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热爱劳动。为培养幼儿积极劳动意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营造良好的环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注重综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劳动意识,让幼儿体验劳动,劳动也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发展积极参与、克服困难、自我探索、大胆的品质,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让其收获自理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幼儿劳动养成教育探析

摘要:现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溺爱、过分宠爱等情况,这种现象导致有些孩子们出现“被惯坏”的情况,内心脆弱、依赖性强、自私自利等等。但是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们成长成人的,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从小养成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幼儿园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们都动起来,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让孩子们都能对实践与劳动有更深刻的认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日后怎样用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和自己做更多的事情,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劳动最光荣”。

关键词:行知实践;劳动养成;幼儿教育

在当今社会,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对孩子却越来越娇生惯养,造成有的孩子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观念,因此,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大力推进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而一切的教育都是始于兴趣,只有孩子们产生劳动兴趣,孩子们才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观念。

一、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问题

(1)劳动养成教育意识缺乏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会受重智轻劳思想观念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有家长自身都缺乏对劳动养成教育的意识,带着较为片面的成才育儿观念,认为读书比动手劳动要更加重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的幼师都非常肯定劳动的价值以及在幼儿阶段开展劳动養成教育的意义,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内涵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有很大欠缺。由于劳动养成教育意识的缺乏,外部环境没能引导孩子们主动进行劳动,给幼儿行知思想实践和劳动养成教育带来了阻碍。

(2)劳动养成教育理论空缺

通过文件检索就可以明显看出,全国大部分地区对于有关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书籍都缺乏引领。很多时候有关劳动实践场地建设、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都只覆盖到大中小学,而幼儿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少被列入覆盖范围,以至于很多幼儿的劳动养成教育实践条件达不到标准,得不到保障。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体系仍处于空白状态,劳动教育的实践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推广。

(3)劳动养成教育行为单一

除了上述幼儿劳动养成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养成教育的行为较为单一,仅仅局限于生活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没有相对应的拓展和延伸。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更加贴近生活,从实际出发,不能依赖于书本知识的培训,而是要放眼行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幼儿的劳动养成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还需要引起幼师更多的关注,着重丰富活动内容,使之更具趣味性,更能引起幼儿的广泛关注,均衡教育内容。

二、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策略

(1)制定教育计划,确立教育主题

教育研究始于问题,只有确定好教育活动的计划和主题,才能有好的教育成果。计划的安排和主题的选取最好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迫切性:即日常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可行性:即选取的主题必须与实际相符,具有可以实行的可能,具备充足的活动条件;③价值性:即主题的研究价值,不仅要考虑问题着不着急解决,还要考虑问题值不值得上升到主题并以此来开展教研活动。好的主题等于给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根据以上特点选出好的主题再进行行知思想实践和劳动养成教育,才能把教育活动做好。

(2)明确活动目标,落实行知合一

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很多时候都是以口头教育为主,和孩子们讲了许许多多的大道理,但是实际性的实践并没有做多少。但是事实上,只要真真切切的实践才能让一些大道理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形成记忆点,养成一种习惯。所以在教学的开始,就要明确好教学活动的目标,不要把行知教育当成是阶段性的活动,而是每个幼儿需要长期坚持的必然要求。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的短暂活动完全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所以,幼儿园需要通过长期的活动和长期性的教育、理念灌输,让知行合一成为每个孩子生活中的常态,这时,教育的目的才算真正的达到了。

(3)坚持教育辅助,分享鼓励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尚小,对他们的教育需要采取激励手段,遵循以下原则:①目标性原则:即让孩子们明确方向,心中带着目标感,设立阶段性目标,在每个阶段都要激励孩子们朝着目标前进;②公平性原则:即对孩子们行为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有时候表扬不一定是激励,批评也不一定就是不激励,不要为了讨孩子欢心就扭曲事实真相;③分层次原则:即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实现分层次激励,孩子都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激励机制也需要适时改变;④物质与精神相统一原则:即在精神激励的同时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物质激励,这样让教育的成果可视化,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这次对幼儿行知思想实践和劳动养成教育的深度探析,我深切感受到,给孩子上劳动教育课,不仅要注重对孩子们劳动观念的培养,鼓励孩子多多劳动,还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享受劳动的过程。而一切的教育都是始于兴趣,只有孩子们产生劳动兴趣,孩子们才能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观念。

