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方志办年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探索地方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 要】促进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工作的核心,与此同时,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息息相关。金融工作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何有效发展地方金融,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诸多地方政府研究的重点。本文笔者将以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简要分析地方金融,探究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讨论地方金融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地方金融工作;地方经济发展;关系
一、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金融工作逐步得到各级政府和党委的重视,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必须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体制。地方经济与地方金融有着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地方经济稳步向前发展,必须做好地方金融工作。在此情况之下,如何高效开展地方金融工作,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其中准确把握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
二、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
地方政府工作的核心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缺乏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合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诸多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时注重自身经济发展,未进行地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资源共享达不到需求,使其处于闭塞发展状态。
其次,产业结构较单一。诸多地方政府以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特色产业。一方面,特色产业有利于地方政府开发地方特色,提高产业知名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产业结构单一,未有效引进相关产业,使得地方经济仅靠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
最后,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具体情况存在差异,资源的开发效率不同,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别,引起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阻碍国家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地方金融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从目前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得知,现代金融活动不再局限于资金和资本的借贷,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渗透等功能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白钦先先生指出金融是作为一种资源而存在。其包括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自然属性,金融本身属于资源,具有稀缺性;二是特殊性,金融是一种能够配置资源的资源,存在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金融资源,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党委工作的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提出金融生态的理念,指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实现政府支持金融、社会支持金融的状态,促进金融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将管理权限下放至省政府,实现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城市商业银行,迫使金融建设的方案提出,使得地方政府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就目前分析得知,诸多地方政府存在金融缺位的现象,导致金融工作是市政府相关决策相脱离,未充分发挥金融工作的作用,显示其优势,从而造成金融风险。其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金融知识掌握缺乏,金融政策信息不牢靠,导致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相关的金融政策,无法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影响相关政策的决策,造成错误决策,导致金融风险,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缺乏相应的金融机构,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对金融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金融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过于注重地方利益,违背了国家相关的金融政策,导致地方经济与金融政策相背离,影响整个地方经济发展。
最后,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由于人才缺乏,地方政府为能有效争取金融资源,金融资源的作用和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胡锦涛曾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管理,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以金融规律为依据,开展金融活动,提高领导的金融管理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地方政府必须重视金融工作,做好金融工作,促进金融工作的发展。
四、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地方金融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地方金融工作。总而言之,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地方金融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金融以特殊的资源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各级政府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其具有强烈的需求,因为各地政府深知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地方政府金融发展规模如果过小,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将难以实现,从而降低金融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地方地方政府金融发展规模适中,致使地方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互动性,标志着地方金融工作正处于成熟发展阶段,使得地方资金发挥其最大效能,从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的作用和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最后,地方政府金融发展规模如果过大,则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导致资金利用率降低,从而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保障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的作用和优势,实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必须指导地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规模研究、分析基础上,探究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相应的金融资源,了解其优势的同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现代金融知识的指导下,以相关的金融规律、规则为依据,改进地方金融,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方金融工作得到完善
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地方金融工作的有序开展,反之,地方金融工作的完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地方金融工作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地方经济发展。首先,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通过不断开发地方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优势,占领市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地方金融的发展。其次,加大地方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的目的,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在自身不断创新、发展技术的同时,借鉴、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目的,从而完善地方金融,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地方金融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彼此之间的影响
地方金融工作贯穿于整个地方经济发展过程,简言之,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与经济。地方经济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地方金融的支持,金融工作的完善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有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双方发展。总体而言,地方金融工作与经济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
1.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金融工作的发展
首先,地方经济发展以地方金融工作为内在动力。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工作的支持,为其提供动力,筹集资金,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保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其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金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资金环境包括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情况、资金循环状态等,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体现了地方金融工作开展的情况。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地方金融工作的的开展,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体现了地方金融工作的开展情况。
2.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地方金融工作的有效开展
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且为金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检验地方金融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六、讨论与建议
地方经济与地方金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融合两者,达到两者的高度结合,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地方金融工作。然而,如何有效结合两者,使其作用发挥达到最大化,是诸多地方政府讨论研究的重点。下面笔者将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结合两者的几点建议。
首先,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工作均是地方政府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必须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避免忽略一方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地方经济与地方金融有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地方金融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最后,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结合地方金融,以地方金融工作为依据,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开展地方金融工作时,必须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标。
七、小结
本文在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存在的关系和彼此间的影响。总结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离不开地方金融的支持,地方金融工作的开展需要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因此,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金融工作效率,应坚持一视同仁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充分发挥两者间的关系,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龙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武汉金融,2004,(3):59-60.
[2]李建英.地方金融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特区经济,2012,(8):290-292.
[3]赵彩辉.地方金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J].财经界,2013,(32)
[4]赵彩辉.地方金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21:13.
[5]任可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决策探索,2012,(8)
[6]顾晓鹏.发挥金融主力军优势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多措并举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J].当代贵州,2012,(11)
[7]王学信.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金融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的关系为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121-124.
[8]彭宝玉,郭扬.金融地理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2,09:66-69.
