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嵇康 (223—263年) , 字叔夜, 谯国铚县 (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 人, 三国魏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 “竹林七贤”之一。

一、《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嵇康音乐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作品《声无哀乐论》中, 全文形式为一问一答, 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八次问答的辩难方式, 反复论证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其中, “秦客”是嵇康假设的论敌, 而“东野主人”代表了作者本人。笔者认为《声论》中某些思想内容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仍可借鉴, 具体如下:

1、乐之为体, 以心为主

《声论》第八次辩难中, 秦客问曰:“仲尼有言:‘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即如所论, 凡百哀乐……幸重闻之, 以悟所疑。”主人答曰:“夫言移风易俗者, 必承衰弊之后也……然风俗移易, 不在此也。”秦客问道, 如果音乐中不存在哀乐之情, 那么如何去改变风俗?作者认为, 音乐可以表达哀乐情感, 但不能产生哀乐, 风俗的移易并不是用音乐中的感情去感化听众,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欲与恶欲, 音乐作为载体具有泄导作用, 它只是移风易俗的结果。并不是哪种音乐能够改变社会风俗, 而是人们心中所指, 它的本体就是人们的内心世界, 是人与意识的桥梁, 它传承了人们的内心所想和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 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音乐的最终本体是人的意识, 它本身则是不具有感情色彩的, 对同一首音乐每人心中的感受不尽相同, 诗被称之为诗, 曲被称之为曲, 甚至哪种声音被称作音乐, 哪种声音不被称作音乐, 都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音乐本身没有“体”, 有的只是人们意识所指向的曲调, 人们喜爱哪种曲调就称它为“美的”音乐。

2、情之应声, 亦止于躁静

《声论》第五次辩难中, 秦客难曰:“吾闻败者不羞走, 所以全也……托大同于声音, 归众变于人情?得无知彼不明此哉”。主人答曰:“夫曲用不同, 亦犹殊器之音耳……不可见声有躁静之应, 因谓哀乐者皆由声音也”。秦客问道, 心情是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 烦躁和宁静是由音乐引起的, 听众是听了音乐而激发出了内心的感情, 声音是包含哀乐所发出的。作者答道, 乐音的本体取决于节奏的快慢, 虽然乐器的特征和曲调的旋律都会使听众引起不同的感受, 但只限于烦躁和宁静等生理反应, 乐曲中蕴含的只是属性而并非情绪[1]。

那么, 乐曲中的单调、繁复、高亢、低沉、好听等属性是怎样展现的呢?为什么人们会有烦躁和宁静的情绪?影响音乐的重要因素便是节奏, 有的节奏使人感到紧张, 有的节奏使人感到舒缓, 如:3/4拍和6/8拍。有的节奏让人有军队行进的感觉, 有的节奏让人有在海边心旷神怡的感觉。声音中是否真的带有喜悦或悲伤等类似的情感呢?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声音的强弱, 会让人们对音乐的感觉产生影响, 但那仅限于生理或是一种情绪, 并不是感情, 难道一个人的烦躁就能表明他很愤怒?一个人此刻很宁静就能说明他此刻很喜悦吗?音乐只是作为一种符号, 对它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比如:进行曲、变奏曲等。刚出生的婴儿是否能够对于节奏的快慢, 声音的强弱, 有烦躁或是宁静的感觉?笔者认为不会, 音乐的属性是人们对其赋予的社会属性, 音乐本身并不能做到“移风易俗”。

3、声化迟缓, 不可仓卒

《声论》第六次辩难中, 秦客问曰:“猛静之音, 各有一和……虽二情俱见, 则何损于声音有定理邪”。主人答曰:“哀乐自有定声, 但偏重之情, 不可卒移……故令外物所感得自尽耳”。秦客不否认听众有将自己的感情植入乐曲的现象, 他认为这样的原因是听众暂未听懂乐曲的意思, 乐曲中的感情还未开始影响听众, 所以不能否认声音中包含了哀乐。作者答道, 听众有不同的感情是因为“至和”之声诱发了听众积存的感情, 所引起的感情完全是出于自身的。

作者此处的观点不完全正确, 音乐能够“移风易俗”在于内心而不在于音乐本身, 虽说是音乐将出自于自身的感情诱发出来, 但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化速度不尽相同, 它与人们的出生环境, 成长环境, 教育程度, 人生经历, 此时此刻的状态等社会属性息息相关。试问:如果在亲人朋友的葬礼时听到一首欢快的曲子, 难道会因为它是一首欢快的曲子, 就停止或降低听众的悲伤吗, 或许听众会睹物生情而更加悲伤。各国运动员在颁奖典礼上听到本国国歌时都会热泪盈眶, 而外国运动员即使听到中国国歌也没有什么反应, 难道说《义勇军进行曲》就不是一首令人激动的歌曲吗?甚至, 每首歌曲对每个人不同时间段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同一个人不同时段对同一首歌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2]。

