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法学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律硕士法学(精选8篇)

法律硕士法学 篇1

正如我们在解析一种所说2011年的大纲相比于2010年而言并无太大变化,民法学更是如此,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民法理论博大精深,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各个具体制度的内容之间盘根错节,具有比其他部门法更为明显的严密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民法成为大部分考生最头痛的科目。

根据跨考教育专家的观点,学习民法,在掌握各个具体制度理论精髓之基础上,应当务求贯通各项制度之间的联系,既能从体系上整体把握民法理论,又不乏对具体制度的探微见幽。否则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自相矛盾的歧途。下面就由法硕考研专家带领大家一起去分析一下2011法硕考研的重难点和复习方法:

民法的知识体系

(一)民事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对此的法律规制主要见于《民法通则》。

2、法人

(1)企业法人:这又分为公司企业法人和非公司企业法人。

(2)非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基金会法人。

3、其他组织:法人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其中后者又分为合伙企业和

其他合伙组织。

在民事主体部分,《民法通则》做出的是一般性的规定,特别是在法人和其他组织方面,比如,对于公司企业法人由《公司法》予以调整,合伙企业由《合伙企业法》调整,个人独资企业则由《个人独资企业法》调整,非公司企业法人则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调整。故而,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只要能掌握一般性的规定即可,对本部分重要知识点的梳理详见下文,此处不多述及。

(二)民事权利

1、人身权:主要是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属权、亲子权、荣誉权等。

2、人格权

(1)一般人格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人格平等(宪法、民法通则)

(2)具体人格权:姓名权/名称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肖像权、隐私等

3、继承权(继承法)

4、知识产权:著作权及邻接权(著作权法)、专利权(专利权法)、商标专用权(商标法)

5、财产权

(1)物权

A、所有权:不动产(土地、房屋等)、动产、共有、建筑物区分所有

B、占有

C、他物权

a 用益物权:地役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典权、特别法上的用益物权等

b 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2)债权

A、合同之债

B、单方允诺之债

C、缔约过失之债

D、侵权之债:一般侵权、特别侵权

E、无因管理之债

F、不当得利之债

在民事权利方面,毫无疑问,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集中于物权和债权部分,在这两个部分

又以《物权法》和《合同法》为重点中的重点,这两个法律和《民法通则》加上与它们相关的司法解释就构成民法学部分中的核心。在这个核心之外,继承、婚姻家庭和知识产权部分每年也都有考查,相比较之下,继承和婚姻家庭部分知识点集中、重点突出,比较容易掌握,而知识产权部分则显得比较零散。所幸知识产权部门所占分数不多,对重要知识点予以掌握既可。

前已述及,民法博大精深、知识点众多,而且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作为民法的核心部分处处是重点,所以下面所梳理的知识点都只能是相对的,跨考教育建议考生对于前述的总则、物权和合同(起码对合同总则部分和重点合同类型)部分全盘掌握,不留空白。

复习建议

对于民法这么一个理论知识的海洋,掌握一种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是赢得考试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将民法当作一个整体来学习。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换句话说,民法就是调整我们生活中所发生事情的法律,把民法所有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发现各项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即使民法的知识点再庞杂,只要按照一定体系去理解,学起来还是会有条不紊,提高效率。在民法学系重要好好把握民事法律关系这个主线,在这个主线的贯穿下把每个知识点深入的把握。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由三要素构成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根据这一主线来梳理民法的知识结构和相关重要的知识点就会感到清晰明了!

其次,在具体的方式上,笔者认为考生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掌握基本概念,比如对于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无权代理、表见代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抵押、质押、留置、代位继承、转继承等等,一定要将其概念烂熟于心。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以《考试大纲》为准背诵这些基本术语的含义,一般来说,掌握了其基本的含义也就能从中得出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了。比如《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无因管理的概念是“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句其实就是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最后一句规定的是其法律后果。所以,一定要掌握基本的概念。背诵《考试大纲》和相关法条中与基本概念有关的内容。

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做的是掌握住各个制度的具体规定,比如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对其一一细分,找到其不同于其他制度的特点所在。要知道,民法所考察的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某一个具体制度本身如其概念、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的考查,二是对分析比较两个不同的制度,考查其两者不同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或者对二者进行辨别。毫无疑问,答好这两方面问题的基础都是对具体制度的完全把握!

