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共12篇)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篇1

—-------—————————★—-------—————————

烟汽职院学字[2012]2号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德育评价细则(试行)

(改)

第一章 总 则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德育大纲实施细则》,保证德育工作有效实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形成意识,养成习惯,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行表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在校学生德育评价细则。

第二章 组织领导

一、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学生处、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代表、物业及学生代表组成的德育评价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院各系德育考核工作。

二、各系成立由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德育考核执行小组,负责本系学生德育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德育考核工作实行民主监督。

第三章 考核办法

第一条 德育积分考核办法以学院各项管理制度规定为标准,以学生本人的行为表现为依据,以各系为主体实行量化考核。第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每位学生德育基准分为100分,采取减分和加分(以德育积分通知单为依据进行加减分)办法,进行量化考核。

第三条 德育量化考核积分办法:学生每月德育考核积分=基准分(第一个月基准分按100分计,第二个月基准分按第一个月德育考核分计,依次类推)+计分。

第四条 计分由两部分组成:奖励计分(加分)和违纪扣分(扣分)。

第五条 各系负责学生德育积分考核,每月一次,并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档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德育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公示无异议,填写《学生德育评价档案》存档。

第六条 学生德育考核等级:按德育综合考核积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85分(含85分)及以上的为优秀,70分(含70分)—85分为良好,60分(含60分)——7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七条 德育积分与学生评优、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就业等挂钩。评优、奖学金标准为德育积分应在85分以上,无处分。助学标准,困难补助,除按照学院相关制度执行外,学生的德育积分应在60分及以上。德育标兵、优秀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团员德育积分应在90分及以上。

第八条 德育积分不合格处理:无恶性违纪行为,德育积分低于60分(不含60分)者予以警告。一学期德育积分低于30分者予以记过处理。学生两学期德育积分连续不及格者,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留校察看或劝退处理。

第九条 德育学分规定 :学生德育考核按四学期计,每学期1学分,共计4学分。每学期德育综合考核合格计1学分,德育考核不合格不计学分。其中军训学分、社会实践学分等项目按学院相关文件执行。

第四章 考核细则

第十条 增分办法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

1.在学院组织的思想教育或精神文明建设及各主题活动竞赛中获奖者,按比赛成绩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获优秀奖者加1分,获集体奖者每人加1分。

2.因见义勇为或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受到国家、省、市、学院表彰者分别加10、6、4、2分。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中获得国家、省、市、院级表彰者分别可加10、6、4、2分;集体获奖的其队员分获5、3、2、1分。

2.参加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受到表彰的,加1分,但每个学期最多记录不超过3分。

3.同类活动只取最高计分,不重复计分。

(三)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1.参加全国政府机关举办的文体比赛,获奖者:一等奖加10分,其余加6分;集体项目获奖者:一等奖每人加10分,其余每人加6分。

2.参加省级政府机关组织举办的正式文体比赛(含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文艺、体育比赛等)获一等奖加6分,其余加4分;集体项目(2人以上)获前三名者,每人分别获6分,其余每人获4分。

3.参加市级政府机关举办的正式文体比赛前三名加4分,其余加2分;集体项目获前三名者每人分别获4分,其余名次,每人获2分。

4.参加院级正式文体、心理健康教育比赛获前三名者,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其余名次获奖者加1分;集体项目:一等奖每人加4分,二等奖每人加3分,三等奖每人加2分,其余获奖者,每人加1分。

5.参加学院的大型文体活动(规模较大,档次较高,排练时间较长的,如大型文艺演出、运动会等),每次加2分。

6.在院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上发表非专业性文章的作者,院级的加2分;市级加4分;省级加6分,国家级加10分,被学院录用的广播稿每篇奖0.5分,每学期不得超过3分。

(四)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1.院级社团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组织者中贡献大的每人每次记1分,贡献小的每人每次记0.5分。获奖前三名者,加1分,其余名次获奖者获0.5分;集体项目前三名每人分获1分,集体项目其余获奖者,每人获0.5分。

2.凡我院各级学生干部,任期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可获以下相应的积分:

(1)院级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每人每学期可加8分;(2)系学生组织主席团成员,每人每学期可加6分;(3)院、系学生组织副部长,每人每学期可加4分;

(4)院、系学生组织干事、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每人每学期可加3分;

(5)班委委员、宿舍舍长等,每学期可加2分;(6)多重职务的不得累计加分,只加最高职位的得分。

3.被评为院级先进个人(优秀学生、优秀党员、优秀班(团)干部、德育标兵、优秀团员等)属于学院备案评优项目加3分,非备案评优项目每次加1分。市级先进个人加4分,省级加6分,国家级加10分。

4.被评为文明宿舍的舍长加2分,其他成员每人加1分。

(五)其他方面

1.成绩突出、为学院获得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等学生,一次加5-10分。

2.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受到相关单位表彰的(以文件为准),每次加2分。

(六)增分原则

1.受过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其德育增分须报学生处审批方可有效。

2.各班学生的德育增分需向系提供真实证明材料,以供德育考核小组核实。弄虚作假,德育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并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 减分办法

(一)打架、斗殴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

1.先动手打人未伤他人者,扣20分,打架事件主谋、事件挑起者扣30分;

2.蓄意肇事,不守秩序,不听劝阻,用语气挑逗,用各种方法触及他人虽未动手打人,但造成打架后果者,扣20分;

3.策划参与聚众斗殴者,扣40分; 4.持凶器打架者,一律扣40分;

5.纠集或授意校外人员在校闹事,殴打校内同学者,一律扣40分;

6.在打架过程中以“劝架”为名偏袒一方,促使事态发展,并产生后果者扣25分;

