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经济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如何写经济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实现富民强国目标的有效手段。

第一篇:如何写经济论文

如何写好经济新闻系列报道

当一个重大现象产生或重要经济新闻出现时,一篇消息或通讯不能将这一新闻现象或事件准确清楚地传播出去,这时候,系列报道就挑起了大梁,成为合适的新闻报道形式。

系列报道是新闻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别是在经济新闻中,系列报道因具有形式多样、气势恢宏、内容厚重等鲜明特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全方位的全景发布新闻事实,所以常常被采用。

近年来,针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现象和新闻事件,《内蒙古日报》每年都会推出一到两组系列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系列报道呢?

一、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前提

要想成功推出一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严谨、周密、完善的策划是前提条件。

新闻策划是新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新闻价值的充分挖掘,有利于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好的新闻报道策划,会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所谓策划,就是在新闻稿件写作过程前设计出的最佳方案。其中包括所有具体细节的策划,比如选题的策划、具体选题的分解、采访的细节、文体的格式、字数的多少、标题的制作等等。

这里以笔者参与采写的《内蒙古日报》2016年见报的“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为例。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大任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日报》工商新闻部紧扣国家和自治区经济发展主线,切中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课题,精心策划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五大任务”系列报道,深入宣传我区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新举措、新做法、新成效。

在策划过程中,工商新闻部的主任和相关稿件的采写记者收集学习了大量的背景材料,努力把首次提出的“五大任务”的重要内涵搞懂。在采访写作前,从报道的阶段、标题的拟定,到文章结构的安排,甚至文章字数的多少,都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形成了系列报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该系列报道策划方案分3个阶段进行,总标题为:“五大任务”之内蒙古新政篇、“五大任务”之内蒙古进度篇、“五大任务”之内蒙古盘点篇,每阶段分5篇。

“‘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是前两组报道的延续,更是全年的收官力作。特别是这组报道的主题策划精准。《去产能:转型升级是“撒手锏”》《去库存:释放需求是“先手棋”》《去杠杆:有效投融资是“定盘星”》《降成本:激发活力是“决胜拳”》《补短板:增强发展后劲是“试金石”》,透过标题,就能看到这组报道准确体现了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示精神,体现内蒙古自治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的着力点。

经过策划,这三组报道每篇稿件都从材料取舍、事例选用、深度延伸及标题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彰显个性的精心打造。最终,使得系列报道的结构、风格相近,似有一条暗线串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年终报道的规模效应异乎寻常地得以凸显,有力地反映了中国正北方正在进行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铿锵有力地步伐,进而客观反映中国大地上充满希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深入采访,精心选才,用心遣词造句是关键

打造精品系列经济新闻报道不仅在策划上要下功夫,在采写过程中更要花心思。

第一,深入的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进行真实传达。所以,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必须要有深入的采访。这里仍然以“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为例,在采写这组报道的时候,记者们不仅多次采访了自治区金融办、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深入车间厂矿经济建设一线走访,并与多个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全景式展现各部门举措,深入挖掘改革现象背后的本质。

只有深入的进行了采访,才能掌握大量的一手材料。面对有关材料,如何去粗取精也是写好系列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抓手。“五大任务”系列报道每篇字数不超过2000字,却能准确、客观、深度而鲜活地反映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毫无疑问,记者们在事例的选用、材料的取舍上都下了很大功夫。

第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表达方式鲜活传神是一组好的系列报道的点睛之笔。特别是经济新闻,由于其专业性比较强,一篇不成功的经济新闻报道常常会被写成干巴巴的材料新闻,专业术语和数字大量地出现在文章里,常常形成行外人觉得晦涩难懂,行内人觉得写得太浅、太幼稚的局面。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写作成功与否,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五大任务”年终盘点这一组系列报道把标题视为文章灵魂,无论从字数的控制,还是词语的选择,都是经过精雕细琢而成的。五个标题里的五个词——“撒手铜”“先手棋”“定盘星”“决胜拳”“试金石”,每个都很形象,有灵动感,吸引读者眼球。这些词的应用,好就好在精准传神,系统别致。在这些标题引领下,不仅让每篇报道跳了起来,而且让整个系列鲜活起来。