法律硕士法学 篇2

关键词:法律硕士,法本法硕,专门化,实务化

法律硕士 (法学) , 以下简称法本法硕, 是自2009年开始由教育部新增设的一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型, (1) 其与此前已经开展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型 (非法学) 最主要的区别, 是该类型的法律硕士招生对象是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 而法律硕士 (非法学) 的招生对象则是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法本法硕的设立, 使我国法科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教育类型更加丰富和完整, 到目前为止, 我国法科研究生可以分为两大类: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律硕士又细分法律硕士 (法学) 和法律硕士 (非法学) 以及在职法律硕士三种类型。

1 法本法硕设立的积极意义

法本法硕的设立, 是我国法科研究生教育中新创设的一种类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由于与我国已有的法科研究生体系及培养制度、培养模式等存在很多不协调和模糊之处, 因此, 其在设立之初, 即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有认为是教育部为解决法学本科就业难而进行的权宜之计, 是一种缺少科学论证的制度设计, 有认为该制度属于“非驴非马”的怪物, 搞乱了现有的法学教育体系, 更多的人则是对该类型的硕士培养感到困惑和迷茫, 不知道该如何对该种类型的硕士进行培养。我们认为, 法本法硕的创立, 从本质上讲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 应当成为长期坚持和适用的一项制度。同时, 该项制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实行的时间不长, 存在很多问题也是正常的, 应当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 使该制度能充分发挥其推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发展和法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法本法硕设立的意义主要是:

1.1 符合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有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

我国法学教育经过, 经过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国家法治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但是, 也应当看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 迫切需要改革。我国已往高等法学教育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偏重于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培养的法科学生偏重于理论而缺少实践经验和能力, 这与国家法治建设更多需要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实践需要相矛盾, 也因此造成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的脱节。 (2) 因此,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就是要改变法学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矛盾,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

法本法硕的设立, 完全符合法学教育改革的这一方向。在此之前, 法学本科毕业的学生, 如果继续深造, 只有法学硕士研究生一条出路。而我国的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和目标, 都是以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作为目标, 并非以应用型法律实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由于社会对于学术型研究生需求有限, 而司法部门及其他法律实务部门对高层次法律人才有更大的需求, 因此, 导致法学硕士的就业主要转向法律实务部门, 但是其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了却很难适应司法实务的要求。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根据社会实际对应用型法律人才需要, 决定增设法本法硕这一类型, 并有意识地压缩学术型法学硕士招生规模, 扩大法本法硕等应用型法律硕士招生规模。因此, 法本法硕的设立, 可以说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是根据法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所进行的一种重要制度创新。

1.2 适应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有助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学位体系的完善

法本法硕的设立, 不仅符合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也符合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本科为主, 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内较完整的法学学历和学位体系。但是, 硕士研究生层次上, 过去只有单一的法学硕士这一学术型硕士学位, 而这种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所培养法律人才, 无法适应司法实务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 建立一种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新的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制度成为法学教育的客观需要, 也成为完善法学教育学历和学位层次的客观需要。 (3) 同时, 由于法学本科专业的过度发展, 导致法学本科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需求已呈饱和状态, 而社会对于高层次、职业化的法律人才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法本法硕的设立, 既满足了法学本科毕业生提升层次的需要, 也满足了社会对法学教育提供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因此, 它的设立完全符合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渴求, 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制度创新措施。

2 法本法硕教育存在的问题

法本法硕作为法学教育中一项创新制度, 开展的时间不长, 制度设计缺少充分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 因此, 制度存在问题并不奇怪。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成熟与完善的过程。目前法本法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 培养方案与法本法硕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 在指导培养方案中的定位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目标的定位是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应当说, 对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 这种定位, 使得法本法硕与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 (非法学) 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有了明确的区别。

法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依据现在所形成的共识是以法律职业为导向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法律人才培养教育。法本法硕的教育培养, 与法学本科的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的差别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 层次上的差别。一个属于本科教育;一个属于研究生教育;第二, 专业化程度上的差别。法学本科教育, 是不分专业的法学基础综合教育, 法本法硕是法学本科基础之上的专业化教育, 其专业化程度应当高于法学本科生;第三, 实务化程度差别。法学本科虽然也强调一定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技能的培养, 但重点仍在法学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法本法硕的实务化要求则比法学本科要高得多, 法本法硕应属于典型的职业化教育, 要求其毕业的学生直接能够满足法律职业的要求。

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主要是培养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人才, 其与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应用型法律人才, 主要是为司法部门及其他法律实务部门输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区分, 特别是法本法硕的实务化要求, 是其与法学硕士的最本质的区分。

法律硕士 (非法学) , 与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虽然都是属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 但由于其招生对象不同于法本法硕, 因此, 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复合型法律人才, 其法硕阶段的培养任务比较明确, 主要是法律知识和法律实务技能的培养。法本法硕则主要应当是培养法律专门化和实务化应用型法律人才。

虽然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和准确, 但是, 法本法硕的培养方案设计却与其目标出现了偏差, 导致法本法硕的培养方案与法学本科、法律硕士 (非法学) 培养方案重复和雷同现象, 其最主要的表现, 就是在课程设计上没有突出法本法硕的专门化特点和要求。

法本法硕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设置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 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共12门, 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外语二门公共理论课外, 其他9门课分别是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国际法。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从上述课程设置可以看出, 法本法硕的课程与法学本科的核心课程、法律硕士 (非法学) 的必修课程基本一致, 指导思想都是按法学一级学科设课。这种设置显然没有体现出法本法硕专门化的特点和要求。对于已经过四年法学本科学习的学生, 硕士阶段仍然是本科已有核心课程的学习, 不仅无法体现出其专门化的特点和要求, 而且也使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 难怪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教, 学生不知该如何学。 (4) 如果说对于法学本科按法学一级学科设课, 体现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 对于法本法硕显然应当是法学知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现有这种课程设置显然是不符合这一要求的, 明显偏离了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2.2 教育培养单位的培养观念和模式等有待于转变

