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与国际贸易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对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适用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理教学与国际贸易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教学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 分析了当前国际贸易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阐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点,提出了开展国际贸易地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关 键 词] 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体系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按照通行的说法就是将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等融为一体,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教学环节集中由教师主讲,教学的地点主要安排在实训室或者仿真实验室,用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通过师生互动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目的是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抽离原来的单纯地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做法,使教师的实践教学跟工作场景能够无缝对接或者接近实景仿真,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操作水平。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实训环境业化、课程设置模块化、配套教学任务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质量评价社会化。

二、我校《国际贸易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思维能力较差

按照学校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一般生源的质量较差,80%左右的学生都属于基础较差,不能升高中而不得不选择中职学校就读,大部分学生贪玩厌学不喜欢被约束,学习的自主性弱而思维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地理》是国际商务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属于识记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不少,而作为中职学生,学习的基础较差,这个都是他们的弱项,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由于国际贸易地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国际贸易市场、世界主要区域经济组织、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分区国际贸易地理等,同时以大量的文字记载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作支撑,教材内容难度较大,作为授课教师难以做到全面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内容。

(二)专业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等严重不足

目前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的专业教师较少,专职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教师只有3位,而每学年在校班级3个,专职教师课时量每周都在18节以上,同时要兼顾2~3门课程的备课和班主任工作,而国际贸易地理的专职教师目前只有1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去年以来增加了外贸单证实训室和国际商务模拟实训室两间实训室,但是有关国际贸易地理的软件模拟实训模块几乎没有涉及,实训设备等同于零,地理课程主要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设计的实训项目几乎无法有效开展。如教师要展示世界海运航线图,国际主要大洋航线要一目了然,而教材内容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没有编写、没有配套相关图表,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教法单一,效果欠佳

在国际贸易地理的教学實践中,由于师资力量以及实训设备的不足,教师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师注重理论讲解,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学生以听为主,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学生缺乏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训模块,教师讲解就显得空洞,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四)考核评价方式僵化死板,缺乏客观、灵活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而旧有的考核评价方式僵化死板,在期末一次性考核决定成绩的做法,不能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较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能考核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由于考核方法单一,考核不出学生全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导致学生考试前突击学习,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国际贸易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技能课程。课程集国际贸易地理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市场等于一体,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国际贸易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外经贸行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相关能力。

(一)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中职学生培养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市场,熟悉各国或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经贸地理环境及贸易特色。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贸易市场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中职生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由现象引出理论,由面到点,由表及里,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国际贸易地理多为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体化。正是由于国际贸易地理的理论性强,因而学生注重的是丰富多彩的实训内容,比如异国的风光、习俗等,进而引申到该国的具体贸易实务,因此,该门课程更适合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案例教学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其次,体现在实训场地的一体化。由于地理课程有其特殊性,无法像烹饪课程那样实地操作,也不能实现出国实地考察,因此必须借助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大量的现实案例来给学生讲解和分析,充分利用国际商务模拟实训室下载谷歌地图等很容易实现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的一体化,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

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中职学生培养的特点,采用“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市场,熟悉各国或地区的自然、人文和经贸地理环境及贸易特色。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主要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考试和技能等级认定的需求,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外经贸行业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以工作内容为主线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在知识重点和应用上向就业倾斜。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贸易市场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的内容设计得再精彩,如果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做支撑,恐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只是空谈。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每一个项目中学习任务的实施必须考虑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弱。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项目教学、主题讨论法、头脑风暴、搭档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合理地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的重构,《国际贸易地理》这门课程分为5个教学模块、13个教学单元,具体安排如下表。

(四)考核体系的建立

根据以往考核评价体系的弊端,大胆实践,提出了“实践能力为导向”考核考评体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操行考评——思想品德、日常表现;

2.学业考评——综合成绩、实践考核;

3.社会活动考评——活动参与、获奖情况;

4.实习考评——实习效果、企业评价;

学生考评总分=操行等第考评×20%+学业考评得分×40%+社会活动考评得分×20%+企业实习考评得分×20%。

参考文献:

[1]苏广实.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韩兆燕.如何深化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改革[J].品牌,2014(11).