除了标题,五篇文章的内容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紧紧联系国情区情,找准特色点,从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表述、观点的梳理、深度的延伸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和创作,颇显个性与深度。比如,文章以“轉型升级”“释放需求”“有效投融资”“激发活力”“增强发展后劲”这些精心选取的关键词作为着力点,谋篇布局,让主题及地区特色更加鲜明。对于以传统产业、资源型产业起家的内蒙古而言,转型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在推进城镇化中释放进城农牧民工的购房需求,是一条必由之路。

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用心的采写,五大任务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日报》刊发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70多家主流媒体及其“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纷纷进行转载,区内专门研究宏观经济的部分专家学者将其作为重要资料保存。中宣部第506期《新闻阅评》对该组报道以鲜有的单页单评的方式进行重要点评:系列报道“五大任务”之内蒙古年终盘点篇,紧扣全年经济发展主线,全面展示自治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立意高、定位准、文风好。该组系列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三、精诚合作优秀团队是保障

写好经济新闻系列报道,不仅要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更要在写作过程中下功夫。除了这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有一个精诚合作的优秀团队也至关重要。系列报道一般都是重大选题,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在承担。工商新闻部近几年成功推出的所有经济新闻系列报道,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报社分管社长、到部门主任、再到参与采写的记者共同打造的硕果,是团队倾力合作的结晶。

正是在这样强大的团队合力下,除了“五大任务”系列报道之外,近几年,工商新闻部陆续成功推出多组经济新闻系列报道。2017年推出的“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2019年推出的“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都获得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的重点点评:“‘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全面展示自治区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成体系、有气势、添自信、鼓士气。”“‘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鲜活生动的新闻和独特视角,回答如何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诠释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一关乎内蒙古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站位高,有深度,现实性强。”这两组报道刊发后,“一带一路”内蒙古风系列报道获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系列报道得到了自治区宣传部的高度肯定。

作者简介: 王连英,内蒙古日报社主任记者;白洁,内蒙古日报社编辑

编辑:王洪越

作者:王连英 白洁

第二篇:如何写好经济新闻

【摘要】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好的经济新闻不仅应可读,而且应耐看。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第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翻译”;第二、应转变话语方式。

【关键词】经济新闻 写作 经济报道

在经济新闻报道的实践中,有人就会把它与农业“四季歌”、工业“三部曲”联系起来,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政策条文+措施办法+数字效果”的计划报表式的报道,象八股文一样枯燥无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可以涉及到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的宣传,小可以是一条市场信息的提供。因此,好的经济新闻不仅应可读,而且应耐看。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第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选择运用材料,当好“翻译”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地掌握受众关心什么,想了解什么,找到、找准结合点。

过去,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报道:某条路、某项工程竣工,某领导剪彩,工程投资多少,原计划多长时间建成,对全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在报纸上看到的只有一些枯燥的数据和建设过程,读起来十分乏味。这种报道的不足,就在于它没有站在读者的立场看问题,没有对读者真正关心的事物进行解答。

合众社曾发过一篇稿件,是写伊丽莎白女王主持泰晤士河水闸落成典礼的。这篇文章就跳出传统写法,进行了创新。

伦敦正在一寸一寸地下沉。它成了造成英格兰北部从海中上升,南部下沉的一次大地质“跷跷板”运动的受害者。

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伦敦下沉的具体数字。但在伦敦大桥附近开挖罗马时期修建的码头的考古学家发现,1900多年以前,这些码头比现修建的码头低5米。

也就是说,每一百年大约下沉23厘米。

而威尼期在上个世纪只下沉了20厘米。

由于北海汹涌海潮可能淹没正在下沉的伦敦市,伊丽莎白女王本周末将主持泰晤士河10个水闸的落成典礼。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可以在30分钟内升高挡住向伦敦伍尔韦奇倒灌的海水。

