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究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包括信息的快速收集、娱乐生活的丰富等。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弊端,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对此,将从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的基础及博弈情形来分析,站在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商、企业及国家的角度,借鉴其他国家的隐私权保护模式,为两者提供协调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究论文 篇1: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究

摘要: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对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收集的速度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也产生了惊人的增长,网络隐私权的问题日益凸显。最明显的就是公民的私人信息面临着被非法收集、传播的风险,网络隐私权受到严重的威胁。应该高度重视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切实保障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个人信息;法律保护

一、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一)网络隐私权的侵害范围更加广泛

传统隐私权的范围相对较小,仅仅包括姓名、职业、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传统内容,但网络隐私权的范围明显扩大,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公民在聊天软件中的聊天记录、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照片、在网站上的阅读记录和观影记录等,一些软件甚至能够随时定位用户的地理位置,窃听用户的通话。可以说,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范围几乎覆盖了公民的整个网络活动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网络上“雁过留痕”,时时落入隐私不保的境地。

(二)网络隐私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

传统隐私权的侵权往往导致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降低,损害其名誉,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并不多见,而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后果通常是与财产损失挂钩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公民的个人信息变成价值巨大的商品,网络服务商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谋取利益,不法分子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从事诈骗、勒索的非法行为获取财产。网络隐私权也因此具有了财产权的性质。

(三)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更为隐蔽

一方面,随着我们在网络上从事的活动之类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我们主动交出去的,还是网络服务商私自收集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网络服务商不可能将信息的收集情况告知用户,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侵权行为会在何时、何地发生,隐蔽性极强。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手段的加持,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手段较之传统隐私权的侵权手段也更为高明,侵权者完全可以通过黑客攻击技术或网络监视监听技术在当事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侵权行为。网络隐私权侵权方式隐蔽还体现在侵权对象的不可知上,近年来,网上的“人肉搜索”现象不断出现,网民可以在短时间内查找并公布事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对其造成精神上的损害,可对于侵权者,即使可以通过公安系统查出其身份,但由于成本太高往往不了了之,导致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救济。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一)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现状

面对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保护,加强立法是国际社会的通常做法,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专门的网络隐私保护法,如美国1996年制定的《电子通讯隐私权法》、欧盟1998年制定的《私有数据保密法》、日本2003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我国台湾地区1995年的《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等等。我国对此在立法方面也作出了应对:一方面,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一般法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做出了总体性保护规定;另一方面,从199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互联网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到后来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致力于保障公民的通讯秘密与个人信息安全。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1.立法缺乏系统性,无网络隐私权的专项立法

我国虽然在立法上有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但这些法条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法律规范体系。上述的我国颁布的各种法规虽然都有涉及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但并不能相互衔接,甚至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在这些法规中都没有得到统一,使得公民在运用这些法律规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时,会出现法律规定相互矛盾的问题。如果不能制定出一部全面、完善、系统的网络隐私权专项法规,公民的权益保护在实际中将会继续显得无所适从。

2.现有法律缺乏威慑性

我国现有的法律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还只停留在笼统的原则性规定上,多使用“不得……”等表述,与其说是规定,更像是国家对公民提出的有关网络个人信息的管理标准,大多数都没有规定惩戒措施,也就是说侵权者即使侵犯了他人的网络隐私权,也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后果,这样的法律并不能对侵权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更不能切实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3.对网络隐私权遭侵害后的救济不到位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条规定:“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这两条规定并没有具体说明救济的程序和内容,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有关网络隐私权被侵权的救济措施。此外,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遭到侵犯时,除了可以要求侵权者承担删除、屏蔽、道歉等法律责任外,应当还可以要求侵权者给予一定物质赔偿。但现有法律法规涉及到物质赔偿的寥寥无几,并且没有赔偿的划分标准。

三、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提高公民自身的维权意识

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公民应该在网络的日常使用中就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将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扼杀在摇篮里。这需要政府加强对公民的普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制定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律

对网絡隐私权的侵权问题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法律,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个人信息的侵权范围、网络服务商和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对侵权者的惩戒制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还要完善对公民的侵权救济程序,比如说根据侵权的程度设置不同的赔偿标准,既方便法官对此类案件作出裁决,也使得被侵权人得到有效救济。制定关于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律,不仅有利于公民网络隐私安全的实现,也有利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网络监管机制