7.因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处罚的学生,扣40分;

(二)学生文明礼仪违纪行为扣分规定: 1.凡辱骂管理人员和老师者每次扣20分;

2.对管理人员和老师的正确教育批评、劝告不接受并顶撞,态度恶劣者每次扣10分;

3.对管理人员和老师进行威胁者每次扣30分; 4.动手殴打管理人员和老师者,扣40分; 5.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泼污水者每人次扣2分; 6.男女同学之间有不文明行为的扣5-10分,在教室和楼道内大声喧哗、疯闹者每人扣2分;

(三)学生吸烟、喝酒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

1.吸烟(指公共场合)每次扣5分,宿舍、教室有烟头的每个扣5分,有烟盒的(不管是否有烟)扣5分,总分不超过20分;

2.在校内喝酒者每人扣10分,醉酒者每人扣20分。其中酗酒闹事者,每人扣40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3、宿舍有空酒瓶的,每个扣5分,宿舍有酒,没喝的扣5分,总分不超过20分,4.因吸烟造成火灾等严重后果者,扣40分,包赔损失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四)学生赌博、偷窃、敲诈、勒索,强买强卖违纪行为的扣分规定:

1.组织他人赌博者扣20分,参与赌博者扣10分,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者扣30分,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2.为他人提供赌博工具、场所或引诱、逼迫他人赌博者扣30分,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3.凡偷窃钱财物的,无论金额多少扣40分,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4.凡敲诈、勒索的,无论数额多少扣40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5.凡强买强卖的,不论是否获利扣25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五)学生故意破坏公共财物的扣分规定:

故意破坏教学设备,实验用品,体育器材,书刊,杂志课桌椅,教室门窗及其他财物设施,除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按价或加倍赔偿外,视其情节轻重参照赔偿金额幅度给予扣分。

1.公物价值在100元以下者扣5分; 2.公物价值在500元以内扣10分;

3.公物价值在500元以上者扣15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六)学生仪表仪容仪态违纪扣分规定:

1.学生在教室、图书馆等地或参加集体活动时穿背心、拖鞋、运动短裤、超短裙等扣1分;

2、学生染杂色发、化浓妆者,每次扣1分;

3、因不文明行为发生口角,轻者每次扣1分,重者每次扣2分;

(七)住宿学生违纪扣分规定:

1.住宿生在规定时间进出公寓不刷门禁卡,每次扣0.5分,无卡者扣1分;

2、把门禁卡借给他人使用者,每次扣3分。使用他人门禁卡者扣2分;

3、住宿生无故不参加晚自习,无假条在宿舍每次扣2,请假条无系盖章者扣1分,伪造请假条者扣10分;

4.私自留宿他人(本校学生),每次扣5分,留宿外来人员扣20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5、私自偷配钥匙,扣10分,钥匙给非本宿舍人员使用的扣20分,并没收已配的钥匙,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拒不开门接受检查的扣20分;

6.住宿生回宿舍迟到,每次扣1分,以请假为名回家而实际未回家者扣5分,彻夜不归者扣20分,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7.熄灯后在宿舍大声喧哗、电脑上网、放音响、打扑克等影响他人休息,每次扣2分,不按时熄灯扣1分;

8.熄灯后外出上网,每次扣20分,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9.宿舍内务未按标准执行,每人扣1分,整体差,扣5-10分; 10.违规使用热得快、电热器、电吹风(800W及以上)、电炉子等,每次扣20分;违规使用电褥、酒精灯、乱接电源(偷电)等,每次扣20分,给予记过处分。宿舍无人情况下,电源插座、充电器未拔,每次扣10分。

(八)内务标准 宿舍内务考核细则:

1、床上只准摆放被、枕头、枕巾,被叠成方形,南排宿舍放南头,北排宿舍放北头;枕头放在被的内侧,枕巾统一搭在枕头上。被、枕头、枕巾、枕套缺一不可。以上不合格者每项扣1分。被差、床单不平各扣0.5分;

2、备用鞋整齐地摆放在床下,鞋跟朝外,或者整齐地摆放在阳台上,或者鞋架上,不按规定摆放者每人扣1分;

3、脸盆摆放在床底下,上下铺的脸盆床头左右各一个。脸盆内摆放牙缸、肥皂盒、毛巾叠成方形摆放在肥皂盒上,物品摆放不整齐扣1分;

4、箱子、提包整齐地放在柜子上面,其它东西一律放柜子里面,不按规定摆放扣1分;

5、衣服不准挂在床头或空床上,晾晒的衣服挂在阳台上,乱挂,乱放,每项扣1分;

6、卫生间只准放洁厕灵或者洗衣粉、便盆刷子。洁厕灵或洗衣粉放在角落里,便盆刷子乱挂、乱放每项扣1分;

7、卫生工具摆放在进门的门后面(或阳台左侧),门的另一侧(或阳台左侧)摆放垃圾筒。地面卫生应干净整洁,天花板无蛛网,否则每项扣1分;

8、阳台、厕所、桌面保持干净,否则每项扣1分。门上方的天窗不得遮挡,否则扣2分;

9、宿舍内务整体乱,扣5-10分。其中床铺整体乱扣5分,其他整体乱扣5分。

宿舍文化:

1、宿舍文化要健康、积极、向上;

2、可以装饰彩带、拉花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图片;可以张贴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或悬挂绘画、书法作品等;可以张贴体育明星图片;不准贴歌星、影星图片。

教室内务考核细则:

1、课桌前后左右摆放整齐,靠墙的桌子离开墙壁二公分,教室锁门后凳子摆放在桌子底下,或打扫卫生后统一放在桌子上。不按规定摆放每人扣1分。五人以上算整体乱扣5分;

