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筑安全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水平还比较低下,每年的安全事故不断,不仅对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另外对于社会的安定也带来不利影响。而建筑活动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就是因为其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等造成。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标准化建筑安全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标准化建筑安全论文 篇1:

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

【摘要】经济新形势下,建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扩大行业规模的同时,如何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点出发,对该工作的相关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行业取得了更深入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增大,多数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工程的安全管理,导致工程竣工后出现诸多安全问题,增加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强化建筑工程的安全标准化管理非常重要。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要点

1.1安全管理标准化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尤为关键。制定完善的岗位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生产责任制,能规范施工行为,满足标准化的管理需求。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也非常重要。通过开展安全检查、救援演练、安全技术交底等培训,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

1.2岗位操作标准化

在选拔岗位人员时,必须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才能正式上岗。要求员工除要具备安全操作证书外,还要熟悉工作流程,能灵活处理施工期间的突发情况。实际施工中,不但要遵守操作规范,还要遵循现场的施工标准,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尽最大限度的排除一切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

1.3施工现场标准化

现场操作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事故和隐患频发的环节。为满足安全标准化管理需求,施工现场的管理需注意这样几点:(1)合理规划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整齐摆放施工设施,严格区分物料,利用标识的方式规范消防、临水设施。(2)分析施工现场的特性,及时消除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防范安全隐患[1]。

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颁布了權威性的法规,建筑行业内部也发布了和安全标准化管理相关的法规,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多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上,虽然能规范施工流程,提高管理效果,但是却遗留了诸多隐患。另一方面,工程所涉及的安全技术方案、安全管理等问题,未得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缺乏真实的论证,在修订、编制上也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需要弥补的缺陷。

2.2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上来看,多数企业员工并不了解管理体系,不重视对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管理人员多根据施工过程,制定标准化的管控措施。以某电厂施工平台倒塌为例,由于施工单位盲目追赶工期,仅凭工作经验作业,最终引发安全事故,该案例真实的反映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贯穿全程。

2.3组织机构不健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机构,才能保证各环节都重视安全生产。但是从当前来看,部分企业仅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导致组织机构不完善,影响安全管理工作开展。

3、加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对策

3.1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若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就会出现行政部门忽视企业不良行为的现象,导致国家政策空洞,阻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工程项目的相关性、整体性作为重点,涵盖工程的立项、勘察设计等环节,并制定规范性的实施细则,切实满足安全管理要求[2]。同时,还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认知,制定和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措施,创设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引导全体员工深入了解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3.2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要有着详细的图纸说明,明确标识出办公区域、消防区域,临时搭建的宿舍要符合安全、环保要求,基础配套设施要齐全,方便施工人员正常生活。施工现场的设备和物料要按规定管理,按图纸位置准确放置,材料的保存要满足标准,预防材料损坏或丢失。对于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来讲,管理人员要制定规范化的安全防护预案,要求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定期检查防护网、脚手架,确保安全施工。详细、准确的记录施工信息,各层次人员做好现场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确保监理、施工和建设单位的资料齐全,为后续施工和检验提供依据。评价机制是对安全管理的评价,能反映出工程的安全指标是否在可控范围内,主体单位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施工问题。对于完成度好的项目,及时进行表扬。对于完成度差的项目,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和施工质量。

3.3构建组织机构

要想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就要保证管理组织的完善性。将项目经理作为主要负责人,来监管安全标准化工作。组建安全检查办公室,严格挑选工作人员,确保每位员工都持有有效部门证明书。具体工作中,监管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合理调控人力资源[3]。将安全职责落实到人,从源头上避免安全隐患。监管部门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切实做好安全检查和防护工作。

3.4建立激励机制

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需要建立规范化的激励机制,从施工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对施工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并和薪资待遇挂钩。对于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工作人员,及时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给建筑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对此,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构建标准化的组织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并将安全标准化管理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便于及时治理隐患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推动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任文良.我国现阶段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14(1):250-251.

[2]任雪.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26(14):76.

[3]樊哲.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10(4):96-97.

[4]高志莉.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9):2054.

作者简介:

陈海明,广州市虎门公路渡口所,广东广州。

作者:陈海明

标准化建筑安全论文 篇2:

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水平还比较低下,每年的安全事故不断,不仅对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另外对于社会的安定也带来不利影响。而建筑活动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主要就是因为其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等造成。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究

引言

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也进行了多次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强,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行业内的安全水平却不容乐观,近些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事故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对社会安定造成了很大影响。

1、我国建筑产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

自我国解放之后,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就已初步建成,后续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在市场环境中的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关的企业单位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的标准化管理也就顺势而起,迅速发展。后续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其法律法规的颁布,通过法律条例来约束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并建立一些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建筑刚也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等措施来加强国家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针对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建筑行业,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整治工作,让整体的安全形式不断好转,趋于稳定。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还是有很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各个城市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眼前的短时间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很多的安全问题进行忽视,加上生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经常会有一些伤亡事故发生。

