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委员会记录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输血委员会记录(精选5篇)

输血委员会记录 篇1

11月22日下午三点,我院2016年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在门诊四楼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委员xx主持,副主任委员xx院长出席会议,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主持人xx首先汇报了16年输血科主要工作及院内培训开展情况。会议第二项由医务部xx主任对2016年临床合理用血评价结果进行通报。

输血委员会记录 篇2

关键词:输血记录单,改良,质量控制,缺陷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狭义的输血是指全血输注;广义的输血是指包括全血在内的、由血液制备的各种有形成分或无形成分的输注[2]。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 随着国家对输血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 人们输血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观念的加强, 输血安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3]。输血记录单是临床上记录输血相关内容的重要文件, 是病历文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血库交叉配血结果及护士输血核对的重要依据;同时记录单上献血者的姓名、血袋号等可将每袋血追溯到献血者。输血记录单在输血引起的纠纷中作为举证的重要依据, 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广泛的高度重视[4]。目前, 针对原有输血记录单的临床使用过程, 存在着一些缺陷, 我们对输血记录单进行了一些改良, 在我院试行使用了1年,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

手术室一级质量控制文书组对我院手术室2012年输血记录单 (原版) 和2013年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的检查资料。见表1。

2012年113份输血记录单, 未输完带回病房20袋, 未输带回病房16袋;2013年114份输血记录单, 未输完带回病房23袋, 未输带回病房14袋。

1.1对2012年113份输血记录单的整理分类结果如下:

1.1.1无缺陷的输血记录单64份, 其中输1袋58份, 全部完善;输2袋40份, 6份完善。

1.1.2存在缺陷的输血记录单49份。其中2袋34份, 3袋 (含3袋) 以上全部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形:

1.1.2.1记录不完整, 只有第1袋血的取血信息 (取血者、时间、发血者) 、输注信息 (输血前核对者、执行者、开始时间) 和最后1袋血的结束时间, 其他信息中断, 尤其是涉及多科、多人时, 输血记录单中无法体现, 不能完整体现每1袋血输入人体的每个环节。

1.1.2.2记录完整, 但卷面凌乱, 且不能与血袋号一一对应, 无可追溯性。

1.2 2013年114份输血记录单, 未输完带回病房23袋, 未输带回病房14袋, 无上述缺陷。

2资料对比分析

2.1输入1袋血时, 输血记录单 (原版) 和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均无缺陷。

2.2输入1袋以上血时, 输血记录单 (原版) 出现缺陷, 2袋时缺陷率85%, 2袋以上时, 缺陷率达100%。每份输血记录单 (原版) 只适用于完整记录1袋血的输入情况, 输血量超过2袋 (含2袋) , 缺陷率明显上升, 不适用于记录多袋血的输入。

3原因分析

3.1输血记录单 (原版) 的缺点见表2。

输血记录单 (原版) 只有一个取血信息 (取血者、时间、发血者) 、输注信息 (输血前核对者、执行者、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在输入2袋 (含2袋) 以上时, 出现以下情况:

3.1.1医生为节省时间, 不另填写输血记录单, 直接在原记录单添加数量, 血库直接将血袋号加贴于上一血袋号后, 取血者、取血时间、核对者、执行者、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只有一处, 无法填写。血库医技人员和护士的处理办法是: (1) 第2袋及第2袋以上血在输血记录单上干脆不记录, 只记录于科室留存的发血记录本和输血记录本中, 导致输血文书书写中断。 (2) 将第2袋及第2袋以上血输入情况填写于空白处, 导致输血文书卷面凌乱。同时取回多袋血时, 血袋号粘贴顺序与输入顺序常常不能完全对应, 无可追溯性。

3.1.2医生另填写记录单, 输血文书无缺陷, 但重复书写患者基本信息, 加大医生工作量, 不利于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尤其在抢救出血严重, 病情危急的患者时, 不具有可操作性, 所以在输入3袋以上的血时, 缺陷率急剧上升到100%。

3.2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的优点见表3。

改良版输血记录单与原版比较, 患者的基本信息内容不变, 每袋血从申请数量、种类、配血、筛查、取血核对、输入及其相关时间都以表格形式记录, 一份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可以记录4袋血的输入。其优点在于: (1) 血液输入信息一一对应, 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每1袋血输入人体的每个环节, 具有可追溯性。 (2) 大大降低了输血记录的缺陷率, 缺陷率下降为0。 (3) 减少医生重复的文字书写, 减轻了工作量, 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4) 节约纸张, 环保高效。

4结果

4.1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内容较输血记录单 (原版) 更为全面, 能够客准确地反映每袋血输入人体的每个环节, 包括配血、筛查、取血、核对、执行, 客观准确反映输血执行情况, 确保了血液输入的合理性和可追溯性。

4.2减少了临床医生重复的文书书写, 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4.3节约纸张, 环保高效。

5结论

输血记录单是在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对患者输血过程的原始记录, 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具有很强的稽查凭证属性, 也是医疗纠纷判明责任的法律依据。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以表格形式记录, 方便简洁, 减少了医生对医疗文书中患者基本信息的重复书写, 省时省力, 节能高效, 为抢救工作的赢得了时间。而且完整、规范地记录了患者输血的全部过程,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降低了输血文书的书写缺陷, 有效防范输血纠纷的发生。医院在遇到与输血相关的医疗纠纷时能够掌握主动, 减少解决纠纷的难度, 是安全输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 输血记录单 (改良版) 较输血记录单 (原版) 更系统、更全面, 可操作性更强, 更适用于临床输血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峰, 王鸿利, 刘国栋, 等.临床用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7-119.

