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起源发展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整体性规划的缺位和起跑线的先天不平等,可能使金融业的这场变革异化为一场不同政治资源扶持下各自为战的乱局在跨国金融巨头、个别“得风气之先”的内地企业抢得金融混业先机之后,近一年来,金融混业才从政策和舆论上真正撩开面纱。这种事实,隐含了中国版金融混业的先天“特色”——起点的不公平。这还只是问题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银行保险起源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保险起源发展论文 篇1: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摘 要 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间的合作仅处于协作层面,无法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渠道的优势,并最终导致了很多矛盾,这一事实严重拖慢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银行保险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和矛盾凸显期,本文对此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 银行 保险业务 银保产品

一、银行保险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银行保险的概念。所谓银行保险就是由银行、邮政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银行的销售渠道向银行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对于银行而言,该业务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银行借助庞大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办理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业务。

2.银行保险的起源。尽管银行保险这一术语只是在近年才引起普遍的关注,但实际上,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互合作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也是迄今为止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地方,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

3.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现状。在我国,银行保险的出现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经历了以财险业务为主的萌芽阶段(1996年以前)、银保合作力度不断加大的起步阶段(1996年-2001年)和发展阶段(2002年以后),在这一阶段,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可以产生规模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银保产品又简单易销,在商业银行获得了快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银行保险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实行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监管体制,中国银监会曾表示将切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支持银行业与保险业拓宽经营思路、更新经营理念、改善经营方式和手段,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新的业务合作模式。虽然监管机构明确表示鼓励银保合作、发展银行保险业务,但是金融法律法规未加以修改并做出具体规定,监管机构的工作界限难以划分,银行或保险公司可能会受到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双重监管、得到不同指令而无所适从,或通过内部的业务转换规避金融管制,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

2.银保合作层级有待升级。与国外成熟的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合作模式相比,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的合作模式还处于代理为主的协议合作阶段。当前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还处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下,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国内也出现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新模式,但尚未成熟。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模式呈现出“多对多”的交叉特点,合作模式存在两重性:在总部层面,一家银行与多家保险公司签订非排他性协议;在支行层面,一个银行网点可以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产品,这种多对多的合作模式由于只是协议关系而非实质性的资本关系,极不稳定,在网络系统建设、品牌形成、相关成本费用的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着弊端。

3.产品单一,缺乏个性特色。一是银保产品种类单一,多偏向于分红型和投资型,我国民众当前保险意识普遍不高,比较接受保本类保险产品,因而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银保产品满足了当前的市场需求。新兴的保险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和规模,而借用银行的渠道信用和“广告”效应,有相当规模的保险公司为了保持市场额度和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都在银保市场上纷纷推出同质化很强的保本产品。但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近期证券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银保产品的后续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各个保险公司的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可替代性强。此外银保产品的同质化还表现在保险公司产品和银行产品也具有可替代性,银保产品的储蓄性对银行中长期储蓄构成了竞争。三是银保产品缺乏个性特色,虽然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在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时,通常都表示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共同进行开发产品,但实际上双方很少互通信息,保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往往不向银行征求意见,而银行也不将客户的保险需求及时告知保险公司,银保双方资源共享的意识差,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并且细分市场,造成目前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少、缺乏个性特色。

4.银保业务退保率和投诉率居高不下。据相关抽样数据统计,有52%的网点退保率在15%以上,个别网点甚至高达50%,银保投诉案例也是经常见诸报端。分析原因,一是银行柜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银行对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监管要求落实不到位,银行销售人员对代销的保险产品一知半解,未能透彻了解每款保险产品的特点,造成对客户传导的信息不准确、不专业。二是销售人员受利益驱动,存在误导客户的行为。

5.尚未建立有效畅通的激励机制。银行对员工分配激励措施不到位,使银行员工在代理银保业务紧盯代理费率。由于银行对与代理费仍然采用入财务大账而后再对员工进行奖励的措施,针对个人代理的分配激励措施并不到位,所以银行员工更愿销售代理费率比较高的公司的产品。所以,在银保合作过程中,就极易形成哪家保险公司的代理费率高就代理哪家公司的产品的局面。