2、凡是教室集体外出时,把书、本、学习用具一律放在桌洞内整齐摆放,桌面上不准有任何东西。书包挂在桌子外侧。座上有物品每人扣1分;

3、窗台上不准摆放任何物品。摆放物品扣1分;

4、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角落里。进门的角落摆放垃圾筒、撮子,撮子靠墙扣放。笤帚和拖把分别放在教室后面南北角落里。摆放不整齐扣1分;

5、讲台上只准摆放黑板擦、粉笔盒(最多2盒),乱放扣1分;

6、地面、窗台、门窗玻璃应干净整洁,否则每项扣1分。教室文化:

教室前面的墙,黑板两侧一边是宣传栏,一边是班务栏,教室后墙要有德育量化考核表。其他墙面可以装饰班级特色的教室文化,但是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

(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违纪行为扣分规定:

1.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违反实践单位的安全要求,不按规范操作,造成安全事故,情节较轻的扣10分。情节严重的给学院声誉带来损害的扣30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2.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遵守实践单位规章制度而被实践单位清退的每次扣10分,情节严重的给学校声誉带来损害的扣20分,给相应纪律处分;

(十)学生资助工作扣分规定:

1.学生填报资助相关信息时不得弄虚作假,如有违反扣10分; 2.贫困生库内的学生不得进行高消费,如有违反,立即取消其贫困生资格,并扣5分;

3.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不得将资助款用于请客吃饭、送礼或购买奢侈品等高消费途径,如有违反,将收回资助款,并扣5分。

(十一)其他扣分规定:

1.不认真完成值日任务或老师布置工作者每次扣1分; 2.在墙上乱涂乱画或踩脚印者,每处扣2分; 3.在校园内放鞭炮,每人次扣10分;

4.从楼上往楼下摔酒瓶等危险物品,每人次扣20分; 5.无故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扣1分,不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扣2分;

6.攀爬院墙进出校园者,每次扣10分。

第五章 其他说明

第十二条 德育考核内容广泛,学生处重点考核各系学生违纪情况。其它方面,学习和工作态度,宿舍管理,教室管理,社会实践及实习、就业学生管理等日常情况考核由各系德育考核小组负责。学生处负责督导,抽查。各系根据此条例可制定出相应的系德育积分实施方案,报学生处备案。

第十三条 各系德育考核加减分值不可随意修改,以《学生德育评价细则》(试行)为准。如出现以上未规定之情形,其增减分值可参照相类似条款执行。

第十四条 每学期末,各系要填写好《学生德育评价档案》,并按班级将一份学生学期德育积分汇总表(电子版)报学生处,辅导员(班主任)要将德育积分情况在班上公示。德育评定结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报教务处(电子版),便于计算学分,计于学业档案。

第十五条 在德育积分考核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该学生学期德育考核为不合格。学分计0分。

第十六条 学生处每年对德育标兵、优秀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等进行表彰,网上公示。名额分配以各系德育积分考核为准。

第十七条 此条例解释权归学生处(团委)。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篇2

德育课中实施自评与互评的意义

学生自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 从而达到自我提高。学生互评是学生对照评价标准相互检查、对比, 总结、探究活动的成败以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自评和互评, 既可以是学生个体之间, 也可以是学生群体之间, 既有小组成员共同进行的自评, 亦有小组之间的互评。

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已被采用, 也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对德育课而言, 学生自评与互评却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第一, 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体, 品德的形成过程不是道德规范的简单记忆过程, 而是外在道德规范要求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 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 不断地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伦理人格, 从而达到道德自律。这种内省能力不是天生俱备的, 需要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自我评价恰恰最具有反思性, 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提高他们道德内省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 德育课具有约束和禁止的功能。根据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被约束或禁止时, 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 这种状态促使个体去试图恢复他的自由, 特点是当某项行为对个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时, 反向心理愈加强烈。德育课的教学存在大量约束和禁止性的内容, 学生在没有理解其合理性之前, 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就是所谓的“反教育性”。学生在自我评价中, 其主体和客体是同一的, 这种同一性有利于评价过程中主客体的易位和角色的转换, 消除这种逆反心理, 使评价更易被认同和接受, 消除不当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 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会自然地接受他所在群体给它的“指令”, 这就是人的可暗示性。研究表明, 人都具有可暗示性, 人在与他人相互交流时有一种下意识地认可甚至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学生的互评活动会对置身其中的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作用,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同伴教育状态, 使品德要求悄然进入其心灵, 变硬性灌输、机械操练、形式主义为自主建构。

所以, 实施自评和互评是德育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在自评与互评两者之间, 应当坚持“以自评为基础, 以互评为依据”的原则。自评是促进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因或说是内部动机, 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最及时、最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的信息。互评属于“他评”, 是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外部因素或说是外部刺激, 它对学生品德行为产生的作用, 最后都需要通过学生本人的认同、内化。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往往无法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他们通常会根据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我评价。而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 相互了解也较深, 便于清楚地看到同伴的优缺点, 学生互评得到的信息一般来说比较真实、具体。

实施自评与互评的主要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评价阶段和再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1) 评价前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在传统的课堂学生评价中, 评价往往被视为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验或者促进, 学生在乎的是如何在评价中获得高分, 从而得到奖励。竞争中失败的学生会由挫败感产生“我不行”的自我评价, 进而导致重复失败, 出现消极情绪。竞争中得胜的学生则会害怕遭遇失败, 始终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因此, 在评价的准备阶段, 教师要打破已往的评价氛围, 形成一种使学生感觉安全且积极向上的课堂评价氛围。 (2) 使学生清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要提高自评和互评的实效性, 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我校在《职业道德与礼仪规范》教学中就“个人礼仪规范”的养成进行每月一次的自评与互评,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相当详细, 比如:按规定穿校服;说话时不用手指点他人, 说话音量适中;不在教室里吃东西, 就餐自觉排队, 剩饭剩菜倒入清洁桶;不在教室里修剪指甲, 吃口香糖, 随地吐痰、吐口香糖等共十六条。每个单项满分为5分, 总分评价73至80分的为优秀, 59至72分的为良好, 41至58分的为基本合格, 41分及以下的同学则需要加油努力。

