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共11篇)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 篇1

一、学 科: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舞蹈音乐

三、课 型: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 具:磁带、录像带、VCD、DVD。五、教学目的: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

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

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VCD/3 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的舞蹈)

(三)芭蕾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舞蹈,接着我们来欣赏芭蕾舞,芭蕾舞中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芭蕾舞,有西洋的芭蕾舞,我们先来欣赏中华民族芭蕾舞。

1、《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CL24)吴祖强等曲芭蕾舞 作者介绍:P32 熟悉书中的两段主题音乐 剧情介绍:P31 欣赏要求:看书后的问题P32 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引子 ‖:A: ‖ ‖:B: ‖ ‖:A:‖

先请大家一起来视听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注意每段一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再看芭蕾舞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表演。(欣赏后讨论并回答书中的问题)

1)、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一个紧凑,一个宽松。

情感:一个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一个是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乐器:一个是以单黄管为主,一个是以大提琴为主。

3)、虽然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剧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第11格)

接着我们来欣赏西洋芭蕾舞。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问题: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听完后,问:“四小天鹅”舞蹈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四小天鹅纯洁可爱的品质)。

(四)、现代舞

《大河之舞》选段(第10格)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是什么?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请同学先说。(《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五)、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上次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现在请班上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表演一段,大家欢迎。(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表演舞蹈)

先请她们做了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了解了哪些什么?(先请同学作回答)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应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华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比较鉴别中学会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板书:

课题:舞蹈音乐

1、艺术性的民间舞《洗衣歌》

2、曲式结构:三部曲式 引子 ‖:A: ‖ ‖:B: ‖ ‖:A:‖

3、西洋芭蕾舞《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

4、现代舞《大河之舞》选段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 篇2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领域也深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把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是实现教育信息技术新常态的关键。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态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 使得教师、学生、环境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 让教学活动真正“活”起来,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音乐与学生的互动。

高中音乐是培养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让高中音乐教学信息化, 综合教师与教材的作用, 传递知识的方式全面化地拓展教学范围, 使音乐课堂成为一个音乐资源共享地, 能够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首先, 音乐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音乐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 需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音乐是一门具有多类信息的学科, 音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巧、明确音乐内容, 还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高中音乐课堂上, 大部分音乐知识比较陈旧、枯燥。因此, 教师要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 通过信息技术使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 展现给学生一个生动的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 音乐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音乐教学内容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艺术知识, 这种内容是音乐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创作的, 要让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比较困难。因此, 高中音乐教师要把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知识,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播放器等视听工具, 把深奥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直接的影像内容, 使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所降低。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较好地展现深奥的音乐思想, 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二、构建信息新常态下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建议

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教育信息化的新常态不仅能拓展音乐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还使教学形象化、生动化, 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信息化新常态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展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全面、有效、立体的课堂, 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音乐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获得音乐知识。

(一)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扩大音乐教学内容的资源量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仅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音乐知识, 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资料, 而学生仅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学习, 并没有任何延伸和突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也要随时利用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的音乐知识, 进而开拓视野。教师可在教学之前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查阅和搜索作业, 让学生自主地利用互联网来探究知识。

(二)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激活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

教育信息技术能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其能够直观、生动、形象、色彩分明地展现出音乐的本质, 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注入新鲜的活力, 改变原来的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 让学生能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歌曲演唱、乐理讲解、作品赏析等多方面都要利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 使教学上的疑难点变得形象化, 具体化。比如, 让学生欣赏《辽阔的草原》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景视频,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草原的美, 使他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视听结合。这样做, 学生不再凭空想象难以理解原生态歌曲, 而是会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感受, 对歌曲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三)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促使学生成为主体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使音乐课堂“活”了起来, 进而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 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 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体验, 比如, 欣赏《好汉歌》时, 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水浒传》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一边听音乐, 一边观看视频资料, 去理解歌曲的曲风、节奏等。之后, 教师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 说出这首歌的风格特点、旋律节奏等, 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知识, 这离开不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比如, 在讲授《童谣》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和创作, 结合这首歌的曲调来编制一首体现自己童年色彩的歌谣, 要突出歌曲的节奏, 并具有鲜明的主题, 还要考虑到如何使用乐器来展现出歌曲的最佳效果。学生独自完成这些任务有困难时, 需要小组合作,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来查阅资料, 拓宽知识面。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总之,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 并使这种融合更具科学性、有效性, 进而丰富教学内容, 活跃教学氛围, 把音乐教学引向新的高度上, 使音乐教学充满人文气息、艺术气息, 进而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林颖.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特色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 (5) .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 篇3

