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间信仰 论文(通用8篇)
摘要:喇嘛教在辽西阜新地区的传播过程中,逐渐渗透到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使辽西阜新地区蒙古族民间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佛像的供奉礼拜、向喇嘛求助、丧葬礼俗、宗教节日活动以及建寺庙造佛像等宗教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已成为蒙古族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喇嘛教;辽西阜新地区;蒙古族;影响;信仰
每一种外来文化的传播只有当它深入到人民大众中,才能说它真正的在这个社会中站住了脚跟。喇嘛教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的传播也是如此。当然,人民大众不可能像少数僧侣和知识分子理解把握深奥复杂的教理,他们只能通过接受通俗易懂的道理,采用纯朴可行的形式完成他们的宗教实践,这就形成了特色的民间喇嘛教信仰风俗和习惯。
一、喇嘛教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的盛行
辽宁西部阜新地区的蒙古族信奉西藏佛教黄教派(格鲁派)即喇嘛教,阜新地区喇嘛庙多,喇嘛多,可谓蒙古族各盟旗之最。据调查统计,阜新地区在清朝时著名的喇嘛庙宇360多座,旗有旗庙,村有村庙,户有家庙,全县庙宇林立,形成了十里一寺,五里一庙的格局,而皇帝赐予牌匾的喇嘛庙就有4座。
喇嘛教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并兴盛起来是在清代。顺治八年,土默特左翼旗(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内)在旗治所南4 公里处修建了旗庙,后来康熙皇帝御书了“瑞昌寺”匾额,俗称“黑帝庙”。土默特左翼地方蒙古族民众信奉喇嘛教的人数日渐增多, 康熙八年由清廷出资,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乡内开始修建“瑞应寺”,直至康熙四十三年总体工程完结,,康熙皇帝御赐金龙镶边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瑞应寺”大匾额,现享有“东藏”美誉,号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
辽西阜新地区的蒙古族人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对喇嘛教的崇信都处于根深蒂固的状态。
二、喇嘛教对辽西阜新地区蒙古族信仰习俗的影响
(一)风俗习惯的影响
喇嘛教在辽西阜新地区蒙古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渐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与喇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婴儿出生后要请**或高僧取名,孩子在生长过程中,要向**、高僧求取护身符,以保佑孩子无灾无病、长命百岁。老人去世后,晚辈无论贫富都要请喇嘛诵经念佛,超度亡灵。由于受喇嘛教的影响,使婚礼也蒙上了宗教的色彩。在男女双方相处时要由喇嘛来定属相是否相克,结婚时请喇嘛占卜吉日等。
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蒙古族中也有了敬献哈达的习俗。在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嫁礼仪、寿诞礼仪、丧葬礼仪以及各种祝贺喜庆的礼仪上都会有献哈达的风俗。
喇嘛教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的广泛传播,改变了许多旧的礼仪制度,也产生了许多新的习俗。蒙古族传统的葬法是土葬,在喇嘛教传入后,有了火葬和天葬,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主要实行的是火葬。火葬是喇嘛教的仪规,在喇嘛教寺庙**、高僧圆寂之后大多实行此俗。一般的火葬,要邀请以为高僧担任上师,在火葬场举行丧葬仪式,并向燃烧尸体的火中添加芥子等多种物品。喇嘛教认为火葬是将尸体献给神灵,成了贡品,是一种风险行为。骨灰的处理上僧俗也有所区别,高僧的骨灰要供在寺庙灵塔里,而普通人的骨灰,或合于泥中或撒在山上。自从蒙古族人信奉喇嘛教之后,对死的观念也有了重大的转变。因缘和地狱轮回的观念也随之兴起。以前,萨满信仰兴盛时只有受命于天的思想,不谈因缘。佛教传入后,天上有了极乐世界。萨满信仰时期只有人死后灵魂仍保佑其后代或做崇的想象;佛教传入后有了作恶事会下地狱的恐怖,但经过佛法的超度,仍可得到好的轮回。至此人临终时通常亲人们请来一个日常受人敬重的喇嘛给他念经,叫他在经声佛号之中,安然离开人间。同时还派一个人去寺院中,向一位最有名望的喇嘛或**问卜,请他给死者灵魂指条明路,好叫他到西方乐土去,或是转生到一个好的家庭。并且还要尽量布施僧众,请他们为死者诵经超度。为超度灵魂的诵经有三七、五七或七七四十九天连续不断的,最短的也得诵经七日。
(二)节庆民俗的影响
16世纪后期喇嘛教派传入,以喇嘛教信仰为内容的节日逐渐兴起。喇嘛教各寺院的宗教节庆,是宗教法事活动的一种,为了形象地传播喇嘛教教义,吸引教民而床里的。一些大规模的活动集会的形式是讲经说法、艺术表演、作品展览,主要是弘扬教义,增加喇嘛教的公信力。这些法会都在固定的日子举办,最重要的法会有正月的诵经大法会、四月的斋会、六月的夏季大法会等等。法会期间僧人集中诵经、辩经,举行跳神仪规。跳神舞蒙古语称査玛舞。辽西普安寺的查玛舞队,起源清雍正年间,是普安寺二世**罗布桑阿旺扎木苏赴西藏学经时学到的表演艺术, 回寺后广为传播, 兴盛一时, 几经繁衍并融人了许多辽西地域色彩, 形成了辽西独有的阜新藏传佛教中心的查玛舞文化。辽西普安寺的查玛舞产生距今已二百多年的历史, 虽有过中断, 但凡举办法会, 必邀请其它寺庙查玛舞队来表演。
(三)建寺庙造佛像的影响 喇嘛教成为蒙古族全民的信仰,建寺庙、造佛像等佛事在辽西阜新地区也非常盛行。雕塑艺术中的石刻佛像, 其艺术价值令人称绝。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乡境内海棠山摩崖造像群,是中国“东方藏传佛教黄教中心”唯一幸存下来的蒙古族文化艺术瑰宝。海棠山摩崖造像, 据《阜新县志》记载, 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章嘉**其徒张、王、刘、杨、丁、郭等建造普安寺”,并雕刻造像。雕刻家采用了阴刻、阳刻、高浮雕、内浮雕等多种形式。据说在大大小小裸露的岩石上曾有一千多尊石刻佛像, 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260 多尊。海棠山摩崖造像, 是一处极其宝贵的文物遗存, 一个佛教艺术珍品的宝库。当然也是辽宁蒙古族人民的骄傲。
喇嘛教在辽西阜新蒙古族地区的传入到衰败,经历了大约300年的时间,确实对蒙古族人民的信仰习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辽西蒙古族特色的民间喇嘛教信仰风俗和习惯。
参考文献:[1]蔡志纯
蒙古族文化[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9.1 [2]才让
