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法律教育理论教育法律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基层卓越法律人才面临三个难题:教育观念难题、教育模式难题和教学方法难题。破解上述三个难题的解题思路为:一是明确服务区域、强调实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确立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模式;三是从理论、制度、实训话语层面架构实践教学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诊所法律教育理论教育法律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诊所法律教育理论教育法律论文 篇1:

诊所法律教育理论教育法律论文 篇2:

普通高校培养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难题与解题

【内容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基层卓越法律人才面临三个难题:教育观念难题、教育模式难题和教学方法难题。破解上述三个难题的解题思路为:一是明确服务区域、强调实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确立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模式;三是从理论、制度、实训话语层面架构实践教学体系。

【关 键 词】基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

作 者 简 介:李训伟,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刑法学。

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没有高低层次之分,没有等级关系,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提升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一项质量工程。为提升普通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探索适合普通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教育观念的难题与解题:目标定位[1]

教育观念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普通高校在培养法律人才的教育观念上要进行转变:不能盲目标榜培养“精英”、“领军”、“国际化”的法律人才,要敢于放下身段,要与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有所区别,要彰显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卓越法律人才之“卓越”并非仅指“高端”、“精英”,因此,卓越法律人才也并非仅指“高、精、尖”法律人才。丰富的法学知识、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高素质的法律修养、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服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奉献精神也应属于“卓越”的范畴,这就为普通高校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指明了方向。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本科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基层”,具体表现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凸显法律实务能力。

(一)服务地方区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在校本科生数达29万多人。法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普遍具有眼高手低的低水平工作能力,很难适应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甚至有人发出“高校毕业生如何杀出重围”的呐喊。地方区域特色和法律人才特质在当代法学教育中的遗忘、忽略成为法科生就业困境的瓶颈。如果脱离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忽略地方区域既有的社会、民主法制等环境因素,普通高校很难实现培养应用性、复合性的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目标,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错位。普通高校应转变一味培养“高、精、尖”法律人才的教育观念,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该树立立足区域、服务区域的教育新观念,努力培养一批能适应和服务地方基层的实务性、综合性基层卓越法律人才。

(二)凸显实务能力

实践是法律的一种天然品性。培养法律人才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法科生实务能力的掌握。法学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社会科学,调整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纠纷以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是法律科学的功能目标指向。因为法律适用过程的实质是将规范理性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过程,蕴含着从应然到实然、规则到实践、抽象到具体的转换。[2]法律的实践品性要求,法学教育不应该囿于对法科生进行经院式的纯法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该为法科生创设理解与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强体验式教学,在模拟教学环境下培养法科生的职业技能,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固态的法律规则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利用体验式教学和模拟教学让法科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实现在实践教学中深化法律知识,在深化法律知识中提升法律职业技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践行法律生命的最好方式是实践。例如,美国法学教育中推行的“诊所式”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法”、英国的“三阶段”模式都反映了“法律职业化”将成为法学教育的必然趋势。①

二、教育模式的难题与解题:模式选择

(一)通识教育模式

无论是培养“高、精、尖”型的卓越法律人才,还是培养服务地方的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是其首选条件,形成爱智、求真、向善、至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因此通识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3]通识教育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系统、全面的学习理论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展的能力,进而反对专业的硬性划分。在推崇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忽略职业化教育、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无法摆脱可能培养“空想家”的窘境。东汉王允在《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那些博古通今的人才的确令人向往和倾倒,但是,在当下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上仍然坚持大学阶段的教育通识化,则可能背离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从而使毕业生陷入就业困境。

(二)职业教育模式

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技术性,让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掌握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职业技能发挥统领作用。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也必然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国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现了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职业性”、“技术性”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将职业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实现两种基本教育模式的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职业能力的提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灵魂,将学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的终极目标。加大组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力度,可以组织开展“模拟法庭进社区、进校园”、“法律诊所”、“校园法律咨询中心”等实践教学活动。当然,引入职业教育理念的高等教育并不等同于“高职教育”,也不意味着“理论修养”在高等教育中的被忽略甚至放弃,否则,培养的人才可能终将蜕变成徒具法律皮囊的工匠。

(三)分流培养模式

分流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体现“阶段性和模块性”的教育特色:“阶段特色”是指整个本科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阶段,具体要求是学生先接受两年的通识教育以培养基本的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自主选择、院系调剂的原则”再接受两年的职业教育;“模块特色”是专指职业教育阶段的“司法实务(法官、检察官实务技能)、律師实务、企业法务、社区实务(社区管理和法律服务)、公证仲裁实务等模块”的分流培养,实现卓越法律人才的特色培养。人才应当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要素”[4]。