评价阶段

(1) 明确自评与互评的整个过程。一般先由学生自评, 然后再分组开展互评, 学生必须对如何分组和组内互评的基本程序十分清楚。 (2) 提供评价资源, 再次明确评价标准。虽然在准备阶段学生已经知道了评价内容和标准, 但在实际操作中, 肯定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自评或互评的尺度。评价资源的提供, 如提供评价项目清单、评价样本、自我评价表、互评记录卡等, 或在评价内容上给学生细致的描述、在评价标准上给学生详尽的阐明、在评价过程中给学生可以模仿的案例, 都可以起到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的作用。 (3) 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开展。在评价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 比如对评价标准的把握, 对自己优点与缺点的分辨等, 这时就需要教师不断纠偏和引导。

再评价阶段

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结束后, 评价工作还不完整。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 将共性问题或典型样本进行展示并点评, 提出一些反省性的问题。比如, 在“个人礼仪规范”评价中针对一些学生出现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差悬殊的现象, 我们提出“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鼓励学生进行反思, 使他们在同伴评价之后, 对自我进行再评价。再评价是被评者制定规则, 改进、提高、发展的依据和动力。

实施自评与互评应注意的问题

自我评价的偏差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们在行为归因上有一个基本错误, 就是倾向于低估情境作用, 也就是外因作用, 而高估个人的作用, 也就是内因作用。这种基本归因偏差, 会造成两类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第一类是以学优生为代表的学生, 他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第二类是以学困生为代表的学生, 他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会低估自己。过高的评价会使学生脱离现实, 意识不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过低的评价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认识不足, 会产生自卑心理, 也容易使个体错过许多发展的机会。所以, 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两类人群的自我评价结果, 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善于吸收各种有益意见, 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学生互评时的公正性问题

在互评过程中, 学生难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 有的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学, 有的则不能, 特别是在评价自己的好朋友及平时与自己矛盾较大的同学时评价偏差尤为明显。还有的学生因为不愿意得罪人而只说优点, 不提缺点, 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要善于观察、积极引导, 让学生认识到评价重在促进发展。对于互评结果不能简单下结论, 避免学生间矛盾激化, 必要时可以给被评价学生解释的机会。

避免将自评和互评结果与奖惩挂钩, 淡化等级和分数

这样, 学生就可以放心地进行自评和互评, 评价结果也会相对客观真实。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 提倡重事实描述、轻价值判断, 引导学生着眼于同学真实表现的描述, 关注同学的“最佳表现”, 强调自我的感受和反思。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等级上, 否则无益于学生向他人学习, 可能还会造成同学之间互不服气, 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对自己却只看优点和长处, 使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

坚持教师在自评和互评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 自评和互评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 是需要通过教师的培养而获得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 学生才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和反思。另一方面, 处于未成年时期的青少年学生, 在自评和互评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都需要教师及时点拔,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找到正确的评价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业、行为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 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反思, 总结成绩与差距、得与失, 找出原因所在, 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 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判断、学会自省, 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摘要:阐述了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自评与互评的意义和主要阶段, 同时对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学生,自评,互评,德育课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吴利敏.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必要性[J].云南教育, 2003, (7) .

[3]马应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J].课改前沿, 2007, (2) .

[4]李雁冰.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5]张卫东.对学生自我评价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 (33) .

小学生德育的实施方法 篇3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实施方法

当代小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思路开阔,敢想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由于独生子女的因素,他们很多希望拥有一切,但却不懂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却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在想法上他们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如何要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呢?

一、學校德育管理机制要健全

学校德育机构应包括校领导、团委、教务科、学生科、班级等,既要有德育决策的指挥层,又要有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层。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每个学生、整个学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中,要统一目标、统一安排、分层管理、相互协调,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二、学校德育工作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仅靠说教是不能深入到学生们的心中的。别看是小学生,但他们的思想认识也逐渐的地变得复杂起来。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势必会放纵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国旗下讲话)、班会、黑板报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学校德育工作要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

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着手。让学生懂得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这种集体荣誉感要贯穿于德育活动始终,可以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少先队对学生进行德育。低年级的学生能成为少先队员应该是件骄傲的事情,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也可以开展一些学生真正有意义又可实行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把德育转化为自身的东西。

四、学校德育工作要营造好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德育。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校园,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改善校园环境,使原先脏、乱、差的校园环境,变成美丽干净的校园。这样能使得教师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生更爱学校,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学校领导关心职工,廉洁勤政,开拓进取,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所有这些,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能诱发人美好的愿望。

五、学校德育工作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面对现在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要提高人才素质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应重视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德育工作者应把重心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重视教师培训,通过教育学习,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六、学校德育工作要加强家庭德育

做好孩子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同时也是需要加强家庭德育。学校应该多与家长联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形式,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使之形成德育合力。当然,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目前的效果并不是很显著,一方面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不协调,另一方面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我们首先要实现第一步“内化”,即把一定的思想道德纳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中。再通过生活中的实践促使学生“外化”,使学生通过合理的行为方式转化为道德行为,使学生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做好准备。

