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对策控制护理纠纷或护理差错的出现。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护理155例中出现护理差错的病例数1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并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采取上述策略应用进产科护理中,作为实验组,分析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篇1: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产科住院病房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按照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护理,然后通过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来评价护理质量。结果:治疗组的产程观察准确率(90.70%)大于对照组(81.40%),治疗组的护患沟通时间(25.36±9.28)min大于对照组(12.58±6.09)min,治疗组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18.01±7.28)h早于对照组(26.117.98)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从而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效果

近年来,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报道越来越多。我院在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分析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产科病房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7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42例和治疗组43例(采用护理质量评价方式)。两组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按照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护理。科室设立专门的护理质量评价小组,制定与患者相对应的护理质量表,护士严格按照该表进行护理,密切监控患者病情,并随时让患者参与护理,让其充分了解质量表的预期目标和护理内容,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进行护理质量表内容的更改。

1.3 指标评价标准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让患者评价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从产程观察准确率、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吸吮开始时间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产程观察准确率(90.70%)大于对照组(81.40%),治疗组的护患沟通时间(25.36±9.28)min大于对照组(12.58±6.09)min,治疗组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18.01±7.28)早于对照组(26.11±7.98)。

2.3 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通过在出现时给患者发问卷调查表,评价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评价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从表2中看出,治疗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也随之转变,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护理人员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往往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不畅,服务工作做不到位,未能兼顾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活动,所以常常导致患者的投诉,医患纠纷越来越多[3]。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按照护理评价表进行护理,在护理中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在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等,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规范,也能充分调动患者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合理利用了医院的医疗资源,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的产程观察准确率(90.70%)大于对照组(81.40%),治疗组的护患沟通时间(25.36±9.28)min大于对照组(12.58±6.09)min,治疗组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18.01±7.28)h早于对照组(26.11±7.98)h。这说明从护理效果上来看以护理质量评价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尽早安排指导产妇母乳吸吮的开始时间,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并密切关注产程给予产妇指导,从而提高护理效果,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5]。

总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从而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秀霞,李佳英,徐微.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6):37-38.

[2] 张红梅,吴欣娟.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249.

[3] 杨芳.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32):18-19.

[4] 于秀荣,叶文琴,张玲娟.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方法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25-27.

[5] 崔晓燕.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J].基层医学,2009,13(21):645.

作者:郝秀琳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篇2: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对策控制护理纠纷或护理差错的出现。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护理155例中出现护理差错的病例数1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对应的策略,并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采取上述策略应用进产科护理中,作为实验组,分析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含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产妇或产妇家属因素、环境因素。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1.34%明显低于对照组7.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对促进护患和谐、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对护理质量意识的提升,更加看重在就医过程中的护理质量。特别是产科护理,不仅仅关系到产妇,还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1]。加上整个产科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十分容易因不安全因素导致护患纠纷或者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严重的甚至直接威胁到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有相关数据报道显示,在所有的医疗纠纷中,产科护理中发生的纠纷事件排名第二[2]。因此,为了实际的临床意义,通过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着积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目的的考虑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产科护理发生护理差错的病例数12例,12例护理差错中产妇年龄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29.17±0.72)岁。

1.2方法

分析对照组12例护理差错出现的原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防治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基础性的护理工作中,比如护理文书书写,一定要规范,需要严格按照《病例书写规范》进行书写并做好妥善的保存。另外,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人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交接班制度。另外还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②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上班时间和班次,考虑到产科护理工作量大、强度大以及工作细节多,为了保证护理人员有一个良好的上班状态需要合理安排班次,避免在实际中出现护理人员连续上班的情况。③加强安全管理,在科室内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临床中总结出来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定期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有效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④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实现护理人员与产妇、产妇家属的良好沟通。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态度,针对产妇以及产妇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的回答,还可以多向患者介绍一些保健知识、生理卫生知识等,同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指导,有效舒缓产妇的紧张情绪。

1.3 评价方法

分析对照组不安全因素,对比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对照组不安全因素

分析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见表1.