三、教学方法的难题与解题:实践教学体系的话语性架构

(一)理论话语层面的架构

从理论话语层面架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涉及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探求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趋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必然选择,创新法学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元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从教学论看,话语主体的说话人、受话人分别指向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桥梁应当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论认为,话语主体的活动—教与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是一对永恒的关系,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教与学又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教的目标、内容、方法与学的目的、兴趣、方式总是存在多种碰撞,如何才能缓解、消除话语主体之间的矛盾?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意思和主体教育观念,设计体验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奋度和参与性。

(二)制度话语层面的架构

1.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的特点之一是学术研究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不足,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高校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是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保障性条件。尤其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培养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必须要建设一支“既懂学术研究又懂实践操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否则无法践行实践教学引领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论。解决高校教师实践经验欠缺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走出去,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基层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基层部门的办案流程、细则和技巧;“请进来”即聘请实务部门的优秀司法工作人员进校园,参与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实施。

2.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现实性条件,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不具有引进、留住“高、精、尖”法律人才的条件,这些地区急需的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尤其“偏爱”实务能力强的人才。山西大同南郊区人民法院、山西岢岚县人民检察院在调研中多次谈到基层司法部门“很难引进和留得住精英法律人才,迫切需要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大学生”。因此,普通高校有必要联合当地的公检法司、律所、工商、税务、海关、保险、证券、金融、企业等部门共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根据地方社会职业需求状况、实务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实现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按需培养”。

(三)实训话语层面的架构

以模拟法庭实训为核心,从实训话语层面架构实践教学体系。模拟法庭实训包括“模拟法庭实验室”、“模拟法庭进社区”、“模拟法庭进校园”、“模拟法庭训练营”。“‘模拟法庭实验’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以其较强的真实性、直观性和实践性而深受学生欢迎。”[5]模拟法庭实训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主体性教育理论;基本目标是通过设置情景式问题,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基本途径是由学生以分组模拟角色身份的方式演练民事、刑事、行政等案件的调解、仲裁、谈判、审理活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训练。此外,在模拟法庭实训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大陆法系程序、英美法系程序甚至马锡五审判程序,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比单纯的理论比较更有直观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注释:

①例如,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座谈中,山西神池县人民法院结合新录用人员在实际审判工作中的表现谈到“基层法律实务部门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但更需要上手快、能办案、动手能力强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斌.地方高校培养卓越法律本科人才探析[J].河北法学,2011(12):11-18.

[2]蒋建湘,杨清望,何炼红等.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讨[J].现代大学教育,2012(3):81-83.

[3]黄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悉力培育造就卓越法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9):8.

[4]郭婕.“中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标准”研究[C].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2011:29-32.

[5]陳学权.模拟法庭实验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前言.

作者:李训伟

诊所法律教育理论教育法律论文 篇3:

“互联网+”环境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学素养培育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开展法律素养培育的教育研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深入分析roccpIcI方法论,进一步提出法律素养评价指标,能够对于从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律知识缺乏,运用法律能力较弱,对于法律信仰度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增强对于学生的隐性相关教育,丰富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开展互联网+观摩和互联网+诊断等方式提高其法律能力,通过优化校园环境,社会法治环境,构建现代传媒来提升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

关键词:“互联网+”;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学素养培育

素养从一定程度上通过训练和实践的方式获得的技巧能力,法律素养即从一定程度上经过长期实践、训练培养而形成的法律能力,研究生的法律素养是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结合相应的实践锻炼培养的法律能力。在本研究中通过对roccIpI方法论进行深入探析,具体法律素养包括法律知识了解程度,法律能力的运用程度,对法律事件法规的关注程度,对于法律程序的了解程度,对于法律的信仰程度。从这5个角度能够归纳法律知识,实操能力,专业信仰三个层次。其中培养法律素养的基础是法律知识,落实法律素养的核心是法律能力,奠定法律灵魂的是法律信仰。在当前基于应试教育条件下我国很多大学生在法律素养相关研究上还是存在问题的,在当今研究生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中是比较缺乏法律教育内容,在送法进课堂行动中,普遍针对的是中小学校园,进入大学之后尤其对于一些非法学专业学生中,甚至硕博阶段所接触的法律课程仅是思修和法律基础这一内容,其中在道德修养中法律知识作为附属占据比例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缺乏法律素养。除此之外,近年来社会中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越发严重,比如药家鑫,李明奇等案件,为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高校非法学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其法学素养的必要性,而对于高校来说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律教育,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并承担其应负的责任,以切实改善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整体的法律素养,能够结合roccIpI方法论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并从三个角度即法律知识、实操能力、专业信仰方面来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一、法律素養培育的前提基础是掌握法律知识

