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仰培养研究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实现依法治国目标,建设法制社会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对法律的忠诚信仰。目前,高校存在法制教育模式不健全,法治环境欠佳以及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自觉性缺失等问题。针对我国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面临的困境,多层面探索现阶段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与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法律信仰培养研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信仰培养研究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问题研究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其原因在于社会基础性条件不具备,传统法律文化思想影响,大学法制教育滞后,社会法制不健全等多个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应当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政治文明,改革大学法制教育和优化社会法制环境。

[关键词]法律信仰 大学生 培养

上个世纪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然而,现代法治不仅仅是一项制度,更是一种理念。法治建设的不仅仅在于制度建设,更为关键的是法治精神和法律情感的建设。法律精神和法律情感是法律信仰的核心,也是整个法治建设的灵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信仰的涵义

法律信仰是我国学者在我国法治建设遇到困境时,研究外国法治建设经验过程中引进来的。西方国家法治既指制度,也是观念、理念,西方国家的法治,遵循理念(法律信仰)先行原则,先进的法治理念激发了人们变革社会巨大的思想动力和无限的斗争勇气,它赢得了西方国家社会法治的最后胜利。居于文化传统原因,西方国家的法律信仰即宗教信仰,两者有深刻的渊源。在我国,自90年代“法律信仰”被引进以来,它便倍受争议,对其涵义目前尚无定论,大多学者对这一概念的阐发依据中国语境和汉语言词义习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旺洪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的现象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感情和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体,是法的理性与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可见,在我国法律信仰不是有着传统文化渊源的宗教信仰,而是人们终极价值追求的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核心在于对法律的精神和价值意义的追求,是人与法律世界的终极理想。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它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公正、自由、平等、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包含着实现法治,最终实现人类生活的幸福的理想。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

2008年12月笔者对江西省宜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法律信仰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状况呈现如下特点:(1)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总体认知粗浅、模糊、不深刻。(2)学生对现实法律评价不高,主要表现为法律情感冷淡,对法律怀疑、不信任,但也有少数人内心执有法律信念。(3)学生未完全摆脱封建人治思想束缚,法治观念不强,习惯于以道德而不是法律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学生有一定的守法、护法意识,但总体法律意志薄弱。调查中,64%的人认为对我国宪法略知一二, 68%的人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57%的人大体知道或完全知道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调查中有71%的同学认为“我国法律不管用”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或很有道理。有42%的同学认为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太平等或完全不平等。当问及“你认为中国打赢官司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35%的人认为是“自己有理,证据充分”,有35%认为是“路子广,有‘背景’”,而10%的人则认为是“与法官关系好”。有12.6%选择了“经常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且87.4的人选择了“很少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或“没有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可见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法律认知不深刻,法律情感淡漠,法律意志薄弱等问题。他们并未积极参与和自觉认同法律,没有真诚而满怀激情的服从法律,更多是对法律持怀疑、冷漠、疏远、消极及失望态度。其它有关数据资料调查和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并没有形成法律信仰。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信仰自行生成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不具备。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法律信仰生成的根本前提。法律的产生以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并促进法律思想向法律信仰的发展,法律思想及其信仰则为商品经济和法治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前提和保证。几千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一度被压制,而改革开放短短几十年,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呈现旺盛出的生机和活力,为法律及法律信仰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也引发了不少法律和社会的问题,法律信仰形成和发展受到影响。其次,政治文明是法律信仰生成的重要保证。由于政治文明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渗透在法律信仰价值意义中的民主自由思想现实缓慢,使得法律信仰缺乏强劲的发展空间。

2、法律信仰生成受传统法律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封建的儒家礼法思想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及“德主刑辅”的思想深入人心,残暴酷刑即为法律,被利用作维护和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工具。这种法律文化思想如今演变为“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阻挠现代法治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儒家礼法思想强调人治、德治、礼治。封建统治者利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思想教化民众,并设计出“亲亲尊尊”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原则规制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建特权统治。这一时期,道德享有极高地位,被人们追求和崇尚。如今封建道德残余思想仍然影响着众多社会民众和家庭。如“重义轻利”思想,“无讼”思想等成为现代法治思想发展的主要障碍。