政府的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运用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加大对利用黑客技术、网络监视监听技术非法收集用户信息行为的查处力度;定期对网络平台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进行审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如果发现侵权行为,立即采取救济措施。

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网络隐私权被侵权引发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影响公民的名誉、损害公民的财产利益,还会威胁到公民的人身安全。为了保护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加快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立法进程,提高公民个人信息的风险防范意识,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监管机制,促进互联网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沃伦、路易斯·布兰代斯,徐爱国译.哈佛法律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21

[3]张丹丹.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研究[D].扬州大学. 2018

[4]王溪.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7

[5]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何金(1982-),男,蒙古族,延边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为刑事法学。

作者:何金

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究论文 篇2:

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的法律博弈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包括信息的快速收集、娱乐生活的丰富等。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弊端,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对此,将从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的基础及博弈情形来分析,站在网络用户与网络服务商、企业及国家的角度,借鉴其他国家的隐私权保护模式,为两者提供协调途径。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网络安全;博弈;协调

1 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基本概念

1.1 网络隐私权的论述

1.1.1 定义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拥有的个人私密信息以及网络使用行踪受到法律保护,不得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第三人复制、搜索、利用的一项人格权利;也指拒绝他人在网上泄露公民的敏感信息,包括图片、言论等[1]。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上的一种延伸,属于隐私权的范畴[2]。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在网络隐私权中,姓名、联系方式、职业、家庭住址、个人收入等包含在私密信息之内。

1.1.2 属性

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性质,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法学界主要存在3种理解:(1)认为网络隐私权是一种单纯的财产性质的权利,使用互联网的公民对关于自己的信息数据拥有所有权,可以自行决定并处理基本信息。(2)认为网络隐私权是财产和人身相结合的一种权利。一方面,个人信息具有经济价值,第三方可能会收集、转卖给他人,公民本人也可以通过处理自己的数据获得一定财富,因此,隐私权具有一定的财产性。另一方面,网络隐私权与网络用戶的人身权利密切相关,如姓名、名誉和荣誉,一旦网络隐私权泄露,会对公民精神、财产均造成损害。(3)认为网络隐私权是单纯的人格权。

本研究赞同第二种观点,网络隐私权应是财产属性和人身属性相结合的一种权利。公民在生活中使用网络时,享有不受外界打扰的权利,也是基于此,才可保持精神愉快、生活工作顺利进行。由于网络隐私权被泄露侵害,生活安宁的状态中断,造成网络用户精神上的损害。与此同时,未经许可,自己的私密信息为外界所知,使本人不能掌控对自己基本信息的所有权,侵害了网络用户的信息所有权。

1.1.3 特点

网络隐私权主要有以下特点:(1)侵权容易性。网络是网络隐私权的载体,网络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一旦个人信息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无法控制,侵权变得十分容易[3]。(2)侵权主体和侵权手段的隐蔽性。侵权者利用虚拟网络来保护自己的身份,也可以利用先进技术使侵犯过程无声无息,不易被找到。(3)侵权后果严重性。基于无形的网络载体,信息数据高速流转,传播范围极广,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也极大,一旦发生,对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都会带来损失,对用户身心造成巨大的损害[4]。

1.2 网络安全的相关规定

网络安全实质上就是互联网数据信息的安全,包括互联网中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等。事物的产生必定要有相关法律和措施进行管理监督。我国2017年实施的《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网络安全和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门和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和监督管理工作。在我国,为维护网络的安全运行,应由相关人员对网络环境进行监管。基于此,一方面提倡网络隐私权,另一方面为维护网络安全进行监督,两种权利的碰撞,必然会引起各种矛盾。

2 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的博弈

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联系密切,但两者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纷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2.1 网络服务商与网络用户之间的博弈

在这两者中,针对个人信息数据,网络服务商往往处于主动地位,网络用户则处于被动的位置。一方面,网络服务商可以控制整个网络的动态,对信息的掌控也更容易,因此,侵犯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搜集、买卖用户信息的事件常有发生。基于这种地位的劣势,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存在巨大风险;另一方面,当出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网络用户起诉网络服务商时,网络服务商对侵权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应如何履行?基于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网络服务商应当尽责维护网络安全秩序,换言之,应当将侵权者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告知网络用户。但是,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有自由进行网上活动的权力,网络服务商又应当履行保密义务,即保护任何一个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处于这种位置,网络服务商又应当如何抉择,其是否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个案判决结果也不一致。