2.2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

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产科护理中,比较常见的安全因素包含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护理文书书写、管理因素、产妇或产妇家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为主。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因护理技能以及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出现护理差错[3],加上可能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不规范出现护理问题进而发展成为护理纠纷。加上产科中由于护理工作复杂,工作强度较大,很容易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加上没有一个合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出现护理差错。由于产科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极大容易消耗护理人员的体力,如果再出现班次不合理的情况十分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正是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导致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分析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就需要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管理,从多个角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护理差错。有效控制护理差错的发展,避免发展成为更加严重的医疗纠纷[4]。另外医院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护理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定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操作技能的提升,确保护理人员在数学护理文书时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保证记录的准确、完成、及时和规范,做好保存。护士长需要对护理文书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出现疏漏。产科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妇与新生儿,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产科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整个护理队伍的水平。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效避免护理差错发生。同时加强对医院环境的管理,对医院常用医疗器械进行检查与维护,针对存在问题的设备需要及时上报,避免存在隐患。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宣传各个方面知识,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在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班次方面,不仅要结合产妇的数量、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护理人员实际家庭情况,针对家庭特殊情况的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另外还需要保证护理排班的弹性。最后加强对产妇以及产妇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产妇讲解生理卫生知识、分娩知识等,让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对各种不适症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保证一个积极的态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析不安全因素并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1.34%明显低于对照组7.7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分析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操作技能,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治体系,有效降低产科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可能性,对促进护患和谐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资料】

[1]孙海燕.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25(12):89-90.

[2]谢小霞.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01):104-106.

[3]赖春蓉.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53(22):107-108.

[4]叶丽芬.分析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J]. 吉林医学,2013,52(26):5500-5501.

作者:廖谏梅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篇3: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理管理对策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80例产科患者及同期20名产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首先分析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然后在护理工作中拟定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及产科护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分数为9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考核分数85.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产科护士工作能力、法律及专业知识水平、纪律及参与病室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经过运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产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顯提高,各项能力均有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提高。

关键词:护理风险;产科;护理;防范措施

产科存在的风险种类比较多、环节比较多、质控点多、管理难度较大。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6月-12月收治的60例产科患者及同期20名产科护士纳入研究,其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为17~36岁,同期护士20名,年龄为19~35岁,其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为17~36岁,同期护士20名,年龄为19~37岁,患者在临床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配合治疗,参与研究的护士年龄、学历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为对孕妇进行常规的产褥期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具体实施如下:

1.2.1分析产科护理风险因素:1)管理因素

产科是一个随时都可能接诊患者的科室,由于孕妇分娩时的顺产与难产往往是在互相转化的,产科面临的风险往往发生于瞬间。对于产科错综复杂的任务,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产科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不仅制定管理制度要全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制度的落实。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认识上不重视,加上医院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给临床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比较紧缺,护理人员的素质偏低,造成了护理工作量大,人员的流动性增强,诱发了护理风险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产科加强管理至关重要。

2)护理人员因素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保护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加上理论知识不完备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难以适应新的医疗水平需要。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任,有的护理人员违反技术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护理差错。这些均成为产科护理风险的潜在因素

3)护患沟通因素

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足,只重视专业技术操作,往往会造成误解,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冷、硬,对患者没有同情心,缺乏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对有关护理风险不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明,需要病人术中配合时讲解也不够明确。在执行操作时,不注意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不满意。

1.2.2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1)加强带教和培训,提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

根据科室的特征及新上岗护士的个人情况拟出带教计划,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的知识,使得这些新生力量能够得到系统规范的学习,尽快适应科室的工作,有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护士长还要进行定期的常规护理以及临床操作技巧的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此外,还要针对产科常见的一些急救操作及处理进行培训,如:新生儿的心肺复苏、产后大出血等能够顺利配合医师完成抢救任务。注重与孕妇及家属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产妇入院后应当为其讲解住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和安慰,使孕妇能够安全渡过生产期。

2)规范护理程序,重视细节由于产科患者的特殊性,产程变化相对比较复杂,任何一个细节的忽视都有可能留下医疗隐患,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细节的管理。婴儿出生后应该及时核对产妇的姓名、婴儿的性别、体重,并在右臂系腕带标示信息,以免混淆婴儿,做好查对工作。在给婴儿洗澡时,避免多个婴儿同时洗浴,水温适合,避免婴儿烫伤。此外,还应加强交接班制度,在患者床边落实好输液,管道护理以及各种治疗,维护医疗安全。护士长应加强平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对法律知识及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对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纪律、参与病室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评分考核,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士综合技术水平越高。

2、结 果

两组护士考核结果比较: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9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考核分数85.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和婴儿的安全得到社会的重视,孕产妇和婴儿的护理工作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要加大执行各项制度的力度,科学合理地配置产科的人员,尽量创设安全的就医环境,定时检查病区环境,尽量减少加床,同时,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护士素质和能力,培养护士的责任心,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实现全面改善护理质量,消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用心为孕产妇和婴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对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开展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护理,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可以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孕产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强化护理风险意识,积极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可减少和预防临床护理中的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桃玉.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3,11(11):3051.

[2]王丽,齐小向.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J].医疗装备,2016,29(01):192-193.

[3]罗胜英.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285-286.

作者:杨文娟

上一篇:家长心得体会(3篇集合)下一篇:教师教学经验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