3、高校法制教育涉后,是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是一项至上而下的系统工程,大学法制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相对社会法治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教育得不到应有重视。一方面大学法制教育课程被压缩,如《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年级公共必修课开设,其中法制教育内容仅为两至三章。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理论中,法律素质从属思想道德素质内容,法制教育从属德育,法律素质和法制教育没有独立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这与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有出入。(2)法制教育中现代法治观念教育薄弱。现代法治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法律精神和以公正、效益、自由、秩序为基础的法律价值观念在大学法制教育课上并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学生法律价值体验明显缺乏。法制教育内容更多集中于法律知识的教授。(3)教师的示范作用不明显。不少高校担任《思想道德思想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自身并非出自法律专业,他们缺乏现代法治精神,没有法律信仰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很难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4)教育纠正作用被弱化。当法律的公正价值受到消极法律事实质疑时,法制教育不能正常发挥正确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消极情绪疏导和转化。

此外,社会法制环境消极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培养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法律执行中和司法环节中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徇私枉法现象,严重毁损了法律的形象和权威,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美好热情也因此受挫,学生也由此对法律的作用产生怀疑并漠视和疏远法律。

四、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主要途径

1、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生成,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将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萌发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发挥法律对市场的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作用,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产生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和现实依据,鼓励和宣传市场经济酝酿的平等、自由、效益、秩序、公平等现代法治观念的发展,为法律信仰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促进社会政治文明。民主与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内在要求,法律信仰是与民主和法治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古今中外事实证明,在专制和人治社会不可能形成公众的法律信仰。在我国,封建专制统治已以被推翻,但人治思想影响还在。要加强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由人治走向法治,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确保法律的作用根本上是用以确认和维护对社会和公众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不是用来为少数人服务的。二要确保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肯定和保障人们的权利,规制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也是为了使规定的权利得到有效实现,起辅助作用。三要通过法律对权力加以制约,使权力的存在、行使、扩大、收缩等都有法律的根据。四要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将法治置于德治之前,树立法律至上地位。五要坚持法律不能溯及既往的的法治原则。

3、进行大学法制教育改革。首先要发展法制教育理论。将法制教育与德育列于平行地位,切实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重要教育内容认真对等。其次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内容。注重法律信仰教育,在法律理论教育学加大法律价值分析,在各项法律知识教育过程中注重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第三改进法制教育形式。增加学生感兴趣和可利用的法律选修课程,举办法律论坛、法律情景剧比赛、法律宣传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法律情感体验。第四改善法制教育方法。多采用启发示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法律教育效果。此外,依法治校,创建优良的校园法制文化也将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有重要现实意义。

4、创建和优化社会法制环境。创建和优化法制环境,树立法律的权威是赢得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信任和崇尚法律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立良法。制定的法律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确实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人生自由、民主权利、政治自由、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2)党和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这是维护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严,赢得社会对政府和法律的信任重要内容。(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防止司法腐败。一方面要让司法权力具有足够的独立活动空间。要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另一方面,要使司法权力的行使真正合乎法律制度的要求。要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职业化的司法队伍和公正、透明的程序正义来达到实质正义。要不断完善司法机关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和遏制司法腐败。(4)大力进行社会普法宣传教育,在继承历史上和国外合理的进步的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大大力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精神,培植和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文化。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中,学校承担主要任务,起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的发展则提供基础性条件和外部保障,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载于许章润《法律信仰:中国语境及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李 静(1979—),女,民族:汉,宜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法学。

禹超颖(1982—),女,民族:汉,宜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作者:李 静 禹超颖

法律信仰培养研究论文 篇2:

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路径研究分析

摘 要:实现依法治国目标,建设法制社会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对法律的忠诚信仰。目前,高校存在法制教育模式不健全,法治环境欠佳以及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自觉性缺失等问题。针对我国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面临的困境,多层面探索现阶段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路径

法律信仰定义是社会公众在对法律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对法律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恋感,以此为基础,公众能够在坚定的法律信念的支配下自觉地把法律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

构建法治社会,国家制定出实际且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民众内心对法律内容的遵守即法律信仰。依法治国背景下,国民信仰必不可少,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主义的坚定力量,忠诚的法律信仰推动法制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

1.缺乏法律知识积累

高校虽一直开设法制教育,但同法律专业学生相比,多数学生只能粗略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总体而言,高校法律教育层次较低,高校大学生并未意识到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不具备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仅限于表面。部分大学生对于法治的定义为公民必须守法,法由国家强制力执行。该看法背离了对法的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的向往,不利于大学生理解法制内涵和真谛。

