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

2022-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篇一: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必修一 政治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二.宗法制:

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形成民族凝聚力。

消极: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所背离。

三.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⑪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

⑪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保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⑫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其经济利益和镇压人民的反抗。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宗法分封崩溃,吸取诸侯割据教训,巩固维护国家统一需要。

⑬战国法家思想的影响。

⑭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⑮前提:秦的统一。

发展历程:萌芽:战国

确立:秦朝

发展完善:汉——元(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

顶峰衰落:明清

一.背景:秦统一

⑪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⑫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度瓦解,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各国竞相变革。

⑬思想:战国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⑭前提: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雄才大略,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

统一的大帝国。

⑮地理: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名称、各自的职责见课本)

作用:互不相属、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否认了世卿世禄制。 3.地方制度:郡县制(春秋已经出现了县,秦朝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特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无封地,无特权,无独立性(废除世卿世禄制)。 意义:⑪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革,

对后世影响深远;

⑫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 5.严苛的法律制度。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⑪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⑫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

⑬严密的官僚体系。

⑭严苛的法律。

⑮思想上的文化专制,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正统主流地位。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⑪政治: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②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确立,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

⑫经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定的生产生活。

⑬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消极:

⑪政治:容易形成皇帝专权暴政,滋生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⑫经济: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⑬文化:文化专制牵制思想自由,阻碍科技创新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汉——清)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皇权与相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2.汉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 5.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

三省的运行原则: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定型,对后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是否一致?

三省六部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两者有本质区别。 6.宋朝:二府三司制

二府:中枢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作用:①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7.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实是相权的反弹)

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8.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时期)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直接原因:吸取元代宰相专权引起**的教训;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权力过大。

意义: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设立内阁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

内阁制特点及影响:

自身品级不高,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产物,不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后期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9.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

原因: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特点: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民主的批判思想,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消极:一人独尊和绝对君主专制的出现,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极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秦朝地方上设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⑪原因:西汉初年王国问题. 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主要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⑫解决:①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未

根本解决,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②汉武帝设刺史对地方实行监察,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zhòu)金

夺爵,剥夺列侯爵位,设置中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⑬结果: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的发展。

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⑪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背景:

①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②为避免自身凭借军权夺取天下的历史重演,巩固统治。

⑫措施:

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臣兵权。

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

作用: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设置通判,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⑬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②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⑭启示: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对地方应适当给予权力,提高地方的积极性。

③要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3.元:行省制度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血缘世袭的控制到皇帝任免);

②地方管理制度不创新发展;

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三.选官制度

1.目的:根本: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直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演变: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和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

隋唐: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⑪隋唐产生科举制原因:

①经济:随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能够参政议政(根本动力)。

②政治:士族衰落,门第选官难以维持下去,统治者为抑制士族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

势力,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维护统治。

⑫含义: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宋:“重文轻武”,更为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

明清: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趋势:世卿世禄→举荐制→科举制。 3.影响:

⑪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⑫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参政机会,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⑬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⑭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限制新型人才的成长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⑮科举制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⑪含义: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

⑫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巩固专制统治。

⑬演变:

秦朝:御史大夫。

汉初: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到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宋代:通判。

明清: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百官,设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合称“科

篇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

必修i——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教案

单元综述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学法指导

1、要注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

2、要注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3、要注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整体线索。 1 2 3 4 5 篇三: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必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编写人刘德清审核人:刘红霞 [课标要求]

22、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3、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4、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5、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整体感知] 学习本专题,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翻旧的封建政权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然后经过多次的政治动荡和政府更选,或者通过多次改革才逐步完善起来。资产阶级代议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权利法案》颁布的条件、内容及其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二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三是法兰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四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资产阶级代议制作为资本主义的间接民主形式,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和反映。同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学习过程]

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 光荣革命

1、 原因

2、 过程

3、 实质及影响

(二) 限制王权的法案

1、 法案 (1)《权利法案》a时间: b内容: (2)《王位继承法》a时间:b内容:

2、法案颁布的目的:

3、结果(影响):

(三)小密室的演变(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涵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

是下院多数党首脑。

2、形成:

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4、内阁制的作用: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原因)

2、内容:

3、影响: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

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时间:原因:

2、 内阁权力的膨胀 时间: 表现:

原因:

二、美国1787年宪法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背景——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2)可能性:

