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地方财政(通用8篇)
财预[2008]364号
为巩固和发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成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05]5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调节省以下财力差异的奖励
2008年为继续引导省、市政府加大对财力薄弱县乡政府的投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增强县乡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中央财政对调节省以下财力差异工作做得好的地区予以奖励。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人均一般预算支出水平(总人口平均,并考虑分县成本差异,下同)较低的40%县(市、旗,不含市辖区,下同)进行考核,对人均支出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高于2006年水平的地区,按一定的系数并考虑各地财政困难程度予以奖励。为体现公平原则,对2007年财力水平较低的40%县人均支出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按一定的系数并考虑各地财政困难程度进行奖励。
二、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人员以及保障重点支出给予奖励
为推动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减轻财政包袱;鼓励县乡政府调整支出结构,提高重点支出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人员以及保障重点支出给予奖励。
(一)中央财政对各地2007年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撤并1个乡镇或区公所奖励50万元;按县算账,比2006年减少财政供养人员1人奖励4000元,同时对人员增长超过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县,超过部分按照每人扣减500元。
(二)中央财政考核各县重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不含上级专项补助,下同)情况。重点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和“农林水事务”。对2007年重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比2006年水平提高的县,按一定的系数并考虑各地财政困难程度给予奖励;同时,对2007年重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按一定的系数并考虑各地财政困难程度给予奖励。
三、对产粮(油)大县给予奖励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粮食、油料产业发展,逐步缓解产粮(油)大县财政困难,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食、油料生产的积极性,2008年中央财政继续对产粮大县按一定因素给予奖励,建立存量与增量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奖励机制。同时中央财政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测算分配到省,由省级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统筹考虑对产油大县的奖励。
四、对以前的财政困难县奖励基数予以补助
对于2005-2007年核定的奖励基数继续补助地方。
五、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地方各级财政要按照财预[2005]5号文件以及中央完善奖补政策的精神,结合本地区县乡财政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本地区省以下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办法,合理分配和妥善使用中央奖励补助资金,提高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一)要建立地方财政运行监控和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准确、全面地掌握财政运行情况,科学、客观地评价地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能力、努力程度和工作实绩。
(二)省、市和县级财政部门要在财政预、决算报告中,分别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奖励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措施与成效。省级财政部门要将有关情况汇总后报送财政部。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上报数据资料、奖补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地不得编报虚假信息,采取改列支出科目、先征后返或列收列支虚增收入等方式骗取中央奖励补助资金,不得截留、挪用中央奖励补助资金,不得拖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违规购买、更新小汽车、新建办公楼、培训中心,不得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否则,一经查实,中央财政要扣减奖励补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取消享受奖补政策的资格。
一、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建立完善的事权划分制度是支出责任制度得以很好实行的前置条件, 即我们必须要严格规划好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以保证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界限明确。
我们从目前全球各国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来分析, 这些国家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事权的划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在不同的体制之下又有所不同。在单一制的国家中地方政府的权利是由中央政府授予的, 而国家最高的权利属于中央政府所有。在联邦制的国家中, 联邦拥有最高的权限, 下属的各州则有部分权限;第二、事权的划分必须遵循“受益范围、效率、激励相容”这三项基本原则;第三、国家利益所涉及事权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 最主要的体现是许多发达国家如英美德都实行中央政府在国家财政关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我国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 基本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每一个时期, 尤其是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之后, 我国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 政府公共职能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制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第一、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方面的职能“越位”或者是“缺位”较为常见,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的依靠较大。“缺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大, 没有充分的维护好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第二、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的规定, 因此各级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 这对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稳定有弊无利;第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责权划分的不明确, 目前我国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责任大多重复的弊端, 除了外交、军事等重要的国家安全的事务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之外, 其他众多的事权存在着交叉混合的现象, 也可以这样说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延伸而来;第四、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占据过多的比例, 笔者举一个实例, 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支出仅仅占据了全部支出的16.1%, 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五、事权与支出责任没有相互适应, 在我国地方政府的事权由中央政府解决拨款, 中央的事权又要地方政府负责的实例非常多见, 可以说这大大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上文所述的问题交叉出现在我国各级政府之间, 造成了我国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不明确, 严重影响了我国财政机制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因此我们需要尽快解决事权和支出责任不相适应的问题。