2.丧失法律意识沉淀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仍低于法律信仰层次。他们虽接受一定的法制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却丧失用理性思维思考的能力,对不法行为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3.认知和行为脱节

国家法治建设进程推进和高校法律教育加强促使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现实生活中,他们努力寻找法律途径,渴望应对生活中遭遇的不法行为。他们认同现代法制治理理念,但又出现行为和理念不相符的现象。人治理念是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阻碍因素之一,受儒家传统伦理精神文化熏陶,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是伦理化,感情化和道德化的。传统伦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大学生对法律至高权威性的质疑。大学生痛恨司法不公,违法犯罪,但关乎自身利益,又会违反法律准则,企图利用现实中的人情,关系,权利等。大学生渴望法制,但是行为与思想不能达到同一高度,行为与信念脱节。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薄弱的因素分析

1.高校法制教育形式单一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范畴,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高校通常只开设一些基础思政课进行法律知识教学,由于教学学时欠缺和师资力量薄弱,高校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和革新教学方法。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授课方式不能很好的启迪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也无法发挥。因而大学生无法了解真正意义内涵的法律信仰,也谈不上构建法律信仰。

2.法治环境混乱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快速了解社会发生的各类事件。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利于维护法律权威的舆论散播于网络,大学生接收错误信息,质疑社会法律公正,消磨其建设法治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难以形成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3.缺乏法律信仰培育自觉性

构建法律信仰也离不开主体自身。大学生年纪尚小,接触社会环境少,心理表现不成熟,缺乏自我思考。在面对法律突发状况或社会言论时,大学生行为比较冲动,不能理智看待问题。同时大学生未将法律实践与理论结合,只停留于书本,尚属于纸上谈兵,缺乏自主判断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路径

1.丰富法制教育形式,注重创新

高校法制教育依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多方力量不断完善法制教育模式。法制教育模式不能脱离基础知识讲授,还需丰富授课类型。

法学教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关键,真正实现法制教育要从本质思考。高质量的教学投入,合理的学时分配以及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加强法学教育的基础条件。优秀的教师能够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法律内涵带给学生,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同时,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围绕社会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思路。可增设如“法学知識运用”,“犯罪心理研究”等课程,带领同学分析犯罪心理,从源头进行法学教育,提升守法观念。课堂上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在实际讨论过程中思考法律背后的内涵和价值。

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统筹发展要把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把课堂和实践联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法律诊所,法院旁听等社会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等课程活动,了解我国司法活动开展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就能把握司法制度的核心。

将法律理念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制定规则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到治理体系中来,以自我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遵守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遵循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的理念,在治理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实现“在行动中树立信仰,用信仰指导行动。”[2]

2.树立法律权威,优化法制大环境

树立法律权威,优化法制大环境是实现法制的基础,建设法制国家离不开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能够充分表达民意的法律。全面反映公民诉求的法律更能提升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这就要求立法者不断提高立法水平,修改法律以及时顺应法律诉求,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此外,法律工作者代表了国家法律形象,应当提高准入门槛,保证司法公平和执法严明,维护法律权威。在媒体报道方面,则要求媒体宣传报道时做到客观公正,力求事实准确,还原事件真实本象,在舆论引导方面严格把控。

3.加强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构建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的本质满足了人们对于法制的精神需求,符合人们关于信仰层面的人文情怀。当学生在发生权益纠纷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符合他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自然萌生了对法律制度的认可。外在环境影响和内在的法律情感融合贯通,自然能够萌生出法律情感。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用规矩约束其外在行为,用理论充实其内心世界。道德作为一种意识要求,从意识层面推动主体形成法律信仰,而道德的法律化也为主体道德规范保驾护航。

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从实践积累起来的内在信仰。从大学生角度出发,用自身行动尊重法律,用崇高思想信任法律,敬仰法律。在领悟法律基本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用意志维护法律尊严,定能实现法治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常桂祥.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J].齐鲁学刊,2005,(2).

[2]刘端端.论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5.

