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收益前景试析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现今出现了一种共享式、便捷式、移动式的新健身方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酒店收益前景试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酒店收益前景试析论文 篇1:

试分析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

[摘 要] 酒店业是一个以服务为主要产品的行业,酒店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对员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员工要以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的技能服务,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回忆,才能赢得客人对酒店的惠顾。而这些只有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的员工才能做到位。可见员工对工作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因此,员工满意是酒店管理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但长期以来,我国酒店业对员工满意度重视不够,造成酒店业员工流失率过高,严重影响了酒店的正常经营。以员工满意度与酒店的服务质量的关系为论题,对酒店业如何解决员工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予以思考和探讨,力图找出员工流失率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酒店服务;员工满意度;质量

一、酒店服务现状分析

随着一系列国际盛事在中国的各大主要城市舉办,以及近年来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酒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还是三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都经历了强劲的增长,未来前景乐观。根据RCP (Rubbermaid Commercial Products)的内部预估,2012年至2018年,中国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6.3%,而三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5.9%。毋庸置疑,中国酒店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中国酒店行业前景非常乐观,但激烈的市场竞争、飙升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的客人预期等客观因素依然让中国酒店行业的未来充满挑战。此外,还有一些复杂因素制约着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例如,机器无法完全取代人力承担高频度客房清洁和服务工作的角色;相比价格因素,客人对于酒店服务品质更为敏感,尤其是入住五星级酒店的客人;还包括酒店员工的高流失率。

如何战胜这些挑战并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酒店业主方和管理方应当采取何种积极措施,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稳定性,并为客人提供最优质服务呢?人力资源是关键。不同于其他行业,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12年酒店行业市场调查显示,劳动力成本平均占酒店总运营成本的25%。随着中国酒店行业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中国的酒店管理者们希望员工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中国传统服务行业,包括酒店服务行业,员工流失率普遍较高。不同于西方国家,在中国,酒店工作成为“三低”的代名词,即工资低、地位低、门槛低。因此,中国酒店业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带有不满和倦怠情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期望将来会长时间留在这一行业。据2014年中华英才网第十届中国最佳雇主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酒店行业从事首份工作的员工中,约有92.3%的人有意转行进入非酒店行业。2014年中国酒店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达69.47%的员工认为雇主更在乎工作绩效,而仅有34.74%的员工认为雇主在乎员工个人感受。如何打好“人力资源”这张牌将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关键。

二、酒店行业员工满意度分析

目前我国出游的人们普遍对酒店的服务满意度呈现出非常负面的情绪,我国的旅游协会也曾对酒店的员工满意度做出了一个具体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酒店管理的行业满意度与其他行业的满意度相比非常低,员工的满意度呈现不满的趋势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便是离职。员工的不断流失就导致员工的不断更替,给酒店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扰。根据一项调查显示,酒店员工的平均流动率在4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60%。这个数据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人员流动数据,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的流动率一般都在10%左右。少量的人员流动比例有益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人才的合理配置,但是过高的流动比例就会给酒店的管理造成很大的麻烦,长期的高流动率使酒店的管理不能在稳定中得到提高,甚至会在某个环节不断地出现问题,大大增加了酒店管理的成本。

(一)满意度平均值总体情况

员工总体满意程度较差,根据员工满意度的要素来分析,员工对工作本身、薪酬、福利、培训、绩效考核、职业发展、领导水平、人际沟通、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企业形象、关注员工这12个因子的满意感总体状况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其中福利、薪酬、职业发展、工作本身四项因子处于满意程度较差部分。

(二)不同所有制属性酒店的员工满意度相差悬殊

目前,黄山风景区酒店业基本属于国有国营,开业时间较长,设施较陈旧,体制相对而言比较落后,高层领导基本由上级领导任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相应的整体员工满意度较低。满意度较高的为近两年新兴的私有企业,其业主大多数为沿海发达地区来本地投资的外地人,带来了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营管理思想,具有较灵活的管理机制,员工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三)不同星级的酒店员工满意度比较分析

