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使用分析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使课件简洁、必要和生动,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选材要全面与典型,使用要适时适度,应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关键词:历史课堂多媒体课件合理应用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课件使用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历史课件使用分析论文 篇1:

对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凭借其强大优势,多媒体教学有力支撑了教师作用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弊端。通过对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分析,旨在提高教师的认识,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关键词: 历史课件 多媒体教学 优势问题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众多教师不得不思考与重视的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开始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求在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表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值得肯定的优势,但同时拥有一定的弊端。基于此,笔者谈谈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使教师更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突出历史学科的丰富内容

初中历史学科以研究中国古今历史为主要目标,其承载了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由此可以看出,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极为丰富且有趣的学科,理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但初中历史实践教学表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激情参与历史学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教学资源的限制下,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仅仅是通过书本教材。因此,初中历史学科丰富的丰富内容并不能被大量的文字描述展示出来,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教师在准备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首先能够突出历史学科的丰富内容,灵活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突出历史学科的丰富内容,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浩瀚,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得到激发。

例如,青铜文明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代表,见证了我国古代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真实的青铜器照片,让学生不用进入博物馆也能够感受到我国璀璨的青铜文明,让学生迷醉在精美的青铜器物中。

又如,在《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丝绸之路的路径展示给学生,进而让学生了解在汉代出使西域的困难并领悟汉朝时期我国的繁荣与昌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相应史料,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开通前后汉朝及西域社会的现状,让学生通过对比与参照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并对汉朝这一伟大的壮举有所感悟。

在多媒体教学的支撑下,教师将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转变为更加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及其他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感受历史的伟大和魅力。

(二)提高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更生动形象的教学中获得真实的提升。

以我国近代史的教学为例,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较为困难,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的信心也不够。在近代史的开端,学生需要面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连串重要的历史事件都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最让学生感到头疼的是记忆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同时需要学生正确区分不同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历史影响。

在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只会选择死记硬背,导致学习质量并不高。此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以上历史事件进行系统归类,通过对比形式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获得的认知更深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应影视资料,也可以给学生展示珍贵的图片。在直观的观察中,学生所获得的认知比聆听教师的讲解和阅读教材更加深刻,学生也能够利用更加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联想记忆,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别以上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和历史影响。

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阅历较浅,导致学生并不能将以往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互比较。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旧社会人们生活、娱乐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旧时代生活的艰难。相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旧时代的生活与如今的生活相互比较,通过对比深刻认识到当今生活的幸福,通过巨大反差认识到历史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掌握。

(三)有力支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虽然有意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但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并不高。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能够突出历史学科的丰富性,而且能够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的过程中,笔者以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因此,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相应案例,如在戊戌变法的前夕,光绪帝与梁启超进行会谈,在守卫森严的皇宫中,两人的神色坚定。此时,笔者要求学生以此为背景展开探究,要求学生分析光绪帝与梁启超密探的内容,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在多媒体的支撑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案例,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更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支撑小组交流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法,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支撑作用。

三、历史课件中多媒体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教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其巨大的优势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因此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历史图片或者播放相应的音像资料。在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学生的兴趣也被激发。但是,由于教师对教学秩序的掌控力度不高,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使学生不再专注于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优势,同时把握好尺度。换言之,教师需要明确的教学计划,要在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心理,并活用课堂提问将学生引入教学中。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需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部分教师善于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整理多媒体教学资源。但在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有的教师选择直接使用其他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有的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时也没有考虑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虽然拥有丰富的内容及更强的表现形式,其质量相对较高,却无法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利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实际的教学现状。

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制作与选择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需要立足实践,需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现状,以此为基础优化和选择教学资源,使多媒体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并不透彻,单纯地将多媒体当做传统教学资源的替代品。在教学中,教师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多媒体将其表现出来。

此时,教师并没有考虑如何突出学生主体性,而是让学生从看黑板转变为看多媒体设备。在此过程中,学生仍旧是在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主动思考与探究,进而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效力没有发挥。

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时必须注重突出学生主体性,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四、结语

多媒体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实践教学中也验证了其优势。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辩证看待多媒体教学,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并不断总结与反思,才能完善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推动其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涛.对历史课件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

[2]袁凌云.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尹红.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08(16).

作者:杨邓晴

历史课件使用分析论文 篇2:

历史课堂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几点建议

摘 要: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使课件简洁、必要和生动,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选材要全面与典型,使用要适时适度,应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 历史课堂 多媒体课件 合理应用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目前各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已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影视资源。历史学科是一门“直观性”较强的学科,多媒体课件声形并茂、生动形象,合理应用可使历史课堂教学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呢?我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历史教师要有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能力

1.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和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历史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软件很多,一般中学教师习惯使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两种软件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教师对于这两种软件的使用还很陌生,可以通过学校或校外的PowerPoint和Authorware软件培训课程的学习来熟悉制作课件的技巧。

其次,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注重选材。合理选材是课件制作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件的质量。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历史教师在选材时要重点选取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同时教师不易讲清的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图画和动画的价值。