蒙古族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服饰、刺绣、雕刻、金属手工艺、蒙镶、鞍具、剪皮、毡绣、剪纸等。草原上的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在从事民间美术活动的同时,还大量地参与到宗教及官府的艺术活动中,如为寺庙作泥塑、雕刻、壁画,为王公府邸的建筑进行彩绘及各类美术装饰活动。因为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蒙古族民间美术具有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一、实用性民间美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陶瓷、铜器、服饰、家具、马鞍具、金银器皿、敖古尔、哈布特格等;二、陈设、观赏性民间美术:一般不具备实用功能,主要用于美化生活环境,如壁毯、壁饰、寺庙彩画、泥塑、雕刻等;三、带有精神寓意及民族标志的民间美术:如岩画、民族图腾及标志、巫术及宗教用具、苏力德徽帜等。
蒙古族民间美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草原流行较广的敖包民俗与“博文化”活动分不开。可以说,蒙古族古老的原始敖包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孕育了他们的原始美术活动和色彩审美意识,同时,蒙古族“博文化”也为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蒙古族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实际的生活服务,并以艺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活过程。
自古以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均为牧民,而其传播交流均与蒙古族婚礼习俗和盛大的“那达慕”集会分不开。蒙古族姑娘们18岁开始学习刺绣荷包、绣花帽和靴子等,按照习俗订婚后要为婆家每人做一件刺绣礼物、为自己心爱的人绣8个飘带烟荷包。可以说,学习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必修课,她们从小就向母亲学习、聪明的姑娘们还会向附近的刺绣能手讨教。刺绣技艺的好坏成为评判姑娘生活能力和聪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善绣者总是受人喜爱,因此也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个盛大节日。除了将喜庆热烈的气氛传播给大家,“那达慕”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每逢此时,牧民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采购物资,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因此,牧民们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拿出精心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那达慕”活动中展示交流,这就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交流。
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蒙古族民间美术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产品质量、销售等多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制作者已经不是广大牧民,而是以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的青年为主。其次,制作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已不是为了牧民自己使用,更多以草原旅游纪念品为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蒙古族牧民基本上已经定居生活,不再住蒙古包、穿蒙古袍,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代替了以往骑马出行的方式;2、近年来,草原旅游业为民间美术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时代变化的趋势。问题是,由于民间艺人数量的减少导致传统技艺逐步失传,也使得蒙古族民间美术的质量急剧下降。学院毕业的年轻人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对传统技艺基本不了解。民间艺人不再关心民俗文化和百姓审美心理等问题,只是从表面上模仿和挪用有限的材料,从而出现了大量粗俗甚至违背民俗文化的所谓的“草原旅游纪念品”。目前,蒙古族民间美术出现这样的生存状况让人担忧,传统的蒙古族民间美术技艺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运用民间文化符号来创造适应时代的民间美术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此,201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民族艺术学院,设立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壁画等专业,在教学上除了常规教学外更注重实践教学,专门开设民族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等课程,聘请民间艺人和师傅走进课堂传授传统技艺。
关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就,但相比其他美术门类,蒙古族民间美术的研究还很欠缺。另外,要想做到深入研究蒙古族民间美术除了需要懂得蒙古族文字和语言之外,还要充分了解蒙古族的民俗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感等,这本身就成为制约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再者,蒙古族民间美术的渊源极其复杂,除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造型观念外,还大量吸收了中原、西藏及伊斯兰艺术的艺术观念,最终融合为蒙古族独特的民间艺术。目前只有王伯敏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阿木尔巴图著的《蒙古族美术研究》、《蒙古族民间美术》、《蒙古族图案》、《蒙古族工艺美术》,鄂·苏日台著的《蒙古族美术史》、乌力吉著的《蒙古文化研究·美术》等几本著作。在其他中国美术史的相关著作中,均很少能见到有关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内容。
