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分析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高中语文教科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意识形态,及时性和可接受性的优点,并且在当时取得了不可否认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科书的客观存在,例如所选教科书的内容相对陈旧,布局更加严格,学生能力训练的疏忽以及作家与学习者之间在理解和美学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的是,我们不能再满足教学的需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教材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材分析论文 篇1: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观的建构与实践

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观更加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新建构。由于考试评价机制在当前教学环境中仍占很大比重,部编教材注重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仍需为之寻找平衡点。基于此,需在教材分析、教学方式、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才能推动部编版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进而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以下简称“《叶》文”)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观点。

一、核心素养下语文教材分析的价值观重构

所谓教材分析观,其实就是对教材分析的观点,本质上对应着教材分析价值观。在新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构语文教材分析观,需要引入新的元素,作出新的思考。

笔者以为,面对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观要确立如下两点认识。

一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教材。教材分析的对象自然是教材,但不能忽视的是,教材分析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实施教学,而教学的对象则是学生,如果忽视了学生因素而分析教材,那是对教学主体的忽视,显然是要不得的。而强调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教材,其实就是将教材与学生联系起来,然后思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加工教材。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就可以实现教材分析服务于高效教学的目标。

二是站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分析教材。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教材分析的时候要考虑怎样运用教材,才能保证核心素养的落地。《叶》文以朴素的语言介绍了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的几件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就要引导学生认识朴实语言的运用对清晰描述事情的作用,这是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引导学生从叶圣陶二三事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如果在教材分析中建立核心素养培育意识,那在课堂上教师就有更多的核心素养培育时机。

在此基础上概括适合核心素养培育的教材分析观,就可以表述为:初中语文教材分析,应当坚持学生立场,从学生有效学习、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等角度,对教材(课文)进行解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材分析(包括课文解析)一定要坚持理性思维。卢军良等人明确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在理性中培植理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观点,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观点,初中学生在课文解读中需要接受情感的熏陶,这个情感应当是真挚的而非空洞的。趋向理性的教材分析,更加容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二、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教材分析价值观

形成了上述教材分析观之后,就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落实教材分析的价值判断。这里仍以《叶》文为例来说明。

将上述教材分析观具体到《叶》文的解析中,笔者以为可以这样描述。

站在学生的角度解析本文,首先应当关注作者张中行是如何通过二三事的描述,来表现自己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之情的,而这就需要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解析来获得。其次应当关注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哪些想法。比如说经验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都有一种非常平淡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学生认为文章不够优美。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以发现平实语言的不平凡的一面。

站在核心素养培育角度解析本文,除了上面提到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简单描述之外,还需要认识到需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去发现朴实文字所描述出的深层追思,这恰恰反映的是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去发现作者在描述二三事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文学功底,以及描述历史的能力,这背后是思维要素的支撑,可以成为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空间。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则强调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去实现教材解析的目标。这里通过相关实例来说明。

其一,在描述二三事的时候,对于描述顺序,可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并生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很容易从写作顺序上总结出所写的二三事即为:吕叔湘先生说过的一件事——给文章描标点的事;作者本人跟叶圣陶先生一起修润课本的事;叶圣陶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如作者看望叶圣陶时,叶先生一送再送的事……

学生在思考描述顺序的时候发现,这些小事看起来没有联系,但实际上却可以看出其中一些细节。比如作者所写的第一件事就是初次遇到叶圣陶先生的事,这说明作者对与叶圣陶交往的事情记忆都很清楚,并且深深为叶圣陶的“品德”所折服;后又写叶圣陶的“待人厚”,不仅是文字之内,而且包括文字之外的日常交往;再然后写叶圣陶“为人宽”以及文风的“简洁”……于是学生一总结,就发现这篇课文看起来是写二三事,实际上是通过二三事来描述叶圣陶的为人与品行,而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就实现了对语言建构的理解,实现了对文化的理解。

其二,引导学生发掘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细节,并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兴趣。兴趣实际上是个引子,教师需要关注的是通过学生对为什么感兴趣的描述,去判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向与水准。比如说有学生认为文末的“深重的苦心”中,“深重”一词似乎不妥,因为这是形容苦难的,怎么可以形容苦心呢?这个时候,顺着学生的理解去拓展学生对“深重”一词的认识并适当迁移应用,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科学教材分析观引导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在上述教材分析观的基础之上教师形成教材教学认识,进而实施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生成屬于自己的观点,进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交流,可以实现师生关于同一个教材的观点的交换与碰撞。结合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教学思路,认识到教材分析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从中发现教材分析具有很强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初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当然,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还需要防止理论漂浮于实践之上,要防止重形式而轻实质。正如有人提醒的那样,如果从学科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学改革.似乎最热闹的莫过于语文界,问题最多的也是语文界。“热闹”说明了语文学科关注者多,改革者众;“问题多”说明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改革没有改到根本上去,改来改去变化不大。究竟改什么,如何改才能有效解决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呢?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材分析观建立同样具有警醒作用,要想真正通过教材分析来实现专业成长,还需要下扎扎实实的功夫。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作者:崔建红

