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中国入世,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更新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篇1: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创新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技术贸易意义凸显,对所需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高校国际技术贸易课程存在着被弱化的倾向。应当提高认识,科学设置课程,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教材编写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技术的积累与利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竞争力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依赖不断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知识密集型产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贸易对象,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影响国家贸易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力促进了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技术贸易的蓬勃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育承担着培养能够掌握技术贸易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意义重大。但就目前而言,许多国内高校所开设的国际技术贸易课普遍存在着被弱化的倾向,这将严重影响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通晓国际技术知识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对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予以重视,采取改革措施,推动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的革新发展。

一、当前国际技术贸易课程面临的弱化形势的分析

1,缺乏对课程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国际技术课程的价值与作用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学校认为该课程应用性不强,与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的关系不大,因此一般只作为选修课程,通常安排于其他主干课程之后,选修时间也多为大学第四学年,由于许多学生忙于应对考研与就业准备,该课程的选课率较低,上课出勤率也不高。在近年来教学计划修订中,因学分的缩减,技术贸易课程甚至遭到删除或停开。而事实上,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货物贸易频频遭遇贸易壁垒,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国际知识产权壁垒也逐渐成为国外制衡我国贸易竞争的新手段。扩大技术贸易,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创建,已成为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因此,国际技术贸易将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对外贸易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愈加明显。因此,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知识的弱化对于复合型国贸人才的培养将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加强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讲授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具体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胜任今后的国际贸易各类工作也具有重要作用。

2,相关师资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欠缺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比,教学内容差别较大,前者内容侧重于技术转让与管理,涉及知识产权管理、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管理学与法学的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在这些方面具有较为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但目前许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因专业背景所限,通常在此方面知识会有所欠缺,担心难以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开设难度大,因此课程开设兴趣不大,即使开设,讲授也只能停留于书本知识的讲读,缺乏生动具体的讲解技巧,难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不高。因此,在许多高校來看,教师与学生对该课程的开设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影响了课程应有意义的实现。

3,教材内容陈旧,安排不当

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性与实务性都很强,需要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应了解实践运用的基本技巧。目前,在校的教师与学生都很难有较多的相关实践机会,因此更多的是通过教材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技巧的学习。但从目前可选用的教材来看,不仅可选择的教材版本较少,内容上也大同小异,且论述陈旧,缺乏反映时代变化的新要求的学习内容。有的教材过于强调国际技术贸易理论教学,内容艰深难懂,有的教材则过于简单粗浅,难以系统传授理论与实务知识,教材的单调落后也阻碍了教师对课程的深刻把握与学生对课程的系统学习。

4,教学方法传统守旧

由于对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知识的把握能力不强,教师通常以“填鸭式”的满堂灌进行纯理论的教学,脱离实践,也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工具和设备过于落后和陈旧。粉笔+黑板+课本是一贯采用的方式,即使现在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也只是限于教材理论的简述,缺少生动具体的案例阐述。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反映课程教学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缺乏实践运用指导,参与性不强,因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改革创新措施

1,提高认识,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国际技术贸易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这一现实意义,应当高度重视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国际技术贸易相关人才的重要性。应认识到,该课程教学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知识,同时对于各种类型的国际贸易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各种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管理与转让问题,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的知识内容不仅对学生从事专门的国际贸易工作有直接意义,对于从事其他类别的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该课程的现实意义,科学合理地调整国际技术贸易课程设置。从课程安排设置上,应将该课程作为学生重点学习的课程之一,在开课时间安排上,应在考虑与其他专业课程衔接的基础上,提早安排课程学习,以使学生能够较早掌握相关知识,在实践工作中得以运用。

2,紧跟时代发展,加强教学内容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迅猛,也衍生了许多新的技术贸易形式,产生了许多新概念、新规则,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教学也应紧跟形势发展,重视教学内容创新。当前国际技术贸易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让:知识产权的形式也从传统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版权等演变出许多其他形式,如地理标志、拓扑图保护等,贸易形式上,传统的技术转让与许可贸易到如今的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形式,国际技术贸易的新概念新知识不断涌现。同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也成为研究把握的热点问题,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这就要求国际技术贸易课程紧随时代发展,积极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创新。

