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论和实践脱节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现阶段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之一,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扩照,法学本科生数量大增,但质量却在下滑,难以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提升实务能力的有效手段走入法学教育中,以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探究
摘 要:我国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资源不足,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不明确,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教学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法学教育空前发展。到2011年,我国现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700所,法学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成反比的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法学专业已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为“就业老大难”专业,这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试图寻找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一、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困惑
1.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地方院校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反映在法学学科,就是与校内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属于弱势群体,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师资配备与图书资料两方面。
就师资而言,大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院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借高校扩招东风而“升本”新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这些地方院校,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升本前的专科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离本科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偏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法学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有的学校生师比竟高达25:1。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追求“大而全”,盲目上专业,随后投入却跟不上,尤其表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很多学校法学专业图书很少,加之法学学科分支较多,所需专业资料更是让图书采购人员无从下手。仅是经典法学原著一项,在众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或资料室中都并不多见。
2.办学定位不明确
法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应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把“法学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力图将办学定位与重点高校看齐,意在培养学术型人才[1]。这显然忽视了自身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等客观实际因素。事实上,就地方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院校所明确且践行的办学方向。
3.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主要任务。换言之,高校办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是主动应对地方需求,还是消极、被动回避这一问题?目前看来,由于不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性质较为模糊,且受历史因素影响,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尚显不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很少主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模糊不清。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而不断失去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危及其自身的发展。
4.教学模式滞后
辦学定位不明确,反映到教学上亦是问题不少。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思想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司法考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忽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在司法考试的“检验”中,这些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屡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必要性
1.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发展,决定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以学生就业状况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法学专业更具有特殊性,其职业要求往往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前提,如此一来,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成为检验学校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目前,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空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已成必然。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国法律职业缺口仍然较大,现有法律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在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将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纸面上的法,更要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法制建设情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对于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地方院校来说,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3]。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1.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有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法科人才的要求提高,法学专科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将逐渐淡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放大和就业压力的巨增,致使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从事理论研究的法科学生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作为基础性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对其定位历来众说纷纭。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理应归属于通识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是其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密不可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从事具体法律事务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相关教育与职业发展都与法律实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地方院校,其培养的法科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司法考试走向社会,从事各种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向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保留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职业教育成分,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此指导并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确定服务面向
服务面向也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为省属高校或省市共建高校,其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支持的可能,明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具体到法学本科专业,则必须放弃盲目追随重点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结合地方实际,主动承担为当地培养法律專业急需人才的任务,主动融入本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一方面要强化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2]。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优化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当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地方院校在确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区域特征,结合法律及相关行业特点,分析职业和岗位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并确定教学内容。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的同时,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增加应用性内容;要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还要把法律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4.改革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社会建设情怀。当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参差不齐[4]。对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克服当前案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功能,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实践教学。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为此,地方院校在反思并重整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诸如见习、实习、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开展法律咨询及服务等方式,多方面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解释进而使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专业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72.
[2]唐华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研究[J].西华师范学报,2006,(4):92.
[3]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52.
[4]刘远熙.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探索,2010,(12):43—44.