法学院系是法本法硕的教育培养的主体, 法本法硕教育制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法学院系是否能够胜任这种类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目前看, 各法学院在法本法硕培养教育上虽然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但是总体上对于这一类型培养教育准备不足, 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 对于法本法硕的培养研究重视不够。法本法硕作为一种新事物,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因此, 急需加强对于法本法硕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一素列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但目前各单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对法本法硕多数还在沿用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第二, 法本法硕的培养模式还不成型。各学校对于法本法硕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但总体上都还不够成熟。多数培养单位都是按《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模式进行, 但由于培养方案本身不成熟, 而且各培养单位已习惯于法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 因此, 真正能够体现法本法硕特点和要求的培养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第三, 师资力量不适应法本法硕的培养要求。法本法硕培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其实务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法律实务能力。但是, 各培养单位的教师, 多数都不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这也影响对法本法硕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3 影响法本法硕教育的外在政策措施还有待于完善

第一, 就业政策。目前, 我国对于法学专业的就业政策导向缺少层次性, 专业性的法律机构 (法院、检察院、律师等) 职业准入的门槛过低, 一般法学本科毕业都可以报考。这种就业政策导致法科研究生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出现一定的劣势。一方面, 很多优秀的本科生, 基于就业优先考虑和学习成本的考虑, 不愿意报考研究生, 而报考研究生的往往并不是本科生中的优秀学生, 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 研究生就业成本远大于本科生的就业成本 (无论是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就业单位都是如此) , 也使研究生在就业竞争方面处于劣势, 这更减少了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动力。对于法本法硕, 目前的就业政策导向尤其不利。一方面, 在就业方面与本科生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 在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生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法学硕士一方面具有专业化的优势, 另一方面具有被社会了解时间长、认可度高的优势, 因此, 用人单位偏好选择法学硕士;法律硕士 (非法学) 则具有知识复合型的优势, 在就业方面也较法本法硕具有优势。 (5)

第二, 司法考试政策。现行的司法考试政策, 对于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 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现行司法考试政策也给法学教育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其中, 一个重要的影响, 就是导致法学教育无法分阶段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法律职业人才。现行司法考试的入门条件是本科毕业, 而且一次考试确定职业资格。对于要从事法律实务职业的人而言, 只要通过了司法考试, 就取得了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这种政策带来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否经过系统的法律教育, 无论是否经过职业化的法律训练, 只要通过了司法考试, 就可以做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对于多数法科学生而言, 本科未毕业就可以参加司法考试, 通过司法考试就可以做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为什么还要读研?这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更高级法律教育的积极性, 尤其是法律硕士这种应用型高层次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

第三,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政策。教育部推出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推动我国法学教育职业化和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该项政策设计也存在影响法学教育分层次培养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在于该政策的定位是法学本科教育, 学界称其为“以本为本”, 缺少对于法科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如果仅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定位于法学本科教育, 对于法本法硕教育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冲击, 将使法本法硕处于一种更加尴尬的位置。因为法本法硕本身的定位是培养高于法学本科层次的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如果单纯法学本科教育已经可以完成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任务, 法本法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3 法本法硕的改进对策

3.1 修正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之间的偏差, 尽快确立以专业化和实务化为特色的基本培养模式

如前所述, 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依法治国对于职业化法律人才的需要及法学教育的规律, 法本法硕教育制度的定位和目标是适当的, 即培养区别于法学本科、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 (非法学) 的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依据这一定位和培养目标, 法本法硕的基本培养模式应当主要体现两个特色:专门化和实务化。

所谓专门化, 我们理解就是指专业化, 是相对于法学本科不分专业方向特点的一种法学专业方向化要求, 即从法学一级学科向法学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等的专业细化划分。这种专业化划分, 既可以按现行的法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划分, 也可以不依现行的学科划分而按大的专业方向划分, 例如法学专业之下, 可以设刑事法方向 (含刑法、刑事诉讼法等) 、民事法方向 (民法、商法) 等, 也可以按更细的方向划分, 例如, 金融法方向、税法方向等。具体设哪些方向, 可以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各自的特点自行决定, 但是, 对于法本法硕而言, 专业化是必须的, 这是由法本法硕生源特点、培养目标和职业需求共同决定的。如果没有专业化, 法本法硕就无法与法学本科相区分, 也无法与法律硕士 (非法学) 相区分。

基于法本法硕专业化的要求, 现行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的指导思想必须要改为按专业方向设置为主。必修课主要应当考虑是专业必修课而不是法学专业的共同核心课。例如, 对于刑事法方向的学生, 仅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成为必修课, 民法、经济法等专题不再成为该方向的必修课程。