这条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水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式防水堤,也不仅在于伊丽莎白女王将主持落成典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活动式防水堤能保卫下沉的伦敦的安全。而这,也是读者关心的焦点。

第二、应转变话语方式

现在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章因而显得枯燥无味,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要克服这一弊病,做到吸引读者,就要求记者要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领导活动等之中的精华“翻译”成群众想要知道的东西,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

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做出了范例。

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

还有一次,讲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

厉以宁这两个比方给我们写经济新闻两条深刻的启示:第一,通俗是沟通的灵魂;第二,要让别人明白,自己首先要弄懂。

例如在对资源节约的报道中,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谈通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有多少企业节约了多少度电,而是换一种说法,这些企业节约的电可供同样规模的企业再用一个月;在谈到燃气空调的推广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时,我们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报道燃气空调用户已有多少家,他们使本来十分紧张的高峰供电减少了近1/10的负荷……这样,读者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些,原本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报道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

经济报道的确有其专业化、抽象性的特点,比其他新闻更重视数字性、规律性的东西,更具有理性色彩,但这决不是经济报道就可以不写得好看的理由。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服人,更要通过精彩的故事、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诸多的细节转变来感染人,让经济报道脱掉以往过于严肃的“外套”。

如曾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西方电讯《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就很注重细节的运用: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家具飘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可以看到,文字就像摄像机的组合镜头一样,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无声胜有声。可见新闻中的细节描写,自有其一般事实叙述所没有的传神的威力。

三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背景、原因、事件的全过程及随之而来的深刻影响,单纯对其中的信息片断进行报道,往往是不全面的,读者也难以理解事件的深层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组织经济报道时,特别强调要从提供零散的信息片断向提供相对完整的叙事文本转变,让读者了解某一决定及政策的出台的背景及深刻意义,才能获得读者的支持和激发他们的热情。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作者:李 群

第三篇:浅议如何写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实现富民强国目标的有效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反映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重要载体,将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的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提出处理意见时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因此写好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仅关系到审计质量,更重要的是要为领导干部的正确使用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审计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写好审计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审计报告涵盖的内容应全面、完整,能充分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对其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更要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地方经济或单位的效益贡献进行审计分析。为了使分析依据充分全面有力,审计内容应涵盖: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其中,重点审查: (1)经济增长率。主要审查地方生产总值完成额及增长率的真实性。(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审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额及增长率,分析投资效益及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4)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要注意剔除物价因素。审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5)节能减排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2、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3、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

4、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6、任职期间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

7、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

8、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在对上述事项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分析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上级下达的主要经济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分清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全面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报告评价的主要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财务收支报告,审计评价既要反映领导在任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还要分析评价经济决策的科学、民主性,个人执行廉政准则和纪律情况,因此审计报告应分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财政财务收支和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本级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情况。

2、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情况,包括决策形成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集体讨论,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等。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

3、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对下属单位是否监管有力。

4、被审计个人执行财经法规、遵守廉政规定情况。是否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有无个人经济问题。

三、审计报告的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

审计报告中,对领导任期经济责任的主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审计评价应以被审计者所在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为依据,充分考虑所在单位的历史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主观臆断,对那些未经审计、证据不足或未来的经济事项不应加以评价。

2、相关性原则。审计评价应在经济责任审计的事项和职权范围内评价,对与经济责任审计事项不相干的事项不予评价。

3、重要性原则。审计评价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抓住重大的经济责任事项进行评价,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一般性问题可以不予评价。

4、谨慎性原则。要充分考虑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相关的诸多因素对经济责任的影响,做到用语恰当,留有余地。审计评价应以审计能够核实的内容为主得出结论,对证据不充分的事项,只做客观陈述。