特别强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基石,需要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这也符合目前对知识产权教育愈加重视的趋势。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因此,今后的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中将包含更多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制度等内容。

3,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应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里通过各种声音、视频等获取更直观的大容量的学习知识,同时,应积极推广运用案例教学。在近年来涉及国际技术转让的知名案例不断涌现,如思科诉华为案、朗讯优盘保护案等。这些案例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以案说法,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进行案例收集与报告,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搜集信息的能力,与思考问题演讲表达的能力。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就相关热点理论与实践问题举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4,深入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影响课程教学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从目前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看,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与国内及国际的相关制度要求,同时也应当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合同法、国际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能力,如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或者参加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修与培训。

5,针对实际需要,加强教材编写

针对目前国际技术相关教材较为缺乏,已有教材的内容也较为陈旧等问题,应紧跟国际技术贸易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加强研究,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实用教材,通过教材编写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教材内容不仅要涵盖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还可以结合当前国内外涉及国际技术贸易的热点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以致用。

作者:杨建锋

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入世,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更新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务管理 课程改革 改革措施

一、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意义

《国际商务管理》是一门阐述各类跨国经营活动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在国际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处于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地位。随着中国入世,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因此,更新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由于本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新设课程,在我院只有2年的教学实践,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因而无论从教学环节的组织还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方面都存在着不完善,急需在今后的建设中加以改进。

(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商品、技术、资本及劳务的国际流动推动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也因此得到长足发展,有关国际商务的理论与实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应加大相关内容的含量。

(二)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扩充性教学资源还不够全面系统,教学辅助资料还不完备,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尤其是网上教学和辅导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提高,并在实际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应用。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尽管我们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做好平时作业和单元测验。但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尚需在改革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完善。

(四)由于开课时间短,因而对于本课程教学的理论学习还有待长期深入地进行,教改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扩展,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开展专项深入的研究,还需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而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强烈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充满活力、团结合作的学术梯队,是本学科建设的基础。为此本课程组拟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1.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同时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力度,给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定期聘请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为教师开展学术专题讲座,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开阔视野。

3.重视并组织好教学科研研讨会。在进行教师教学科研方向科学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以课程组为单位,定期开展教学和科研经验、成果、动态方面的交流探讨,相互切磋,实现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科研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4.增强任课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由学院安排任课教师到各外贸公司、银行机构、大中型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任课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使之在课堂教学中更充分地把国际商务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二)整合教学内容。国际商务作为一门课开出,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的著名商学院也是1970年代后半期的事。而近三十年恰恰是国际商务活动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段时期,尤其是200l年,我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之后,新的经营理念层出不穷,企业的经营手段和方式花样翻新,管理上也是新招迭出,这对课程内容的稳定性提出了难题。《国际商务管理》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本身涵盖了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为避免将上述内容简单重复和相互脱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已经过时的内容及时进行更新,随时补充最新的理论与实务成果,加大时代感强的教学内容的容量。如按照国际商务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大了国家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部分的实践内容,并要求学生就此项内容完成课程论文。同时根据我院教学计划的设置,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对本书的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篇,主要围绕跨国经营中涉及的理论进行系统的讲解,其中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并详细讲解了国际竞争力理论。同时对国际商务的大环境以及跨国经营中所涉及的文化、法律、政治环境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商务活动篇,包括企业国际化通常采用的方式、国际商务市场的拓展、各类商务经营活动,如跨国经营中涉及的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的进出口实务、国际商务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及其国际投资活动以及企业国际化过程。第四部分为商务管理篇,包括跨国经营战略、国际财务管理等内容。在整合过程中将第11章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整合到第二篇商务活动中,将第6章国际经营战略部分整合到第三篇国际商务管理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角系统全面地了解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

(三)加强教材建设。国际商务学是20世纪50年代才兴起的一门学科,其体系尚未成熟,加之本学科涉及面广,不同学者往往根据自己研究的兴趣和重点的不同而强调其不同的侧面。在国内外国际商务学教材中,缺少被各方面公认的权威教科书。因此教材建设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尽量选用有权威性、代表性的标准教材,并随时关注国内外国际商务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最新教学资料,不断加强配套教材的建设,逐步开发符合大纲要求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案例集、学习指导书和声像资料等。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优化、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效果的保障,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建设,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努力使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教学模式也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课程规划的实施,提高教师素质,整合教学团队,优化课程体系,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在实践教学、辅助教材、习题、案例、教学参考书等方面形成系统化,把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苗红,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经济师,2005.(9).