2、1787年宪法的制定 时间、地点、制定机构: 原则:分权与制衡 内容:

评价:

(三) 从“邦联”到“联邦”

1、《联邦宪法》的实施

2、宪法实施的结果:

3、影响:

(四) 两党制的雏形

1、 形成:

2、 实质: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二) “一票共和”

1、1785年宪法的制定 时间: 内容:

意义:

2、艰难的共和之路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背景:德意志统一 原因:

经过: 影响:

2、帝国宪法的制定 时间: 内容:

评价: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 确立:19世纪70年代 方式: 特点: 类型:

发展:19世纪70年代后。 作用: 局限性: [重点突破]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1)亦称“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2)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远离至上权力,“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

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3)作用: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英王是英国国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国民效忠的对象,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进步性与局限性

(1)内容:①立法权归于国会a.国会实行两院制;b.参议院、众议院的选举规则;c.立法权归于国会,法律的实施经总统批准;d.国会拥有宣战权;e.参议院对总统任命权、缔结条约的审批权;f.在职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③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④“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

(2) 进步性: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3)局限性:①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所以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②以财产多少为划分标准。

从政府各部分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和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 同: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他们国体一致,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2)他们的政体不一样。①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如英国。②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为依据,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共和制的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从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上看: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又有行政大权。德国:德国首脑(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帝国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立法权;德国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因此,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

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亦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

a、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b、遭到洛克等思想家的反对 c、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3、美国1787年宪法制宪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 d、狄德罗

4、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5、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行政权归总统②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有特赦权③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④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于() a、拿破仑统治的确立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7、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深远意义在于() a、杜绝复辟势力b、推翻了帝制 c、确立了民主政治 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8、1875年以后,法国代议制的最高行政首脑是( ) a、首相 b、议会议长 c、总统 d、总理

9、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法律必经哪一机构同意才能最终有效() a、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大法官

10、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这突出表现在( )

①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②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④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12、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议会拥有立法权

13、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②军队的总司令,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德国首相与英国首相最大的不同是( )

a、由君主任命 b、对君主负责 c、是内阁首脑 d、主持政府工作

15、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是( ) a、《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b、《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宪法 c、1787年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宪法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6、英国历史学家将1688年宫廷政变称之“光荣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得成功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

17、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中,女王的政治作用不包括() a国家元首 b国家的象征c政府首脑d英联邦首脑

18、1787年宪法是美国国情的产物,下列最能体现其国情的是( )

a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b立法权属于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两院组成 c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d行政权赋予总统,有行政、军事、批准或否决国会的法案等职权

29、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个机构拥有宣战权() a总统 b国会 c联邦法院 d国防部

20、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叙说,不正确的是() a享有行政权b不能连选连任,有期限制

c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有特赦权,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折回地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斐逊作品选》

请回答:(1)请依据材料一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 (2)该政府机构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原则?

(3)杰斐逊的言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否得到体现?请举例说明。

22、阅读下列材料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归纳德意志帝国皇帝有哪些权力?

(2)据以上材料,评价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的虚实。

(3)根据以上法律条文,德国的政体如何?

三、问题:

23、结合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形成,指出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4、(选修要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发展。请回答: (1)英、法、美、德四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各具有什么主要特点?(不同之处)

(2)概括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过程(相同之处)。

(3)为什么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能够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 1-

5、aaabc 6-

10、ddcbc 11-

15、bccbc16 —20ccdbb

21、(1)联邦政府的结构:①根据宪法,国家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法律须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②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有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拥有很大权力,他即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③根据宪法,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2)权利分配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没有。因为在美国最初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白人成年男子,广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等被排斥在外,至今美国的种族歧视仍很严重。

22、(1) 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可以召集、召开或延期或结束两院。 (2) 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绝对实权。(3) 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

23、不同: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元首;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③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作用很小。

原因: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是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24、(1)主要特点: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美国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混合;

法国共和制为其政体形式,总统权力极大。德国为联邦君主立宪制,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

(2)首先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旧制度;接着召开议会,制定宪法,确立国家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规定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再根据宪法的规定组建政府。 (3)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能够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平等竞争,在政治上则要求民主;二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广为传播,为民主政治奠定思想基础;三是英、法、美都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

篇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的 “贞观之治”

一、概况:唐太宗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二、原因:唐太宗在统治过程中,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励精图治,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三、主要表现:

1、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选官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魏征直言);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

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

5、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具体措施:

◇武力征服(战而后和)

①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 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②设置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都护府是军政机构,直接派官员、驻军队、管理边疆) ◇和亲——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评价:①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教学拓展】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

①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③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

①友好的对外政策

◇设立专门机构鸿胪寺接待外宾;

◇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对各国使者,以礼相待;

◇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②开放的文化政策

◇佛教、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

◇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

◇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

评价:

①友好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②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东亚文化圈),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日本的“大化改新”。

7、影响

1、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

2、贞观年间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3、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一、巩固国家统一

(一)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明朝一些降将被清朝封为藩王,镇守南方,主要有三:平西王吴三桂,镇云贵;平南王尚可喜,镇两广;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

1、原因: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各自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尤其是吴三桂,在云南充任官吏、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训练军队、赋税自留、不听中央??康熙帝除鳌拜后,三藩成为他最大的心病。

2、经过:当时,朝廷上主张不可撤藩的占绝大多数,20岁的康熙帝力排众议,毅然下令撤藩,并亲自指挥平叛。同时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二)统一台湾

1、原因:(1)明后期,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反侵略之举,维护主权。 (2)但收复台湾后,郑成功作为明朝遗将,据守台湾坚持抗清。——清已统一大陆,郑氏割据台湾,使台湾与大陆分离,显然不利于国家统一。

2、过程:(1)攻:1681年,郑克塽即位;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派施琅攻占澎湖, 郑克塽投降;

(2)守:随后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还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台湾重新归属中央政权。

【知识延伸】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是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端

3、影响: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三)平定蒙古准噶尔贵族叛乱:

1、原因: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征服南疆回部,进兵青海、蒙古、甚至与沙俄勾结,提出单独统治北方边疆,脱离清朝独立政权的无理要求。实为边疆的分裂叛乱势力,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

2、经过: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乌兰步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又切断了噶尔丹去回部、青海及联络西藏的通道。众叛亲离的噶尔丹服毒自杀,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息。

3、意义:①扫除了漠北、西北地区一带不安定的因素,稳定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②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管辖与治理

③增强了对外反侵略的能力,筑起了一道抗击沙俄南侵的铜墙铁壁

(四)加强民族团结(总原则: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对汉族:

1、措施:①崇尚儒学,尊奉孔子;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2、成效: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

对其他少数民族:

1、措施:①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②册封**(顺治:**;康熙:**、哲布尊丹巴、章嘉)③设“木兰围场”,建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使之成为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

2、成效:既加强了民族团结又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思考】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有什么意义?

通过康熙帝的努力,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走向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帝的实践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维护国家主权,击退沙俄入侵

1、原因: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袭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

2、目的:为了巩固东北边境(注意:东北是满清发源地),维护国家主权,康熙决定击退沙俄。

3、性质:反侵略战争。

4、经过:康熙帝提出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中国谈判建议。

5、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内容: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东属中国

▲性质:两国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

▲影响: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俄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6、影响:巩固了东边边疆,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使用“中国”国号)

【知识拓展】在近代,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三、康乾盛世

除此,康熙帝还革除旧制,施行新政,治河重农,提倡文教,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国家,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伸向中国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康熙自评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材标题把康熙帝定性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儒学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一、开创儒家思想

(一)背景 1 封建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孔子决心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

(二)内容

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政治概念 ....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局面。 (克己复礼)

③ 评价:

消极——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积极——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伦理概念 ....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处理人际关系的的最高道德标准。② 关于仁的做法:老百姓——“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统治者——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③ 评价:积极——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消极——仁爱有等级

【辨析】礼与仁的关系:

只有礼而没有仁,就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

只有仁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线

3、中庸(协调礼仁方法)——哲学概念 ....①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②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礼、 中庸

思想核心 思想基础 中介

(三)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二、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标:——“成人”,成“君子”。

“成人”: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成君子”: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

评价:积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

消极——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编撰“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三、评价孔子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

②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启发、借鉴;

③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一、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作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并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哲学方面:

1、哲学观点: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②理念属于人的思想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2、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

(二)生物学方面: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三)物理学方面: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四)逻辑学方面:提出三段论,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至今仍被学术界

尊为权威。

(五)教育方面:影响亚历山大,并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和逍遥学派。

(六)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之道”即事物都有过度、不及和中间三种状态,并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七)精神遗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充分体现其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

