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共8篇)

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 篇1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还是一个刚刚涉及的方面,音乐能力还不可能一日成就,但是在一次次的音乐游戏的亲身实践中,通过孩子们的唱、跳、演会一点一点的培养起来的。音乐游戏它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再回到音乐中去,也就是感受音乐(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游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因此,音乐游戏就是一座桥梁,帮助儿童学习音乐。如:小班音乐游戏《小兔和狼》中,幼儿听了故事“小兔和狼”后,跟着“妈 妈”模仿小兔跳,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就很自然地安静下来躲好。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游戏规则也记得特别牢。

情感的艺术是音乐,在合适的音乐游戏中,各种美好的情感如:热情欢快,温馨甜蜜,柔和浪漫等,都能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例如:《小兔乖乖》这个音乐游戏能够让人们回忆起儿童时代温柔和亲切的感情。游戏中兔妈 妈的音乐充分地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依赖的关系,同时母爱也在这部分被充分地诠释出来。狼来了的音乐能让幼儿产生害怕,同时当狼的诡计被小兔识破后响起的轻快音乐也能让幼儿产生喜悦的感觉。从音乐的旋律、节奏中,幼儿感受到母子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让儿童中从音乐中学到独立思考,团结一致和勇敢地和恶势力斗争的自强,勇敢的精神等,这些都能为幼儿情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 篇2

杰出的音乐家贝多芬告诉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应当使人人的生活爆出火花。”音乐是一种特殊艺术形式的语言。其表现形式与一般的语言艺术形式、绘画艺术形式不同, 既带有语言艺术形式, 又兼有绘画艺术形式, 抑或是二者相结合。它用声音或音响传达情感, 也还会用恢弘的场面、别致的服饰等艺术造型渲染音乐的魅力。它会令人的思想在音乐当中, 在遐想当中, 在真实虚幻交替当中得到升华, 以达到最高的艺术和思想境界。

奥尔夫音乐就具有这种让人的思想不断升华的神奇力量。奥尔夫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渗透于各种文化、各种阶层, 各种肤色的人种, 以明快优美的音乐形式感染他人, 而且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只是音乐的形式, 而且感受到它的内涵, 感受一种风情, 一种特殊的文化, 继而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因此, 人们往往会通过自己民族的文化表象及内涵影响别的文化或与别的文化建立密切的联系。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形成

出生在德国慕尼黑的卡尔·奥尔夫受到家庭的影响, 对音乐有着特别的爱好。他对儿童特点也非常了解, 他以对音乐的敏感, 创立了专门适合儿童音乐发展的独到的音乐教学体系———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他指出:“从一开始, 儿童就不大喜欢学习, 他们宁可嬉戏玩耍。如果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你就会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他们会发现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就是儿童游戏。”奥尔夫在世纪初就对欧洲中世纪的音乐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对各个国家的打击乐器也有研究, 因此他创建了与众不同的开放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它以自然简单的即兴演奏形式体现, 以强烈的节奏甚至参与者的身体一些部位进行律动, 它能引发人们尤其是儿童身上的音乐本能。奥尔夫强调音乐的节奏是音乐的主轴, 是音乐的生命力, 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语言节奏、身体动作节奏、器乐节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节奏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也是为什么儿童喜欢这种音乐表现形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尔夫要为儿童特别创建这种人人都能参与的音乐教学法的原因了。奥尔夫立足于音乐但又超越音乐领域本身, 并将教育扩展到语言、自然等领域中。他主张寓教于游戏活动, 强调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这就是为什么这种音乐教学形式得以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普及的原因。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大意义和内涵