满意度与其星级成正比,但差距较小,尤其是三星与四星之间相差无几,可见国内酒店业在管理制度上有落后的趋向,黄山风景区酒店基本为四星级,如何在固有基础上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四)不同职务间的员工满意度比较分析

满意度与职务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这与员工在酒店内的职业成就感主要由工作级别体现所致。但却有个例外——领班这个级别的员工满意度最低,比一般员工还要略低点。究其原因,可能是领班处于督导层,在酒店里不仅要承担基层的管理工作,还要亲自进行体力性劳动,所以领班承受了双重的劳动负荷和工作压力,导致满意度降低。

(五)不同学历的员工满意度比较分析

满意度按初中、专科、高中、本科顺序依次递减。在酒店里,本科生为最少数的一个群体,而且也是流失率最高的一个群体。由于初中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而酒店就业门槛较低,所以这部分人能进入酒店就业,相对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满意度相对最高。酒店里的专科生基本上进店时具备的学历还是中学毕业,后来由于好学上进,通过各种渠道进修,争取到了专科文凭,所以这些人大部分受到酒店高层领导的青睐,陆续进入了管理岗位,相对满意度高一些。

(六)不同部门的员工满意度比较分析

酒店内的前台(前厅、餐饮、客房)人员大多为年轻人,在一线工作,直接面客,同时又受各种岗位规范约束,而由于服务业的特点,一般都从事两头班或三班两运转的工作,不能有正常的休息时间,再加上资历较浅,工资水平不高,所以这部分人的满意度较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安保部虽然处于后台部门,但工作场所却是在前台,没有多少的工作自主性,同时在酒店内的岗位地位也较低,工资比之前台服务人员还要低,所以这部分人的满意度自然也相应而言比较低。

三、酒店行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

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它的主要工作便是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它直接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只有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断地提升,才能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服务,增加酒店的收益。只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才能提高顾客满意感和忠诚感。所以服务是酒店管理最重要的环节,现在看来有以下几点因素影响着酒店员工的满意度:

(一)薪酬

薪酬是酒店对于员工所提供服务的最直接的报酬形式。但是酒店服务行业的薪酬普遍偏低,员工的应酬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计,所以,一些员工在寻找到了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跳槽就不可避免,因此酒店行业员工的流失率始终居高不下。当员工感受到有比目前更好的生存发展条件时,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这是薪酬外部竞争性不强带来的后果。同时,酒店行业内部员工薪酬差距非常大,如一个经理的薪酬可能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十几倍,这样的差距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比例,所以薪酬的内部不公平也导致了员工满意度的降低。

(二)管理

酒店行业管理机械化,缺乏人文关怀的情况存在于大多数酒店中,酒店的经营管理者更注重利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对员工的管理。这种机械的管理方式让员工难以受到组织关怀。在缺乏组织关怀的环境下,员工工作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情理之中。在机械的管理过程中,沟通往往是单向的,员工只是被动地接受命令和任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互动。管理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沟通渠道的不畅。酒店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思想沟通较少,领导较少关心员工的业余生活,对待员工的过失比较粗暴,对员工因工作提出的某些建议,基本上不给予采纳,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在酒店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久而久之员工就产生了离职的想法。

(三)行业特点

酒店服务行业对于学历和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低,工作不具挑战性,员工知识层次普遍不高。所以很多年轻人进了酒店以后,在熟悉了各个部门的工作后,就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兴趣了,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就降低了其工作满意度。在酒店行业呈现出来的是部门之间的合作非常少,基本没有合作相处的机会,所以导致员工之间的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非常的弱,所以在工作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员工之间就会相互之间推卸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不能与公司共同进步。酒店缺少员工发展计划、员工晋升机会不平、传统观念对酒店行业的负面影响等原因也造成员工满意度差。

