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专业学位硕士规模逐年增大,其中艺术硕士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其就业能力优势与劣势并存。在毕业生总量压力和结构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必须贴近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薄弱能力进行特训,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生就业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硕士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硕士毕业生就业倾向及对策调查研究

摘要: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了解其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从而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根据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首先,硕士毕业生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并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其次,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促进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再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最后,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硕士毕业生;就业倾向;择业观念;就业困难;对策

一、引 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围绕其进行的研究也十分普遍。相对本科生的就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相关研究明显较少,而进行实际调研、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就更为少见。自研究生2009年扩招后,到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倍多。但是,从2009年到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择业,洞察并把握其就业倾向,从而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调节和就业指导,是高校、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下大力气做好的工作。

为此,笔者以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硕士毕业生为例进行就业倾向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以下情况:(1)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2)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3)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3年3月5日到3月15日,笔者在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届英语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发放的45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32份。笔者又于2013年3月24日到3月30日对这32名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这32名参加者中,女生28人,男生4人;年龄最大3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5.5岁;工龄最长11年,最短0年,平均工龄0.8年;职业背景方面,24人本科毕业直接读研,8人工作后读研。本研究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验方法,并运用Spss统计程序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一)客观题统计结果及分析

1.择业观念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想去城市”、“首选行业”、“希望岗位”、“工作要求”四项代表择业观念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1-4,结果如表1-4所示。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想去城市(题目1)统计如下:

其中排在对工作要求第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5所示。

排在对工作要求最后一条的项目情况如表6所示。

硕士研究生倾向于留在沿海中小城市,做出此选择的毕业生有25人,占到78.1%(这可能与鲁东大学位于烟台有很大关系)。

根据以上统计,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等表明,研究生较为关注就业质量,而非仅仅以收入高低来衡量就业机会。

然而,硕士研究生存在过高强调就业质量的现象。通过对“首选行业”和“希望岗位”的统计,以及此后的访谈获知,硕士毕业生对高校和教学科研岗位的选择比重最大,其次则是公务员,而对于中学、市场等行业和岗位却不多关注,包括对就业地点选择上,内陆中小城市也几乎无人问津,所以“高不成、低不就”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更为常见。

2.就业困难方面

笔者将问卷调查中的“信息渠道”、“专业前景”、“了解形势”三项能反映就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题目为5-7,结果见表7-9。

获得就业信息方面,尽管40.6%的硕士毕业生能够利用多种信息渠道,此外的40.6%能够认为各地、学校和省教育厅就业网是有效的渠道,即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做到主动寻找就业信息,但仍能看到有18.8%的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仅通过学校公告、招聘会等方式被动获取。

对专业前景的了解程度,仅有5人,即15.6%的硕士毕业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并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而其余84.4%则了解一般,甚至仍存在根本不了解的情况。

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中,有50%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难”,28.1%的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较难,只有5人,即15.6%对“大部分人可以正常就业”有信心。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尽管日益严峻,却并未到绝大多数人无法就业的程度,虽然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增长很快,但社会的招聘需求却并未饱和。统计结果中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这一方面与前文“择业观念”调查中硕士生就业过高强调就业质量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通過上文对专业前景了解情况的统计也能看出,这与大多数硕士生对自己专业前景不了解、不能保持关注最新动态发展也有关。

3.学生、社会应采取应对措施方面

题目8:影响就业的自身缺点(1—语言表达能力不好,2—语言读写技能不强,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4—讲课能力不强,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6—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8—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意识,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11—不能正视严酷的社会现实,就业期望值高,12—文凭不够高,不够硬,13—在专业、兴趣及薪酬方面不知如何取舍,14—其他),调查结果如表10所示。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频率的统计较为分散,相对比较集中的有:缺乏面试技巧和相关就业知识(43.8%),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40.6%),讲课能力不强(37.5%),人际沟通能力不强(34.4%),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34%)等。本题的设置除了做調研所用之外,也意在使硕士毕业生审视自己,正视缺点。以上统计可见,毕业生虽然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缺点有所了解,却对选项7(缺乏吃苦耐劳精神)、9(缺乏克服困难精神)、10(实践能力低下,只会纸上谈兵)较少涉及,而此三项却正是目前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所存在的显著缺点。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中对“择业观念”和“就业困难”的统计结果,硕士生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