说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作为师生,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但却彼此尊重。柏拉图认为亚里士多德代表“柏拉图学园”的头脑,亚里士多德“爱师”但“更爱真理”。正是“柏拉图学园”浓厚自由的学术氛围和亚里士多德自身的不懈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铸就了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二、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中庸之道”的比较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①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

③ 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三、阶级属性: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美国国父华盛顿

一、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1、背景:①英国殖民主义压迫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

2、战争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过程:①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当选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

②1775年,来客星顿的枪声——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③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确立了军队和领导人

④整顿、训练大陆军——对保证战争最后胜利起重大作用;

⑤1776年,解放波士顿——北美人民的首次重大胜利;

⑥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⑦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士气;

⑧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转折点

⑨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对英宣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国际性战争

⑩1781年,约克镇战役——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

⑾1783年,美英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4、评价: ①反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建立北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②促进北美资本主义发展。③华盛顿接触的军事才干和爱国精神。

二、开创美国民主政治

1、背景:①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拒绝接受王位,辞去大陆军总司令职务,回乡务农。②邦联政府软弱无能,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a、1781《邦联条例》——邦联制国家(邦联国家,由13州构成;松散联盟,各自独立,政府无权干涉各州内政;邦联未设总统),邦联没有真正有效的行政权威,各州各自为政,全国一片混乱

b、1786年,马萨诸塞谢司起义

c、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经过:1787年,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会议主席,《1787年宪法》 ①确立了联邦制国家,组成一个真正的全国性政府来代替之前的松散联盟

②国家元首为总统,实行三权分立

3、意义:①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安全,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

障。②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为西方国家所效仿。

4、评价:华盛顿为制定宪法,建设民主作出重要贡献

三、担任美国总统

1、第一任期(1789——1793)

② 经济: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③ 外交: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保证国家和平;

④ 制度:创立总统否决制;

2、第二任期(1793——1797)

①巩固第一任期内的成果;

②政治:维护联邦的统一,尊重宪法和各项法律,摈弃党派偏见,弘扬宗教和道德

③经济:西进运动

④外交: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争;——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导

⑤制度:创立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

四、评价华盛顿

1、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

在美国数十位历任总统中,华盛顿和林肯是受后人崇敬的两位最伟大的总统。然而,两人造就自己历史英名的行为模式,却不尽相同。林肯依靠“有所为”而成就英名。??。华盛顿的历史英名造就,主要靠的却是他终身一贯的“有所不为” ?? —— 张光《谁造就了华盛顿不朽的英名》)

有所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首任总统

有所不为:①拒绝当国王 ②辞去大陆军总司令 ③不当终身总统

2、总评:①坚持民主,警惕专制,他的精神与他所确立的原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②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 的称号;

一代雄狮拿破仑

一、荒野雄狮

1、勇敢好胜

拿破仑出身贫困潦倒,却磨砺了他宁折不弯、奋发自强的个性;

五年军校生涯,受人嘲笑,强化了他孤僻、好胜的性格和勃勃雄心

2、卢梭的学生(少年求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18世纪80年代是法国大革命的酝酿时期。他迷恋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卢梭等人的作

品对他影响很大。他产生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

3、机遇垂青

①1793年,围攻土伦——暂露头角;

②1795年平定保王党叛乱——声名远扬

二、军事征程

(一)前期作战(1796—1810)

1、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第一次反法同盟

【思考】英、俄、普组建反法同盟的目的是什么?击败反法同盟有什么意义? 原因:英——维护欧洲霸权; 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意义: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2、1798年,远征埃及(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3、连克强敌

①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

②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1805年,发动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重创反法急先锋普鲁士

④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1810)——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奥地利公主嫁给拿破仑,标志拿破仑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二)后期作战(1810—1815)

1、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原因: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结果: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2、1813 性质:欧洲民族之战

结果:法军惨败

影响:欧洲各附庸国及小邦趁机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3、1815年,滑铁卢战役(即与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结果: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三)综评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

1、进步性(早期战争):它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抗击了反法同盟对法国的进攻;同时将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势力;

2、侵略性(后期战争):奴役了欧洲许多国家的民族和人民;

篇五: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班级 姓名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基础知识回顾】

1、秦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

(1)过程

①灭六国时间(前230——前221)