(责任编辑:陈雅莉)
作者:何霖
刍议法学实践教学
【摘 要】 理论和实践脱节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现阶段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之一,近些年来,伴随着高校扩照,法学本科生数量大增,但质量却在下滑,难以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提升实务能力的有效手段走入法学教育中,以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法学实践教学方式各异,目标一致,施行多年取得不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法学;实践教学;完善;建议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只有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学生通过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地学以致用。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模式注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对于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欠缺,出现了理论和实务的脱节,而法学实践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法学院校设置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法学专业性质和时代的要求。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
法学实践教学是巩固法学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更是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我国法学教育目前主要是本科、硕士及博士三个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此外还有部分法学大专和成人法学教育,其中比重最大的是本科教育,专科和成人教育处于萎缩中。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目标不同,一般来说硕博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实务能力的法律人才,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应是结合社会的需要,培养能适应法律职业需求,具备法学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实践能力,遵守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本科法学教育注重书本、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和业绩考核未充分考虑到实践课程或环节的特殊性,致使教师没有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的僵化也致使学生学习倾向机械记忆化……种种原因致使法学教育也面临了“哑巴英语”式的尴尬,实践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也是法学教育中存在的“硬伤”,法学实践教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出“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
二、我国现有法学实践教学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各类院校法学专业目前采用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毕业实习、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及诊所式教学四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目前最为常规化和体系化的一种法学实践教学,基本上每个高校都会在最后一学年安排半年左右的实习期,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统一安排或自行联系到相关的单位实践,主要是公检法司法机构或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行业。毕业实习搭建的这一平台,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法律职业和法律事务,有机会真正进入办案实际程序,完整承办一至几个案件,从而提高自身实务能力,积累司法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将来适应社会、胜任法律实务工作奠定基础,是课堂教学在实践上的一种深化。学生在实习过程要实现从想象到动手的转变,学会在各种非预设的实际案例中发现多方位、多元化寻求解决方案的并存,强化其思辨能力与创新精神。这种“职场演练”既是对其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检验,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各种阻碍,反观已实行多年的毕业实习,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其一,制度设计上实习时间集中在毕业最后一年,此时学生是整个大学阶段最繁忙的时期,出于个人将来发展的不同规划或为考研进一步深造,或为就业准备参加各类招考和来往于各大招聘场所,这时很难安心实习,往往会在实习单位请假以应对其它事务。同时因为面临毕业,学校课程已开设结束,学生通过实习发现的问题只能由其自学中完善。其二,学校对于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松散,过问较少,考核上也仅凭实习单位的一纸评语(一般均是好评)加上学生回校后的实习报告即可,对于整个实习过程没有一个规范性强、可操作的质量考评标准。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也没有关于实习内容的设定,学生在实习中做什么?有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随意性都比较大,无法保障实习目标的实现。其三,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将参与的是实际工作,而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致使即使到了大四实务能力还是很弱,在实习过程中倘若上手较慢,容易让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不放心交办工作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近而只让其从事一些简单的杂务工作,如整理文件、装订卷宗等,学生从事事务单一和机械化,也就无法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同时还会带来对实习的抵触。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本是是英美判例法系特有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为著名法学教授兰德尔在担任哈佛法学院院长时所首创。在这种教学法中,由判例法自身的特点决定,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不是经过系统阐发的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则,而是在若干著名判例中抽象出来的具体的判例法规则。这种教学方法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法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所谓的“案例教学法”[1]。我国现在法学教学中所称的案例教学法仅仅是通过一些假设和裁减过的案例对系统教授的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则进行注释和具体化,由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由决定适用,其是一种辅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方式,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升效用不大。教学案例有各类相关参考书籍,但大部分案例过于陈旧或是在裁剪过程中过于简化,使其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学生只需按记忆性学习就能轻易选取标准答案,直接断定结果,无法面临实际参与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也就无法有切身的体验可和老师展开讨论和总结得失,得不到实务上的提升。