此外,在目前的蒙古族民间美术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关于蒙古族民间美术的渊源问题,即北方少数民族美术与蒙古族美术的关系问题还没有确切的学术共识;二、蒙古族民间美术与汉、藏地区民间美术的关系问题,这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未见相关专题研究;三、蒙古族民间美术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没有充分的研究成果;四、从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蒙古族民间美术独特的文化内涵的研究非常少。
有yǒu 一yì 天tiān, 他tā 上shànɡ 山shān 打dǎ 猎liè, 走zǒu 过ɡuò 一yí 片piàn 茂mào 密mì的de 树shù 林lín 时shí,发fā 现xiàn 树shù 下xià 有yǒu 条tiáo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正zhènɡ 在zài 甜tián 甜tián 地de 睡shuì 觉jiào。
突tū 然rán, 飞fēi 来lɑi 一yì 只zhī 灰huī 鹤hè, 一yí 个ɡe 猛měnɡ 子zi 扎zhā 下xiɑ 来lɑi,把bǎ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抓zhuā 到dào 了le 空kōnɡ 中zhōnɡ。海hǎi 力lì 布bù 迅xùn 速sù 搭dā 箭jiàn拉lā 弓ɡōnɡ, 嗖sōu 的de 一yí 下xià 朝cháo 灰huī 鹤hè 射shè 去qù。灰huī 鹤hè 连lián 忙mánɡ 躲duǒ 闪shǎn, 丢diū 下xiɑ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逃táo 命mìnɡ 去qù 了le。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感ɡǎn 激jī 地de 朝cháo 海hǎi 力lì 布bù 点diǎn 了le 点diǎn 头tóu, 消xiāo 失shī 在zài 树shù 林lín 里li。
第dì 二èr 天tiān, 海hǎi 力lì 布bù 又yòu 经jīnɡ 过ɡuò 这zhè 里li, 吃chī 惊jīnɡ 地de 看kàn 到dào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在zài 一yì 堆duī 蛇shé 的de 簇cù 拥yōnɡ 下xià 正zhènɡ 等děnɡ 着zhe 他tā 呢ne!
原yuán 来lái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是shì 龙lónɡ 王wánɡ 的de 女nǚ 儿ér。龙lónɡ 王wánɡ 要yào当dānɡ 面miàn 感ɡǎn 谢xiè 海hǎi 力lì 布bù 的de 救jiù 命mìnɡ 之zhī 恩ēn, 特tè 意yì 让rànɡ 女nǚ 儿ér请qǐnɡ 海hǎi 力lì 布bù 去qù 做zuò 客kè。
半bàn 路lù 上shɑnɡ,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告ɡào 诉su 海hǎi 力lì 布bù, 如rú 果ɡuǒ 龙lónɡ王wánɡ 要yào 送sònɡ 他tā 宝bǎo 贝bèi,就jiù 要yào 他tā 嘴zuǐ 里li 的de 宝bǎo 石shí。把bǎ 宝bǎo 石shí 含hán 在zài 嘴zuǐ 里li,就jiù 能nénɡ 听tīnɡ 懂dǒnɡ 世shì 界jiè 上shɑnɡ 所suǒ 有yǒu 动dònɡ 物wù 的de 语yǔ 言yán, 这zhè 对duì 猎liè 人rén 来lái 说shuō 再zài 方fānɡ 便biàn 不bú 过ɡuò 了le。
不bù 久jiǔ,他tā 们men 便biàn 来lái 到dào 一yí 扇shàn 大dà 门mén 前qián。老lǎo 龙lónɡ 王wánɡ 亲qīn 自zì 迎yínɡ 了le 出chu 来lɑi,他tā 再zài 三sān 感ɡǎn 谢xiè 海hǎi 力lì 布bù 的de 救jiù 女nǚ 之zhī 恩ēn,并bìnɡ 说shuō 宝bǎo 库kù 里li 的de 东dōnɡ 西xi 海hǎi 力lì 布bù 可kě 以yǐ 随suí 便biàn 拿ná。
龙lónɡ 王wánɡ 有yǒu108个ɡe 宝bǎo 库kù,里lǐ 边biɑn 都dōu 是shì 奇qí 珍zhēn 异yì宝bǎo, 可kě 海hǎi 力lì 布bù 却què 一yí 样yànɡ 也yě 不bú 要yào。他tā 说shuō:“这zhè 些xiē 宝bǎo 贝bèi 虽suī 好hǎo,可kě 是shì 对duì 我wǒ 没méi 有yǒu 用yònɡ。如rú 果ɡuǒ 老lǎo 龙lónɡ 王wánɡ 真zhēn 要yào 给ɡěi 我wǒ 一yì 点diǎn 东dōnɡ 西xi 留liú 做zuò 纪jì 念niàn, 我wǒ 希xī 望wànɡ 得dé 到dào 龙lónɡ 王wánɡ 嘴zuǐ 里li 的de 宝bǎo 石shí。”
老lǎo 龙lónɡ 王wánɡ 稍shāo 稍shāo 犹yóu 豫yù 了le 一yí 下xià, 但dàn 还hái 是shi 满mǎn 足zú 了le 海hǎi 力lì 布bù 的de 要yāo 求qiú。临lín 别bié 时shí, 小xiǎo 白bái 蛇shé 告ɡào 诉su 海hǎi 力lì 布bù, 有yǒu 了le 这zhè 块kuài 宝bǎo 石shí 能nénɡ 听tīnɡ 懂dǒnɡ 百bǎi 兽shòu 的de 语yǔ 言yán,不bú 过ɡuò 千qiān 万wàn 不bù 能nénɡ 把bǎ 听tīnɡ 到dào 的de 内nèi 容rónɡ 告ɡào 诉su 别bié 人ren,否fǒu 则zé 就jiù 会huì 变biàn 成chénɡ 一yí 块kuài 石shí 头tou。
nlc202309011336
有yǒu 了le 宝bǎo 石shí,海hǎi 力lì 布bù 真zhēn 的de 能nénɡ 听tīnɡ 懂dǒnɡ 所suǒ 有yǒu 飞fēi 禽qín 走zǒu 兽shòu 的de 语yǔ 言yán 了le,每měi 天tiān 打dǎ 猎liè 都dōu 满mǎn 载zài 而ér 归ɡuī。
有yǒu 一yì 天tiān, 他tā 正zhènɡ 在zài 打dǎ 猎liè, 忽hū 然rán 听tīnɡ 到dào 一yì 群qún 飞fēi 鸟niǎo 在zài 议yì 论lùn, 说shuō 这zhè 里li 将jiānɡ 有yǒu 山shān 洪hónɡ 暴bào 发fā。
海hǎi 力lì 布bù 惊jīnɡ 呆dāi 了le, 想xiǎnɡ 到dào 乡xiānɡ 亲qin 们men 都dōu 还hái 不bù 知zhī 道dào 可kě 怕pà 的de 灾zāi 难nàn 就jiù 要yào 降jiànɡ 临lín,心xīn 里li 非fēi 常chánɡ 着zháo 急jí。他tā 飞fēi 快kuài 地de 跑pǎo 回huí 家jiā,让rànɡ 乡xiānɡ 亲qin 们men 赶ɡǎn 快kuài 离lí 开kāi 这zhè 里li,搬bān 到dào 别bié 处chù 去qù 住zhù。为wèi 什shén 么me 平pínɡ 白bái 无wú 故ɡù 要yào 离lí 开kāi 祖zǔ 祖zǔ 辈bèi 辈bèi 居jū 住zhù 的de 家jiā 园yuán?乡xiānɡ 亲qin 们men 认rèn 为wéi 海hǎi 力lì 布bù 准zhǔn 是shì 疯fēnɡ 了le。海hǎi 力lì 布bù 没méi 办bàn 法fǎ,只zhǐ 得dé 把bǎ 事shì 情qinɡ 的de 前qián 后hòu 经jīnɡ 过ɡuò 说shuō 了le一yí 遍biàn。他tā 刚ɡānɡ 刚ɡānɡ 说shuō 完wán, 手shǒu 和hé 脚jiǎo 就jiù 慢màn 慢màn 变biàn 硬yìnɡ,渐jiàn 渐jiàn 地de, 整zhěnɡ 个ɡè 身shēn 体tǐ 变biàn 成chénɡ 了le 一yí 块kuài 僵jiānɡ 硬yìnɡ 的de 石shí 头tou。乡xiānɡ 亲qin 们men 这zhè 才cái 如rú 梦mènɡ 初chū 醒xǐnɡ,只zhǐ 得dé 悲bēi 痛tònɡ 地de 离lí开kāi 这zhè 里li。
