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卡产业经济学分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和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出版,创造了数字出版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这两种盈利模式得以发展具备了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性的发展条件。政府应该投资,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发展创造条件。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版权问题数字出版在中国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支付卡产业经济学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支付卡产业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1: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探析

作者简介:

刘纪勇,男,学校: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步发展,作为中间环节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崛起,以不可替代的支付方案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了在线支付困难的难题,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及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线支付;信用保障;政策监管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属于第三方的服务中介机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网上购物提供资金划拨渠道和服务的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本质是互联网在线支付服务平台,平台的一端与银行相连,办理资金结算等业务,另一端则连接商户和消费者,使客户的支付能顺利完成。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资金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信用担保,保证了在线支付的安全性,并且不向交易双方收取担保费用,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快捷,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第三方支付虽然不直接从事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支付产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的资金平台,满足了消费者、金融机构及商家的资金转向需要。

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

(1)作为中介方,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对于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降低银行网关的开发成本。

(2)具有交易担保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交易记录,拥有完善的交易信用记录。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线交易信用缺失的问题,并且由于网络的外部性,会不断地吸引新的客户加入。

(3)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支持多种银行卡、服务贴近用户、服务拓展性高,因而拥有庞大而稳定的客户资源。目前国内出现了若干依托于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例如:国付宝(国付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品)、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腾讯拍拍)等等。这些客户的特点是进行小额支付,对银行的依赖程度不高,但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托的C2C网站忠诚度较高,这也使得以这些支付公司在与银行的博弈中拥有了很强的谈判力。

2.第三方支付面临的困境

(1)支付平台自身的问题

迄今为止,国内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已达数十家。他们当中,除去少数是依托自己的业务提供支付服务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作为技术提供商,提供给其他网站或电子商务以支付服务和支付通道。盈利方式上比较单一,大部分是复制的PayPal网关收入模式,这种盈利模式很难维持其长远经营需要。

(2)信用体系不完善

第三方支付实现的是一种虚拟交易,信用问题就更加重要。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个独立的平台,它通过第三方清算保证模式,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拒付和交易的欺诈行为,因而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权威力,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但是由于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企业良莠不齐,信誉欠佳,就有可能出现商户与支付平台合作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丧失了其该有的公正形象。

(3)监管体系缺乏力度

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处理庞大的资金流,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在电子支付系统中,交易双方并不会谋面,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又非常隐蔽,信息不对称,就会存在一些人利用该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的非法套现、转移、诈骗等活动。

(4)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目前的法律和行业规范中,很少有涉及网络支付的,法律也没有对网络支付提供者的地位、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一个明确的界定。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虽然被界定为中介服务机构,但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中介服务机构。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中央银行以牌照的形式提高门槛。牌照发放后如果不能成功持有牌照,会有被整合收购的可能。政策风险会成为这个行业最大风险,极大阻碍着这个行业的资本投入,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光靠自身的积累和原始投资是难以发展起来的。

3.第三方支付平台未来发展建议

(1)拓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道路。第三方支付作为中介机构,并不介入商户与客户之间的交易,这在某些程度上保证了交易双方支付信息的安全性。像支付宝就是一个成功的代表,他的个人信用保障体系推行的很完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我们照例将这种代收代付的中介模式推广到B2B的企业中,就会发现资金的滞留问题会影响在线支付的发展。此外,这类企业众多,各个领域进行的交易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差异,单一化的模式会阻碍支付平台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需求,做好资源的整合,明确认识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才是第三方支付的核心竞争力。要从发展模式和产品的功能和找到创新点,建立突出自己产品服务特色的盈利模式,维系并扩大自己的客户资源,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政策法律监管,真正的改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良状况。我国针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条文2010年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强调了互联网支付账户的管理,并做出详细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担保,以及沉淀资金的问题上没有更加详细和专门的法律条文,因此,应该参考欧盟、美国等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条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制定更加有效的法律监管条令,这样才能够让第三方支付在我国迅速发展。此外,要加大对网上“洗钱”等违法活动的监管力度。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上支付这一行列中,使得网上支付这一行业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的状态,但与之而来的就是金融犯罪的增加。鉴于这样的原因,必须要加强日常监管,将第三方支付纳入《反洗钱法》中统一考虑,明确第三方支付个公司应尽的义务。在《电子签名法》之后,信息产业部颁布了作为《电子签名法》配套细则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3)完善支付平台的信用保障制度。作为支付过程中公正的第三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用担保作用不可小觑。建立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根据第三方支付业务产生的货物转移和资金转移,提供和公布公允的信用评定方法,能够在约束双方的诚信意识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引导和辅助下,建立多方合作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增加对网上交易的制约和约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网上业务的繁荣。(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艳丽浅析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作用田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

[2] 严政.浅析第三方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2.