3、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是法律人自我训练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模拟法庭可假设担当法官、检察官或律师不同身份,对模拟的案件事实进行分析,进行法律推理,按照实际的开庭程序模拟审理预设案件。这种教学方式能起到打破学生对实务特别是开庭的神秘感和畏惧感,通过模仿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熟悉程序的基础上锻炼运用法言法语的能力以及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但实施过程却常演变为一场程序性表演,使得目标难以圆满达成。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庭后总结评分三大阶段,是一套完整的教学过程。这其中如果案件选择不当或是庭前没有充分准备,那么模拟过程就只是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将稿子内容念完,演者和观者对于案件实体内容往往没有主动性的争论,学生没有主动积极的思考,整个过程同样是机械化的记忆,诉讼技巧和实务能力在固化表演中无法得到提升,模拟法庭主要目的就难以达成。同时模拟法庭限于人员的要求,每次审理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得到实际角色,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没有得到兼顾,更难以保障教学效果的普遍性实现。
4、诊所式教学
法律诊所式教学主要是效仿医学院校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指导法学院系的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2]。与模拟法庭和案例教学不同,法律诊所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办理各种不可预知的实际案件来锻炼学生的法律技能。它是建立在真实当事人和真实案件背景材料基础之上的,通常是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教学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学生必须自己亲自去处理案件,从案情的分析、案件事实的确认、解决方案的寻找、各种关系的处理、各方利益的协调及展开仲裁诉讼代理活动均由学生应对,老师只是帮助筛选和提供学习资源,并在必要和关键处给予指导。该课程作为实践课一般开设在第二和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进入细分专业知识的学习,加上同期诊所式教学提供的实践历练,可以抓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就开始受到实践的检验,能够在理论至亲自实践的往复过程中深入理解法律,积累适用法律的经验,锻炼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自2000年始,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我国,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肯定,目前我国高校中已有一百二十多个法学院系设置了诊所式教学课程。但作为一项舶来制度,诊所式教学在引入我国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其一,无法保障有稳定合适的案源供学生实践,每一个案件均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怀疑,即使是在免费的情况下也无法确保当事人的信赖得以建立,有的高校借助本校的法律援助中心,但宣传力度不大,致使社会公众主动闻名而来的较少,以致案件基数少而难以保障进一步筛选到适合教学需要的案件。其二,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致使诊所式教学无法持续开展,法律诊所比传统法学教育需要投入更多资金,除了必要的办公条件外,日常运营中也需要投入费用维持和运转,这种投入在短期之内见不到效应,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也无法体现,有的学校在开设后就会因短期内支出见不到量化效果而终止。其三,诊所教育法律诊所对老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有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诊所事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诊所教学和学习均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老师和学生不能象传统教学那样计算课时和考试评测。但目前没有较完善的配套机制对老师的工作量科学计算,对学生的成绩科学评测,难以调动老师学生的积极性。
三、完善法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1、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法学学生价值的实现首先应该是能养活自己,其次是能服务于社会,进而能造福于他人,如果“学用脱节”,学生所学不为时代所需即会被时代所弃。本科法学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经过四年的法学教育,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应的实践运用能力,就算考试成绩再好都是失败的法学教育。因此大学从领导至管理层至教师在法学教育观念上都应重视实务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此才能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保障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和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从而推动法学教育工作者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教学方式,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
2、明确实践教学主要方式及目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通过前面对现行实践教学方式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应以法庭模拟和诊所式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增长开设时间,增加开课量。对于这两种模式应具体明确其教学目标,鉴于二者一为模拟、一为实例,结合民、刑案件的及实务区别,可将模拟法庭实务训练侧重点放在刑事及行政方向,将诊所式教学实务训练侧重点放在民商事方向,在此基础上设置课程目的和任务、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等,使实践教学的施行有合理的依据并规范展开,不再处于无序化。同时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给予必要的自主性,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评价中突破常规的评价方式和综合成绩的配置比例,实现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考评机制的衔接。
3、重视师资的培训和多样化,吸纳社会力量的加入
实践教学的师资要求更高,除了需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实务经验。法学教师如果没有接触过法律实务,就不能身体力行地带动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更无法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因此要培养和鼓励法学教师考取司法资格,兼职从事律师工作,成为“双师”型的老师,储备合格师资。此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法律实务部门的力量,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授课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通过实践环节在高手点拨下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加强和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共建实践教学通道
实务的训练最终要到实务中去接受检验并服务于实务的需要,因此法学实践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是密不可分的。法学实践教学需要实务部门提供必要的途径和最需要的案例资源,特别是毕业实习这种实践教学。而对法律实务部门而言,学生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实务工作中事多人少的“供需”矛盾,也给长期处于固有经验思维定式中的实务人员带来新的法律思维,实现共同进步,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将成为这些部门的储备人才,成为实务部门的“新鲜血液”,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构建常规化的实践教学通道是利于双方的好事。但为了防止形式化,必须细化双方在实践教学通道中的责任,通过合同、协议等书面方式固化沟通成果,才能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参见刘剑.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视野下的法学教育[J].当代法学2009.5第23卷第3期(总第135期)150页
[2]参见周赞梅.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应用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1).