四、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一)转变招聘观念

1.打破对年龄的限制

我国酒店行业普遍对员工的年龄问题要求非常严格,这就导致在劳动市场上就会大大缩减招聘者的范围,使招聘成功的几率降低。这种年龄歧视的观念也会使很多人误以为酒店行业是属于年轻人的行业,并且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使应聘者没有就职安全感。大部分的酒店应聘者都是年轻的、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酒店行业也不过是他们职业的过渡期,如果在这期间有更加稳定的职业,他们就会放弃这个工作。所以,酒店行业要想改善这一状况就要改变传统的行业陈见,必须主动摒弃自身的偏见,将酒店工作塑造成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

2.破除对性别的局限

某些酒店的招聘不仅对年龄设置了门槛,甚至对性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某些岗位要求必须是女性。例如,在餐饮服务方面就要求一定要是清一色的女孩。这样的招聘方式就会给招聘者本身带来非常不利的态势,因为在餐饮行业会有很多重体力活,女孩子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另外,酒店服务行业的下班时间非常不固定,女孩子在夜间下班,会对员工的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因素造成了员工对行业的满意度降低,失业率也随之不断增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优秀酒店的管理方式,破除一切对年龄、性别的歧视性就业政策。

3.以性格为取向

某些酒店在招工时通常仅仅注重应聘人员的外貌和工作了几年,很少有一些酒店会重视应聘人员的内在美。在服务顾客时保持热情、主动、友善的人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们不是敷衍工作,而是真真正正热爱服务,他们喜欢与人交流,更乐于助人,这样的人会有许多朋友,这样的人即使没有美丽的外表,也没有在酒店服务行业的工作经历,但是他们一旦进入酒店服务行业中,会如鱼得水,有很高的热情和兴趣使顾客满意,这种天赋往往很难得,即使再好的培训师也很难教导出来这种酒店工作岗位的真正人才。

(二)完善薪酬福利体系

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使酒店业进入了下坡路,甚至许多酒店根本就不挣钱,做不到大幅度提升员工的工资,仅仅能对工资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调整,使员工在服务行业的待遇有所提高。例如一些贫困补助,把一些拥有特殊技能或学历的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改变工资一成不变的政策,增加工资升级制。这几项举措在稳定高学历员工、具有特殊技能的员工、技能型的资深员工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酒店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也处于低峰谷。长时间在一个岗位上重复做一些单调乏味的工作,员工的工作热情逐渐淡薄,开始厌倦不满,随之出现“跳槽”,这往往就是大部分员工在酒店的职业发展过程。因此,酒店在员工职业发展方面,应克服“短视”思想,多从双赢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协助员工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适应酒店多方面的工作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降低员工流动率。

参考文献:

[1]胡勇兵,胡林,纪丽华.试析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关系[J].中国商贸,2010(22):86-87.

[2]赵霞.酒店员工满意度与服务质量的关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19-22.

[3]余洪.酒店员工满意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

[4]朱敏.员工满意度、敬业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

[5]肖启鹏.探讨内部服务质量、员工满意度与员工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4.

[6]庞兆玲.服务质量认知差距、角色压力与酒店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3.

[7]徐姿.基于心理授权的酒店员工忠诚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4.

[8]易娜.酒店员工高流失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9]刘大中.度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0]崔成彦.海南省A酒店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D].海南大学,2014.

[11]邵锋.星级酒店员工满意度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5.

[12]蔡梦寥.酒店服务产品质量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J].对外经贸,2015(12):136-137,145.

