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1

1、掌握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基本史实,理解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实施步骤;

2、掌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等史实,归纳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基本特征;

3、掌握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 对比分析 史料研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战后,两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多媒体:打出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句话)

提问:丘吉尔的演说表明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师:战后美、苏两国的对峙争霸,使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提问:什么叫“冷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

师: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冷战的背景(多媒体播放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图片)

提问: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讨论了哪些问题?

过渡: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框架。从此后开始,美苏两国开始在各个领域进行争霸活动。

师:(多媒体打出有关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军事方面的材料,以及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不同的材料)

提问: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原因何在?

师:(介绍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及其8000字电报)

(叙述)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

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师:(多媒体打出问题,思考)

美国的冷战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何表现?

(多媒体提供有关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_的典型事例)

提问:美国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的原因?

过渡:对西方国家进行援助,对于东欧各国不愿与美国合作的国家政治上进行遏制,经济上的封锁

提问: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过渡:随着美国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加强了相互联系,以打破美国的遏制。

提问:社会主义阵营中主要有哪些国家?重点强调:

1、东欧各国中很多国家是在苏联的直接帮助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南斯拉夫有所不同,对苏联又很强的依赖性。

2、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对维

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2)提问:欧亚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过渡: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各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

(3)提问:苏联等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师:处于美苏冷战下,整个世界处于战争的威胁中,虽然从整个世界看,美苏实力的均衡,对峙保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从局部地区来说,美苏的冲突却是非常激烈,甚至是武装冲突。

柏林危机

(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柏林墙图片,文字资料)

朝鲜战争

(讨论:你认为柏林及朝鲜分裂以及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

师:(点评)

1、朝鲜分裂是由于美苏在战后处于政治原因认为的割裂了朝鲜半岛,处于美苏自身的战略需要,不顾弱小国家的利益。

2、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证其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亚洲地区的战略军事。

过渡:美苏除了政治对抗外,在军事上也激烈对抗,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使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边缘

(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

讨论:古巴导弹危机最终解除的内在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2

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思想, 讨论式教学则是这种理论思想实践中的重要模式之一。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交流、竞赛、辩论、游戏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 培养学习主动自觉性, 提高学习的创造性, 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所学与生活、他人、社会、世界及自身终身发展的密切关系与价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整理、分析课内外学习资料培养与发展自学、探究、讨论、答疑、交流等能力。教师则精心选择与设计经典问题, 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 提供各种有效学习资源信息, 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式方向, 发挥教学中主导性作用, 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教学习的机会与情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课地位

本节内容在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是总结性的一节, 是对整个专题的综合概括与系统深化, 是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能否有效完成有关“经济全球化”知识的完整构建, 准确理解、分析、运用其基本知识并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态度至关重要。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1)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难点: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三、教学过程

(屏幕展示) 全球化的一组图片———肯德基象山店、天安集团大门飘扬各国国旗、华晨宝马汽车集团公司、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MB公司、奇瑞汽车出口美国、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别克凯悦汽车设计-技术-生产的多国合作分解图、欧洲多国民众或组织的反全球化活动等。

(提问) 在这些图片共同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什么重大现象?在象山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又有哪些?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烘托课堂活泼氛围,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空前密切, 各国之间的相互需要与依赖与时剧增, 但同时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益显山露水, 有日趋尖锐与激化的可能, 从而招致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

(提问) 那么, 经济全球化到底孰是孰非?经济全球化能否抗拒?经济全球化是否应该抗拒?

(多媒体展示) 有关全球化纪实新闻剪辑, 介绍有关关贸总协定成立发展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概况,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原因,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的作用。

(设计意图)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原因与表现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教材对背景介绍过于概括与抽象, 史论结合不足, 学生在学习中比较突兀与牵强, 造成理解与感性认识脱节, 致使学习陷入一知半解的困境。同时部分学生对于全球化的背景与表现的难以区分, 在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疑惑与不解。因此, 提出问题和展示影相资料, 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舒缓学习中临场紧张心情, 增强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小组讨论发言答疑作启发铺垫。

(小组讨论发言答疑) 请全球化组与反全球化组代表发言, 分析教材, 介绍资料, 提出论据, 论证观点, 围绕全球化必然性趋势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进一步明确对待全球化态度。

1.全球化组:

1.1主要论点: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 应该顺应全球化。

1.2主要论据:

(1) 摆事实: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表现。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先后成立, 中国“复关”谈判与“入世”, 反映市场贸易的全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先后建立, 反映资本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与洲界活动, 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 反映生产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世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各国各地区科技开发与研究的共同规划合作与竞争加强, 如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 反映技术的全球化。

欧洲的联合, 扩大的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步步发展的亚太经合组织, 不甘落后的非洲, 反映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与步骤。

(2) 讲道理: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扩张, 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世界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进一步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繁荣;增进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交流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 加强反恐安全合作等。

1.3结论: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1.4答疑:

(提问) 请问贵小组,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经济全球化中有何作用?

(回答) 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标志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标志有序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全球化进程实质性进展。

(提问) 请问贵小组, 中国可不可以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

(回答) 不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加强反恐安全合作, 创造和平安全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繁荣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总之, 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也少不了中国。

2.反全球化组:

2.1主要论点: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冲突与矛盾, 应当反对全球化。

2.2主要论据:

(1) 摆事实: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恶化;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 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 讲道理: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扩张。资本主义的独占性、排他性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强国与强国的矛盾、资本主义强国与发展中国家矛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加拉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全球化”或“反恐”为幌子, 更加公开、直接的推行霸权主义, 干涉他国内政, 甚至不断发动局部侵略战争, 导致部分地区长期不得安宁,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课外资料补充) 国际组织权威有限性:当前世界中, 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在内的国际组织没有一个有足够的绝对权力与权威凌驾于一个传统主权国家之上, 因此, 建立一个即使是相对公平、公正、合理、安全的“地球村”政治经济秩序都是很困难的。

长期存在的世人的国民性:“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展开, 但个人的身份还是有国别的, 因此文化的同化遭遇到了强大的抵抗”, “世界公民”的意识远未形成。

2.3结论:全球化进程条件不充分, 负面影响严重。

2.4答疑:

(提问) 请问贵小组如何评价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回答) 不可否认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它缺乏超越或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绝对权威, 世界各国或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并未根本性削弱, 而且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公共机构在其活动中存在不透明的弊端, 它们的裁定常常是武断的和不公平的。因此, 目前它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受到相当的限制。

(提问) 请问贵小组如何看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问题的?

(回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工农商业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法律建设等受到多方面冲击, 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构成很大威胁。有观点认为中国“入世”, 是政府“入世”, 因此,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并未完全与世界接轨, 从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

3.师生共议:

不管承认与否, 经济全球化正迅速发展, 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 人类日常生活日益受到其影响与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反过来又促进世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世界发展极大的推动, 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不利地位, 因此, 要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我们要正确面对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针对各种问题找出各种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 消除殖民主义影响, 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研究等。

(设计意图) 分组讨论答疑的形式,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及竞争意识, 发挥学习自觉主动性, 加强同学间合作帮助, 同时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要通过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主动完成“经济全球化”知识的完整构建, 同时促进学生树立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态度与价值尺度, 逐渐培养起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学习方法、策略、能力。

4.点拨深化:

(提问) 如果我们把全球化看成是一场国际性球赛的话, 那么促成这场球赛需要哪些重要因素呢?

(回答) 球员, 教练领队, 俱乐部, 裁判, 比赛规则, 场地, 球, 踢球技术, 战术阵型 (球员配合) 。

(讲解) “全球化”“球赛”中的“球员”就是跨国公司, “教练领队”就是国家, “俱乐部”就是区域集团化组织, “裁判”就是WTO等国际经济组织, “规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场地”就是地球世界, “球”就是资本, “踢球技术”就是世界科技革命, “战术阵型”就是国际分工与专业合作。

当然“全球化”“球赛”中也存在着“黑哨”、“假球”、“兴奋剂”、“不规范肢体冲撞、言语伤人”等问题和“受伤”、“失败”等风险, 但是正如能参加足球世界杯却从来都是每个国家的梦想那样, 参加“全球化”“球赛”是每个国家必然面对并作出抉择的课题。

如果想在“全球化”“球赛”中赢得胜利, 除了尽可能满足前述条件, 更主要的是斗志与态度, 正如中国男足国家队前主教练米卢所唱:“态度决定一切!”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该鼓起斗志, 扬长避短,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中国应该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积极主动参加经济球赛的世界杯, 去赢得令世界尊敬的荣誉!

