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民族文化包含的文化符号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了我国历史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本质。这些文化符号,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最原始的美学素材与设计灵感。我国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符号交织在一起,为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摘 要: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对历史街区的改造更被视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工作和城市“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现有大量的改造实践,往往既因对于地方活力的提升而受到推崇,又因对历史文化的开发式破坏而广受争议。基于消费文化的视角,对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与存在问题进行理论解析,并探索实现文化价值回归的应对策略。文章认为消费文化的转向是历史街区商业化的重要动因,同时也产生了对原真性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需要重新立足文化价值,从改造方向选择、改造过程推进以及改造方法设计等方面寻找应对策略。

关键词:消费文化;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机制解析;应对策略

Key words:consumption culture ; historical districts ; commercial renovation ; mechanism analysis ; coping strategies

1 引言

历史街区是指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旧城地带,其不仅包括由官方认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包括其他能反映历史文化特色的规模化区域。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不仅成为城市政府的一项保护责任,更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活力的一种战略资源,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大量的历史街区改造实践中,历史街区的商业价值被不断挖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触媒。当前学术界,对于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模式存在较大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其创新了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与再生的新模式,缓解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中资金投入的压力,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历史街区的改造存在商业化破坏的倾向,是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造成了历史街区不可逆的文化破坏。与激烈争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理论探讨和机制分析相对缺乏,且尚未能形成有效的应对策略。

1960 年代后伴随这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西方世界相继呈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文化、艺术成为一种可被消费的商品,承载文化、艺术基因的空间亦成为重要的消费对象。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浪潮中,近年来中国社会也呈现出新的消费文化的蔓延现象。消费文化的特征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行为模式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消费文化的理论探索,起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同样对于以空间营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建筑、城乡规划学科提供了崭新而系统的理论视野,形成了一套透过空间现象观察社会本质的方法论。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引入消费文化的理论视角,解析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和问题,并从消费文化与历史文化共存互荣的角度探索相关改造规划应有的策略应对。

2 机制理论:消费文化与文化空间的生产

2.1 城市消费文化的转向:以空间符号为消费对象

在经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大量积累之后,西方社会普遍进入了以消费支撑经济增长、以消费激发城市活力的阶段,带来了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全面变化,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法国学者鲍德里亚(J.Baudrillard)从符号学角度对消费社会和商品的符号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现代社会消费开始由物的使用性消费过渡到物的“符号消费”,并断言符号价值将取代使用价值,成为社会主要的消费对象。符号消费的出现,代表了整个社会消费层次的分异与消费结构的调整——以证明个人购买能力的炫耀性消费和以表现个人品位的风格性消费,将代替纯粹物品使用的实用性消费,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资本与消费文化的持续影响,以及国内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加快催生了中国的消费社会。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完全契合了中国正在涌现的“符号消费”的需求,因而具有巨大的市场动力。历史街区是承载历史文化的空间符号,人们在历史街区中进行餐饮、购物的同时,也消费着由空间符号传递的文化体验。这种模糊的“穿越感”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形心态,也将会激化人们的消费热情,诱发炫耀性消费和风格性消费的行为。

2.2 空间生产逻辑的转向:以迎合空间的消费需求

在消费社会之中,消费的需求将会主动控制生产的逻辑,进而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的改造过程。波兰学者鲍曼(Z. Bauman)提出消费场所将逐渐替代传统的公共场所,纯粹的公共空间将被赋予文化的符号,进入商业运作的领域;借由商业运作空间的生命得以延续和再生,却不仅局限于真实的文化价值。

当前,中国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正是迎合消费需求的空间生产过程,植入了消费社会的资本运作逻辑。对历史建筑加以改造、装饰,形成迎合现代需求的公共消费空间,将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量化为租金、税收等资金收入,较快平衡改造成本,因此成为政府、开发商甚至是原住民都愿意积极参与的模式。而建筑形式与功能的改造往往以刺激消费需求为导向,通过提炼历史建筑的元素,将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和反复强调,寻找并建立现实空间形象与历史文化的多重联系。同时,在空间的改造中植入符合商业潮流的形象、符号、故事等素材,构建出时尚的空间意向,形成更为多元的消费动机。例如,采用将传统建筑符号与新建筑进行拼贴、基于传统形式演绎出新的文化小品等。因此,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形成以传统商品为消费对象的零售业态,而是要打造出一种以“超现实”的空间符号为消费对象的休闲业态。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虽然可以实现资本高效回报与社会消费需求的耦合,但却容易会诱发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更大冲突。