作者:成立群

酒店收益前景试析论文 篇2:

基于共享经济下的校园移动共享健身仓大创项目研究与探索

摘 要: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现今出现了一种共享式、便捷式、移动式的新健身方式。为了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本文以高校师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提高现如今师生们的身体素质、健康生活意识和生活质量的目标,进行了校园移动共享健身仓的创业项目研究与试验,为努力建设体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共享;移动;健身仓;大学生创业项目

0 引 言

目前全球的共享經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对于健身行业来说既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以共享经济模式改善目前的健身行业现状是可行的。在这种共享经济模式下,可以将一些资源进行整合,将静态转为动态的健身器材可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主要是为了实现在健身行业中的利益最大化,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为健身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与便利。

1 移动健身房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身养生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健身房健身。这一趋势使得健身房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同时也带动了部分人群的就业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健身房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健身房的收益每年都以10%的增长率在持续增长。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在2017年健身房的市场接近900亿元,这说明健身房市场潜力大,还有待开发,结合新模式运营会使健身人数不断增加,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因此,许多投资商把目标锁定在了健身房这个市场。为更加便于民众健身,共享健身房这个新型运营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1 移动健身房概述

近几年来,共享产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出现,无疑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很多方便。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作为临时的代步车确实解决了人们出行的问题。商场里的共享充电宝为逛街购物的人提供方便,也确实让不少人在商场逗留的时间延长,这也成为商场增加营业额的积极影响因素。酒店里的共享雨伞,也为客户提供了便利,方便客户出行,酒店服务周到更为酒店迎来更多客人。游乐场的共享KTV可以提供给游客或市民一个独立展示的空间……所以,如今针对去健身房的健身人群也引申出来共享健身房的理念,这也是很容易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在诸多共享产业出现后,共享健身房理念的出现同样也为健身的人群所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热衷于健身,专注养生,而现有健身房虽然遍布各大城市,但是总有其局限性。与其他共享产品相比较,共享健身房需要多手段来吸引用户。于是,可以这样定义共享健身房:共享健身房是通过结合健身硬件设施、互联网、智能控制和第三方支付的方式运用的共享健身空间,共享健身房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智能设备和第三方支付等方式进行运营的,主要设置在社区、学校、写字楼等人口较为集中的场所,是可以提供健身服务的新型共享项目。共享健身房的使用简单,易操作易使用。消费者只需要在共享健身房门前扫码开门,启动设备,运动计时消费,运动结束计时结算即可。而由于该项目具有很高的灵活度,所以更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目前已经开发的移动共享健身房有两类,一类是共享健身房,一类是共享健身仓。两者使用操作方式类似,区别在于规模大小不同。这样划分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来进行安排,更便于有针对性地投放。

1.2 移动健身房的前景

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爱上健身,我们通过市场上的分析与推测,在未来“24小时健身房”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占市场比重会逐年增长。而这个趋势单单只有大型的健身房是不足够的,所以移动健身房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移动健身房主要是靠智能控制,无须人工,这可以实现24小时共享健身的效果,在国内已有案例证明24小时共享健身是可行的,但是现有的一些24小时无人健身房是比较大型的。而如果此类大型的共享健身房离家比较远会有部分用户因此放弃健身;如果移动健身房小巧,所占空间少,可以实现多区域投放,可以缩短人们去健身房的距离,同时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通过一些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的24小时无人健身房,使用比较多的人群是一些年轻人,他们都喜欢在一个独立的空间完成自己的健身任务,他们认为这样健身的效率更高,而且私密性也很高。在空闲的时间可以随时健身,不用再为健身房的营业时间所束缚,可以按期实现每日的健身任务。这对于上班族或是在校的师生都是一种很大的便利,因此移动健身房在未来市场上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2 市场的需求

2.1 高校角度

以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为例,学校提倡学生“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这意味着学校希望学生们能够走出宿舍去锻炼自己的身体,不要待在宿舍。锻炼身体能够增强师生自身的免疫力,也会让师生更加有活力,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每当夏季炎热或是冬季寒冷的时期,就会出现运动人数减少的状况。夏季太热会导致一些学生中暑或者晒伤,而操场没有设置饮水区,学生往往运动完需要饮水时就只能回到宿舍或者去小卖部购买饮用水。而冬季的时候,天气太冷导致许多学生往往选择待在宿舍不愿意外出。另外就是天气的问题,下雨天一些有运动计划的同学只能被迫取消计划,或者选择在宿舍做些简单的运动。但由于宿舍空间比较狭小,学生活动的范围有限,各种条件的限制下,会使运动人数逐渐减少,而实际能不畏天气不畏条件坚持下来的人将会越来越少,最后很多人将可能选择不做运动。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得知有部分同学认为学校的操场、体育场距离太远,因此想运动的欲望就这样没有了。如果距离近的话,他们会尝试坚持做运动,爱上做运动。