作者:潘志刚

地理教学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2:

“主体参与+隐性分层”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国际贸易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对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适用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 主体参与+隐性分层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60634);绍兴市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skg1607)。

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大班制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陷入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后劲不足”,后进生“消化不了”的尴尬境地。基于此,笔者在长期从事一线《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在班内实行“主体参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保护,个体差异得到充分尊重,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一、主体参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介绍

所谓“主体参与”指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通过各类积极的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来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隐性分层”指的是在保留班级教学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内在尺度的把握将学生在暗中分为好、中、弱三个层次,通过对学生一言一行的观察,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照顾每个同学的心理感受,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主体参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既关注学生的能动性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實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与“分层”

1.教学内容的“参与”与“分层”

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状况和心理特征等实施不同方式的教学。以《国际贸易中的交通运输》一章为例,可以将了解国际贸易中的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作为基础目标,属于三个层次学生都应掌握的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将掌握集装箱运输及主要港口的分布情况和海洋运输经过的海峡等具有挑战性的知识作为提升目标,适用于好、中两个层次的学生。同时,课堂问答时采用的问答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好层的学生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对于中层的学生要设置提升能力的问题,提升综合能力;对于弱层的学生要提其应知应会的基本问题,以鼓励自信心为主。

2.作业的“参与”与“分层”

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的课程作业。作业可以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做,提高性作业中等生选作,优等生都做。作业设置既要使学困生巩固好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国际贸易地理》学习的兴趣,也要让中等生扎实地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并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同时也要使优等生在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此外,要通过组建学生学习小组的方式,保证每位学生的作业参与率,每一个学习小组3-4个学生,好、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相互穿插,形成你追我赶,你帮我进的良好氛围。

3.评价的“参与”与“分层”

由于班级内好、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对《国际贸易地理》学科知识的储备和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异,要想使评价对每个学生都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就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要注意运用形成性评价,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定纲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上课出勤率、随堂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参加实践调研的次数、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结果都要纳入考核,通过考核激发学生的“评价”参与热情,实现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反思

“主体参与+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也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设置贴近实际的课程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维系学生的参与感情以及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参与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主、合作、参与、分层、互动、合作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赵青、叶涛;分层教学之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

[2]魏璐;隐性分层环境下的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艺术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05

[3]苏广实;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作者简介:

蒋江林(1982.9-),女,浙江省诸暨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

作者:蒋江林

地理教学与国际贸易论文 篇3:

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高师世界地理教学优化路径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对高等师范院校世界地理教学和新型教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在分析初中、高中和大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树立地理基本价值观念,培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高师世界地理教学的优化路径,包括注重全球意识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开放性,加强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学生教师素养养成等。

关键词:基础教育;世界地理;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优化

世界地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学习部门地理及相关概述性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1],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全球化为背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讲授以各大洲大洋为主的世界地理知识和阐述世界地理问题。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中自然与人文、部门与区域、理论与应用相互交叉的课程,是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最能集中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的课程之一,在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及进行区域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也是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体系,为公民素质教育提供必备知识的专业课程之一[2]。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和指导体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各级教育有效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向纵深发展,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现有中学教学和教学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是中学教师获取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技能的主要源地,高等师范院校能否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高师世界地理是与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能够直接进行内容对接的课程之一,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世界地理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未来基础教育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关乎基础教育初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阶段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梳理,比较不同阶段世界地理教学的不同,分析其相互联系,并基于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以及素质教育提升理念的要求,提出未来高校世界地理教学优化提升的路径。研究对于提高高校世界地理教学水平,提升未来基础教育教师综合素养,推动我国教学改革深化和素质教育全面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不同阶段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及目标