语文教材分析论文 篇2: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高中语文教科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意识形态,及时性和可接受性的优点,并且在当时取得了不可否认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科书的客观存在,例如所选教科书的内容相对陈旧,布局更加严格,学生能力训练的疏忽以及作家与学习者之间在理解和美学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的是,我们不能再满足教学的需求。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在继承和交接的基础上对传统高中语文课本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思想,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新"字眼。在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新人才方面更具优势。新的课程标准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本分析;语文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对语文进行改革可以更好的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对新课标实行后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分析

(一)选择标准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语文的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引导学生思维方面,新课改要求新编写的教科书必须要基于科学理论为记住,要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技术长满足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思想。值得赞扬的是,新课程标准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要求编辑教材以适应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从语言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入手。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并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人格和个性。形成健全的个性。在内容选择上,新的课程标准是:论文选题应具有现代感和典范性,文化内涵丰富,文学素养美丽,丰富多样,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视野[1]。此外,内容决策应有利于学生的独立,协作和探索学习。教科书的编撰形式还强调要求“灵活多样的形式,避免建模,强调体验活动和研究课题的设计”的改革,为学生创造创造空间。在这方面,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辑有更具体,更全面的要求,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色鲜明。

(二)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高中语文课本的评价

1.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

为响应国家基础课程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编制了新的语言教科书。编辑以“人民教育”栏目出版的一本高中语言教科书为例,实现了教育目标和要求,“努力反映全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秉承汉语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哲学和指导思想,认真研究信息社会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渗透教材编写。

2.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语文课本的优势

(1)选择样本论文

整个强制性教科书包括“80课”,98部作品,54部现代和当代作品以及外国作品,其中35部是新选择的文本,例如沉从文的《边城》(摘录)聂刚奴的《我若为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等。整个教科书中古诗词的比例约为45%。古诗词的选择是基于传统经典,材料的选择也得到了适当的扩展。选择诸如郑的《谏太宗十思疏》,刘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古代作品。

(2)练习准备

设计为“讨论与练习”的精读课文通常有4个问题,而略读课文则有2-3个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常是第一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个文本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整个文本,突出学习的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文章写作或最独特或结构化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组织和编写整个文本。第三是语言方面,例如部分唯美句子的鉴赏。古典汉语具有重要的内容词,功能词和句子模式。主要侧重于积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吸引力并获得控制。语言能力:是最后一个开放而广泛的话题,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开放空间。对于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合理,则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2]。

(3)写作技巧训练

通过“写作”和“口头交流”两个部分,教师不仅要注意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教他们如何写作,而且还要教学生“写什么”和阅读相结合,因此学生可以长期积累,打下良好基础。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单纯的技术写作教育,并确保学生的作业不再空洞。

二、对新课标实行后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思考

新的课程改革为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还提出了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在思维方面,新的课程标准应使教师具有人文主义的情感并在学生的思想中进行交流,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方面,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能力方面,教师需要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做出回应的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如多媒体)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为:语文课程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含义,大多数阅读文章应包含强烈的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重点在于课程。学生的成长和感染使他们受到高贵的情感和兴趣的影响,发展品格,丰富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关键是要注意在课程中以文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一种语言文化,是对话语系统的敏锐感知。直接和快速感知语言是一种很强的体验能力,这是通过长期的标准化语言体验中的语言使用而培养出来的。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类似敏锐感觉的技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反复品尝文本中的情感语言,并迅速感觉到语言的含义。只有具备如此强的语言能力,才能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阅读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从而有意识地完成自己的感受并提高自己的价值[3]。

三、结论

如今,世界上争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完全在于争取人才。因此,各国高度重视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在新世纪,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和培养人才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水平,类型和规格的人才。无论才华高低,类型和规格如何,都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语言能力资格是合格人员的最基本条件,发展语文教育需要培养具有特定语言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艳.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6(03):105-107.

[2]陈秀玲.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卓越老师教育精品丛书.学科课程标准[M]. 科学出版社, 2013.

[1]李艾民. 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新经验[J]. 考试周刊, 2012, 000(020):29-29.