②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修直道、长城

③前220——前214年,派屠睢征岭南,修灵渠,置郡县。——岭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

④管辖“西南夷”,开辟“五尺道”——西南夷地区开始归属中央

(2)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诸侯混战局面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个结束···

③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两个有利于···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目的:巩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 (2)措施:

1、中央官僚机构:

①皇帝制度: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的至高无上。——核心

②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三公:a、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为“百官之长”。b、御使大夫:“掌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秦始

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在,而是自掌军权。

2、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废分封,行郡县 (1) 郡→县(道)→乡→里→亭。

(2)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兵事)、监御史(负责监察)。

(3)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4)特点和意义

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c、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巩固练习】

1-15 caabb adadd bddac

2、解析:a 皇位继承制是对商周时代世袭制的沿袭,故可排除③

6、[解析]a 秦始皇创立了君王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16、(1)政治上:废除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将六国旧贵族迁至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驻到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8分) (2)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同: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第二篇: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21.历史转折

第21课 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1. 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教学内容】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召开:

①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②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内容(采取的措施):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①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姓“资”姓“社”问题;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大”主要内容:坚持两个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加快两个步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③理论完善: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了规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 以上五种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②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教学重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热点试题】

1.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 2. 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 3.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4.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其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什么区别? 6. 分析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

【热点试题】

(2012年)39.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醋精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

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答案】

(2)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3)相似原因及说明:

面对困难,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面对“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4分)

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运动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机遇。(4分)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4分) 【解析】

(2)关于招商局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如“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

(3)先弄清19世纪70年代招商局创建和1979年以来招商局新生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及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分别从“困境”、“机遇”、“制度创新”等角度回答“两次辉煌”的原因。

(2011年)19.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图6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改革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体制创新;B项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C项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010年)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②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

第三篇:高中历史导言课教案

高一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高一学生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很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高中历史学什么?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和历史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价值还不清楚,初中常见的历史学习是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好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方法单一,同时学生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也非常薄弱,这无疑给高中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身的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在初中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单一,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十分必要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老师在这里祝贺大家升入了高中,正式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老师姓谢,名正燕。诶,同学们注意了,一听老师的名字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呀,花谢了又艳?其实不是这样子滴,老师的名字是燕子的燕,而不是花开正浓的艳,想来老师的爸妈在取名字的时候也是考虑到矛盾这一点而没有选择这个“艳”。那么在接下来的高中历史课程就将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来学习完成。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历史,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进入高中了要学习高中的历史课程了,那么相信同学们都想知道高中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解决的问题了,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历史?在同学们眼中历史什么呢?

一、什么是历史?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生:……

展示名人眼中的历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 历史是可以随心所欲给人打扮的洋娃娃

——胡适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展示材料:历史的来源

英语历史(history)一词与故事(story)一词共同源出希腊文historia,意为“一个人的调查记录”。 汉语的历“史”是历和史两个单音节词的合成词,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两个词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师:对历史下定义,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史实,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的书本研究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史,指人类所经历和创造的一切,指人类的全部过去。

我们了解了历史的定义,下面来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展示名人的观点

1. 读史使人明志

——培根

2.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列宁

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4.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龚自珍

5. 忘记昨天的苦难,就会导致明天的灾难

——梅汝敖(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大法官)

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历史才能不忘昨天的苦难,避免明天的灾难 学习历史的意义: 1. 长智慧明事理 2. 提高人文素养

3. 增强民族荣辱观和历史责任感 4. 生活需要(旅游、收藏) 5. 高考必考科目

三、怎么学习历史? 师:我们了解了学习历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意义,那么这样具有深刻意义的学科,我们该怎么样学习呢,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 生:……

1、首先认清历史学科不是一门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

2、及时做好教材的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

3、要学会把看似零散的历史知识通过各种不同的联系进行体系化、逻辑化、专题化的整理

4、在弄懂弄通教材知识点基础上还要多练笔,多看历史书籍(尤其是熟读教材)培养史感。

5、在今后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历史应.试技巧,并学会在考试中灵活应用。 具体说来就是:

1. 会预习 ——寻找和提出问题

2. 会听讲 ——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上课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口到”、“心到” 学习口诀

学习历史有诀窍,掌握方法最重要 认真读书不可少,联系实际多思考 历史脉络要理清,人时地事记分明 前后因果多分析,情景实践加创新

四、高中历史学什么?

