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输血医学的综合性要求:输血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输血相关知识覆盖和相应的能力素养,当前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理论教学内容和实习教育覆盖内容不足以满足临床输血对输血人才的需求,完善当前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体系,实施输血教学拓展教育迫在眉睫。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论文 篇1:

浅析临床输血教学理论与实践

输血治疗是临床医学重要的内容,是促进外科发展的三大要素(麻醉技术、无菌技术及输血技术)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的输血也发现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输全血发展到输成分血,从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发展到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替代容量补充,从输异体血发展到输自体血直至无血手术等是每个临床医生都应不断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输血也是一把双韧剑,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仍有风险,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非感染性风险)及输血传播疾病(感染性风险)的可,所以输血的风险评估始终应放在首位。

一、 我国临床输血的现状

我国目前大约有40-50%的医师不熟习输血指征,也未受过血液保护和安全用血知识的教育,缺乏输血的风险意识;他们只知道输血对患者有益,但不知道少输或不输血以及进行自体输血可能对患者更加有利。如果都能严格执行卫生部2000年制定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则我国的临床用血量可能减少一半左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输血指征偏宽,对血液制剂性能及使用方法没有认识,成分输血不合理,输营养血和放心血普遍,这在基层医院特别严重。

二、临床输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输血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与多学科关联的新兴学科,输血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血液资源和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规范临床输血行为,科学合理用血,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先后出台了《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和专业输血指南;主管行政部门规定输血质量是三级综合医院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毕业的临床医生输血基础知识甚少,培训和行为规范难度很大,其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中,把临床输血的相关知识分散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不系统不全面,基础课与临床课相隔时间太久,以致于上了临床忘了基础。另一方面,输血教学的教材内容陈旧,过于简单,没有输血相关的知识内容,以致安排的课时不够,也没有实践课,导致学生所学输血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出现极不科学和不合理的输血治疗行为,这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教学中的缺限,也是多年来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现在国内少数大学设立了临床输血专业,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市场的需要。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非常重视医疗机构的临床输血行为规范,但大学的这种培养模式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基于临床医疗本科教学现状,对现行输血知识教育实施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学大纲的修订。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好准确的教学目的、适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培养的目标是,走上工作岗位,对输血治疗的基础知识如:血液制剂的品种、规格、剂量、使用方法及适应征牢固的掌握,灵活应用;对输血指征非常熟习、输血适应征很好的把握,对输血的风险意识明显的提高;对输血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输血后的疗效评估及输血后的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置措施,对血液保护和自体输血的主要内容能熟练掌握。二是教材内容的改革。在教材内容上,不能完全按《外科学》输血章节内容教学,在保留原教材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血液制剂的规格和使用方法;强调临床输血过程管,结合2012年8月1日卫生部令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从血站血液生产开始到患者输血结束为止,根据岗位分为管理者、医师、输血科技术人员和护士执行四个过程。每个过程有接口,接口往往是关键控制点,应让学生掌握输血过程的四个关键控制点的相关内容,其中输血前的评估要结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根据贫血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症状,不同疾病,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等个体差异和输血风险进行综合评,临床输血申请应提供异体血和自体血让患者选择,应特别强制输血分级管理的要求。输血后疗效评价是输血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治疗效果应有一个客观的结论,必须在输血病程记录中有记载,每输一次血都应有评价,无论是实验数据还是临床症状,都应在病程记录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重点让学生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且也是较严重的如溶血反应、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处理对策;为保护血液资源,还应加大自体输血内容和相关要求,对自体输血的适应为症、方法和有优点等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今后在与病人进行知情同意时有沟通的基础知识。规范输血过程管理,应增加临床输血病程记录各输血相关文书书写要求。特别是紧急输血时的文书要求。教材的内容可以适当丰富些,应当留有学生自学的部分。 三是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有理论教学和实践课两部分组成,由于改革前的教学计划学时不够,可以把其它课如《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课进行调整,使学时数得到扩充。理论教学可以上大课,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实验课可以分班分两次上,共个半天,为使学生对临床输血有感性认识,学生先到血液中心见习,参观从血液原料的采集,血液的筛查,成份血的制备以及成品入库进行全面了解,使学生对血液资源的宝贵,各种血液制剂的规格和作用有了感性认识,便于理论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把学生放到医院输血科,通过参观输血科的工作流程,血液的入出库、血液的发放,输血申请和输血病程记录和输血后疗效评估审核,对整个输血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四、教学改革实践体会

