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共8篇)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1

一读:要注意读全,解题的基础。

材料题分两部分,材料部分、设问部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 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问什么答什么。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和关键词,少说大白话。

1、① 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 ② 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③ 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④ 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

2、看右图,请回答:(1)图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它制造于哪一朝代?

(2)它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的繁荣?

(3)它在我国青铜器史上有什么地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主要内容是什么?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 ①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②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③至今有什么价值?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2)他创作的新体诗歌被后人称为什么?

(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习俗纪念他?

(5)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答: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前途、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至死不屈的精神,为理想、真理执着追求、探索奋斗。

6、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此人是谁?

⑵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在文化上有哪些成就?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⑶ 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

7、阅读下列材料: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请问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呢?”(1)“秦始皇”答:

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新措施来加强管理呢?”(2)“秦始皇”答:

记者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其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3)“秦始皇”答:

8、阅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回答:

(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

9、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一下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 • 问题二: • 问题三:

10、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2 工人日报(2004报道:在西安举行的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3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达7000多公里。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欧洲人当时把中国称为什么?(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维护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3)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形式(4)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1).我国的纸发明于何时?

(2).后来谁改进了造纸术?他在造纸术方面的贡献是什么?(3).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朝代谁说的话?

②作者写过什么书?大概内容是什么? ③这部著名史书在我国史学上地位如何?

13、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 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

14、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他得到谁的支持?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是孝文帝接受汉族文化过程中的哪一项措施?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3)、这两件历史事件各起了什么作用?

(4)改革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5、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 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 ②江南社会比较安定; • ③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④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影响: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 启示:保持安定的环境;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引进人才;引进技术;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等等

•(4)、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__________趋势,于是,__________(皇帝)顺应这种趋势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作用如何?

• 民族融合;孝文帝 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6、《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注意评价人物要全面!)

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 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

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 和国家统一。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

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

17、阅读下列材料 :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回答:

(1)引文出自《水经注》,其作者是谁?(2)这部著作有什么价值?

(3)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18、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著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回答:

(1)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2)他著的农书叫什么?

(3)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4)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买卖。——《汉书》 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回答这一措施的内容)?为什么

(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变法分别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商鞅变法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

(5)“读书使人明理,学史让人明智”,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增长了什么智慧?请写一条与大家分享。

(6)我们要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史记》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材料三:某某某说:“《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统,是天地之间的永久原则,是古往今来的一致道义。我认为,所有不属于儒家六艺范围,不符合孔子学说的学派,都禁绝其理论,不许他们与儒学并进,使邪恶不正的学说归于灭绝”。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何时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陛下”和“上”是谁?材料三中的“某某某”和“我”又是谁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陛下”和“上”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4)“陛下”和“上”除采取了材料中2个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外,还采取了哪些?请另举1个。

2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

(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指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3)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2、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请回答:

(1)管仲是什么时期人?被哪一个国家任用为相?

(2)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3)材料二中“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4)桓公最终确立霸主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3、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经济角度看, 它使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有所改善。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人们在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材料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在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同时, 也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 力争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哪国?写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发明者各一位。

(2)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联系三次科技革命, 写出一个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事例。

(3) 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趋势?

(4) 依据上述材料, 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步:阅读材料和问题。

材料分析题的特点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不读或是不认真读材料便直接解答问题, 就像做简答题一样, 这样效果肯定很差。所以第一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阅读材料和问题。

读材料, 大体把握材料内容, 要细读, 要注意对材料做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 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读问题, 知晓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初步确定有哪些是有把握作答的问题, 哪些是还拿不准的问题, 便于制订下一步的解题计划。例如这道题目, 有三段材料, 要认真阅读, 有四个问题, 注意问题的多少。材料解析题中一个小题问了多个问题, 有的同学以为问题简单, 题未读完就开始作答, 结果出现漏答或文不对题,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注意分值多少。分值多少与考点多少往往是成正比的。分值多, 考点也多, 分值小, 考点也少。综合性强一些的问题, 也要看分值答题。分值大, 要多答, 尽其要点, 逐一列举, 做到条理清晰, 要点全面。分值小的, 要简略回答, 答就一语中的, 不铺张浪费, 不故意发挥。

第二步:提取关键和信息。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问题, 提炼观点, 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我们做材料解析题, 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 一是教材的内容, 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 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 一味地自由地发挥。

