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音乐学(教师教育)自专业建制至今经历了一个世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及办学层次等方面引来诸多讨论与争论。其焦点是:重教学技能还是重音乐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检验,偏重任何一方都是有缺陷的,“教学技能与音乐技能”应并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1:

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与钢琴课融合教学的改革思考

摘 要:声乐课和钢琴课均是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但现在国内多数综合类高等院校在音乐学教师教育类学生的培养上偏离了“教师教育”的特点,很多学生到大四毕业时还不会弹一首钢琴伴奏,更难以驾驭钢琴伴奏水平要求较高的即兴伴奏。本文即是围绕声乐和钢琴两大主干课程的融合教学进行探讨,以求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声乐课 钢琴课 教学改革 钦州学院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指出了“音乐学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的具体要求包括系统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合格教师人才应该是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且全面均衡发展的“全能人才”。

钦州学院作为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本科综合类院校,既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输送的保障,又承担着为当地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钦州学院下设的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一个本科专业,又分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台主持与表演、学前音乐教育等多个发展方向,其中音乐教育方向的人数占较大比例。据此,如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中小学应用型教师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音乐学教师教育类的专任声乐教师,本人将从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对现在音乐学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学的现状着手,试图在声乐课和钢琴课的融合教学中寻求突破,提高声乐课和钢琴课的授课效率与质量,从而提升音乐学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和钢琴课教学现状

1.国内综合类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和钢琴课教学的总体现状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声乐课和钢琴课均是国内各大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构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在国内多数综合类高等院校在音乐学教师教育类学生的培养上偏离了“教师教育”的特点,很多学生到大四毕业时还不会弹一首钢琴伴奏,更难以驾驭钢琴伴奏水平要求较高的即兴伴奏。声乐课的上课模式还是沿用以前单一的教唱结构,注重的是技巧的学习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学教师教育类专业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声乐教学法和声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声乐课教学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片面追求技术,重唱轻教,重感性知识轻理性知识,训练手法过于专业化,从而限制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钢琴课也是过于强调技术,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足够重视,而这些恰恰是作为教师教育类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在中小学工作的实际应用中,声乐和钢琴的综合运用也是最需要的。由于受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多数学校专业音乐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钢琴教师。因受钢琴专业学习所需条件的限制,能够符合进入综合类高等院校教学的钢琴教师较少,与国内综合类高等院校对钢琴教师的数量需求相比更是显得“求贤若渴”。这就造成现今国内多数高等院校声乐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担当声乐老师的角色,给学生传授声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巧,而且还需担当钢琴伴奏教师的角色,给学生弹伴奏。而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部分专业类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在上声乐课时均有专门的钢琴教师给学生伴奏,这样声乐教师能够专心地对学生的歌唱技术技巧进行针对性的细致指导。国内综合类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与钢琴课的教学现状,折射出当前此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

2.钦州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和钢琴课现今的上课模式

(1)声乐课的上课流程

首先,练声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到三条练声音阶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以纠正学生在声音技术上出现的错误,如:

然后,歌曲处理阶段。学生会在教师的伴奏下演唱一首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在给学生伴奏的同时为学生纠正所唱歌曲当中出现的各种技术以及感情处理上的错误。在这样的上课模式下,无论是学生的练声阶段还是唱歌阶段,由于声乐教师忙于给学生伴奏弹琴,造成不能专心致至的辨别学生声音的对错以及对歌曲感情的细腻处理,从而导致声乐课的上课质量与效率大打折扣。

(2)钢琴课的上课流程

首先,学生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弹奏音阶或琶音,以增加其对钢琴的“手感”。但这些音阶一般都是按照钢琴专业的要求来完成,目的是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与软开度。比如:

然后,教师会让学生完成回课布置的作业。根据学生完成回课的情况,给予其进行指法和感情等方面相应的指导和纠正。

钦州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和钢琴课现今的这两种课程上课模式学生均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未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二、钦州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声乐课和钢琴课融合教学的改革思考