3 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批判性反思

3.1 符号消费导致的文化异化

符号消费的特点以及炫耀性消费和风格性消费的潜在客群,催生了对商业化改造的社会诉求,也导致了历史街区改造过程对于历史文化原真性的忽视和“肤浅”加工,大量以刺激消费为重点的改造方案出现,历史文化的保护被商业利益所裹胁。而在国民文化素质滞后于财富积累的整体社会环境中,看似滑稽、猎奇的设计方式反而容易受到追捧,鲜有人去拷问其对历史文化的真正贡献。现代材料和工艺的历史建筑复制品开始肆无忌惮地出现,历史文化符号滥用于各种场景和建设之中。大到街区的整体环境、小到建筑的细节,都呈现出再创造的痕迹。改造后的历史街区不但没有获得文化活力的再生,甚至丧失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以符号消费为导向的改造过程,往往是一种新文化的植入过程,其混淆了商品与文化、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并将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形成较强烈的冲突。这一切印证了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R.Hamilton)的观点,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更倾向于后现代的波普艺术(Pop Art),是一种流行、低成本、年轻且有商业效益的艺术。此类再创造手法虽新鲜且易于复制,但也将进一步抹杀文化的特异性,使得本应该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却呈现似曾相似的感觉。

3.2 经济利益推动的空间绅士化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原来是居住功能的历史街区,其改造过程往往倾向于引入商业资本,并对于原居民采取整体搬迁异地安置。这样的推动方式,忽视了历史街区现阶段生活氛围的真实性,将彻底破坏原有的社区文化,割裂改造前后历史街区的文化联系。改造后的历史街区纯粹地成为中产阶级、小资群体的消费空间,是一种仅针对特定群体的“绅士化”的空间。这样简单粗暴的改造方式,是基于更容易操作和整体营销的经济理性,却将进一步加剧城市社会的不平等和文化层的断裂。相对贫困的原住民被强迫迁出旧城地区,重新制造的文化空间横空出世,“马赛克”式地镶嵌在城市原有的社会空间中,形成一套为城市精英服务的新的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也将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的根治性进一步丧失,并可能带来非消费时段城区的空心化现象。

4 改造策略:文化价值的系统回归

4.1 改造方向:凸显商业化改造的文化意义

首先,应该慎重筛选改造对象,尽可能针对具有历史商业事实的地区进行改造,且充分尊重历史地段原真的商业特性。其次,应该体现局部商业化改造对于城市整体文化资源整合的触媒效应,以最小的商业化改造盘整最大的文化活力。再次,可以创造性地整合城市的文化要素,集中形成民俗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展示空间,通过商业吸引人气,通过公益传递城市文化精神。以南京的老门东为例,改造之前的老门东以居住功能为主,但其历史上是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集散地,直至清末才逐渐为居住功能所替代,因此该地区的商业化改造,其实是一种对于历史商业场景的回应。整合周边明城墙、秦淮河等历史文化资源,改造后的老门东开设了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等民俗工艺博物馆,体现了对南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彰显;其商业街区以中低端的餐饮小吃、休闲娱乐、商品零售为主,整体上并没有脱离城南地区市井生活的文化根基。

4.2 改造方式:创造商业态和生活态的和谐

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时期的特定场景中,也体现在历史变迁的脉络中。从这个角度看,历史街区的原住民同样也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不应该采取彻底搬迁原住民的方式,粗暴地隔离与此空间紧密相关的社区文化。居民生活形态的消失,容易导致历史街区整体氛围的消沉。因此,理想的历史街区改造模式不仅仅是一项建筑设计工程,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原住民的意愿,调动原住民力量,合理引导原住民的职业转型,适度保留居住空间,在商业化改造的同时提升居住生活品质。在日本,以尊重原住民社区为前提,采用社区营造的方式进行遗产更新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岐阜古川盯、北海道小樽等地区都有令人欣慰的成功案例。除了政府的制度和立法支持以外,真正推动社区营造的是社会团体和普通市民,这与日本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密不可分。当前中国,居民自治的力量相对薄弱,保护生活态的文化价值、协调资本的商业化冲动和原住民利益则成为政府的主要责任。在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保持对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坚守,选择一条相对复杂的改造路径,是对政府地方治理水平的巨大考验。上海的田子坊改造,在没有开发商资本注入、没有大规模动迁的情况下,维系了原有的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可算是协调商业态和生活态的一种积极尝试。

4.3 改造方法:界定保护与创造的设计边界

首先,在空间的设计与改造过程中,应该确定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明确刚性的保护要求,保留弹性的创造空间。其次,历史街区改造应该保留甚至恢复街区总体的街巷肌理、建设强度与高度、建筑颜色基调,保护历史空间总体的文化意向。最后,根据不同建筑的文化价值、区位价值,区分不同的利用和改造方式。