无论我们的材料来自课本还是课外, 它检验的知识始终和我们所学的课文有关。基于这一点, 在阅读完材料后就要提取和我们所学课文相关的关键词和有用的信息。

第三步:找到课文切入点。

切入点是指材料中的“关键和信息”在我们所学课文中的出处。如“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出自于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7课, “电气时代”出自于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8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出自于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20课,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出自于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18课,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自于川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19课。

当然,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对我们所学的课文要熟悉, 所以平时在训练的时候, 我有意要学生不断地看课文, 从而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第四步:由简到繁答问题。

找到切入点后, 最后一步是回答问题, 当然我们首先要读问题, 一是粗读, 即看一看有几个问题, 哪些是自己感觉比较简单的, 哪些是自己感觉比较困难的。二是细读问题, 每一个小问又包括几个问题, 是正面的问题, 还是反面的问题, 是几分的问题, 等等。

读完以后, 我们就开始答题, 先做简单的, 再做比较难的, 最后做感觉最难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中考的问题设计是从简单的到比较难的再到最难的, 所以我们一般按照问题的顺序来回答是最好不过的。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3

【关键词】高考历史 材料题 特点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1-01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历史这门课程在高考中试卷试题结构是一直有所改变的。结合过去几年间的出题规律来看,有很多试题是通过材料的方式来呈现的,且在全部试题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给予材料题教学给予充分重视,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去思考,并逐渐的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一、把握材料题的命题规律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材料题的命题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命题中材料形式的试题比例近几年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笔者通过对福建近 4 年高考历史试卷进行统计,选择题中的材料性题目,2012 年有 7 题,占 28 分,其余三个年份 2010 年、2011 年和 2013 年都各有 9 题,占 36 分,如果加上固有的材料解析题 52 分,整份试卷材料题达到了 80 及 80 分以上,由此可见,材料性题目在历史高考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次,命题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实践性,注意用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解答问题。

再次,命题特别强调开放性与层次性,主张采取 SOLO 分类评价法,即开放式与能力层次评分法,以此达到三个重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史论与史观的培养。此类命题在历史的材料解析题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综卷第 38 题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给出相关材料后,根据材料进行设问,设问往往围绕四个层次展开,分别为读取信息、辨别历史、阐释历史、论证问题。所谓的读取信息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试题要求,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将有效信息完整地、准确地、合理地表达出来;辨别历史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就是要客观的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论证问题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从而能够批判、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注重复习准备工作,提升学习效率

(一)立足于基础知识,研究教材

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现在有不少学生主观地认为,只要平常多接触一些深题、难题,那么,在考试中就会多一些胜算。其结果恰恰相反,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能掌握透,那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更难以领会,又花了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做材料解析题也是如此。尽管课改以来,在命题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所提供的材料还是所提供的设问,都是立足于教材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延伸与扩展。所以,笔者一贯主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研究教材,夯实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力求将知识点讲细、讲透,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加强知识的整合,树立通史观念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采取模块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形式虽然有利于同类性质问题的综合归纳,但是,它本身也打乱了史学的通史体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做题。当材料题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时,学生往往由于通史概念的缺失,难以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以及前后相关联的史实,从而不能判断材料所体现的时代背景,那么这道材料题的相关设问也就无从回答。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重构通史体系,以有利于对历史的发展和延续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对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背景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然后做好材料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多练

知道了材料题的命题规律和掌握了复习的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完成答题。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具体的进行演练,一旦遇到题目,尽管理论上有一套一套的方法,但是还是会感觉难以应付。因此,在平常一定要多读多练。读得多了,不仅能够加快有效读题的速度,而且能够扩展材料接触面;练的多了,答题的感觉就培养出来了,就能够善于捕捉材料与问题的核心,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临场的发挥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讲究应对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一)先审题,后阅读

多数考生通常的做法是,拿到材料解析题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才看设问。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度。所以,采取先审题,后阅读材料,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并且在所要考查的问题明朗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很容易使我们体会到材料所反映的背景、核心等实质性内容,可以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材料解析题设置的问题为我们阅读理解材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仔细审题,认真阅读

做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最忌讳只浏览大意。没有仔细认真的审题和阅读,往往会漏掉许多重要的信息。这类题目,经常在问题的设置和材料中隐藏一些“陷阱”,比如一道题中,常常会包含不只一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所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浮于问题语言的表面,而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有时并不在材料段落中体现,而在于材料的作者或者该则材料的出处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材料才能有所发现,这也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必备条件。