我院临床输血教学改革从2014春开始着手实施,已进行了两年时间运行。实施对像是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其中2011级共3个班132名学生,2012级共2个班99名学生。实施内容:理论课上大课,课时安排在《外科学》输血章节上,共2个学时,剔除一些次要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拟定的大纲要求,组织教学资料,进行重点讲授和要点分析,部分知识让学生课后自习,其中对贫血的病理生理,大量输血的方法,血液制剂的临床使用要点,如何进行血液保护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从教学效果看,在理论课现场,无论学生神态、注意力,课堂纪律、回答问题的热情都要比前两届的学生要强。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课后的交流,同学们反映都限强烈。这一方面是一改过去学生非常反感的照本宣科,与时俱进生动有趣,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效果更好。通过两次的实验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两次见习,由于场地限制,学生要分组见习,由多名老师负责不同的组见习不同的内容,轮流交换学习。在中心血站见习中,学生主动向血站的老师提问,认真观察血液制剂生产过程,复习理论课的内容。实习结束后,不少同学主动要求现场参加无偿献血,特别对献成份血很感兴趣。在医院输血科见习时,学生们对输血病例的分析,输血相溶性试验,特别是对可输可不输的病人的判断,紧急输血前评估的速度,输血后的疗效评价方法,输血记录的样式,成份血的科学合理输注非常关注。临床输血教学改革只是一个初步尝试,由于临床医学专业根本没有临床输血这门课,只是把临床输血的内容放在《外科学》上,若要深入改革,还要得到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教材上,应尽快组织好相关内容编印成册,下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目前我院该项工作已快完成,但愿这种改革能为临床输血工作垫定一个基础,并对该项工作起一个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输血科)

作者:卢建明

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论文 篇2:

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实施拓展教育的探讨

摘 要: 输血医学的综合性要求:输血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输血相关知识覆盖和相应的能力素养,当前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理论教学内容和实习教育覆盖内容不足以满足临床输血对输血人才的需求,完善当前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体系,实施输血教学拓展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以提高本科输血教学综合质量的目标出发,从实施输血教学拓展教育的必要性、拓展范圍、拓展实践方法、教育成果考核和拓展方案改进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输血教学;拓展教育

近年来,输血医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特别是传统学科分类等限制,输血医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一直挂靠在临床检验诊断学名下,处于没有自己学科的尴尬境地,使得输血医学人才建设(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称晋升)、学科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但2016年7月30日输血医学正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同时还明确了三级学科的设置,覆盖了输血医学全行业,不仅临床输血(输血科或血库),还包括各级各类输血研究所,采供血单位各个部门都有了自己的法律认可的学科身份,这必将对输血医学医、教、研起到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因此,加快培养输血医学专业人才,努力提升输血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我国输血医学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但目前输血尤其是输血检验人才仍然主要来源于医学检验专业,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教育部规定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相应改为四年。

而且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作为培养输血检验人才的主要专业,本科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使得输血人才的培养时间更加有限。

输血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医学综合性学科,本科生输血医学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实施拓展教育,扩展学生视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知识含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临床对输血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特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一、 输血医学的综合性

当前,输血医学学科与输血技术的发展使输血医学演变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态势,输血科是涉及多部门、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输血是本学科的核心,学生必须了解输血工作流程,掌握输血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输血工作除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外,遇到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不合或输血不良反应等情况时,要及时查询原因并尽可能快地做出处理方案,同时需要与临床用血科室、供血机构、医务部门等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患者临床诊断、输血史、治疗药物等,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从而保障临床用血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势必要求输血科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广泛的输血相关的认识,因而针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实施拓展教育势在必行。