奥尔夫音乐是在一系列背景环境下对儿童进行一种特殊的音乐教育, 它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每年各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专家都会定期举行奥尔夫音乐教学研讨会,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奥尔夫音乐教学专家之间的交流, 给儿童音乐教学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对儿童来说, 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儿童学前阶段, 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他们的潜能, 塑造幼儿健康向上活泼的个性。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在教师们精心设计的音乐课堂上, 儿童可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进行音乐的表达创新, 表现音乐的内涵。通过这些综合体现, 展示出音乐的节奏, 乐曲的优美结构与和谐美。奥尔夫音乐教学涉及许多儿童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唱、朗诵、旋律、游戏, 并融入舞蹈动作。在表演、欣赏录音的同时融入其他器械的声音, 成为美妙的音乐组合。在“做中学, 学中做”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 分组分批以不同音响组合形式、以夸张的形体动作去感受一段世界名曲或民族音乐, 其感染力赋予人们以极大的欢悦和音乐旋律的强烈冲击。

在教学中, 孩子不是旁观者, 不只是聆听者, 不是仅跟着录音机毫无表情地模仿,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因此, 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它不会那么抽象难懂。实际上, 儿童会对它有很浓厚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 儿童的参与举足轻重, 在参与的过程中, 儿童可以针对音乐的某些章节部分,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进行创新改革。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前提之下, 采用儿童喜爱的优美动听, 愉悦欢乐的音乐组织教学, 其意义尤为重大。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深入校园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妲娜老师曾连续几年来到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专门为音乐系和学前系的五百多名毕业生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借助各种器乐以及自制的音响器具展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魔力。她全身心投入教学, 以其个人魅力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诠释得十分到位。李教授的教学指导思想是:“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在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她以朴素的语言, 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 每个参与音乐活动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学生表示, 他们会在将来的实际教学当中灵活运用李教授传授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 通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 他们觉得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 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他们一旦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将影响着广东许多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将得以很好地推广。

去年, 李妲娜老师带着助手来到我们学院, 给即将奔赴幼教第一线的毕业生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训练。学生们席地而坐, 李教授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她带来了各种打击乐器, 她把参与者分成四组, 每组分别拿着不同的打击乐, 有小鼓、小铃铛、三角铁、小摇锤, 录音机播放着《春节序曲》音乐, 在乐曲中敲打各自的器乐。在老师的指导下, 参与者敲打出韵味极佳的节奏, 一堂两个小时的课在这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完成得非常好, 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无处不在。

报纸除了阅读, 几乎想不到它还能起到与音乐有关的作用。李教授让一百多个学生以班为单位, 用报纸做出衣物、帽子等饰物, 让学生自己选出一段乐曲, 在宽大的体育馆进行表演。学生们在表演当中体现极强的合作精神, 在悠扬悦耳的音乐当中学生的表演犹如出水的芙蓉、高歌的云雀、飞翔的雄鹰、奔腾的骏马、潺潺的流水、呢喃的春燕、活泼的顽童。他们好像穿行于茫茫的雪原, 绵延的山脉, 奔腾的大海, 林立的高楼。他们的表演, 可以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无限的感慨, 无限的憧憬。

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潜质, 经过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这种音乐天赋和潜质就会得以很好地发挥。在儿童阶段, 教师在开发其大脑时训练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儿童的特殊的教学法, 它能塑造幼儿健康向上活泼的个性。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幼儿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音乐代表着美, 似乎有一种凝固的音乐表现形式体现出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神奇、变幻莫测和对人的心灵震撼。对音乐稍有些感受的人, 都会在这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大自然的美, 生活中的美, 音乐语汇中的美, 旋律的美, 如春风化雨, 深深地渗透到参与者的心里。人们可以感受得到美的自然流露, 美的虚拟夸张, 美的魂魄, 美的娇柔。因此, 人们就能借此感悟美, 欣赏美, 进而“创造美, 寓教于乐, 寓教于美”。奥尔夫教学法就这样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增添了新的源泉, 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 篇3

为了落实这一课程标准,近两年中考语文命题在这方面作了一个很好的探索。试题在考查汉字知识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从中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让学生从中得到了丰富有趣的汉字文化的熏陶。

下面来做几道中考语文试题。具体感受一下祖国汉字的无穷魅力,也可以从中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

1.[2006·河南课改卷]仿照下面的例子,对“采”字作解说。(插图见2006年河南省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

比:“比”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比”,最初的意思是并列。如:比邻。

采:

2.[2006·宁夏中考课改卷]仿造下面示例,从备选的几组形近字中任选一组,写一句有创意的话,从中感受一下中国汉字表意的无穷魅力。

示例:众对人说:没有你们每个人的努力,就没有我的存在。(或人对众说:一会儿没见,哥儿几个就玩上杂技叠罗汉了。)

丰——干木——林甲——由本——末

凸——凹太——大 丘——兵个——人

3.[2006·山东潍坊市中考课改卷]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两组,发挥想象,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人”与“大”“上”与“下”“玉”与“主…心”与“必”

4.[2007·北京中考课改卷]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______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宀”(宝盖儿),与房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霄”。

B、____藏

贮,“贝”(贝字旁),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贮”。

C、_____山涉水

跋,“足”(足字旁),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与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______彩

节。“艹”(草字头),与植物有关;结,“纟”(绞丝旁儿),与丝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节”。

5.[2007·太原中考课改卷]今年是农历“猪年”,综合性 的。学习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1)~(2)题。

(1)第一板块:猪在中国文字中。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②豕(shi):猪。

(2)第二板块:猪在中国民俗中。请你探究下面材料中亲友赠猪蹄给考生的用意。

据传从唐代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帮帮你]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猪”和____同音,“蹄”和____同音,送猪蹄的用意是____

6.[2007·扬州中考课改卷]结合“汉字”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右面的图片是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处。

(2)班级要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成苦辣各昧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心”“二”“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3分)

谜底:____谜面:____

7.[2007·广西贵港市中考课改卷]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

怒:

功:

悟:

参考答案:

1.示例:上郜是一只手在抓取,下部是结满果实的树,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摘树上的果实。“采”,最初的意思是采集、选取。如:采摘、采取等。

2.示例:凹对凸说:枪打出头鸟,你还不把头缩进去。由对甲说:兄弟怎么玩起倒立了。

3.示倒:(1)“人”与“大”:①人长大了,原来是需要肩负责任的。②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人才会长大。“上”与“下”:①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2)上与下,在某些时候,只是方向发生了改变。(3)“玉”与“主”:①都有王者风范,只是机遇不同,存在内心则为玉,施展出来则为主。②君主的风采在于君临天下,美玉的品格在于蕴舍其中。③玉与主就是中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4)“心”与“必”:①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②钻心的痛苦,是下了大决心的必然。

4.D

5.(1)“家”由“宀”和“豕”构成,“宀”是房子,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家”了,“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舌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2)“朱”与“猪”谐音“题”与“蹄”谐音,送猪蹄的用意是:希望考生全榜题名,出将入相。

6.(1)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2)比如,以“木”为谜底的谜面可以设计为“杨柳樟槐村村都有”。

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 篇4

一、实验对高中物理课程具有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已成为目前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 而实验则是探究真理的过程。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灵魂所在, 是知识延伸与传播的有效途径。学生利用物理实验可以清晰地了解物理结论的得出过程, 并总结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查缺补漏, 同时可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能力。

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实验艺术的策略

(一) 改变教学模式, 增加实验课操作课时

(二) 将烦琐的实验简单化, 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热情

一般情况下, 物理实验的过程比较烦琐, 而处于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耐心, 这就使得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 不利于提高实验效率。因此, 将复杂的实验简单化便于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热情,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时, 由于加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 所以教师口头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疑惑, 阻碍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来一条正确的纸带, 然后利用手中的纸带对加速度进行合理的解读,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纸带,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提高做实验的热情。另外, 对于物理实验, 教师需要就地取材,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激发学生的实验的激情, 开发学生潜能, 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 就可以利用粉笔盒、粉笔、毛巾、纸张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个实验中, 粉笔盒相当于小车, 毛巾用来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与纸张作对比, 粉笔相当于砝码, 往粉笔盒中增加粉笔相当于往小车里增添砝码。这样的模拟实验简化了课本实验, 并且易于操作, 可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三) 巩固学生主人公地位, 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高中物理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 在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的授课模式依旧以教师为主体, 将实验课转变为理论课, 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 即便开展实验, 也是教师一人利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观看而已。这样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失去了实验的机会, 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 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例如, 学生在学习“力的分解”时, 教师就可以安排两位学生一组, 利用橡皮筋等相关器材进行力的分解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力的分解过程, 了解其实质, 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另外, 教师还需要将课堂主动权归还于学生, 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 才可以了解理论的本质与通用性。例如, 学生在学习《向心力》时, 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个圆锥摆。然后, 教师根据学生做的圆锥摆对向心力加以解释, 这利于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 提高学生主人公的地位, 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理论的基础,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 学生利用物理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把握课堂动向, 开阔眼界。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如何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已成为有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主要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艺术。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克达.做实验就是做科学、做辩论——浅议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引导艺术[J].新课程 (上) , 2012 (03) .