(设计意图)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因素与其中重要表现, 在教材中的叙述较笼统抽象与理论化, 用喜闻乐道的足球赛参照讲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 加深印象而掌握之,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末尾收关深化效果作用, 将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四、制作知识结构表 (略)

五、资料查阅参考

[1]宁波教研网, “高一历史新课程 (下) 培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作者, 陈天宁。

[2]http://www.10662580.com《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3]http://www.intermagins.net《从“全球反战”看“反全球化”》。

参考文献

[1]宁波教研网“, 高一历史新课程 (下) 培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作者, 陈天宁。

[2]http://www.10662580.com《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3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整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66-02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在云南省内推广以来,教材本身的编排、叙事方式引发了较大争议。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人民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以下问题:切断了历史发展的事实联系,将互有因果关系的时间分散于不同章节中;同一内容在不同章节、教材中反复出现;部分内容表达有待商榷。在教学中的内容整合也重点表现为事实整合。

一、教学整合中采用的方法

(一)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正如上文中所言,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而“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如: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子目——《震荡中的法国》,编写者对1789年—1870年的法国历史一笔带过,“大革命”“巴黎公社”等概念在作为历史背景介绍时略显不足,尤其是“巴黎公社”这一知识点,与第三共和国建立有密切联系,但被置于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笔者将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程、巴黎公社运动与普法战争的关系作一简单阐释,使学生能了解其相互关系与第三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政治形势。

(二)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

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涉及英、美、法、德四国的最高权力归属、各行政部门的权责关系、国家权力来源,在结束专题教学后,我加以列表:

(三)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理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

比如:在讲授《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章时,笔者对近五年来的省会考、全国及各省高考题做了一个统计,得出结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侧重于三次奴隶制改革与罗马法。第一节内容仅作为选择题考察,且多识记考察。在请教老教师后,大胆将《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作为《卓尔不群的雅典》的历史背景,且引领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学生加深了认识,即: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了经济结构变化,成为古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这可以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进一步推论。

(四)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时间是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归纳。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看清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关系,故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

如法国共和史(含普法战争史、巴黎公社运动史、德国宪法史),但被分裂置于两个专题中。在教学中,笔者按时间顺序加以梳理重排,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二、各种教材整合法的弊端分析

(一)背景介绍整合的弊端

背景介绍整合可使历史背景复杂而又未得到详细介绍的事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其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引入知识的“量”和“度”,所讲授知识点的重要性就会被削弱。大部分引入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应仅限于“了解”,若能力要求过高,学生就很难分辨课内外知识点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把握主干知识。

(二)对比整合的弊端

对比整合的弊端在于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对比整合的过程中,背景因素容易被忽略,做表比较往往只突出易混淆部分。但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脱离原因分析的比较很难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掌握表面的差异性。要将之导向深入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背景铺垫。这就要求表格必须在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三)突出重点整合的弊端

突出重点有利于将大量现有教材中的非重点内容淡化。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后遗症。如《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一目,虽然在《教师用书》中“知识与能力”中提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文条件”,但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在《2012年高考大纲》中也仅模糊提及。从而在教学中一般将之淡化,不做重点阐释,学生很容易将之忽略。但察看2008—2012年各地高考卷,2008、2009、2011年都考察了这一知识点。虽然仅作为选择题考查,但也值得重视。且新增的知识点以后的考查力度恐也非现有考题所能说明,若不引起重视、在考试中“冷门”变“热点”,将增大失分率。

(四)时序整合的弊端

时序整合有利于同属一历史时段内、具有前后关系的部分联系起来,但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讲解。按时序连接内容往往将不同专题之间的内容关联到一起,揭示因果。但在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专题内容已由特定的教学目的与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在讲授若干时序不清又相互无直接因果关联的内容时,若采用时序整合,在教授到每一具体章节时,必然要将抽离出来的内容还原回去重新阐释。同一内容反复强调固然有利于培养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但也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前后重复。这一问题在日后的选修课教学中恐也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汉国,马世力等.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 篇4