小学三年级班级学生评价细则 篇4

A、加分项:

1、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好并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加2分;

2、考试:每次每科考试满分同学加5分,90分以上的同学加3分。

3、安全:能及时发现班级情况并及时向老师反应的同学,视情节加2到5分。

4、好人好事:拾物交公价值1元以上加1分。

B、扣分项:

1、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练习和练习册,每次扣3分: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并得到老师批评的同学,扣2分;

2、纪律:上课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教师点名的学生扣2分;

3、考试:考试成绩80分以下扣5分,不及格的同学扣10分;

4、卫生:班级卫生没有做好的学生,每次扣2分。

5、打赤脚、留长指甲、脖颈有污垢每人次扣1分。

6、放学不排队、队伍不整齐扣1分,课间追逐打闹每人次扣1分。

7、乱扔垃圾、吃零食、带零食到教学楼每人次扣1分,地面有纸屑杂物扣1分。

8、课桌凳子摆放不整齐扣1分,在课桌凳子乱涂、乱画、乱刻,桌面不清洁扣1分。

9、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垃圾桶没清理扣1分。

10、卫生责任区每日定时清理2次,清理不及时不彻底扣1分。

11、早操集会不迅速、不安静、队伍不整齐扣1分。做操不认真、动作不标准每人次扣1分。

12、对人不礼貌、骂人、叫外号、说脏话每人次扣1分。见到老师、外来客人,不问好的每人次扣1分

小学生学会关心集体评价细则 篇5

年段

低年段

(1~2年级)

中年段

(3~4年级)

高年段

(5~6年级)

实施小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几点体会 篇6

自2004年起,笔者在学校开始了档案袋评价的研究,研究课题“小班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被列为区级重点课题。在五年多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不断丰富评价内容,拓宽评价渠道,创新评价机制,赋予评价以新时代的意义,使评价更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我们以“小海燕的学飞轨迹”命名学生档案袋。档案袋中的材料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多元且能较真实地展现学生的各个方面。学生利用档案袋收集了以下资料:

1. 个人档案

这一部分包括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如:学生个人的档案,包括姓名、性别、爱好等,配上自己最神气的个人照;全家福的照片;画画校园一景等。学生还结合大队部开展的活动,将有形的活动资料进行收集、积累,每个栏目都配上详细的文字介绍。

2. 我行我秀

这一部分主要集中了学生的课业评价。为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课题组教师将每个子项目中的内容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及分层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来反映学生每项智能的真实情况:“小组讨论”能锻炼学生语言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写日记”能锻炼学生内省、语言智力,“舞蹈表演”能锻炼学生音乐智力、语言智力及人际交往智力,“动手实验、制作模型”能锻炼学生运动智力、数学智力……

如:对于语言智能的评价,二年级语文组设置了“朗读百灵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朗读我最棒”,凡是在小组朗读比赛、班级朗读比赛、课堂随机朗读中获得成功的,就可以获得一枚“小花”的标志;二是“背诵我能行”,所规定的内容如能按规定背下来,就可获得“小花”标志一枚。获得8枚“小花”奖章的学生就可获得“朗读百灵小金星”一个。

3. 心灵花园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来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做一次阶段性评点,指出下阶段努力的目标。我们设立了“我想说”“同学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老师对我说”等栏目。

如,在星期三的班队会和星期五的思想品德课上,各班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一周的表现先进行自评(自己站起来),再学生评(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并说出一定的理由),然后教师评定,最后由学生、同学和教师在档案袋中记录。有的时候是根据学生在班级的某一次活动中的表现即评即得。

4. 飞翔轨迹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以成长日记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反思性剖析。我们把低年级学生的成长日记定位为写几句话或写一段话,以文字和拼音为主,以其他形式为辅。这些资料学生要随时翻阅,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档案袋中的作品是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收集的,学生对所提交的作品有自主选择权。在学生档案袋轨迹的记录中,学生们通过动手贴一贴、涂一涂的方法,逐渐成为一个有心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证明自己进步的瞬间。

二、评价主体互动化

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过程,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有机结合,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评为辅;以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为主。评价的合作性、公开性、公平性、客观性和激励性等,提高了班集体凝聚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突出了对学生人格的全面评价,给每个学生的学习留下了美好的“足迹”。

1. 抓培训,改变教师、家长评价理念的局限性

受到传统评价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和家长时常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尺,存在着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档案袋评价,我们对家长、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知道怎么指导学生自装、自评,让家长知道怎么支持、提醒孩子,并与孩子一起记录,一起分析进步与不足。

首先,我们对直接指导者——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接着,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实行全面培训,使家长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有什么好处,怎么操作,以及如何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档案袋的评价内容。

2. 抓落实,促进学生评价的互动性

第一部分(个人档案):一部分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部分由学校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第二部分(我行我秀):由各科教师在上课时随机提醒,下课后当场涂画满意的五角星。作业本得一次优,涂满一颗星;获得同学的掌声,涂满一颗星;得到教师的表扬,涂满一颗星;课堂发言好,涂满一颗星;小组讨论发言好,涂满一颗星。不够涂,还可自己在边上画。第三部分(心灵花园):由自己、同学、教师、家长共同完成。第四部分(飞翔轨迹):这是具有开放性的空白,学生愿意选择什么,就收集什么,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点滴心得,收集不下还可另外再加页。

3. 抓反馈,保证教育评价的及时性

为了让学生有发表意见、反省和改进的机会,每周各班利用一次午会课,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整理并汇报一周记录情况,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参观,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学习。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反省的能力,还激励了学生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和参与学生的评价与记录,记录袋允许学生一个月带回家一次,与家长见面。期末,学校组织任科教师、班主任一起为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作综合性的评价,并在封面上印上评价语,分“棒极了”“真棒”“不错”“加油”四个档次。这样做,教师既可对学生成长记录内容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又能让家长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同龄孩子群中所处的水平,使家长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有利于给自己的孩子恰当、正确的定位,找准目标,帮助其不断发展。