对历史文化价值相对突出的典型建筑,应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无论是在材质还是工艺上都应该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的特质;对一般性建筑可以适当加入设计师的个人创造,合理演绎历史符号的现代样式,但应该尽量避免与总体环境的冲突。同时要注意控制创造性元素、创造性建筑的比例,不宜一味地迎合消费需求,避免将具有现代甚至是后现代的时尚文化作为历史街区改造的主要基调。

界定保护与创造的设计边界已经逐渐成为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行动的基本共识,但是边界设计的合理性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以成都的宽窄巷子为例,在改造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进行了三级分类,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性设计,但这一商业化改造项目,仍因存在较大规模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而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

5 结语

虽然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学界对于实践的效果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对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误区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基于消费文化的视角对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以空间符号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文化,诱发了迎合消费需求的改造模式,并将导致文化异化和空间绅士化的过程。为了应对商业化改造需求对街区历史风貌及文化的重大冲击,需要探索回归文化价值的改造策略:在改造方向上,应凸显商业化改造的文化意义;在改造方式上,应创造商业态和生活态的和谐;在改造方法上,应界定保护与创造的设计边界。在推进商业化改造的全过程,时刻保持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之心;在疯狂的消费时代,时刻保持对历史文化的脉脉温情。

因本文主要是从理论建构的角度,试图解析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与应对方法,而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现象特征与分析层次,尤其对于合理的改造方式、方法的研究讨论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直君.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广义原真性得失[J]. 城市规划,2010(7):70-75.

[2]王又佳. 谈大众消费文化场景下建筑的价值取向[J]. 华中建筑,2014(11):19-23.

[3]吴晓庆,张京祥. 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 现代城市研究,2015(3):86-92.

[4]李和平,薛威. 历史街区商业化动力机制分析及规划引导[J]. 城市规划学刊,2012(4):105-112.

[5]张杰,庞骏. 论消费文化涌动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J]. 城市规划,2009(6):81-87.

[6]杨宇振,覃琳. 拼贴历史街区磁器口:空间的生产、去地方化与生活状态[J]. 建筑师,2009(4):20-26+4.

[7]张兵. 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兼论“真实性”原则[J]. 城市规划,2011(S1):48-53.

责任编辑:于向凤

作者:康静劼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2:

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应用研究

摘 要:民族文化包含的文化符号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了我国历史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本质。这些文化符号,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最原始的美学素材与设计灵感。我国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符号交织在一起,为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的环境设计中,需要将传统的文化与当代的文化相融合,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体的作法可以归结为九个字“借其形、传其神、延其意”,在当代的环境设计中,借鉴传统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符号为环境设计的灵感来源,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环境设计。

关键词:符号学视角;民族文化;环境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稳步发展,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环境设计的发展,目前环境设计已经被广泛普及与应用。但是,在环境设计中缺少新意的问题逐渐暴露,在城市内部的环境设计时,设计师往往会借鉴国外相关的设计以及同类型城市的环境设计方案,这样就导致了城市内部的环境设计不仅没有体现城市特色,而且千篇一律,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发展。环境设计与其他设计不同,环境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需要考虑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环境设计的相关人员,需要从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中获取设计的灵感,并将其与当代的环境设计相融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

一、符号学的概述

符号是用来表达携带意义的感知,可以表达任何的意义,可以作为研究社会生活的相关素材。从符号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将符号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的符号学是语言方面的符号学;第二类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语言倾向的符号学;第三类是折中符号学派。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以及各方学者对符号学不断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形成了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在设计领域的符号学研究,主要以莫里斯的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与皮尔斯的符号形象体、符号对象、符号解释为基础,在环境设计的实践中主要以这两位学者的理论为设计的理论指导,进行环境设计工作。文章的符号,主要是指在我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朝代文化发展的规律、相关的文化素材、各朝代对文化素材的解释等,是一种文化符号。

二、环境设计中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历史悠久,所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丰富,表示了在我国各朝各代中的文化审美取向以及价值观,包含了每个朝代的文化发展规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外来思想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侵蚀严重,在环境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可以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以及创造性。

在目前的城市环境设计中,大多数设计师选取的设计方案为国际化的简约风,建筑设计选取的主要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以及玻璃幕墙。这种城市环境的设计虽然满足了人们生存发展的需求,但是缺少了城市的独特性以及文化性,导致了城市缺少城市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多的环境设计师,为了追赶设计的潮流,更加偏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设计风格,但是西方的设计风格受到了其国家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水平、技术水平的影响,设计风格更加符合其本身国家的审美风格。我国城市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过多地引入西方的环境设计风格,会导致城市市民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忽视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阻碍了民族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环境设计中引入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能够创新环境设计的方式,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人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民族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一)环境设计对民族文化符号中“形”的应用效果