[3] 张晔斌.浅析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1.

[4]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作者:刘纪勇

支付卡产业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2:

关于推进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发展的思考

摘 要: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和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出版,创造了数字出版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这两种盈利模式得以发展具备了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性的发展条件。政府应该投资,为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版权问题

数字出版在中国有十年的发展历史。从桌面出版系统和电子出版,发展到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都是信息和网络技术深入应用的结果。这一结果显现的是数字出版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业态,从本质上说这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的结果。我们探讨推动数字多样化的盈利模式,最终目的是促进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

一、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概述

《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指出,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051.79亿元。其中:手机出版为349.8亿,互联网期刊为7.49亿。我们就探讨手机出版和互联网期刊两种出版业态的盈利模式。

手机出版盈利模式。莫林虎、王一认为,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包括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阅读三个方面内容,其中手机游戏占了很重要的份额。

手机游戏的产业链由“运营商+游戏开发(服务)商+手机设备制造商+游戏客户”构成。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了手机用户、渠道、游戏开发的方向、收费及其系统的设定等。手机游戏开发商负责手机游戏产品的开发,服务商负责将产品卖给运营商。手机设备制造商负责手机游戏平台的搭建。

中国移动手机游戏的盈利模式分为话费收费和点数收费两种模式。话费收费,用户下载或激活游戏时,所需费用直接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扣除,客户端单机游戏采用这种方式,下载不同的游戏收不同的定额费用。点数收费,用户下载游戏客户端后使用到一定次数、某个关卡、购买某种道具时触发点数支付计费,同一业务多次点数支付计费,用户在使用此类业务时需先在游戏业务平台的用户账户中充值。

中国移动采取了合作运营的模式,与游戏开发(服务)商,采取收益分成、利益共享的形式,实现了产业链的资源共享、合作双赢,完成了手机产业链的增值业务。一般情况下,收入的15%归运营商,85%归游戏开发(服务)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数据部在《中国移动MOBILE MALL汇报材料》中披露,与开发(服务)商建立普通、半紧密和紧密,采取的分成模式是,中国移动提取信息服务费15%、30%、50%。

互联网期刊(文献数据库)的盈利模式。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和龙源期刊四个文献数据库。各数据库各有特色,涵盖了中国的9 300多种纸质学术期刊,占中国期刊出版总量的95%以上,以中国知网收入份额最高,故以中国知网为例说明。

2006年10月,中国知网总投资达3.45亿元,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设并通过验收。中国知网集知识资源大规模整合出版、原创性学术文献出版、多媒体出版和专业化、个性化数字图书馆为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全面整合了中国90%以上的学术文献和海外重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资源。截至2009年底数据,中国知网日访问人数256万,年访问9.4亿人次,年下载文献18.3亿篇,销售收入4.56亿元。

中国知网的盈利模式。产业链由“中国知网+文献资料提供商+客户”。文献资料提供商的资料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国家科技成果等。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及部分数据库为一次出版,期刊、图书、报纸等为二次出版。数据库的形式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软件、网络课程、科学数据等多种媒体方式。中国知网的客户群体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各行业的知识应用服务和个人查询服务。文献资料提供商(各种专业的期刊社)通过中国知网的数字技术,逐步扩大自己的产品范围,提高内容资源的附加值,并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了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即学术研究、信息采集、适时印刷、资源集成、网上服务、产权保护等完善的产业链。

李广宇、戴铁成指出:盈利方式包括网上包库(用户按照年限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限,通过远程登录服务器获取数据库资料)、镜像网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购买数据库,在本地安装服务器,在局域网内使用)流量计费(查询者购买知网卡付费,下载一页0.5元)。2009年包库收入2.31亿元、镜像收入2.03亿元、流量计费收入为1 500万元。