[2]王振义, 李家增, 阮长耿, 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3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825-856.

[3]李毅, 王芳.加强输血管理提高输血安全[J].吉林医学, 2011, 32 (24) :5179.

评审办 输血督导 详细记录 篇3

检查时间:2010.6.3 检查人员:*** *** 督导记录:检查输血科 检查内容:

1、血液储存质量检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的执行情况。

2、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制度执行情况。

3、是否有血液存放环境的检测记录,检测记录是否符合血液存放环境的规定。检查结果与整改措施:

1、输血科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做好各项记录。输血科值班医生每日定期检查各项相关检测记录,能够做到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科有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马上与血站联系: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 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交接面上有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色。

并规定当血液保存期过期时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有相关记录,记录完整。

2、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制度执行情况。

血液入库:市中心血站送来或从市中心血站取回的血液及其制品,有专人负责接收入库。入库时双方对照送(取)血单核对,核对内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

日期、成分制备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将血液及其制品放入储血冰箱内储存,血液入库登记记录完整。

进入输血科(血库)的血液及成分,有入库登记。登记内容: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入库时间、入库人、移交人等。全血、成分血按A、B、O、AB血型分类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或专用冰柜不同层内,标识明显。不同日期的血液依先后次序存放,整齐排列,不能倒置,以便发血时观察红细胞和血浆层界面。

血液发放:发放血液及制品到临床时,能够做到所用的血液品种、所需量、并重复三遍给取血人听,双方确定无误后方可发血。做好发放前检查工作,血液及制品发放前应观察有无质量变化,如:颜色是否正常、分界线是否清晰、有无溶血、有无凝块、有无絮状物、有无气泡、是否超过有效期、有无破损,若都无上述情况时,才可将血液发放临床。遵守先进先出原则,发放血液及其制品时,应按血液先后日期发放,先发效期短的,后发效期长的。严格遵守先出库后发放原则,先电脑出库,再开用血凭证、发血单或发票,再发放血液。

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完整有效,能够做到每年上交档案室并保存至少十年。

3、是否有血液存放环境的检测记录,检测记录是否符合血液存放环境的规定。1)做到了不同血型的全血、成分血分型分层存放或在不同冰箱内存放。2)未能做到连续不间断的温度检测记录。仅有四个时间点的检测结果:(7:30、12:30、17:30、22:30)整改意见:与设备科沟通,购置相应设备,以便达到有不间断的温度检测与记录。

3)血液保存的温度和保存期符合要求。

输血委员会会议纪要 篇4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白海鹰主任对2013年第一季度输血工作进行总结:1)输血指征把握不明确。2)输血申请单填写潦草。3)血袋及输血不良反应卡返还不及时。4)输血前检查项目不完善。

2、吴培良院长对输血工作细则做如下总结:

(1)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于减少输血并发症、减少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死亡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加强医护人员输血指征的培训。

(2)外科输血指征的严格把握,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为了能够准确评估失血量,必须对患者术前全身情况作一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体能、营养及各脏器功能状态,尤其基础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便于对不同手术患者能耐受失血量的最大安全限量进行预测。

(3)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去年我院已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3月4日已印发《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临床紧急用血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管理制度》附《临床输血指征》。希望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

(4)合理安全用血,必须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5)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如果对输血相关法律和输血规范不了解,可能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导致医疗纠纷。今我院已完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科室必须落实学习

2011年第二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

2011年7月6日下午,在4楼小会议室召开了我院2011年第二季度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由陈榕生院长主持会议,全体委员会成员及输血科人员参会。

1、会议首先由检验科黄胜兴主任做2011年第二季度用血情况的总结:1)成分输血率均符合标准。2)用血量较大,急诊用血量不足。

2、叶传勇副院长:上一季度全院落实学习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季度书序工作已取得显著的成绩。今天我们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血源资源,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进行探讨。

3、内科秦晓文主任:通过输血血液直接进入人体,血液质量问题一定要严格把关,一环扣一环。加强血源管理,全面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最根本保证。

4、医务科叶娉婷科长:医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医院的管理层要透析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血库软硬件的投入,血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

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书面记录并归档备查,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5、质控科林炳煌科长:以质量为核心,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对输血科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6、医务科傅金木科长:加强对医院管理层和输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了解输血专业所涵养的内容,改变“输血科(血库)业务简单”的传统观念,合理配备学科带头人,各级技术人员,建立“输血医师”概念,“输血医师”应参与临床输血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研究工作,发挥血库对临床输血技术指导职能,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7、口腔科谢建宏主任: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是输血科最关键的工作,因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思想高度集中,养成有秩序的良好工作习惯,防止差错发生。

8、急诊科刘连地主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极为重要,临床医师要更新输血知识,转变观念,了解各种成分血的作用和输注特征,合理应用成分血。要转变“全血”、“新鲜血”比“库血”好、急性出血需要输全血,输血对患者有益无害的旧观念,从而提高输血诊治水平,使患者获得安全、高效又经济的输血治疗。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5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在本院院长指导下,负责院内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并接受凉山州书写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二、医务科在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助下负责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贯彻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采供血“三统一”和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规定,贯彻执行我院输血管理制度。

四、每半年组织一次成份输血、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全员教育。并在医务科主持下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考试。

五、经常组织委员会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临床输血工作及输血科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上一篇: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消防安全培训内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