在我国现有综合类高等院校钢琴教师师资不足以及教师教育类学生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让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学生担任声乐课钢琴伴奏的方式,把声乐课与钢琴课融合起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钦州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的学习阶段,声乐课和钢琴课均属于必修科目,且都采用一对二的教学方式。由于声乐课与钢琴课不同的教学特点,上课形式一般为每个学生半节课。这就意味着教师在上一节课时,总有一名学生在旁边候课。如对声乐课和钢琴课进行融合教学,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将会出现如下变化:

1.声乐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的变化

在声乐课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相互帮助弹琴,把现今需要声乐教师来完成的钢琴伴奏接替下来,这就可以将声乐教师从忙于弹琴的教学状态下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声音与情感处理的指导。而相互弹伴奏的同学,不仅在钢琴弹奏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声乐的学习上也能够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深其对曲目的理解。在声乐教师指导同伴时,也能够 “旁听”,对他人出现的错误与问题有更多地了解,避免在自己身上重复出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上课时间,使学生的整体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地提高,符合了教师教育类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要求。

2.钢琴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的变化

与声乐课教学模式改变相对应,钢琴课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做相应调整与改变。首先,钢琴教师与声乐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与沟通,确定好声乐教师常用的练声音阶。钢琴教师再结合钢琴课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相应地指导与训练,在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技术的同时,又能完成声乐课教学要求弹奏的曲目。当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下,钢琴教师的改变是非常关键的。既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修改,又要符合钢琴专业培养的要求,无形之中增加了钢琴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跨方向研究的要求,他们必须熟知一些声乐曲目的伴奏,并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情指导。

声乐课与钢琴课融合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各教学参与主体的支持与配合。从声乐课与钢琴课教师角度而言,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以一种“以生为本”的心态对待;作为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要从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角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声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更专注于学生的技巧和演唱,但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储备必需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R].2004.

[2]宋万芳. 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0(10).

[3]黄艺林.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黄河之声.2014(13).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作者:郑国栋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2:

构建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与音乐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

[摘要]

我国音乐学(教师教育)自专业建制至今经历了一个世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及办学层次等方面引来诸多讨论与争论。其焦点是:重教学技能还是重音乐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检验,偏重任何一方都是有缺陷的,“教学技能与音乐技能”应并重。本文从分析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现状出发,分析当今培养过程中的“偏科”现象,结合未来人才需求的目标,提出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学与音乐技能;人才培养

我国音乐学(教师教育)自专业建制至今经历了一个世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及办学层次等方面引来诸多讨论与争论。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专家提出的“通才”教育,还是90年代提出的“一专多能”,直至当前提出的卓越教师计划等等,其核心焦点都是围绕“重教学技能技还是重音乐技能”的重心进行论证。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本身具有非常突出的专业特性,它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音乐学+普通教育学。音乐学与普通教育学的交叉与其他理学、文学、工学与教育学的交叉有所不同。原因在于音乐学科的独特性:音乐学科侧重于艺术表演,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因人而异,真正需要采用因材施教。而普通教育学则是研究一般的教学方法,具体的音乐教学方法涉及不多。如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器乐教学方、作曲教学法等。正是由于音乐学科独特的学科特性与普通教育的一般特性的交叉,出现了人们理解认识方面的偏差,产生了上述的“偏科”现象。

一、现实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师范教育的迅猛发展,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各大院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由原来仅在师范院校开设的专业迅速波及其他专业艺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甚至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在专业异军突起的今天,由于各院校自身办学规格、特色及办学定位的不同,又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对音乐教师的需求程度不同,围绕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被推至风口浪尖上。音乐学专家、教育学专家纷纷献计献策,规划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种情况:1.延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课形式等方面参照了专业院校的经验,强调音乐专业技能而忽略了教师教育技能,不能很好地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2.2004年,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该《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及选修课程模块,并建议音乐专业技能课以小组课与大课结合方式授课。在该《方案》指导下,教师技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但弱化了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削弱了他们组织或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能力,仍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性的改革效果。