6.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不足。虽然各家商业银行都开发了“银保通”系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却是银行独立开发的针对各个保险公司的业务操作系统,只具有数据传输功能,没有与保险公司信息系统连接,无法访问后台数据,不具有共同性特征。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网络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不利于客户信息共享和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银行不愿与保险公司分享客户信息,而保险公司也不愿与银行分享技术性优势。

三、银保业务发展对策浅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国内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对措施如下:

1.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银保合作监管体系,推进银保合作法制建设。鉴于目前银行和保险公司松散的合作模式,引发的各类问题已危害到银行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声誉。银行保险在中国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银行保险如何发展,需要保险和银行监管部门深入研究,必须尽快完善银保合作监管体系,加强对银保合作业务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监管。银监会与保监会应加强合作与协调,保护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随着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银保合作必然会向纵深方向发展,针对银保合作中已经积累的金融风险,推进银保合作法制建设已迫在眉睫,对明显滞后的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以满足银保合作发展的要求。

2.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推进深层次合作发展。国际上银行保险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银行代理模式。二是战略伙伴关系,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签订较为长期的合同,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三是银行人股保险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参与经营保险业务。我国现在主要采用第1种模式。保险公司与银行应该探索更高层次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方式。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与保险之间进行资本融合,建立有资本纽带关系的银保合作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混业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上报《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获国务院批准,银行入股保险公司获得原则上的同意。对于尚不能建立资本融合合作的,银行和保险的经营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共同努力,将银保合作推向长期全面合作,建立战略联盟。

3.加大银行保险产品开发创新合作力度。首先,保险产品不应放弃保障这一本质功能,这在各种金融产品中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不可替代性,无论是为了丰富保险产品还是培养挖掘客户需求,银行和保险公司应该共同开发出适合客户的各种保障保险,如各类卡式保单、健康险、重大疾病险等,虽然不能短期带来丰厚收益,却能逐渐建立买保险去银行的新理念。其次,年金型保险、投资联结保险和分红保险合同期限较长,为满足其临时资金需要,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可联合推出并大力发展保单质押贷款,弥补寿险产品流动性不足的缺点。第三,银行追求降低贷款风险,规避风险,而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保险公司应适时推出配套的贷款保证保险和担保服务。第四,银保产品的推出要针对银行客户的细分区隔进行开发,细分出各类客户,从而针对的开发产品,如针对私人银行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方案,适合网站销售的简易险、适宜银行理财室和财富中心的银保产品等。

4.加快银保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虽然各家银行的银保通系统已经大大提高了业务运行能力和营运效率,但是基本只体现在承保阶段,对售中、售后,银行如何采集分析运用数据,参与到售中售后服务却存在着空白。因此,要加快技术开发步伐,完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银行要注重建立银保客户数据资料,以便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实现银行保险业务电子化。不断完善电子化运用水平。系统管理方面,保险公司和银行可以合作建立动态、持续的监控系统,定期评估销售的变化,把握市场机遇。这有助于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提高各自的业务运作水平。

5.完善银保业务激励考核和培训措施。商业银行在考核激励方面:一是推动负债向中间业务合理转化。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将代销保险业务纳入存款业务,解决一直困扰各行存款和保险产品表面“此消彼长”的矛盾问题。二是切实推进费率市场化。由商业银行与各家保险公司商定各项产品的总收入,在符合保监局、银行总部入账比例要求的基础上,由各二级分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保险公司协商争取更高的外部激励费用,落实到柜员。三是建议将银保业务纳入银行战略性业务考核范围。有条件的银行可成立银保业务的专业销售团队,专门从事银保产品系列销售,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经营效率。切实解决场外激励,代理财险业务出现“飞单”问题。

作者:徐向华 哈卫军

银行保险起源发展论文 篇2:

金融混业失控?

整体性规划的缺位和起跑线的先天不平等,可能使金融业的这场变革异化为一场不同政治资源扶持下各自为战的乱局

在跨国金融巨头、个别“得风气之先”的内地企业抢得金融混业先机之后,近一年来,金融混业才从政策和舆论上真正撩开面纱。这种事实,隐含了中国版金融混业的先天“特色”——起点的不公平。

这还只是问题之一。更让人忧虑的是,由于没有高层统一部署,金融混业的指导机构与当前监管机构“自然”合一——“一行三会”模式在监管上的种种弊端,也由此转移到金融混业变革中,从而可能造成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寻求金融混业之路时,面临政策和经济资源的双重不平衡。而在地方,基于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惯性思维和对掌控金融资源的偏好,地方政府也趁势积极地投身于“要政策”,从而可能危及区域间的公平竞争,进而因金融业的杠杆作用放大本已悬殊的地区差异。