1.1 初中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及目标

自2001年本世纪第一次中学地理新课标改革以来,在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初中地理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目前,初中地理教材主要采用两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和中图版。两个版本教材虽内容上略有差异,但知识体系大致相同。以中图版为例,对初中世界地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3、4]。初中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部分。其中世界地理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世界的海洋和陆地,介绍全球海陆分布状况与海陆变迁。第二部分为世界气候,介绍全球气温与降水分布变化、主要气候类型等。第三部分为世界的居民,普及人口和人种、语言和宗教以及聚落等相关知识。第四部分为地域发展差异,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等。第五部分为认识大洲,主要为亚洲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地域差异。第六部分为认识地区,包括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等。第七章为认识国家,包括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总体来看,初中地理按照总论-分论的结构,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学习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第五章至第七章按照大洲、地区和国家,从不同空间尺度选择重点区域,学习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知识。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主要以区域地理为主,因此世界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紧紧围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来认识和感受世界,了解世界地理概貌、了解区域基本地理要素特征、了解世界地域差异、了解人类面临的重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掌握区域地理基本技能(图1)。

1.2 高中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及目标

高中地理教材通行的主要版本也为人教版和中图版。以中图版为例,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必修1、必修2和必修3。必修1为自然地理,必修2为人文地理,必修3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于高中文理分科的特殊性,高二分科之后,理科生只学习 “必修1”和“必修2”。文科生除学习全部必修3册之外,还要学习选修部分。在这些教材中,不论必修还是选修,都没有系统地对世界地理内容进行介绍,相关内容只体现在“必修3”中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以及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中[5](图2)。而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内容是文科生高考的重点内容,为了弥补教材内容不足,北京市一些学校又引入山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一书作为辅助教材。在这本教材中,对全球地理环境、大洋大洲、地理分区以及主要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梳理[6]。这样两套教材相结合,全球性和区域性知识相结合,通过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初中知识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世界地理知识体系,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全球范围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培养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以及进行地理调查的能力,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3 大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及目标

1998年根据国家教委合并精简的有关精神,原有的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合并为新的世界地理,进入地理系十大骨干课程序列[7]。之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课时逐渐压缩[8、9]。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世界地理教学课时已由最初的180 学时压缩至96学时。其他高师院校对世界地理课程压缩亦是屡见不鲜[9]。尽管课时一直在不断压缩,但为了保障教学质量,世界地理一直保持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目前大学世界地理通行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杨青山等主编的《世界地理》,教材按照“总论与分论相结合,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全球地理环境结构。系统论述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人类海洋活动。第二部分是全球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演化,包括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10]。第三部分为区域分论,分别阐述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六大洲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和人地关系相关问题。教学中另外一部分内容为结合教材的开放性探究式专题研究,主要对不同大洲、国家和城市的人口、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强化区域特点,并为我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掌握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了解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图3)。

2 不同阶段世界地理教学的相互关系

2.1 遵循“自然-人文”、“总论-分论”的知识构架

初中、高中和大学世界地理均沿袭前苏联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区域地理课程内容的设置。即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区域所赋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并且把这些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描述和分析区域的各种经济部门(从工业到农业),阐述诸种经济活动的发展现状与分布特点,进而分析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性[10]。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组织均是按照“总论-分论”的结构,按照“世界地理-大洲地理-国家地理”的学习顺序,分别介绍全球地理环境特征,大洋大洲自然和人文地理以及重点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这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均保持一个较为一致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自然地理从“位置-区位-地形-气候-降水-河流-矿产-土壤-植被”和人文地理“历史-人口-民族-文化-经济-产业-城市-社会-政治”要素剖析的思维方式以及“自然-人文要素相结合”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范式,另一方面,在“由大及小”、“由近及远”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地理学空间尺度的概念。

