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通用10篇)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1

徐鹏

第一,开发微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微课程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时间较短的“微课”视频恰恰符合了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主干和核心内容。

其次,微课程可以做到视听结合,生动真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过优美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对学生多器官的刺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落实重点。同时,还适用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质疑的习惯。

再次,微课程使用方便,拓宽了课堂半径,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的资源容量也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终端设备上,实现学生的移动远程听课和反复学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第二,通过开发微课程,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教师,保持教学水平及与时俱进地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参与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自我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核心内容的正确把握,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突破的过程,既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磨练过程,也是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它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程可以直接供一线教师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2

一、强调生命教育的原因

“生命教育”由是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那么生命教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1]”的品格。刘济良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2]”。我国台湾学者孙效智等人认为, 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3]的教育。“全人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而我认为, “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教会人们去正视生命、珍视生命, 包括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 积极向上, 充满斗志。大学生本该青春、热情、积极。然而近年来高校校园内发生的诸多事件却令我们侧目。例如, 清华大学铊中毒朱令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大学生虐猫事件;2013年山东一名大三学生或因挂科自杀、2014年厦门南洋学院一名17岁女生因为情感问题而自杀、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从8楼跳下等等。这些悲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可能是学习上、人际交往上、工作上、恋爱交往上遇到了困惑或者不解而选择的一条不正确的解决方式。这反映了大学生个人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 内心空虚、承受不了压力而导致精神世界坍塌, 更重要的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而出现的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以及学校管理存在的缺失, 教育形式单调, 内容僵化, 针对性不强, 且流于形式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只是预防大学生自杀, 因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可以帮助大学生尊重生命, 从而热爱生命的一种教育模式。有时候, 生命教育乐于帮助大学生“关注生命”, 体会生命的美妙, 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 遇到问题想法设法积极解决问题, 而不是选择逃避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深化改革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通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提高思想和道德修养, 尊重国家的法律法规, 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同时, 规范、指引大学生的具体行动, 使其不危害自身、同学、家人、学校、自然、社会等的利益。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 通过讲述唯物辩证法, 帮助同学们学会辩证思维, 学会全面思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 通过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历程, 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生活中出现的挑战, 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 通过人生价值的讲述,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并且促进个人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和谐。

三、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探析

1.生命教育如何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提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的思政课是根据时代的变化、现实的需要 (大学生自杀、犯罪等行为增多) 而做出的新的尝试。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入“生命教育”的章节, 并且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我们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如生命从何而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 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提出个人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或者在理论上, 我们有没有学习生命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定或者讨论, 帮助同学们来深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 从而使同学们更加容易把握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如可以在“思修”课中增设“生命教育”的内容,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 教育大学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个人价值。在《形势与政策》课中, 帮助同学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一致的理念等等。通过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把生命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去, 从而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因为大学生比较热衷参加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 因此,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从而正确认识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如可以向大学生展示一些我们尊重的先进人物 (如抗日英雄、劳动模范等) 或者具体的体验生命珍贵的实践活动 (去戒毒所做义工、慰问监狱囚犯等) 。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 来请同学们对高校学生自杀、犯罪的现象进行分析, 分析之后在假如自己当时遇到这样的情况, 自己会怎么办, 或者就高校大学生自杀、犯罪的现象来说明高校思政教育中还存在的哪些不足以及在以后的教学内容上如何补充。

2.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探析。随着近些年大学生悲惨事件的发生, 我们发现, 高校思政课中并没有花大篇幅对生命教育进行系统的讲述, 而生命教育对生命的重视, 则有助于防止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所以, 我们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把生命教育的内容纳入其中, 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思政课由1971年的三门课程发展为当今的五门课程, 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如“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就是我们党个国家认识到我们必须增进大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以便我们大学生可以及时掌握国内和国际的变化, 了解国内和国际政策制定背后的深意, 也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不再把我们的视野局限于学校内部, 而是更多地了解学校外面的世界。然而不足之处在于, 始终没有把生命教育的课程纳入其中或者说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也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单章单节的课程设置, 有的可能只是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带而过, 这可能是高校思政课存在着的很大的一个遗憾和不足之处。通过把生命教育的课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是我国对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悲剧事件背后的深刻反思, 体现了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之一在于生命教育有了一个授课的平台。生命教育可以凭借高校思政课这个大的平台, 对“生命教育”这个理念进行广泛的传播。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中是公共课, 再加上高校的思政课共有五门课程, 因此, 高校思政课在高校中有着很大的普及、宣讲率, 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聆听到“生命教育”的教学。例如, 在大一刚入学阶段, 同学们便会学习“思修”, 我们开篇接触到的就是“适应人生新阶段”,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 避免大学生在高中转化为大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偏差。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可以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习上, 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寻求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教导我们尊重生命, 不会以生命的代价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和压力, 我们要学会理智处理生活、工作上的压力,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及时缓解工作上的压力。 (3) 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第一次把生命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大主题之一。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情感、生活、工作上等等的压力, 对生命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 因此早有学者明确指出, 生命教育应该加入高校教学系统, 因此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排遣和疏通, 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更应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实现生命的价值。