当dànɡ 天tiān 夜yè 里li 下xià 起qi 了le 滂pānɡ 沱tuó 大dà 雨yǔ。
天tiān 亮liànɡ 的de 时shí 候hou,大dà 山shān 在zài 一yí 阵zhèn 阵zhèn 雷léi 鸣mínɡ 声shēnɡ 中zhōnɡ 崩bēnɡ 裂liè 了le, 汹xiōnɡ 涌yǒnɡ 澎pénɡ 湃pài 的de 洪hónɡ 水shuǐ 奔bēn 流liú 而ér 下xià, 把bǎ 小xiǎo 山shān 村cūn 冲chōnɡ 得de 无wú 影yǐnɡ 无wú 踪zōnɡ。得dé 救jiù 的de 乡xiānɡ 亲qin 们men 想xiǎnɡ 到dào 为wèi 他tā 们men 而ér 死sǐ 的de 海hǎi 力lì 布bù,都dōu 感ɡǎn 动dònɡ 得de 流liú 下xiɑ 了le 热rè 泪lèi。
为wèi 了le 纪jì 念niàn 这zhè 位wèi 猎liè 人rén,人rén 们men 把bǎ 那nà 地dì 方fɑnɡ的de 一yí 块kuài 巨jù 石shí 叫jiào 做zuò “海hǎi 力lì 布bù 石shí 头tou”, 将jiānɡ 他tā 舍shě 己jǐ 救jiù 人rén 的de 故ɡù 事shi 一yí 代dài 一yí 代dài 地de 传chuán 颂sònɡ, 让rànɡ 更ɡènɡ 多duō 的de 人rén 以yǐ 他tā 为wéi 榜bǎnɡ 样yànɡ。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那达慕。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延惯用语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射箭和摔足当作一项高强的本领来看待,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因此,赛马是那达慕盛大会的主要活动。赛马时,成百上千的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赛马场,一面观看比赛,一面擂鼓摇旗,助威呐喊。而骑手们则乘着自己精心喂养、精心打扮的骏马,同手信展开激烈的角逐,场上气氛热烈非凡。比赛结束后,优胜者要给予重赏。
日常食俗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中国蒙古族的传统医学,简称“蒙医”。历史悠久,是蒙古族人民长期总结同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吸收藏医、汉医经验逐渐形成的。早年蒙古汗国建立前,就有本族的药剂和疗法,如掌握了“合迪儿”,烈性药,以饮马奶治疗疾病,用烧红的烙铁治疗外伤等。自元代以后,蒙医已积累起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医疗理论,并且设立了太医院、上都惠民司等医疗机构。至明末清初,体系渐趋完整。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很难查阅史料。但是,它却有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年轻的牧人巴特尔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巴特尔跑到百里之外,找回失散的马群后,在一个淖尔边发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面对着尚未开化的淖尔上的一个冰窟窿。看着小马驹双眸流泪,听着那令人伤感的嘶鸣,巴特尔明白了一切,于是巴特尔将它带回家,相依为命。以后,无论巴特尔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晚间巴特尔睡觉,它就站在毡房外巴特尔睡觉的那一面守候。几年过去了,小白马十分通人性,矫健的四蹄,飘飞的长鬃,匀称的骨架成了一匹难得的好马。
在一次大型那达慕大会上,巴特尔骑着它第一次出现在赛马场。它遥遥领先王爷所有精心饲养的赛马。当巴特尔领到第一名的奖品时,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他却不知灾难也同时降临。
原来,王爷见到这匹马后,满心欢喜,便派人强行抢走了巴特尔的白马,但白马却难以制服。于时,王爷派四名壮汉用大绳牵牢白马,备鞍,自己强行上马,白马扬蹄奋鬃,撞倒壮汉,冲出马场,将王爷扔下马背,王爷气急败坏,派出大批人手围圈白马,并下令用强弓射杀。白马终于被强弓射中,但仍然奋力突围而去。这天深夜,悲痛的巴特尔思念白马难以入睡,突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伴着凄楚的嘶鸣,由远而近。听到了这熟悉的蹄声,巴特尔一跃而起奔出毡房。只见白马飞奔到毡房前,却突然栽倒,微昂起头,双眸流泪,亲切的望着巴特尔,抬了抬后腿,甩了甩尾巴,流露出期望的目光。巴特尔若有所思,仿佛懂了白马的意思。白马终于在巴特尔怀中,闭上了眼睛。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来。巴特尔守候了白马三天三夜。这天,他将白马的后腿骨马尾取下,挂在毡房中,然后安葬了白马。面对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巴特尔沉思了99天,白马的形象始终浮现在脑海中。一个新奇的设想,终于成型了。于是,他将后腿制成琴身,雕刻出白马的头部放在顶部,用马尾制成琴弦和琴弓,马头琴终于诞生了。大概巴特尔思念白马过于深切,也许白马也有灵性。因而,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有万马奔腾。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地历史悠久,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在蒙古族人民当中广泛流传了,由于流传地区地不同,它地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东部地区则叫做“潮尔”。
马头琴地共鸣箱是正梯形地,琴杆上端雕刻着马头。这是马头琴地基本造型也是马头琴名称地来历。马头琴地琴弦很特别,它是用几十根长马尾合成地,两端用丝弦结住,系在琴上。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地声音甘美、浑厚、特别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地。
早期地马头琴,是由马头琴乐手自制自用地,由于音量比较小,因此只适合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随着时代地发展,中国地乐器制作者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造,这种经过改造地马头琴,音域得到扩大,用尼龙弦代替马尾弦,使音量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四度。既保持了传统马头琴原油地柔和、深厚地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地特点。改良后地马头琴已经完全适用于舞台上和室外演奏;它不仅能够拉奏,而且还可以拨弦弹奏,成为蒙古族最主要地独奏乐器之一。
