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篇1:

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护理对策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护理人员40名为对象,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分析解决研究对象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对策。结果: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前,护理质量为45%,患者满意度为30%,不满意为70%;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后,护理质量为97.5%,患者满意度为95%,不满意为5%。结论:加强对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对解决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消化内科;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更多还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医学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对医疗水平和医院服务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消化内科疾病[1]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在老年患者中最为常见,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各项机能退化,活动不便,抵抗力下降等原因,住院治疗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需要患者和家属提高安全警惕,以及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本文针对我院消化內科中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探究防治消化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危险因素和对策。

1 常见安全隐患

1.1 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因素: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身体衰老程度严重,抵抗力下降,发病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并且病症的发展速度快,不易恢复。加之身体行动不便,常伴孤寂心理,在接受住院治疗时,出现治疗负面情绪、信心不足等状况十分常见,拒绝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老年患者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一旦言谈不当,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引起老年患者的抵触心理,容易焦躁愤怒,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1.2 患者家属安全意识薄弱:消化内科病症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和指标较多,并且经常需要患者做好检查和治疗前后的禁食、禁水,患者所患的消化内科病症对食物摄入种类、时间和数量具有一定要求,需要家属的长期陪伴和照顾。患者一旦出现较长时间的禁食,很有可能引发低血糖或营养不良[2],影响正常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院内由于患者家属缺乏对患者日常饮食等方面的监督和照顾而影响患者治疗和恢复的现象不在少数。

1.3 护理人员素质水平原因:消化内科是医院的常发病科室,需要护理人员做的工作繁重琐碎,加之面对社会对医院护理愈加重视的压力,以及医院重治疗、轻护理的常见风气,使护士的工作不能收到合理的评价,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态度问题。此外,医院中也不乏一些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和护理能力较弱的护士,不能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全面的用药、护理等方面的指导,一旦发生突发状况不能做好应急处理等。

2 相应解决对策

2.1 加强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老年患者常伴的脆弱、多疑、敏感等心理特点是治疗和恢复的大忌。所以,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经常与老年患者沟通,鼓励其诉说内心的忧愁,并给予适时适当的安慰和鼓励,使其获得温暖和治疗的信心。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语气和言谈,避讳老年儿女的敏感话题。

2.2 加强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相关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疏忽而导致的相关危险事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用药和饮食等方面的指导,使患者在能够保证正常的营养供应的同时,不会发生由于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3]。对容易引发并发症的注意事项采用口头或书面的教育形式,反复对患者和家属强调。

2.3 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是住院老年消化内科患者的直接接触人员,也是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的助理人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事关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进程。所以医院应针对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护士的待遇水平,加强对护士的重视,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对新护士的培训教育,使之能够尽早的熟练护理工作。

3 讨论

消化内科是医院患者相对密集的科室,并且以老年患者为主,消化科的护理工作对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为保障老年患者的良好身体体征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其治疗期间的痛苦,护理人员应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提高护理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之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张宝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6(02)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探讨[J]. 王燕. 中国处方药. 2014(12)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体会[J]. 马春芬.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2)

[4] 浅析心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J]. 陈亚娟,冯宇翔,孙环,李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19)

[5] 内科护理临床现状及其管理体系构建[J]. 刘坤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08)

作者:赵燕 王万碧 张美玲 孙华玲

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篇2:

应用中医护理模式提高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

【摘 要】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则是选取了某医院的消化内科共200名消化不良患者,并将其按照相应标准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普通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模式,之后进行阶段性观察,最终比较两者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模式对不良消化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消化内科;护理效果;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Gastroenterology; nursing effect;

引言:

消化不良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且该疾病所涉及的年龄段较广,且与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与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不良作为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但是在护理难度方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消化不良没有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往往会自己采取一些缓解措施。所以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较低,导致护理效果不明显。而中医护理模式采用了中国传统注重内在调理改善的护理方法,旨在能够更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而这也成为了消化内科护理模式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最终护理效果是值得改善的。

一、研究方案

(一)消化不良患者的选择

选取某院消化内科于2017年至2018年消化不良患者共200名,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采用原有护理方案的对照组100人,以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的研究组100人,且尽可能使二者的性别比例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此外在年龄、患病史方面使对照组与研究者方面也有达成一个相应的平衡,增强研究的可信度,从而使得中医护理方面更具有可比性。那么在患者选取的方面,此次研究也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是符合临床的诊断标准的,且在入院诊治之前没有自行采用治疗措施;其次患者对于此项研究是知情的,都实名签署了同意书。当然此次研究也排除了一些不符合参与此项研究的消化不良患者,主要包括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完全不配合医院治疗的患者等。