三、评价过程动态化

实施档案袋评价,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方法要易操作,易反馈,不增加教师、学生与家长的负担;其次,内容要贴近生活,记录大家感兴趣的事,这样才会人人爱做最后,评价结果要有创意,充满童趣,能激励每位学生在科学的评价中不断前进,把自己的潜力发掘出来。

1. 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收集相结合。

在各单元的学习后,组织学生对能体现学生成长、进步的材料进行收集、归袋;平时也及时提醒学生收集有个性的作品。

2. 书面评价与口头、实物评价相结合。

通过“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同学对我说”“我想说”等书面评价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了多方的评价意见,也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心声的机会。教师还有意识地将口头表扬化为“小红花”“小红星”等记录在档案袋中,一些实物奖励也会被学生自觉地收入档案袋中。

3. 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发挥延缓评价的功能。

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目标要求达到的时间不一。对暂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我们允许进行延缓评价,允许学生经过努力或在他人帮助下达到目标后再记录在成长袋中,这样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统一保管与定期交流展示相结合。

档案袋由教师统一保管,教师定期提供档案袋展示、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了档案袋的激励、教育功能。

四、评价效果多效化

档案袋评价不仅帮助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了全面的了解,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不断完善教育评价计划。它扩展了评价者的角色,改变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评价结果的质量,使学生在坦诚、关爱、相互尊重的评价氛围中,乐于接受评价,乐于自我反思,乐于自我教育,由此获得快乐、自信和成功。

实施自主德育 开展科学评价 篇7

育人先育德。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近年来,郧西一中通过实施自主德育、开展科学评价,努力追求教师育人作用的最大化,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生命自觉,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完善自主学习顶层设计。学校在深层推进自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实行自主课和合作课分开,每天将自主课和合作课按1:1比例进行设置安排。自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学习惯,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主动进取,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合作课主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表达的能力。

构建自我教育管理方式。以成就学生、解放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赏识、激励、成功、发展”理念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凡是有管理需求的,都设置成学生轮流、自我管理的方式,着力构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常态。自我教育管理方式强调四个转变:从单纯关注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关注部分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从学校干部班主任管理到全员育人,从只强调为学生服务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

推行教师全员育人导师制。组建起以班主任为主任导师、班级任课教师全员参加的导师组,让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导师,每位导师承包两个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要求导师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四个结合”。

开展励志教育实践活动。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态化开展“三大步”励志教育活动。第一步,每天早中晚朗读三遍励志信(每三周换一封励志信),每天课间跑操时呼喊励志口号;第二步,每天写成长日记;第三步,每天还要反省自己,并且做自我评价。每周举办一次励志班会,对每周的成果进行汇总、深化、升华。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篇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方案分为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特长发展评价三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及操作

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形式多样:书面检测、实践活动检测等,要求每次检测都要及时进行单元活动分析、评价、反馈,要和原始资料一起留有记录。

2、表现性评价

包括对课题、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组织和实施、实验操作、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等评价,要反映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要求每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材料指导学生用,并认真整理好活动情况的相关材料。

3、课堂观察中的即时性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鼓励、指导、调整、反馈。评价内容主要有学习性、主动性、策略性、方法性、思维性、想象性、合作性等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作出评价记录,双周进行综合评价。

4、完成作业情况评价

实施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可实施小组评、同学评、教师建议、教师评等。

5、学生成就展示评价

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教师、同学的建议。

6、档案袋记录

档案袋是学生某方面的作业、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目的的汇集,以展示学生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学习的努力、进步与成就。

二、阶段性评价

它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一般由纸笔测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纸笔测试:主要是命题考试。

实践考核:

语文:由口语交际、朗读、听记、开展社会调查、开故事会、演课本剧、演讲比赛、办手抄报、写日记等活动进行。

数学:可以有口算、动手操作、说理、调查统计、参观

访问、测量、设计、写周记、小课题研究等活动进行。

英语可以唱英语歌曲、英语对话、演英语小品、听力等 科学(自然)可以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

思品与生活(社会)可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

音乐可以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指挥、欣赏乐曲等 美术可以作画、雕刻、剪纸、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

体育可以考核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开展的多种活动。

三、特长发展评价

内容 :学生参加竞赛获奖或有作品发表,根据级别高低给与奖励加分,鼓励特长学生脱颖而出。本年级加一分,校级加两分,县级加三分,依次递增。

四、方案的实施要点

1、形成性评价由年级组、教师自行设计、组织。

2、阶段性评价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

3、分值计算。

学生综合评价得分=期末检测得分×60%+学期形成兴评价得分 ×40%+附加分

期末检测得分=纸笔测验分数×70%+实践考核分数×30%

学期形成性评价分值=单元学习效果评价+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表现性评价

魏县实验学校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篇9

【发布文号】哈教发〔2008〕11号 【发布日期】2008-02-28 【生效日期】2008-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哈教发〔2008〕11号)

各区、县(市)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哈尔滨市教育局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哈尔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哈教发〔2006〕66号)精神,结合我市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依据。评价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依据。各区、县(市)和学校可依据此评价表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低、中、高学段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相关要求,通过家校联系卡对孩子的发展写出评价意见或建议,或提供相关证据,确定评价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

(四)评价次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学年评价。即时评价一般随着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记入成长档案袋;学年评价一般在学年末进行,每学年评价一次。