数据库出版的关键环节是要遵守“先授权,后使用”这一项知识产权的最根本的制度。中国知网与文献资料提供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采取了数字版权独家许可的使用模式,版权使用费=按照年度(保底)+发行版税分成的方式结算。

发行版税分成的计算。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11%分配给相应的期刊编辑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按各刊关于加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声明或各刊与作者的约定由各编辑部确定;中国知网按税后销售总额的3%作为作者稿酬分配给编辑部。

二、手机游戏和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分析

数字出版从电子书到按需出版有十几种出版业态,突出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盈利能力的出版业态还要走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出版在数字出版中属于收入不断增长,出版业态稳定的两种出版业态,重要的原因是寻找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这个盈利模式具备了几个方面的条件。

1.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技术支持系统,这个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需要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成本。这就要求客户群体必须庞大,才能将高额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一个客户身上。有海量的客户作为支撑,每一个客户分担的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就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2.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形成了外部经济性。手机出版和数据库出版虽然投入高、成本高,但是都实现了增值服务和增值收入。在这一固定的技术系统上,实现了多种增值服务,中国移动有网络音乐、电视、手机报和广告的收入,中国知网有互联网、局域网、光盘出版三种形式的出版,还有广告增值收入。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形成了边际投入趋于小,边际利润趋于大的良性发展状态。

3.这两种盈利模式都较好地完成了产业链条的利润分成。数字出版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利润如何在产业链上合理分配。利益分配不当,数字出版的版权收益解决不好,就不能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与服务商建立了相对合理的分账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追溯和可以监督,就得到了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4.这两种盈利模式都属于自觉的盈利模式。经济学教科书往往将盈利模式划分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式。自发是一种本能,就像蜜蜂建造的蜂房,是以最少的材料获得了最大的空间,这是一种本能。而自觉发展的盈利模式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使得企业创造的盈利模式具有清晰性、针对性、相对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三、关于推进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发展的思考

1.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技术难题。“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数字出版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出版发展面临着多重技术性难题。技术性难题之一,是我们要不要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创建新的盈利模式。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应该搭建这样的技术平台。中国移动搭建了这个平台,中国知网搭建了这个平台。北大方正集团搭建了这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包括了内容生产、管制技术、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投递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的中小型出版社、甚至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类型的出版集团都没有能力搭建这样的出版平台。新的盈利方式从何谈起呢?

2.我们要创建像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创造的那样的盈利模式,解决数字出版的版权纠纷难题。这是妨碍数字出版发展的一大障碍。正如谢广才指出:全媒体时代下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权利复杂;授权时间多样;渠道多样,内容格式需求多变;原始数据量大,分析成本高。这四项既是数字出版的特征,也是出版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性难题。针对版权授予的问题,任殿顺指出: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从来就没健康过。各个渠道的授权方式不同,定价方式不同,分成比例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而各个渠道又互通互串,授权给了门户,门户想拿着资源到基地运营;授权给了基地,基地又想发展互联网上的业务,加剧了整个市场的混乱。我们如何解决版权问题呢?

3.政府应搭建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具有公共产品的服务性质。这个平台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先进,只有由政府牵头出面才能做好这件事。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数字出版发展规划,提出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业。而利用“云出版技术”,在国家建立的9个数字出版基地上,搭建数字出版技术平台,建立区域性的数字出版联盟,把各地区的出版社联合起来,就可以解决中小出版社无法解决的身单力薄的问题。“云出版”技术的利用,是加强传统出版业和科技融合的有利契机。这样,就把握住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创新盈利模式,打下基础。

4.政府出面解决数字版权纠纷的难题。政府在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下,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寻求最大公约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中的“避风港规则”。这个规则是:网服务商队网民上传至网络的信息没有事先审查的义务,原则上网站都为网民的版权侵权行为负责,但是版权人向服务商提示网络中存在版权侵权行为后,服务商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版权人合法权益;如果网络服务商接到版权人提示后怠于采取必要措施,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个原则就是最大公约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一个既有利于数字出版的发展环境,又有利于版权人的权益的办法来。所以,中国移动和中国知网的版权办法可以借鉴,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中国知网的产业链中存在着使用者付费过高,而作者所得过少,大部分的利润被中间环节的杂志社、学校和文献数据库厂商的平台获取的问题。但毕竟我们还是迈出了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郝振省.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496a58a680203d8ce2f2471.htm.