最后,制作多媒体课件要遵循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学设计是每节课的教学计划,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多媒体课件并不是将教学设计原封不动地粘贴上去,而是依据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不易讲清的问题,利用课件形式清晰、明了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历史教师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非一件易事,历史教师在制作时要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有效。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讲求效用,一切围绕着教学目标。课件要在非用不可的情况下才用,因此要简明易行,突出“效用”。二是简洁。多媒体课件最忌花哨,如果幻灯片中的文字、图片及动画效果太多,就会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注意力,干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使课件简洁明了,课件的色彩要简单,各种素材的搭配要合理,以突出教学的中心;删除冗杂的文字,避免幻灯片切换的声音及幻灯片中插入的音频等声音太过嘈杂和刺耳。三是突出主线。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历史教师心中要有一条“主线”:本节课的发展线索。只有围绕这条主线,才能把多媒体课件聚焦到这个中心,才能有条理地把这节课上好。

2.灵活应用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的关系,二是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使自己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前要反复演练多媒体课件,并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多次修改,以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明确,保证课堂上应用的流畅。

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象于一体,直观、形象和栩栩如生,有利于渲染历史场景,有利于学生进入历史逼真的情境中去感知和感悟历史,从而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好奇。然而,多媒体课件也有它自身的弊端,那就是机械、刻板,换句话说,多媒体课件没有思想。多媒体课件只能由历史教师操作,一张一张地切换,它的速度较之教师的讲课速度要快,因而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思维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它的生动性和缩小了学生联想的空间。所以,历史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目标,发挥多媒体课件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3.较强的甄别和剪辑能力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大量素材的搜集和选取是很重要的,也是体现历史教师能力的一个方面。文字素材较之图画、声音则要相对好处理些。教师在选取图画素材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图画的权威性;二是图画的客观性。图画通常包括地图、人物图画和壁画等,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图画会有许多,教师不能随意使用,毕竟有些素材与本课重点或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因此历史教师要有筛选与甄别的能力。例如,对于秦始皇形象的塑造,历史教材通常选用秦始皇威武站立的图画,许多历史教师的课件里也习惯于选取这一张,这幅画给学生一种秦始皇高大、伟岸和明君的感觉。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关秦始皇的画像,历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多角度去选取。从多角度去选择关于秦始皇的图画或素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秦始皇这个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和看待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全面和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素材选取方面,有效选取音视频素材,对历史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剪辑能力,将素材中不符合史实或是不必要的部分剪掉,并对内容加以整理。

二、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堂合理应用的要点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应喧宾夺主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历史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以至于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件上。当前历史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有一些误区: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代替了以往的板书,音视频代替了以往教师的生动讲述,结果,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听课,看课件和听课件成了学生的课堂主要任务。这样,多媒体课件不仅会左右教师的思维发散,而且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历史课堂上“让课件说话”的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机械和呆板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课件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较之以往少了几分亲近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每一位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历史教师都要时刻留意:是多媒体课件在上课还是自己在上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应喧宾夺主。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历史探究教学的进行,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历史课堂进行探究教学必不可少。多媒体课件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恰好能够帮助历史教师营造探究教学的氛围和设置历史场景。目前我国许多历史教师在进行探究教学时,往往习惯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的情境。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述选修教材《埃及金字塔之谜》部分内容时,不可避免地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古埃及的文字、人物、图画,以及金字塔的历史进行介绍,从而让学生对古埃及和金字塔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然后根据文字进行想象、理解和推理。多媒体课件的正确运用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讲是必要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一大进步,而且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一种更新和改进。但教师在运用中一定要记住:课件只是为了让学生进入一个探究的情境和接触探究的材料,而不是为了展示教师课件制作的华丽和技巧。课件使用不可过度,也不可弃之不用,只要把握好使用的度就好。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应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不应机械和呆板的切换幻灯片,而应配合介绍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与讲解历史的细节。例如,在讲述澳门回归时,多数历史教师习惯在多媒体课件里插入《七子之歌》,但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首歌的含义。历史教师在制作该课件的过程中要做足功课,明确“七子”是哪七子,闻一多先生创作这首歌时又是怎样的心境及当时的祖国又有着怎样的处境,等等,而不能在课堂上仅仅播放这首歌曲了事。另外,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最吸引学生的便是播放的视频部分。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最难把握的也是对播放视频的处理。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常是播放视频之后,就结束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转入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实际上,播放视频的目的是营造一种历史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进行历史的想象,根据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如何创设情境与处理情境中的问题,许多教师既把握不住,又不知该如何对视频内容进行阐述等。建议这些历史教师学习一些情境教学理论,以便于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发挥指导作用。

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符合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总体要求和宗旨所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之前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并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总方向和小方向,目前课件使用的目的。其次,分析学生的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因而要上好一堂课,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既要分析学生的年龄、思维,以及认知特征,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这样在选取学习内容时,才能做到不深奥、不浅显,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愿望。最后,教师要分析和预测课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尝试依照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有效地处理、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总之,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心理上去把握和筛选素材,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使课件简洁、必要和生动,具有启发性,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材要从不同角度出发,并注重典型素材的选取;选准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时机,把握好其使用的适度性;课件的应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参考文献:

[1]叶永广.历史教学与影视指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2]叶永广.历史·影视·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梁础珊.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1995.

