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误区分析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是促进学生顺利成才与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小学班主任必须找到科学合理的对策,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一、当前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就当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德育工作和现实生活相脱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误区分析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误区分析论文 篇1: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与超越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公民人格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愈发重要。深入分析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现状,充分挖掘有助于公民人格教育的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一、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

探讨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离不开对人格的理解。从词源来看,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意指古希腊戏剧演员所佩戴的面具,它所代表的是戏剧中人物的角色,体现的是不同人物的特征。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人格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学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的内涵。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根据这一理解,一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不同人的人格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一个人的人格也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之后是很难轻易改变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情感与行为等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远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正是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人格、积极的人格就显得格外重要。按照美国教育家洛克伍德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指任何由学校发起的,通过明确教授可以直接导致良好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以直接系统地养成年轻人良好行为的教育项目”[3]。人格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培养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依照上述对人格的理解,公民人格乃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独特的精神气质,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引导下,人由独立人成为公共人。具体来看,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在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从个体与自我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独立性,意味着它不依附其他人或事物而存在。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主体性,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个体。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公共性,也就是具有公共精神。公民人格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性、主体性、公共性的公民人格特质的教育活动。

二、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性价值观的公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4]。这些都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公民人格教育是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然而,通过对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可以发现,在公民人格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亟须解决。

(一)学生独立性的偏失

在一些中小学,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很少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校园环境卫生由保洁人员负责,学校的日常维护由后勤维修人员负责……甚至,在一些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也会提前作好一切准备。总之,学校和教師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为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任务。成人过度干预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长此以往,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利于独立性的发展。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今后难以独立生活,当学生步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将会因缺少生活能力而手足无措,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巨婴”“啃老族”就是独立性缺失的表现。

此外,与生活上的不独立相比,思想上的不独立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公民人格的形成。在强调竞争、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中小学中,为了便于评估、考核与比较,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会被设置标准答案。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考试作答都必须向标准答案靠拢,否则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考试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凡事都要考虑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不敢、不想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丧失了独立人格,依附性人格伴随着儿童一生……它使儿童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事事以他人为依靠,缺乏理性选择能力,在服从他人中丢失了自己。”[5]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再思考。当学生走入社会后就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乃至人云亦云,独立人格无从谈起。

(二)学生主体性的偏离

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因此,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是,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并未从学生出发,导致学生主体性的偏离。一方面表现在学情分析的缺失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不少老师的学情分析是形式化的,要么是从网上下载的,要么是随意写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已。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存在的问题等。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如此,没有以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活动的出发点。活动往往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或结合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顾及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从学校走出的学生正如从流水线上出来的标准化产品一样。学生主体性的偏离弱化了学生作为学校生活主体的地位,带来了学生的同质化,千人一面,无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学生公共性的偏差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公共性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公共性的养成。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爱护公物、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公共性的培育。但是,在这些具体措施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公共性的实质是公共精神—自觉遵守并捍卫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种精神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行为,不能依靠外在的、强制的力量。但是,有些公共精神的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功利倾向。比如,在德育课堂上有一节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教师则通过展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个人生命安全。这种以事件发生的结果作为遵守规则的理由不能使学生真正从内心遵守这一规则。因为一旦事件的后果对个人没有影响,规则就会变得无关紧要。这无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并真正遵守交通规则。二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私德化。公共性教育也是一种公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要求。但是,在学校中却存在公德教育私德化的误区,使公德教育沦为私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学校里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学校是我家”“班级是我家”等等。学校设计标语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班级和学校。可是,反过来讲,如果学生到了不是自己家的地方,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不管不顾?同样,这也是不利于学生公共性养成的。

三、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的路径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正如学者所言,“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目的性而言,它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6]。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回归初心:让学生回到学校的中央

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确立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到实处。新课改以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主流,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让学生回到学校的中央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作好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会、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及时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比如学习习惯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生活习惯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此外,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要合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求,避免不同年级、班级采用同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二)认清角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还要教师不断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代替者。学生的发展是靠自己实现的,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独立生活的机会和空间。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日常生活往往是由于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实际上,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希望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外在的干预没有内在的自觉产生的效果好。教师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要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甚至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活动,进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良好举措。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关键时候对学生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并非意味着教师就完全放任,由学生自我教育。教师要在大的教育方向上面、在学生遇到的焦点问题上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三)优化环境:通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公共精神

对于公民人格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创设适宜的环境,通过日常生活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正如学者所言,“我们总觉得人才要架构各种方式,其实生活最重要。人格不是教育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7]。为此,学校通过公共生活的建构培养学生公共精神成为公民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具体来说,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爱护班级环境,遵守班级规章制度,通过民主方式产生班干部,鼓励学生对班级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并实行学生自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吸纳学生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校外生活中,教师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8]公民教育成为中小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而公民教育要从公民人格教育做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9-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0.

[3]洛克伍德.人格教育之辩:一个发展性视角[M].孙彩平,周艳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9-10-1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5]程偉.“听话教育”的批判性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96-100.