四、结语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 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 其生命更是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大学生往往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工作上的矛盾和压力, 因此出现轻生的现象。通过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 来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发展和生命教育观念的传播, 指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逆境,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格,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然而近年来高校校园内自杀、投毒、虐待等事件频频发生,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有契合之处。通过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生命教育的教学成果, 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 1999, (4) .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肖敬.浅谈生命教育读本[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幼儿教育 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最被关注的是走在社会前端的人、引领方向的人。毫无疑问,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懂得创新的人才;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因此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努力培养文化界、科技界的创造型人才。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之一。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教育儿童的创新行为是教育者需要研讨的一门专业课程。关于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发挥儿童的创新潜能,人人都各执己见。

一、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幼儿在日常教育中收到的美术教育是有限的,大都通过美术教育老师的引导,其中美术教育中的手工课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通过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双手参与活动。通过这些动作,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得到发展,并使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协调发展。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导到手——“手脑并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质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因此,手的动作对发展思维有积极的参与作用。

在美术活动中,每个幼儿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在画画或做手工的过程中要与同伴交往,帮助同伴解决困难,与同伴共同进步。这就无形中引导幼儿学会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如自信、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等。

二、将幼儿美术教育方式生活化

(一)专业化美术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这种被称为专业化的美术活动大多以思想比较成熟的一部分群体为主,大都出现在中高中和大学的美术课程中。在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中,大都以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为主,并在这种生活化美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专业化引导过渡。

(二)生活化美术

“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是指,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将传统美术活动的材料与幼儿生活中发现的美术元素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的活动,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

三、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一)培养兴趣是重中之重

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的美感体验处于积极发展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欣赏美的东西,而且要鼓励幼儿敢于把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为了培养幼儿的美感意识,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发展幼儿创造美的能力,必须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论是发现美、欣赏美还是创造美,都是通过美术教育实现的。

(二)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节目,欣赏电视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并加以评论解说;或者参观艺术作品展览,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艺术作品,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在幼儿获得美感体验、提高欣赏美的能力之后,家长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鼓励孩子进行实物写生,把他观察到的美景描绘下来,加以适当的想象,创造美。

四、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

幼儿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才有可能由个体以最便捷的方式融于社会,美术活动也很好地为幼儿提供了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而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多少画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让孩子参加美术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丹尼·格雷戈里.手绘的奇思妙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王秀丽.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4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反应

从国际教育发展看,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诸如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等,都是各国教育期待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英语已经成为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学习和掌握外语对于国家和个人本身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做好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可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使学生的成长融入国际化发展潮流。

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国英语现行的课程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和弊端 1.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

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用于交际中使用。现在大本分教师将考试练习作为讲授的重点,忽视了对于语言使用的讲解和操练。学生学会的语言得不到练习,不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合理的使用。使得长期以来我们处于一种封闭式的教条英语学习氛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2.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目前在学生身上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会的学习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填鸭、灌输讲授枯燥的语法知识。只要求学生记住标准答案,忽略了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

3.教育评价上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功能。

在英语教学中的评价合理使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但目前,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评价,学生并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长期处于盲目学习的状态。上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发展的个性和全面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对上述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也正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行课程改革是完全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英语的课程改革注重强调的是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饿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改革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以及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改革中减少了课程门类,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增加了关于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要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酒店管理会展课程的重要性论文 篇5