关键词:高中阶段 音乐课程 素质教育

1、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尝试工作,主要是探索如何把课程设计和教材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并加以发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证明,把过程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过程和方法的地位,努力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1.1体现学科特点,突出听觉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科特点,强调听觉体验是音乐审美和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将听觉体验渗透于音乐教学不同的模块中,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要在音乐审美的听觉体验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情感体验与音乐艺术表现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艺术化、情感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表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善于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魅力。在技能性较强的选修模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音乐的审美性和体验性、参与性与实践性。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特长爱好和音乐技能。

1.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关键是培养“音乐的耳朵”。因此,首先要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潜能,应看作是亟待开发的“第一课程资源”,要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个性化的音乐活动。要重视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和在集体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机会。教师要丰富和提高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新开设的选修模块的教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因材施教的经验。

高中音乐教学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注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

1.3师生平等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高中音乐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这四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列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音乐学习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综合,拓展背景,有效地发展学生们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引入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以音乐为媒介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要坚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这一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教师不但要爱护和尊重学生,还必须自觉地完成角色的转变,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技能训练者和伦理说教者,转变为发掘学生主体精神和音乐潜能的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生的知音者。

2、结合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从音乐课程的性质出发,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一线教师明确课程的基本任务,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为其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实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围绕人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现代课程的价值观。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应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高中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要比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关注学生的音乐特长和特殊爱好,要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与可选择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应把“普遍参与”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高中音乐课程强调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这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除此之外,“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高中音乐课程又一重要理念。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的功能及作用,教师应力求使音乐的学习更具有人文性和丰富性。

3、结论及建议

很多知名音乐家和教育人士都表示,音乐让人生中多了一种美的享受,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音乐课程正开始以全新的姿态成为每个人高中学习阶段美好一笔的缔造者。作为一门在教书育人中都发挥着突出作用的特殊课程,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轉折,势必继续担当高中阶段引领“快乐教育”和全面教育的先行学科!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波.新课程观下普通高中音乐学习方式转变的反思[J].教育艺术,2008(9):57-58

高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几首音乐作品的鉴赏,知道音乐本身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认真聆听音乐作品,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

通过想象、联想以及对音乐要素的判断,能概括出音乐 “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简单道理。教学难点:

领悟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理解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表现什么的道理。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莫扎特 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们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还记得哪三把钥匙吗? 生:数学 文学 音乐。

师: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点题)

二、新课教学:

1、听赏与体验

(一)(1)听赏《乱红》,思考:乐曲令你联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 a:清晨少女在溪边梳头 b、表达的少女对爱人的思念 c、一位大侠在草原上吹笛思念自己的爱人 d、秋天飘落的花瓣等等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同一段音乐令我们大家联想到了如此多的画面,说明你们听懂了这段音乐。当然,没有听懂的同学也不要泄气,想听懂音乐首先要懂得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语言有很多。音乐语言(即:音乐基本要素)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等。

在表现不同事物时,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音区、音色等都是不同的。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坚定,铿锵有力,进行曲的速度;《菊花台》凄美婉转,爱心

用心

专心 1

自由舒缓。当然要想听懂音乐光靠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听懂音乐的方法:

一、想象和联想。

二、音乐的基本要素。

(3)听赏肖邦《C小调练习曲》思考:乐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样的?乐曲令你联想到了什么?