[6]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497-503.

[7]许纪霖.人文教育与人格培养[EB/OL].[2019-08-10].https://mp.weixin.qq.com/s/yRlq1T0kF8dQSmVmwiPYoA.

[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3.

【程伟,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作者:程伟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误区分析论文 篇2: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是促进学生顺利成才与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所在。小学班主任必须找到科学合理的对策,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就当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德育工作和现实生活相脱节。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认知特点,针对性地采用教育对策。而有的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管理时,很容易忽略了这一方面,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甚至会陷入假大空的形式主义误区。班主任经常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爱国、诚信等理念灌输,却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未能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忽略了其主体性的凸显,导致德育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进行下去。

其次,德育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不足。班主任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当前的德育工作开展中,仍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考试成绩方面。且班主任平时需要面临较大的工作量,没有太多时间来关注学生德育教育。虽然不少班主任一开始都会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但在实践中却通常难以持续并落实下去,导致德育工作的连贯性不足,最终获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最后,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容易忽略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是互联网为主导的网络时代,而高年级小学生也会受到互联网的较大影响,这个时期的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构成的主要阶段中,建立起了较为明显的自我意识,并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而学生在吸收网络信息的时候,难以正确对其进行筛选,就容易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腐蚀,有待班主任给予正确引导。若是在德育工作中忽略了这一点,未能做到紧跟时代脚步,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无法得到强化。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1.将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通常情况下,班主任都会对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德育教育。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出其主观能动性,同时把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认真学习并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给学生树立一些行为标尺。比如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日班长、文明岗等,让学生轮流扮演监督者的角色,检查卫生保洁、课间操情况等,避免出现乱扔乱投、打闹、推搡等的不文明行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再如母亲节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节日主题来设计相关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感谢信,或是送一束花等,使学生懂得应当孝敬自己的父母,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2.做到以身作则,加强德育工作持续性

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导师,高年级小学生很容易把班主任树立为自己的榜样,学习其一言一行。而面对日常工作较为繁杂的情况,班主任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与连贯性,最为主要的就是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樣。这样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无须花费过多时间,就能让德育渗透到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比如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应迟到,自己就应当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中。而教导学生要文明用语,班主任自身也应当注重对文明语言的使用,经常对学生说“请”“谢谢”一类的词语,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这种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方式,在确保班主任赢得学生尊重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素质水平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促使德育工作持续开展下去,乃至影响学生一生。

3.对学生实施正确引导,利用网络加强德育工作效果

目前的小学生基本都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要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并指导学生从中筛选和吸收正面的信息,班主任就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做到主动出击,构建起完善的网络德育工作体系。班主任可以在校园网站规划一个德育专栏,在其中融入积极健康的思想和信息,并积极策划与组织网络学科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让德育能够以主动的姿态在校内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给高年级小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特点的儿童网站,令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及影响。在平时也要多运用社交软件和学生交流沟通,比如利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状况等,不断拉近与学生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罗峰

作者:庄小回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误区分析论文 篇3:

敲开心灵之窗,叩响德育之门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整合的大趋势,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重要影响,同时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作用。笔者通过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首先分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三个误区:1.德育等同政治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领域,二者不能进行整合;3.脱离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能够很好地进行德育工作。笔者以案例、列举等形式对三个误区进行抨击,证明德育和心育之间存在着共同点,以及两者起着相辅相承的作用。另外,笔者也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德育建设的整合进行分析,列出了四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最后,笔者阐述德育工作对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反作用,从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得到启发。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整合;误区

诗人但丁说:“一个人如果知识不全,可以用道德去弥补;一个人如果道德不全,则无法用知识去弥补。”可见,除了“授业”之外,“传道”是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至今,随着道德教育的地位逐渐被重视和提升,其功能和方法不断地被完善,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德育是否只是一味地灌输和说教,或是应该从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逐渐升华到道德层面。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进行整合,强调心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德育等同政治教育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单纯地流于形式,集体地进行口号似的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试图把道德观念强加于学生身上。空洞的、并且脱离生活的专有名词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讲,显得尤其无力,从而使得德育效果不明显,或者造成了学生空谈大话的情况。班主任总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升旗仪式上,学生在老师身边总是能做到肃立敬礼不说话,可当老师离开的情况下,国歌响起,总有个别学生仍然嘻哈打闹。教师就像复读机一样不断地强调硬梆梆的政治术语,批评学生,但学生内心仍然懵懂地不知道为什么,却打心底厌烦这样或那样的条条框框。因此,德育并不等同政治教育,更加不能照本宣科。

误区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同范畴的两个领域,二者不能进行整合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理论基础上、所采取的工作方法上,等等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两者无法而且没有必要进行融合。另一方面,黄发芳和孙铁峰两位学者的观点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它使学生在社会行为中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先贤、英雄模范等行为……”从上所述,德育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是让学习者从内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建立健全的人格过程中,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心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它力图使得学生具备自强自信、坚毅不拔、成熟沉稳等品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对学习者在心理变化的某些层面上的要求不谋而合。