1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中国展览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相当的实力,展览业总规模近年来连续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全国上规模的展览场馆有150多座,每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有3000多个,其中包括不少国际知名的贸易展览,而10个展览会获得了国际展览业协会的UFI认证。中国加入WTO,不仅使得国外的资金、技术、专业管理人员更方便地进入中国展览市场,也使得中国的资金、技术、专业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介入国际展览市场,国内外展览市场越来越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会展活动实质上是一种过程:它是由专业会展人才发起并组织策划,其他会展从业人员参与执行,大众(参展商、与会者及观众)参与的,由少数向多数、由内向外辐射的过程。其涉及的从业人员范围很广、数量较多。会展业人才整体上呈现出漩涡状结构。其中,核心人才主要是指策划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对会展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这部分人属会展业高端人才,要求高、需求量少;辅助性人才主要包括设计、搭建、运输等人才;支持型人才则包括翻译、会务接待、现场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如若我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会展课程,所培养的主要是会务接待、现场服务方面的人才。中国会展业发展迅猛,导致会展各层次的人才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申博工作领导小组和上海外服公司等单位曾进行调研,今后5年会展公司至少需要会展人才2500人;饭店至少需要会展人才l200多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其近期启动的招聘计划中,人才需求量在千人以上,主要集中在高级会展策划人才和优秀的会议现场人才。从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为:上海10:1,北京8:1,广州8:1,会展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2从会展业与酒店业的融合看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会展课程的必要性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能给一个城市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条集商贸、交通、运输、酒店、餐饮、旅游、信息等行业为一体的经济消费链。在这条经济消费链上,会展业与酒店业已经形成互相依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会展业与酒店业互相依靠。举办会议展览时,举办地短时间内会聚集大量的人流,如何解决这些人员的住宿和餐饮问题是主办方必须考虑的问题。举办地的各家酒店此时就能发挥其作用,帮助主办方解决这一难题,安排好各地来宾。酒店销售的产品是服务,服务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决定着酒店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依赖于客源,游客是酒店客源的主要来源,旅游的淡旺季往往会形成酒店业的淡旺季。而会展活动能汇集大量的人流,给酒店带来客源。会展作为一个产业,其活动是经常性的,这将帮助酒店业模糊淡季和旺季的界限,不再仅仅依赖于旅游客源。会展业与酒店业互相竞争。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各国越来越重视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使得会展中心内部布局更加合理,除了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外,更多的考虑到餐饮住宿网点等服务机构在中心周围的布局,这不仅方便了与会者、参展商、观众,同时也能为会展中心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新加坡的会展中心建有各种大型名优商场、不同档次种类的餐馆、出租写字楼和饭店等,实行多元化经营。酒店主要是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但酒店一般都拥有若干会议室和面积较大、装饰较为豪华的多功能厅,例如广州东方宾馆配备了远程会议和同声传译系统的多功能会议室,拥有可容纳余人会议和宴会的会展大厅,酒店本身拥有的这些场地也能用来举办小型的会展活动,在酒店里举办会议和小型的展览能给参与者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这就对专门的会议中心和展馆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会展业与酒店业互相促进。会展业与酒店业这种互相依靠互相竞争的联系促进两者向良性方向互动发展。酒店业促进了会展的经营和发展,酒店良好的环境能为会展营造较佳的外部环境,酒店根据会展举办要求,为会展相关人员提供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系列行为。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更好地服务于会展,为会展顺利进行提供人员保障。会展业给酒店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酒店为取得会展客源市场份额,必定形成你追我赶的局势,这种市场竞争机制更有利于提高酒店业水平。同时会展中大量信息流的集聚为酒店业带去了新的思想和理念,国际化信息的引入促使酒店业不断进步与发展,并与世界先进水平与标准接轨。此外会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酒店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为酒店发展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和协作环境。会展业与酒店业的融合催生了会展酒店。会展酒店是以会议、展览、展销为主要业务的酒店。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会会展市场受到酒店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专门为会展市场设计和运营的新型会展酒店在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酒店建设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各地建起了许多“会展酒店”,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酒店等,这些酒店以大型的会展场馆与豪华的酒店为基础,组织、承办或接待了各类会展活动,把会展服务与酒店服务融为一体。会展业与酒店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使酒店业要针对会展客源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目前许多酒店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会展的组织、管理和接待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能熟悉各类会展的特点和接待规律,为会展客人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化水平高的服务。此外,会展酒店的独特性使得酒店员工必须掌握会展酒店的相关知识、经验和能力,包括会展策划、组织、安排、服务等,同时要具有会展业与酒店业的交叉经验等。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还是酒店业,然而会展业与酒店业的高度融合,促使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跟随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设置会展课程,让学生掌握相关会展知识,培养学生更适合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

3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看会展课程的开设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6

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理想途径。通过本次新课标的远程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范围的大小,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以下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促进了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特别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新课标》提出开发课程资源,就决定了教师的专业需不断发展,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实现对自然、社会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生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感悟,这是一种心灵的明亮和思维的开启,是认识的飞跃,从根本上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基础。