随着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部连续打出组合拳,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剑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6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关于开展师范生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98号)。这一连串的文件背后折射出国家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和层次要求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此外,透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中的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针对上述背景,可以推测,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教学技能与艺术实践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也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需要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解决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探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任何一方都是有缺陷的,都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技能与音乐技能”并重,是解决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偏科”现象,提高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突破。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界限,加强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以核心必修课程为点,课程前后衔接为线,专业限选与跨学科任选为面的构架形式,形成“点、线、面”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将音乐学专业课程与师范技能课通过整个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实现交叉融合,在课程体系方面达到“并重”目的。

2重组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内容是重构课程体系的关键。一方面对原有课程内容分类重组,将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合并,形成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将国际化课程与地方特色课程融入其中,形成知识体系的素质拓展与特色。从宏观上打造传统+国际+地方课程内容的新组合。传统与国际课程内容均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音乐专业知识模块,地方课程侧重于音乐专业知识模块。从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得到丰富与“并重”。

3重塑实践环节。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在教学实践环节,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与当地政府、中小学合作内容与范围,形成“校—府”“校—校”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环节中,拓宽与当地文化馆、演艺团体合作渠道,充分利用采风、舞台表演等形式,强化艺术实践能力,提高音乐专业技能。同时,利用我校现有大学生艺术团的实训平台,深度拓展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能力,达到实践环节“并重”。同时将实践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体系构建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与音乐”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

1构建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6号)及《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两个文件精神,并为了迎接教育部关于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可以将教师教育课程分成四个模块。

(1)理论课。主要涉及与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作为必修课程,重在加强人才培养环节中教师基本理论知识的积累。属于理论课型,校内师资,以课内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达到厚基础的目的。

(2)技能课。涉及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如教师口语、说课等)。该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理论+实践课型,聘请校外专家及中小学优秀教师辅助授课,以课内集体授课方式进行,重在训练人才培养的教师语言表达及课堂组织能力。

(3)实践课。涉及教育实践类课程。该课程以校外实习基地(中小学、幼儿园)为平台,分阶段去基地听课、试讲、上课,以校外教师辅导、校内教师跟进为主,单独指导,全方位地锻炼人才培养的教学技能。

(4)国际化课程。有条件地开设国际通行的一些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扩大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教学思维。该课程作为选修课,理论课型,聘请外教授课,以课内集体授课方式进行。

2构建模块化的音乐学课程体系。遵照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文件精神,结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的培养体系中,将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也分成四个模块。

(1)专业基础课。涉及音乐学基本理论课程。该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理论课型,校内师资,以课内集体授课方式进行,旨在夯实音乐专业的基础知识。

(2)专业技能课。包括声乐、钢琴、器乐、自弹自唱等。该课程为必修课程,采用课内个别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强调共性、凸显个性,加强人才培养一技之长的内涵建设。

(3)实践课程。涉及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该课程为必修课程,利用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及各文化馆、演艺公司的基地平台,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聘请校外教师参与教学。[BW(D(S,,)][BW)]

(4)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国际化课程与地方音乐课程。该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利用目前音乐学院优势的国际教育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通过专题研究、大师班、短期出国出境访学交流等形式,聘请外教辅助授课或直接授课;利用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所为平台,利用苏州优秀的地域音乐文化资源,开设地方性音乐课程,聘请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或文化馆员以及民间艺人直接参与教学,以此提高与拓展人才培养的音乐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

3构建模块化的课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针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以及实践能力的强化而开设的课程,这是该培养体系中较有特色的环节。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组建校园的大学生艺术团,结合学分制管理机制,在艺术团基础上分别开设相对应的课程。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分类指导,以公选课及课外学分的形式进行学分核定,以课外排练、演出交流和参加比赛为课程内容,这些课程可以看作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延伸,旨在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述各类课程体系构建既参照它们的相对独立性,又关注它们的横向联系,形成学科知识的交叉。在知识体系框架内构建一种“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模块的点、线、面结合立体化课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礎性和适应性,促进人才培养的个性发展。在宏观上做到教学技能与音乐学艺术实践能力“并重”。

四、特色意义

构建“教学技能与音乐学专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突破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瓶颈。这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色。