作者:刘后玉

历史课件使用分析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探究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而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课件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初中历史课堂的一大特征,如何有效制作课件、应用課件成为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文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做出了相关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同仁提供借鉴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历史;有效性课件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6.092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的课件制作更加省时省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课件进行教学。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现下很多教师的课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应有的优势,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断对历史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体现

在“互联网+”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越发普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一直以来,历史学科都给人一种枯燥无趣之感,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提不起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课件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课件将影音素材、图片以及文献资料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直观,有助于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1]。其次,给课堂带来大量丰富的信息,传统历史教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局限于教材和教室之中,课堂教学容量是有限的,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课件的运用冲破了书本中固化内容的束缚,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融入教学课件当中,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补充,这极大地扩充了课堂信息量,可使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发散。最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课件的运用形式更加灵活多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进行调整,这不仅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性探究

(一)有效性的历史课件制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在课件制作环节一定要悉心考虑、多花心思,确保能够制作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且符合历史学科特性的课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的有效应用。

1.教学需求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为避免课件制作的盲目性,在课件制作前应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出发,对课件的设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一定要明确认识到,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运用课件并不是目的,落实教学目标才是运用课件的关键,因此在课件设计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作出全面分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书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以及历年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来设计课件,更好地保证课件设计的有效性。其次,做好对学情需求的分析,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规律[2]。教师要从现实或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引出内容,迎合学生的普遍思维过程,由浅入深地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设计的有效性。

2.框架结构设计。教师在明确教学需求后,就进入到课件框架结构的设计环节中,这也是保障课件有效性的关键。而不同的课件类型,其框架结构设计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演说型的课件在结构设计方面往往采用引入式,用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教学主题,然后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展示,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对书本知识进行探究。教师还应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总之,框架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解构,虽然不同类型的课件的框架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总体上都是遵循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易于学生思考的方式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布局,以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进行“了解—理解—加工—内化”的转变。

3.素材收集整理。“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制作课件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料收集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下载图片资料和纪录片资料等多种资源,如从历史论坛中搜集课件素材,这些论坛中往往汇聚了很多历史学者,教师可以在与这些大家的交流中,获得课件素材资料。此外,很多影视资料也可以成为教师的课件材料,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影视网站之中选取课件素材,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避免选取出与历史史实相差较大的素材,现下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都经过了艺术加工,与真实的事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素材资料就不适合选作课件素材。最后,教师还可以从类似课程讲解的课件中寻求借鉴,对其中的素材进行整合,但这些素材要进行加工、剪裁,以更好地保证课件素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优化制作流程。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才正式进入课件的制作环节,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和喜好选择适合的制作软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素材按照教学框架进行组合,但是要注意素材的格式,确保能够顺利播放。同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还必须将实用性作为关键要点,避免出现堆砌文字、图片的情况。不同的课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制作流程也应有所侧重。如演示型课件,教师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素材之间的合理衔接,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感,确保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型课件,教师在制作时要重视对答案及习题解析的编辑,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总之,教师要避免出现粗糙型课件、庞杂型课件和失控型课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初中历史课件的有效运用提供保障。

(二)有效性的历史课件应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课件应用并不是随意播放,也要讲求一定原则。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的,控制好教学时间,并要提供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课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1.明确教学目的。不同的历史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有的课程目的是讲解新知,有的课程目的是复习巩固,还有的课程目的是拓宽练习,因此教师要想确保课件运用的有效性,就要在使用课件时,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课件。如在讲解初中历史课程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落实对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构建知识。基于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将突出直观性和趣味性作为教学关键,要确保课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服务于教学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课件,以声音、图像、图形作为媒介,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化的内容,以此激发、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欲望,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应结合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方式使用课件,这样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2.把控课件时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将课件充斥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准确把握控制课件的呈现时间,这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教学重点,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而这也对课件教学的效果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把控课件使用时间,这也是确保课件运用有效性的关键[3]。研究发现,人们在注视屏幕时,20分钟后脑电波会处于睡眠状态,此时思维活动就会受到屏幕内容的抑制,影响对屏幕内容的理解。这一研究决定,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用课件开展教学时,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2分钟以内,在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趁热打铁,向学生传播知识的精华,便 于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做好教学指导。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而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按动鼠标点击播放这么简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依旧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自身有效的调控指导,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控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课件运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具体而言,正确使用课件,就是要让课件内容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指导,教师要通过自身的适当调控,引导学生立足课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准确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摆脱被动接受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没有放宽对教师的要求,反而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為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带来了便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形式。但教师在运用课件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果不能够有效运用课件,不仅无法发挥出课件的优势,还可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多加重视,制作精良的课件,合理利用课件对学生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作者:唐雅慧

上一篇:新校区教育讲话下一篇:撤消处分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