二、有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

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就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广博的知识面。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广泛涉猎儿童文学,特别是关注现当代优秀儿童文学,读学生喜欢读的作品。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包括人际关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新的学习。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生成的天然资源,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抓住课堂中学生的每一处精彩发言,促使学生得到发展。从以上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三、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7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文学教育, 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尤其是人文素养培养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鉴赏文学作品明确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着重培养学生理解、鉴赏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能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语文课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 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语文课程改革后,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因为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 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 教材本身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 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论的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出现。因此, 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下面是我就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谈的几点看法。

1 文学教育对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具有必要性

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文学作品鉴赏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 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 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文学鉴赏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提高, 能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中学生大量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 文学鉴赏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情趣, 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 净化自己的心灵, 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2 文学教育针对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提高的可行性

社会不断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不断随着变化, 青少年的身心也一样在随着变化并提前成熟, 在许多方面必须依赖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人生感情最纯真、对知识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青少年阶段, 是思维活跃的时期, 这个时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吸纳性。经济的繁荣, 信息世界飞速发展, 他们的信息摄入量大大增多, 思想深度和广度增加、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都比以前有所增强。因此, 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是可行的。

3 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

3.1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不断提高

教师必须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 科学地研究各类体裁的特点, 对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 从而进行文学教学是很有益处的。语文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 还要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问题突破学生思维定势,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满新的活力。

3.2 注重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

所谓语感, 就是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 也标志着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要从借助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创设语感情境、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创设情景等, 使学生进行多途径的语感训练和语感实践。

3.3 整体感知文学作品, 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客观社会生活和主观思想感情相结合的产物, 要正确领会作品中反映的思想情感, 必须了解掌握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 从而理解作品主旨。鉴赏文学作品要从作品的特点、重点之处考虑, 做到整体把握, 细心研读, 不能用肢解作品代替整体感悟;鉴赏文学作品要对整篇课文融会贯通,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利用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教育, 针对不同文体实行不同的教学策略。

4 文学教育以文学史为线索, 以文学作品为范例进行鉴赏

文学作品在文学鉴赏中发挥范例作用。选入语文教材的大都是经典名篇, 在思想内容和语言上具有典范性。在教学中, 文学作品是学生读书写作的参照, 是接受思想熏陶、情感冶炼的载体。鉴赏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为范例, 以文学史为线索可以把教材内容与课内、课外诸多要素有序地串联起来, 无论学习哪一篇作品都可以在这一线索上找到它的位置。无论是文学鉴赏还是文学常识的学习, 都应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建构知识的过程应使学习内容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 以文学史为线索恰能实现文学鉴赏的教育。

5 文学教育还应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水平

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的容量是有限的, 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 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与文学、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生命的感悟,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对学生的语感训练, 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 健全学生的人格, 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得到加强。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中, 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应通过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等方面实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学教育的初衷与归宿》《文学教育》2008年09期.

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标准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孙学农(1971- ),东营职业学院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教学。(山东东营25709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29-02

高等职业教育分学历教育和转岗培训、岗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一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知识体系;二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专长于技术应用。人才质量的高低与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过程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因此,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实现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只有根据相应的职业标准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工作中的作用,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可以更加方便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及以下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经人事、教育行政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并免试部分科目。因此,开设有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以及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的有关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职学历教育的生源包括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具有同等以上学历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职工,以及少量完成五年制高职教育前三年学习的五年制学生。目前的高职学历教育,多数是高中后三年制,少数是高中后二年制,部分是高中后四年制,还有大量的初中后五年制。不同的学制应对应不同的课程结构。三年制高职已有多年历史,但对工科类专业是一种比较尴尬的学制,因为如果在普通高中的基础上只用三年时间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时间嫌短。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省的经验,在这个历史时期,大量发展二年制短期高等教育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所以我们应根据需要与条件,逐步地减少三年制,试办四年制,发展二年制。

二、实现职业学校非学历教育与再就业的目标衔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职业培训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它所面对的是无岗、转岗的各类成人就业技术培训。各种形式和要求的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目的专一,时间短暂,面面俱到,本质上就是补习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学习期限,而是给需要补文化知识的人补文化知识,给需要补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补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所以课程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成立专门的课程开发小组;二是收集和传播有关学习内容的信息;三是培训相关人员、专家和教育者;四是不断开发新的学习计划和材料;五是在有关地区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

三、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归根到底是由课程决定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两者课程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职业技术课程都占很大的比重,都非常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上,高职教育都要比中职教育高一个层次。