2.2 知识重点由陈述性向原理性过渡,难度由浅及深

基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差异,世界地理知识难度由浅及深,由局部到全面。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大,对复杂的图形认知易产生心理障碍,更宜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和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11]。因此,初中世界地理教学内容重点在于掌握最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识,通过图片、地图等感受、认识、了解全球及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生喜欢思辨性和理智性的地理内容,同时容易形成空间表象和空间概念,并善于进行空间思维与空间想象[11]。因此,高中世界地理要求学生在掌握陈述性世界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成因及规律等。大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开始发展和确立,因此大学阶段世界地理教学强调在系统构建世界地理综合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地理学思维模式,培养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来看,不同阶段世界地理知识是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3 知识呈由近及远,由局部到全面的螺旋扩展方式

与大多数国家类似,中国各阶段的地理课程在呈现知识内容时也采用了由近及远、从局部到全局的螺旋式扩展方式,从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讲起,逐渐扩展到城市、地区、国家、大洲乃至全球。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12]。初中世界地理并不是对全球地理现象和地理空间的全覆盖,而是基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着重由近及远介绍了亚洲、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埃及等重点区域和国家地理。高中世界地理知识则是在初中知识基础上的深入和向全球的扩展。大学则是覆盖全球的系统化世界地理知识。初中阶段以区域地理教学为主,世界地理占整个地理教学大致1/3的份额。高中阶段,虽然世界地理不在课标所列教学内容之列,但作为文科生必备的地理知识,高三阶段重点进行的主要就是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在内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学科整体的复习。大学阶段,世界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目前课时普遍保持在96~108课时之间。

2.4 学科技能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综合

初中教材附有大量世界自然景观照片、风土人情照片和认知性的地图,一方面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第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图、识图的能力。高中教材配置有大量的原理性地图,通过大量读图看图,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规律和机制的深入认识,锻炼学生地理图表读析填绘的基本技能。与初中和高中相比,大学世界地理教材中地图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且主要为理论解说图、世界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图、世界社会经济现象时空演化图、世界地理现象的机制分析图等,体现为对学生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初中通过世界地理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收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得出区域发展的简要地理特征。高中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获取地理信息,在提取、认定、加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地理事实,进而分析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该区域的综合特征。大学世界地理则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技术手段,有效获取、处理、分析信息,系统进行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

2.5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一致且不断深入

初中主要着重于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高中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认识地理学科的价值,激发探究世界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学则强调加强和深化对不同地域范围和空间尺度人地关系问题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意识,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表1)。

3 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对高师世界地理教学提出的挑战

党的十五大后,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13、14]。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五个统筹”,并着力推动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包括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高校世界地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3.1 注重学科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让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落实在世界地理教学当中,应当是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国家认同包括认识地理国情、热爱伟大祖国、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状况;国际理解包括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国际合作,关注世界大事;人地协调包括认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备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3.2 强调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要素的综合分析、时空综合分析、地方的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科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对区域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就能够从整体性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能够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全面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3.3 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突破口,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包括符合逻辑的推理和决策能力、反思性思维能力、好奇心与创造力以及处理复杂性与模糊性等[15]。

4 高师世界地理教学的优化路径

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世界地理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以优化(图4),具体路经包括:

4.1 利用课程优势,注重全球意识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世界地理具有培养学生地理学科价值观的天然优势。如在对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地域特征及形成机制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人类的发展必须遵循地球环境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在讲解全球人类活动进程时,向学生展现人地关系演进的历史进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历史过程、人地关系的演化进程,使学生认识到人地协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坚持的基本理念。另外,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有必要知己知彼,加深对世界各个国家的认识,通过世界地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对世界不同地域范围和空间尺度地理空间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认识,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区域认知,认识世界情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地关系热点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处理类似问题或避免重蹈覆辙提供有益借鉴,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4.2 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开放性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联系不断增强,全球化以其巨大的冲击力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将在这股历史大潮中接受挑战和检验[1]。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给世界地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挑战。如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世界城市、文化交融及创新、贫富差距、全球信息网络、跨国人口流动、跨国犯罪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地关系也随之演变,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印度经济增长和环境问题、南美洲国家贫富差距问题等。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表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和市场自由化、伊斯兰和全球石油经济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减少基础性知识的课堂讲解,增加对当前这些世界热点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掌握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强区域的现实认知。世界地理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穿插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加深对不同区域的认识。如在讲授美洲、大洋洲时,通过“新大陆”发现历史的讲解,加强对区域历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形成背景,以及与其他大洲之间的关系;在讲到芝加哥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历史,介绍芝加哥经济学派、建筑学派的主要特征;在讲到俄罗斯时,介绍经济“休克疗法”和“渐进式疗法”等。