所谓实务化, 我们理解就是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所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 是相对于法学本科偏重于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对于法学硕士偏重于法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而言, 法本法硕应在掌握法学理论和一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在于将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相结合, 学习和掌握运用法学理论解决实践中法律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实务化, 是法本法硕作为应用型法律人才区分于法学硕士作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所在。

法本法硕现行的指导性培养方案中, 对于法本法硕的实务化特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在培养方式中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 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列为基本的培养方式, 并在培养工作中专列了实践教学的要求等, 虽然在如何改进实践教学和加强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重视法本法硕的实务化培养方向则是应当肯定的。

3.2 培养单位应积极探索和完善法本法硕的培养模式和措施

法本法硕作为法学教育中的一种创新制度, 在很多方面不成熟和不完善,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这其中培养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 作为培养单位, 主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认识法本法硕的积极意义, 积极研究探索培养模式和培养措施。培养单位首先应当在观念上充分认识法本法硕教育制度的意义, 把法本法硕的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加以研究和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培养工作。第二, 积极开展法本法硕培养模式的探讨。根据法本法硕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结合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 探讨法本法硕的教育培养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 应当按专业化和实务化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 改革目前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的做法。在教学方法上, 强化实践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第三,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师资队伍偏重于理论研究, 缺少实务经验的现实, 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教师的法律实务经验的培训。可以让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 请有丰富司法实践经验的实务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为法本法硕学生配备双导师等措施, 改进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

3.3 完善与法本法硕相关的配套政策

第一, 就业政策方面, 应当提高职业法律部门用人的学历要求, 对于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典型的法律职业, 应要求具有法律硕士学历。这种要求, 既符合职业法律人职业化、精英化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法律职业部门法律人的素质, 也有利于推动法学教育向职业化和精英化方向发展。

第二, 改革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应当借鉴国外的做法, 分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以本科毕业生为对象, 注重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考查。第二阶段, 以法科研究生为对象, 注重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的考查。通过两阶段的司法考试, 才能进入法律职业部门, 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 (7) 这种改革, 既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对于不同层次法律人才的需要, 又有利于推动法学教育对人才的分类和分层次培养。

第三, 调整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定位。将目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单纯定位于法学本科教育, 调整成为包括法学本科和法律硕士教育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 使法律硕士教育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调整既符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也符合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 有利于法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

4 结束语

法本法硕, 作为我国法学教育中的一种新生事物, 其创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符合我国法学教育改革方向和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 也有利于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善。作为一项新生事物, 其制度设计和实施存在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 我们应积极使之加以完善, 使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需要法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学位办[2009]23号) .

②吴英姿“.法本法硕”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与现代化, 2010.9 (3) .

③冀祥德, 王崇华.规范与特色:中国法本法硕培养反思.西部法学评论, 2010 (4) .

④包万平, 李金波.全日制法律硕士 (法学) 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6) .

⑤王键.招生政策调整与法律硕士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年春季卷.

⑥王满生, 谷声燕.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教育同质化问题及其改革思路.高教论坛, 2011 (9) .

法学博士何以“信不起”法律 篇3

一介书生扳倒了省政府的决议,这应该够格成为一段法制史上的佳话;但综观迄今为止的维权过程,其间种种悲凉无奈,却难以为此感到多么庆幸。首先,虽然征地被国务院认定并非合法,他家被拆掉的老屋所在地却已是高楼矗立,使得其维权主张究竟如何兑现尚属未知;其次,作为法学博士的王进文依法维权过程之艰难,更是令人嗟叹不已。

由于两年多的依法维权之路一直陷于僵局,使王进文讲出了一句足够震撼的话语:“你让我一个法学博士怎么相信法律?”从实际情形来看,王进文显然不是不相信法律本身,而是对基层的法律执行有些“信不起”吧———在写公开信以前,他已经走遍了法律程序,向10多个部门递交信息公开申请,结果没有什么回音;房子被偷拆后的1年多时间里,“打官司成了王进文与学业同等重要的生活内容”,然而他提起的5起诉讼中,4起被搁置,1起被驳回。

幸亏他是名校的法学博士,谙熟维权的更多途径和方式,通过“告御状”挽回了些许局面。换了别人,可能找不到基层部门的行政和执法纰漏,也不清楚更多的维权方式;即便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怎样去合理地做到。换言之,王进文扳倒省政府决议,也许只具备个案的意义。

连法学博士都如此,可以想见其他人群某些情形下面对执法机关之弱势。这就难怪,很多人遇有事情时会对法律绕着走,比如面对非法强拆,或上访,或自残,或干脆刀兵相见……

法律让人们“信不起”,证明了权与法关系的扭曲,“权大于法”仍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存在。由于权大于法,本为维护权利平等和正义公平而设的法律,反倒有可能成为侵夺权利、维护不公的工具。所以,法律“信不起”,或是许多社会负面问题的根源之一。

(摘自《青年时报》 本文作者:郭之纯)

法律硕士法学 篇4

法学重点学科名单:

法学理论: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刑法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学:中国人民大学

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重点法学学科研究基地分布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民商法学

