不上文化建设的实践。

第一,新时期科学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尚未确立。文化发展战略体系还不完备,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系统性和精细化的工作远没有完成,有些文化门类甚至还没有战略式的思路和措施;另外,目前已有的一些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点是明确了做什么,缺乏与一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相配套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第二,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究竟为制定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哪些理论成果,我们如何在鉴别、继承这些文化战略思想的同时,又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是一个需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建国后几代中央领导核心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成果,哪些是长远和战略层面上的,哪些是政策和措施层面上的,哪些本身就是文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哪些是新形势下需要加以认真分析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第三,国外资本主义大国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从战略上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实践给我们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哪些有益启示和经验教训,这方面的文章不多,研究也很薄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科学确定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既要继承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遗产,又要借鉴世界上一些重要文化大国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战略的经验,努力使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跟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还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工作要求、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许多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计划经济的痕迹。面对世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推动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方面与国外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有了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机遇,同时面临着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解决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探讨战略机遇期加快文化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科学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懿 勤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邓显超

上一篇:教师个人业务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前台实习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