题目9: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外因1—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岗位不足,外因2—扩招造成应届毕业研究生达到历史新高,外因3—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外因4—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外因5—就业政策的不利因素,外因6—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外因7—父母社会关系的缺乏,外因8—其他),统计结果见表11。

影响硕士生就业的外在因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统计较为集中的三项是:扩招造成应届硕士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71.9%),招聘单位对非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歧视(65.6%),就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突出(59.4%)。第一项确实存在,近年来硕士生连续扩招,然而另外两项的较高频率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调查者带有主观偏见的看法。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却未到对就业影响如此之大的程度。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应届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充分。

(二)主观题统计结果分析

题目10:你是否比同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就业优势?你比他们具有哪些具体优势,请详述。

客观来讲,与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毕业生在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等几个方面更具优势,然而相应的劣势就是年龄较大,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务实态度较弱等。尤其作为非211、985院校的硕士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度更大,一方面用人单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院校歧视现象,而另一方面,硕士生自身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也并不乐观。

对该题作出回答的硕士毕业生尽管大多数认为其比本科生“具备优势”,但所谓的“优势”,即前文中的“学历、科研能力、心理成熟度、社会经验”却不能充分在求职中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作出“不具备优势”的少数人的答案切中要害,篇幅虽小,却不乏客观、理性。

对本题的回答情况,与前文客观题目7“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的统计结果所体现出的硕士毕业生“绝大多数人(84.4%)对就业没有信心,认为就业困难”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印证了另一客观题“影响硕士生就业的自身缺点方面”统计结果的分析:硕士毕业生对自身优缺点审视程度不够,带有主观偏见,不能全面、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期待就业质量,却缺乏就业信心,而又一定程度上盲目乐观。

题目11:如果未能找到工作,你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为什么?

选择“会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很容易理解,因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自主创业。从选择“会自主创业”的几个回答来看,自主创业更多的是未能顺利就业后的无奈之选。

绝大多数人选择“不会”或“不确定”,原因有“对个人要求较高,风险太大,缺乏资金、经验、胆识,无经商头脑,太操劳、不稳定,未做好心理准备,不了解国家相应的支持政策”等等。诚然,的确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但与前文客观题目4的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生对工作的要求主要有: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高而且稳定,有住房”遥相呼应,也再次折射出硕士毕业生在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而从另一个方面还能看出:学校对硕士生的创业指导、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及其扶持力度的教育都较为欠缺。

题目12:你希望学校完善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学生回答反映出:高校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十分欠缺。由于多年来研究生总体就业形势较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无论在制度建设、岗位设置方面还是在实践经验方面都尚显不足,大多是照搬本科生就业指导的经验,没有形成针对硕士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工作体系。

硕士研究生仍非常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讲解,乃至创业指导,等等。

某些回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许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对 策

通过对被试进行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对“硕士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什么问题,面临的就业困难有哪些?”做出了回答。就“如何应对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笔者根据以上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首先对硕士毕业生的建议是:应当正视自身优缺点,客观、理性地审视自己,既不要悲观消极,又不能盲目乐观,要注意强化自身的学习态度、专业素养、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应当对就业质量保持适度关注,而不要过度强调,并克服就业中寻求稳定、安逸的心态。充分认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其最新发展变化保持密切关注,了解并把握就业形势,从而把握就业机会。此外,高校及政府有关部门既要在就业信息提供、优秀人才推介、往届校友交流、见习实习机会,以及多样性、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又要基于学生秉赋、学习目的及学习需要各不相同的事实,以人为本,引导硕士生自我定位。导师和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意愿,帮助其树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正确观念,尽量避免“随波逐流”和“逃避就业”式的读硕取向。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做好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这不仅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调整择业心态、寻找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对于促进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科研实践与训练的机会。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较为单一,大多强调理论建树,却忽视其他能力培养,束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必定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亟待革新当前“知识型”、“应试型”、“被动型”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参与为核心,充分调动研究生主动参与科研、实训活动。唯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高度的认同,才可能提高研究生个体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就业技能。