作者:刘群 李若晨

法律信仰培养研究论文 篇3:

浅谈检察人员法律信仰问题

摘 要:法律信仰是检察人员的政治特征、职业特征、文化特征,本文指出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危害、成因,提出在教育培训、文化建设、法律监督中不断实现法律信仰。

关键词:检察人员;法律信仰

作者简介:柯明,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

法律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法律文明是人类文明探索中最辉煌的成果。公平、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理性是人类最高的精神元素,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法律信仰不是迷信而是科学,法律信仰不是对人类一切活动的精神统治,而是对人类涉法活动的精神引领。对法律的信赖、崇尚、敬畏、奉行是法治的人文基础。坚定的信念是一切事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法律信仰有助于丰富强化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一、检察人员法律信仰的法理定位

(一)法律信仰是检察人员的政治特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规范,一切法律均不得背离《宪法》。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必然遵循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经途径,其思想条件之一就是“法律至上”。长久以来,我们都在回避“法律至上”、“法律信仰”这一话题,唯恐因此而背离或冲淡了共产主义信仰,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法制内涵的偏见。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中国人民的代表,国家的立法权归于人民,法律保障的是人民的权利,忠于法律就是忠于人民、忠于党。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者共产主义信仰的具体化,强调法律信仰就是强调共产主义信仰的职业特性。如果说共产主义信仰是我们共同的伟大目标,那么法律信仰就是检察人员的实践指南。一切检察人员都要通过遵循法律信仰践行为人民服务,检察队伍中的共产党员则应通过遵循法律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践行共产主义事业。

(二)法律信仰是检察人员的职业特征法律信仰是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忠于法律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履行着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能。检察人员不仅是一般的司法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护法使者。法律信仰彰显的是法律的价值地位,强化的是法律至上意识。推崇法律信仰就是推崇检察人员的职业使命感、神圣感,培育法律信仰就是培育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自觉性、积极性,坚定法律信仰就是坚定检察人员维护法律权威的决心和信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法律就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负有监督法律实施的责任,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和重述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由于社会主义法治尚在建立完善之中,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机制也必然经历发展的坎坷。文革10年检察机关的取消和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历程,从法律被漠视到法律被尊崇,充分体现了强化法律信仰、坚守检察职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律监督是依法监督、理性监督,必须具备法律信仰的思想支撑。

(三)法律信仰是检察人员的文化特征文化是人类生存状态的印记,“人应该享有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一切人类文明追寻的终级命题,法律概莫能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其最高提炼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理念的实现既指导着又有赖于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社会主义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构成,是法律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法律文化崇尚法律至上、法律至尊,检察文化崇尚权力控制、权力制约。法律保障人民权利,限制行政权力,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制约权力,这均是检察职能的应有之义。检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律所蕴含的基本价值。法律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法律文明进步的结晶。法律信仰渗透于社会便成为法治的土壤,法律信仰渗透于检察文化便催生法律监督的动力。培育法律信仰是检察文化建设的聚焦点。

二、法律信仰缺失的现状分析

(一)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对法律的无知,这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夸张苛刻的提法,然而,负有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职能的检察官,对于法律应该比法官更精通、比律师更精明。法律知识欠缺就不可能有效履行检察职能。缺乏对法律的深刻理解,法律信仰自然无从谈起,至少属于一种盲从。当前的检察队伍中,这类法律无知者不乏其人。对法律的漠视,这是部分检察人员对待法律的态度,对现实社会中种种违法现象,司空见惯,置若罔闻,缺乏捍卫法律尊严的责任感,缺乏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内心冲动。他们或许相信法律本身的公正,却不相信法律的力量,他们或许相信法治是一种遥远的追求,却不愿身体力行推进法治。对法律的背离,极少数检察人员由于法律信仰严重缺失,不仅不致力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反而热心于钻法律的空子,为我所用,对违法者袒护,为有罪者开脱,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知法犯法,司法违法。