一个人,只有从小就树立劳动观念,长大后才能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所以,幼儿教育一定要重视劳动观念的培养,让劳动最光荣的风气在园中蔚然成风,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幼师也要一身作则,带领孩子们一起,用自己的力量丈量世界,多动手,多实际,多出力,多出汗,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汗水流下的喜悦。期待孩子们在劳动教育中收获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徐佳鑫. 幼儿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杨涛.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幼儿劳动教育启蒙的意蕴与启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8):48-54.

[3]龚丽静.实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打开幼儿创造之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222.

[4]周桃爱.用行知教育思想引领幼儿成长[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3):20.

作者:周岚

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基于幼儿园劳动教育之养成教育的探析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热爱劳动。为培养幼儿积极劳动意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营造良好的环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注重综合评价,帮助幼儿建立劳动意识,让幼儿体验劳动,劳动也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幼儿发展积极参与、克服困难、自我探索、大胆的品质,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让其收获自理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养成教育

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工作生活中,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教师要有将劳动教育渗透于生活中的意识,需要把劳动教育加入到幼儿园的基础课程中并加强对其的重视。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幼儿形成劳动意识。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渗入劳动实践内容、在学习中对接劳动素材。家庭与幼儿园需在教育幼儿的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对幼儿开展全面的教育及引导。这可以为有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动力。教师需要在教育幼儿时做好对接,整合教育的优势,为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作好准备。

一、優化日常教育,培养幼儿劳动意识

1.自我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对接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从管理学生的细节入手,引导幼儿树立“自己完成自己事情”的理念,培养幼儿的自我照顾能力。众所周知,大多数幼儿是无主动劳动意识的。再加上,幼儿家长在幼儿管教方面存在误区,致使幼儿的自我照顾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整合并开展相应的教育,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就开始进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照顾和服务。

幼儿进幼儿园后,需要自己做事情很多。所以,教师要抓住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让他们在主动劳作的过程中形成劳动意识,比如,摆放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将鞋子、衣服、玩具、茶杯、毛巾等分门别类摆放好。洗漱时,教师要让幼儿自己拿稳洗漱用具,清洗双手、清洗脸及清洗双脚;在餐饮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擦桌子,摆放使用的餐具;午休时,引导幼儿自己穿上及脱掉衣服,且要把衣服摆放好,叠好被子;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主动收拾玩具。在娱乐时间结束后,让幼儿要收拾好玩具和自己的其它物品。幼儿在家很少有劳动的机会。为此,教师在幼儿园要做好这一方面的教育,激励幼儿主动进入自我服务的模式,在劳动中建立健康的认知。若有些幼儿无独立操作的能力,教师需要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逐步教导他们学会服务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训练提高劳动的技能。

2.团体服务中展现劳动主题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还应该为幼儿设计与团体服务相关的内容,让幼儿学习关爱他人,主动服务他人。在组织团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完成与自己相关的责任与义务,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团体生活应该有自然的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幼儿会围绕某一话题展开交谈,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的团体活动多姿多彩,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团体意识,把团体劳动置于重要地位,使幼儿自觉地去劳作。比如,在清洁时,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置物品时,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摆放,让幼儿在现实劳作中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在班集体中,团体劳动的机会非常多,如,桌子和凳子的安排和布置、学习工具的安排和分类、运动场的清理、损坏的书籍的修复、主动丢垃圾,等等。这些都是与团体劳动相关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幼儿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而且要特别表扬一些优秀的幼儿,充分展示模范的力量。这对于提高幼儿劳动意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创新学习活动,纳入劳动内容

1.区域游戏融入社会劳动场景

目前,国家正极力于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创造的能力,要在课程教学中把劳动内容与游戏环节相互融合,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幼儿对游戏有特殊的喜好,教师可以创新和改进游戏,并相应地设计游戏。这可以带来劳动渗透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在劳动中建立。特别是角色扮演游戏和区域划分游戏,这两者是最好的渗透机会。教师应该做好整合处理工作,使游戏体验变成劳动教育的突破口。