默认现状,就预示着一种危险的前景。

起点不公平

跨国金融巨头和内地少数银行、保险公司,在金融混业解禁前若干年,就已开展跨行业经营,获得了事实上的先机。

金融混业是指银行、券商或保险公司在各自经营范围之外,彼此交叉经营对方的金融业务。这种经营模式起源于德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被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所效仿。而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则有“全能银行”模式(在德国,就是银行除经营传统银行业务外,还可直接兼营证券业务,其他诸如保险或信托等业务,则通过旗下子公司经营)、“异业子公司”模式和“金融控股”模式(后两者均是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不直接兼营多种金融业务,均通过旗下子公司独立经营)。

与金融混业相对的是金融分业。在中国内地,尽管立法时已面临外部潮流的冲击,但自1993年以来很长时间,实行的仍是金融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信托业、期货业也从业务经营上被独立出来。

在金融业日益开放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跨国金融巨头进入内地,同时也设法复制了其混业经营模式,成为混业过程的“领先者”。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荷兰国际集团(ING)。

1993年下半年,ING成功说服北京市政府,双方共同发起成立了ING北京投资公司;2003年1月,ING通过与招商证券合资的招商基金管理公司介入基金领域;ING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太平洋安泰人寿、首创安泰人寿各自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分别开拓南北两个区域市场;ING银行是为数不多的获得人民币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几家外资银行之一;2003年9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ING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2005年3月,ING银行正式宣布签约北京银行,购买其19.9%的股权,一举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就在中国本土金融企业想方设法打破“分业经营”界限的时候,ING已经不动声色地成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门类的企业,提早在中国实现了“金融控股”。

内地企业中,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保险公司为主的少数企业,也借助其境外公司或与外资合作,在早些年已经试水,并集中表现为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相互渗透。

早在1992年7月,中国银行就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银集团保险公司,首家成功进军保险业;中国农业银行紧随其后,1996年先后与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大型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代理保险业务;2000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通过与中国人寿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也正式开始了与保险业的全面合作,并在2004年牵手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首次与外资保险公司合作。中国工商银行最迟起步但与保险公司合作很有深度,其2001年与美国友邦保险合作、推出了牡丹友邦万事达联名卡,随后数次图谋参股太平人寿。

平安保险是内地保险巨头试水金融混业的“急先锋”。早在1991 年,平安保险就在公司内部设立了证券业务部,在随后金融“分业经营”大潮中,平安保险顶住政策压力,执着地保留下金融混业的根基。2003年12月,平安保险通过旗下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起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所有股份,平安保险持股比例达到73%。2005年2月,福建亚洲银行更名平安银行并移师上海。

近年来,参照跨国金融巨头的经验,这些内地企业还走出了通过旗下境外混业经营子公司回内地发展的步骤,这被称为金融混业的“返乡模式”。譬如中银国际和中银集团保险公司都以外资金融机构的身份“返乡”,在内地设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得以开展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

部门利益投影

事实上,在制度层面上,内地的金融混业直到去年底才算是比较清晰。但尽管如此,因为没有一部统摄全局的法规,也没有统一的整体部署,迄今为止,混业经营之路明显受制于分业管理格局下的分割状态,由各监管部门各自推动。也正因为此,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重的部门利益彼此相争的色彩。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删除了原有的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文字。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中、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其中明示“非银行金融机构可发起设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收购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新规则被解读为替金融混业“解禁”。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也密集对外传递信息。6月份,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从市场的发展、法律框架的完善、外界的需求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提上日程,已“逐渐可以走上试点和探索的道路”。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明确表示,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参股银行或作为银行的财务投资者及策略投资者,同时银行也可向保监会申请设立保险公司。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银监会不仅支持商业银行深入开展银保合作,支持国内保险资金投资入股商业银行,建立更深层次的交叉销售和代理合作关系,而且还支持银行直接投资设立保险公司。