一个物体的“形”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够被人们最直观地感受到。“形”不仅包含了物体的形态、外部构造,还包括了物体的纹路、色泽、质感等能够被人们感知到的信息要素。我国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与文化符号。人们能够根据这些文化符号分辨出物体隶属于哪一朝代,哪一民族,具有极强的辨识功能。目前的环境设计,可以结合当地历史发展的特色,当地的文化符号,进行环境的设计。

在环境设计中应用民族文化中的“形”,以已经存在的文化符号为基础进行思维的扩展,进行环境的设计工作。设计方案需要使人们通过设计的方案,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澳门馆使用的“玉兔宫灯”。“玉兔宫灯”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传统文化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结合了澳门地区20世纪60-70年代的纸扎灯笼的设计造型,将其融入到澳门馆的整体设计中。澳门馆透明的外墙与“玉兔宫灯”,形成了光与影完美结合的氛围,犹如月宫。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融入到了环境设计中,当人们看到“玉兔宫灯”时,首先便能联想到传统的神话故事,其次便能联想到澳门20世纪60-70年代纸扎灯笼的技艺,最后通过宫灯的设计联想到遥远的古代中国。这种环境设计方式既能展现民族文化,又与现代的环境设计相结合。

在环境设计中使用“形”的借代,可以帮助建筑设计更好地与民族文化融合,“借代”本身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不出现本体意义的内容,而出现象征意义的物体。例如,在园林环境设计中,文人雅士大多喜欢“梅兰竹菊”,在物品的图案花纹、庭院的园林设计中,都会大量使用这四种植物。“梅”凌寒而开,象征着铮铮铁骨;“兰”暗香悠然,象征着君子的品行端方;“竹”节节升高,挺拔坚韧,象征着君子坚韧的品行;“菊”傲霜而开,清香高洁。在环境设计中,使用“花中四君子”增加了园林环境设计的内涵。

在环境设计中继承传統文化中的“色”,可以增加环境的代表性,提高环境的民族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包含了许多自然哲学,根据五行形成了“五行色”即“黄、青、白、赤、玄”。这样的色彩体系,在环境设计中应用,既能使人们通过颜色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的设计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进行设计,中国红的红色主要是故宫中的红色,即使人们不了解中国馆的位置,也能从颜色上第一眼辨识出中国馆的所在。

在环境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中的“光影”,能够营造意境,体现中国传统的哲学意境。例如,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中“瓷屋”的设计,就使用了“光影”的效果。“瓷屋”的主要功能是咖啡馆,根据这样的功能,设计师将其设计成为了可以装水的器物,在“瓷屋”的外部贴满瓷片,瓷片呈现无规则的状态,犹如宋朝著名的冰裂纹设计,每个瓷片的颜色不同,但却能够完整地表现出中国历史中陶瓷完全的色谱体系。在此环境建设中,不仅考虑到建筑的美观,而且结合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光照的方向,在墙体的东西两侧设计了孔窍,光线能够通过孔窍投射到室内,形成神秘的光影效果。这种孔窍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室内的采光效果,而且打造了神秘唯美的朦胧感。

在环境设计中,引入文化符号中的“纹”。“纹”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图案,是一个朝代的代表。在环境设计中,结合当地城市的历史发展背景,寻找有关城市历史的花纹图案,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的纹理图案,抽象出来,变为简单的线条,既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体现设计的美学性。

(二)环境设计对民族文化符号中“意”的应用效果

在民族文化符號中,“意”与“象”是不可分割的,“象”的叠加变为“意境”,在环境设计中引入“意境”可以提高环境与人的和谐。在环境建设中融合“意境”,离不开环境建设的工艺,环境设计中的“意境”主要通过环境建设的工艺表现出来。例如,二分宅的设计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使用两分法对宅院的中庭进行布局,布局结束后需要形成半人工、半自然的形式,将人与自然巧妙结合在一起。在二分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将现代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形成一种天然的意境。

(三)环境设计对民族文化符号中“神”的应用效果

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神”的应用效果主要集中了“形”的应用效果与“意”的应用效果,使环境建设的“形”与“意”进行融合,主要应用的实例是,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院。苏州博物院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传统苏州园林设计的内涵,而且包含了中国人的神采与气韵。进行苏州博物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园林的特色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使用粉墙黛瓦为主要的场景符号。当人们见到这类场景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苏州江南水乡的灵秀。这种环境设计的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形神统一”观念,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人们在看到建筑时第一时间产生共鸣。

四、结语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含了我国历史中各朝各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在思想越发活跃的今天,在环境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能够加强人们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民族文化符号的“形、神、意”应用其中,将环境建设与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历史发展,进行环境设计,打造多元化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文师,郭玳含.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

[2]金洁.基于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景观环境设计思考[J].南方农机,2017,(14).