(二)具体方法

由于此次研究是对照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且重点讨论采用中医护理模式的研究组的情况。两个组所采用的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首先是对照组所采用的是日常的护理方案,包括嘱托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询问,并叮嘱其一些日常注意事项。而在研究组所采用的则是中医护理护理方案,主要包括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内容,具体包括: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对于病情的缓解与改善起到很大作用,负面的情绪容易导致气血不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与治疗,因而在护理过程中更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程度上的负面心态情绪,进行有意识的开导,并将患者的所处于的心态阶段进行分类,采用播放轻音乐、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以此来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增强其配合治疗的程度。其次,采用艾灸护理法,在中医理论中艾灸对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那么在護理的过程中中医护理医师会定期给患者进行艾灸的护理,利用传统的针灸技使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并且在患者在院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会教授给患者一些来源于中医医学的一些体态训练,以此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在中医医学理论之中认为,消化不良者很容易导致胃部食物淤积不消化,从而导致气血不畅,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更多摄入一些的容易被消化的事物,并根据消化不良的病情程度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案,杜绝对刺激性事物的摄入,从而减轻肠胃的负担。此外,在护理过程中采用辩证的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采取不同的辨证护理措施,胃阴亏损型多食蜂蜜和雪等,以理气止痛为主;饮食积滞型多食山楂及苹果等,以消食导滞为主;肝胃郁热型多食荔枝及山药等,以和胃止痛为主;肝郁气滞型多食柑橘及香菇等,以疏肝理气为主;脾胃虚寒型多食红枣及桂圆等,以健脾益胃为主。

(三)评价标准

评价中医护理模式对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患者客观的病情的缓解,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基本上消失,且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复发的迹象,这个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档案进行客观的判断。另一方面是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这是基于对患者主观感觉上的判断,即从患者自身的角度来看对于两种护理模式的接受程度。

二、研究结果

(一)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的缓解程度比对照组高

通过比对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记录,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每一次的医生复查,研究组的患者的70%以上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这是高于对照组的。当然,对照组患者的病情也在恢复,但是在显著程度上没有研究组明显。

(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研究者设计一套患者护理满意度的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对采用的护理模式是否认可、满意程度如何、情绪状态有没有改善、病情有无明显缓解等共10道题,且每道题采用的是评分的方式,最后进行加权平均。经过统计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达73%,较于对照组高出10个百分点,即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3%。并且通过访谈研究组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态度看法,他们表示中医护理更符合自己对于护理的期待,感觉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病情在不断的改善,相对于仅仅用药式的护理,这样的护理形式是比较适合自己的。

三、讨论

通过对某医院消化内科的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医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恢复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医院消化内科引进并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性意义。当然,应用中医护理模式需要立足于患者的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所以引进中医护理模式的同时要建设起相对应的辅助保障体系,包括进行患者评估、制定患者护理档案记录等,以此使中医护理模式能够真正意义上对缓解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蒙丽,陈如卉,黄兰花,吴莉,李树标,刘伟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83-85.

[2]黃茵.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54.

[3]曾婷.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6):159-160.

[4]柳玉丽.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溃疡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3):18-19

作者:邓秀芝?杜凤?杜美霖?韩意

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篇3:

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级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分级护理制度

我院在2010年实施了分级护理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文章对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共44例,在岗护士18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8名,助理护士4名。工作年限小于3年的6例,工作年限在3 5年的有8例,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有4例。其中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20岁。

1.2方法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将在岗护士分成两组,每组9名护理人员共同负责22张床位,每个小组配备1名护士长,2名护理组长,6名护士,1名护理组长和3名护士共同负责11例患者,每个护士护理3-4例患者。护理组长带领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按照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为护理框架展开护理工作。实施连续排班的方法,按照三班的形式,时间分别是第一班8:00 16:00,第二班16:00-24:00,第三班24:00-8:00,每班各组留2名护士,4名护理组长可以互相轮流上班,在8:00-16:00期间要保证病区有2名护理组长,6名护士。

1.2.1护士长的工作护士长主要负责统筹安排本病区的护理工作。制定阶段性的护理计划,控制护理质量,安排護士有效开展护理工作,传达医院的相关指示,负责指导护士业务训练,安排临床的教学工作。对各个病床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1.2.2护理组长工作护理组长主要负责对本组组员工作技能的指导,参加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抢救。做好技术指导工作,组织组员进行业务培训,协助护士长对日常护理质量进行监督。

1.2.3责任护士工作对本组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具体的护理工作,同时负责向主治医生反映病人的情况。指导助理护士开展护理工作,带教助理护士。

1.2.4助理护士助理护士按照责任护士的指导实施对病人的部分护理工作,主要是一些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

1.3评价标准对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满意度。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在实施分层护理制度之前入院评估准确率为90.42%,实施之后为97.93%;在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前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为92.45%,实施之后为97.24%;在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0.11%,实施之后为98.99%;在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前护理记录合格率为89.92%,实施之后为96.99%;在实施护理分级制度之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95%,实施之后为1.52%。由此看出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入院评估准确率、护理措施落实良好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均大幅度提高,而护理缺陷发生率则显著降低,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患者满意度实施分级护理之前,患者满意度为91.23%,实施分级护理制度之后患者满意度为98.76%,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施之前相同病例数出现医疗纠纷2起,实施之后未出现医疗纠纷。

3讨论

分级护理制度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护理模式,分级护理制度就是按照护理人员水平的高低实施护理,层层落实,明确每一个护理层级的责任。开展分级护理制度具有很大的优势: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以往护士无论职称、学历存在何种差异,均要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实施分级护理制度后,明确分工,每个护士的工作内容更加明确,不同能力和资质的护士担任的角色不同,有效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分级护理制度的实施使得护理工作更加的系统化,护士长、护理组长层层监督,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而护士长能从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专门研究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增强了团队意识。在分级护理中,各层级之间相互联系和沟通,护理工作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加强了交流,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作者:崔晓阳 吕远 李婉 郝佳伟 董曼

上一篇:教学开题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