尽管舆情沸腾,但值得注意的是,规则的欠缺仍是一处绕不过去的硬伤。没有一部统摄全局的法规、也没有统一的整体部署,由此既导致金融业整体推进困难,也导致现实路径的模糊。《证券法》虽然删除了分业条款,但并没有明示如何开展,且效率效力范围非常有限。而现行《银行法》和《保险法》中,依然明确保留分业经营的条款。据了解,中国保监会正着手制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权的通知》,预计很快就会公布,但如何理解其与现行《保险法》有抵触内容的关系以及保险公司如何进入证券业仍不清晰。

在这种情形下,由各监管部门各自推动的混业经营,无可避免地会受制于监管部门之间的竞争。从实践中看,那就是监管部门倾向于为自身管辖的企业争取更多机会、鼓励其向其他行业扩张;而对需要跨行业协作的业务,则尽量争取有利于己方的结局。如此相争的结果,未必有益于金融业的整体利益。最近,这方面的例子就层出不穷——资产证券化开闸,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各自监管部门指引下分头行动;证券金融公司的方案一波三折,至今还没有明确说法;金融期货的代理权之争延迟了产品的推出;在金融混业开闸的大背景下,“银证通”却被紧急叫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也想从中有所作用。不久前,天津市滨海新区明示在金融改革和创新试点中,混业经营是一个重头戏,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也可以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业服务部或附属非银行金融子公司”。地方政府的介入,更加剧了监管层之间的博弈,进一步增大了不确定性。

企业各显神通

正因为混业经营的闸门打开,规则又不到位,不少企业瞅准时机开始争夺政策资源,少数“领先者”择机加速扩张,有实力但起步晚的则积极出击,以求后发至人。

在天津滨海新区传出或为金融混业试点之后,因具体实现方式未明,渤海银行与泰达控股开始了明争暗斗、角逐入围的机会。7月下旬,渤海银行董事会主席羊子林公开表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争取成为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单位。”

在业已露头的新一轮争斗中,银行和保险巨头再次冲到了前面。

银行巨头的突破方向,同时瞄准了保险业和证券业。过去,银行涉足保险业务的主要形式还是利用众多网点为保险公司代销保单;即使少数旗下拥有保险公司者(如中国银行),也因其保险公司的“外资”身份不能充分利用母公司的资源。但现在,随着金融混业政策解禁,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拥有和更好地拥有“自己的保险公司”成为银行的心愿。据了解,中国银行已申请将旗下的中银集团保险公司转换为内资身份,以求名正言顺地利用中行的网点和客户资源;中国建设银行已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在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时,看好欧洲保险巨头德国安联集团,有意与安联合资成立保险公司。

银行对证券业的扩张也不遗余力。2005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三家商业银行获批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实质上是银行业对证券业的重大突破。在资产证券化开闸以后,银行在从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同时,又看中了本来由证券公司独享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希望能从简单的担保人角色转化为项目的重要参与者。此外,以建行为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投资银行业务,希望将之做成短期内增加中间业务收益、长期内则成为金融混业建构的重要支撑点。

保险巨头也是全力出击。在进入证券业方面,在银行借银行系基金进入证券业之后,保险公司也在积极促成保险系基金问世。据称平安保险和中国人保已经保监会提交了申请设立基金公司的方案。中国人寿的动作更大一些,6月27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成功认购中信证券定向发行的5亿元普通股,再加上两公司持有的中信证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分别成为了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和第五大股东。

保险公司进入银行业的势头也很迅猛。8月初,平安保险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的股权;8月上旬,中国人寿斥资3.9亿竞得福建兴业银行7000万股,此外有消息称,中国人寿还正涉足广东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收购和股改。

正是看好这种形势,一些“新军”也加入了金融混业的争夺中。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邮政和资产管理公司。今年3月23日,国家邮政总局和法国国家人寿各持股50%的中法人寿保险公司正式开业;5月8日,中邮创业基金公司成立,国家邮政总局参股24%为第二大股东;6月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获准筹建。至此,中国邮政旗下公司已经进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领域,“邮政系”金融混业雏形显现。由于面临清算“大限”,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谋求转型。6月初,国务院批复了由中国证监会上报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进入证券业的文件。7月20日,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信达成为了首家进入证券业的资产管理公司。

日本的前鉴

对金融混业来说,政策的解禁只意味着“可为”,而路径的选择对最终成效的意义更大。从目前来看,确实可谓“乱象”堪忧。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过渡?就此,基于相似的金融体系,日本金融混业的经验日益受到内地政界和学界的关注。