5、独立性原则。审计评价应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不掺杂任何个人观点和倾向。

6、时限性原则。即只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应分清任职前与任职后有连续性事项责任的划分。作出审计评价,应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任期目标任务为标准,谨慎运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四、报告评价要标准准确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应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按照审计的内容,分别从五个大的方面,给予评价。一是对执行财经政策法规方面的评价。应按照“能够认真执行、基本能够执行、执行不够”三个等次评价。二是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按照“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进行评价。三是对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按照“合规、基本合规、不合规”进行评价。四是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资产安全完整、较安全完整、不完整”和“增值、保值、减值”来评价。五是对个人廉洁从政情况评价,若审计中未发现个人经济问题,应以“审计中未发现任职期间有个人经济方面的问题,”进行表述:对发现的个人经济方面问题,存在什么,就表述什么。

五、审计报告的表述要清晰明了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是相关部门利用审计结果的直接证据,也是体现审计成果的书面载体。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该做到内容简洁,观点明确,可读性强,利用价值高。审计报告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生僻的专业术语,应当以最简单明了的词语来撰写报告,使报告通俗易懂。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对需要反映的一系列数据应尽可能用图、表的形式来反映,让使用者看起来更直接、更方便。要避免在审计报告中简单的罗列数据,应加强对审计数据和事实的分析,使审计报告有理有据、有血有肉,便于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有比较透彻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为报告“减负”,而且使报告更简单明了,使用者更容易抓住报告的重点和实质,提高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

作者:廖晓霞

第四篇:“应该如何写博客”与“应该如何……”

世界真奇妙,妙就妙在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不但有联系,而且一旦你看到了这样的联系,会幡然猛醒,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的书本来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当读者们趋之若骛,这样的现象就有点意思了,因为它会引起我们深入思考。但是,这样的“深入思考”,却与导致它的那本平庸的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思考能力原本就具备的,思考力可以从任何相遇的东西中碰撞出火花,这绝对不是所阅读的那本书的功劳。我的这种看法,肯定是一种偏见,因为它不公正——我太注意书的动机而忽略了书所描写的过程,就像现在时兴的“山寨文化”以各种惟妙惟肖的模仿为能事,却也能给人带来乐趣一样。

我手里有一本新书《名博是怎样炼成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书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教给你如何能靠通过写博客出名,创造出个人名字的品牌,“顺便”会带来各种荣誉,其中当然也就包括了经济效益。顺便说一句,我的意思绝对不是说这是一本内容平庸的书,它甚至是新奇的,因为至今为止,还绝少有教人如何靠写博客出名的书。但是,这本书在写作的目的方面是“平庸”的,缺少创造性,因为它与时下许多热门的却是平庸的社会现象非常吻合。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与过去相比,不但没有什么进步,而且越来越平庸,甚至是低俗,粗陋得令人难以忍受。

随便翻开《名博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任何一页。不看它的组词造句,只统计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都是告诉人们为了能把个人博客写成“个人品牌”,也就是“应该如何”云云。这就像鲁迅曾经批评过的“如何写小说”,或者热闹多年而不见衰落的“如何写高考作文”之类的书籍一样。这些作者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人“如何写……”——这样的书之所以好卖,是因为想偷懒而又迅速获得利益的人太多,就像时下流行打着各种投资的旗号去投机(比如投机股市与房市)一样。投机或者走捷径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事半功倍,但是我总觉得这种脑子动得有问题。

“应该如何……”的背后究竟暴露出什么问题呢?首先,告诉别人“应该如何……”的人,有一个不言而寓的前提,那就是他自己当然是知道“应该如何”的——这怎么可能呢?!从理论上讲,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预言或者是老生常谈(就像一个笑话:今年的股市趋势只有三种可能性:涨、跌、不涨不跌),或者是事后诸葛亮,就像那算命一样。

同样非常奇妙的是,我甚至不能一般地断言这样的“投机取巧”会培养起一种令人不思进取的懒惰之风——尽管事情的实质是这样的,但是,事情的效果却不是这样的,难道不是吗?教人“应该如何”的书,也可以写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甚至玄妙无比,就像那教人算命的书一样。我们民族精神遗产中最博大精深的著作《周易》,竟然就是一本与算命有关的书,这样的观念刻在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几千年来绵延不断。