武汉大学:环境法、国际法

吉林大学:法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

法学重点学科数量(按学校统计):

北京大学4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3个(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

武汉大学2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2个(法律史、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1个(经济法学)

吉林大学1个(法学理论)

厦门大学1个(国际法学)

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民法学 篇5

注:蓝色为内容,删除的部分;红色为07年新增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起源

二、民法的概念和特征

三、民法的渊源

四、三、我国民事立法的现状

五、四、民法的解释

六、民法的适用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概念和内容。

二、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概念和内容。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特征

二、公民、法人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三、平等原则

四、自愿原则

五、等价有偿原则

六、诚实信用原则

七、公平原则

八、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九、公序良俗原则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的概念和分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类型

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三节  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二、民事权利的类型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四节  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民事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第三章  公民(自然人)

第一节  公民的概念

一、公民的概念和本质

二、公民与自然人的区别

第二节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一、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三、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第三节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一、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三、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

第四节  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和作用

二、监护人的设定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职责

四、监护的终止

第五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宣告失踪的概念;宣告失踪的条件和程序;宣告失踪的后果;宣告失踪判决的撤销。

二、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的概念;宣告死亡的条件和程序;宣告死亡的后结果;宣告死亡判决的撤销。

第六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一、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的概念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特征。

二、农村承包经营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特征。

三、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外承担的财产责任

第七节  个人合伙

一、个人合伙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个人合伙的类型。

三、个人合伙的成立。

四、个人合伙的变更。

五、个人合伙的责任承担。

第四章  法人与其他非法人组织

第一节  法人概述的概念和分类

一、法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法人的分类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特征。

三、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

一、法人的成设立

法人成设立的原则:法人成立的条件。

二、法人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三、法人的变更

法人人格的变更;法人组织形态的变更;法人宗旨的变更

三、四、法人的终止

第四节  其他非法人组织

一、其他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二、其他非法人组织的种类类型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二、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三、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四、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五、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六、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七、有因民事法律行为与无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一、明示形式

口头形式;书面形式。

二、默示形式

作为的默示;不作为的默示。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一、行为人合格

二、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三、行为内容合法和不违背公序良俗

四、行为形式合法

第五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条件的法律特点及其种分类。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期限的法律特点;期限的及其分类。

第六节  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一、无效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的特点;无效民事行为的认定。

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特点;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区别;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认定;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

三、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四、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后果

第六章   代理

第一节  代理概述的概念和特征

一、代理概述的概念

二、代理的法律特征

三、代理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

一、代理的适用范围

二、代理的种类

一、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二、本代理和再代理

三、显名代理和隐名代理

第三节  代理权及其行使

一、代理权的概念

二、代理权的产生

三、代理权行使的规则

代理权行使的规则;某些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四、转委托

转委托的概念;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的法律规则

第四节  无权代理

一、无权代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二、无权代理的效力

本人的追认权和拒绝权;第三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

三、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应具备的构成条件。

第五节  代理关系的终止

一、委托代理的终止

二、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的终止的原因

第七章  时效与期间

第一节  时效概述

一、时效的概念

二、时效制度的意义

三、时效的种类

取得时效;诉讼时效;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的概念和区别。

四、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的概念。;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第二节  诉讼时效

一、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

普遍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四、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的延长。

第三节  期间

一、期间的概念

二、期间的种类

三、期间的计算

第八章   物权概述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物权的概念

二、物权的特征

物权的法律特征可通过物权与债权的比较加以说明

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物权法定;一物一权;物权公示公信。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一、完全物权(所有权)与定限物权(他物权)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三、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法律之民商法学 篇6

摘要:《物权法》的提出和实施以及侵权行为法的研究形成使有关中国民法学的热门有了实质性的转变。物权法作为民法的研究例子,使得20上半年的学术论文研讨过程中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讨论;下半年则对物权法的精神和意义进行了较多的阐述和评析。本文认为学术界对物权法的大量关注已经离开了民法学的边界。

关键词:民商法学 物权法 当代民法

一、物权法

物权法中所提到的平等保护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物权法的特色。根据我国的宪法规定,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是遵循着我国的宪法,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的学者认为物权法的提出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实行这个法定的同时还应有一些补救的措施来缓冲这种机制所带来的弊端,其实这也是物权法原则的一种明智选择。

我国的物权法特色就是确立了不同类型的所有权。有学者指出,保护国有财产关键是要解决国家的所有权问题、监督问题和国家内部问题,但是这些都不在物权法的管理范围之内,是需要单独对它们进行立法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问题的目标,是提高所有权主体的独立性和提高土地的价值适用形式以及逐步实现分离农民拥有土地的权利和农民的居民身份。只有把这些作为前提才能正确的理解我国的《物权法》制度,尤其是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认识。

有关担保物权方面要比对物权法中的新设制度投入了较多的研究。我国《物权法》中的抵押的规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并且逐渐与国际社会接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明确抵押范围和抵押关系。有关动产的担保物要扩大其范围,有关登记的内容尽量简化;在竞争动产担保物的时候采用“先公示者优先”的顺序原则;同时也要引进自救系统。