日本战后引进美国金融制度,对金融业一直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督,自1996年以来,则进行金融大改革,使其金融业完成了由“分业”到“混业”的转变过程。与中国内地不同,日本在此变革过程中,首先采取了法制先行、整体立法的策略。1997年12月,日本国会修改《禁止垄断法》,对原来阻碍金融混业的控股公司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规定,使金融控股公司得以解禁;其次,为了适应这一解禁,制定了《由控股公司解禁所产生的有关金融诸法整备之法律》,并于1998年3月11日开始施行,在既存的银行法、保险业法、证券交易法的基础上,统一修正和追加随着金融控股公司创设所必要的法律条文,这样既节约了立法成本,又收到了相关法规配套统一的效果。在日本,金融混业的变革也促成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更新。日本原是由大藏省(财政部)统辖财政权和金融权,1998年以后,独立行使金融监管权的金融监督厅成立,统一监管银行、保险和证券业;至2001年,金融厅(由金融监督厅更名而来)成为与财务省(由大藏省更名而来)平级的机构,分别执掌金融监督和金融行政。

根据中国内地实情,相对法制建构、特别是整体立法上的迟缓,金融监管上的完善应能快一些。2005年2月,央行金融稳定局设置了“金融控股与市场交叉风险处”,将金融控股公司纳入监管范围,以监控因其引起的市场、信用、利率等风险,以及因其组织架构性的特殊可能带来的风险。迄今一年多,实际影响很有限。与此同时,周小川提出了对混业经营按照业务进行监管(即“功能监管”)的看法,但此说不仅操作困难,且似乎未成监管层的共识。

要警惕的是,“形势比人强”,倘若不能及时修缮甚至较正,一旦金融混业“乱象”扩散,监管层可能会处于被动。就像谢国忠评论当前的形势一样,“央行成为金融市场傀儡”。

作者:欧国峰 李 菁

银行保险起源发展论文 篇3:

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保险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摘要]伊斯兰保险起源于中东阿拉伯国家,在东南亚国家发展壮大,是根据伊斯兰律法服务于穆斯林的保险公司。我国西北地区是伊斯兰人口聚居地区,而伊斯兰保险发展与国外其他穆斯林聚居地区相对落后。作为伊斯兰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伊斯兰保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各省、自治区伊斯兰保险发展现状和目标市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伊斯兰保险;穆斯林;海合会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041

1伊斯兰保险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掀起伊斯兰复兴主义浪潮,带着浓厚宗教色彩的伊斯兰保险应运而生。伊斯兰保险是根据伊斯兰教法建立的一项摆脱利息和投机的保险制度,用来代替当前流行的普通商业保险模式。与此同时,伊斯兰保险也遭受了许多穆斯林学者的批判和反对,他们认为给未来事件保险和承认不确定性收益是对真主至上的亵渎,以获取保险金为目的的投保行为类似于赌博,给穆斯林正常的宗教活动和生活习惯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伊斯兰保险中的寿险仍为投保比例较低的险种。

现代的伊斯兰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通常分为三类: 一是属于短期险范畴的伊斯兰一般保险,如机动车辆保险、火灾保险、工伤保险、海上保险、财产和意外交通事故保险等,为投保人在遭受自然灾害风险时提供保障; 二是属于长期人身险范畴的伊斯兰生活保险,是为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男女婚姻、老年退休等提供的一种长期性保险项目,期限10~40年不等; 三是伊斯兰再保险。

伊斯兰保险采用和当地银行联姻的方式运营,客户来源的90%来自银行客户,10%来自公司自己的保险营销员。在过去的数年,伊斯兰保险的资产收益率达到7%。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流向伊斯兰债券和绝对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资产。伊斯兰保险公司投资产品的90%的标的都是伊斯兰债券,均为资产支持型的债券产品。

近年来,伊斯兰保险资产总额飞速增长,其中以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东南亚业务量最为突出。据巴林央行预测,全球伊斯兰保险市场增长明显,预计2017年将达到200亿美元,其中海合会国家占60%。据安永会计事务所发布的《2014全球伊斯兰保险观察报告》,海合会国家伊斯兰保险总保费将由2013年的7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89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占比77%,位居第一,阿联酋占比15%,位居第二,其他海湾国家合计共占8%。此外,沙特伊斯兰保险保费规模也为全球之首,占比达48%。由于各国监管法律不一致,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以及专业人才,伊斯兰保险市场仍充满挑战。