顺便插一句,我这篇文章只是打着书评的旗号,其实却根本不是书评,我只是想借着某个似乎固定其实却根本无法固定的话题,说我任意想说的话,因为我在骨子里觉得任性很有意思,人是任性的。因为这就是人性——你教我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我就偏不照着你的话去做,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俺人性太多,没有办法!所以,我还要接着上面的话题往下说,无论遇见多么敏感的地方,也绝不打马虎眼,因为那些地方有趣而不平庸,甚至还是重大理论的突破口,就像那老和尚告戒不谙世事的小和尚“女人是能吃人的大老虎”,但是小和尚出于人性,就是喜欢她这个“大老虎”——对这小和尚来说,当他终于知道女人不是“吃人的老虎”时,就相当于他“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

让我斗胆猜测一下,权当做一回小和尚——还是接着《周易》与喜欢“算命”的民族精神的关系这个敏感话题,这不应该算是我的什么发现,但却由于这样的现象太普遍,反而被我们熟视无睹。我们民族的思维习惯中,不习惯于怀疑各种告戒我们“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观念,因为这样的怀疑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直到现在,我们社会的主流媒体提倡过这样或那样的“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但是绝少提倡或者鼓励独立思考、言论自由。有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都是与独立思考和言论自由对着干的。当然,现在没有人愚蠢到敢于公开地说我们就是不要什么“虚假的”言论自由,因为这显得太没有人权,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但是,长期以来的经验教训,似乎已经教会了人人懂得言论自由或者独立思考的界限在哪里。这与算命有什么关系呢?大有关系,因为算命也是预先就告诉你“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

既然独立思考、言论自由的效果很不好,于自己和社会都很不利,更不利于众多可怜的考生们金榜提名,我们民族的精神风俗就这样渐渐养成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后台”,这远比“独立思考”有用、实惠、可靠。当然事实就是如此。有靠山的不用什么独立思考,没有靠山的,独立思考也没有用,当然事实又是如此。这对于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危害呢?没有什么危害,因为没有人看出有什么危害。

我们的文化,就这样渐渐成了考试的文化、口号的文化,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事先就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的。这种“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的文化,甚至影响了学者文人们的写作风格、电影电视的风格、新闻报道的风格。当然,只有一种风格,等于没有风格,或者叫真正的思想个性无处藏身,长此以往,也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思想,因为思想没有用。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甚至大科学家。

当我说,我们的民族,时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甚至大科学家,我的衡量标准是世界性的——如果别人与我争论,给我扣上一大堆大帽子,说什么我是自轻自贱,甚至是什么汉奸之类,我是不屑与之辩论的,顶多只哼三个字:爱国贼!当我写出这三个字时,大脑却一下子完全空白,我为自己的想法而震惊,甚至是目瞪口呆,我来到了思想的边界,经验教训告诉我再也不能往前想了,因为再往前想有异常的风险。可是,我这人只是表面上老实,骨子里的性格,却是上串下跳的——我只是动动心眼,也有罪吗?什么强大的权力也管不住我的心思啊!

我所谓“上串下跳”,也就是心思不顺从,管不住自己,就像害羞的少年见了漂亮姑娘管不住自己的心情一样。这当然不像那些财大气粗的“爱国贼”一样,脑子被清洗的就剩下“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了。

我的精神是如何“上串下跳”呢?以上面为例,本来我想探讨一下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时下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大思想家,可是突然想到人家会给我扣帽子,一时气极冒出“爱国贼”的念头,静下心来一想,所谓“原因”,所谓“爱国贼”,都与脑子里充满了“大家一致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方式”或者“应该如何才是正确的”有关。

规矩多,并不一定会妨碍精神自由,要看是什么性质的规矩,比如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规矩就很不错。但是,有些暗中带着威胁的“潜规矩”就不太好,它暗示我们听话——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听阿姨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如此等等。其中有什么“潜规矩”呢?那就是“如果你听话,就会……”,或者“如果你不听话,就会……”云云。

我很讨厌“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表述方式,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一致认为”,它距离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上串下跳”的这种实际情形太远。于是,我的心情又开始“上串下跳”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潜在的精神压抑无所不在。当然,也有释放方式,比如说我们互相用手机传送的那些“段子”,或者是无所不在的“搞笑”。但是,以这些“低俗”的方式抵抗“一板正经”,毕竟不是真正的抵抗,这些“段子”或者“搞笑”的写手,也永远做不了真正的思想家或作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过与我们大家想“不正经”的发泄一下的欲望不谋而合。可是,发泄过后,一切照旧,无聊与烦恼依旧。

呜呼!什么时候才没有这样多的“大家一致认为”?