第一、事权划分的法律化、透明化。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不同级政府、政府间的事权进行明确的规定。目前专属于中央政府的国家重要事权依旧由其掌控, 在一些政府公共, 中服务领域但对于国家经济、政治等利益重大的事权中央政府必须优于地方政府, 当然地方政府也需要在一定的领域拥有自己的权利, 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需要支持地方政府;第二、继续理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一些关系到国家安全领域、国家重大的经济利益的事权如外交、国家主权等方面需要完全由中央政府所主导, 一些虽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内, 但是部分交托于地方政府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则要果断交给地方政府, 那些地域特色较强、并且与地方居民有密切关系的应该交托给地方政府, 比如地方环境政治工作、农业改造工作等;第三、改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划分。首先中央政府的事权无特殊情况需要由中央政府承担起支出责任, 有中央转托给地方政府的事权中央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支出责任,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涉及的事权上双方应该共同承担, 属于地方政府的事项需由地方政府承担。
二、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以税种的经济属性来划分不同级别政府的收入, 也就是说这些发达国家不同级政府往往拥有不同的税收体系, 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的税收收入来支持其政府公共活动。从1949年建国至今,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在1994年已基本定下如今“分税制”的体制, 经过20年的发展以及后续不断地改革完善形成了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 “分税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各级政府间的税种没有划分合理, 相比对于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 我国的地方政府增值税的占有比例相对来说有点过高, 这样会导致无法有效的抑制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做法;第二、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份额过低, 目前国际上对于这个份额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按照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 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通常应该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但是我国的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这几年仅仅占有比例约百分之四十五;第三, 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地方政府并没有相应的税收的立法权, 而全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上因此在不同的地方一些税收就会不是很适应, 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得不到保障;第四、各级政府之间的征收税收的层次尚未得到明确, 比如说在征收一些不同级政府共同管理的事权时就会导致税收收入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可以说目前我国财政政策改革的大方向是需要不断地改善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度, 进行税收以及收入的合理有效划分, 同时也需要对我国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 不断丰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进一步理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第一、加快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制度改革。要做到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 一个完善健全的税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需要做到利用完善的税收制度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些我们做的不到位的税收领域比如资源税、碳排放税、消费税, 要做到改革完善加快这些税收的改革, 争取做到建立健全地方性税种, 完成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第二、规范政府的非税收收入, 原则上要将所有与政府有关的资源收入全部纳入政府的收入划分, 规范政府公共服务类的收费, 对于政府存在的不合理收费现象需要立即根除, 完善非税收收入的监督、缴纳、管理机制;第三、适当平衡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在保证中央财政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遵循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合理的平衡不同级别政府的税收收入, 将一些税收收入波动范围大、不稳定的税种归纳为中央税收收入, 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者是对于地方政府财政有着重大联系的税种归纳为地方政府收入。第四、适当放宽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上文说到我国是中央集权国家, 立法权是由中央集中管理的, 因此在税种的开发、税率的变更等等环节上都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保证国家最高利益的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与理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的重要枢纽。从当今发达国家的具体经验来说, 这些发达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并没有统一的制度但是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这些发达国家的财政转移制度普遍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责任做出了细致的划分, 同时考虑到了地方政府的实际财力因此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第二、财政转移制度多有明确完善的法律条文规定, 这样就可以减少其他因素对于其的影响, 避免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冲突, 有利于稳定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第三、基本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会设立专门用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税种, 并保证税种的合法有效性, 这样就可以保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稳定资金的支持;第四、许多国家对于财政支出的分配都有着严格公平规范的标准, 例如中央政府会根据不同地方政府的实际的财政情况和服务支出情况作为财政支出的分配标准。
从1949年建国至今,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在1994年已基本定下如今“分税制”的体制, 在随后的二十年时间里, 针对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与之相符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财政转移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转移支付占据中央财政比例逐年升高, 转移支付制度很好有效的保障了地方民生, 调节了不同地区政府的收入差距。 (表1所示)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财政转移支出制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政转移支出制度与我国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没有相关性或者说是相关性较弱。例如在一些由政府设立的转移支付项目中没有做到统筹全局的考虑和布局, 导致后来在实行时缺乏目的性和规划性, 最后就形成了“万岁专项”的局面;第二、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调高一般性转移支出的比例但仍旧偏低, 近几年均衡性的转移支出占据所有转移支出的2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第三、目前转移支付的专项较多、设计的范围太广。