[2]李画画,顾立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期).

[3]韩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研究,2005.(5).

作者简介:

张军,女,山东沂水人,辽东学院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

作者:张 军

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改革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对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时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向着培养既会日语、又有一定知识面、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人才方向转变,是本专业进行课改的动力和必经之路。

关键字:人才需求 应用能力 校企合作 “需求—能力”型 课程体系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6年我院进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行列以来,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学院对教学管理、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重新进行定位和打造,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重专业、轻素质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动手能力为主线,以适应就业为目标”的紧贴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应用日语专业创立于1986年,原来是一所三年制专科学校的对外经济贸易(日语)专业,以培养中部地区急需的日语经贸人才为目的。自1999年转为高等职业应用外语(日语专业)教育之后,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较强的运用日语进行商务贸易、文秘、科技文化交流和项目现场翻译等的综合能力,适应现代各类科技、经济活动要求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下设科技日语、商务日语,物流日语三个方向,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岗位与当初的目标定位基本相符合,就业率始终保持近100%。然而近两年来,尽管就业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就业岗位对应用日语人才规格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和严格,毕业生知识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现象日益显现。

二、 原因分析

目前我系应用日语专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上述知识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现有的应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本科压缩型”的课程,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长期以来,日本是中国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之一。日企从2001年开始了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2001年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按照WTO的规则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所以更进一步加强了日企对中国投资的信心。日资青睐的区域在扩展,从珠三角扩大到长三角,以及以北京、天津、青岛、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投资行业也在扩大,电子、机械、化学等行业都进入中国,软件开发、研发中心的投资也在增多。从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能力要求来看,总体可以划分为:第一,从事具体对外实物贸易,要具备日语应用能力、日文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贸相关知识的运用和操作能力;第二,在日资企业和公司的办公室、车间或者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要求具备日语应用能力、日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日本企业管理知识运用能力。这些企业对应用日语人才需求的共同特点就是少而精,就业具有零散性特征。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从事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企业进入我国后,对应用日语的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许多企业的岗位要求应用日语人才要具备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日语应用能力、日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企业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所谓的企业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是指由于不同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不同,各有其特殊性,包括企业自有技术和服务内容的与众不同。这些企业对应用日语人才需求的特点是多而精,就业具有批量性特征。人才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之相对应,否则自然会出现结构性矛盾。

(二)“本科压缩饼干”式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经验缺乏,导致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在课程设置上模仿的是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使得高职教育教材是“本科压缩饼干”的提法很普遍。这样一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先以本科教育为蓝本设置课程体系,再将培养的毕业生推向社会的缺乏服务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上,照抄照搬某些本科院校的课程;在教材编写和使用上,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在实践方面,结合职业需求的实际操作少,体现不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培训的特色。这样直接导致以下几个问题产生::第一,课程体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没有经过全面准确的调查;第二,一旦确立了课程体系,常常是几年不改,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第三,在某些实践性强的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经常是在黑板上种庄稼,实训室里讲实践。即便想到企业去实习,也往往会因为开设的课程在企业用不上而被拒绝,结果造成生产性实践很难落实。结果,学生毕业后必然会出现所学非所用等结构性问题。

(三)初次课程改革后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动态适应性

1999年之前因为开办日语专业的专科院校并不多,所以我院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一直是以本科为蓝本。在转为高职院校以后,开始探索以基本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方面改革。将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能在商贸、科技、文秘翻译等应用领域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商务、财务与企业项目协助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工作能力。初步构建了以基础日语(1-4)、日语阅读、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写作、翻译与实践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在能力点的培养方面确立了日文软件项目管理、日文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涉外公关礼仪、商务日语的实训能力体系。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论证,这种课程体系所培养的人才仍存在许多不足,表现为人才规格单一、市场适应面狭窄,没有覆盖从事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具有批量人才需求的企业市场,不能及时动态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果必然会造成目前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