(师启发学生从音乐基本要素出发,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生: „„

(4)师小结:激情澎湃的旋律,狂浪波涛般的速度,紧密的节奏。让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

(5)为刚才这两段音乐各自配一个标题。生:„„

师:第一首标题为《乱红》出自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第二首标题为《c小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是1830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激起他极大的愤慨。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革命练习曲》是后人给他加的一个标题。师小结:无论是有标题还是无标题的音乐,音乐本身都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由于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想象、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才又各自不相同的答案。接下来,运用刚才的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再来欣赏一首乐曲。

2、听赏与体验

(二)(1)欣赏《少女的祈祷》。

(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也可以从它的情绪等方面来体验。)提问:这样的音乐为何“少女的祈祷”呢,这位少女是谁?她是在祈祷?还是在倾诉?或者是回忆?沉思? 生回答:„„ 师小结:„„

(2)介绍曲作者与变奏曲式结构:

芭达捷芙斯卡:波兰女音乐家。18岁创作了《少女的祈祷》,这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

爱心

用心

专心

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3)曲式结构:变奏曲式。

引子---主题---变奏(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

变奏:乐曲结构原则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万变却不离主题。

比如:对《小星星》的一段旋律进行变奏。

《小星星》 1 1 ︱5 5 ︱6 6 ︱5-︱4 4 ︱3 3 ︱2 2 ︱1‖

(4)分段解析乐曲。

引子:四个下行音阶,摹拟教堂的钟声。

主题:在一个短小的停顿之后,右手以八度音奏出三连音为主的优美主题。为了给人加深印象,这个主题反复了一遍。稳重的低音与和声伴奏烘托着庄重的教堂气氛。

第一变奏:右手加有许多装饰音,显得十分华丽。

第二变奏:是左手低音部做抒情演奏吟唱,没有了装饰音而显得十分庄重和格外虔诚。

第三变奏:其实旋律和声还是第一变奏,变化的是演奏的力度表情。

第四变奏:实际上是第二变奏的延续,同样,也是演奏力度表情的变化、使华丽的琶音更加绚丽,而稳重的低音和声保持着虔诚庄重。(4)完整聆听全曲。(师在每段变奏时作简短的提示引导。)

思考:音乐告诉我们了什么?少女是一直都在祈祷,还是中间有其他变化?

生回答„„

(5)师小结:音乐只能给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或引起对某种场景的联想。不可能像小说,电影一样告诉我们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画面和思想理念。

三、课堂总结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音乐的魅力就在于让我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让我们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

爱心

用心

高中音乐教案) 篇5

2010-03-04 14:27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3、过程和方法: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各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做适当的探究。

教学重点: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教学过程:

(一)学生服装走秀导入。三组学生分别派出三人展示本民族的服装并做些典型舞蹈动作,让学生先从视觉上感受三个民族的风格。

(二)学生作业展示:三组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三个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等。

1、介绍蒙古族:每年7月、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现已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流行于牧区,而短调则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

2、介绍藏族:西藏有高原、雪山,有喇嘛,转法轮,有许多的庙宇,有大大的佛像,有青颗酒,有洁白的哈达,有闹分裂的**喇嘛,有金瓶签定的转世灵童。

3、教师:下面有请阿凡提大叔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

阿凡提: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新疆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羊肉串;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大叔的大八字胡、穿五彩斑斓的衣衫、戴各种做工精细的首饰和绣花帽;节日还举行赛马和叼羊比赛。旅游胜地有:火焰山、天池等地。

(三)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教师提问:

1、这首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这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

(四)欣赏藏族民歌《宗巴朗松》

1、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请看大屏幕,音乐响起才旦卓玛演唱的《宗巴朗松》。

2、听后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教师: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教师介绍囊玛音调特点。

4、请同学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比较流行的有《高原红》、《神奇的九寨》、《青藏高原》。

(五)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学生边欣赏边思考问题:

1、该曲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是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词寓意深刻。

2、教师演唱一首具有新疆典型节奏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见课件完成选择题

(1)新疆民歌的节奏特点是(do)

do 明快re 缓慢mi 自由

(2)新疆民歌的旋律特点是(mi)

do 悠长高亢 re 婉转抒情mi 生动活泼

(3)新疆音乐常用的乐器有(re、mi、fa)

do马头琴re冬不拉mi 手鼓fa 热瓦甫

(五)对比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特点:

蒙古民歌: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乐器主要有马头琴。

西藏民歌:歌声嘹亮、高亢,乐器主要有藏京胡(形制与二胡相近,男子边奏边舞)、铁琴、神鼓等。

新疆民歌: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主要乐器有冬不拉、手鼓等。

(六)三个小组表演比赛:

1、蒙古族进行本民歌接力赛至少要唱四首民歌。

2、藏族请同学出来做献哈达的舞蹈动作。

3、维吾尔族请同学学老师打切分节奏。

小结:

教后感

1、对少数民族的民歌,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认识、理解其音乐风格,因此安排了必要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聆听、模唱、舞蹈、拍节奏等。

2、注意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本课的一些音乐知识。

高中音乐课教案 篇6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和欣赏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

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 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目录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音乐课《郊游》教案 篇7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郊游》, 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境;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电子琴, 道具。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游戏导入

[目标]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你们想不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春天的画面, 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好吗?既然大自然那么美丽, 你们想亲自去看一看吗?那我们一起去郊游吧!不过在郊游过程中, 我们大家都要保护环境, 热爱大自然, 能做到吗?好, 我们坐火车去 (多媒体演示:一辆火车) 。话外音:小朋友们, 欢迎你们乘坐快乐火车, 听说你们很聪明, 我能在沿途中考考你们吗?

师:你们同意吗?到终点前一共有四个难题, 你们准备好了?话外音:上车之前先考考你们。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演示)

师:你们真聪明, 快上车吧 (放音乐, 学生做上火车的动作) 。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演示后, 放音乐一起做开火车的动作)

师:快乐司机出的题都难不倒我们, 老师给你们增加难度吧, 抽到的同学在桌上选一件你喜欢的打击乐器来演示下一条节奏练习, 好不好?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用打击乐器来演示, 然后全班一起打节奏)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用打击乐器来演示, 然后全班一起打节奏)

二、学唱歌曲

[目标]学唱歌曲, 体会情绪

1. 师:

火车到站了, 你们看, 这个地方漂亮吗?今天我们就在这里郊游,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为我们郊游而写的歌曲 (播放音乐《郊游》) 。这首歌曲好听吗 (板书) ?这是一首台湾儿童歌曲《郊游》, 台湾, 同学们都知道吗?它是一个宝岛, 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 那里人杰地灵, 物产丰富。我们一起来学唱它好吗?这是一首调号是F调、节奏是四二拍的歌曲, 演唱时要用愉快的情绪去演唱。下面我们先来学一下它的歌词 (放节奏, 老师教读, 全班齐读, 分男女生读)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 你们可以小声地跟唱 (放音乐) 。

师:同学们, 你们在歌谱上有没有发现什么?你真棒, 对, 他们的节奏和歌词都是一样的。

(多媒体演示) :××∣×××‖ (先抽学生演示, 再用乐器)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启发学生发现谱中出现的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

2. 师:我们一起来学唱歌谱。

3. 老师弹琴, 学生填词。

4. 师:我把这首歌曲划分为3个乐句 (分形式教唱) 。

5. 师:

我们为这3个乐句涂上颜色好吗?第一乐句演唱的情绪是欢快、活泼, 我们就用红色涂上它;第二乐句应演唱得轻、柔, 给它涂上蓝色;第三乐句和第一乐句一样, 也用红色来表达。下面你们来演唱, 注意不同情绪的转换。

6. 让学生表演唱、背唱。

7. 全班一起用乐器来演奏歌曲。

三、音乐活动:郊游

[目标]创编表演, 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 师:

同学们, 今天玩得真开心, 我们继续再来开一个小小音乐会, 怎么样?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 随音乐表演这首歌曲,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比如表演唱、合唱、用乐器来演奏都可以。我们请8位嘉宾来当评委, 每个嘉宾一个笑脸, 在每一组表演完后, 如果评委喜欢这组的表演, 就给他们一个笑脸, 老师来统计。最后, 哪个组得的笑脸最多, 老师就奖励他们一个表演星。

2. 分组表演, 并颁发表演星。

3. 师: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老师也很高兴, 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下面请你们起立, 用欢快、活泼的表情来表演这首歌曲。