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转型支付几乎覆盖所有的项目, 这导致了一些财政支付的过度交叉从而浪费了财政支出, 还有一些专项财政支付涉及到了竞争领域会打乱我国的市场公平竞争;第四、支付资金的分配方式亟待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专项转移支出是按照“项目法”进行分配的, 但是有一些转移支付项目存在着“撒胡椒面”的现象, 还有一些专项支付项目要求资金的配套这导致了地方财政支出过多影响其正常的公共活动;第五、专项支付资金的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专项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进而导致了挤占、挪用现象的出现。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先前提是转移支付的方式与结构的合理, 而不在乎于资金的多少, 要想完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也就必须要做到进一步的优化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第一、调整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政府需要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 努力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 构建一种以一般性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出制度, 从国际成功经验来说, 需要选取一种相对稳定持续的专项税种并选择一个适当比例作为转移支付的标准;第二、健全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的决策机制。中央政府应立即建立起关于专项转移支付的审批、监督、实行的一整套机制, 完善关于专项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 能够保障这些资金的用途明确、分配公平。同时要严格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预算安排, 取消地方配套资金的安排;第三、改革目前对于竞争领域的支持方式, 要以市场调节为主要的方式, 目前我国政府对于竞争性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没有严格的规范, 这也导致了目前“小、散、乱”现象。我们必须坚决的整合市场上大同小异的专项支付项目, 抵制那些完全用于“纯竞争”项目的转移资金, 对于那些高端的科技项目应该将支出的责任交给中央政府, 最后需要建立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公示和绩效的评价机制, 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的利益最大化;第四、强化预算的管理、完善转移支付监督机制。强化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前中后期的绩效管理, 对于每一个专项资金支付项目都需要有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 当然中央政府也需要推进转移支付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以保证我国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的公平性,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转移支付项目的监督机制, 加大对于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的审核力度。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只有处理好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收入范围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这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政,中央与地方,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1]庞明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J].财经问题研究, 2004 (12) .
[2]冯兴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症结与应变[J].人民论坛, 2010 (20) .
[3]陈少毅, 傅鹏.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制度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06) .
一、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由于配套改革未能及时跟进,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一直没有深入展开。从财政支农实践看,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并未明确,中央和地方始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一)事权划分方面。事权为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在农业发展中,各级政府均承担了一定的任务,履行了一定的职责。以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贯彻意见为标志,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三农”工作实际,每年都做出了一定的工作安排,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同时,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如我省相继实施的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行动,我市实施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均属于地方事权范畴。
(二)支出责任方面。支出责任是政府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履行其事权、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财政支出义务。各级政府为支持“三农”发展,均安排了一定的财力予以支持。不考虑结余结转因素,2011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投入35.2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入25亿元、市县投入10.2亿元,占比71%、29%;2013年投入45.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投入28.6亿元、市县财政投入16.8亿元,占比63.1%、36.9%。在支出责任的划分上,虽有一定的明确,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设立要求。上一级政府就一项工作做好安排,尤其是设立专项资金时,一般要求下一级政府也相应设立。二是项目配套要求。近年来,中央在安排一些重点项目时,一般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地方配套资金。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要求县级财政按中央投入的20%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中,中央财政投入60%(享受西部政策的80%)、省级财政20%(享受西部政策的10%)、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三是对跨区域重点项目,上级政府也明确为本级事权,但在支出责任上仍要求地方分担。如淮河入江水道工程(高邮湖大堤加固)跨江苏、安徽两省,我省境内工程投资27493万元;因我省工程位于天长市,要求滁州、天长配套5494万元。
二、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影响
(一)支农资金设置重复,监管难度加大。一是在同一级政府间的事权不清问题。如中央政府,涉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有多个部门设置,如发改委组织的新增千亿粮工程、水利部牵头的小农水重点县、国土部的土地整理、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等,这些项目基本上是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中心。二是多级政府间的事权不清。如我省的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在推动,三级财政均设立专项资金。由于多头管理、项目分散,使资金监管难度加大。以县级为例,直接管理支农资金的有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国土、交通、民政、教育、扶贫等多家单位。管理部门多造成申报各自为政、实施标准不一、资金管理方式多样;同时,由于缺乏沟通,导致支农投资盲目投放、重复支持等现象屡屡发生。
(二)整合难度加大,使用效益降低。针对管理部门多、实施主体多、项目类型多、项目数量多带来的支农资金使用管理问题,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建立健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体系,深入推动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由于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影响,中央财政投入所占权重较大,并且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加之省、市专项转移支付因素,使县级整合工作难以按预期开展,通过整合有效解决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固有问题有待时日。