作者简介:
张乃天(199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学生,目前在兰卡斯特大学就读会计与金融专业。研究方向:金融与国际经济。
作者:张乃天
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深圳市宝安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人大建设与公民参与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人大之家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各地方人大机关的实务工作者、地方人大代表共五十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深圳市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献荣致开幕词,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促进理论与实务的融合,教学相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人大实践。中山大学何俊志教授致开幕词时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进入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面临公民参与扩大化的问题,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增长,国家需要建立一套健康的制度来容纳参与浪潮的到来,而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到这一关键阶段。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用来容纳政治参与扩大化这一客观趋势的制度容器。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地方人大工作创新与代表工作前沿”,目的是展现地方人大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创新实践,同时关注2021年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学术界和实务界同仁都希望以学术研讨会为载体,搭建好人大建设的平台,通过促进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的理性对话,推动人大发展。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与会嘉宾们围绕人大建设的新发展、代表理论与代议政治、地方人大建设与制度运行、人大工作的新路向、立法研究与选举政治、人大建设与地方治理六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文拟结合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及会议现场的研讨交流,就主要的理论观点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述。
一、基层人大的运作
基层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载体,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新时期基层人大的运作关系到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对巩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者对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开发区人大的学术汇报与讨论向我们展示了目前中国多种基层人大形态的实际运作情况。
(一)乡镇人大
李翔宇等基于G省1114个乡镇人大主席团履职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法理定位和2015年地方组织法第十四、十五条的实践状况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乡镇人大主席与主席团在法律地位上存在一定立法冲突,提议适时修改地方组织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相关表述;提议规范镇长、副镇长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的情况;提出要推动选好用好乡镇人大主席、把好乡镇人大代表“入口关”、适时修法明确代表联络站的法律地位、继续加强对乡镇人大的工作指导等多项建议。杨云彪在讨论环节提出,主席团是常设还是不常设不应该是制度设计的焦点,而是要看它的职能是否能发挥好,能否真正地解决问题。
(二)街道人大
街道人大工委既没有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更没有属于本级的人大代表会议,对街道办事处的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因此,创造和创新民生监督的平台和载体,成为推进街道人大工作落地的重要内容。
深圳市龙岗区和安徽省巢湖市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开始试点探索选民代表会议制度,目前已有一些经验总结。肖婷萍汇报了龙岗区南湾区两届选民代表会议的实践创新,一是保证选民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仅将选民代表扩展到环保人员、楼栋长、保安等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还针对该街道外来人口占80%以上的现状增设10名非当地户籍的选民代表;二是首创“大会发言制度”,在会议期间增设选民代表发言环节,围绕街道辖区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民生实事票决制,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依托选民代表会议解决基层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大胆探索需与依法推进同步进行。周恩平着重汇报了巢湖市选民代表会议制度的依法落地过程,通过明确组织形式、严格人选要求、适时进行培训、规范召开会议、编组开展活动等形式来推动街道选民代表会议制度落地,并提出日后还需从明确法律定位、完善顶层设计、规范制度安排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选民代表会议制度。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基层履职平台对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邓亚虎分享了宝安区石岩街道打造人大代表标杆履职平台的经验,通过建设一个人大代表之家及三个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的“1+3”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立人大代表履职监督员制度、实行人大代表工作数据化管理等创新做法来激励人大代表认真履职。
近年来对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的研究成为人大研究者的新热点,但对于人大代表之家的研究较少。葛微基于深圳的人大代表之家进行探索,将人大代表之家定义为“依托于基层人大组织的代表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将深圳的人大代表之家总结为四种模式:代表联系组织和跨界合作型(罗湖区)、联系社会型(宝安区新安街道人大)、专职社區联络站联络员集中办公型(龙岗区)、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平台型(坪山区)。
(三)开发区人大
从中国经验来看,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已运行得较为成熟,而开发区人大仍在学者们的呼吁之中。基于对政府机构在开发区的派出机关——管委会的监督需要,在开发区设立人大机构有其必要性,但目前仍缺乏法律依据。浦兴祖教授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治理”“利益表达”等法律依据缺乏说服力。他提出可以“邻近参照”2015年地方组织法修改补充的有关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法律规定来设立人大开发区工委,工作责任可参照街道人大工委的职责,并提出开发区人大也可参照街道人大工委召集人大代表参加会议,但不能履行选举权和任命权,而只是向管委会等及时反映民意,包括批评意见。换言之,开发区人大是一种柔性制度,而不具有“刚性”效能。
何俊志教授在总结环节指出,目前我国的基层人大发展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那就是规范化与创新性同步、平行展开,未来人大研究需把握这两个考察重点,也要注意和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合作。从深圳基层人大的运行现状来看,目前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需进一步总结出深圳人大工作的整体规律和逻辑,并立足于深圳各区的差异性,从中总结出几种区域类型。
二、立法研究与选举政治
(一)立法研究
立法审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职能。张钧智和吴君宇以1998—2019年的全国人大立法议案为数据来源,探索影响审议过程的因素。他们根据已有文献基础,提出议题敏感性、部门意见协调、社会关注三个因素和一系列测量指标。通过研究发现,法律、内政司法领域法案多属敏感议题,民族、教科文卫、华侨、环境、农业领域法案需要部门意见协调,法律、内务司法、环境领域法案有较多社会参与。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议题敏感性、部门意见协调、社会关注皆延长了审议时间。
分组会议制度是保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行审议职能的制度平台,该制度的运行体现了人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根据黄小钫的研究,分组会议制度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仅对有关议案进行审议,并不对有关议案进行表决、作出决定的一種法定会议形式;相对于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和联组会议而言,分组会议的人员少、规模小;分组的依据是组成人员的性别、年龄、专业、所属党派和所在地区、专门委员会等。他认为,由于全体会议主要是程序性的工作任务,联组会议则聚焦于重大问题或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因而分组会议的审议发言质量更能反映人大常委会的履职质量。因此,他建议应尽可能多地举行分组会议,并从重点发言人制度、分组会议的发言、分组会议的旁听、分组会议的监督等方面不断健全人大常委会分组会议法律制度建设。
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运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实现形式和实现路径,也是人大制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严行健引入“制度嵌入制度”来解析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走向,指出联系点制度的“后来者”特性能够带来立法资源的集中,深入挖掘和整合基层民意,针对性地填补现有民主立法、开门立法、专家立法渠道中的盲区,并契合了党中央健全立法体制的需要。这是该制度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全国性制度的根本原因。联系点制度的运行质量及其未来发展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民主立法、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三个平台上嵌入现有制度,为现有制度带来功能增量。
(二)选举政治