一、美国独立后,邦联政府面临的窘境

1、政治问题:邦联体制—邦联制的松散和中央政府的软弱。

2、经济问题:无法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无法促进国内商品流通。

3、债务问题:无力解决大量债务。

4、安全问题:无力维持常备军以解决内忧外患。

二、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1、原因:美国松散的洲际联盟难以维系美国社会。

2、思想条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资产经济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4、内容:国家结构:联邦制。政体:总统制共和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关系;

具体: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政府的构建;

原则: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独立相互制约。

行政权归总统。

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有权任命政府官员,但要经国会同意。

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立法权归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产生,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年改选参议院成员的1/3。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

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众议院按各个州的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法律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国会的立法被总统否决后,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再次通过该法时,即为有效。

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议。

最高司法权归联邦法院:

⑴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⑵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⑶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可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违宪。

5、评价:

(1)进步性

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

(2)局限性:

没有废除奴隶制度,打上种族歧视烙印。也没用规定公民的基本权益。

(3)本质: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三.宪法实施的效果从“邦联”——“联邦”

1、政治上:

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较好的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经济上:

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军事上:

使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秩序,应对外来的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四、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1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有民主派和保守派。

2发展历程:

建国不久出现两大政党到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高一历史必修一考点知识 篇5

第一课考点

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

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

第二课考点

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

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

第三课考点

56、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的总结 篇6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分封制 >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 宗法制 >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 秦的统一 >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 秦朝。

四.<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

措施:

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 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

十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

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2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 希腊的政治制度 >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 罗马法 >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革命 >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特点:

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 美国政府的建立 >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 美国1787年宪法 >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 德意志的统一 >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 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篇7

一、 蔚蓝色的希腊(希腊的地理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三洲要冲。影响:有利于吸取亚非文明。

2、三面环海:影响:有利于海外贸易,海外殖民活动等。(宽松自由、平等互利、探索进取等精神)

3、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经济作物发达。

4、地形:多山,平原少。

影响:经济上:不利于农耕。政治上:城邦林立。

小结:地理自然环境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自然条件。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的影响)

1、城邦的含义:即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

2、城邦的特征:

(1)政治上(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等。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

(3)文化上:思想文化异常繁荣。

3、城邦的影响:

(1)激发了公民的积极性。(公民积极性包括: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保卫城邦、建设家园等。)

(2)成为联系各城邦关系的纽带。(联系包括:相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共同的遵守和信仰阿波罗神庙的神谕、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等)

(3)创造出异常繁荣的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哲学、自然科学、历史学、戏剧、文学、雕、建筑、医学、竞技活动等。)

小结:城邦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环境。

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怎样才会成为合格的古希腊公民)

1、公民的含义: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条件: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自备武器作战、成年男性等。

3、权利及义务:

(1)权利:有权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等。

(2)义务:保卫城邦、建设家园等。

4、如何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的基本要求)

(1)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的培养。

包括:书写、修辞、演讲、音乐和体育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方式:公共教育、家庭私人教育等。

目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

(2)珍视自由、平等;蔑视权威、个性张扬等。

(3)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原因:公民在城邦中可以获得尊严、荣誉和精神寄托等。

小结:公民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和重要保障。

四、知识拓展:

1、地理自然条件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发达的商品经济才是其根本因素。

2、现代公民意识:核心: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等。

拓展: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

3、古代希腊与中国西周比较

居民构成 国家类型 政治体制 国家特征 经济方式平民地位

古希腊 贵族、平民、奴隶 城邦 民主制 小国寡民 农耕为主 公民

高一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 篇8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革命思想的传播

19《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伯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同旧式的举人秀才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

1901年至19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那时候,到国外的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

引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一段话:“在此以前,我还只知道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那一套改良主义的思想;到上海以后,我即开始接触到孙中山、章太炎他们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虽然知而不详,但稍一比较,就觉得革命的道理更为充分.于是,我对康梁的信仰便一落千丈.”