(三)补偿机制未健全,影响进一步投入。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粮食生产和植树造林的外部效应,说明了农业产业“公共物品”的特性,其效益是外在化的。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由于补偿机制未健全,已影响到县级财政支农投入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以全椒县为例,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该县粮食年常产为42.5万吨左右,粮食商品率达70%。为保障粮食生产,县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加。2011--2013年,该县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总投入为7.8亿元,其中县级财政2亿元以上,占总投入的25.64%。在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方面,该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共有森林面积43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6.68万亩,森林覆盖率33.6%。但目前只有公益林、退耕还林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由中央和省财政给予一定补助。此外,县财政对各类绿化造林、森林防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入较大。2013--2014年,该县共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8.62万亩,2013年投入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资金1200万元、2014年安排资金3500万元。
(四)配套要求过多,影响地方预算执行。中央和省下达的部分支农投资项目,要求市、县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这种做法对多方筹资增加农业投入有促进作用,但对市县财政来说,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也影响了地方预算的执行。一是与预算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硬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须出台的政策,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二是与地方财力不匹配。根据收入规模和预算管理体制,我市县级地方财力一般在8-25亿元,基本运转、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已使支出安排十分紧张,加之地方债务压力,县级支出预算安排捉襟见肘,再谈重点支农项目配套无疑是难上加难。如淮干(蚌浮段)工程,即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跨滁州、蚌埠两市,项目法人为安徽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由水利部淮委建设管理局代建。该工程凤阳县境内总投资20.85亿元,要求市县配套资金4.17亿元;因征用征迁费用标准问题,实际配套达到6.87亿元。因此,一些重点支农项目开工后,上级的专项资金拿来用,本级的配套拿不出,使支农项目存在“先天” 资金缺口。
nlc202309050006
三、关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
1.中央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以粮食安全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跨区域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包括跨流域的江河湖泊治理、生态环境建设;三是农业科技基础性研究;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五是扶贫开发等。
2.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承担区域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小型水库及塘坝建设与维护、农村公益设施建设与维护等;二是“菜篮子”工程;三是地方性灾害事故救助;四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
3.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事权及支出责任的界定。一是大中型水库建设与维护;二是农业生产救助、特大防汛抗旱及动物疫病防治等。
(二)健全地方支农支出财力保障机制。以界定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为基础,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间财权划分,进而实现支农支出的财力保障。远期目标,以建立各级政府主体税种为核心的税收体系,确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解决支农支出财力保障问题。远期目标需要纳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总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统筹考虑。近期目标,以目前支农支出事权划分为基础,以改进支农支出管理方式为突破,实现地方支农支出财力平衡。近期目标为过渡性措施,为实现远期目标奠定基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改进支农支出管理方式。对新出台支农政策,包括重点支出项目编制,按“谁制定、谁负责”原则确定支出责任,仅对本级支出做出安排,不再对地方(主要是县级)提出支出要求。
2.稳妥推进转移方式改革。目前,上级支农支出主要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实现,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建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势在必行。考虑现阶段县级财政收支压力、县级政府履行责任较多等实际,在支农支出绩效考核体系未健全的情况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过快增长,使支农支出增长难以有效落实。因此,从保证支农支出实际效果出发,支农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应予保留。
3.强化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核。一是建立健全地方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根据地方支农事权划分,核定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基数,并结合财政收入因素,确定地方支农投入增减,进而保证地方支农支出责任的实现。二是严格地方支农投入绩效考核。将地方支农投入、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农业部分)、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农业部分)等列为地方支农支出考核内容;同时,对支农投入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建立科学的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地方支农支出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以增强地方政府加强支农支出管理的责任。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2013~2015年项目建设规划
子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申请学校:
项目负责人: 申报日期:
XXXXXXXXXXXXX建设项目
规划论证报告
(一)XXX实验室现状 简述基本情况;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二)指导思想 规划的方针(理念)、战略思想以及总体考虑。
(三)总体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四)主要建设内容 1.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各项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与建设目标密切呼应);学校的政策措施;实施周期与步骤;资金预算与用途等。
2.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3.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4.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建设任务(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5.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校园网基础条件、数字图书信息资源和共享平台三方面建设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围绕建设目标展开);规划期内各建设项目及内容等。