高校里的教师也会喜欢做运动,但是健身房一般都是在市区,这类人群会因为教学工作、家庭原因不能时常做运动。在时间方面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而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就没有了想运动的欲望,往往导致自己办理的健身卡过期作废,造成浪费。

移动健身房占空间小,可设置在一些宿舍楼下、办公楼下、操场、体育场等区域。这样方便了许多想要做运动的师生。这也会使得校区内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师生的身体素质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教师的教学、同学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所以对于高校师生来说,他们愿意使用移动健身房,对于移动健身房的需求也比较大。

2.2 学生角度

移动健身房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健身方式或者跟着里面提供的一些健身教程进行健身,也可以请教健身房提供的私教的建议。让自己更有规律地健身,不仅使自己身体更好,还可以拥有美丽的身段。移动健身房设置在不同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健身。有些时候跑步完成后想去到一个隐秘的空间进行一些拉伸运动,这时就可以进入到附近移动健身房中开展自己的运动。

移动健身房不受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都可以去健身,不会耽误自己的健身行程。不同的移动健身房内设有不同的健身器材,健身时可以通过自己的计划进行调整规划,这样就不用担心因缺少某种器材而导致健身习惯遭到破坏,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不同的健身器材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

通过手机上的APP我们还可以与爱好健身的小伙伴成为朋友互相交流健身心得。

2.3 投资角度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里健身器材是有限的,而且健身器材的种类也不多,导致在高校学生缺乏运动的兴趣。高校中的健身器材缺乏的原因是高校本身的资金比较缺乏,而且仅仅依靠国家财政的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再者是高校需要付出高昂的资金去进行体育场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这就让高校相关财政进入到窘迫之境。

如果引入移动健身房,不仅可以让高校的运动器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所增加,而且通过合作,高校还可以收取部分费用,减轻高校的财政压力,这也可以给更多投资者一个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且作为学生,学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投资者通过与高校签订详细的合同,也就是得到了高校的支持。在場地、租金上可以获得极大的便利,这为移动健生房的建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 环境分析

3.1 优势性

3.1.1 定价便宜,网上收费

移动共享健身房用户可以在无任何消费捆绑的条件下进行健身消费,当然,也可以选择成为会员,消费享受会员相关的权益和优惠政策。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扫码进入,可以下载专用的APP进行操作,使用专用的支付方式支付对应的押金,也可以用微信增加小程序的方式进行操作,用微信支付押金。进入健身房后需在固定的时间内启动健身设备或其他运动项目开始计时消费,运动结束后,点击手机上的收费程序进行结算即可。押金可以随时申请退回原有账户。移动健身房的消费计算按照分钟来进行结算。如运动时间为2小时,收费20元,平均一分钟0.17元,这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一笔很少的开支,对于老师与学生来说,也是消费得起的。与目前的健身房运营方式相比,移动健身房的消费更能吸引客户。现有健身房基本都是以办年卡的方式进行运营管理,年费在2000-5000元不等。其实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一年12个月,每个月能去8次健身房,2000元的年费,算下来也要20元一次,当然如果每个月去得多自然划算。而今的上班族或者学生、教师都是有对应的学习、工作任务要完成,能真正做到的人实属不多。因此,移动健身房的定价是可以让普通大众接受的。