2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保险发展现状和前景

我国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全国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区域,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0个民族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共有2314210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约1476万人,约占全国穆斯林总人数的72%,其中新疆穆斯林有1千万,占全国穆斯林人口的49%,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三省区占23%。目前,穆斯林人口正在以1891%的速度增长。因此,不管是穆斯林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还是人口增速,西北地区都是中国穆斯林发展进步的缩影和窗口。

与此同时,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人口也面临着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职业构成较差等不容忽视的因素,给伊斯兰保险的引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困难。从保险实践来看,我国保险市场上迄今没有伊斯兰保险产品和服务; 在保险研究界,涉足伊斯兰保险的学术成果不多。我国伊斯兰金融的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而我国的伊斯兰保险比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引入试点的伊斯兰银行更为落后,因此,伊斯兰保险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第一,西北各省、自治区和国外其他伊斯兰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伊斯兰保险的学习和引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长期举办中阿博览会为我国西北地区引入伊斯兰保险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第二,伊斯兰保险能够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的保险体系,与传统的商业保险公司展开竞争并相互学习,从侧面提高我国西北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有利于东西部保险业协调发展。

第三,伊斯兰银行为伊斯兰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交流平台,伊斯兰保险可以依托伊斯兰银行进行保险营销。

第四,伊斯兰保险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具有传统商业保险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避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五,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保险潜在需求量较大,能够有效地减少政府的社会保险财政支出,更全面的保障穆斯林的保险需求。

3我国西北地区发展伊斯兰保险的建议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试点,发展伊斯兰保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穆斯林人口数有250万,是我国穆斯林聚集最密集的地区,与此同时,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全

年生产总值达到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8%。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保险业的各项指标均较低。国家应致力于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可刺激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对伊斯兰保险业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人保、泰康人寿等大型保险公司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区的分支机构设立伊斯兰保险窗口。

加强伊斯兰保险人才的培养。伊斯兰保险专门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西北地区引入伊斯兰保险的重要因素。在保险职业教育方面,一方面考虑在现有的保险公司中,选拔一批既有保险公司实践经验,同时对伊斯兰宗教律法及民族特征有全面了解的保险从业人员,设置相关学位教育的长远计划,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和提升。另一方面是建立伊斯兰保险教育培训中心和伊斯兰财经资格认证体系,扩大对伊斯兰保险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从国家层面看首先应该支持,从西北各省、自治区来看,应设立专门的伊斯兰保险项目等研究课题,鼓励国内伊斯兰学者和伊斯兰金融保险教育机构,借鉴他国伊斯兰保险发展经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引入伊斯兰保险提供理论支撑。

研发适销对路的伊斯兰保险产品。为了使伊斯兰保险更好地为穆斯林及非穆斯林民众服务,保险公司需要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穆斯林人口特征的伊斯兰保险产品,制定通俗易懂的保险合同,从而使其适应我国穆斯林社会,特别是西北地区人口近亲结婚普遍、早婚早育、文化素质低和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特征,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穆斯林社会保障体系。开展与传统保险不相冲突的伊斯兰保险险种,这样不仅会使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且也会使保险业在转移和降低风险、提供经济保障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提升西北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保监会设立专门分支机构进行监管。通过建立一个权威的伊斯兰保险立法和规则的制定机构,来制定伊斯兰保险市场的统一标准,统一处理伊斯兰保险体系和现代金融体系及传统保险体系之间的抵触和矛盾,改善西北各省、自治区保险市场的发展环境。其次,根据西北各省、自治区经济文化水平,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伊斯兰保险的基础制度,研究成立相关自律性质的保险协会,规范并监督保险市场,以便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及行业利益。

参考文献:

[1]高薏宁夏引入伊斯兰保险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49-53

[2]马玉秀伊斯兰保险业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14(3):151-159

[3]宋湘宁,周俊所,游春我国发展伊斯兰保险市场研究[J].保险研究,2011(4):12-21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10742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仇培林(1994—),男,江苏徐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保险学;王子灏(1995—),男,内蒙古包头人,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作者:仇培林 王子灏

上一篇:国有企业金融风险论文下一篇:教师年度考核自我鉴定(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