6.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类项目
建设目标(要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及必要性分析;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培育与扶持、师资队伍培训与交流三个方面建设任务的具体建设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与建设目标密切呼应);学校的政策措施;实施周期与步骤,资金预算与用途等。
(五)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1.规划总资金预算及预算 2.中央专项资金及主要用途 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主要用途 4.学校自筹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5.其他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六)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七)预期效益分析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预算具体执行及财政主要工作如下:
(一)财政收入增长及超收使用情况
(二)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三)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效
(四)抗灾救灾保障有力
(五)财税改革稳步推进
(六)财政管理不断加强
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一)当前我国经济财政形势
(二)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三)中央财政主要收入项目安排
(四)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
(五)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安排
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科学管理,确保完成2009年预算
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三)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
(四)狠抓增收节支
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比2007年(下同)增加9995.12亿元,增长19.5%,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增加12645.68亿元,增长25.4%,完成预算的101.7%。
中央财政收入33611.92亿元,增加4999.97亿元,增长17.5%,完成预算的103.3%。中央财政支出36319.92亿元,增加6739.97亿元,增长22.8%,完成预算的102.5%。2008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53270.76亿元,控制在预算限额55185.85亿元以内。
2008年预算具体执行及财政主要工作如下:
(一)财政收入增长及超收使用情况
2008年,财政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增幅明显前高后低。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3%。下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下降0.9%。全国财政收入比预算超收283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超收1080.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超收收入安排情况,国务院已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2008年,农林水事务支出1821.74亿元,增长43.6%,完成预算的125.6%。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完成预算的102.4%。医疗卫生支出826.8亿元,增长24.5%,完成预算的9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3.59亿元,增长19.2%,完成预算的99.3%。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1.9亿元,增长114.3%。文化支出252.81亿元,增长20%,完成预算的99.9%。科学技术支出1163.29亿元,增长16.4%,完成预算的102.6%。环境保护支出1040.3亿元,增长33%,完成预算的10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871.35亿元,增长59.4%,完成预算的114.8%。公共安全支出875.77亿元,增长9.3%,完成预算的102.1%。国防支出4099.43亿元,增长17.7%,完成预算的100%。交通运输支出1290.77亿元,增长3.4%,完成预算的122.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22.99亿元,增长8.7%,完成预算的95%。
汇总以上各科目,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603.64亿元,增长29.2%。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5955.5亿元,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财力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用于民生和“三农”支出。
(三)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效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对宏观调控导向作了两次重大调整,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持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适度增长;促进稳定物价和缓解价格矛盾;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稳定出口。
(四)抗灾救灾保障有力
年初,努力保障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国财政拨付救灾资金479.1亿元。“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及时安排和切实保障抗震救灾资金。中央财政拨付抢险救灾资金384.37亿元,地方财政也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43.28亿元。安排中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740亿元,支出698.70亿元。
(五)财税改革稳步推进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范围扩大。执行新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房产税收制度。研究提出了成品油税费改革方案。
(六)财政管理不断加强
在加强收入征管、调整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建立通报和督查制度,加强预算执行。推进公务卡管理试点。
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一)当前我国经济财政形势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财政将十分困难,收支紧张的矛盾非常突出。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并将继续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而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2009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财税制度改革,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在2008年年末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增加4875亿元。
二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预计2009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春节前向城乡低保等困难家庭发放一次性补助,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实施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政策。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安排7161.4亿元,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7284.6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1653.34亿元,增长29.4%。
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投入,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461.03亿元,增加297.74亿元,增长25.6%。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安排200亿元技改贴息资金。增加节能减排投入,安排资金495亿元。