[3]参见杨中领.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中的诊所式教学初探[J].中国人才.2012.4.218-219页
作者:刘琴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教改探索
摘 要:针对我国目前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法律事务脱节等问题,对现有实践基地进行教学探索,使实践基地教学功能多样化,并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规范化,进一步促使学生专业实践和理论教学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平台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教师除了要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学知识,使之具备扎实的理论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模拟直到真实的司法实践,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获得法律职业所需技能,并让学生在法律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忠实于法律、信仰法律并最终形成良好的法律职业品格。
一、现阶段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往往只单纯依靠教师单一传授教学内容的方式来实现法学教学目的,而对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法学教育来说,纯理论的教学显然是不利于法学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为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推行法学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学科教学的共识,也有很多人已经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阶段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以下
问题。
1.教学主体定位错误
在当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没有将学生定位为实践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导致在具体的运作中会出现教师单兵作战、选用教学方法混乱等诸多问题。比如,在一些模拟法庭的实践中,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角色,机械地去扮演,并没有实际地将法律知识运用或发挥,只是纯粹的“演员”。
2.没有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化、长期化
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往往是“一时兴起”才开展实践,宏观模式不清晰、系统性较差,没有形成长效、考核机制。如,学生去“两院”实践,教师指导不到位,也没有安排具体的法官或检察官对学生予以辅导或考核,最终学生实践只是交一份实习报告草草了事。又如,在普法宣传中,由于没有形成制度,导致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资料发放”层面,没有深入地思考在實践和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更不用说去解决问题。
3.基地的建设还处于数量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功能上仅仅只是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毕业实习单一问题
事实上,实践基地不但为高年级毕业实习提供平台,而且应成为教学实践环节中的课堂实习、法律职业道德养成、法律职业规划培训与指导、综合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
二、法学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运行反思
实践基地平台的搭建不但要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而且还要增强他们直接利用法学基本理论从事学习、交流和初步专业研究及以专业视角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创建一套理论回归实践、指导实践的基地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主
动性。
1.确立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个性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建立一套与实践基地、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制度,使实践教学体系化、规范化。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使其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应避免实践基地的重复性建设,注重学生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之间的衔接
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克服实践教学推广中模式的简单化和实践教学个人的倾向化,把一般理论与本地实践资源相结合,反复印证推演,以求更细致深入地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模式。
3.要充分考虑到法学实践基地教学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的法学课程根据其特色予以区别,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基地实践与课程相接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避免实践教学改革的两级化,为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践提供合适的实践基地平台。
三、实践基地设置的设想与应用
1.模拟法庭基地
为了真正有效发挥模拟法庭的“实验室”作用,应将传统单纯由学生参演的模拟庭审改为以学生模拟庭审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方式,改变过去“教师或少数学生主导,多数学生被动观看”的模式,使学生尝试模拟审判的不同角色。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对学生的模拟审判进行指导,在一定条件下将模拟法庭直接用于法院的真实审判,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审判,便于学生旁听和学习,从而提高模拟法庭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应将模拟审判列入教学计划中。
2.法律援助中心基地
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基地是让学生在一个非控制的现实场景中代理各种法律事务,学习法律执业技能,锻炼法律工作技能,加深对法律的理解,提高法律职业意识。但由于学生知识和实践经验存在不足,因此,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序地开展如接待来访咨询、电话咨询、进行信函回复等活动,并且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表现应当与教学考核和学习成绩挂钩,在具体安排学生时应根据其年级及知识程度按一定梯度予以安排,并形成长期机制,以此保证学生在援助时能力与工作相匹配。
3.两院实习基地
对此可借鉴笔者所在学院即通过结合本地实际,与湖南凤凰县、花垣县、湘西州中级人民检察院和重庆秀山县人民法院共建学生实习与实践基地,以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求参与共建的司法机关应制订或完善本院实习指导规范,将接纳学生的实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双方在共建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共同监督实习学生,同时选聘优秀教师挂职基地,一方面促使
教师的处理事务性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实地指导实践学生的实践工作。
4.社会实践基地
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开展低年级学生不定期的社区普法宣传。因为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普法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2)开展高年级学生定期送法下乡。高年级学生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送法下乡时面对咨询者的提问已经有了一定的解答能力,可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3)组织学生对监狱进行长期的帮教活动。在帮教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在押人员,从而形成“帮教—发现不足、解决问题—再学习—再帮教”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2]蒋明华.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问题[M].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3]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0).
[4]康安峰.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现状与变革[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4).
[5]江海.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探索:“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建设.咸宁学院学报,2009(05).
[6]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 天津大学,2010.
项目名称:本文系吉首大学校级教改课题“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基地教改探索”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段武城,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刑法理论。
尹成祥,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理论研究生。
(作者单位 湖南吉首大学)
作者:段武城 尹成祥
推荐阅读:
电大法学本科论文06-05
法学专业本科(专科)毕业论文格式10-07
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09-12
法律本科自考毕业论文05-27
电大法学法律实践09-08
法律硕士法学09-14
法律硕士课程——刑法学教学案例10-29
法学专题小论文07-26
法学论文写作概述07-02
案例刑法学论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