13世纪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展趋于平衡。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统一和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自蒙元王朝之后,蒙古高原在其后的封建时期内,没有再次出现完全的分裂,民族成份没有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3世纪所形成蒙古族文化吸纳整合了以往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积淀和精华并给草原文化未来的发展以明确的昭示,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正是因为蒙古族在草原历史文化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地位,13世纪之后的“蒙古”一词,已经成为国际上表述草原人及其生活方式、地理空间、动植物种属和草原文化的基本概念,蒙古马、蒙古包、蒙古高原、蒙古草原、蒙古人种以及数百种“用蒙古文拉丁化命名的”植物名称等等,表明蒙古族在世人的观念中已成为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代名词。
制度文化是检验一个地区或民族文明化程度的最重要尺度之一,草原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里,根据自身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结构的情况,创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形成了极具特色且完整的制度文化。
众所周知,具有游牧特色的草原社会制度的基本形态是由匈奴民族奠定的。从草原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民族对国家的建构模式做过不同的尝试和探索,从公元四世纪开始,由草原向周边的扩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一浪高过一浪。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另一点,一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游牧王朝以氏族、民族为中心的国家政权构建体制从未改变,征服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冲突始终伴随着每一个草原帝国,往往成为其崩溃的重要原因。匈奴等民族虽借一时之强盛,曾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但未能妥善解决内部的民族、部族之间的矛盾,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君主的更替,貌似强大的政权便会瞬间分崩离析.归根结底,从匈奴帝国到辽王朝,绝大多数草原政权都是以氏族、民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王朝,国家形态未能完成从血缘型向地域型的历史跨越。
“因俗而治”制度是草原民族在制度文化方面的一大创举,是中国古代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之一。受游牧经济的单一性的制约,在手工业品和农业产品方面,草原民族对定居民族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处理好与定居民族的关系。经过长期的磨合,一些的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针对中国多民族并存的社会格局,采取了入主中原、统而分治的政策。13世纪崛起的蒙古人秉承并发展了草原文化的这一制度。随着版图的扩张,被征服区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更加复杂。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因其俗,柔其人”的分治政策,一是沿用被征服民族传统的社会结构;二是维持各民族文化,利用其传统观念羁縻其思想。如在中原地区实行“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策略,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云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在蒙古地区则沿用传统制度,等等。然其建树的顽强生命力直接与现代社会相连接,能够超越民族,能够超越国界,能够超越信仰,能够超越时间,实属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种非凡贡献”。毫无疑问,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建立在历代草原民族历史经验基础之上,他们的智慧浓缩了草原文化的精华,是草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草原制度文化已经超越了民族文化的范畴,已经具备了世界性品质,具有进步意义。
由于人们不能将草原文化看作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自然会对13世纪蒙古族所创造的历史产生很多困惑,一个欧洲人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从未建过一座城市的蒙古部落,建立了统治一半世界的帝国;以狩猎、放牧为生的人打垮了三个文明古国的军队;而不会写字的野蛮人居然为50个民族制定了法律”。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数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的话,类似的感慨就不应当出现。
赛班奴”-来自新疆蒙古族的问候
“塞班努 ”(新疆蒙语直译的意思是 你好)。作为来自新疆的蒙古族女生,请让我带给你们来自西域草原最真挚的问候。
新疆是个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瀚海无垠,古迹遍地,民族众多,民俗奇异的地方,刚出新疆时会有不少人问,你是新疆的?新疆为什么会有蒙古族呢?想必大家对新疆,对蒙古族有许多的不了解吧。那么今天我带领你们进入新疆草原之旅。今天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自治县。另外,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由吐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察哈尔、沙毕纳尔、扎哈沁、乌梁海、喀尔喀等部的人组成。下面,我就叙述一下我的家乡地理及历史由来。