二、侵权法

侵权法已经开始在立法机关运作,但是学者们还是认为应该设计债法总则,来维护债法体系的完整。当今社会,侵权法的填补损害反射了传统侵权法的预防功能。传统的侵权法理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其以过错为工具已经出现了不足。一些学者认为行政法规不应该规定具体的侵权责任,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要发挥保证财产权侵权责任制度,这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的最好结果。

年的学术研究中,主要是细化了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关这样方面的论文仅在核心期刊上的发表,就达到数十篇。其中对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违法性进行了定位,划定了其自由空间,和正当权利。同时比如人身损害赔偿和死亡赔偿等一些热门话题得到了许多青睐。有人认为死亡赔偿不是对生命体自身的赔偿,它是对因损害了生命的`同时所引起的经济利益的补偿,并且主张我国对死亡赔偿中不应该有定额的赔偿方式,应该对死亡赔偿进行细致个别的计算。相关的辨析有很多,比如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商业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和民事赔偿关系的讨论;对于高空抛物侵权案件的不明侵权人及连带责任的解释等等。

三、合同法

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未生效的合同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合同要不同的对待。比如可以把任何人都可主张合同无效的改成合同当事人或是利害关系人。我国的合同效力制度,已经越来越发挥其实际效力,同时也越来越对其进行合理的定位,我们鼓励交易原则落到实处,缩小无效范围,使其效力形式多样化,越来越趋于完善。

研究指出,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的失衡,是因为免责事由规定的过于狭窄,履行制度不完善,使得统一构成要件逐渐消失。虽然各自成了体系,但过错和客观责任体系也是适用于法律体系的,当一个完整的客观责任体系或过错责任体系互相渗透式,他们的结果是相同的。我国合同法已经规定了违约责任,就是那些出卖人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我国的违约责任是“单轨制”,而违约责任与瑕疵担保责任却不是“双轨制”。

四、与总则相关的其他问题

我国的传统习惯有着很深刻的“法律伦理主义”,要想树立“民族性”的品格,就必须摒弃历史惰性、注重道德规则、伸张个人信念、强调个人社会责任等,有人认为意思是主观的立场来应用于共时观,是结合特定的行为进行的。意思所表示的是行为的自主性和私法的自治性。有行为意思、表示意思、效果意思等之说。

相关人士对传统的法律行为类别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无因行为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范畴,就必须在物权行为理论的框架之下。无因行为主要包括物权行为、准物权行为以及票据行为等。“有因”与“无因”在法律行为中的分类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说的强行法其实指的是公法上的,而自治规范属于私法上的,当违反了它的时候,最多就是“不生效”, 而不是“无效”。民法也不能离开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而独立应用。违法和违反在本质意义上是截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五、公司法与破产法

(一)公司法

《公司法》主要就是在股东资格的确认、继承、公司章程的制定及作用上、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设立等方面进行热点性的讨论。有人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可以从三个方面维系:法律意义上的、伦理意义上的和公司内生的社会责任。我国现行的公司法还存在缺省性规则,这是我国公司法上明显的不足。还有就是公司法中有关担保的问题规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破产法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植 篇7

关键词:法律思维,培植,特征

英国法官柯克说法官具有的是“技术理性”, 而普通人具有的是“自然理性”, 这种独特的思维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养成的。对于法律人而言, 思维方式甚至比法律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法律知识可以随时学习, 法律条文可以随时查找, 但思维方式的养成却非朝夕之事, 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 靠长期的专门训练养成的。作为一名法学生, 结合已有知识积累和实践基础, 发现我国法治环境差强人意, 法学教育存在欠缺。目前我国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不强, 部分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法不规范, 更深切地体会到培养和形成科学的法学思维方式是相当重要的。本文拟在吸收和借鉴有关在校法学生法律思维研究的基础上, 就如何增强法学学生思维能力问题给予阐述。

一、法律思维的特征

我国无论是正规的大学法学教育还是司法审判部门, 都没有系统科学的法律思维培训机制。我国的教学制度和育人机制, 一直都被社会各界强烈批判, 但到目前为止, 从小学教育到大学的教育, 都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现今一些法学院自发地将如何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而影响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 日常考试的内容也大都采用司法考试的题型, 这样虽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但却忽视了分析与思维的综合法律素养。通过对南昌几所本科院校的法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发现, 我国很多法学院学生并没有真正吸收和深刻领悟法律背后的精神, 即使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过只是应试的“得分王”。作为推进中国法制进程的后备军, 应当加强法律思维能力的培训, 做一名新时代的法学生。那么什么是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主要是指根据法律的思维, 即用法律原则、规范、概念、理念和方法, 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思考事实的法律意义。季卫东在《法律职业的定位》一文中概括了法律人的思维特点有“一切依法办事的卫道精神”、“‘兼听则明’的长处”、“以三段论推理为基础”三个方面。具备此思维特征的人才能称之为法律人。法律人的思维特性可概括为:

1. 逻辑性思维, 法律思维是一种独特的逻辑推理形式。

如在刑法领域, 事实上有罪与法律上有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刑事法律实施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将一个人从事实上有罪转化为法律上有罪,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法律设置了许多障碍, 目的是限制国家将公民从事实上有罪转化为法律上有罪, 这是一种法制的逻辑。法官永远给人们留下逻辑严谨的深刻印象:其阐述表达应当有根有据;其思考结果必须无懈可击;其言谈决不恣意、激情, 在未经深思熟虑之前, 宁愿保持缄默。林肯根据案发当时月光特征、证人与被告人之间的距离和各自的方位、被告人的面容变化等因素的逻辑联系推翻原告证人的作证, 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进一步印证了法律人的逻辑思维是法律人的思维定式, 而用逻辑思维把握法律事实与法律适用的关系有利于确保其更加合理科学。

2. 平衡思维, 在法律事务中, 最大程度地运用法律的

标准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而是要做到平衡双方价值, 任何利益都有一个限定, 否则会物极必反,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而也会影响法治的建设。

3. 重程序思维, 法谚有云:

法律是最低道德的法律。要做到社会的公正, 就必须中立自己的立场, 重视程序,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诚然, 纯粹的客观性只能在理想状态下存在, 但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主观因素对法律思维过程的影响。

4. 法律信仰, 在法律的制度安排与架构下, 我们能获

得安定、尊重和利益, 作为法学生也要时刻将法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警世钟, 就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共产党人忠诚共产党宣言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完美的法律制度, 有效地推进中国法制进程。

二、法律思维的培植

1. 重视法理学的学习, 法理学是整个学科的基础理

论, 其所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有关一般法律特别是本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人们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的水平与其所具备的法律素养息息相关, 而法制素养高者将能切实地把法律的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上。

2. 适当改变法学院的培养模式, 实行“一化二改”。

以南昌某高校法学院的培养目标为例, 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系统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能在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及高校中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人才。但通过访谈, 只有少数人具备这一能力,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训练法律实务的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例如“模拟法庭”很少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 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也不利于能力的提升。当前, 很多法学本科生毕业之后大多都不是从事法务相关工作, 而是去各类公司企业任职、自主经商、进入新闻传媒界, 几乎遍及所有的行业。法学院因其有欠缺的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培养了一批批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因此, 改变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职业方向化。虽然律师、法官以及高校教师都处于法学共同体之下, 但其中也有些许差别, 例如律师是行使辩护权或者代理一方做诉讼代理人, 而法官是审判者, 具有审判权, 是国家公职人员, 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 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维的, 而律师是站在自己当事人的角度思维的, 前者作为正义的审判者应当是正义优先、客观内敛的, 而律师更需要的是学会权衡价值, 因此可以因材施教, 培养多元化的法律心态。 (2) 改变课程设置。据了解, 很多学生认为现在的公共课偏多, 对一些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受重视领域的相关法律却没有及时跟进, 比如电子商务法等。思维方法的培养离不开氛围与所接受课程的熏陶, 只有长期受法制观念的“浸泡”才能产出较高端的法学人才。 (3)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改变重理论轻实务的现状。目前一些法学院为了提高司考通过率, 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与司法考试密切相关的课程上, 相对忽视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信仰的内在培养, 也忽视了法律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将一门应用科学沦为“单纯的应试教育”。

3. 培养公民文化。

著名学者李慎之断言中国与西方最大的的差距体现在公民文化。众所周知, 现今西方的法治进程与我国国情相比有较大差别, 而这离不开公民文化的形成。所谓公民文化是指:“公民文化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基础上的现代文化, 它标志着人由自在的自然状态走向自由的自觉状态, 它的特点是主张自由选择、自主创造和自我负责, 力求以理性取代外在强制。”要做到重权利意识, 因为对自我的完善与提高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就会对自己的利益有不正确的定位从而使法制建设缺乏原动力, 没有自觉形成铺设法制道路的“施工匠”与维护者。

作为一名法学生, 结合已有知识积累和实践基础, 我深刻体会到我国法治环境差强人意、法学教育存在欠缺。法律人是社会最基本良心的守望者, 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目前我国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能力不强, 部分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法不规范。但只有具有脚踏实地的实践, 通过个案中对于个人威严的体恤和权利的尊重来积攒自己的力量, 唯有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桩桩的怪事变少了, 我们才算是积沙成塔, 才终究有能力推倒阻扰中国法治进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参考文献

[1]陈金钊.法律思维方式与公民文化的塑造[J].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1) .

[2]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3]王志.试论法律思维的特征及其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5 (1) .