作者:尚 杰

第五篇:如何写好经济人物的报道

经济人物报道,是财经类报纸常常出现的一种经济新闻类型。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杰出经济人物的涌现,经济人物报道也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最考验财经记者综合能力的形式之一。

如何写好经济人物报道?笔者浅谈一点切身体会和感受。

加强积累

积累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声明的是,积累绝非简单的采访前“做功课”。

因为对一个人物的了解,不是只经过一次短暂的采访就可完成的,必须事先有大量的阅读、储存。此外,由于被采访者不是娱乐明星,而是在经济领域颇有建树者,因此记者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得比较了解经济方面大的走势,对行业和企业有一定的研究,也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学知识,此外,对人生还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唯有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故事、有思想、有力度。

财经记者应当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建立自己的人物资料库。除非有新闻性,更多的时候要将积累作为一种储存,它将随时变成“新闻”,而不是必须、马上变成新闻。当需要这些资料的时候,可以从容地查阅、提炼出我们的观点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

在美国,一篇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新闻作品,通常要花4个礼拜以上的时间进行采访,有的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反复地进行回访。对于我们,这当然是一种时间上的奢望,但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概念——花费一些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你的采访对象,将会提升稿件的质量。这对于一个记者的成长,其裨益远远超过多写几篇稿子。

积累并非盲目积累,而必须有选择性地积累。这其中,“选择”是一个关键词。新闻学属于选择的科学,如何选择已有的东西,决定了能否体现自己的特色,这是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记者要能够从专业角度展示人物的成长过程、变化过程和决断过程。采访之后,还要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取出关键的、吸引人的、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烹制”。

看一些电视类的人物访谈节目我们会知道,主持人的功课做得特足,对被采访者的年龄籍贯、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不仅事先有准备,上节目时,手上还拿着小纸片。报纸记者做人物采访,应当学习和借鉴这种敬业精神。因为做了充分的访前准备,对被采访者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就使自己赢得了主动,采访的过程就会事半功倍,甚至有可能在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容易被疏忽的重要信息。

有积累的记者、有准备的采访,将大大提高采访和被访者的效率。值得指出的是,作为经济人物主角的企业家们,甚至比记者更讲求效率,因为他们惜时如金。一个有积累的记者,能够提高双方的效率。

切中特点

要写好经济人物报道,首先从全局定位所要写的这个人物,要明确报道是为什么而写,以及如何来写。记者既不能把报道对象看成一个单纯的普通人,也不能把他塑造成一个超人,而是这个人,这个特定的人。

要根据被访者特色来找准“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判断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从什么角度、什么层次、什么关节点切入,从什么点切入更有利于认识问题和表述问题。

一篇文章上了报,能不能引起别人阅读的欲望,得看你写的是不是别人关注的话题。2008年2月5日,春节放假的前一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任命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任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提出采访申请的数十家中外媒体中,唯独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专访。该报记者一篇《世界银行需要中国智慧》的报道新鲜出炉,立即让人有一睹为快的欲望。“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遴选过程?”“您是世行历史上首位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非欧美学者,这是否有助于弥补世行管理层缺少发展中国家人士的不足?”“您对自己的新职位有何设想?”这些都是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的准备工作是发现。好的记者不但一定是思想者、分析者、整合者,更是一个出色的发现者,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正所谓“一叶知秋”,因此能紧紧抓住别人的眼球。