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几年前一直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即职业准备教育,只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高职与中职在学制上是脱节的,这与当时我国高职教育建设较为薄弱有关。就目前来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能考入高职学习的毕业生,往往是比较优秀的,既有一种光荣感、成就感,又较珍惜高职学习的机会,所以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他们在中职三年中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过教学实习,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具备较好的深入学习的基础。因此,这样的学生进入高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也有利于提高高职的办学效益。

目前,在中职教育一方,特别是技校和职高,确实没有在普通教育课程上达到应有的水平,没有为读高职打好一定的文化基础。在高职一方,现在不少高职院校的普通教育课程的要求大大提高,但是在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方面却并不比中职学校高多少。对少数进入高职连读同一专业的中职毕业生来说,很多课程的学习与中职所学重复。如市场营销专业,三年制中职与三年制高职各18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像《消费心理学》《财政金融》等近十门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而且课程体系、内容也基本相同,有的甚至用同一本教材,在课程设置中两种不同的教育层次出现了多达60%的重复课,造成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计算机、财会等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并非刚性对接,而是融会贯通,形成一体。中、高职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之间应有一定程度的搭接,这样,不但能使学有余力的中职学生多获取一些知识,成长得更快一些,也能使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把两类课程联系起来,而且能为那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提供复习和过渡的机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课程、申请免修等。所以,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四、实现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今年的全国职教大会明确提出,在教育体系建设上,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学习的比例,增加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为兼顾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计划在高年级安排了一些与专业相近的实用性课程,为学生择业及就业做准备,并可根据职业岗位的变动状况对学生的能力需求做及时调整。

日本是推进终身教育政策比较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改革专业学校传统课程,以满足那些着眼于未来职业方向和对实际经验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工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建立职教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我国已经把高职教育纳入了终身教育的体系,所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入高层次学校深造的学生比例会不断增加,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就目前来讲,能接受高职学生的本科学校都属于高等教育。实现高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这种改革还要兼顾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我们在改革传统课程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尝试:(1)学生进入学校后可以不必固定专业,等有了一定学习基础后再选择专业。(2)进入高年级分方向——就业和深造,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课程。(3)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现不同专业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五、只有进行不断的课程改革,才能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按照综合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相应教学计划。以“能力为中心”培养模式由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应变能力三个组成部分,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中,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由聘请的相关企业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完成。在基本素质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及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身心素质。这部分的课程开发,由学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干部、教师和学校聘请的社会上的有关专家一起研讨完成。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这部分的课程开发由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教师来完成。该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有效培养模式之一。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多数高职教育的学习年限较短,且又必须同时兼顾就业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对口升学、深造的实际,建立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平台”,采用“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基础课程,是将未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深化职教课程改革应处理好九大关系[J].职教论坛,2000(9).

[2]景宏华.职教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原则[J].职教论坛,2000(9).

[3]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25).

[4]沈美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

[5]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9

通过对汉字、书法艺术与现代字体设计关系的.剖析,了解汉字的形成与发展.书法的时代特征、审美特征和风格特征是影响现代字体设计的主要方面,<书法>课程是字体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要求学生掌握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书法常识和书写技能,缺少对汉字结构和书法风格特征更深层次的探索.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黑河学刊 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58.1 关键词:汉字   书法艺术   字体设计   教学  

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篇10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刘春教授指出,执政的考验主要是()A.社会的考验 B.文化的考验 C.政治的考验 D.权力的考验

2.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的通报》指出,与2011年相比,2012年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数增长()A.10.6% B.12.5% C.38.4% D.48.4% 3.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的通报》指出,与2011年相比,2012年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增长()A.10.6% B.12.5% C.38.4% D.48.4% 4.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201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的通报》指出,2012年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查办案件重点,加大查处力度,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A.1698人 B.2698人 C.3698人 D.4698人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A.标本兼治 B.综合治理 C.惩防并举 D.注重预防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A.国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刘春教授指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量资源没有市场化,一些重要资源的分配、流通都需要通过国家计划,具体的部门、干部没有自由裁量的空间,所以贪污腐败少得多。正确 错误

2.刘春教授指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反腐败斗争,也是外部环境考验提出来的重大命题。正确 错误

3.党的十八大对我们开展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反腐败斗争做了重要的部署,这其中提出的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形势的判断、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大任务的部署,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在深化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依据和重要指导方针。正确 错误

上一篇:思维训练方法学生版下一篇:实用英语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