[3]房芳.民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J].艺术教育,2017,(Z2).

[4]李海波,吴家炜,陈雄.基于符号学视角的民族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7).

[5]刘美凤.生态建设与民族文化的邂逅——大厂民族宫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16,(2).

[6]赵毅衡.民族符号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1).

[7]尹影.浅谈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环境小品设计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2)

作者单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周欣悦

基于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论文 篇3:

跨界与内修: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摘 要: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文化现状的分析,从馆史文化、馆舍文化、藏书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五个角度思考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图书馆文化发展要坚持大资源观、大开发观、大发展观的原则,通过跨界联合一切力量打造协同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内修提升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形成图书馆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创新力和发展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育事业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要求在教育全过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德育教育优先,从课堂、文化、实践、管理多角度进行育人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塑造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通过思想引领让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贯通在工作生活中,并自觉践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交汇与共享资源平台,肩负着引领校园文化发展、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其社会职能不再局限于校园范围内,其文化精神已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导向,在高校智慧教学、智慧育人的文化环境中,高校图书馆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强化其在学校知识服务、科学研究、文化育人、智慧引领中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现状

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图书馆内显的文化,它在图书馆包含的各种元素相互渗透、辐射和制约下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积淀而成,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涉及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建筑风格、空间布局、阅读推广、文化服务、技术应用、馆史研究等多方因素。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以物质为基础、以制度为支撑、以精神为内核,表现各有不同,其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馆馆史研究力量薄弱导致馆史文化建设不足

图书馆馆史是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具体到高校图书馆就是记录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包括图书馆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在行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馆史记录了图书馆成立以来经历的日常工作和历史事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图书馆历史发展、文脉传承和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凝练。馆史文化与学校发展历史长短密切相关,越是历史悠久的图书馆越注重馆史编撰和图书馆文化的积淀,对馆史进行编撰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力量薄弱,又缺乏可借鉴的理论指导和工作规范,开展馆史编撰工作的图书馆较少,目前我国仍有70%的高校图书馆并未开展系统的馆史编撰工作,学术界针对馆史研究虽然历经几十年,但研究效果不佳,馆员热情不高,编撰成果也匮乏,近年来我国仅有六部大学图书馆馆史著作出版发行[1]。

(二)馆舍文化建设的重点由建筑层面向空间层面转移

馆舍是图书馆收藏文献、服务读者的物理环境和空间载体,包括多方位的文化元素。不同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装饰风格体现的文化底蕴也不一样。很多现代化图书馆的外观设计都将地域特色、时代精神、发展历史及各自对图书馆文化特征的理解融合为一体,形成自己的鲜明风格[2]。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中强调历史的一脉相承,采取古典传统的围合式庭院造型,与历史建筑遥相呼应。近年来,随着“第三空间”理论在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和讨论,图书馆作为交流学习、休闲娱乐场所,其空间价值更加凸显[3]。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建设一直多样化、多维度发展,对空间的定义也多姿多彩,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研修空间、阅读空间等概念层出不穷,馆舍文化建设重点逐步从建筑层面向空间层面转移,从强调“阅读和图书”过渡到强调“交流与空间”,“空间”被视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成为服务创新的重点,通过为读者服务和资源开发相融合形成既可独自享受知识熏陶,又可进行团队协作、灵感交流的图书馆文化空间。

(三)纸质资源建设不足,馆藏资源建设同质化严重,藏书文化缺乏特色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是馆藏资源,受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发展趋势、教学科研规划、读者资源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规程要求高校馆对与本校相关的各类型载体的书籍、科研资料和教学成果进行系统完整和持续有效地收藏,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库和信息资源体系。但数字资源盛行的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同质化严重,包括一些知名院校在自身文库建设过程中也未把握好学校特色,一味跟風把文库建成了“你有我有”的同质性仓库,造成图书馆知识资源高度同质化,馆藏资源建设出现你无我无大家全无,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现象[4]。再加上学校长期不重视图书馆,有限的采购经费中数字资源占比又较大,纸本资源建设不足,学校生均藏书量低下,使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根基受到动摇。