吐尔扈特人
1628年,吐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流域。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先后有一部分和硕特人、杜尔伯特人迁到那里去了。1756年,原来留居故地吐尔扈特、杜尔伯特为了逃避清灭准葛尔的战争,也西迁那里,史称这部分后迁的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新吐尔扈特、新和硕特,而那些先迁去的那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旧吐尔扈特、旧和硕特。1771年,吐尔扈特回归时,回归的部众中有新旧吐尔扈特、新旧和硕特及沙比纳尔(喇嘛庙的属民)。由于伏尔加河未结冰,河西岸的人们不能一同回归,所以,居住在那里的杜尔伯特人及一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人永久的留在了那里,这就是今日俄联邦卡尔梅克人的由来。
吐尔扈特回归后,清朝按照分而治之的原则,对其分封牧地。新疆蒙古族,主要是土尔扈特的后裔,大约有17万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四县,自清朝统治新疆以来,蒙古族在新疆各地的分布情况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大部分的蒙古族依旧过着牧人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而我的家乡和静县呢,也是蒙古族居住较多的一个县城。这里的蒙古族无论是风俗,还是生活习惯都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而我说的就是卫拉特系了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如果有谁想尝尝我们的茶,告诉我哦)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蒙古族禁忌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等;
最后呢就说结尾吧:
欢迎你来到草原上
草原的姑娘欢迎你
草原的牧场欢迎你
草原的美酒送给你
草原的热情送你
草原的绿色欢迎你
草原的芳香欢迎你
草原的歌儿送给你
草原的赤诚送给你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新疆欢迎你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文化,宗教信仰,图腾
从服饰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 被称之为“穿在身上的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服饰文化上。布里亚特蒙古人头戴红缨帽, 帽顶象征太阳, 帽红缨象征阳光。他们用这种方法表达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认识, 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文化, 表现其对原始宗教的信仰。
一、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内涵
蒙古族服饰是其民族独特文化的结晶, 是蒙古族的根和魂。它既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又是蒙古族人民繁衍、生息、发展的根本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 如何立足于民族之林, 更谈不上生存、发展和壮大。在历史进程中蒙古族所形成的精神动力, 会以各种形式反映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 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顽强个性。值得注意的是, 在传统服饰的制作与使用上, 蒙古族的许多部落、氏族并不完全雷同。他们有各自的特色, 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例如,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布里亚特蒙古族, 鄂尔多斯高原的鄂尔多斯蒙古族, 新疆的卫拉特蒙古族等等, 他们的服饰各有本部落的鲜明特点, 同时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款式风格也会体现在每一个部落的服饰中, 所以他们又是蒙古族服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的物化。它是一种民族意识的象征, 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任何时候一个民族都要突出自己, 强调与其他民族的不同, 这正是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灵魂所在。
二、宗教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渗透
蒙古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喇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远古时代的人们给各种自然物和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赋予一定的主观意识, 对它敬仰和祈求, 这就形成了最初的宗教观念。各种宗教影响并渗透于蒙古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
萨满服饰
(一) 萨满教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萨满教是亚洲游牧民族中曾经普遍盛行的一种原始自然宗教。相信灵魂不灭, 相信人世之外还有神灵世界的存在, 是萨满教最基本的思想。既然如此, 人与神之间就要设法沟通, 设法交流, 而能承担这一使命的人就是萨满。
萨满服是用皮缝制的对襟短上衣, 无领, 两肩及袖口、腋下、底襟缝缀各色绸缎、布料飘带一百余条。萨满法裙为萨满作法时所穿戴的法服之一, 是北方民族原始崇拜与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其早期形式大致以皮革为主, 后逐渐变化为绸、缎、布制。元以来常见的形式有“花围裙”, 即蛇神服, 是用五彩布缝缀而成的衣饰, 有原始崇拜的痕迹。近代萨满法裙为“达拉巴其”, 是蒙古族萨满服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无论男、女萨满或不同的流派, 法裙都是他们的必备之物。萨满神冠和帽套为蒙族萨满巫师作法时所戴。萨满神冠上安装鹿角饰品作为法力标志。飞鸟是神鹰的标志, 鹰是萨满始祖的象征物, 神鹰的羽毛编织成的神衣, 头插着神鹰羽毛的神冠。萨满帽套为萨满神冠内的衬帽, 由羊毛毡制作, 黑布面, 据推断可能是萨满巫师模仿女巫的一种做法, 从中反映出萨满教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中的原始遗风。