1凸显“并重”。构建教学技能与艺术实践技能并重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长期以来人们观念中的“偏科”现象。

2协同培养。在“并重”体系支配下,积极探究与地方中小学、地方音乐研究所、企业文化单位,国外合作办学的友好学校等协议单位深度合作,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积极构建协调培养机制。

3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在专业核心必修课、限选课与选修课之间“点、线、面”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中,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形成一个复合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得课程体系结构精练、合理。

通过该体系的培育与实施,达到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师技与乐技”并重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解决多年以来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定位问题,纠正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与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偏向”问题。

2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适应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新时期,中小学所需的音乐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艺术能力,在发达地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通过本体系的实施,可以解决目前形势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艺术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3拓展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门路。通过本体系的实施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并重。部分学生毕业后,不在中小学教师的岗位,他们可以依据自身专业素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或投身于社会艺术培训或演艺事业。

人才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始终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略是教育研究者始终探究的领域。当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应及时反思、积极调整,以务实的科学态度来正视它、分析它、理解它、解决它,最终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正如著名作曲家周文中教授所言:“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前途并不在于作曲家们,而是在教育家们的肩膀上。”

[参 考 文 献]

[1]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86.

[2]董云.生态视野下的音乐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6.

[3]管建华.生态社会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复归[J].中国音乐学,2015(01):25.

作者:黄祖平

音乐学教师教育论文 篇3:

新课标下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构想

摘要: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应与基础音乐教育保持一致。本文对照2011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结了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7项专业能力;分析了影响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专业课程设置弊端;进而提出了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整体优化的构想。

关键词:新课标 音乐学 课程设置 整体优化

2012年初,教育部颁布了2011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风向标。因为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主要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理应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保持一致。而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所以,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要与新《课标》的实施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

一、新《课标》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要顺利地完成这四大领域的教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音乐专业能力:1.歌唱技能;2.乐器演奏技能;3.自弹自唱技能;4.识读乐谱技能;5.音乐创作技能;6.指挥技能;7.全面的音乐专业知识。

以上是笔者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归纳出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音乐专业能力结构。而作为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来源,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是否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二、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对照以上7项技能,看看我们现在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会发现真正具备这7项专业技能的学生实在是为数不多的。钢琴、乐器演奏技能娴熟和声乐演唱技巧高超的学生倒是不少。只是有些学生空有技巧,而他们将乐谱转化为音响的“二度创作”却不尽人意,缺少对音乐内涵的深入挖掘、对风格准确的把握。还有些学生钢琴演奏很棒而伴奏能力极差,更谈不上自弹自唱。更有很多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匮乏,音乐创作能力低下。笔者作为一名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一线教师,深知这些现象在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中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扩招导致的生源素质降低;学生自觉性差,学习能力不强等。除去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作为一名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师,笔者认为现行的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三、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弊端

(一)理论课程之间缺乏衔接

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类课程。这些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识谱能力、感受音乐的能力,提供对音乐“二度创作”的依据,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可遗憾的是这类课程并没有充分發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理论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

例如,和声、曲式、复调、配器被称为作曲“四大件”。然而,学生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却不会应用这“四大件”的知识。甚至有些学生压根就不认为这些课程有何关联。这就是专业课程教学时缺乏课程衔接和拓展造成的。

(二)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知识割裂

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体会不到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多学生专业能力不佳,无法演唱或演奏音乐理论教材上的谱例,甚至都没有听过。对音乐理论只停留在“语言的描述”,无法实践体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音乐理论是“纯理论”的看法,进而厌学。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专业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学生“二度创作”的能力缺乏。

就连《和声学》、《歌曲伴奏》这两门本该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都暴露了类似的问题。钢琴伴奏教师抱怨学生和声基础差,似乎已经成了常态。在伴奏课上被问到和声知识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是大有人在。学生学习和声知识为什么忘得这么干净?因为实践得少。有些教师加进了键盘和声的教学内容,可是课堂时间有限无法逐个检查学生的键盘作业,这无疑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影响。