(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

(1)学年等级。每学年从5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学生各评价维度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具体办法为:分别将各评价主体评出的等级A、B、C、D分别赋值为4、3、2、1,然后按照P=0.4Px+0.4Ph+0.1Pz+0.1Pj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其中Px代表教师小组评价,Ph代表学生互评,Pz代表学生自评,Pj代表家长评价。等级与分值的转换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无须人工计算。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由市教育局统一编制,是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材料。

三、组织机构

(一)为了搞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成立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

2.审核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

(二)各区、县(市)成立区、县(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4.指导、监督所辖中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备案。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区、县(市)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市、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做到让所有家长知晓。

2.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便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4.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培训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价人员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市教育局负责对区、县(市)教育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部分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区、县(市)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

(三)建立诚信制度

1.区、县(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并报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备案。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和家长评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5.区、县(市)教育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6.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1.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五)建立评价质量评估制度

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3.每学年学生评价工作结束15日内,学校应将评价工作结果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六)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要妥善保管好《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电子档案。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库,档案库应保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相关的文件材料,形成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管理系统。

2.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以适应中小学评价、招生升学制度改革。

小学学生德育评价实施细则 篇10

德育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变革,改变德育教学“知行脱节”现象。德育学科评价方式的科学和合理对于推进德育课改,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意义重大,科学有效的德育课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完善应该是德育课改的重点。

一、实施德育课科学有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导化原则。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化要求下评价功能的主导性,德育评价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的功能;德育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敬业诚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并努力拓展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其健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这种主体化要求下的评价功能的主导性非常明确且强烈,也是我们进行德育评价探索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多元化原则。《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指出“创新职业学校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主体应该是学校牵头的多元联系的评价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团体、同伴等,形成“德育评价合力”,尽可能提高德育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德育评价内容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全面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的;德育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核、论文撰写、口试答辩、各类体验、合作互助、实践活动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自我到社会、从内在到外在、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的评价;德育评价角度要包括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水平,学生当前的个体成长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潜能,个体的德育认知与养成,团队整体的德育发展评价。

(三)规范化原则。规范管理下的德育评价机制与规范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体的,遵循规范化原则必须要依靠学校整体德育课程的规范设计与实施,依靠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在规范性德育评价中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形成有效、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

(四)法律化原则。各种德育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以保护青少年学生的权益与身心健康为主旨,在评价内容的设置、评价形式的选取以及评价结论的阐述等方面,都必须慎重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尊重学生的正当权利,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与接受水平,法律规范化下的德育评价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

二、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实施探索

目前职业学校的德育评价,常常是以社会对人才的最终道德期望为标准,按照一应俱全的指标,分阶段实施。这类以道德认识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行为代替思想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德育评价,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的自主发展。要想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德育思维与德育能力的提升,必须变革过去传统的德育评价理念,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

(一)任何德育课程评价模式的研讨与实施,都离不开对具体评价形式的合理运用,就目前最常用的两类有效评价模式来看,分别为“多元化评价模式”与”综合拓展评估模式”(见表1),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如按照德育课程评价形式的不同划分为“过程性学习评价”和“拓展性评价”等;按照评价结果的展现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度式展现”与“评估式展现”等,其中各类评价方式之间又可以互相渗透,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生情、学情和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来灵活设计和运用。

(二)几点建议

一是正确理解德育评价原则对德育评价体系建立的引领作用。任何一门德育学科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都是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施的相对可行的“标新立异”,原则是确立评价体系的思想基础和坚守准则,确保了评价体系的方向与立场。

二是准确辨析德育评价中规范要求与行为实现的统一作用。德育课程相关的规范要求,以及德育评价中某些原则方面的规范化,均需要教师细致研究与准确把握,并使之与学生的行为表现相对应,以促成两者的共同作用。

三是适度强调德育评价过程与德育评价结果之间相互联系的影响作用。目前大家已普遍意识到德育过程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各类表现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权重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四是密切关注德育动机与目标实现之间的交互作用。德育评价动机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力量,与设定的德育目标互相配合,达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作用。

五是落实促进德育评价的外在与内在的共同作用。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实践能力。

三、评价实践

以中等职业学校现行开设的四门德育课程为例,对完善德育课程评价进行实践。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的评价实施(见表2)

课程目标:本课程着眼于学生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的树立,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科学和现实的“职业思考”,促使学生转换身份和实现自我认知,调整职业观念,对所学专业有客观了解并确立未来奋斗目标。

评价对象:刚刚从初中进入职业学校的平均年龄在15~16岁之间的学生。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篇11

一、构建生活情境, 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综合课程教学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态度是“只听不动”、“只说不做”、“只在课堂上学, 不到实践中做”,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 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对此, 教师可以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基础, 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强化行为训练, 实现课堂教学的德育与个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1. 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学校可开展“今天我当家”、“给长辈洗一次脚”等活动, 诱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在潜移默化中将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2.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

如, 利用五一、国庆长假, 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组织学生在长假期间参与读书、看爱国主义影视、写爱国主义文章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树立生活榜样, 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

心理学家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并且喜欢模仿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物等。对此, 教师可以在学生中树立生活榜样, 激发学生的德育信念。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榜样所起的吸引或阻止儿童模仿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大而深刻。”小学生虽然思维敏捷, 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 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方面欠缺, 因此, 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比抽象的概念、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贴近学生的实际, 不仅能增强说服力, 更能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决心, 净化学生的心灵。

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体验德育教育

1. 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在建队日全体学生参加了“同在蓝天下, 快乐共成长”的体验活动。学生将闲置的玩具、旧书籍、旧衣服等拿到邮局, 寄给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的孩子, 并以折“千纸鹤”、“小纸船”、扎“风筝”等形式来寄托自己对贫困山区和地震灾区孩子的关爱之情。这种互动式的活动荡涤了学生自己的灵魂, 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 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2. 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