误区三:脱离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能够很好地进行德育工作

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德育工作当中,假如学生抱着叛逆的心态,闭耳不闻,教育者则无法继续进行劝导。但如果孩子已经打开心扉,那么他就会顺利地接受德育要求并努力地执行。以下列举一位教师的教育随笔:

一天中午看四年级宿舍的时候,我一听到隔壁宿舍传来声音,马上冲过去,果然捉个正着,小烨和小卓两个人正在下床拉扯着一只拖鞋。他们的声响已经吵醒了同宿舍的同学,正对他们俩啧啧埋怨着。

我让他们俩站门外,然后对他们开始谆谆教导:“你们在睡觉的时候怎么会闹起来呢?你们知道其他同学都睡觉了吗?”小烨和小卓两个互相指着对方,又打算开始争吵起来了,红着眼睛抢着说“是他!”我马上按住了他们的情绪,说:“首先,无论发生什么争执,你们都应该等到大家都睡醒了才慢慢商量。你们现在突然闹起来把全班同学都吵醒了,这是不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呢?”

两位同学的头低下来,我看到好像蛮有效果,接着说:“你们生活在一个集体就应该互相体谅和包容……”我讲了很多道理,后来他们表情流露出一丝惭愧,并向我承诺以后也不会这样了,我以为这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怎料第二天,他们又闹起来,这次是小烨抢小卓的枕头。这次当我准备再次严肃处理之前,小烨先跟我解释:“是小卓昨天先抢我的拖鞋!我今天要抢回他的。”对这种事情,我感觉到很无奈。

以上案例体现两个方面:(1)教师没有扫除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障碍而直接进行德育工作,使得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小烨尽管口头上承诺以后不会再犯这种事,但内心仍然对被抢拖鞋的事情耿耿于怀。教师一开始没有针对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沟通和理解,所以,小烨把这种负面的情绪一直带到第二天,同时情绪冲昏头脑,把老师前一天所说的话早已忘得一干二净。(2)教师在劝说过程中所提及到的“自私、包容、集体”,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未必能够很好的进行理解。相反,从事情的缘由进行分析,从孩子的情感进行探索,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一个从心里明白他们的老师。脱离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建設的基础

左右情绪的并非事情的本身,而是对事情的态度和观念。同时习得正确观念的前提是拥有良好情绪和心态。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应该先从孩子的情绪开始着手培养。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这基础上建立健康的、完善的道德框架。如果一位孩子在学校经常处于一种自卑、被排斥的情况下,怎么能要求他主动和同学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呢?心理不平衡的孩子往往趋于不良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所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德育建设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德育建设的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知识纲要》提出,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德育建设要求教育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把二者有机地整合,则从思想上或心灵上对受教育者进行升华,使素质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德育建设的形式

德育工作主要通过集体倡导、环境熏陶等方式公开、群体地进行活动。其铺开面广,并且形式多样,主要由讲课、讨论、参观、访问等形式,从而使得参与者拥有交流和分享的机会,促使德育效应更加广泛。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有团体咨询,但更为侧重个别交谈中的倾吐、咨询辅导、角色扮演等方式,后者更具有针对性和保密性。这正弥补了德育建设中缺失的环节,使得德育工作中不但照顾大众的效应,也能顾及到小个体的发展,特别体现在小学教育当中,学生的多样性和个体性较为突出的情况底下,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德育工作更加多元化和有效。

4.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

德育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教育的内容而把自己定位在不同的角色:“德育工作者把学生当作塑造的对象,把自己看成心灵的塑造者,往往持有评价性的学生观。而心理健康教育者则把学生看作有自身需要的人,把自己看成学生的参谋或朋友,持有共情性的学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情性促使教师与学生更亲近,能够提高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性。教师立身于不同的位置,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会得到不同的效果。理解、深有同感是學生从老师身上所期待得到的东西,反则责怪、批评或者教条主义会让师生关系更加疏远,学生更加叛逆。既是评价,也有共情,相得益彰,才能事半功倍。

三、学校德育建设反作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发展成为了当今教育的潮流趋势,在各种锻炼和启发中,学生不但形成伟大的情操和正面的价值观。而且从道德教育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培育出积极、乐观、健康的人格。从热爱生命发展到热爱生活,从尊师重道发展到互助互爱,从坚忍不拔到不畏惧失败等等,这无不展示着道德教育映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效当中,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敲开心灵之窗,叩响德育之门,双管齐下,祖国的未来才会有更健康的发展,学校教育才能持之以恒地延续。

参考文献:

[1]黄发芳,孙铁峰.中小学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D].宁波大学学报,2006.

[2]蔡美云.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ED/OL].http://www.docin.com/p-560381980.html.

[3]平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ED/OL]. http://www.docin.com/p-754126608.html.

作者:张子昕

上一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研究论文下一篇:集贸市场清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