4. 师:同学们, 你们看, 我们的歌声把谁吸引来了 (一些学生戴动物头饰) , 我们和它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吧。

四、总结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 篇8

此项赛事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音乐工作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中小学校园歌曲作品要求从不同侧面反映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反映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特点;反映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的精神风貌,题材、形式、风格等不限。中小学音乐论文、教案征集要求为近几年新创作的中小学音乐论文或教案,2000字左右,有条件的可提供电子稿,参赛教案作品如使用课件,需一同提供。

所有参赛作品均由文化部中国轻音乐学会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将从参赛作品(校园歌曲、论文、教案)中评选出各300件入围作品,再从中评选出一等奖各10名、二等奖各20名、三等奖各30名、优秀作品奖各100名,其余的作品获得“入围奖”。

所有参赛选手的资料和参赛作品将在中国轻音乐学会官方网站展示一年,获奖作者还将被吸收为“文化部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将出版发行,面向全国推广、发行。

组委会拟定于2007年初举办“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创作专题研讨会暨颁奖仪式”(分校园歌曲组、音乐论文组、教案组),组委会将邀请获奖作者出席,参加交流、发言、研讨,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词曲作家及音乐教育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能够参与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学习活动,掌握自己本声部的旋律,较为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歌唱技能演唱歌曲,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民族特点;

2、欣赏混声合唱《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及《八骏赞》,感受、体验混声合唱的艺术表现力及其不同的民族风格,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学习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难点:

1、解决合唱中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2、较为准确地感受、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工具:投影 歌谱 校音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讲授、互动 学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1)聆听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2)学生分声部用“哼鸣”的方法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旋律。

(3)用元音“U”代替歌词进行演唱。

(4)排练合唱:学生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歌词,并尽力表现出应有的情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能。

教师要自始至终注意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要注意演唱时的音准和声音位置问题,根据以前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能,尽量把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技能配合到位、协同运动,体验科学发声的方法。在学习演唱中,学生可以交流演唱体会,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引导同学们想一些辅助练习的方法,来感受体验正确的声音位置。用“分拍”及“合拍”两种指挥方法指挥学生唱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不同的音乐艺术效果;学生相互纠正,教师个别辅导等。

2、歌曲处理

(1)欣赏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2)师生共同对欣赏曲及自己的合唱进行审美评价,找出自己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目标。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唱的美感要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上。即:合唱音响是否和谐,是否均衡,是否具有适当的音乐情感等。要达到这种目标,必须从音色音准上去寻求和谐美,从各个声部之间恰当的音量上寻求声部之间的均衡美,必须在力度上有变化、有层次感。

(4)学生再次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要力争表现得安详、宁静、和谐、有变化、有层次感。

(5)教师小结:《半个月亮爬上来》为无伴奏合唱。歌曲采用了青海民歌为素材。这首歌虽然带有情歌的色彩,但更多的是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改编后的合唱,主要是用主调音乐的手法去表现的,但其中的第三句采用了复调音乐的手法,从而使整个合唱的艺术形象既统一又有变化。正如同学所说的,歌曲的情绪是安详、宁静、和谐的。因此,这部合唱成为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中的保留曲目之一。

(6)完整地、有表情地、有表现力地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3、鉴赏歌曲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A简单介绍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及撒尼族(路南、泸西、弥勒、昆明等地方少数名族自称)的民俗民风(同步播放视频)。而后播放混声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录音。B聆听录音并哼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两个基本旋律素材。

C完整听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提问:(a)歌曲的典型节奏是什么?