在走向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 开展认识植物、制作植物标本、收集生态垃圾、开展环境调查等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 认识大自然, 理解环保的意义, 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活动。

通过对家乡的面貌、社区的特殊人群等进行调查, 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干活, 送去爱心和快乐, 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认识生活, 对社会中的问题引发思考, 获得道德体验,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实验小学班级德育量化细则 篇12

为加强学校班级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也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参考有关《教育管理手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特制定《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班级德育量化考评细则》。

各班每周各项工作总分为100分。德育处参照评分标准每天对各班学生进行评分并记录,每周五进行小结,算出各班得分情况,下周一升旗仪式上,公布各班量化考核结果,并颁发流动卫生、纪律流动红旗;每月一次总结,算出各班月平均分,学期末进行总结,计算该学期各班的总分,结果向全校公布。该学期各班量化成绩,作为年终评选优秀班级,先进班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班主任量化打分等的主要依据。如果一个班级连续三个月,总分都是全校最后三名,该班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资格。连续三个月,总分最高的班级班主任,优先考虑评优评先的资格。

一、量化评分标准

1、环境卫生(20分):

各班教室以及卫生区早、午、晚要及时清理打扫并注意保持,没打扫扣2分,已经打扫但不干净酌情扣1-0.5分。教室内的学习用品、卫生用具等要摆放整齐,放学后检查不合格每班每次扣2分。德育处每周不定时对各班卫生区、教室内的卫生用具、桌椅摆放、学生桌斗内物品的摆放等进行抽查,检查不合格每次扣1分。教室内墙壁要保

持整洁,检查不合格扣1分,发现乱涂乱画扣5分。课间乱扔废纸杂物、随地吐痰、在校内吃零食扣本人所在班级1分,情节严重通报批评并扣5分。(专设通报栏,在通报栏上批评)各班桌布佩带情况不定期检查,缺一个扣所在班级0.2分。

2、入校离校规定(10分):

学校大门早上7:20,下午:冬季1:20、夏季2:20准时打开,大门打开后学生方可入校。中午放学后15分钟净校,下午放学后30分钟净校,如提前到校或放学后在学校逗留,扣该学生所在班级0.5分,严重者扣2分(注:如提前到校或在学校逗留,发生类似于扒墙、毁坏物品、发生意外等,要通报批评该生所在班级,该班本周此项不得分)。要求学生,穿着整洁,少先队员冬季佩戴红领巾夏季佩戴队徽,违反规定者扣所在班级该项0.2分。家长不准进校园,违反规定扣该生所在班级1分。学生不能带零食进校园,经检查发现扣除该生所在班级0.5分。放学后门窗、灯、风扇不关,一次扣1分。

3、升国旗(5分)

每周一升国旗时全校师生7:30到校,7:40集合完毕,如没按时集合好队伍,扣班级1分,迟到学生在校门口列队观看升国旗仪式,直至仪式结束后方可回教室,并扣除该生所在班级0.5分。升国旗时应遵守纪律,不说话,不打闹,仪式结束按顺序离开,违反规定扣所在班级1分(升国旗时被点名批评的班级,取消本周获得纪律流动红旗的资格)。

4、课间操(20分):(眼保健操、广播体操)

各个班级要按照学校规定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按时做两操,全班一次不做扣2分,有不参加者扣该生所在班级0.5分。出操不及时(如广播操音乐响起,该班学生没到达指定地点,),队伍不整齐扣1到3分。做操时乱跑乱蹦大声喧哗每人次扣该班0.2分。做广播操期间如教室内留有学生,每人次扣1分,如在厕所故意逗留,扣该生所在班级1分。

5、午读(15分):

要求所有学生到校后进行午读,不许在校园内乱跑,违反规定者扣该生所在班级1分。午读每班每天满分3分,视班内学生读书情况酌情扣分。午读期间教室内不能有学生打扫卫生,卫生区打扫卫生的学生不能超过四人。

6、路队(15分):

放学时各班在指定地点站队,整队动作慢、行走不整齐扣该班2分。学生没佩戴红领巾每人每次扣所在班级0.2分。班级所有学生不站队每次扣3分(天气不好不能站路队除外)。路队必须走出校门100米处方可散队,没有到达指定地点散队,扣该班1分。

7、爱护公共财产(5分):

学校内的教学设施及花草树木应爱护,学生应做到节约水电,放学关灯、关窗、收好卫生用具。损坏学校财物(如:花池、玻璃、扫帚、簸箕、报栏、垃圾箱、堵塞厕所、校园文化建设设施等),该学生所在班级本周此项不得分,并由学生本人赔偿,情节严重者通报批评。

8、黑板报(5分):

有此项任务的班级应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此分记入本周总分,最高分为5分,视完成情况酌情扣分,没有完成此项工作的,该班此项不得分。

9、中队会(5分)

周三下午第三节为中队会时间,不开该项该班不得分,效果不好扣1到2分。

二、量化加分办法(此分另计,但所加分数记入总分)

1、对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或班级有什么特色的工作,经核实认定后,给其所在班级酌情加分。如核实后此事属虚假,加倍倒扣分。

2、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受到学校表彰,个人或团体获奖者按级分类奖分,年级前两名奖2到1分。

3、每周获得卫生流动红旗的班级加1分,获得纪律流动红旗的班级加2分(此分计入学期总成绩)。

三、以上各项得分,德育处汇总,每周将结果公布全校。

上一篇:聪明的小白兔看图写话下一篇:校园安全 重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