2.2 员工网络隐私权与企业网络安全监控之间的博弈

如今,随着互联网功能的强大,各企业已形成自己的网络信息网。一些企业在员工办公电脑中安装了监控装置,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商业秘密的泄露以及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另一方面,难免会侵犯到员工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例如社交、生活习惯。要如何平衡好二者的处理方式,由于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为企业滥用权力提供了机会。

2.3 公民网络隐私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博弈

以曾经轰动一时的“棱镜门事件”为例。棱镜计划是从2007年开始,由美国国家安全局策划实施的对网络用户进行绝密电子监听的一项计划。在计划中,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直接进入美国国际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的方式,收集数据信息,其中,9家被普遍使用的国际网络公司皆参与其中。受到监控的内容涉及网络用户日常生活的10种方式之多,最终,该计划在2013年被中情局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站在国家层面,可以理解美国是为了国家安全、政治安全而实施了计划,但是,站在广大网络用户和其他国家的角度,这项计划无疑是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严重侵害。由于世界主要的技术公司总部在美国,美国政府可能接触到世界的大部分数据,这也是对其他国家主权的严重侵害。时至今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又应当如何协调?另一方面,对于侵害国家安全的公民,公安机关为执行公务,对相关嫌疑网络用户的隐私权进行监控应是正当行为。

3 各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模式

3.1 美国

美国是采取行业自律模式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国家之一。行业自律也就是网络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自主制定网络服务的条款,来表达自己的从业态度和原则,在服务的过程中按照制定标准进行,通过履行相关规定来对公民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在网络服务商对侵权者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规定中,美国主要采取公力救济模式。对于著作权侵权者,著作权人可提交相关证明给法院,如著作权人证明、侵权证据,法院传票网络服务商进行及时披露;对于侵犯名誉权的,权利人可以以匿名用户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官往往站在公共利益平衡的角度来处理网络隐私权案件。美国将隐私权作为独立的人格权,制定了专门的隐私法对隐私权进行保护,与此同时,与各部门法律相配合,使隐私权在各方面得到了详尽的保护。

3.2 欧盟

欧盟通过法律规制来保护网络隐私权,主要由国家或政府领导立法,立法部门制定相关的网络隐私权法律法规。权利人由于享有知情权,可以请求法院命令网络服务商披露侵权人的信息。欧盟发布的《保护隐私及跨国交流个人资料准则》,确立了保护个人隐私的十大基本原则。此外,欧盟对隐私权的保护态度是主张订立严格的标准,设立了特别委员会,与成员国之间订立明确的立法标准,进而保护网络隐私权。

3.3 日本

在日本,对于网络服务商的披露义务主要采取私力救济模式,权利人不通过法律程序而直接向网络服务商主张完成披露义务,而是否披露由网络服务商自己判断决定。根据日本法律规定,权利人应向网络服务商提供明确的侵权证明,网络服务商除非不能联系到侵权者,否则都应该征求其意见决定是否披露,对于网络服务商拒绝披露的决定给权利人带来损害的,除非网络服务商存在故意行为,否则不承担责任。由此看出,日本十分注重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4 我国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纷争的协调

4.1 網络服务商与网络用户隐私权的协调

网络服务商包括网络内容的提供者与网络信息的接入者,前者如微信、微博平台,后者如电信运营商。网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强调隐私权的保护,而网络服务商需要保证用户的网络自由与自己的保密义务,这种天生的对立使两者之间不断碰撞出火花。如何协调两者,本研究认为首先应加强行业自律。网络服务行业目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可以组织设立相关的网络服务协会,由该协会在民主征求网络服务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网络服务行业标准,并对网络服务商进行监督。同时,应注重加强网络服务商的技能培训和道德培训,强化服务意识[5]。

其次,在司法实践中,完善网络服务商的信息披露义务。本研究认为在保护网络用户隐私权与网络自由言论的基础上,应采取公私兼并的模式,网络用户受到侵害时,可直接书面通知网络服务商,网络服务商通知侵权者、征求意见,再反通知网络用户商,若拒绝披露,可告知网络用户商进行起诉,这种“通知-反通知”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权,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6]。但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应明确规定披露与拒绝披露的条件,在侵权案件中,网络服务商处于中介的位置,只要尽了一定的责任,应当不承担赔偿损失。