3.1.2 项目投资回本快

移动共享健身房规模相对于传统的健身房要小一些,但是共享健身房的客户流动性大,占地面积小。移动健身房的设备比传统健身房要少一些,但是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锻炼的项目,每个移动健身房的设备也可以进行区别化,提供给健身者更多的选择与随意性。一般情况下,移动健身房的设施会配备有常规的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动感单车、哑铃、椭圆机等,健身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功能的健身房。移动健身房24小时无人运营模式省去了教练员、前台服务和洗浴等成本。本次项目研究地点在本校(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通过对学校的调研之后得到虚拟运营的计划,如预计投放12个移动健身房,投资的资金在20万人民币左右。移动健身房日常开支主要是房租、物管、器材维护和设备分摊、保险费、保洁费等,通过预算,每个月的开销达到9000-10000元人民币,包括日常开支的租金、物业管理、清洁费、设备费等,按这样算,如果一个月每个健身房每天使用2个小时左右就能回收成本。

3.1.3 健身的时间、地点更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共享健身房的投放点主要在校园内外、居民小区、街道、写字楼旁、超市等,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布局来分配投放点。根据几类人群的活动地点来配置,实现健身时间不固定、地点无限制的优势。不管是在家里还有在学校,或者工作场地附近,都能直接扫码健身,全城实现联网、连锁运营,无地域限制,方便健身爱好者使用。从而可以提高民众的健身意识,提高民众健身的积极性。

3.2 可行性

(1)移动健身房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小,不会太过于占用空间,可以放置在一些闲置的而又比较空旷的地方,这样便极大地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2)移动键身房的收费比较适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大部分热爱健身的年轻人和一些在校大学生;(3)移动健身房灵动性比较大,可以对一些使用率较低的区域投放点与实用率较高的投放点进行位置的调换,这样可以避免因无人使用造成设备的闲置或故障。通过网络数据的调查来改变移动健身房的放置与使用,让每个健身房的使用率达到最高,从而减少成本。

3.3 硬件设施管理

参照初期经验,需要升级共享健身房的基础设施,提高普及度,对锻炼器材进行严格分类,细分用户需求,“因需置宜”。目前进行共享健身房自动化设备开发的企业也在不断地增加,产品智能化速度也发展较快,实体物件与虚拟科技结合开发的产品不计其数,这是一个科技发展的趋势。同样的道理,共享健身房也可以结合设备与APP进行开发,不断完善APP的功能,完善与人之间的交互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APP收集相关用户的使用数据,形成流量收益报告,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求新求变,适应市场发展。

首先,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推广方式,现在智能化设备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各种智能设备都可以进行线上的推广,而现今线下的广告区域也较之以往花样更多,效果更好。通过这样多渠道、多元化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共享健身房的熟悉度与知名度,可以更好地吸引健身爱好者参与到移动健身房的使用中。现在多个年龄段的人都在使用微信,微信朋友圈的传播速度也是极快的,通过朋友推荐的方式进行会增加更多的信任感,也可以通过朋友权圈转发集赞领礼品的方式进行宣传。除此之外,现今流行的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等,也不失为一种宣传的好方式。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看视频了解最新的消息动态都是直观很多的。线下推广主要是选择在人群密集的步行街、公交车站、商场等区域投放广告,民众在线下看到有实际的宣传都会好奇地去扫一扫二维码,了解时下健身新模式。也可以与健身房进行合作,作为一些知名健身房的分部等方式进行线下推广。

其次,盈利模式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移动共享健身房的平台运营可以選择开放招商,将与之相关的产业联系起来,共同获得收益。比如,共享健身房外可进行饮料售卖,健身仓内设置健身服装、健身器材等货品的销售,提供健身餐服务等。在平台上还可以购买知名健身老师的课程,或者视频请私教的方式进行盈利。线上线下都能有收益,形成一体化。同时也可以进行自主经营,承包某个区域的投放点,以加盟的方式进行盈利。

再次,采取多途径的收费模式。可以采取会员制进行收费管理,会员可以选择办卡的时间,一个月期限、三个月期限、六个月期限等,可以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进行优惠活动的宣传,吸引客户。非会员可以选择即时消费的方式进行健身,收费方式简单,用户扫描二维码开始计时,当用户离开健身仓时扫码停止计时,并根据不同时间段、季节,改变计时收费的收费款项,将数据库拓展至全国以实现一卡通用。时刻关注市场需求,洞悉市场变动,与时俱进。