角色扮演与劳动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很多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的契机,让幼儿有劳动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游戏中养成劳动素养。可见,将劳动教育融入于游戏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我是厨师”中,教师首先带领幼儿参观食堂,看看食堂里的师傅是怎么操作的,然后让幼儿扮演厨师这一角色。在现场,可借助一些玩具作为劳作的对象,模仿食堂里师傅炒菜的样子。幼儿对这样的游戏充满了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在参观食堂期间,许多幼儿满怀兴趣地观看和模仿。开始游戏后,幼儿进行创造性设计,模仿食堂师傅的动作并将其演示出来。角色扮演游戏进入高涨阶段时,幼儿模仿和演绎的劳动乐趣更加显著。这个简易操作的角色扮演活动,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促使幼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习并掌握劳动技能。这无疑让幼儿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2.节日主题与劳动材料结合

教师在组织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时,应多引入与劳动相关的题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与劳动内容有关的节日,无疑是最好的融入机会。教师要精心选择劳动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多元劳动教育,让幼儿在现实劳作中树立劳动意识。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节日,也可借社会力量推进劳动教育。

很多节庆文化活动与劳动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在设计节庆主题活动时,要做到自然融入,体现劳动教育。如,五一劳动节,对于幼儿园来说是难得的教育教学契机,教师可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劳动场景如工矿企业劳动亦或是农间劳动,对幼儿形成心理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自行展开劳动价值创造,给父母惊喜。这无疑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心灵的激励,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促使幼儿接受思想的洗礼。

三、家园共育,培养劳动能力

1.亲子互动与劳动内容相融

根据调查显示,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之一是亲子之间的互动。亲子活动能给幼儿带来非常多的启发,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为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家庭状况组织亲子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幼儿教育,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无意识地接受劳动教育及锻炼。

亲子活动形式各异,教师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为幼儿发展提供劳动机会。亲子活动能为幼儿的生活带来多姿多彩的体验,能使幼儿收获丰富的知识。教师可以适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可见,教师对幼儿劳动成果进行高度赞扬,能够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

2.劳动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舞幼儿积极参与能力范围内的劳动,这对劳动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给幼儿布置相对稳定的任务,要求幼儿自觉遵守劳动的纪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教师要将实际生活与劳动教育相融,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展其综合能力。

将劳动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应树立对接整合意识,优化传统教育,创新学习活動,推动家校共同教育,使幼儿在日常学习中开展相关的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期是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劳动意识和习惯。可见,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端正教育态度,多角度思考及进行劳动教育,让幼儿自然地学会劳作,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关于如何加强幼儿品德教育的思考[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4(1):401.

[2]徐丽琳.在环境、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浅谈培养幼儿劳动意识[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0(5):129.

[3]王雪莉.生活自理:幼儿最该学会的劳动[N].中国教育报,2020-08-09(2).

[4]胡礼明.浅析当代劳动教育现状 培养孩子优良品德[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下半月刊),2018(7):177.

责任编辑  陈红兵

作者:刘思苑

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 篇3: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简论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人一生的重大影响。习惯有哪几层含义,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事物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第二种观点认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第三种观点认为习惯是从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相同的事情,不断思考同样的问题。

一、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指出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知识轻习惯”的现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幼儿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幼儿阶段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体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成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品格的最佳途径。最后,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一个人品德高尚,他的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精神财富。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凌弱小,等等。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等。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等。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等。

三、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枯燥、单一的教育形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全面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老师除了口头提醒、正面引导之外,还要在环境方面下工夫,通过环境来影响孩子,让环境成为孩子的第二任老师。

教师要巧用激励机制,通过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物质强化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用实物,以及其他象征性的符号如小红旗、小红星、红苹果等加以强化;时间的强化与机会的强化相结合,允许行为习惯好的幼儿有更多自由安排的时间,各种游戏活动的机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等。这些都应形成一种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不良和幼儿园教育偏差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这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应把好习惯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在尊重幼儿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培养从娃娃抓起,抓早、抓好,势在必行。

作者:唐艳

上一篇:财务管理制度(精选2篇)下一篇:八年级工作计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