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制度,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与会者就选举研究和选举实践做了较为充分的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李伯钧在回顾选举制度的重要性后,认为把代表选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实现形式。在选举实践中,应警惕取消差序选举的观点,把选举变成任命的苗头。代表提名环节最重要,地方选举实践需处理好组织提名和选民提名的平衡、推荐代表和自愿代表的平衡,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民主是假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缺乏任何一个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警惕任何将它割裂开来的苗头,确保选举公平公正。
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安排制度是中国特色选举制度的核心制度安排,也是选举程序设计的关键环节,更是评价中国特色选举“成功”的重要量化指标。孙龙关注结构比例安排制度及其变迁轨迹,并将其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代议制度建设的具体历史进程中来考察。他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代议制度建设划分为六个阶段,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代表的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年龄构成、学历构成、党派构成、身份构成(阶级阶层)和行业构成,认为对代表结构的比例要求已经内化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选举、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并发挥了特殊的政治社会功能。他认为,在代表构成的维度方面可以适度简化,只需特别注意党员和非党员代表的比例、少数民族的代表性、妇女代表的代表性即可,其他方面的代表性可以通过选区划分、提名程序和选举程序完善体现出来,应当特别注意避免将非常具体的结构比例要求下派到选区和选举单位。可以考虑更加重视法律在优化代表结构方面的作用,逐步将指导性文件中一些得到长期坚持的比例要求正式上升为法律规定;建议将指导性文件中关于代表结构的要求主动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通过宣传和教育使社会更加广泛地理解这些比例要求的意义,避免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理解不透彻或者社会公众的理解不到位而引发选举争议,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要依据中央文件的精神,更多通过宣传教育和民主协商的办法来落实具体比例要求,尽量避免由于“指选”和“派选”而影响人民对于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的真实性和民主性的理解。
张金城尝试通过417份简历探究2018年换届后省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结构变化,发现女性委员的比例逐步提高,委员属地化程度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规模适当。但也同时存在整体规模偏小、年龄结构有待年轻化、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专职委员比例偏低、委员来源不够广泛等问题。他建议,应该适当增加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扩大委员来源渠道,积极吸收年轻委员,形成多元化的年龄结构,努力改善委员知识结构,提升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业性,进一步提高专职组成人员比例,增加驻会人员人数,让专职委员成为常委会的主体,给委员更多的上升空间,打造“人大牌”干部。
针对张金城提出的常委会人员专职化问题,与会者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浦兴祖认为应该推动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专职化,但需保证非人大常委会委员的人大代表的灵活性。黄小钫则指出,目前专委会的委员已经专职化,下一步建议可以让非专委会委员也专职化。陈川愍则认为专职化会让代表失去代表性,会让他们行政化,而中国的人大代表正因为其兼职的身份才带来代表性。
秦博文则通过分析日本东京都政选举对国家选举的关系,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都议会的选举结果将直接呈现在随后的国政选举中,而在几次出现结果差异的选举中,都议会的选举结果都催生了国政的改革,说明有时都议会的选举结果会直接作用于国政。总体来说,都议会选举将会对国政起到预示和警示作用。
曾森则关注西方国家的代议民主暴力问题,认为议会暴力损害了议会机关的功能与民主体制的合法性。一方面,议会暴力的纷扰与乱象模糊与掩盖了议会本身的议事功能;另一方面,肢体暴力既损害了政治人物的形象,也不利于新兴民主体制合法性的构建,对于议员群体、议会机构甚至民主体制本身的形象打击巨大。然而,在特定阶段,议会暴力也具有其一定的政治功能,例如充当民主制度的安全阀,抑制多数暴力。议会在发挥功能时必须达到某种平衡:作为民意所系的议会既不能万马齐喑,成为“橡皮图章”,也不能喧嚣不止,沦为暴力渊薮。他进一步提出,要解决议会暴力问题,必须将其置于一种更为宏观的社会和政治情境中去处理,达到既释放民意又不有损于议会和民主体制的微妙平衡。
三、监察制度与财政监督
(一)监察制度研究
自2018年《宪法》修改与《监察法》实施以来,监督“监察委”的工作成为人大监督制度中的新内容。围绕人大如何运用法定方式来对监察委进行监督的核心问题,杨恩泰首先理顺了人大监督监察委理论逻辑是监督而非制约,监督特性源于监察权独特的宪制属性。他总结,目前监察委专项工作报告的实践情况有以下特征:部分地方的报告形式灵活多样且体现了创新性;报告以其主动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为主,时间安排无固定规律,普遍仅进行过一次专项工作报告;专项工作报告内容主要体现“综合性”,同时也兼具“专门性”;报告形式多元,听取报告的对象不统一;报告监督实践的信息公开不足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完善人大对监察委的监督效能需发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监督优势,增强监督实践的积極性、包容性和灵活性,遵循监察职能分工合理划分报告内容以优化监督资源配置,适时开展工作报告形成与专项工作报告各适其用的监督格局,完善监察委专项工作报告的程序机制及信息公开建设,优化人大作为监督主体对监察委工作监督的体制机制保障。
而周庆华从大理州的地方实践出发,详细汇报了大理州人大的“三问一评”创新监督机制,在选定工作监督议题和组建专家组的前提下,通过年初问安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以及年末满意度测评等举措来吸纳更多的公众参与,解决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大理州的实践表明,“三问一评”的运作有助于推动重点工作、识别优秀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项目业主信心。
(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会者围绕预算监督、绩效监督、财政体制监督、文本监督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
预算是财政的核心,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林志云从天河区的财政预算管理实践出发,分享了天河区人大积极落实“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率先探索参与式预算监督、联网监督等多种创新监督方式的先进经验,也提出当前深入推进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还有不少难点。如重视部门预算编制绩效,较少关注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和政策绩效;预算绩效评价覆盖率不高,政策性项目评价存在“盲区”;上年绩效评估结果未能有效指导和规范当年预算编制,更未形成追责机制;重“编预算”,轻“设绩效”;绩效指标短缺,忽视绩效管理的体系建设等。
财政监督是各级人大的一项法定职权,然而目前学者很少关注地方人大在乡财县管中的角色定位,也尚未对地方人大在乡财县管下的履职状况进行大样本分析。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镇人大有必要就涉农项目建设强化监督权,促成乡镇政府依法理财。贾征宇在回顾乡财县管相关政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131个回族乡作为乡财县管研究对象,分析民族乡人大推进乡财县管相关制度创新的路径。面对乡财县管相关制度缺失,部分回族乡人大试图革新财政监督方式。这些人大在乡财县管中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主要是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创建本部门微信公众号,这与它们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关联度。
杨翟婷和万玥希则以预算监督的人民性为理论出发点,从法理层面挖掘人大预算监督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人大预算监督的范围和力度不断拓展与增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制度化和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及时性和专业性有待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人大监督的定位有待清晰等现状与问题,提出多方联动共治、预算监管全程分工协同、拓展人大预算监督的范围、推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模式、以绩效导向开展预算监管、推动预算绩效目标优化、人大监督问责督促及时整改、建章建制巩固整改成果等多条路径来改善人大预算监督。
政府预算报告是政府预算工作情况的文字载体,是政府每年向人大提交的文本,也是人大审查监督预算的基础材料。政府预算报告文本的规范程度,一定意义上可以体现预算工作的规范程度。唐益生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县(市、区)政府预算文本进行比对,指出目前政府预算报告在编制预算报告、预算报告业务和预算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较多不统一、不规范的地方,提出要从法律层面予以规范,强化地方人大对政府预算报告工作的指导,严格要求报告本身的内容和质量。
何俊志教授说,从人大角度来推动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需关注两个核心的内容:一是怎么推进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的有机融合;二是从全世界的议会预算监督情况来看,有拨款委员会模式和账目委员会模式两种主要的模式,中国是属于两种模式混合的情况,下一步可以将我国的预算监督模式充分提炼出来,对指导我国完善预算监督体制和深入的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代议过程和参与政治
代表履职、政府回应和公民参与是研究代议过程和参与政治的重要议题,本次会议对这三个议题都进行了讨论,学术性浓厚是这个主题的一大特点。
(一)代表履职
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及其结构特征一直是人大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与会者不仅讨论了影响代表履职的驱动模式转变,还分析了影响代表回应民意的结构性因素、代表表达地区利益的驱动因素。