(二)法律信仰缺失的危害法律监督失能,这是对检察事业的根本危害。法律监督几乎涉及所有法律领域,囊括地方立法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刑事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乃至普法和预防犯罪。这些职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然而却一直面临着某些法学理论的挑战和某些法律人的质疑。如果检察人员自身缺乏科学的法律信仰,就无力肩负使命,守土有责,更无力拓展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机制。检察公信力受损,这是对检察机关形象的危害。法律信仰缺乏必然导致应当独立行使的检察权受外力影响,执法行为不规范是最突出的表现,而要抗拒客观存在的种种社会诱因,从根本上就得依靠坚守法律规范的信念。法律信仰缺失还导致了检察权受内力影响,最典型的是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缺乏应有的权威和效能,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力度,直接表现为民行抗诉的量少质低。司法腐败滋生,这是对法律精神的背叛,是法律信仰缺失危害最为恶劣之处,不仅表现在极少数检察人员身上,也表现在其它司法领域的极少数人身上,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此都难脱其咎。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三)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法律素养是内因在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检察院乃至部分地市级检察院,接受过系统科班的法律教育的检察人员虽然在不断增多,但比例仍不足三分之一。部分检察人员对法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多的检察人员虽然并不缺少本业务专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信仰而言,最要紧的不是对法条的熟知,而是对法律精神的领会,而这正是当前许多检察官素质的弱项所在。司法陋习是渊源。中国漫长而强大的“以法治民”的封建司法传统向现代法治文明转轨的时间不长,重刑轻民、重供轻证、重实体轻程序等司法习惯约定俗成,“利益驱动”、滥用裁量权等现象见惯不怪,法律信仰的全面建立尚待时日。社会环境是条件。法律文明不可能脱离物质文明而发展,“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描绘的法治图腾仍在人们的追寻之中,人们宁愿寄希望于清官个人,而不愿信任完备的法律体系。所谓“谁抓住了司法官的饭碗,谁就抓住了司法官的脑袋”,当法律被弃置或滥用时,人们却抱怨法律无能,而法律只是默默无语。权大于法、情重于法、关系胜于法仍在深刻地阻碍着法律信仰的生成与壮大。

三、发掘法律信仰功能的主要途径

(一)在教育培训中强化法律信仰教育是培育法律信仰最直接的途径,法律知识是酿生法律信仰的土壤。法律信仰是世界观的构成内容,只有经过长期的系统的法律教育,才能对法律精神有所领悟和吸收,才能养成法律思维模式,才能习惯用法律的眼光看世界,最终达到用法律信仰支配法律职业行为。当前检察系统的教育培训内容多、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缺乏系统性,往往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短训速成办法,侧重于检察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培育法律信仰问题缺乏关注,缺乏研究,缺乏教育资源的投入。许多检察人员头脑中基本没有法律信仰这个概念,法律信仰对于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意识基础和精神动力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掘。要充分发掘法律信仰的功能,必须把强化法律信仰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目的和内容,各级检察官学院都应开设以法律信仰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在各类检察业务培训中都要强化法律信仰的灌输,在法律规范的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法律信仰的精神。

(二)在文化建设中突出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作为一种法律意识形态,是检察文化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构成,突出法律信仰有助于强化检察文化的深度和力度,确立法律信仰是检察文化建设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法律信仰的生成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培育法律信仰需要丰富的文化载体,先进的检察文化必然造就先进的法律信仰。当前检察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功能日益显现。但在部分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还处于一种随意和凌乱的状态,缺乏理性的筹划和系统的部署,在内容上虽然不乏法律信仰的内涵,但没有突出的法律信仰主题,缺乏鲜明的法律信仰元素,法律信仰的氛围不浓,感染力不足,熏陶作用不明显。要充分发掘法律信仰的功能,必须对检察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设计,理直气壮地宣扬法律信仰,在检察工作的理念确立、价值确认、素质构建、道德养成、行为规范、人文氛围等方面都要体现法律信仰的基础地位,打下法律信仰的深刻烙印,在检察文化载体和表现形式上突出法律信仰的特色。

(三)在法律监督中践行法律信仰法律信仰作为一种检察文化现象,不仅表现在精神层面,而且要转化为实践活动。法律信仰具有强化法律监督意识的功能,这一功能只有在法律监督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同时,法律监督的实践又是对法律信仰的检验、巩固和提升。当前法律监督实践中,往往仅注重业务量的统计和工作成果的罗列,是否大要案及追回赃款的数额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对精神文化层面的经验教训则总结不够,至于其中蕴含的法治精神、法律信仰更少有问律,“大案立大功,小案无作为”这种功利性司法评价机制颠倒了司法者与当事人的本末关系,无疑对法律监督工作是一种理念上的误导。要充分发挥法律信仰的功能,必须更加关注检察人员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更加关注检察人员在办案中的正义感、忠诚度、公正性,更加关注检察人员在办案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素养和内在品质,引导广大检察人员在法律监督实践中不懈地追求公平正义,坚定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效地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 参 考 文 献 ]

[1]张旭科.论法律信仰的培养[EB/OL].法律教育网,2002.

[2]黎群松.法律信仰的误区[EB/OL].台州检察网,2007.

作者:柯明

上一篇:电子商务应用分析论文下一篇:物流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