(三)紧密结合教材,切忌答题与教材分离

众所周知,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一大特点是“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后注意与书本相关知识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

(四)答题序号化

目前评分标准多数还是采取“踩点给分”,即要点的全面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各点的完整性。因此,在答题中,笔者强烈建议必须分点答题,注明序号。这样既能及时发现答案的遗漏点,保证要点的齐全,又能显示答题的条理性,符合解题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浅谈如何做好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J].考试·教研版,2011(12)

八年级下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4

1、你知道这段文字的出处吗?你是否亲自看到过?人民英雄英雄纪念碑碑文

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来?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来? 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道都北京30万人齐聚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人 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请回答:

1、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开国大典

2、“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什么? 54门礼炮齐鸣 象征着 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经过28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大会奏起的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4、这一天是我国的什么节日? 国庆节

5、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你准备增加哪些内容?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几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是不团结,藏民族内部是不团结,这是满清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结果。现在**喇嘛所领导的力量与**额尔德尼所领导的力量和中央人民政府之间都团结起来了„„” ——毛泽东(1951年)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判断中央人民政府用什么办法解决西藏问题? 和平方式

2、解决西藏问题的标志是什么?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3、西藏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西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因为美国的侵略活动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材料中的“参战”指的上什么? 抗美援朝

3、“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为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参战部队的司令员是谁?这些参战的士兵在当时被赞誉为什么?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

5、请你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 参战的利益,抗击美国侵略,可以巩固人民政权,赢得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可以壮大新中国的志气,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向“邻人”大规模派兵的共有两次,请你说出这两次出兵的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的结果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这两次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答:(1)第一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二次:1950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2)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妥协退让,求和。而新生的中国政府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3)启发:不同的结果有

力地证明了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还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以为人民的斗志等因素,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的和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请回答:

1、此材料的名称是什么?依据此材料主,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此运动什么时间大体结束? 1952年底。

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它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5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

1、这则材料是出自于什么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这个文件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中共八大。1956年。

2、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标志着什么? 1956年底。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的重心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本身并没有错,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也就是说,经济建设是手段,人民幸福是目的。但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突出“物”、强调“物”,在很多干部的思维中成了惯性,经济建设这个“物”被扩大化,手段超越了目的,甚至手段就成为了目的。一些干部在施政过程当中,把追求经济总量当作目的,而人们的生活是不是因此而改善、是不是更幸福则不予过多考虑,成了“拜物教唯物主义”。在这样的状况下,民生让位于GDP,环境也让位于GDP,最后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却下来了,甚至在一些地方,社会矛盾还因此更加激化。

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对“物”的彻底摈弃,而是要把“物”用到“人”上,发展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一切工作都应是为了百姓的利益,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执政的根基才稳固。要让百姓的利益得到尊重,就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和对人的作用的重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创造让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的机制,才可以尊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建议权、发展权,才能够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也才能够从更高的层次上彻底超越“以物为本”的发展观。

请回答:

(1)“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何在?

(2)结合材料简要评述“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两种发展观?

(3)“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要点」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以人为本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观念、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而“以物为本”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它以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目的,为了经济的发展,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因此,其本质区别是是否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出发点,并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

七上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6

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中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也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中学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因此,受到历史中考命题者极大推崇。

说它综合性强,是由于它既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具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的能力,并能反映自己的价值取向。说它灵活性大,是由于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极为广泛,命题者只须设计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既可以从课本中选取一段文字,一幅图片、表格或示意图,也可以从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献、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中选择截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远远地摆脱教材。因此,每一道材料题都可以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大的特点。说它逻辑性严密,是指材料题的设问层次化。材料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因而在题的设问上层次性强,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逻辑严密。

正因为材料题具备这样的题型特点,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练习不到位或解答时不得要领的话,在考试中将会无所适从、思无头绪、无从下笔、不知所云,成为学生中考得分的“瓶颈”。

笔者以为,解答材料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

(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

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

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

一、文字类材料题

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

材料一 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本方面痛感**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摘自《中**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

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

(3)回顾中**两国近现代的处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对于这一道材料题,第一步“读”,首先注意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二出自《中**联合声明》及时间“1972年9月29**”等说明,结合材料一主要内容:允许**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本”对“战争”“表示反省”、“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等,这时再阅读设问,就进入第二步“思”,《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特点?这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第二问中有“材料二中”字样,明确答案应在材料中归纳;第三问要联系中**关系的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三步作答:

①《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尚春文科组 徐怀海

在中考历史题型中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 ,它本身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摒除了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 ,更将开卷形式充分发挥。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一、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材料部分 ,二是设问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因此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 ,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 ,将材料读懂、读透。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这样既避免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如 2009 年泸州市中考题中给出这样的设问 :(1)据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了怎样的转移?(1分)(2)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背景。(1分)(3)并写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一项内容。(1分)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 ,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准确找出历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 ,也是思考历史史实的过程 ,从历史材料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关历史信息 ,对于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 ,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 ,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 ,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 ,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号入座 ,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 ,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 ,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三、精心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

阅读和寻找是为了准确无误地答题。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 ,要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分值大的 ,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 ,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 ,更要慎重处理 ,想好再下笔。第二 ,语言要言简意赅。材料题不是问答题 ,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分值一般不大 ,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即论从史(材料)出 ,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 ,由此依据而得出。

第三 ,要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因此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第四 ,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 ,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一般来说 ,历史材料解析题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 :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和开放型材料题。下面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作细致分析。1.文字型材料题。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 ,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 ,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找”“三答”三步来入手即可。

2.图表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 ,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 ,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因此 ,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读设问部分 ,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 ,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 ,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性 ,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 ,尽可能的新颖 ,贴近生活 ,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 ,“不限定”范围 ,答案也非唯一性 ,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 ,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 ,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 ,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 ,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 ,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 ,一定要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的深入 ,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务必理清知识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只要我们能有效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安历史会考卷,材料解析题占40分,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即将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分三步:

一、读材料: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如何去读却有讲究。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找联系: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组答案:解题的落脚点。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7

第一遍粗读, 大致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了解材料在课本的位置。第二遍精读材料题所设的问题。粗读材料后最好先细读一下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为带着问题再细读材料做好充分准备。目前材料题的设计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令很强的问题, 要求总结、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观点、政策、目的、原因、要求等, 这种指令性很强的问题一般出现在前三个或两个问题材料中。另一类是指令性不强的材料题问题, 如“说明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你得出什么结论?”、“反映了什么历史规律?”等等。读懂问题, 再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是很关键的步骤。第三遍是带着材料题的设问读材料, 主要是根据问题,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 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 进行字斟句酌, 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 有的句子很长, 很难读懂;此时, 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 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 再找定、补、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 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 运用历史观点,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阅读材料时, 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 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阅读材料时, 除读懂材料正文外, 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二、找, 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 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 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 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 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 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 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 挂靠准了,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 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 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三、答, 解题的落脚点

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 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如“依据材料指出……”, 答案是根据材料得来的, 不是从其他地方得来;答题时要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最好是分条阐述, 一点写一两行, 不必太啰嗦, 关键是把要点写出, 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 写得太多, 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 不仅会喧宾夺主, 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 还会浪费许多时间, 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

2. 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

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 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 如2010年山东文综27题“哥伦布美洲发现与相遇题”,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 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4. 要认真书写, 字迹一定要工整。

四步解答历史材料题 篇8

【关键词】 高考 历史 材料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6-055-01

如何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

有四步骤: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

一、审题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读材料

读懂材料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三、链接

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四、答题

友情提醒: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提纲。

答题一般有四种方法:1. “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3. “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这种问法,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4.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

答题有四忌:

1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2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3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4忌堆积词藻。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阅读、理解材料: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及材料出处;第二遍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即做到能力要求中规定的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对组合型材料,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的立场、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等;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根据所感觉的难易,可以灵活掌握,最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设问全部读完,第二遍就带问题去阅读、理解,将问题逐个解决。

2. 阅读、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①第一遍阅读全部文字,再决定取舍。如题号后是:“阅读下列材料”,则一眼掠过,第二遍就不必去管它了。如果是提示性的,就必须重视。②注意每段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如果不属于提示性的,即作者、著作名都很生疏,第二遍阅读时即可舍去不理,对解题毫无影响。有时命题专家把材料出处放在每段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直接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无用,要在第一遍阅读时决定取舍。③第一遍阅读时要分出扣本内容和超本内容,以便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材料解析题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课本内容,又高于课本内容,第一遍阅读时就应将材料中反映课本的内容与课本对号人座,确定材料反映的是课本哪一章节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超本内容。理解扣本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有的题必须以扣本内容为突破口。

3. 理解命题意图: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于以弥补。

上一篇:主体验收自评报告下一篇:感情的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