锡林草原婚礼庆典前的蒙古萨满教查玛舞为一对新人驱鬼祈福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的祭天仪式
(二) 喇嘛教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喇嘛教传入蒙古草原之后, 给蒙古族服饰文化所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饰物的纹饰及颜色方面。尤其是元代以后, 喇嘛教进入蒙古主流社会后, 其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清代以后, 喇嘛教文化更为流行, 男子帽顶缀宝杆金银饰, 妇女佩戴的头饰及挂饰呈法轮状, 或饰以八吉祥纹、莲瓣纹的不在少数。就连荷包、褡裢、佩饰、碗袋也涂上了喇嘛教崇尚的黄色。这些饰品在吸收喇嘛教文化的同时, 为蒙古族传统服饰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也丰富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内涵。
喇嘛服为信奉黄教的喇嘛和信徒所穿着, 颜色皆为黄色。便服有长衫、棉袍、坎肩、大皮袄等多种, 皆右衽, 缀以对扣或排扣。“沙弥服”是“额楞”和“沙姆塔布”的合称。“额楞”的款式与女式短坎肩相似, 是喇嘛穿的一种上衣外套, 前襟用细边镶嵌, 下摆散开不缝。“沙姆塔布”平时穿在白布裙子外边, 是一种细料制成的有许多皱褶的罩裙。
喇嘛作法时佩戴的查玛面具造型非常奇特, 它基本依据藏传佛教以威严震慑邪恶的主张, 将大多数面具都塑造为狞厉、威猛的形象, 使其具有更大的震慑力和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查玛面具的运用, 不仅加强了它古朴的特色和宗教舞蹈的神秘感, 而且通过富于特色的面具造型充分体现了对藏传佛教精神的不同理解。在长期使用中, 面具还形成了以不同色彩表现特定性格的表现方法。
三、蒙古族服饰中折射的古老信仰与崇拜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的局限性, 深深影响着蒙古族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由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恐惧, 他们崇尚自然、崇拜图腾, 最终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主要信仰。其服饰文化受到游牧经济和萨满教的双重影响, 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服饰文化。
(一) 蒙古族服饰中对崇尚自然的体现
千百年来蒙古族受赖以生存的游牧文化的影响, 生产力低下, 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只能任自然摆布。他们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灵的, 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崇拜自然伟大的力量, 祈求通过崇拜自然而得到佑护, 这种心理状态反映在蒙古族服饰图案上, 常见于蒙古袍、腰带、帽子、坎肩、靴子和饰物上的一些自然物象征符号, 如象征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流水的圆圈纹、云纹、山纹、水纹、火纹、几何纹等纹样。正如我国著名的岩画专家葛山林先生在其所著的《阴山岩画》一书中所说:“散见于各地的形形色色的人面像、兽面像, 是当时人们崇拜的天神地祀, 其中有山川之神、天神、太阳神、星神以及各种各样的神。”这些都是源于古老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生命的最初理解, 由此产生出了原始的形象图案艺术。
(二) 图腾崇拜在蒙古族服饰中的应用
蒙古族历史上曾有过以苍狼、白鹿和鹰为标志的图腾崇拜, 狼取其雄武, 鹿取其柔顺, 而鹰是萨满的保护神。由此而产生的图腾形象对其服饰纹饰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布利亚特蒙古人的鹰羽式萨满服饰, 其造型特征为, 以布料做成对襟式窝领长袍袍服, 在整个袍服的前胸、双袖及后背饰满用各种颜色布条拼缝的条带饰。这种色布条长短不齐, 层层相叠, 象征鹰身上的羽毛。又在后背上加饰呈椭圆形的布片饰物, 在布片饰物下边有以红、蓝、黄等色布条拼缝成的9条飘带。这种后背披饰是象征鹰背羽的纹饰, 而下面接缝的9条色彩斑斓的飘带为鹰的尾羽饰。再如巴尔虎蒙古人的传统萨满服饰, 同样表现了鹰羽服饰的特征。其服装前胸及后背上多饰挂几面大小不等的铜镜饰, 而在衫的下摆接缝一圈以黄、蓝、红等色布块相交错拼成的飘带条。每条飘带下边沿都成向下的角形, 而在每个角端上都饰挂有一个小铃铛。这种飘带为神裙, 实则象征着鹰的尾羽。在左右袖下方各饰挂黄、红、蓝的飘带式条, 在飘带的上端又加饰一条短的以朱红笔书写的蒙古吉祥语。这种装饰象征鹰的双翅羽。在萨满服的双肩还饰三条红、黄、蓝三色交错的短飘带为鹰的羽毛, 而在神裙每个色布带下角上所饰的小铃铛为鹰的呜叫声。
综上所述,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也是民族宗教信仰的珍贵产物。蒙古族服饰反映出了其民族宗教文化和原始信仰意识的变化过程, 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应当牢记民族历史, 弘扬民族文化, 让蒙古族服饰文化, 尽显华光异彩, 永远保持其独特的款式风格和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碧波, 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蒙古民族服饰[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1991
[3]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阿木尔巴图.内蒙古图案[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5
[5]布林特古斯, 呼达古拉, 青格乐图等.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精神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 1999
[6]乔吉, 马永真.蒙古族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7]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7
【关键词】蒙古族 民间音乐 传承 中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33-01
音乐不只是技术、艺术或审美,音乐更是文化。而在音乐文化传承上不可忽视民族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价值。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提高和培养国民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中小学音乐也应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创造力、审美力。