[2] 莫林,虎王一.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5).

[3] 柏步芳.中国3G手机游戏盈利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 中国移动游戏基地.手机游戏培训资料[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b6b7242be1e650e52ea9969.html.

[5] 郝振省.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MOBILE MALL汇报材料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38aa6b069dc5022aaea0075.html.

[7] 荣忠霞.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建成并通过验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0/content_5185766.htm.

[8] 晋雅芬.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到中国学术期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1-28

[9] 李广宇,戴铁成.2009—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之中国互联网期刊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10] 谢广才.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解决方案[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1ccb6ccda38376baf1faea8.html.

[11] 任殿顺.出版业必蹈唱片业覆辙[EB/OL].www.epuber.com.

[12]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1)[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魏巍

支付卡产业经济学分析论文 篇3:

基于SCP模型的中国分时度假业分析

摘要:中国分时度假业目前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它的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一个热点。文章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分时度假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时度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一、研究背景和分析范式

(一)研究背景

作为休闲度假产业的一类产品,分时度假业已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呈现良好的成长趋势,在全球度假旅游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报告和RCI报告整理多年分时度假销售额及增长率可知,分时度假业不仅趋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其增长速度还超过了同期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国内外专家和机构认为,分时度假已经成为旅游业中成长最快的细分行业。

中国分时度假业的发展是由国际分时度假交换公司推动的。分时度假虽然在中国兴起时间短,规模不大,但其影响却较大,市场表现尤其在高端市场的表现非常惊人,消费能力强的高收入阶层构成基本客户群。分时度假业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SCP模型的涵义

SCP模型是产业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即在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的大环境下,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决定市场行为(Market conduct),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这个理论范式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界对生产者、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否定,以及信息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的发展,SCP由原来单项静态的分析模式转变为双向、动态的分析模式,即三者间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根据SCP模型来分析中国分时度假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从而明确在分时度假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相应的市场行为。

二、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

先简单的对中国现有的分时度假产品体系进行分类(见表1):

(一)市场集中度

目前,国内的分时度假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与美国、欧洲等分时度假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分时度假是“舶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发展规制不健全,大企业集团对分时度假的概念、运营机制及发展历史并不了解,因此它们大都持观望态度,采取保守的策略,不轻易进入该行业,使得整个行业的资源很难通过强有力的企业集团整合起来。其次,就会员数量而言,目前国内分时度假会员数量已过万人,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人数少、渗透率低,所以现有的目标市场群很小。再次,就度假网络的开发模式而言,中国出现自主开发的分时度假网络是在2000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现了中安达、天津泰达等为代表的度假网络,数量在10家左右,所以度假网络的开发模式还很小。

(二)产品差异

目前,国内分时度假产品具有种类丰富的构建方式,无论是从时间长短、客房面积,还是付款方式、度假地类型等方面,种类复杂多样:有的做成了先分割酒店房间的产权进行出售,再集中经营、向各业主分红的产权酒店;有的做成凭借具有多种消费功能的充值卡,可在多家酒店进行优惠消费的点数金卡;有的则把一批旅游城市的郊区饭店组织起来,建立“汽车旅馆联盟”,以便接待在周末或“黄金周”期间的自驾车旅游者等等。

(三)进入壁垒

通常将分时度假企业分为销售型和开发型两大类。销售型企业一般没有自己的物业,只负责销售开发商的空置客房。从销售商的角度考虑,中国分时度假业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壁垒。开发型企业进入分时度假领域的成本则较高。首先,在分时度假地的选址、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度假资源的整合上,开发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由于度假属于较高层次的旅游消费,酒店或度假地的装修成本一般要高于普通的饭店客房,开发商在客房硬件投资上往往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最后,分时度假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三、从市场绩效角度研究

首先简要地分析一下目前国内分时度假市场绩效的情况(见表2):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分时度假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品牌形象,整体绩效不高,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从市场绩效的角度来看,对市场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环境还不成熟