二、 输血教学实施拓展教育的范围

现阶段,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注重输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统“三基”教育,主要围绕输血科开展的血型、抗体筛查、交叉培训、效价、血栓弹力图等项目操作、血制品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等进行,这也是作为输血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输血人才的核心教育,而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输血科实习生的培养要求与临床所需的输血专业人才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输血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亟需拓展,在现有的“三基”教育完成良好的同时,培养范围主要增设临床输血必须知晓的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流程、预案和文件,输血相关的机构、部门、科室的功能及相互间的衔接,输血科与各方的沟通技能,临床输血相关疾患的发生、发展、诊治及输血特点,输血相关新技术等。

三、 输血教学实施拓展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 设立拓展教育大纲和实施方案

根据上述拓展范围,将其穿插编入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生输血教学大纲并按照大纲进度实施教学工作,包括学校理论授课课程、医院的实习培训、开展学生自学教育等。在实施拓展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查询输血专业书籍和国内外文献的方法。

如书籍有《临床输血学》《临床输血学检验》《输血治疗学》等,国内核心期刊有《中国输血杂志》《临床输血与检验》等,国外期刊有《Transfusion》《Blood》等。书籍和杂志的涉猎,应鼓励学生图书馆借阅或自行购买,实习期间医院输血科也会有一些输血相关书籍可引导学生查阅,而对中外文期刊文献的查阅,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文献检索的课程,输血教学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了解新时代临床输血发展方向或通过查询文献从中探寻实际中遇到的输血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学与自学并重。

(二) 实施拓展教育的形式

1. 基础教育

学校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打好理论基础,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加深对输血法律法规的学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其他拓展教育内容也应有机融入授课内容。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是 1969 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先提出的,是以问题为先导,通过小组讲座和讨论形式,学生在代教老师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获取专业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目前已在国内外的医学院校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输血教学也可以借鉴并开设PBL授课模式。

2.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以在医院输血科实习培训为主,将学校学习的输血知识与临床输血工作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对实习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与输血相关科室的沟通能力、临床血型难以判定、交叉配血不合、不良反应处理等事宜的处理流程和解决方案。

主要形式包括参加输血科科室讲座,学习输血科文件所涉及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参加科室疑难问题讨论,了解输血科老师参加的临床输血会诊,参加医院临床输血相关的宣教讲座、病例讨论等。

四、 考核拓展教育結果和持续改进

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教学时间更为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上述诸多教学内容,在教育时间、教学程序和技巧上都是严峻的挑战,对本科学生学习素质和能力水平进行考核并与其他同等学校进行对比,以明确实施拓展教育的效力,考核包括学生的学期考试、实习出科或结业考试、就业方向的统计,以及就业后在所在单位或行业内的贡献和被认可程度等。

实施输血教学拓展教育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PDCA循环管理办法,进行持续改进以不断完善输血医学的教育方案。

五、 总结

输血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输血科对临床输血应起到规范管理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输血医学教育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临床对输血医学的需求。

本科生输血教育是培养优秀的输血人才的基石,在现阶段的输血科实习实践安排中,局限于输血科的“三基”学习,基础操作为教育重点,不足以满足现阶段大环境下临床输血对输血人才能力的需求,实施输血教学拓展教育。通过对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输血教学进行改革,在现有的教育内容上拓展知识覆盖面、了解输血医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新时代输血医学多学科合作的发展前景、新时代输血科发展新思路等,教学方式也应更加丰富多彩,在学校理论授课和实习教育阶段均有机会掺入新的教育模式。

如需将拓展的内容整合入教学大纲和实习要求中、开设PBL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输血相关的讲座和问题讨论等,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新时代临床输血亟需的输血人才任重而道远,教学相长,提高输血科实习生能力的同时也能规范教学医院自身的行为。

因此,对本科生输血能力的培养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考试成绩的评定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查占山,臧艳,顾海慧,等.输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57-959.

[2]徐慧,禹莉,郝艳梅,等.《临床输血学》多元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与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0):1208-1209.

[3]戴健敏,姜晓星,陈瑞明,等.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的探索[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840-842.