影响代表履职表现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能力和意愿两种类型,相应形成的是两种驱动模式,前者注重提高人大代表的规范化,后者强调维持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据王龙飞的观察,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模式正在经历从管理型驱动到联系型驱动的过程。管理型驱动目前存在量化考核困难、奖惩措施保障不足、由人大常委会考核代表的法理性疑难、规范化遮蔽代表性的形式主义风险等问题。而联系型驱动意味着要回归选民和选举单位,有加强代表联系机制的建设、开发非选举型联系资源、以多种方式建构代表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联系等方式。
从结构性的视角来看,不同的代表结构特征也会对代表回应性产生影响。郝诗楠和徐子涵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信息和代表在 2018—2019 年间所提出的议案建议为研究数据,发现上海市人大代表具备较高的回应性,且代表们多以独立判断的姿态来履行代表职责。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现,代表特征的差异会影响代表的回应性,其中女性代表、非中共党员代表以及农工基层一线人员代表具有更高的回应性。
全国人大代表由各选区的人民选举产生,为选区表达利益诉求。陈川慜关注什么因素能驱使人大代表积极表达选区利益,以及人大代表是否真正能够影响到公共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他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2008—2017年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75797 份代表建议,发现全国人大代表所在选区的部分经济、财政条件驱使代表表达选区利益。其中,一个省份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选区利益代表建议数越多,该省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数量也就越多;由代表团提出的选区利益代表建议会比由代表提出的选区利益代表建议带来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前一年的选区利益代表建议也会影响到这一年的财政转移支付。然而,一个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选区利益代表建议的联名总人次越多,该省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反而越少。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的人大与西方国家的议会有巨大的差异,但中国的人大代表同样有意愿和能力影响公共资源的分配。
新冠肺炎疫情给代表履职带来一定的困难,视频会议在人大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疫情期间的人大工作提供了宝贵契机。陈家刚的调研表明,视频会议应用于人大工作有积极价值,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解决兼职代表参会难题和扩大代表参与等,但也可能带来交流不充分、没有仪式感等问题,面临观念藩篱、技术困境和安全风险等难题。为此,可以采取立法先行、更新观念、技术保障、防范风险以及渐进实施的应对策略,来化解风险,突破困境。
(二)政府回应和公民参与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政府或议员对公民诉求的回应,而较少研究政府对民意代表诉求的回应。左才通过梳理全国范围内人大代表建议及其回复的地方创新实践案例,提出评价人大代表建议回复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F省人大的413条代表建议及政府回复文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类、公共交通类建议和涉及广泛公共利益的建议更容易获得更高质量的政府回应,涉及社会稳定的建议的回复质量更高,而社会民生类建议的政府回复质量较低。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这一渠道进行参政议政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参与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与代议过程平行的政治參与形式和渠道,由此构成我国参与政治的多元形态。
目前学界的公民政治参与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还较少直接分析利益相关度和参与形式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也很少使用全国性的数据来分析。伍凤、楼笛晴基于问卷调查的公民参与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参与主体的利益相关度和不同的参与形式的确会影响政治参与度,在主题上土地征用拆迁的政治参与度最低,参与形式上座谈会形式的参与度最高,网上匿名评论的参与度最低。因此他们建议政府等公共机构在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鼓励公民参与时,可针对政策主题重点对公民进行宣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通过座谈会等面对面的形式开展。
五、总结与展望
何俊志教授最后作出总结,认为本次会议有两个特点。一是议题覆盖较广,但主题相对聚焦。会议广泛收集人大相关的研究议题,但主要聚焦在基层人大运作、选举政治、财政监督、代议过程与参与政治四个主题,几篇研究国外议会的文章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二是参会人员覆盖全面,不仅涵盖高校研究人员、人大实务工作者、人大代表、媒体人等,还覆盖了从全国到乡镇五级人大的工作人员。
对于新时代的人大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提出三点展望。第一,应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重点,不仅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好这一制度,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第二,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关于预算监督工作,不能要求人大代表进行专业监督,而是法理监督和工作监督,做到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确保国家权力得到正确行使。第三,应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部署为依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人大的完善发展做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推动人大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依据。例如,完善人大组织制度、推进人大协商民主、完善评议制度、健全代表联络机制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作者:李小丹
摘要:古籍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要突出地方性,要重点发展地方古籍。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努力保护、深入发掘地方古籍资源,搜求与保护并重,整理与服务并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古籍;搜集;保护;利用
1、对深入发掘保护地方古籍的认识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古代典籍,它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地方古籍。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及地方色彩。既是翔实的历史记录,又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时过境迁,很多的地方古籍失散遗落,因此拯救保护乃当务之急。作为一个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从收藏古籍的数量和拥有的技术力量显然不能与大型国家级图书馆相比,从资金和条件更不能与一些重点大学及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相比,但是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愈是具有地方性的文化,愈是具有民族性,愈是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愈是具有世界性。地方高校通过对地方古籍的保护整理,使其内容得以保存,地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加外界对本地的了解、有利于特色教学和学术研究、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和学校的品位及知名度。
2、重点发展地方古籍,走特色立馆之路
2007年我们图书馆特藏部成立之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我们根据自身情况及形势的发展需求,确定了发展思路:整理保护原有旧藏,查缺择优补配新藏,重点发展地方古籍,特色资源立馆,优质服务树馆。从此,我馆古籍整理、保护工作次第展开,古籍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
2.1 整理保护原有旧藏
我们一是建立了适用的古籍特藏管理制度。二是古籍文献专室存放,改善了保存条件。三是完成了全部古籍线装书的编目、建账、回溯建库。四是澄清了我馆古籍特藏的家底。我馆古籍室现藏各种古代典籍、民国文献2.6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书1800余种9500,较珍贵的明清善本有25种300余册;民国文献、非线装新版古籍16000余册。
2.2 查缺择优补配新藏
古籍丛书系统性强,一旦缺册影响使用。我们对所有馆藏新版古籍丛书,如《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等进行查漏补缺。补充了馆藏,方便了读者。同时密切关注出版动态,有针对性地采购新版古籍与新版民国文献,先后购进了《晚清名儒年谱》、《宋代传记资料丛刊》、《历代三十四家文集》、《(民国)大事史料长编》等,及时满足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
2.3 地方古籍的发展和利用
2.3.1 确定搜集的标准与重点
根据教学科研的需求及商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古籍的搜集标准:收录的地域范围,以现行的行政区划为重要依据,兼顾人文地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等因素,即以今商丘所辖1市、2区、6县为主,涉及开封的兰考和周口的鹿邑,兼带与商丘比邻的鲁西南的菏泽、定陶、单县、曹县,皖北的亳州、砀山、萧县,苏北的徐州、丰县、沛县等。
在内容上,凡涉及本地方的古籍,均在收集之列。凡乡人著作,不论其内容是否涉及乡土史地,也在收集之列;在品种上,重点搜集方志、史载、别集、谱牒、舆图、金石碑刻类文献;在版本上,不管是刻本、活字本、写本、石印、影印等任何版本;在载体上,不管是纸本、光盘或电子版,都在搜集之列;在人物上,首选各个历史时期较有影响的重要名人和代表作家;在姓氏上,重点选择根在商丘的姓氏,如宋、汤、戴、庄、牛、边等;在家族上。重点选择古代商丘境内名门望族或较有影响家族,如明清时代商丘八大家(沈、宋、侯、叶、余、刘、高、杨)、七大户(陈、蔡、穆、柴、尚、盂、胡)等。
2.3.2 对当地古籍进行排查梳理