写出新意

报纸的人物专访,尤其讲究新闻性。

值得一提的是,够得上专访分量的经济人物,因为经常是各个媒体的座上宾,所以免不了面对不同的媒体无数次地重复回答同样的问题。比如湖南商界号称“无胡不成商”的湖南友谊阿波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子敬。由于其出镜率极高,多年前拖板车的经历,已被大家所熟知。采访这种“新闻熟客”,如何写出新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作为记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些人物写出新意,使自己的报道突出重围。如何新?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引导频繁接受采访的人跳出模式化的回答;另一方面,通过写法上的创新使读者看到一个完整丰富的人。

要把人物放入大时代环境下。同一个经济人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之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记者應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侧重点。同样的胡子敬,上世纪90年代“体制改革”,现在“集团上市”却是一个全新的热门话题,不同的主题,就可让新闻报道变得鲜活起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镜头”语言

报纸的经济人物写作不同于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电视和网络的优势在于它是通过声画两方面来达到传播效果,人物的形象、言语都能完整地还原在屏幕上。所以关键在于选取和捕捉人物的表情神态,配合好声音和图像。而报纸媒体在这一方面就显得相对静态。无可否认的是,平面媒体的人物报道,无论写得多么传神,都没有电视画面的一个镜头来得生动。

所以,要关注细节,采用“镜头”语言。报纸经济人物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最核心的是故事,是细节,是打动人的力量。

平面媒体写人物,要像画画一样,注重对每一根线条的勾勒,甚至不断修剪。细节的生动刻画,将使人物熠熠生辉。

新闻报道要写得别具一格,克服平铺直叙的缺陷,不仅需从语言的丰富多彩上下工夫,还需从文体上探索,引人入胜、字字珠玑的散文化手法,使新闻更加生动,更令人回味。因此优秀的新闻作品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无不是有生动活泼的现场感、生动感,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有如临现场的人物对话,使笔下描写的人物立体地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还巧用“白描”手法,以小见大,善于捕捉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接近点,拣最有新闻价值之处下笔。

经济人物报道,一定要从专业角度展示他的成长过程、变化过程、决断过程。要讲他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作为一个经营、决策者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要能把背后的新闻挖出来,又能把其中的意义说出来。

平民视角

经济报道不要一味地题大、切口大、数据多、专业性强,写作者不要一味地只考虑面向领导、企业家、经理的口味写报道,其实有时也应放低架子,换一个视角,从老百姓能接受的视角找切口去写,效果也许会更好。

西方新闻学强调新闻应人格化,我的理解就是多突出新闻中人物的因素、人物的活动,这样的报道文字也易生动、活泼。写活人物新闻,关键是要注意克服“人物评判的片面化,人物性格的单一化,人物环境的疏远化,现象分析的肤浅化,报道形式的套路化”等弊病,要使新闻人物真正地“活”起来。与此同时,还要用事例来体现人物性格。要想表现人物性格,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事实说话”。

还可以借鉴娱乐新闻的报道方式来描述人物。在《世界经理人CEO周刊》《严介和:一个搞笑的“前”富豪》一文中记者这样写道:“对于中国的财经狗仔们来说,严介和无疑是一位极受欢迎的人物,因为围绕着他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闻。可惜这些新闻中缺少绯闻,否则,他说不定还会成为娱乐狗仔的拥趸……”记者直接把娱乐圈的语言运用在这个经济人物的身上,没有别扭,反而让人觉得轻松。这种用娱乐的眼光看经济人物是记者应具备的“新式武器”。

记者还要特别善于处理人的故事。许多经济人物是很引人关注的,人们会对其人生际遇变化背后的东西深感兴趣。

配幅好照

最后,也堪称是经济人物专访的点睛之处,一定要配一张好照片,最好是请专业摄影记者一同到场,在人物谈兴甚浓时拍摄。

在西方新闻界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说法,即“一张图片胜于写一千字”,图片使用得恰当,往往能以较小的篇幅向受众传递更多的信息,而且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把握,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

(作者单位:长沙晚报社)

编校:杨彩霞

作者:李 霞

上一篇:双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审美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