最后,就是场地多元化。移动健身房占地面积较小,并拥有较好的机动性,能够适应多种场景。可在学校(体育馆、学生宿舍附近、运动场中等)与小区(小公园、公寓楼下等)等区域进行经营。而现今健身的用户群体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健身器材融入用户群体的生活中,健身器材的使用率便会得到极大提升。健身房也可设置在一些较为空旷的室内环境中,以应对客户对场地、天气以及方便性等一系列的要求,以此提高移动共享健身仓的使用率和便捷性。

线上由专人维护、调试,线下有兼职人员检修器材、设备,工作时间灵活度高,硬件设施的保养与维修也有保障。

4 结 论

移动共享健身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经济关注的焦点,实现突破现有地域、空间局限。在国家发展阶段,人才数量与质量会对国家发展的速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质和健康是尤为受到重视的,所以在共享健身房发展的热潮中能够带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引进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改善现有锻炼项目的不足,让共享健身模式逐渐改变和渗入现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习惯。本课题研究以师生作为试验对象,在试行有成效的情况下进而推广至全国所有民众,造福所有人。

参考文献:

[1] 李鹏举.试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J].才智,2017(34):106.

[2] 刘学冬,王晶.健身房以共享经济模式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171-172.

[3] 汪思凡.共享健身房的商业模式 [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358-359.

[4] 李星辰.“互联网+”时代下共享健身房的发展、问题与建议 [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9):35-36.

[5] 王晶,刘学冬.以共享经济推动全民健身 [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8):31-32.

[6] 戴先任.“24小时健身房”需规范和发展同步 [N].中国商报,2018-07-19(2).

[7] 许良洪.共享健身房在高校运作的可行性分析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5):130-131.

作者简介:莫红蕾(1987.05-),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教师,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作者:莫红蕾 曾辉权 柳文辉 苏杏佩 潘慧鸿

酒店收益前景试析论文 篇3: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传媒企业的发展探析

摘 要: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出版业已由完全垄断市场进入了垄断竞争市场,本文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例,探析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传媒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营模式以及前景展望。

關键词:垄断竞争;传媒企业;经营模式

改革开放的到来加速了中国出版业的市场化进程,但在改革初期,其事业单位的属性成了发展的一大阻碍,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随着2003年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出版业的转企改制真正取得了成效。目前,中国出版业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参与竞争的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差异性不大,可替代性较强。同时,出版业受到国家的高度控制,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垄断性较强。因而整个市场具有明显的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本文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例,试析传媒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的发展现状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全国首家百亿国有出版文化企业。集团涉及的产业领域包括出版、发行、印刷、酒店、地产和金融6大板块,现有员工10000多人,直属子公司3家。在“2010年(第七届)中国500家最具价值品牌”评选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品牌价值位居第243位,是全国唯一上榜的出版传媒集团;同年首次公布的新闻出版产业调查报告中,凤凰集团在全国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位居第一。集团下属6家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一级出版社,进入全国百佳出版社行列。集团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称号。

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在积极地抢抓机遇,按照努力成为全国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投资者的新战略定位,聚焦书业,聚焦传媒,聚焦文化产业,积极探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发展路径,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净资产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二、企业的经营模式

出版企业的竞争市场明显具有垄断竞争的特性。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品差别。以图书市场为例:一方面,当你走进书店时,你会面对着各式各样,成千上万的书。同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作或出版一本书而进入这个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竞争性。另一方面,每本书都具有独特性,出版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书的价格。在中国,还要加上政府的行政干涉,使图书的垄断性进一步加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国有出版企业,其面临的竞争可以概括为两种:民营出版业和跨国出版企业。民营出版业具有较之更为灵活的机制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跨国出版企业则具备雄厚的资金、知名的品牌,更主要的是有“不怕赔钱,占领市场”的理念。那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如何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进行市场经营的?