[4]汪强,高蕾,颜珂,等.输血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6):646-648.

[5]姜晓星,戴健敏,陈瑞明,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输血学PBL教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801-803.

[6]石天,余莹莹,袁杰,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输血学教学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0):1439-1440.

[7]尤海菲,尹文.国内外输血医学教育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5):535-538.

作者简介: 杜鸿,温会燕,冯萍,杨欢,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输血科。

作者:杜鸿 温会燕 冯萍 杨欢

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论文 篇3:

对五年制临床实习生在输血科带教学习的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五年制临床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带教学习工作,在阐述带教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坚持因材施教、组织合作学习、结合实践思考、注意带教管理和注重整体提升的带教体会。

关键词:带教学习 输血科 临床实习生 五年制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学的一部分,是院校教学的延续。它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将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即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五年制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学习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将带教工作体会作如下报道。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输血的除了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防止出血性休克外,还可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缺氧症,以及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血液凝固障碍等。因此根据病人因不同,输血治疗的具体目的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种类的输血方式。然而,根据已知的研究,随血液传播的疾病超过60种,有一些疾病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对于不同人种有不一样的反应。因此,如何带好输血科进修生是目前的教学课题之一。

1 带教工作现状及问题

临床输血学科,是一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内容涉及面很广。受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及应用需求的影响,不少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科学。因此,我国在输血领域起步较晚。输血专业的临床学生,远远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需要的专业人才往往是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择。他们需要在临床进行进一步学习。

总的来讲,目前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入科介绍不到位;二是单一带教老师能力审定不足;三是“放手不放眼”的原则坚持不够;四是操作示范不到位(自身);五是考试考核水平需要提高;六是日常的督导不够(如仪表仪态、组织纪律)。

近年来,我们对前来我院输血科实习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前,学生普遍存在对输血法律知识认识不系统、成分输血知识欠缺、输血风险认识模糊、输血作用了解不清;实习后,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且在是临床上不断进行应用。为此,我们认为,通过带教工作,实习学生对临床输血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方面知识进一步掌握,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临床输血基础,基本能适应工作需要。

2 带教工作体会

2.1 坚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带教中,也一样适用管用。在我院输血科,由于基层医院、血站来进行实习进修的人员相对较多,流动性大,且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在带教中,通常是在介绍科室总体运行情况,组织实习生统一学习有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学科前沿知识等基础上,考虑到实习学生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差异等情况做好因材施教,在带教方法、带教内容、带教方式等进行差异教学。

2.2 组织合作学习

这里的合作学习,是指针对实习学生分组实习的实际,在同一个学习层面上,组织大家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就带教学习工作中的收获、问题、需要解决的困难等,进行自下而上的探讨的研究,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略。综合来看,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3 结合实践思考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输血科的实习生,大部分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有一部分是在来输血科实习前在其他科室有过实习经历,但这远远不够。由于受工作经历限制,他们对输血科的操作方法、工作流程等,多数仅在执行的层面,没有进行具体的思考,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考得不够。

2.4 注意带教管理

带教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带教过程的全面管理。带教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带教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带教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带教过程管理、带教质量管理、带教师资管理、学生管理等。

2.5 注重整体提升

实习生对输血基础知识较薄弱输血基础知识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需掌握的内容。然后,光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输血科定型、配血都是直接用于临床,输到每例患者体内,每一步细小的误差,对患者都是生死攸关。因此,对输血科的学生,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有意识提供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边缘学科、边缘科学、最新学科动态、科学思维方式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切实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带教工作既然能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是提高带教者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它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能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桂芬.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应加强质量控制的学习[J].中外医疗,2009(29).

[2] 马善芝.肿瘤化疗专科带教实习生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0(2).

[3] 陈银月,陈念芬,陈茂玲,等.我院住院药房实习生的带教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28).

[4] 李成云,冉成华.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生带教体会[J].价值工程,2011(16).

[5] 滕本秀.输血科的实习生带教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7).

作者:贾鸣 赵树铭

上一篇:新教师工作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工作总结汇报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