4、所名之声, 无中于淫邪

《声论》第八次辩难中, 主人答曰:“若夫郑声, 是音声之至妙……淫之与正同乎心, 雅、郑之体, 亦足以观矣”。作者并不认为郑声就是靡靡之音, 音乐本没有淫荡邪恶, 雅乐和郑声的本体都是出于听众的本心, 雅乐被淫荡的人欣赏, 也会被误解为淫荡之声。音乐之所以能够“移风易俗”, 在于统治者对音乐赋予的属性和统治者的善加利用, 如果统治者离开了正道, 坏的风气也会随之而来, 人们在肆意乱来时所使用的音乐就是邪恶的, 反之亦然。如:晚唐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感叹道:“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 他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 讽刺晚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表现自己为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音乐本身没有内容, 没有好坏之分, “郑声”不一定是坏的, “雅乐”也不一定是好的, “靡靡之音”是人们对音乐赋予的符号, 它通常带有讽刺意味。能够真正做到“移风易俗”, 需要统治者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 社会拥有良好的秩序, 欣欣向荣, 这时候需要音乐作为载体完善人们的精神。

二、《声无哀乐论》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中学阶段的学生, 心理年龄尚不成熟, 思想活跃, 学校课程压力较大, 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情绪, 而音乐具有的泄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压力,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声论》谈到“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乐之为体, 以心为主”, 音乐课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使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那么, 如何使“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 “然则心之与声, 明为二物, 二物之诚然, 则求情者不留观于形貌, 揆心者不借听于声音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如何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拥有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学生。既然音乐的本体是人的精神, 而精神与声音又是两回事, 那么, 教师本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控, 在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对音乐赋予的某种属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音乐教育的展开必须要从个体审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 来思考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这需要教师审美能力有一定的高度, 教师须对此年龄段学生心理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对每个个体审美发展都有相应的教学措施, 使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影响, 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学习态度[3]。

“若夫郑声, 是音声之至妙”的音乐思想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强调了音乐的独立性和审美性, 认为音乐本无雅乐与淫乐之分, 重要的是听它们的人, 音乐的社会属性是人们赋予的, 美的音乐让不懂的人去欣赏, 也品味不出其中的韵味。中学阶段, 学生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但不稳定, 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 大多教师注重歌唱教学, 而忽视音乐欣赏教学, 认为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听首歌, 殊不知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更强于歌唱教学。重视音乐欣赏教学, 不光要欣赏课本中的音乐, 教师还要了解主流流行音乐, 当学生对课本的音乐感到枯燥时,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流行音乐。反向思考, 流行音乐流行于学生之间, 相对传统音乐教学存在一定优势, 引导积极的流行音乐给学生, 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是有益的。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 “宣扬音乐具有象占卜一样的功能, 无视音乐艺术是通过自身的特殊方式而作用与社会的, 机械的要求音乐附属于政治。如此的绝对化, 势必阻碍音乐艺术的发展”, 声无哀乐的观点详细阐述了应重视音乐的自然属性, 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审美教学, 虽然它有德育、智育的功能, 但其核心为审美育人。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其德育性与智育性, 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把音乐教育当成了发展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工具, 却是买椟还珠, 应以欣赏和审美为主。有的教师在教授音乐课时, 对一首歌曲过于强调其现实意义与思想感情, 忽略了音乐本身的音乐性与审美性, 过于重视歌词在歌曲中的地位而忽视了歌曲本身。在欣赏纯音乐时, 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的审美性, 自由发散思维, 而不是教师给学生早早地束缚, 在学生阐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情时, 只需稍加引导即可, 这样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总之, 1800年前嵇康的音乐教育思想就于我国教育部现阶段颁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思想符合若节, 这也为后来的学者研究音乐自身规律和特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思想对于当今音乐教育者仍有研究意义。

摘要:《声无哀乐论》的音乐思想已过千年, 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 它大胆的探索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企图挣脱传统礼教思想来巩固其自身的地位, 强调了音乐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 吉联抗译注.《嵇康·声无哀乐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版.

[2] 刘继萍.杨小霞《乐记》与《声无哀乐论》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 2008年08期.

[3] 陈家海.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年10月第17卷第4期.

上一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下一篇:输卵管妊娠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