(四)图书馆相关法律制度及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健全,制度文化建设趋向完善

图书馆员的行为受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的约束,其思维习惯和行为规范受到制度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在图书馆工作和读者服务中具体的服务方式、服务途径、服务态度和服务成果,图书馆制度文化影响着图书馆物质文化的变迁和精神文化的发展[2]。近年来,图书馆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趋于完善逐步健全,比如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和业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制定;教育部关于高校图书馆规程的印发;中国图书馆学会审议通过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天津、湖北等地出台的地区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和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立法;吉林、广东等省市颁布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河北、江苏等地围绕图书馆数字化发展、区域合作、总分馆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时,各类型图书馆为保证本机构正常运行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人员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制度等。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培养读者和馆员的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体行为与图书馆利益趋于统一,还能维护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2]。

(五)图书馆精神文化受到消极价值观和新技术应用的冲击亟需巩固和加强

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服务文化和图书馆馆员精神构成了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它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和馆员面对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做出的认知和判断,表现为图书馆发展方向的制定、领导对图书馆工作的决策、馆员的工作行为等;服务文化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通过文化交流和行为互动而形成的特有文化,包括服务礼仪、服务形式、服务创新、服务对读者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是外显的文化;图书馆员精神是馆员在满足读者需求、服务读者的过程中形成的积极热情、主动学习、服务周到的工作精神,是内修的文化[2]。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对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带来一定冲击,图书馆也不例外[5]。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矛盾,馆员自身对不良思潮的认知偏差,阅读的碎片化肤浅化娱乐化,图书馆精神对读者教益的缺失等,都影响着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更影响到图书馆以文化人、德育为先的重要职责和目标。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发展原则

(一)建立大资源观,打造协同协作共同发展、借势借力为我所用的新格局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要通过跨界打造新格局,将学校、社会各利益机构的文化资源凝聚在一起形成新力量。文化资源是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机构资源、空间资源等,是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开发和建设。所以跨界要建立大资源观,所有相关机构都应充分把握各自资源,无论是图书、艺术品,还是文件、文物,所有资源都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并进行有效的转化,转换成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让其本质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得到回归和体现。同时要梳理和建设各自的特色资源,比如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古籍资源,应当独具慧眼建设古籍文献特色资源库,充分发挥古籍资源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所有利益相关机构齐心合力才能在达成图书馆服务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品质服务体现图书馆的魅力价值,实现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建立大开发观,协同赋能建设图书馆五位一体的新时代文化服务体系

协同赋能就是以管理协同、服务创新为基本途径,协同其他组织机构,借助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资源、协调、需求五位一体的、校内外紧密结合的文化服务能力体系;采用共同开展的组合模式、以我为主的联合模式、主动辅助的配合模式,充分发挥所有组织机构的优势,把协作创新作为一种发展力,同心齐步在文化建设中共同努力发挥作用。协同赋能强调大开发观,要对所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让文化资源生动灵活起来,让文化资源建设系统完善起来。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要遵守前瞻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完成图书馆文化建设基本价值和魅力价值的基础之上,赋予图书馆更强大更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开发出文化资源中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比如四川大学的“青春自我真人书屋”就是与本校共青团联合打造的川大青年学习成长平台;河北经贸大学的“新财经通识教育大讲堂”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深度思想政治和人文通识教育。

(三)建立大发展观,紧盯社会发展关注人们需求确立图书馆文化建设前沿目标

图书馆要发展,基础条件是刚,文化建设是气,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持续有效、健康良性的发展,必须打开图书馆文化资源建设的外挂。开挂需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有前瞻性,能紧盯党和国家的新需求,关注人民群众对愉快工作、快乐学习和幸福生活的新期许,跟进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出现的新领域、发现的新问题,通过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选择可以上舞台、入主流、在前沿的发展目标,提高图书馆社会服务和读者服务的满意度。图书馆可以跟校内外的文化机构、网络平台、教育机构等结合,关注与图书馆服务发展密切相关的大中小學生、务工人群、留守儿童、特殊教育人群等,让图书馆大有作为;紧跟图书馆文化可以渗透的创新创业、精准扶贫、辍学保控、文旅结合等社会领域,将图书馆元素融入社会组织、社会人群和社会领域之中,形成创新合力的乘法效应,登上文化发展的大舞台。