[4]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5]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 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6]沈宗灵.法理学 (第三版)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法学家思维与法律人思维辨析 篇8

关键词:法律思维;现实职业机制;思维特征

法学家与法律人,一直都是法学人才队伍中的两支主干力量,在人们眼中似乎一直以来扮演着对立角色,甚至被认为二者在思维、思考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然而,法学家与法律人在法学教育阶段接受的培育并无大异,甚至可以说二者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那么,他们之间是否真正存在着所谓的法学家与法律人思维上的差异呢?如果有,这种差异又是如何得以表现?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拨开以往人们对于法学家与法律人的偏执见解,重新从法学家与法律人的实际现实出发,分析法学家与法律人的思维差异性并且进行辨析。

首先进行概念界定,本文中所指的法学家与法律人是指当代中国的法学家与法律人,排除了国外的法学家与法律人,也排除了历史上的法学家与法律人。即本文研究的两个比较主体是法律发展到21世纪时的中国法学家与法律人。这里的法学家是指包括大学法学教授以及学者型法官、研究性律师等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为主要工作的法学学者;而法律人则指包括实务型的法官、检察官以及实务律师等在内的代运用法律解决社会矛盾、实践法律的法律工作者,甚至包括以从事实务法律工作为主的大学法学教授。需要留意的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既从事法学研究也兼职参与职业法律人工作的双重身份者,本文以其主要职业为准将其划分进入不同领域中。最后,本文中的法律思维指法学家或者法律人解决法律问题时使用的思维模式。

一、法学家思维与法律人思维差异形成之缘由

接受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大学法学教育,同样通过了中国的司法考试,可以说有着几乎相同的知识背景体系的法学家与法律人却似乎形成了在处理法律问题时的不同思维路径,笔者认为,现实职业机制便是形成二者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现实职业机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中的某一类特定行为的总称,它反映了某一类主体的社会行为特征。处在现代法律机制之中的法律职业工作者,由于接触不同的法律运行机制,他们的思维体现出了迥然不同的职业特征。这种由职业特性带来的职业思维是当代法学家与法律人形成思维差异的重要时代因素。

对我国法学家而言,他们的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加专注于法学理论的构建,对法律具体操作细节的不熟悉以及欠缺对当事人接触,使得法学家的思维方式更加宏观而抽象。通过理论的学习构建一个属于法学家的思维就如同构建一座思维的象牙塔。

与之相比,法律人的职业则更多地接受实际案件、接触实际程序操作。现实的法律人职业机制促使他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解决实际生活之中的矛盾,而每一次案件的解决都为他们法律思维的构建添砖加瓦,使得法律人的思维更加微观而实际。

二、法学家思维与法律人思维的差异辨析

由于从事的职业的差异,进而导致法学家与法律人在思考法律问题时的不同思维范式。法学家思维与法律人思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构建型思维与经验型思维的差异。这是从思维形成的角度来比较。每一位法学家在形成各自法律思维的过程中都侧重于对法律理论的搭建。所谓构建型思维,指以基础法律知识体系为基础,以构建严密的思维框架为主要任务,以思维体系整体的原创性与严谨性为主要特征的思维范式。而这种构建性的法律思维正是法学家表现出独立性、法学家理论出现多样性的根源基础。

而法律人由于其社会性的职业特征以及其以解决个案为基本出发点的职业特征,法律人相互之间呈现出以具体经验为纽带的交流与传承法则。这里的经验型思维是指以经验的堆积与传承为主要思维形成方式、以思维体系的微观性与实务性的思维范式,这些经验往往不具有个体原創性,而具备群体经验型。这些经验型特征包括职业程序经验、职业行为经验及职业观念经验等等。正是这种经验性的传承塑造了法律人的思维,是下文所提及的法律人思维的诸特征的产生根本。

(2)演绎性思维与归纳性思维。这是从思维的演化途径进行比较。法学家的演绎性思维与法律人的归纳性思维意味着法学家更倾向于演绎性思维的运用而法律人倾向于经验型归纳性思维的运用。面对法律条文滞后、法律规范空白等法律缺陷与现实社会已存在问题的巨大反差,法学家以已经构建的完整的一套法律思维体系为前提,从法律理论之中的概念、原则乃至于规范目的出发,以期实际社会问题的落实解决。这种以他人或者自己法律理论为推倒起点,从一般向具体个体来运用的前瞻性思维即为法学家的演绎性思维。

与之相对应,基于对实际案件的操作,法律人的归纳性思维体现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总结中。在寻求个案正义的基础上总结类案规律,以形成职业“惯例”存在于思维之中加以运用。同时,这种职业带来的归纳性思维也成为行业经验性思维的一部分,成为经验积累的组成,甚至成为法律人“崇尚”法律的渊源。

(3)终点式思维与路径式思维。这是从思维的方向角度进行的比较。法学家在分析构造法律理论时,以现实法律体系的完善为思维方向。在完善现实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法学家会引入新的价值取向、讨论新的被法律保护的法益,总的来说,即以“良法”作为其思维的终点。

而法律人的职业要求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能得以从实际出发,严格遵守法律与事实,以守法主义为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即使法律人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发现了法律存在的漏洞与不足,现实的职业法律体制并不允许法律人立即背叛法律、寻找新的“良法”。这是因为“现有法律规定是他们得以依仗的最有力的公共武器。”

上一篇:春节每日的传说故事下一篇:值班店长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