4.2 员工网络隐私与企业安全监控之间的协调

商业秘密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我国《劳动合同法》中也对商业秘密做出了相关规定。如今,很多企业为保证商业秘密不被工作人员泄露,在员工电脑中装置监控装备。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利用法律未明确规定的漏洞滥用知情权,侵犯劳动者权益。发生这类事件的主要原因不得不考虑网络隐私权地位的缺失。如何协调这一现象,本研究认为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地位,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存在很大的不同,建议应在民法典中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定义、性质和责任。应完善各部法律法规,形成配套法律措施,如在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作出相应规定,相互配合;完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

在实践中,法官在审理相关侵权案件时,应明确网络监控的种类,一种是在企业计算机内部安装的,是为了即时管控通信、防止文件泄露、管理远程文件;另一种是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分析员工行为。应严格禁止第二种监控,以第一种监控为目的的,应以提前告知员工安装监控设施为前提,对监控的时间和内容作出限制,上班时间外不得进行监控,员工在知情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处理自己的网络隐私。

4.3 公民网络隐私权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协调

站在利益的角度,公民隐私权属于个人利益,国家安全属于公共利益,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受到威胁,那么个体公民的安全如何得到保护?为大局考虑,原则上应当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公共利益。《宪法》作出明确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任何人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但司法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可以进行通信监听。为了国家安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隐私权,但这并不代表国家就可以滥用权力,堂而皇之地侵犯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棱镜门事件”的爆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每个国家的监控制度及计划在不断反省、完善,但是,在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在公民不知情的角落,网络隐私权真的得到了保障吗?政府为了国家安全,对公民网络隐私进行不断的试探,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公信力。为协调两者,本研究认为首先应明确国家机关的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国家并不能无条件地对每一个人进行监控,如果“越权”,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会让公民对国家失去信心,应当对相关侵权人员作出更加严格的责任规定。其次,应当将法律与技术结合,鼓励网络技术、网络软件的研发,例如对敏感信息进行筛选、限制等。隐私参考项目平台(The 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s Project,P3P)技术的推行使用,可以让网络用户知道自己的私密信息在网络使用中如何被平台处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最后,应当强化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的意识。只有国家和公民共同配合,才能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5 结语

如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高速流转,在这个“双刃剑”的包围圈中,公民网络隐私权面临各种威机。如何更好地平衡网络隐私权与网络安全的关系,通过对网络服务商、企业及国家的探析,要求不仅要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还应考虑公共利益与人文关怀,结合技术的发展,加强技术的监督功能,提升公民道德法律素养,最终让互联网的法律规范站在道德的起点上,让网络信息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鼎庄,黄友银.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23.

[2] 王娜.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4):217.

[3] 马可欣.浅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知识经济,2019(11):59.

[4] 王学先,关邵静.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6):49.

[5] 胡颖.技术与法律的博弈—网络空间治理之道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3):61.

[6] 李颖.论网络服务商信息披露义务与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的平衡与博弈[J].法律适用,2013(8):21.

作者:解瑶瑶

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探究论文 篇3:

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近年来,中国公众人物触犯不同法律、法规的案例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许多涉案公众人物隐私过度曝光、隐私权受到侵犯的问题。为保护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从隐私泄露的根源出发,究其原因,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还要顾

及涉案公众人物的人格底线和人格尊严,为法律有关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空白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

作者简介:孙艳红(1993-),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大学,本科。

2014年,某演员嫖娼被刑拘和收容教育事件曝光,引发一系列的舆论。媒体越来越多的爆料无不充斥着对该演员隐私的侵犯,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一、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

某媒体报道公众人物涉嫌赌球侵权案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公众人物概念的案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众兴趣的需要,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笔者认为应当受到至少同样的重视。引申“涉案公众人物”的概念就是与案件有关的主要公众人物以及与本案关系较为密切的其他公众人物,一般包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当事人和案件的直接受害者。