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制定馆史编纂计划建立有效的馆史建设长效机制

第一,重视图书馆馆史的编撰工作,以时间为序制定馆史编撰计划,构建馆史内容框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图书馆的馆史编撰工作。例如陈进主编的《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史》,就以时间为序详细记录了该馆从创立到战乱,历经西迁至现代的发展历程[6]。第二,注重收集和整理与本馆历史相关的视频、音频、照片、图集和手稿等资料,以保证馆史文本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比如清华大学的《图书馆百年图史》就以图证史,用 900 余幅历史照片串联起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发展历程。第三,注意整理具有历史价值和典型特征的图书馆情感载体实物,比如目录柜、卡片目录、藏书印章、打字机、借书卡片、入库单等,重视图书馆历史实物的保护、抢救和收集工作[6]。第四,图书馆的历史是图书馆人创造的,让馆员投身到馆史建设中,采取专家学者和普通馆员相结合的方式,将馆史研究从精英史向大众史过渡,实现精英和大众双轨结合书写馆史的目标[1]。第五,加强图书馆历史研究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为图书馆馆史编撰过程中的历史梳理、数据统计、素材整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二)建设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相结合的图书馆特色空间文化

高校图书馆应以校园发展规划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图书馆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强化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第一,图书馆要对资源、空间、人力三要素优化重组,通过环境改善、建筑意蕴、空间布局等实现实体空间功能再造,突出和强化读者对空间环境的文化认同,使读者在优雅、庄严、静谧、厚重的人文环境中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创造。第二,图书馆的实体空间设计要加强装饰、色彩、结构的美学意义,空间物品的材质、搭配、比例和空间管理要体现人性关怀,让读者始终沉浸在体验式的文化氛围中,让阅读体验、知识交流变得立体化和可视化,从而使读者获得认同感、自由感,以提升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共同情感[3]。第三,图书馆应加强数据服务空间和虚拟服务空间的建设,借助网络技术,打破时间的壁垒和空间的局限,通过异构型信息平台将实体的服务空间与虚拟的数据空间结合起来,拓展图书馆资源服务渠道。第四,利用网络覆盖更多的用户、以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捕捉用户需求,打造多元聚合资源共享的空间,实现知识在多维空间的流转、融合和再创造,以智慧管理、智能技术和创新服务拓展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服务领域,为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增值添彩[7]。

(三)建立纸本为王、特色为核、全面获取的藏书文化建设体系

第一,协调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合理配比,加强纸质资源建设。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源于知识资源的积累,当今高校图书馆都注重数字资源的采购、开发和利用,强调实体资源的数字化转换,但无论信息技术和媒体形式如何变化,纸质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立足的根本,是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和资源建设能力的真正体现[4]。第二,开展你无我有、你有我全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当基于学校的教学科研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把握学校学科建设的特色,联合校内外相关机构在重点学科领域坚持不懈地开展特色资源建设,让学校的特色学科资源趋于系统完整并形成特藏文化,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建成行业性、地区性、全国性的资源知识网和学术共同体。第三,充分撬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获取免费资源。要想办法撬动社会资源,通过捐赠等方式获取免费资源补齐短板,满足师生对馆藏资源的多元化需求[4]。比如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发起的图书捐赠倡议,收到图书捐赠万余册,其中保定市方志馆捐赠《保定旧志集成》《保定红色文化文库》《保定抗日战争史料长编》《保定历史文化资政志鉴》四部珍贵地方文献共计863卷,填补了图书馆方志文献收藏的空白,丰富了特色文献馆藏。第四,建立文献资源保障、利用、服务、安全、开发和管理“六大体系”,以联合跨界为手段,打造协同协作资源合作共享平台;以发掘特色文化资源为抓手,提高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以建设智慧图书馆为目标,打造品质化高端化智慧化知识服务[8]。

(四)建立以人为本、协同创新的现代化图书馆治理体系

第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和方法要从读者的“心”出发,不忘图书馆服务的初心,坚持以人为本,在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中体现出管理和服务的人性化。比如中山大学图书馆设立“特赦”日,在“4·23”世界读书日、教师节、孔子诞辰、校庆日还书,全部超期清零[4]。第二,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服务要遵循人格平等、机会平等的理念,把平等贯穿于图书馆服务的始终,比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实行“借阅不限量,阅读无止境”的规则,取消借阅数量限制,教师和学生享有平等的图书馆权利。第三,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制定要从人性善的角度出发,尊重读者人格,比如中山大学图书馆取消了超期罚款的规定,改成了图书超期归还读者学习做题的规则。第四,图书馆管理要以协同创新为关键,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以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完善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和协同创新制度,提升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推进图书馆新治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管理服务体系为保证,打造知识引领和服务创新的智慧型图书馆[8]。