当今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就业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以问卷、访谈和Spss统计程序作为实证研究工具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倾向进行调研,初步获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仍有继续探索的广阔空间。在未来的调研中,笔者将进一步遴选研究对象,丰富研究方法,精炼研究思路,以期对硕士毕业生就业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 牛楠森.两年制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6).

作者:李宁 刘媛媛

硕士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浅析如何提升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摘 要:当前,专业学位硕士规模逐年增大,其中艺术硕士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其就业能力优势与劣势并存。在毕业生总量压力和结构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必须贴近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薄弱能力进行特训,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艺术硕士;就业能力;个性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简称 MFA(Master of Fine Arts),自2005年设立、2006年试点,2009年进入全日制培养轨道,并逐年扩大规模,涉及了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学科领域。全日制艺术硕士作为艺术类最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其设立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协调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学生入学就是为了拿到学位,顺利就业。而分析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美术、艺术设计、广播电视四个艺术硕士专业的就业情况,发现他们年终就业率比较高,但是初次就业率及年终签约率均比较低。因此,必须把就业当作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归宿点,设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

1 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结构

就业能力一词从20世纪5O年代提出,到20世纪9O年代,已得到了广泛运用。英国学者李•哈维(Lee Harvey)将其定义为“一种展现某种毕业生特质的习性,这种习性是雇主所期望的,且在雇主认为这种特质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益处甚至是必须的。”[1]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论述侧重点不同,用人单位、高校、学生本人等对于就业能力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1973年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将人的个体素质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隐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前者包括知识、基本技能等外在表现,比较容易掌握和测量,并且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获得提升和发展;后者包括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深刻影响冰山的上层。[2]

根据冰山模型理论,结合国内学者的相关论述,可将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与20个二级指标:第一,职场基础能力。包括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专业能力。包括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能力、自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与学业成绩。第三,差异化能力。包括文艺特长、外语特长与体育特长。第四,求职技能。包括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观念、简历制作水平。第五,职业道德水平。包括诚信意识、组织忠诚度、工作责任心、品德修养。

2 艺术硕士就业能力分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各类特定职业专门人才设立的,其中艺术硕士跟其他专业硕士相比又有更多的特殊性,分析其就业能力可看出,他们往往积极与消极态度交错,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存。

(1)注重自我发展,忽视职场基础能力的培养。受个性化创作培养方式的影响,艺术硕士往往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独特的创造能力以及浪漫的内心情感和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他们会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有表现欲,更争强好胜,更强调自我价值,更容易冲动和情绪化。这种锋芒毕露的习惯容易导致自我评价过高,很难听取他人意见,增加其人际交往的难度,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时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此外,他们的公文写作等能力也较弱,很难适应一些体制内的工作风格。

(2)注重实践能力,忽视其他专业能力的提高。艺术硕士通常在入学前就接受过很多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技能,入学后又热衷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如排练歌舞剧目、拍摄影视作品、举办展览演出等。但这种积极的态度经常仅限于对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素养的累积,从而导致思辨性不强,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功利心理和浮躁风气盛行,毕业后可能成为一名上手很快但缺乏后劲的技术性人才,而不能将艺术深度广度发挥到极致。同时,艺术硕士往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英语、计算机水平等比较差,因此在求职中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硬件证书不多。