按照我国地方古籍文献的三大分类,对于世传古籍文献的收集,关键在于理清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哪些作者及其有关著述内容、流传和收藏线索。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旧志传记、艺文书目、古籍联合目录等工具书,还充分利用网络,对本省以及国内一些大中型图书馆,进行了重点检索;对于近年考古挖掘的出土文献,除查阅考古类工具书之外,还深入到本地各旅游景点和博物馆考察该类文献的收藏情况;对于民间文献的流传和收藏,我们则通过各县文物局、方志办和一些文史工作者,掌握一部分线索,还经常深入到田野祠堂、百姓家中查访民间古籍文献的藏存情况。经过认真细致的爬梳和调查,基本上捋清了世传商丘历代哲人先贤的著述以及有关乡土文献的存佚和收藏著录情况,初步掌握了各县出土文献、部分民间文献的收藏概况。据初步梳理,从先秦到清代,商丘各地文人著述有记载者共计569人、作品1200余种。值得一提的是,商丘是西汉梁国的故地,汉画像石、石刻文献特别丰厚,已出土的汉画像石有300余方,仅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墓带有文字的刻石就有3 000多块。另有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明清碑刻和名人墓志铭,如清康熙帝御书赐予重臣宋荦劝勉为官廉政的《督抚箴碑》,记录清乾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开、归、陈、汝四属二十八州县与水患作斗争,开挖沟渠,兴修水利的《水利图碑》,记录同治七年晚清政府调整豫东战略要地永城军事防务的《移设永城营碑记》;明清理学大家汤斌、沈鲤及文学世家宋氏、侯氏家族的墓志铭等。
2.3.3 迎难而上,创造条件搜集地方古籍
地方古籍文献具有散藏性、隐藏性和私密性等特点,散藏性主要表现在其文献资源分布于各种藏书、博物、档案机构及基层社会;隐藏性主要表现在多为非公开出版或深藏于各类古籍文献中及村民中间;私密性主要是指家族资料和家谱不仅印量小非公开,还多秘藏于宗室族长之手不轻易外露阅传,特别是那些家传数代的老谱更是密不示人。因此,地方古籍的搜集是比较费时费力而又困难重重的,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在实践中,我们想方设法,迎难而上,探索了一套自己的途经与方法。
(1)通过相关单位搜集
我们与各县市图书馆、方志办、档案局等相关单位及地方文化团体或个人建立联系,通过他们获得线索或委托他们代为搜集地方古籍。如我们通过宁陵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搜集到近30部宁陵县境内的家谱。再如民权县方志办的退休干部王春德先生,他不仅捐赠了自己家族的族谱,还为我们借到了多部民权县的家谱,并提供了许多家谱线索。
(2)通过宗亲会及研究会搜集
我们与姓氏宗亲会及研究会合作,搜集宗族资料和族谱。近20年来。各地姓氏宗亲会或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纷纷成立,他们拥有本姓氏一部分家谱,有的为了续修家谱,要搜集更多的本姓氏家谱及宗族资料,我们双方合作搜集家谱及宗谱资料,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我们与商丘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合作,将已搜集到的几种陈氏家谱复制给他们,他们也将搜集到的31种陈氏家谱借给我们复制。
(3)通过亲朋好友、访学师生搜集
我们发动亲朋好友和在外进修访学的师生等进行搜集,这样搜集的面广、品种多、过程简单,节省人力、物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收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清人文集和名人家谱。
(4)通过古旧书店搜集
我们常逛书摊、旧书店、古玩店和网上书店,和店主、摊主建立了固定的联系,一有线索,他们就会电话、短信通知我们。有时还委托他们下乡时顺便代为搜集。
(5)到各大图书馆搜集
我们多次赴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拍照、扫描或复印地方古籍,虽然复制文献失去了原有的版本价值,但却依然保留着地方古籍的文献价值。
(6)深入百姓家中搜集
我们经常置身田间祠堂,深入百姓家中搜求察访。向保存者说明来意。通常情况下,他们多数乐意让我们翻阅、抄录或拍照。有时通过他们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线索。
(7)广发家谱资料征集函
我们在《商宋特藏网》上发布《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家谱资料征集函》等,在每年新生入馆教育和讲授文献检索课时向同学们宣传馆藏特色文献和家谱知识,鼓励捐赠本族家谱或者提供信息线索。
(8)利用因特网免费资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因特网上出现了许多可以免费使用的数字资源,比如新浪爱问知识网、国学数典网等网站,经常有各种免费的古籍文献,我们共下载了200余部商丘、及相关地区的古方志,这样既节省了经费,也有了数字资源。
(9)购买新版地方古籍
我们时刻关注出版信息,经常阅读古籍新书报,上网浏览各古籍出版社的出版信息,及时购进一些公开出版的影印或校点整理的新版地方古籍。
(10)从大型丛书中析出地方古籍
近年来我们尝试从多卷本、大部头的丛书、总集中发掘析出地方古籍史料,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例如去年我们从大量的世传金石文献及近年新出考古、古文字文献中,析出了商周时期古宋国及汉代西汉梁国所有带铭文的青铜器文献,为研究周朝古宋国和西汉梁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11)与文物系统合作搜集
我们还与文物系统合作,共同搜集出土的金石文献及民间文献。例如我们与睢阳区、永城市博物馆、文物队等联手协作,对两区域的墓志铭、碑刻、画像石、带有铭文的青铜器进行了重点的捶拓,入藏了部分拓片。
2.3.4 多种措施保护地方古籍
(1)保护原生文献
对于收集来的原生文献,我们遵循古籍保护原则,都要进行低温灭菌,有的进行简单修补,加装套具,专柜存放,尽量减少读者阅读原始文献次数。
(2)普查保护民间古籍
我们着力做好民间古籍的普查保护工作,一是向其宣传保护古籍的重要性,增强其保护意识,并对每部文献拍照留影。二是捐赠或代为保藏。民间家谱大多没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如收藏者愿意,我们可免费代为保藏,并尊重其提出的家谱开放权限;捐赠者的家谱可以得到妥善保管,还可以免费优先使用我馆一切资源。三是免费修补。对于提供古旧文献和家谱底本者,我们可为其免费装订修补,并回赠电子版和防霉防蛀药物、装具等。四是通过免费进行古籍鉴定与数十位收藏人建立了联系,还建立了民间收藏古籍档案。这有利于掌握民间收藏情况,也有利于古籍普查及我们日后的收集。
2.3.5 地方古籍初具规模
五年的艰辛汗水,改变了我馆地方古籍一穷二白的面貌。如今,这里已入藏了一批史料价值高、学术性强、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独具特色的地方古籍,一个以商丘文献为主、中原文献为辅、重点突出商(梁)宋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体系已初步形成:商丘、河南地方史志较为齐全,古代方志共计700余种,另有电子版古代方志近200种;商丘区域家谱较为可观,目前入藏家谱共计325种、1042册,其中清代以来古旧版本家谱60种、313册。归德府世家望族的家谱多有收藏,例如各种版本的<商丘宋氏族谱》、《睢阳吕氏族谱》等;商丘古代名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约200余种、500余册。明清时期中州理学与文学大家吕坤、汤斌、沈鲤、侯方域、宋荦、窦克勤等人有关著述及传记资料基本见藏;古代碑刻拓片品种丰富,馆藏金石拓片共计5大系列、11类、1430余种,近1500幅。包括商丘、豫鲁苏皖交界区(在古代行政沿革上曾隶属于商丘)汉画像石拓片、商丘地区墓志碑刻拓片、河南近年新出隋唐墓志拓片、中国金石集萃拓片(其中含《商周金文》、《商周秦汉金文集萃》《汉画像砖拓片》、《秦汉瓦当》、《历代铜镜》)、秦汉砖名拓片等,这亦是我馆的一大亮点;古今舆图100余种,其中古旧舆图82种;另收先商、古宋国及西汉粱国的各种文献、出土简牍、汉代陵墓、汉画像石研究资料较为丰富,如《中国简牍集成》、《中国汉画像石全集》等,约2000余种、3500余册。
2.3.6 边搜集整理、边开放服务
商丘师院每年立项的科研项目,都有一部分关于商丘或中原的选题,以前这类地方古籍一无所有,广大教师感叹“做这类课题难”。为此,我们一边加快收集的力度,快速扩充地方古籍的品种和数量,一边整理、开放,使有限的文献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我们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提供内阅、代查检、代复制、电脑打印、专题咨询、研究性情报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等。
(1)制定细则,分类著录
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和更好的揭示馆藏,我们将搜集来的古籍文献分为古本方志、文集、谱牒、金石拓片、舆图等几个大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开展了对上述文献的整理。我们参照国家关于古籍著录的标准并结合本馆工作实际,制定了我馆古籍分类、著录的细则,对古籍、家谱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分类、著录。
(2)编制专题工具书
我们根据读者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编制各种不同的专题书目、索引。在较短的时间内加班加点编制了《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古籍目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方志目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金石拓片·舆图目录》、《汉梁文化研究专题文献目录》。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写《商丘师院馆藏家谱简目》,并对上述目录及时进行增补修订,建立完整科学的目录体系,使其更好的发挥效用。
(3)古籍数字化的再生保护和利用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对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是保护和利用古籍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把从各处借来复制。的文献和巳入藏的重要版本家谱,都进行了扫描、整理,依照原版制作3~4套纸本供读者使用,再以电子版形式永久保存。这不仅令珍稀的地方古籍化身千万,使读者在不翻阅原书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和使用。还彻底颠覆了古籍保护“重藏轻用”的习惯,真正体现了古籍为用而藏的原则。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揭示自己的馆藏,建立各种专题的地方古籍书目及全文数据库,通过与公共馆联合,实现资源共享。
(4)整理地方古籍,开展学术研究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为学校提供文献资源保障的服务性机构,同时也是学术研究机构。几年来。特藏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就地方古籍资源开展了一些学术研究活动,除发表了10余篇有关地方古籍整理和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外,还尝试着整理了一些古籍,收到了显著成效。我们选择明清时期商丘文人著述为方向,以宋氏家族为突破口,申请了教育部古委会2007年重点研究项目“宋荦全集校点”、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项目“宋荦文学研究”;2011年申请到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宋荦年谱长编”。目前3部书稿均已成型。只待完善出版。其中,《宋荦集辑校》95万字、《宋荦年谱》30万字、《宋荦文学研究》25万字。在此基础上,还编纂了近百万字的《商丘宋氏家族研究资料汇编》。去年,从各种金石文献中析出、辑佚了《商丘古代青铜文献》。另外,我们还已着手编纂《商丘古代文献叙录》、《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等。我们还应邀为商丘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田氏宗亲会等姓氏文化团体标点注释古本家谱,挖掘族人先贤的事迹,开展姓氏文化研究。上述工作,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研究,丰富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科研能力,打造了学术团队,提升了图书馆乃至学校的形象地位。