在我国公民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干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这一概念在《宪法》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四十条中分别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等予以规定,《民法通则》中第一百零一条对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作了规定,同样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侵犯公民隐私权应承担侵权责任。这些规定都没有具体明确的解释,但在美国,隐私权很早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与美国相比之下对隐私权的保护状况有很大不同,这不仅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法制方面的不同,也体现了对人权的重视程度不同。要制定一个完备法律体系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调整和完善。

公众人物的范畴比较广泛,可以分为不同种类,例如,娱乐明星、政党官员以及著名科研人员、正负面新闻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冠有好名或恶名的公众人物等。尽管法学界有很多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议但大多数学者都较为关注普通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笔者更关注对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以下是笔者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

二、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曝光的现状剖析

中国的隐私权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直到近几年,才作为一项单独的人格权被公众认可,即自然人所享有的一种不希望他人知道的自己私人信息的一种保护和支配的权力。1987年《民法通则》并未将隐私权规定在其中。但近几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信息的不断发展,侵犯隐私信息的行为越来越多。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在第二条中。然而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我国的“隐私权”的概念仍没有得到法律的确切的解释。因此,在适用过程中还是无法解决一些问题,如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个人信息的利用等。以某演员为例,虽然公安机关有对其进行治安处罚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涉案行为进行公开公布。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其的私人私密的问题,而且还会牵连到更多的人,甚至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限制,许多公众人物的不良事件也频繁出现在新闻头条当中。比方说,如果该市的某一个公安机关的电子信息平台涵盖了整个市,这样的话该市某区所有的基层公安办案机关所上传的案件电子信息,信息在另外某区的基层公安机关也能查阅到。显然,公安机关内部的信息一般和外界的信息是分隔的,并不是“互通有无”的,即使是机关内部人员想要查询信息时,也要使用专门的电脑并获得授权。综合来说,除了办案机关内部人之外的人几乎不可能查阅到机关内部上传的相关信息。所以,如果那些涉及公众人物的隐私信息被上传之后泄露出去的,有很大可能是办案机关内部成员泄露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0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予以保密。”在2014某演员事件被大众当成闲谈,这其中显然有人泄露了消息,这难道就没有侵犯到其本人的隐私权?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促进依法行政,减少更多繁琐、复杂的方法。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当媒体向警方求证某演员嫖娼被拘留的具体信息是否准确时,警方完全可以以关系公民个人隐私作为拒绝回答的理由。而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也曾表示,警方有权对其进行处罚,但没有权利在某演员的嫖娼行为被证实后,却还没来得及通过诉讼途径得到最终的判决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无疑给其本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比的痛苦与压力。

三、提出法律保护的原则

提出对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应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立法和理论,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提出解决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社会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除非涉及到公众的利益,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公共利益至上是公认的基本原则,那么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涉及到公众的利益时,也应当遵这样的原则。因此,当涉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遵循社会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二)不打破底线原则。公众人物对于大众来说在公众人物自愿的前提下,适当透露隐私是一件茶余饭后的闲谈,但这并不是说涉案公众人物隐私就可以无休止的被他人进行曝光。行政部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应当注意维护涉案公众人物的基本隐私。

(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原则。人格尊严与隐私权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保护隐私权不受到侵犯就应保护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代表一个人的最基本的品质和原则,特别是公众人物隐私权在某些情形下被加以限制,显然,涉案公众人物即使涉案也会有相应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在对这些内容加以限制的同时应当保护人格尊严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不受侵犯。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对公民使用任何侮辱诽谤和虚假指控的方法是绝对禁止的。

四、提出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理论研究与立法。笔者主要在宪法和民法领域着手来加强对隐私权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侵权法》中有关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规定加以明确具体化,并且提出涉案人的隐私权也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实质上就更加注重特殊人员的隐私的保护,可以更好的实现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目的与意义。对在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参考和借鉴国外有关理论成果;加强理论探究,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护隐私权。具体来说就是逐步完善公众人物以及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可以考虑把涉案公众人物隐私权明确写入法条。

第二,新闻媒体出于大众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就对公众人物的一些涉及本人隐私的犯罪行为、违纪违约行为以及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显然,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新闻媒体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更好地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但是新闻媒体不能出于对公众人物的个人情感,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恶意曝光与其行为无关的隐私问题,否则也构成侵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J].中州学刊,2005.

作者:孙艳红

上一篇:三农保险工作方案下一篇:安全知识竞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