一、关于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中小学生音乐教学现状
时代发展迅速,科技技术发达,学生可娱乐的设施也越来越多。而那些经典应当被传承的文化却慢慢被忽悠。所以加大力度从小培养学生的优秀文化迫在眉睫。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课本上虽然有民族歌曲,但教师在教学中对民族歌舞的注重度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身对民族歌曲的了解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民族文化了解不深难以把握民族歌曲所传递的情感。这对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带来一些阻碍。音乐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学音乐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相应的文化,也会让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外带来心情上的舒畅。
二、基于蒙古族民间音乐传承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1.了解内蒙古民族音乐文化
内蒙古是民族自治地区,这里有大部分的人都是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歌曲,特别是蒙古族民间音乐更是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提到蒙古我们就会想到蒙古舞,随着音乐而舞的粗犷的蒙古舞,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带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歌舞对于音乐教学也是十分有价值的,蒙古族民间音乐有着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服装礼节等等民族文化,这对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大有帮助,并且在音乐传承上也是必有的部分。
2.中小学音乐教学融入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
新课改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全面素质的综合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更应该加大力度。在中小学音乐中融入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助于对音乐的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教学应强调的不是内容、意义或知识,而完全是审美的感受力。那些知识性和智力的分析可能很快就使学生失去了欣赏的兴趣。首先,学习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助于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并学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然后从音乐学、音乐民族文化的角度分析民族性、审美性、民俗性的不同。第三,蒙古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体现多元化、人本文化的教学文化。最后运用现有的教材,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融入蒙古族的民间音乐文化内容,让学生体会内蒙的民间音乐带来的浓厚的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去欣赏其他民族的民族歌曲,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
3.革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音乐教学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够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音乐是一门需要多感官参与的学科,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牧民音乐时,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大草原辽阔的场景,奔跑的羊群,气势恢宏的画面更有助于学生情感与音乐更好的共鸣,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心中情感。
4.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蒙古族的民族音乐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这一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音乐。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上是兴趣占据主要地位,教师要让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学生的兴趣点有效共鸣,让学生乐于并主动去学习音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实践参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参与到民族音乐。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同学们参与民族活动中去,如那慕达大会,传统婚礼现场,祭祀活动等。让学生能够自身去参与,去欣赏这些民族音乐的创建过程,感受其魅力,吸引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真实的民族音乐。
三、总结
蒙古民间音乐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民间音乐的内涵及其文化内容,通过民间音乐的欣赏,发现音乐的美,并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通过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定能让小学音乐教学再上新台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松.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2012
[2]陈频.浅谈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J].厦门.福建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