(5)努力助推教学和科研
我院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在申请硕士点的过程中,依托我们的特色资源及整理成果,设置了商丘古代地方文献整理专业方向。我校申报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商丘师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将我馆特藏部人员整体纳入,还依托我们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所——商丘姓氏家族文化与汉梁文献整理研究所,并把我馆的地方文献室作为学校汉梁文化研究中心的资料室。汉粱文化研究中心的整体筹建方案、汉梁文化展室的装修布置、文本材料都是我馆特藏部人员完成的。校外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多个学术文化团体,也热情邀请我们为团体会员,聘请我们为文史顾问、研究员等。我们的服务,还在教师中催生了一批高层次项目和有价值的课题,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近年来,文科每年都有不少毕业论文选择地方文史经济等方面的论题,我们也总是想方设法,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6)主动服务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几年来,每逢商丘市政府举行重大活动如“国际庄子文化节”、“全国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采火仪式”、“火文化研讨会”、“国际华商节”等,都要派专人来馆查检大量资料。去年,为配合市政府构建人文商丘的构想,我们从清代商丘名人宋荦的别集《西陂类稿》中,析出了关于西陂六景的记述,并撰写了《宋荦与商丘》书稿提纲,交市委有关领导参考。市委市政府有关单位要编纂一些著作和刊物,本市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也都经常来馆查阅资料。此外,我们还多次接待了来自郑州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河南省建筑设计院等一批高层次、研究型读者,使他们都有收获,解决了他们在外地无法解决的问题。
(7)助修家谱,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民间续修家谱之风兴盛,前来图书馆查阅本族家谱及相关文史资料、咨询家谱编修体例,或者要求帮助整理旧谱资料的读者很多,我们都认真做好服务,尽力满足需求,尽量提供便利。
3、发展地方古籍的感悟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突出地方性是一条利国利民利校的优选之路。
3.1 大有作为
地方古籍是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特色资源,也是本地读者关注度较高的文献之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准则,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地方古籍的搜集整理,深入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3.2 意义重大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不同地域几千年来流传的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籍,汇聚为中国地方古籍的浩瀚资源,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特质的文化积淀,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地处各地的高校,如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保护、深入发掘地方古籍资源。“中华古籍保护工程”将得到巨大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将得到巨大提升。这对于加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无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贾光
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暨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2上半年以来,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务实、高效、勤奋、廉洁”的工作作风,以“工作无差错,服务创一流”为工作目标,认真履职、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在参与政务、管理事务、协调服务方面狠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办公室参谋助手、以文辅政、监督把关、服务保障的作用。
一、优化服务,推动政府日常工作高效运行
(一)精心办文办会。办文办会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我办进一步健全学习调研、文稿起草、审核把关等一系列文字服务的运行机制,认真撰写、审核县主要领导的讲话稿和有关汇报、报告等材料,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在对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公文处理中,做到了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办理、件件有着落;对报送的公文统一审核把关,并严格按照公文内容、性质和报送程序办理,切实提高办文效率;共印发县政府文件107件,县政府办文件150件,承办各乡镇及县直单位请示件80件,县政府全体会议等综合性材料和专题文字材料80余篇。在组织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会议时,严格办会程序和要求,与有关部门事前会商到位,做到情况不明的不上会,不符合法定程序和规定的不上会。在组织专题会、现场会时,提前组织力量搞好调研,
1摸清情况,提出对策,供领导决策参考;会后加强督办跟踪落实,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共组织专题会议40次,县长办公会20余次,政府常务会议6次。
(二)服务群众。政府办是政府的“窗口”,是沟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政府办工作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为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协调解决好群众诉求,推进优质高效服务,我们始终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对于群众的反映和诉求,我们始终做到耐心听取陈述,细心分析观察,诚心排忧解难,及时向领导汇报和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倾心竭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合“进千村入万户,聚民心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我办全体干部多次深入挂点扶贫村春田村,走村入户、亲力亲为做好每一项帮扶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以我办为牵头单位的4个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近50万元,春田村的人平纯收入比扶贫前增加了300元,有效改善了春田村的公路、水利、卫生、公共文体等基础设施,扶贫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三)加强应急宣传工作。调整充实了应急领导小组,指导乡镇、部门和重点企业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全县应急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积极开展各类应急宣传主题活动和专项整治工作,例如:在5月7至13日开展了“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派发宣传资料6万多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以文辅政,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一)广泛调研。以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和重大决策为指导,结合县长和各位副县长分管的各项工作,认真制订调研方案,深入调查研究,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围绕工业、农业、交通、电力等方面,对“湖南海螺二期建设、渠江薄片茶叶种植及加工基地建设、干线公路连接线、大熊山风力发电”等重点项目深入工业园区、重点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及时报送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制定出了一批具有指导性的重要文件,如《关于新化县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四年行动计划》、《新化县涉农补贴资金信息化发放管理办法》、《新化县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办法》、《新化县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等,其中不少成果转化为了重要决策。
(二)舆情研控。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在第一时间掌握汇总舆情,再进行有效的疏导,第一时间内进行回复、答疑和澄清,通过在政府官方网站、主流论坛发帖、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与谣言赛跑,因势利导,保证正确的舆论引导,使民众第一时间知晓真相;半年以来,共回复市长、县长信箱信件340件,回复率93%以上,回复湖南红网调查函约300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呼声及时作出合理答复,回复率96%,通过及时、公开和公正的态度,较好的开展了舆情研控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
三、强化督查,确保各项政令畅通运行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我办以督查作为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以县长交办函的形式对县委、县政府中心
工作、人大和政协的意见、建议等进行专门交办;同时,正着力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92件及市政府交办的人大、政协建议提案。重点加强了动物防疫、手足口病防控、防汛抗旱、安全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等问题的专项督查;上半年共编发督查通报22期,在督查过程中,我们总结好的做法并加以推广,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有力推动了各项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有效促进了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率。
四、锤炼队伍,努力造就干部过硬素质
(一)健全办公室学习培训制度。根据实际制订政治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五下午举行座谈、交流等形式集中学习中央、省、市、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结合政治理论、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现代经济等知识进行探讨,营造了良好地学习氛围,切实提升了办公室干部的知识水平,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深化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重大事项请假制等重要办公室制度,积极倡导“工作无差错,服务创一流”的办公室优良作风,通过加大监督和检查,改进工作服务方式,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工作效能。