师:我们了解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那么高中历史具体要学习什么呢,它与初中历史又有着怎么样的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初中:是什么(事件、时间、人物) 高中:是什么(特点)、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等

师: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的重点是历史的原因、本质以及其意义,当然历史的事件我们也要牢记!!这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是出发点,是基础,是根本。下面我们来看看高中历史学习的具体内容。 必修课程:

一模块:政治文明历程 二模块:经济成长历程 三模块: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课程: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和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历史必修一,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这本书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分为:

第一,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重大的政治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 第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重要政治人物,如美国的华盛顿和中国的孙中山

第四,重要的历史现象,如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师:学习本册的意义,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政治活动室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够更加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怎么学习历史,高中历史的教学安排以及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学习内容,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史又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高中历史学习阶段的重要领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为同学们今后学习政治史这个模块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一学生历史的导言课,分为四个板块:1.什么是历史?2.为什么要学习历史?3.怎么学习高中历史?4.高中历史学什么?在准备的过程中,备课应该更加的充分,导言课的内容应该更加充实,更加吸引眼球,教学环节的过渡上衔接准备得不是很好,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很单一,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些问题。

第四篇:高中历史《儒学的兴起》教案

二、儒学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重点: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教法 问题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儒家学说因顺应、维护社会新秩序需要而取得“独尊”的思想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它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它的演变原因及影响。 【讲授新课】

一、儒学发展的低潮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的原因。

2、简述“焚书坑儒”。

3、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课堂探究1: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⑴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⑵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5、P9学习思考: (二)讲解

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2、概况:①焚书:a焚书的范围;b不焚的书。 ②坑儒:警告文化人

3、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②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③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b、使儒学走向低潮。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分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评价汉武帝的文化体制改革。

3、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态度的异同。 (二)讲解

1、原因:⑴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政治:王国问题。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⑵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⑶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特点:外儒内法

3、评价(影响):⑴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⑵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⑶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⑷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相同:①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治;②实质:文化专制;③作用: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不同:①政策:秦始皇对儒学排斥、打击,汉武帝则尊崇;②原因:秦始皇面对刚统一的国家,需要巩固君主专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成为政治需要。③影响:秦始皇时儒学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则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三、儒学教育的建立--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汉武帝创立的教育体制。

2、分析其影响。

3、P11学习思考

1、2 (二)讲解

1、教育体制: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⑷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儒学的全面影响

(一)阅读第四目,思考:

1、结合必修一的内容,说一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结合必修一的内容,简述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3、分析科举制考试的特点。

4、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二)讲解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课堂小结】

1、儒学兴起的表现。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⑵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⑶“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⑷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

答案: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板书设计】

一、儒学发展的低潮

1、分析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的原因

2、简述“焚书坑儒”

3、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2、评价

三、儒学教育的建立--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1、教育体制

2、影响

四、儒学的全面影响

1、选官制度的变化

2、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3、分析科举制考试的特点。

4、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五篇: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法教具 问题探究法、 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从孔子引入。让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教师补充材料。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不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原因 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⑵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⑶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⑷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

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生先看书完成表格,然后再进行讲解。

(一)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

1、孔子——创始人

⑴地位:教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 ⑵生平:春秋末期鲁国人 ⑶主张与成就 A、思想主张:①:“仁”与“礼”的学说——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 活动探究1: 材料

一、子曰:“仁者爱人。”(什么是仁?) 材料

二、“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怎样实现仁?什么是礼?)〔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

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仁在政治上的推行) 材料四

敬鬼神而远之。(实际上也是民本思想)

⑷评价:a、包括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c、“爱人”但是有阶级性的。

活动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 子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⑴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孔子“仁”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⑴主要内容:谦慎、宽容、守信、灵敏、宽厚。主要目的: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类自身发展。⑵在当今社会,儒学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意义。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我们要吸其精华为今所有,并将其发扬光大。

②“礼”的学说:实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教育方面:

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②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④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 C、整理文献:孔子:《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的《论语》 思考: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⑴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 ⑵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⑶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2、孟子——继承发展

⑴生平及地位: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⑵思想主张

A、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②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B、伦理观: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丰富完善 ⑴生平: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⑵主张:A、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B、政治思想: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C、伦理观: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 ⑶评价:A、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成为“显学”。B、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荀子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一般还是把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讲析: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但他的学说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老庄之学