现有的课程设置难以形成多门理论课程知识的融汇与贯通,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中的纵横联系也偏弱偏少。这种全方位的知识割裂极不利于学生形成本专业总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

鉴于以上分析,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绝不是单科课程改革或某一类课程改革能解决问题的。大到课程设置,小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度计划、教学方法都要有全局意识。

四、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构想

(一)统筹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现行课程设置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课程之间的关联太少,导致某些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笔者建议在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不仅要形成每门课程内部严谨的逻辑体系,也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以新《课标》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7项专业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理清各课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统筹安排、调整有关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内容和进度。联系特别紧密的课程可以采取协作教学的方式。例如,键盘和声的内容不仅要写进《和声学》的教学大纲,也要写进二年级《钢琴》的教学大纲,进度一致。这样,实际上形成了理论老师讲授和声知识,钢琴老师进行键盘作业检查的协作教学方式。既解决了《和声学》课程因为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无法逐一检查键盘和声作业的问题,也加快了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积极性,还为三年级钢琴伴奏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存在类似关联性的课程还有《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与改编》、《复调》等。

(二)自主编写补充教材

这里所说的“补充教材”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而是指作品分析谱例、视唱曲目等。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一本《音乐分析谱例集》。将本校声乐、钢琴、器乐教学常用的曲谱进行归类、整理,在和声、曲式、复调教学时选用。学生再演唱、演奏这些曲目时,所学的音乐分析知识就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再如,可以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史教材里的谱例、声乐教学常用歌曲整理汇编成《视唱补充曲目》。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之前,对这些音乐主题先有个早期印象,再学到时就有种熟悉感。

另外,钢琴伴奏可以选用学生經常唱到的声乐作品、中小学常用音乐教材里的教学曲目。这样的话,即使有些学生钢琴基础比较差,毕业后应该都能应对常规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三)教师要有全局意识,教学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渗透和衔接

每一个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都要非常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各环节中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只关注单一课程知识的纵向深度,而要注意做好相关知识的渗透和衔接。

例如,《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音乐理论课程,看似简单,却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影响重大。教师要用全局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的过程。切忌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单一的音高、节奏、调性听辨训练,而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知能力。为了给《曲式与作品分析》打好基础,可以介绍简单的乐句、乐段的知识,让学生尝试根据乐感划分乐句、乐段。多加强多声部视唱、多声部听辨的训练,这是为《合唱与指挥》课程做铺垫。讲授乐理知识时,要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讲,不仅仅介绍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节拍、节奏、音程、和弦等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并且要有感性认识。这实际上就是在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打基础。

(四)专业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化

1.音乐理论课程考试形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音乐理论课程的考试大都以闭卷做题、开卷论文的形式为主。这样单一的考试形式不符合音乐专业的特点,也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考前突击背诵复习要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现象也大有人在。音乐理论课程亟需进行考试形式的改革,在终结性评价中加进实践考核的内容。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键盘和声连接、提交自编钢琴伴奏谱、复调改编小品、合唱谱、中小学生简易乐队合奏谱等作为实践考核的内容。音乐史学、美学类课程可增加抽签口试的环节。不但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将自弹自唱作为伴奏课的考试项目之一

自弹自唱是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有些学校现在已经开设有《自弹自唱》课程。不论开课与否,都建议将自弹自唱作为伴奏课的考试项目,毕竟学生学习的相当一部分压力还是来自于考试。

(五)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周的作用

目前各学校普遍都有艺术实践周,但大部分局限于舞台表演的实践,缺少原创。应鼓励学生演出原创音乐、舞蹈作品及改编的合唱、合奏作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展示。艺术实践周也可以与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结合起来,采取将民间艺人和相关专家“请进来”的讲座方式和师生“走出去”的田野调查、民间采风等方式。

五、结语

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给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真正达到与基础音乐教育相统一。为了成功实现培养目标,应该统筹规划整个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发挥整个专业的教学合力。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1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优化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207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02).

作者简介:

[1]甘小云: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

[2]周永红: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

作者:甘小云 周永红

上一篇:青少年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酒店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