分时度假发展的消费环境,目前仍然是一个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带薪休假制度还没有完全实行,消费时间上缺乏灵活性。分时度假一个最显著的消费特性就是分时、可交换,具有灵活消费的特点,人们往往集中在“黄金周”内旅游消费,并不符合分时度假的产品特性,必须大力推行灵活的带薪休假制度。二是超前消费尚未形成热潮。分时度假属于“期权”产品,消费者预先支付费用购买产品,然后在消费年限内消费。而中国人消费观念历来谨慎,国民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超前消费还没有形成热潮,制约了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

(二)法律制度缺失

由于分时度假是“舶来品”,进入中国不久,所以分时度假发展的法制环境还不容乐观。目前政府的监管只能参照一些相关领域的法律,如房地产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银行业的《会员卡试行管理办法》、《非法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缺乏专门法的优势,在操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差,现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强迫性销售、欺骗性销售等做法对分时度假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信用制度不健全

国内目前的信用体系以及种种失信行为阻碍了分时度假市场的发展。在一些城市,分时度假会员的数量在快速增加,许多媒体上也出现了关于分时度假的投诉和负面报道,投诉的重点集中在分时度假产品本身以外的销售环节上。表面上看,虚假宣传、合同骗签是引起纠纷、阻碍分时度假推广的主要原因。深层次看,则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部分企业对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从而使其忽视长远利益,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搞“一锤子买卖”,导致了一些欺诈行为的产生,给分时度假业的发展抹上了阴影。

(四)产品形式不够灵活

目前,分时度假市场上的主要产品是酒店服务,产品形式不够灵活。首先,价格超出大众市场的现实购买力,这使得其目标市场只能集中于极少数高薪阶层。其次,国内现实条件大大限制了分时度假产品购买者参与国际性交换,也降低了分时度假产品的国际化交换的魅力。最后,分时度假企业在构建国内网络方面存在起点低、规模小的不足,还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的分时度假交换网络,消费者在短期内无法自由选择国内的各类度假地。

综上所述,根据SCP理论,中国旅游行业的市场结构决定了其市场行为,而旅游行业的市场绩效也会影响其市场行为。因此要从市场行为的角度来寻找解决分时度假业目前存在问题的途径。

四、从市场行为角度提出建议

(一)健全法规制度,增强顾客信任

分时度假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又涉及到旅游、房地产、金融等几个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边缘性产业,目前中国相应的主管部门尚处于缺位状态,针对分时度假经营所引发的问题的相关法律条款更是没有。因此中国应尽快明确其管理组织,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借鉴其他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中国关于分时度假的法律法规,为市场提供可操作的依据。此外,为了增强消费者对具有“期货”性质的分时度假产品的信任度,除坚持传统的媒体宣传、人员推广等营销策略外,还应重组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和市场行为,可实行客观、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金制度和“冷静期”制度等。

(二)创新产品形式,降低产品价格

目前,中国分时度假产品价格高、年限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鉴于此,应针对中国目前居民休假与旅游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目标消费者的度假习惯,分时度假产品经营企业应开发和设计出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类型,采取形式灵活、价格多样的方式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如在价格确定问题上,应参照国外销售价格与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比重,根据中国居民收入结构来确定,分时度假房产类型以经济的小户型为主,针对中国消费者周末度假的习惯,可以将分时度假产品时段进一步细化。考虑到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应将时权使用年限缩短为3到20年不等。

(三)整合特色资源,提高附加价值

一方面,开发商在进行产品开发时还应该注意整合旅游和房地产资源,寻找出最佳的结合方式,将土地、民俗、人文、环境保护等因素都整合到开发的项目中去,以配置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无论是针对开发商还是销售商,都必须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实现顾客满意,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引领行业健康成长。

五、结论

分时度假作为一个将房地产、旅游、金融和IT业有机结合的新兴边缘行业,尽管在中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它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但通过近年来它在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可以预言,分时度假及其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只要中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分时度假产品经营制度,规范分时度假产品经营市场,正确引导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真正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分时度假产品完全可以在中国得到健康良好发展,成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一种消费+投资产品。

参考文献:

1、臧旭恒,徐向艺.产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徐燕.中国分时度假产品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其中,万先进为该单位副教授)

作者:万先进 伍 婷

上一篇:信用社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中秋国庆黄金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