2009年预算收支总量和财政赤字安排。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35860亿元,比2008年执行数(下同)增加3188.01亿元(包括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增加的消费税等收入),增长9.8%。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调入505亿元。合计收入总量为36365亿元。中央财政支出43865亿元,增加8485.01亿元,增长24%。其中,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28889亿元,增加6883.32亿元,增长31.3%。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500亿元。
(三)中央财政主要收入项目安排
国内增值税14563亿元,增加1065.58亿元,增长7.9%。其中:国内消费税4434亿元,增加1866.2亿元,增长72.7%。进口税收9895亿元,增加733.98亿元,增长8%。企业所得税7605亿元,增加431.6亿元,增长6%。个人所得税2390亿元,增加155.82亿元,增长7%。证券交易印花税245亿元,减少704.68亿元,下降74.2%。出口退税6708亿元,增加842.1亿元,增长14.4%,相应减少财政收入。车辆购置税970亿元,减少19.75亿元,下降2%。
(四)中央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安排
按照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方针,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安排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3446.59亿元,增加744.39亿元,增长27.5%。教育支出1980.62亿元,增加382.08亿元,增长23.9%。医疗卫生支出1180.56亿元,增加326.11亿元,增长3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50.69亿元,增加607.1亿元,增长22.1%。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01亿元,增加311.11亿元,增长171%。文化支出279.75亿元,增加26.94亿元,增长10.7%。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1780.45亿元,增加675.35亿元,增长61.1%。科学技术支出1461.03亿元,增加297.74亿元,增长25.6%。环境保护支出1236.62亿元,增加196.32亿元,增长18.9%。公共安全支出1161.31亿元,增加285.54亿元,增长32.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080亿元。国防支出4728.67亿元,增加627.26亿元,增长15.3%。交通运输支出1887.2亿元,增加286.91亿元,增长17.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13.61亿元,增加96.96亿元,增长8%。国债利息支出1371.85亿元,增加93.16亿元,增长7.3%。
汇总以上各科目,2009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7284.63亿元,增加1653.34亿元,增长29.4%。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
(五)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安排
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889亿元,增加6883.32亿元,增长31.3%。其中:税收返还4934.19亿元,增加1591.9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1374.93亿元,增加2678.44亿元,增长30.8%,占转移支付总量的47.5%。专项转移支付12579.88亿元,增加2612.95亿元,增长26.2%,占转移支付总量的52.5%。
此外,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80.92亿元(含上年结转收入),预算支出2880.92亿元(含中央本级支出和补助地方支出)。
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科学管理,确保完成2009年预算
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二)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三)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
实施一年成效显著,中央财政延续节能空调补贴政策并做出适当调整
“绿色风”劲吹空调市场
在运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能效空调11个月后,5月5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高效节能空调补贴标准从原来的300-850元调整为150-250元,推广时间从2010年6月1日起再延长一年。新政篇幅不长,信息量却不小。
“扶上马,送一程”
除了惠民补贴政策再续一年以外,新政策中引人关注的是,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对政策调整带来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补贴标准调整的问题。财政部发布的通知上也称,此次调整是“为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空调,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成效,与新修订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能效标准”)相衔接”。据了解,新能效标准将定频空调能效等级由之前的五级,重新限定为三级,现行的一、二级能效标准分别将成为新标准中的二、三级能效产品,能效指标提高了20%以上,高于除日本以外的其他所有国家空调能效指标要求。更加节能的产品则定为新的一级能效产品。而此前的三、四、五级产品将全部退出历史舞台,“绿色”空调成为当仁不让的市场主角。按照国家节能惠民工程的相关规定,新能效标准将于6月1日同步施行,届时只有一、二级的空调产品可获得补贴。
我国空调能效准入门槛是否已具备由原来的五级提升到二级的条件?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相关权威人士,该人士表示,空调行业对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升级换代问题的争论长达五年,普遍认为其中存在较大困难。他表示,通过近一年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推动,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由此前的5%一跃达到了50%,彻底改变了我国低能效空调消费占市场主导的局面,迫使低能效产品退出市场,带动空调产品整体能效水平提高了15%。企业对节能技术和先进工艺的研发明显加强,技术环境逐渐升级,产品能效指标不断提升,能效标准升级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内、外部条件。
该人士还表示,由于近一年政策推广已经大幅拉动了企业高能效空调的生产和销售,高能效空调在得到规模生产后,企业提高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产能得到了淘汰,生产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实施新能效标准后,每一级空调档次之间成本差别也不会很大。因此,调整后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仍然能有效分担企业为落实新能效标准而面临的生产、研发成本增加的压力,以保持各能效等级产品结构均衡,保障企业“不吃亏”。可以说是“扶上马,送一程”。政策调整中还提到,2010年6月1日后,将推广产品额定制冷量调整为7500W(含)以下的分体式房间空调,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调整取消了原来额定制冷量的上限为14000W的补贴标准,7500W的制冷量完全可以适应普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可见政策调整完全是符合实际,呼应低碳、惠民主题的。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随着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若用5年时间实现在用的低能效空调全部更换为高效节能空调,每年将节电45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万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在《通知》中首次提及推广变频空调,不禁让人猜想到,也许变频空调的补贴政策也将随后推出,“研究适时推广变频空调”让国内一些已经在变频推广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摩拳擦掌。相关人士则认为,定速空调补贴力度的减小,也让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价差得到进一步缩小,因此,此次政策调整本身对变频空调的推广销售就是重大利好。相关人士也透露,受之前政策带动,属于市场高端的变频空调销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变频空调在国内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良机。
“小手推动大转盘”