(3)强调理想主义,忽视职业规划和观念调整。艺术硕士学费较高,学习用品如摄像机、乐器、颜料等价格也不菲,甚至在服装、化妆品等方面的消费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高。这些学生大多家庭条件比较富裕,自身外形条件比较好,奉行“艺术就是激情”,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习惯了物质层面的享受,关注于站在聚光灯下,学习上缺乏理性的奋斗目标,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对前途没有深入思考。他们在求职面试环节能够更自信得体、占据优势,但就业观念上却只想留在艺术市场广阔的大城市,不愿去基层或条件艰苦的地方,找不到理想工作宁可漂泊着不就业。

(4)强调自由主义,忽视组织纪律和集体责任。艺术硕士大多有长期在外兼职的经历,甚至从小就离家求学在各种培训机构穿梭,接受的培养方式也比较宽松灵活,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比较高,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也比较强。但这也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缺乏自制能力,学习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旷课早退;缺乏组织纪律性,生活作风懒散,不服他人管也不善于管他人;缺乏集体责任感,较少参与社会事务,不被周围环境认可就会转移阵地频繁跳槽。

在上述就业能力评价体系中,艺术硕士的专业能力是核心,受到用人单位、高校以及学生本人的高度关注;职场基础能力是必备技能,也受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普遍重视,但学生本人重视度不够;差异化技能随着用人单位对招聘岗位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艺术硕士的作用有限;而求职技能的重要性则由技巧性能力转向了规划能力等。

3 提升就业能力对策建议

当前,社会上对艺术硕士毕业生存在一些偏见,认为他们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不如学术型硕士,艺术硕士承受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如福建师范大学2013届艺术硕士毕业生中,仅有6%成为公务员、选调生,34%进入事业单位(几乎都是各类高校),国企、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但与此同时,有81%的人选择了省会城市,16%的人留在了地级市。艺术硕士的培养最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为了帮助学生获得能够经受检验的就业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观念,以“就业能力指导”代替“就业指导”。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侧重培养学生求职的应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这仅能达到部分就业能力评价指标的要求,尚无法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应当转变指导观念,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摆在重要位置,将就业能力训练渗入日常教学当中。同时,组建一支由硕导、辅导员、专任教师、用人单位主管等组成的就业工作队伍,共同推进学生素质拓展与就业能力培养,形成集体合力。

(2)深化学生职业认知,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很多艺术硕士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学校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完善实践基地机制,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如聘请行业精英担任导师,根据就业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艺术硕士职业指向性课程,引导学生尽早了解职业特点。同时,在艺术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机制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程度等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反馈适时改进培养方式,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的衔接的良性循环。

作者:刘寒青

硕士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女硕士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由于高校的扩招,女硕士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观是女硕士选择就业时的基本导向。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引导女硕士成功就业,促进就业市场合理运行。笔者以南通大学女硕士为例,进行女硕士就业观现状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就业观培养策略。 【关键词】就业观 女硕士 就业观现状 就业观培养策略

0.调查背景

就业观,是指人们在选择从事工作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特征和一种态度倾向。女硕士是我国女性人才中的宝贵资源。由于年龄、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使这一群体的就业满意度偏低。其中,就业观是影响女硕士就业的关键因素。全面了解女硕士的就业观现状,采取正确的策略,稳定积极特性,解决其中的问题,有助于女硕士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有效缓解就业难的局面,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基本调研情况

笔者以南通大学女硕士为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辅之用访谈法,进行详细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次調查的时间为2016年3月27日,调查对象为200名南通大学在读女硕士,发放200份问卷,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0份,回收率为100%。

2.研究结果

2.1就业自主意识增强,就业出发点明确。

首先,在对就业的认同性上,有76%的女硕士认为工作非常重要,有21%的女硕士认为工作比较重要,有3%的女硕士认为工作的重要性为一般。其次,是在个人的主要就业出发点上,有73%的女硕士认为自身就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在考虑就业时间这一问题上,有50%的女硕士从入学前就已经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女硕士已经突破了“家庭主妇”这类的社会角色定位,逐渐意识到就业对于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性。

2.2自我认知较为清晰,具备客观的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在对女硕士自身就业不足点的调查中发现,位于前三位的问题分别是:“工作的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三个问题也是当代研究生所客观存在的就业问题。说明女硕士在对自身进行观察与评价时,具有客观的态度,不盲目自信,能够理性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