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

老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道学的奠基:——老子 (1)生平:春秋时期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孔子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通过《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 (2)基本思想主张: A、万物起源和演变:“道”。B、朴素的辨证法思想;C、消极悲观的态度。 问题探究: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3.道学的形成——庄子

(1)生平: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

(2)基本思想主张: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三)法家思想

1.法家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推行的变法 (自主阅读)

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⑵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A、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B、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⑴战国时期法家的不同流派: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重难疑点解析: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解。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 “势”主要是指“权重住尊”的权势、威势。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

⑵韩非的思想主张: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②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③哲学方面。

3.影响: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③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四)墨家的主张

1.墨家的风气: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③讲求实际功利 2.墨家的基本主张:①“兼相爱、交相利”;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3.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自主阅读)

(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他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这就是有名的“三表法”。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4.“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

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 三.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①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孟子和韩非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板书设计】

一、百家争鸣

1、概念: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3、原因

4、性质

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三.影响

【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

教学反思

第六篇:高中历史教案第5课

1.7新思想的萌发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和《康輶纪行》;徐继畲和《瀛环志略》;《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比较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与《资政新篇》内容的主要不同。(2)指导学生比较《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异同。

3.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2)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重点。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2)《资政新篇》是重点。《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

2.难点分析: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是难点。《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政新篇》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师: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谈谈这些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思考并作答)

1 师: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引起了思想界的巨大变化,这就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问题。(板书第七节的课题)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师: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让学生阅读课本这一子目的第一段,并概括当时中国思想界这种局面的表现及原因)

生:(阅读课文并概括)

师: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为什么会萌发? 1.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师: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课本的有关内容)

生:(与教师共同回忆)

师:在清朝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处于“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中国思想界,却出现了一丝生气。(让学生阅读课本这一子目的第二段)

生:(阅读课文)

师: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感到空谈义理、考据之学,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继承了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学风,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民族危机的出现

师: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忆、思考并作答)

师:鸦片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落后。(让学生阅读课本这一子目的第三段)

生:(阅读课文)

2 师:在鸦片战争中,船坚炮利的英国侵略者打败了日益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者,中国开始出现民族危机。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二、新思想的萌发 1.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

师:林则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方面起了开拓作用。有哪些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呢?(让学生阅读课本这一子目的第一段并进行概括)

生:(阅读、思考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指出以下两点)第一,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使广东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第二,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让学生阅读课文的两段小字,了解林则徐进行外交斗争和购买西方军械、研制战船的有关内容)

生:(阅读课文,加深印象) 2.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魏源是新思想的另一位倡导者。鸦片战争以后,他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海国图志》一书。魏源为何编写《海国图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的一段资料)

生:(阅读资料并思考)

师: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生:(思考并作答)

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可见,“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海国图志》一书的历史作用。

3 生:(阅读课文,思考并作答)

师: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3.介绍世界知识的重要书籍

师: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重要的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课本中有关这两部书籍介绍的文字,可让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印象)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的有关小字内容,明确林则徐、魏源所处的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点)

师:最后,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新思想“新”在何处? 生:(思考,归纳)

师:(概括)第一,林则徐、魏源等敢于冲破传统思想束缚,“开眼看世界”;第二,他们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主张“师夷长技”,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第三,它首开“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世思想家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林则徐、魏源等人毕竟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他们终究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因此,他们的新思想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师:《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于1859年冬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主要内容

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的一段资料,思考、概括《资政新篇》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

4 生:(思考并概括)

师:(对学生的概括作简单总结)这段资料提出了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有:第一,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第二,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第三,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我国内政。(引导学生比较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的异同)

生:(思考并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作简单归纳)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政治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效法西方民主政治,改革内政,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

师:《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资政新篇》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指导学生联系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结合《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

生:(思考并互相讨论)

师:《资政新篇》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主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资政新篇》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当然,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要求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生:(阅读教材,从其革命性、进步性、空想性方面加深理解)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把太平天国前后期两个纲领《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作一个比较)

生:(思考并互相讨论,然后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从产生背景、社会经济主张(前者主张发展私有制,后者主张消灭私有制)、群众基础、作用、反映同一时代不同特点等方面进一步概括〕

小结: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是鸦片战争期间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思想界的巨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新思想对以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

上一篇:高中物理研修总结下一篇:高中学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