对于能效标准和补贴政策的调整,相关企业大多表示出积极态度。他们认为,在财政补贴的推动下,目前企业生产已经基本转向高能效空调生产领域,生产条件成熟,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得到极大化解,同时认为这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必然反应,经调整后的补贴标准完全可以弥补成本变化。
苏宁电器集团副总裁凌国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节能空调惠民工程以后更重要的考量在于“促进节能减排和拉动产业升级”。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空调行业始终以价格和产量为竞争点,以外观、外围辅助功能为卖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倡导节能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促使企业改变研发方向,推动节能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迫使企业改变了营销策略,一些主流的空调生产企业已经停止生产四、五级能效的空调,主推高效节能产品,使高端消费转变为大
众消费,优化了产品结构,有力推动了我国空调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行业升级,这正是发挥了财政补贴“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这一政策撬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曹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补贴促使节能空调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也纷纷在国家补贴基础上进行了让利,双重价格优惠使得多年来限制高效节能空调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价格瓶颈被一举打破。高效节能空调的平均售价由每台3000-4000元下降到2000元左右,与四、五级能效产品价格基本持平。空调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为能效标准升级创造了环境,整个行业呈现出良好的技术升级换代态势。
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激励政策的引导下,去年下半年国内空调市场迅速回暖,行业走出了“先抑后扬”的趋势,其中高效节能空调的销售井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兑付高效节能空调补贴近40亿元,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近1000万台。
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仅去年推广的高效节能空调,就可以使老百姓年节约电费7.5亿元,空调寿命周期内节约电费75亿元。
曹宁表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充分证明了其成功的政策设计和高效的推广思路,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曹宁所指的是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企业的补贴方式,这使企业和地方政府生产和政策配套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国内,地方积极制定了配套补贴政策,如上海市实施的地方补贴政策,并参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变频空调给予了财政补贴。同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政策实施使全社会形成了生产、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的良好氛围,增强了消费者节能减排意识,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
(一) 规范财政分权的宪法基础与法律匮乏
导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不和谐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其法律层面的原因来说, 它无疑是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宪法基础与法律的匮乏所致。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限与职能作出明确的界定, 也缺乏协调与争议的解决机制。这种宪政上的缺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相关的财税立法, 使预算、国债、税收等法律制度, 因不能彰显宪政精神而得不到健全和发展, 从而会影响赤字、债务和财政危机等经济问题的解决。
(二) 我国财政分权法治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财政分权法治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财政分权的性质、内容和意义的认识模糊不清, 如认为财政分权主要是一个财政政策问题而非法律问题, 财政分权就是权力越分散越好, 这些观念将导致对财政分权法治化的忽视和担心, 并在实践中引发地方权力的膨胀;二是财政分权主要是分配税权, 而关于税收立法权的划分是分配税权的首要任务, 向地方下放税收立法权容易让人联想到政治上的分权, 因而影响了政府对财政分权立法的决心。
二、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问题根源透析
(一) 权力层面
集权与分权的反复导致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失衡。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而言, 利益主要表现为事权和财权, 而各个历史阶段根据事权与财权的不同划分, 中央、地方关系也一直处在集权与分权的不断调整与变革的过程之中。建国以来的分权实践证明, “集权→分权→再集权”的循环使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关系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失衡状态, 影响了体制变革时期权力分配的效果。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往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往往只是注意行政权力的划分, 而忽视了立法权和经济权力的划分。过度集权和过度分权都是不利的, 只有保持集权与分权的平衡, 才能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规范和有序。
(二) 利益层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财政自利是政府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必然现象。所谓财政自利, 简单地说就是制定的财政制度和规则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他人, 有利于本级政府而不利于下级政府的财政现象。财政自利不仅可以发生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 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之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为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主体, 从根本上讲, 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者是一致的, 但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中央政府致力于国家整体利益的追求, 地方政府则努力寻求地方利益, 处于整体地位的国家利益和处于部分地位的地方利益之间的矛盾就不可避免。
(三) 法律层面
在我国, 虽然中央政府确实给地方政府下放了不少权力, 但在放权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中央政令执行不畅、中央权威受到挑战的不正常情况,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给予地方的权力并没有从法律的意义上加以保障, 行政性放权与行政性收权经常交替出现, 从而造成“中国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调整, 基本属于政策性调整。权力的放、收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一般来说, 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都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权。但是, “宪法的性质要求, 宪法条款仅能勾勒宏伟纲要、指明重要目标, 并从目标本身的性质中, 推断出组成那些目标的次要成分。”因此, 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实际界定不清的情况。当前在我国现行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模式中, 存在着法律制度保障问题。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分配的对策
在政府权力之上有一套法律对政府权力进行规限, 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才构成宪政。理论与经验表明, 确保财政管理体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寻求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依据。