2、我国建筑产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来说,其实也就是对建筑施工活动中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为了提高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管理水平,主要还是要将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更加规范化[1]。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建筑施工活动也都是一个系统的、连续性的工程,所以在构建建筑安全体系的时候也应该站在建筑项目的安全周期的角度去考虑。在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到对预设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再将其实施到实际的施工活动中去,通过勘察其效果来对其进行设计,而在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应该对各个环节中的实施细节进行分析,让安全标准管理规则细分到各个环节中去,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去完善。

2.2标准化在建筑安全管理上没有很好的应用

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颁布过一些标准法的条例,包括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在建筑行业也是一样,在对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方面,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中并没有将标准化很好的融入进去,导致对于很多问题的处理各方会出现争执现象,而改善这一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建筑工程管理很好的和标准化的方法结合到一起去,然后形成一个系统的且标准化的建筑安全管理办法。现阶段我国的很多管理部门还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技术研发、方案的制定等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对其进行讨论更改。所以综合各方面来说,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制定还没有全面完工,目前仍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2.3新时代对建筑业安全有新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型材料和工艺,而对于建筑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过去的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已经没有办法适用于新时期的各式建筑。比如说对于钢结构的运用就发生了很大跨度的变化,包括一些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新的模板技术和混凝土的浇灌技术[2]。所以在建造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在施工过程中更应该要注重建筑的安全管理。对现有的建筑安全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应该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去完善。

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3.1树立建筑安全化管理的管理理念

建筑安全化管理指的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级安全生产规程及法规,并且以这些安全规章制度为基础,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项目特点,然后制定出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标准,然后通过的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其工作中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管理方案转换成文字的形式,制成文件,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一套具有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可以借助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借鉴建筑安全管理措施中的标准化管理思路,来将自身项目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更加规范化。构建一个大家都了解清楚,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有益于项目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强其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对项目的进度、费用以及质量的控制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说,其质量的好坏与否在于其对项目目标的控制以及项目进度和费用的使用情况。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其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还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安全管理也成为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标准化又是制度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对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也标准化,形成一个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2]。在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施工项目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施工人员、场地、材料、设计等,而各个部门的繁杂关系也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而言,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所以要想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于管理,各部门间就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尹帮军.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8:67+89.

[2]焦扣忠.关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05:191.

作者:王志颍

标准化建筑安全论文 篇3:

浅析建筑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摘 要】建筑业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十分严峻的,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还关系到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虽然建筑质量安全问题日益被重视,并且有关部门也采取了有效策略,但现实中的建筑安全事故还是在不断的发生。因此文章对影响建筑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标准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行业规模逐渐在扩大。然而建筑质量安全问题仍旧存在,并且每年都会频繁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导致大量人员的伤亡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安全管理的体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水平不够高。所以本文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并从完善管理体制,严格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识,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影响建筑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一)管理体系不完善

即使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有关建筑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还是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并且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标准也不够完整,没有涵盖所有的安全技术标准,使建筑安全标准管理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不健全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每一个部门都加以重视,并且明确自身的职能,对下一个层次做好监督工作。只有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安全监督组织机构,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效果更好。

(三)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更差,所以不能完全遵守安全准则,因此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也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对于一些管理人员,也要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出现部分管理人员为赶进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现象。

(四)奖惩机制

企业认为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会增加大量的成本,往往抱着侥幸心态,没有落实到位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于一些违规行为,只要没有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会视而不见,这使得企业员工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现权责分明,落实好奖惩制度,从而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如何加强建筑安全标准化模式的管理

(一)完善管理体制

当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损害到部分行政部门的利益时,就会出现行政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就造成国家政策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将行政部门的监督工作和其业绩相关联,从而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

由于企业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不会严格遵守规定来进行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而政府则会通过政策手段来强迫企业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双方会出现一定的矛盾。为了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可以让政府通过一些手段来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监控力度,使企业为了不被处罚而积极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识

企业对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的传统看法是,认为要加强安全意识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样会损失到企业的利益,并且企业认为加强建筑安全意识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和好处。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施工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并通过大量的安全教育培训来使企业形成,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刻都注重安全的氛围,使企业员工由传统的思想提升到做好事前准备,加强防范措施的境界,从而有效的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四)严格安全管理控制标准

安全管理制度对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控制标准。如果安全管理控制标准较低,对企业的处罚金额不足以引起企业的重视,不能发挥出警告和惩罚的作用,那么企业就不会主动去采取建筑安全管理措施;相反当标准较高,所处罚的金额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范围,也会导致企业不会及时的进行技术的创新,从而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在制定建筑安全管理控制标准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能力,以及对安全事故的承受能力,力求制定出更为适宜的安全管理控制标准。

三、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国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而安全管理标准化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文章中,我们总结了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安全意识,组织结构不健全等影响建筑安全管理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安全标准化建设还是有待提高的,并且安全管理体系还是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全方面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出了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余建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3): 276-280

[2]谢国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9期

[3]韩俊.当前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2期

作者:李壮威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培训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保险公司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