(三)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认真研读《党风廉政准则》,结合我县《关于“五个一律免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在购置打印机、电脑等属政府
采购范围内的物品时,本着节约财政资金的原则,均实行政府采购。全办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没有一例违法违纪案件的出现。
(四)基础性工作齐头并进。在紧张有序的办公室工作中,我们始终能够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新化年鉴》、《新化县志》编撰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续志工作进展顺利,严格按照进度要求,续修工作资料的搜集和编辑工作6月底基本完成了初稿的送审。
五、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抓督查,重实效。以督查验收为抓手,对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与否进行实地督查和督办。对上级部门的批办信件和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等进行有效督查。
(二)抓调研,重谋划。以党政中心工作为核心,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将重点围绕下一届人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招商引资、旅游资源开发,重点项目等广泛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
(三)抓办文,重质量。以高标准要求为准则,进一步提升办文质量。文件按要求和程序及时收发、传阅、送审。严格执行县委精简办文、办会精神,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四)抓素质,重提高。以现有的学习制度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与时俱进的加强学习,打造过硬的队伍素质,以适应新形式下办公室的需要。
(五)抓廉政,重作风。以《廉政准则》为准绳,结合
我县“五个一律免职”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打造人民满意的“窗口单位”。
二○一二年六月十七日
年上半年,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新农办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现作如下汇报:
一、农业服务性工作:
(一)农业工作
1、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全面完成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森林工程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的清查、录入、核实和上报工作。
2、完成大春播种面积28359亩,亩机插秧试点示范工作。
3、全面完成街道11个村(社区)6583户30754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前正在加强土地档案资料后期的管理,以迎接市、县级检查验收。
4、全街道建立科技示范18户,培育种植大户42户(其中:蔬菜大户3户,面积达100亩的1户)。
5、加强土地规模流转力度,花院村积极引进业主流转土地320亩经营花卉苗圃;安全村引进业主租地1500余亩打造集生态农庄、园林园艺、观光休闲等一体的都市农庄。
6、认真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整顿活动,对辖区内42户种植大户,9户规模养殖大户,7个农药、化肥的代销点等业主进行了全面培训。各村利用开会和赶场的形式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7、对辖区内新建的100口沼气池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农户用气安全。
8、完成上半年畜禽监测和网点调查工作。
(二)林业工作
1、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建立森林防火应急预案机制,各村落实了专职护林员,签订了护林防火管护合同和森林防火责任书。制作了森林防火标语70幅,张贴了禁止林区野外用火通告100张,发放了森林防火宣传画册1500张,张贴加强野生动物保护通告70张。
2、认真组织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植树6.2万余株。
3、完成全街道2240亩的城周屏障森林工程和1042亩渝遂高速路绿色产业带的春季抚育管护工作。
4、规划了今年林下养殖镇级示范大户35户、县级示范大户2户。现已完成镇级示范大户35户,县级示范大户2户。
5、全面完成森林二类资源调查工作。
(三)畜牧及蚕桑工作
畜牧
1、4月10日前完成13个村(社区)113个社3608头生猪、32头牛、58头羊、15070只鸡、41811只鸭、220只鹅的春防免疫消毒工作。
2、全年蚕种发种任务100张,现已发种50张。
(四)农机水利水务工作、农机水利水务工作
1、加强了水利防洪抗旱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防洪抗旱应急预案、落实值班人员,与五座小
(二)型水库承包人签订了水库安全责任书,经常对水库、场镇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汛期排查和监管工作。
2、水利普查清查工作:(1)成立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普查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加大水利普查宣传力度。(2)完成了水利普查清查任务。水利清查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座小
(二)型水库、1处水电站工程、1处水闸工程、9处泵站工程、1处农村供水工程、两处堤防工程;1处河湖开发治理排污口;1个供水企业、16个工业企业、20处建筑业与第三产业、14处河湖取水口,8处河流取水口,6处水库取水口;清查水利单位5个、灌区清查15处;规模以上机电井1处、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供水机电井5854眼的水利普查清查任务。同时建立了36个用水单位1-6月份的用水台帐。截止目前,各项水利普查清查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3、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年初办事处对各村下达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性计划,截止目前,全街道劳平投工工日15个、完成土石方量6.26万方、修复水毁工程6处、加高加固堤防1.45公里、疏通河道3.07公里、清淤渠道5公里、新建塘坝4座、打井3口、新修水池5口、新增蓄水能力20.5万立方米。
4、配合县水务局对五座小
(二)型水库进行了险情勘察和测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将五座水库纳入病险水库整治范围。
[page]
5、配合水务局协调做好县级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四期工程(金鱼滩至全德大桥段)的河堤整治前期工作,护滩、清淤7.1公里,新建提防6公里,目前该项工程已顺利进场实施。
6、对辖区9个电灌站进行普查和维护;
7、加强农机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检查;
8、切实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严格核实农机购置补贴的真实性。
二、新农村建设及规划工作: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政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特别是耕地保护、地灾防治、道路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包括巴渝新居的规划建设和d级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政策。
2、狠抓农民新村的规划,完成了水星、安全村的农民新村的选址、测绘、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该项工作即将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对花院村农民新村建设的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
3、狠抓宅基地复垦工作,按照县里下达50亩宅基地复垦任务,经宣传动员外业勾图班、测绘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经计算核实能纳入复垦面积达130亩174户。第一期已录入数据库并签订协议的有水星、安全、花院、全兴4个村共97户,复垦面积78亩,并签订了复垦协议;剩余的梁祝、飞凤、柿花、青羊、姜家岩五个村纳入第二期工作共77户,复垦面积52亩,预计于8月中旬录入数据库。
4、在危旧房改造工作中,经实地核实,我街道d级危房户共68户。按照县下达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经过反复调查摸底,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公示确定了23户属于d级危房改造对象,现已上报县建委,相关建房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5、积极抓好农村房屋确权发证工作,按照县下达的全年完成750户的发证任务,现已办理的316户,预计该发证任务于9月底全面完成。
6、在农房建设方面,截止6月底共审批了新改扩建农房39户,建筑面积7520平方米。
7、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对辖区内的每条农村公路办事处与村社区签订了公路管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公路安全预案,定期或不定期对公路管护进行了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同时对新修和改造的安全村4.5公里、柿花村2社2.1公里、7社2.85公里、全兴社区5组1.5公里、梁祝村1社1.5公里等共计12.4公里农村公路进行了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8、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面,认真组织险情排查,对排查出来有地灾隐患的安全村、水星村、青羊村共5个点发放了明白卡和地灾预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对每个地灾点的醒目处设置了地灾标志牌,并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9、在耕地保护工作方面,按照县里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书的要求,杜绝了乱战滥用耕地现象,同时做到了占补平衡,协助县级有关部门完善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10、积极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将安全村
1、
2、
3、4社花院村
3、
4、
5、
6、7社共8个社面积约5000亩土地纳入土地整治工程范围,现已经完成了施工设计,预计8月底施工队伍进场实施。
三、其他工作