(一) 加强我国财政立宪的进程, 确立分散集中式为长远目标
我国政府财政权的滥用不是仅仅通过对一般法律 (包括预算法、税收基本法等) 的完善就可以解决, 必须从宪法入手, 进行财政立宪。
1. 当前我国财政立宪的重点内容
其一, 确立中央和地方的宪法主体地位。首先, 中央权力机关和中央政府作为宪法关系的主体是没有疑问的。其次, 赋予地方财政上独立的宪法地位。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 也具有公法人地位, 是宪法关系的主体之一。地方并不是中央的附属机构, 它应当具有独立的宪法地位, 享有适当的地方自治权。
其二, 宪法中增加中央与地方财权划分的规定。尽管现行宪法对财政权作出了符合宪政原则的基本界定, 而且《立法法》对财政、税收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等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但是, 总的来看, 我国目前的分税制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的划分不够清晰、可操作性不强。
其三, 税收入宪。税收的集权与分权是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确立、调整的重要内容。税收应是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预先设定的规范筹集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关系, 是涉及国家根本关系的宪法性法律规范。税收入宪既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也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
其四, 确立财政转移支付在宪法中的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权力的来源, 财政转移支付权是国家政治经济权力的一部分, 它同样源于宪法。因此, 确立财政转移支付在宪法中的法律地位, 这是公平观在宪法中的体现。不同地区的人民理应享有均等化的公共物品和服务, 国家应从宪法层面予以确立和保障。
其五, 在宪法中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财政立法权与监督权。财政权力是行政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由于行政权固有的扩张性和自由裁量性, 财政权力要接受必要的限制和监督。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也是最高财政权力机关, 和西方议会制度相比, 我国的权力机关对财政权的监督力有限, 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权力机关在立法中的作用, 必须重视和加强全国人大的财政立法权和财政监督权。
2. 我国财政立宪的方式
财政立宪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一是分散式, 二是分散集中式。分散式是将有关财政的事项分散在宪法的不同章节中予以规定;分散集中式是将有关财政的事项分别在不同的章节和专门的财政章节中予以规定。
我国的财政立宪可分步进行。第一步, 采用分散立法的形式, 进行税收立宪, 在“人民代表大会”一节中增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法的专属权力, 实现税收法定原则入宪。同时, 加快立法, 完善预算法, 尽快改变国库、国债和中央与地方财权划分无法可依的状况, 整顿财政秩序。第二步, 待条件成熟时, 考虑设置专门的财政章节, 即以分散集中式为长远目标, 最终实现完全的、充分的财政立宪。
(二)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财政分配并不仅仅是政府财政问题, 只有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转变政府职能, 财政分配领域问题的解决才能真正有所突破。积极培育市场力量,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只有进一步深化政企关系改革, 积极推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壮大, 才能造就出可以约束政府的强大外部市场力量, 真正有效地保证政府财政分配活动体现社会民众的意愿和要求。
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国际经验表明, 事权和财权 (或财力) 应该是统一的, 而统一的依据就是各级政府的地位和职能。规范转移支付体制,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使之法治化, 真正实现其调整地区失衡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三) 合理控制财政分配规模,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合理控制财政分配规模, 进而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优化国民经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处理“三者关系”问题上, 要统筹兼顾, 防止畸轻畸重。结合当前财政增收较快、宏观税负较重的现实, 通过适当降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使其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 以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 提高收入的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分配的结构。要转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有效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为此, 必须进一步调整现行分配结构, 尽快使财政资金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同时相应削减行政经费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 从而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 加强财政资金分配的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表示,各用票部门和单位要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作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落实“收支两条线”措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
据《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方案》规定,从2013年开始,在中央部门和单位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凡在财政部财政票据监管中心办理《财政票据领购(用)证》,并领用财政票据的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均应按照统一部署,安装运行财政部组织开发的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系统,通过票据系统用票、管票。票据系统提供两种运行模式: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在线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用票单位与财政部票据中心的实时信息交换;离线模式通过智能加密卡媒介滞后一定时间与财政部票据中心交换信息。试点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情况选择票据系统运行模式。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可以独立部署票据系统,在主管部门配置一套票据系统管理端,对本部门所有单位的财政票据进行统一管理。
财政部要求,各用票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作为规范财政票据使用、落实“收支两条线”措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
此外,财政部表示,各用票部门和单位应根据《关于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方案》规定,结合本部门和单位的管理情况,认真做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部门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的部署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各单位在改革试点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财政部票据中心。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中央和地方财政】推荐阅读:
新年工作计划(财政局地方税务局)11-10
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11-16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07-04
地方报纸的保管和利用12-31
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12-16
2024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12-31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已成立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