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

二、辛亥革命的兴起

1、组织准备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0世纪初,又出现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但这些革命团体地域性很强,力量分散,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于是为了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的纲领

同盟会并不是革命团体的组合而是由那些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生组成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十六个字,这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近代民族国家。“创立民国”对应的是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对应的是民生主义,其目的在于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2、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

1、武昌起义

19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11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后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而独立。

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

1 20世纪初,武汉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2 武汉是帝国主义较早入侵的地区,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反抗强烈。群众基础好。

3 革命党人在武汉长期准备,做了大量的组织宣传工作。

4 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就派出湖北新军去镇压,这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革命党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2、中华民国的成立

民国的建立

当各省宣布独立之后,急需建立一个中央政府,于是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

1、政权建立:19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1)国旗:五色旗

(2)纪年: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3)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

(2)主要内容: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3三权分立

(3)意义:①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②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四、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在华拥有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列强,以中立作为幌子,积极物色新的代理人来取代清王朝,他们看中具有军事实力的野心家袁世凯,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复出,加紧了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

1、袁世凯能够窃取胜利果实的原因

第一、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第二、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三、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四、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2、经过

第一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第二步: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第三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也标志着辛亥革命到此结束。

3.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把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看成仅仅是“排满”,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达到了直接目标,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还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没能达到根本目标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其实,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因此,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败了,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像辛亥革命,只有把它的成功和失败统一起来看,才能正确看待它。

1、性质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

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②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④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⑤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局限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三民主义也只完成了——民主主义,而且是其中的“驱除鞑虏”一项,各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的保存了下来。最后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教训

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相关阅读: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尖锐的产物,是十分腐朽的清政府没有能力领导国内变革、没有能力继续引领中国前进、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的结果。

首先,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订立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清政府作为其统治中国工具。因为利益关系,列强在华矛盾进一步激化,结果1904—1905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日俄战争。这是两个列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将辽河以东划为战场,自守局外中立。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俄国,双方订立《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我国旅顺、大连租借地及相关权利转让日本,沙俄势力退到东三省北部。我国东北被日本和俄国瓜分了。这期间,英国于1903—1904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定《拉萨条约》,阴谋分裂中国领土,而沙俄也想出兵控制西藏,我国边疆危机又一次显现。

20世纪初,列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经济上主要是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投资,加强对中华民族工业的压迫。1895-19间,各国在中国开设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厂矿136家,投资总额达10315.3万元,为甲午战争前50多年间外国投资总额的13倍多。列强在华争夺铁路、矿山等利权,开设银行,榨取巨额利润,干预地方行政,基本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操纵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列强还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学校、办报刊和吸引留学生等办法,推行文化侵略,进行奴化教育,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

其次,清政府已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另一政治原因。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由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是清政府立宪的指导原则,所以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却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再次,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是辛亥革命得以发生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1894年11月兴中会在檀香山的成立,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开始形成,随后革命派发动的多次起义,如广州起义、惠州起义等,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形成后,因为他们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不满中国现状,仇恨列强侵略,愤恨清王朝腐败,痛感民族危亡,积极寻求救国真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最终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在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中,值得一提的是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等。20世纪初,革命报刊的纷纷建立,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杰出革命宣传家的涌

现,各种革命读物的广泛流传,使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进一步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军国民教育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一批革命小团体纷纷成立,他们的目标是排满复汉,建立新的共和国,这为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政党奠定了基础。

第四,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纲的提出,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进一步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9

一、“”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 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2)具体原因:

l 对党和国家及国际形势做出的错误判断

l 被林彪和江青集团所利用

l 国家政治生活不正常,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

l 人们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观念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1) 红卫兵运动对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

l 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公民基本权利及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

l 刘少奇冤案

(2)造反派全面夺权对民主和法制的空前践踏及危害

l “一月风暴”上海夺权和全面夺权——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l 造反派之间的激烈争斗、武斗——加剧了社会混乱,生产、生活得不到基本保证,

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l 全国人大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民主政治权力

l “砸烂公检法”——严重破坏法制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

1、民主法制恢复发展的历史条件

(1)的深刻历史教训(社会条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和平反冤假错案(政治条件)

2、全面立法与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各项法律的制订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制度化、法律化

1、重新召开“两会”: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

2、“十六字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1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什么是“一国两制”?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

(2)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

(3)1984年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二、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香港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香港的回归

2、澳门的回归

(1)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澳门的回归

3、港澳回归的意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海峡两岸隔绝敌对状态的结束

(1)中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2)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1)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2)汪辜会谈,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3、“胡连会”(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关注台湾问题

(1)现状:一方面,中共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积极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另一方面: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成为阻碍祖国统一的两大因素。

(2)我国政府的措施和立场

措施:大陆方面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一直为两岸的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作努力。

上一篇:税制国际化论文下一篇:诗歌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