作者:台晓青

语文教材分析论文 篇3: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析的主体,显然是教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去达成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将教材(包括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与观点,转换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教材分析就成为教师这个主体加工教材这个客体的过程。那么是不是说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就只有教师与教材两个对象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绝对如此,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不可忽视,这个对象就是学生。当然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一判断似乎显得有些没有道理,因为教材分析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怎么可以喧宾夺主呢?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才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分析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其中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以《囚绿记》为例,论述笔者的这一观点。

一、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

考虑到上述逻辑关系,笔者在这里先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强调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就是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材分析,要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提取出曾经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的观点,并以此判断即将要教学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另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智慧,面对课堂上的生成(通常就是学生观点,而且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观点),及时将学生观点纳入对教材的解读,进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

从这两层含义出发,就可以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分析教材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且必须提醒自己的是:就文章看文章往往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

《囚绿记》作为著名作家陆蠡的一篇代表作,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确实会生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于教师解析教材或课文来说,常常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一般认为,《囚绿记》讲述的是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之间的一段交往经历,通过对常春藤绿枝条的描述,让人感觉到生命勃发的一种状态,从而衬托出作者的生存状况以及内心的真挚情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课文还映射着当时华北地区人民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所遭受的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进而衬托出作者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所存在的不屈的民族气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一般都认为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比较精巧的,文字的描述是想你得当的,写作的手法是虚实结合的。整篇课文的笔触看似平淡,但是又有奇骏险峰,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对课文标题中的“囚”字,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囚”就代表着写作者内心的一种暴力倾向;也有学生认为作者用这个字,可能是反映自己的心理,认为自己处于一种被囚的状态……如此种种观点不一而足,他们是教师进行教材解析的重要载体。

二、基于尊重学生观点的教材解读

其实教师基本上也都知道,所谓的教材分析,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备教材,它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基础。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教材分析有三种重要策略,即文章、文体和文化策略:文章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共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全面、深入;文体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个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文体或跨文体特色;文化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文化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多元文化意义[2]。

那么从文章、文体和文化三个策略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在稳稳解读中生存的观点,对教材解析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以为不妨在尊重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去积极尝试对教材进行解析。

《囚绿记》一文中,由于不同学生对标题中的“囚”字有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的认识,在此前的教学中也曾经遇到过,所以在新一轮的教学中,笔者就在这个环节留足了时间,让学生尽情思考,畅所欲言,并且注意收集分析学生的观点,已让他们成为课文解读的重要资源,从而为教材分析视野的拓宽奠定基础。

在倾听了不同学生的观点之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认识《囚绿记》标题中的“囚”字,其实需要一个重要的视角,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视角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毕竟是高中学生,他们很快意识到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其实无论是课文解读还是教材解析,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尽管课文解读不排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课文解读又不能成为对课文的任意解读,尤其是不能不是作者而将课文的情境移植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是一直到学生的想象中去,这样的解读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当笔者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解读课文时,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进行一次“会师”。此时学生急着想知道作者陆蠡在写作本文时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于是一直向学生介绍:作者陆蠡的一生其实是孤独而短暂的,但是他虽然颠沛流离,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同学们基于这一背景,能否更准确的揣摩出作者用“囚”字的内涵呢?

有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作为学生思路方向的校正,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理性,不再任由自己的想象驰骋。有學生认为:其实虽然课文的标题中有“囚”这个字,但真正关注的应该是“绿”字,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一个字;有学生认为:“囚”其实不应当是普通意义上的理解,而应当理解为作者对“绿”的喜爱,这也是作者对生命的喜爱与礼赞;还有学生认为:“绿”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作者情感的指向,正是因为作者热爱生命,所以才想“囚”“绿”。

三、尊重学生观点体现“生本”理念

通过上述案例显然可以发现,对教材的解析或者说对文本的解读,有了学生观点的参与之后,也就有了更深的深度。而这种深度恰恰是传统的教材解析中所缺乏的,正如有同行所指出的那样:目前人们分析教材时在宏观统揽和微观剖析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往往缺少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3]。其实所谓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本质上就是对学生主体定位的一种确认,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是教材分析中不可忽略的主体,体现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教材解析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实践中经常感觉到,如果教材解析只有教师与教材的互动,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将会变得非常单调,很多时候也会脱离学生认知的轨道,而到了那个时候,试图强迫学生的思维方向,就显得有些生硬;而如果在实际的教材解析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将学生的观点作为教材解析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教材解析的过程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实际教学也会因此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说,坚持生本理念,让学生观点融入教材解析的过程,融入文本解读的过程,可以丰富教材解析的内涵,可以增加文本解读的鲜活程度,那么这样的教材解析,就可以为高效的语文教学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结合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也可以发现在教材解析中融入学生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核心素养是面向学生的,其与生本理念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姜晖.切忌就事论事 注重全面分析——结合《斑纹》课例简析教材分析的重要性[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

[2]段双全.语文教材分析的“三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758(01):64-66.

[3]李聿.高中语文第一册现代文之“中观分析”[J].现代语文:高中版,2002(8):31-32.

张东蕙,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教师。

作者:张东蕙

上一篇:单位辞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化工厂实习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