此外,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像应用日语专业这样的小语种专业存在的特殊性,缺少“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语言专业人才”的经验,致使人才市场的供与需的纽带出现脱节现象,这也是应用日语人才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的原因。所以,建立动态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一)“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可行性理论基础

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供需脱节的普遍现象以后,为了确保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符合市场需要,必须建立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于企业的高职教育培养机制,积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变化。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这也是“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可行性的坚实后盾。学校与企业在签订了培养协议之后,企业明确提出培养目标,确定所需能力要求;然后双方共同对所需能力进行分解,制定相应知识模块,重新确定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改革方案等。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共同确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与能力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才能最快、最直接地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

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分类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包括职业素养和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这部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二是与就业岗位需求相关的专业技能,大部分必须接触具体岗位,通过实训才能掌握,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成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则因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这也正是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保持“需求”与“能力”相适应的主要原因。

根据我院应用日语专业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践,我们将它总结为“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在“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中,我们将具体的课程内容设定为“3+需求能力X”的形式,“3”是指培养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能力、日语应用能力、日文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课程模块,具体课程包括:职业道德素养、基础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计算机基础、日文计算机应用等。“需求能力X”表示与企业需求能力特点相一致的课程模块,如商务日语方向培养商务操作能力的课程模块的具体课程为:外贸概论、国际贸易实务、日本概况、日本文化、日本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与单证操作、商务谈判;科技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科学技术应用等知识能力的课程模块的具体课程则为:科技日语、日语口译与笔译技巧、生产经营与管理、初级焊接操作等。

(二)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构建“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实践

1.实践一:与无锡相川铁龙电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建立“3+相川铁龙型”课程体系

2006年9月13日,学院与江苏无锡相川铁龙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定向培养和协作办学的备忘录”,该公司需要批量培养具有一定的日文读写能力、商务知识(包括现代海关实务、商务谈判)和较强日文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双方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要求,共同制定了培训计划。在最初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应用日语专业并没有打破原来的课程教学体系,只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之上增加了企业所需的课程。

1年多的校企合作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公司上下的好评,2007年11月10日双方又签署了“关于培养与协作办学的合作协议书”,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2007年12月20日,进一步签署了“关于定向培养的补充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了“相川铁龙定向培养班”实施计划。此次根据无锡相川铁龙电子有限公司提出的人才规格要求和培训计划,应用日语专业也对课程体系做了相应的调整,用企业所需的课程替换了原有课程体系中的五门课程,并将顶岗实习纳入实践教学课程中,打破了原来一成不变的课程体系,确立了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能力+日语应用能力+日文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现代海关实务操作能力的“3+相川铁龙型”课程体系。

2.实践二:与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合作,建立“3+松下电池型”课程体系

2008年4月27日,学院与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提出了工作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即录用人才的基本标准,双方共同制定了“松下电池班”实施计划。在“松下电池班”培养过程中,吸收了“相川铁龙班”的经验,直接将课程体系做了修改,确立了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能力+日语应用能力+日文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初级焊接操作能力的“3+松下电池型”课程体系。

本专业按照对应用日语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方面的要求,通过与无锡相川铁龙电子有限公司、松下电池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成立“相川铁龙班”、“松下电池班”,确定“3+相川铁龙型”和“3+松下电池型”课程体系,再加上原有的“3+物流管理实务”和“3+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应用日语专业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可以灵活应对区域市场需求变化的“需求—能力”型模块式课程体系。

总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经之路,它对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日语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课程不属于普通本科压缩型或普通专科移植型, 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变化,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为纽带,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型的模块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司学慧,对高职日语专业建设的探讨,辽宁职高学报[j],2005(4):60-62;

[2] 邓红珍,构建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性课程模式,《职教论坛》,2006年7月教研版;

[3] 黄崇本,浅谈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特征,《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1月;

[4] 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3);

[5] 宿久高,中国日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兼谈《专业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2期。

作者:唐 静

上一篇:县防治小金库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小学交通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