2.3就业单位选择方向偏多样化,总体选择保持平稳性。

在关于女硕士理想的就业单位这项调查中,选择学校等其它事业单位的人数达49%,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达14%,选择政府部门的人数达17%。总体就业单位的选择趋向还是处在平稳态势的。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女硕士的“求稳定”心理一方面是自身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社会整体的就业环境影响。但是,还是有部分女硕士群体愿意选择竞争大的,发展空间广的单位。

2.4就业地区选择不平衡,期望待遇较高。

在对就业地区选择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沿海发达城市的人数达53%,中部二三线等中小型城市及以下城镇的人数达38%,西部发展中城市及以下城镇的人数达4%,其它地区的人数为5%。我们可以看出女硕士在就业地类型的选择上偏向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较好,发展机会较多的地区就业。在女硕士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待遇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在应届生的工资标准下,女硕士的期望待遇较高。这是女硕士在教育的经费和时间上的投资较高造成的,她们渴望更好地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

2.5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基层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在关于女硕士对于基层就业的看法的调查中,热爱基层就业的人数达3%,有可能前往基层的人数达35%,暂时没有考虑的人数为45%,不会选择到基层就业的人数为17%。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在校女硕士对于基层工作缺乏激情和热情。女硕士将个人价值至于社会价值之上,缺乏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并未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基层的工作的发展。

3.思考和建议

根据上述的调查情况,结合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况,联系女硕士就业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转变传统女性观念,正确应对就创业难题。

在对部分女硕士的访谈中,笔者感受到大多数女硕士对就业市场持不太乐观的态度,认为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女硕士将自己陷在一个“图安稳”的怪圈。面对这样的问题,女硕士需发扬艰苦奋斗的美德,增强奉献意识。在选择工作时,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接受多样的工作岗位,更可以投身创业的潮流中。

3.2积极寻求实践机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女硕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高,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对于大部分的女硕士而言,个人能力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成为她们就业路上的两大障碍问题。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首先,女硕士转变对实践的看法,勤于实践,乐于实践。其次,在保证学业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各类别的比赛、实习。并且,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主动接触不同层次的人群,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圈能够良性拓展。

3.3高校应科学设置在校课程,及时应对市场需求。

高校作为女硕士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上承担着重大责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与课程的设置已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学校各学院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及时调整课程,增设一些实践类的选修课程。例如对教育学女硕士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开设专业知识课外,增加一些教师技能课。部分高校已开设专业学位硕士,着重学位的不同性质,也可以根据女硕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课程安排。

3.4高校应提供阶段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丰富就业辅导的师资队伍与形式。

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女硕士,学校应该提供不同的职业规划指导。如对于研一的女硕士,应该指导她们进行框架性的职业规划,以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主。在对女硕士进行就业辅导时,学校应组织一支综合性的师资队伍,可以聘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专业方向的老师,甚至是聘请企业里的知名高管、先进典型等各类优秀的社会人士。在就业辅导课的形式上,可以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练习或者实地考察,比如说模拟面试,参观企业等。

3.5政府应推行女硕士就创业的优惠政策,规范就创业市场合理运行。

我国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鼓励应届毕业生前往基层和偏远地区工作等,并且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措施。为了缓解就业矛盾,我国近些年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且政府和学校都推出了一些支持措施,比如说学生创业税、创业地落户等。但是,在针对女硕士就创业这方面,国家的优惠就业政策还比较少。女硕士优惠就业政策的推行必定能给女硕士就业观带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霞云.当代女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

[2]丁金凤.当代研究生就业观及其引导[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苗丽莎.硕士研究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4.

[4]张小帆,张舒曼.研究生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5.

作者简介:

陆思宇(1992.10-),女,江苏南通人,在读研究生。

作者:陆思宇

上一篇:员工工作打算(精选2篇)下一篇:汽车防盗器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