(b)歌曲的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具有怎样的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2)《八骏赞》

A简介蒙古族民歌演唱形式---赞词,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牛羊成群、骏马奔驰的录像。

B请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比较并描述各段音乐的旋律、节奏及情绪特点。

C请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歌曲《八骏赞》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4、拓展学习

(1)浏览性聆听以下几首歌曲,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简单讨论产生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有哪些?(《乡音乡情》、《曲蔓地》)

(2)简单讨论(略)

5、小结

通过学唱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和聆听不同民族的民歌或改编合唱曲,使我们感受、体验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使我们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认识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灿烂,懂得了地域环境、民族生活习俗、当地的文化传承及文化交流、人们的审美习惯等,都会对当地的音乐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发掘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内在的审美内涵,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一种较为深刻的体验。

高中音乐《快乐的音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认识七个音符,大胆参与音乐“组合游戏”,体验小音符带来的乐

趣,感受音乐创造的魅力;

2、从动画片入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新生入学,对初中音乐还很陌生,用动画片来进行第一课教学,可以说是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这样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熟悉的音符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以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更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及学习兴趣的激发

教学难点:

音符的自由组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教师提问:大家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听过的故事名,或者说一说你最难忘的一个故事。

(用故事导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2、“七个小矮人”大家听过吗,今天我们就来和他们一起做做小游戏。(出示:七个小矮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七个音符)

3、游戏:七个小矮人找朋友

要求:找出七个学生,一人一个名字,然后自己组合,站在一起后学生试唱,教师可弹琴伴奏。

4、学生自由探索,感受音乐。

5、学习新歌《地厚天高》

教材选取于大型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学生早已十分熟悉,再一次出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会给学生一种想不到的喜悦。

6、采用试唱法和听唱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学歌曲。

三、展示与表现、将学生分组,各小组推选有音乐特长的学生。

2、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

4、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小组与个别同学进行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只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不作结论性的评价,但都要充分给予肯定)

高中生音乐鉴赏教案 篇11

本课为人教版高一音乐欣赏一单元第五课内容。《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代表性的作品。它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作品中所特有的史诗性和英雄性,是一部具有典型贝多芬风格的古典交响曲,极具欣赏价值。

【年级】:高一

【教学内容】1、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了解交响曲、贝多芬生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3、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交响乐、作曲家生平资料等,在课堂上交流、补充,培养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了解交响乐知识的基本常识,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地情感,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并熟悉其第一、第二主题。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对比,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教法:跟唱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互联网、书籍、音响等)收集有关交响音乐,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地资料,以备这节课交流、补充。

老师:准备相关资料,音响、课件等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两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的情景:

互相看得见

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位出什么了吗?

请这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回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里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贝多芬。

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出示贝多芬画像,通过神情揣摩他的性格

(学生通过课前网络书籍资料的查找对他已有所了解,可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看短片,了解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师:我想,在贝多芬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三、呈示部音乐片段欣赏

1、主部主题欣赏

a.欣赏后,课件展示: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气氛?

(阴森恐怖)

师:对于这个主导动机,贝多芬曾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师这样敲门的。”命运交响曲名字也来源于此。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呢?

(厄运)

b.看谱例,用跟唱法学唱“命运主题”

1=be2/4

f0333|1-|0222|7?-|

(要求力度强)

2、副部主题欣赏

这是一段充满着希望,温馨的抒情旋律,它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形象而出现的。

1=be2/4

p51︱71︱26︱65︱

(跟唱法学唱)

3两个主题对比

分组讨论:这两个主题给我们印象是否一样?(表格比较,略)

表演对比:

男同学——命运主题:用强力度演唱,配以敲门动作,模仿厄运敲门的样子;

女同学——抒情主题:用弱力度演唱,用手画线条,表现美好温馨的情感。

点评:

我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表现了对不同音乐情绪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说不定将来我们中间还能出个指挥家呢。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最出色指挥家之一的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杨,请大家看看他师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命运的理解。

全曲欣赏,分组讨论:

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用笔记录欣赏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命运斗争的历程?可以用线条,图画,词语等等,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

分组讨论:欣赏完,各组同学交流感受,派代表发言。

教师举代表性记录进行点评。

注:(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贵族的厌恶和唾弃,感受着法国大革命的震撼和激荡,对未来的坚定和激昂,和对幸福的渴望等)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取得胜利

拓展延伸

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强调矛盾的对比,不断的反复来加强主题这便是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请同学们举几个与命运作斗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这种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学生发言。

我们的革命先驱们,是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革命烈士,请大家全体起立,我们齐唱国歌。

六、教师寄语

上一篇:面试时怎样自我介绍比较好下一篇:提振职工精神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