(五)打造以文化自信、书香育人为核心的图书馆精神文化和服务文化内核

第一,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建设好图书馆文化;要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图书馆在服务育人中的隐性教育和内在涵养作用。第二,以主题教育为重点,加强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书香润校园”图书馆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推进书香校园和图书馆文化建设。第三,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将图书馆书香育人工作渗透到方方面面,构建高校图书馆育人工作全员化、育人形式智能化、育人服务全面化、育人教育实践化、育人环境德育化“五位一体”的育人服务模式,在“价值引领”中发挥导向作用。第四,培养图书馆员团结协作的凝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不断提升文化修养、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技术、组织管理、语言社交等综合能力。第五,打造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文化体系:爱党爱国爱校、爱馆爱书爱人的服务精神,和谐共赢、师生为本的服务准则,基础夯实、知识创新的服务内容,广快精准、热情周到的服务公约,立德树人、化而育之的服务目标,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8]。

五、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修

文化提升离不开内修,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只有做到既能望远又能知近,既会善思又能善谋,既可力学又能笃行,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发展力。

(一)图书馆文化建设内修要勤学善问,锻炼学习力

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应具有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发展能力是目标。在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我们既要头脑高耸入云,又要双脚立于大地,做真正的学习者,在学习的基础上成为创新发展者。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要向书本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巩固自己,向优秀的图书馆学习对标对表找差距提升自己,在实践和探索中总结经验创新发展。比如有些高校开始响应教育部“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意见,根据本校特点和规模,建设和经营校园实体书店,满足校园文化的多元化需求等做法,就值得思考和学习。

(二)图书馆文化建设内修要勤思善谋,锤炼思想力

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应该与时代同步,与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合拍,时刻思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热点如何把握、难点如何攻克,对自身历史特点、服务特色和发展目标能有深刻的认识和批判性思考,以此锤炼新的发展思路。图书馆要思考自身的文化建设是否全面系统地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因为文化建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强调知识背后的文化在行为道德的引领、对生命根本的探索、对宇宙真相的追求中起到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若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发展的中心,只有在文化建设大框架下思考,立足根本、结合实际、思考未来才能因地制宜依据自身特色开发出有意义、有价值、有趣的文化内涵。

(三)图书馆文化建设内修要笃行善成,淬炼行动力

力学是基础,笃行是关键。学习是知识积累,不代表能力与水平,如何把知识的作用体现出文化的精神和内涵,需要图书馆开发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建设系列产品,通过产品推服务树精品扬文化。除了传统的一二三次文献外,图书馆更要打造數据型、汇集型、集成型、富集型的文化产品,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和融媒体平台,形成多元发展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格局。对图书馆而言,文化不是整齐的书架、冰冷的设备、生硬的纸张,而是隐藏在事物背后感人的故事、生动的经验和鲜活的启示,图书馆要把正能量的文化挖掘出来,融入到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之中。

六、结语

图书馆文化纷繁复杂,是各种有形无形因素相互交融作用后产生的特定文化,不论是何种形式何种内容,关键是要能体现正能量。图书馆文化不仅要对其历史沉淀进行精神凝练,更要创造符合文明传承和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所以图书馆要跨界,结合一切可以结合的力量同心同力同创;图书馆要内修,勤学善问、勤思善谋、修身笃行,向上走出封闭走向社会,向下走出馆舍走入社群,向内走出自我走近人民,向外走出现实走进网络,才能达到一个均衡发展的状态。把发展当成最大的政治,把读者当成最大的老板,把服务当成最大的本事,把学习当成最大的本钱,把文化当成最大的底气,精准对接师生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师生服务体验、充分挖掘深厚文化底蕴、有效聚合独特文献优势,以“打造引领知識服务和创新服务的智慧图书馆”为方向,以“打造最有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的高校图书馆”为根本,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为学校、为社区、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和任务[8]。

参考文献:

[1]刘雪芹.口述历史方法在图书馆史采集中的应用研究——以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3):59-62.

[2]吴兆文,朱林.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0-37.

[3]张青霞.空间变革背景下主题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0):84-86.

[4]程焕文.资源为王 服务为本 技术为用——程焕文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理念[J].晋图学刊,2020(2):1-10.

[5]王璐,赵 昆.浅析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 (4):19-22.

[6]牛勇.共同情感:大学图书馆空间研究新维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5):51-58.

[7]杨佳鸣.高校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空间再造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0):71-73.

[8]党跃武.收官之年布好局,攻坚克难谋新篇——四川大学图书馆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5):8-11.

责任编辑:武玲玲

Cross Border and Internal Cultivati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under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Gu Na, Zhang Hang, Zhu Dan

(Library,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culture construction; mor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1-01-29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育人服务体系研究”(HB19TQ008)

作者简介:谷娜(1980-),女,河北定州人,河北经贸大学馆员;张行(1984-),男,河北邯郸人,河北经贸大学馆员;朱丹(1978-),女,湖北石首人,河北经贸大学副研究馆员。

作者:谷娜 张行 朱丹

上一篇:防暑应急预案方案下一篇:全市绿化美化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