相比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对于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更加注重学术研究,且对于临床专业的研究生还需要真正参与临床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医疗纠纷、医疗诈骗等问题,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能正确认识问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指导依据,只有掌握准确的法律知识才能够使其形成良好的法律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发生的事件当中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也是衡量学生具备法律素养高低的衡量依据。有关数据研究中表明,在对某高校非法学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其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专业领域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当遇到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无法自行分析处理,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日常专业课中对于法律知识重视度不够,且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不犯法,平常就不会用到法律知识,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偏重专业课和基础课程学习,而很少设置法律课程,没有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后期的实践锻炼,遇到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就得不到保障。

(四)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法学素养的培育

对于传统主流手段,包括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法治素养,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在法律教育宣传,法制环境营造,法律意识培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更多的采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了解,并通过该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发表意见。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也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互联网平台等新媒体手段进一步开展法学素养培养,使新媒体成为法治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利用该模式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理念通过新媒体手段使其脱去神秘外衣,使其具有基层性和自发性,便于学生参与社会讨论,进一步激发内心信念的形成。此外,互联网+背景下使得国内法律服务更加公共化、开放化,其覆盖范围也逐渐扩大,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使我们从传统走入大数据,对于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援助中心,参加一些网络上的法律知识答题、有奖竞猜等形式,从课堂外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互联网+”的普及为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学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式,为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法学素养培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互联网+创新创业法治教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非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如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医法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或者鼓励学生针对如卫生法、食品安全法、执业医师法、残疾人保障法等等的学术创新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的比赛,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通过推动创新创业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法学素养的培育通过活动融入研究生教学的相关环节,可以构建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六)通过阅读法律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开展法学素养的培育

对于非法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课设的课程有限,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可以自己掌控,这样,专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法律书籍的目录,鼓励学生阅读法律书籍,并撰写学习心得,遇到无法解决的法律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向专业教师咨询,以此进行法学素养的培育。让法学素养培育从学生被动的学转成学生主动的学。

三、奠定法律素养的灵魂是提升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在法律基本认识理解的前提下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信任,以法律作为行为准则。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对于现代化法治国家法律素养培养其高级目标是形成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的信仰,目前很多大学生尤其对于一些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缺乏一定的法律信仰,很容易受到社会外界不正之风的影响,认为司法存在腐败,权大于法等多种问题,大学生是现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结合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异的来制定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实施办法。

(一)社会法治环境的优化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環境,可提升其法律素养、法律信仰,法治环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如果其中存在问题最终都将会影响学生的法律信仰。首先在立法上缺乏科学性,虽然部分法律越具有较强原则性,但可操作性差,甚至会存在无法可用的问题,进行法制环境的优化,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同时增强法律操作性,增强法律民主性,在对于法律立法者来说需要结合民情,所制定的法律应当尽可能体现民意。执法机制缺乏灵活性,部分执法人员存在执法粗暴,以权压法有法不依的问题,甚至互相推诿,不作为问题。最后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临时工的责任。优化法治环境,关键是要做好执法,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构建责任制,严惩一些不作为或违法行政的人员。司法腐败方面包括法院徇私,警察刑讯逼供,应当杜绝司法腐败。

(二)校园法制环境的健全

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研究生最常接触的环境,学校本身的法制管理情况将影响学生的法律信仰度。根据有关研究表明,3%的学生在学校接受学习教育时会受到教师学校侵害,其中10%以下学生尝试维权但没有成功,不维权是由于其缺乏法律意识无法维权,没有构建完善的学校法制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法治环境,能够严格执行多项制度,尤其是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能够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提升学生法律信仰,对于高校管理者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能够利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法律信仰,构建良好校园法制环境。

(三)建设较为良好的传媒环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产生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同时某些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包括低俗,暴力信息,给在校大学研究生带来了心理伤害和价值观的影响,一些传媒人员为自身利益获取较高关注度,在报道社会现象时会恶意夸大一些不公正的问题,打开电视网络会存在暴力拆迁,小三反腐,医生收取红包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社会上是存在这种违法行为的,但对此进行曝光应该将侧重点致力于事件处理方面,证明法律的有效性、权威性、及时性,而目前很多媒体人却将重点致力于现象的描述上,甚至有时会夸大其词,这种报道也会给学生造成法治不健全的假象,这种错误观念不利于建立法律素养,因此有必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提高传媒人员的综合法律素养,能够对案件进行真实全面公开报道,构建一个健康的传媒环境,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总而言之,对于一些非法学专业研究生来说提升法律素养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应当勇当重任,切实培养学生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贾宝金.新常态视域下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存在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7-58.

[2]青措加,多杰措.西藏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意识及法律需求调查[J].攀登,2017(5):131-136.

[3]周莹.网络时代宪法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3+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互联网+’视阈下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学素养培育研究”(课题类别:B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范成博(1986-),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学士,助理研究员,法学院教学秘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教学管理。

作者:范成博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通用下一篇:农委畜产品整治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