4.3 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加强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学好地理学必须要具有综合思维。随着跨学科综合地理知识在高考中的出现,也预示着地理学科无论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还是创新能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地理作为集区域性、综合性和系统性为一身的学科,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加强落实对学生地理综合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探索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围绕不同大洲或者国家(区域)的人地关系热点问题,按照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制定工作计划,进行调查,提出地理问题:在哪里-有什么-特征是什么-如何变化-为什么-有什么影响-是否应该-怎样解决-对中国的借鉴,通过知识点的粗化和教学要求的细化,为学生综合系统思维的锻炼创造条件;组织开放式小组实践活动,提出区域问题和专题,培养学生从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课堂的辩论性讨论、问题性讨论、反思式讨论、个人论文、科研立项等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4.4 强化教学中的技术嵌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实践能力包括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测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中,是人们实践能力与品质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能较为熟练应用地理科学相关的技术手段,落实在世界地理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遥感图像,让学生进行区域或国家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环境污染、海洋污染、自然灾害发生过程的判断等,让学生通过GIS技术进行区域社会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等,通过这些应用让学生深化对技术的了解,初步在实践中应用3S等地理信息技术和手段。第二是地理学综合分析方法的掌握,包括在世界区域和国家人地关系问题研究中,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方法、计量模型方法的适当介绍应用等。第三是学生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虽然目前本科生拥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是普遍缺乏科学有效地获取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筛选信息、甄别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将信息变成知识。这里面涉及信息的获取途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分析方法等,包括世界统计数据的获取、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文献的获取等。

4.5 综合运用各类教学手段,加强学生教师素养养成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地理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的世界地理教学,不应局限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更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教学上的锻炼和培养方面。这就要求,首先教师必须“行为师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姿教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多维度教学手段的应用,达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优化组织,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更是教师对高效教学技能的言传身教和学生对高质量教学模式的现场体验。第二,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创造锻炼学生教学能力的机会。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环节,锻炼学生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个人作业,锻炼学生写作能力;通过小组作业,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技能、交流沟通技能、口头表达技能;通过绘制地图,锻炼学生的认图和制图的能力。第三是通过教学组织,加强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包括对Word、PowerPoint、Excel等Office常用教学软件的熟练使用,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熟悉和有效利用,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多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甚至包括一些能够提升教学效果的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制作动画、视频和声色结合的教学材料。通过这些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尽可能地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教师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史进,刘养洁.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3):171-176.

[2] 娄昭,李宪荣. 高校世界地理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探索[J]. 安顺学院学报,2008,10(2):93-96.

[3] 王民. 地理(八年级上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

[4] 王民. 地理(八年级下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

[5] 王民. 地理(必修第3册)[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

[6] 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 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M]. 山东地图出版社,2015.

[7] 吴传钧,等.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 胡刚.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世界地理教学改革[J]. 池州学院学报,2011,12,25(6):137-139.

[9] 申玉铭,周侃,蔺雪芹. 高师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索[J].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4):163-172.

[10] 杨青山,等. 世界地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陈澄,樊杰.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2] 毕超. 现代世界各国学校地理教育现状与特点[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14(1):45-48.

[13]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C].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4] 彭泽平,姚琳.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2):122-127.

[15] 褚宏启,张咏梅,田一. 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 中小学管理,2015,20(9):4-7.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regional geography; normal university; teaching optimization

作者:蔺雪芹 申玉铭 张笑语 王妤

上一篇:安全事迹材料(通用3篇)下一篇:组织人事工作要点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