(一)打造标志性品牌,增强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

打造品牌是出版企业力争做到的最高目标,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品牌意味着你的不可替代性。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兰登书屋、培生教育、巴诺书店等,都是可以努力学习赶超的对象,能否像它们一样成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连锁书店等领域的国际一流的企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凤凰出版集团正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作者方面,有饶雪漫、杨红樱等有较强市场号召力的知名作家,饶雪漫的青春疼痛系列、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已成为知名品牌。同时,凤凰投资的所开启的“文化商业地产”投资——凤凰书城已为其带来较好的收益。在一系列知名品牌的推动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自身也成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知名品牌。

(二)扩大与民营书商的合作规模,加快整合民营出版资源

民营出版业虽在现阶段受到政策的限制,只能打“擦边球”,从事一些与出版有关的外围业务,但他们所具有的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的经验正是国有出版业所缺少的。与民营书商战略合作是凤凰出版集团整合外部资源做大做强的一条重要路径。2011年5月28日,凤凰出版集团在与民营书商共和联动成功合作成立凤凰联动公司的基础上又与民营书商合作成立北京凤凰壹力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凤凰雪漫文化有限公司等。在这一系列合作的基础上,就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双赢。

(三)加强与跨国出版企业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

与民营出版企业相比,跨国出版企业是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跨国企业本就拥有强大的实力和较为成熟的市场运营经验,与之“硬碰硬”只会带来不利于己的局面,相反合作反而会开创新的局面。集团与世界知名的法国最大出版集团阿歇特公司联合成立由凤凰集团控股的凤凰阿歇特公平合资公司,打开了阿歇特在全球的发行网络。这一合作,成为凤凰“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四)坚持多元扩张,搭建融资平台

凤凰的发展模式在行业内是独特的,即“出版传媒业为主,地产、金融等产业同时发展”。凤凰置业公司借壳耀华玻璃于2010年1月28日成功上市,凤凰置业现在已拥有凤凰和鸣、和熙、和美、凤凰山庄、苏州凤凰广场等五大骨干项目。通过北京银行、集团发行中期票据20亿元的筹资计划也运营顺利。凤凰集团积极开展资本运作,谨慎投资基金、信托、保险、金融工具的全方位运作,极大地提升了了集团的融资空间,更好地推动了集团的发展。

三、企业的前景展望

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改革还有许多不彻底的地方,如体制僵化、市场运作不成熟、资源浪费等等。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为借鉴,以下的建议和战略可以说是一点小小的启示。

(一)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融入市场经济

我国出版业的改革相对于其他行业多了行政管理的束缚,出版集团的成立大多是行政捏合而非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这也是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所在,即使在经过较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之后,其受政府控制的程度仍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版集团更应该努力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过去“人浮于事”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另外,还要增强市场意识,转变自己的观念,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让真正懂得出版经营的职业经理人去经营出版。

(二)整合出版资源,提高出版资源的利用率

整合出版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出版资源受到地域、行业、所有制的限制,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沟通的不畅,出版同质化、资源的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加强出版资源的整合就自然而然的提上议程。在整合的过程中,要寻找适合各个成员单位的模式,能整的则整,不能整合的就不要轻易整合,总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

(三)在合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防范风险

正确的合作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可企业不能因为急于合作便忽视了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与民营和跨国资本合作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又要坚持以我为主,确保自己在合作中对于重大的原则问题具有控制权。

我国的出版业改革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出版企业必须在这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市场经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发展中稳步前进!(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389-396.

[2] 刘拥军,魏玉山等·2009-2010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6):233-236.

[3] 贺剑锋·我国出版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J]·出版发行研究,20019(3):14-18.

[4] 吴贇·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出版市场分析[J]·出版科学,2009(2):27-31.

作者:樊方

上一篇:班级年终工作总结集合下一篇:水务局扶贫帮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