积极完成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如维稳、征地拆迁保护施工、驻村、支农等工作。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对照县级业务部门和办事处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责任书,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完成土地确权颁证的档案整理的后续工作;
二是完成粮食综合直补和种粮大户直补工作;
三是完成水利普查清查及普查工作、小型水利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任务;
四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工作;
五是完成森林工程的秋季抚育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六是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畜禽监测、网点调查工作;
七是完成水星、安全村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完善花院村新农村建设后续工作;
八是完成农村危旧房和d级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农村房屋确权发证、宅基地复垦的工作,抓好农村公路的建设管护和验收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地灾灾害防治;
九是抓好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节水办在县水利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节水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挖掘潜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围绕“创建节水型社会、服务民权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升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规划、依法管水、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按照“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征收力度”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自我维持、自求发展”的发展机制,使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促进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进民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宣传,严格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省政府126号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 提高水政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在今年5月,聘请市水政科皇甫科长,优化办、法制领导来我局进行授课指导,并在局二楼会议室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水行政执法和水资源管理培训班,深入浅出地向水政执法人员讲解了水资
源、节水法规、节水技术与管理方法等相关知识,有力地提高了节水办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上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2011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期间,我县以节水法规和常识为本,以宣传活动为载体,注重实效,采取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大型宣传牌、展版、传单、横幅、咨询台、等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详细分析了我县水资源及发展利用前景,通过强势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我县水资源、节水和水资源管理现状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前景,以增强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从而为共建节水型社会奠定的良好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增强了市民节水意识和水资源观念,提高了人们节约用水、共建节水型社会的自觉性。
县政府为配合水法宣传,于6月9日专门下发了《民权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民权县城市规划区内关闭自备井和水资源征收集中整治活动的通告》(民政布〔2011〕3号),并在显著位置设置大型宣传牌公示县政府通告。7月13日关闭城区自备井和水资源费征收集中整治活动拉开帷幕,对擅自凿井或取水的十多家单位依法进行了调查和处理,执法人员
耐心地向当事人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当事人提高了认识,或主动放弃违法行为,或自行封闭所凿水井,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了行政审批手续,纳入正规管理,从而维护了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良好秩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加大力度,集中整治
在县政府发布《民权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民权县城市规划区内关闭自备井和水资源征收集中整治活动的通告》(民政布〔2011〕3号)县政府通告后,由分管副局长和节水办主任带头,全体执法人员参与积极讨论、认真研究,于7月13日就关闭城区自备井和水资源费征收集中整治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集中8辆宣传车40多名执法人员,在城区主要街道和重要乡镇巡回宣传。大家更是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顶烈日,冒酷暑,坚强地奋斗在第一线,加班加点保障在城区内按计划高标准完成任务。为期两个月,共计达到300多车次,1300多人次。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自备井用户95户,清查自备井146眼,已关闭自备井29眼,查封扣押取水设备19台,对15户非法取水单位采取了停水措施,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起,其中公安机关配合3起,立案4起,追缴水资源费30余万元,安装计量设施37家,起到显著效果。
(三)整改提高,三治三提
水利局局长杨保军强调开展“三治三提”专项活动。既是对上级精神的贯彻执行,也是加大作风建设的延续和拓展。我们深刻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好此次作风整治专项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为实现民权的“争先求突破,实现再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活动部署,坚持把思想教育、能力培训贯穿始终,把自查自纠、工作整改贯穿始终,把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贯穿始终,把加强监督、检查问责贯穿始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确保机关中的庸懒散现象得到迅速遏制,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明显增强、工作效能明显提高、精神状态进一步提升、作风纪律进一步强化,努力建设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水利机关队伍,为“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民权”提供可靠的机关作风和效能保证。
节水办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都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笔记,内容全面,丰富,质量高。大家认真参阅他人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局“三治三提”领导小组还组织专门人员节水办的学习笔记、学习心得进行点评,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三治三提”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对一些重要理论、主要观点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为推动“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四)执法学习,培训考试
11月30日至12月17日,民权县水利局认真组织行政执法培训。节水办全体人员积极参加,放弃休息,认真学习,通过相互提问,努力复习多种培训方法,增强了水行政执法能力,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培训结束后,为了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组织了一次闭卷考试,合格率在90%以上。通过此次考试活动,为参加县司法局组织的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奠定基础,确保该局执法人员资格考核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水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2012年的工作计划
1、继续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地下水管理秩序,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费目标。
2、加强文明创建,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全员法律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继续做好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3、根据市水利局的工作安排,开展计划用水管理工作。
4、加强节水管理,全面完成各项节水指标。深入持久地做好节水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5、按月做好抄表计量工作,每月定期抄表,并及时对自备井单位计量设施进行了仪器校验,确保计量的准确率。,保持目前所管理自备井装表率。
6、对业务系统进行局部改进,完善管理工作,使其步
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7、努力发展新取水户调查工作,增加取水户数量。
8、将内部人员职能进行更为明确的分工细化,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
9、做好全办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办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推荐阅读:
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06-07
县地方志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06-30
谈谈地方文献工作06-16
地方人大工作创新09-22
小学地方课程活动计划09-25
地方门户商业计划书10-13
地方病教学计划11-04
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10-25
地方税务局诚信建设工作汇报07-20
地方课程培训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