[2]宋丹丹.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愿景实现的障碍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 (教师通讯) , 2014 (09) .

把握诗词的精髓 感受无穷的魅力 篇5

【关键词】古典诗歌 阅读鉴赏 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

古老的龙的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3000年的辉煌诗歌是我们炎黄子孙永恒的骄傲。古典诗歌重要,在于她突出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成就。新课标下,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的实际,如何把古典诗歌教好教活,是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点拨法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运用。

一、诵读过程中的声调点拨

我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起的某种“情趣”、“神韵”,而这些,光靠语言文学的理性分析则显得远远不够。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诵读的重要意义。

(1)明音调的高下自觉地追求音调的平仄变化是旧体诗在形式上有别于现代诗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正确诵读点拨首先应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古代诗歌中的平仄音调,无不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八月秋高风怒号”,开头五字,四为平声,由“怒”而陡仄,这种音调处理传达出来的,正是大风席地而卷,突如其来的信息。“势拔五岳掩赤城”,除“城”外连用六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冥”外连用五仄声。两句都用仄声强化了描写的气势,读来令人心神震撼。一般说来,平声流连舒缓,仄声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的音调正确诵读,对于平仄使用较特殊的如平声连用或仄声连用等现象,要特别地加以说明,以引起学生充分的自觉和注意。

(2)辨节奏的疾徐学生在诵读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快慢节奏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全诗用同一节奏,读得单调,沉闷;有的虽也有快慢变化,但操作不当,主观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揣度诗人内在情感的起伏及描写对象的变化,给学生以诵读节奏的正确指导,如《琵琶行》,全诗节奏的基本式是舒缓、深沉,但对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疾有度才有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

(3)察韵脚的轻重在声调的处理上,教师还应注意点拨学生在诗歌韵脚上融合的气势、情感,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读出韵的轻重、平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首段,押的是“豪”韵,读音宏畅,且句句押韵,蝉联而下,应要求学生读得重而有力,这样,学生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狂风骤至、呼啸腾踊之声不绝于耳的感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的合理内核在于通读,有利于实现认知过程中的感悟觉察和思维过程中的体验把握的结合,从而自然地形成一种“意会”知识。在课堂上,“百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声调点拨,引导学生悉心涵咏,“因声求气”,那么,为传统语文教学所特别重视的“悟性”效应,则是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的课堂上当场获得的。

二、理解过程中的情意点拨

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是一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模糊内部经验,是一种感悟,一种领会,虽然这种感悟能够触及作品意思最深的一层,但对作品内容与形式诸多方面的特征及审美风格去失之明确的体认。“意会”的重要,在于它是“言传”的基础,学生由诵读而形成的意会知识要得到明晰和深化,必须还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理性探讨的过程。

诗之道在于抒情、言志。在作品的分析、研讨阶段,教师应紧紧抓住“情感”这一条主线,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

1.语词内涵点拨其“情境”意义

我国古典诗词以精于炼字著称,作家在选择、铸造语言的时候,总是竭力追求言简意赅,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因此,实施点拨,首先要让学生深切领会普通语词在特定语言环境里所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

在古典诗词的形象世界里,语言环境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上下文”的简单线性结构,而是一个由形象体系互相渗透而成的饱和着情感的立体式多维空间存在。要品味一个词的情境意义,必须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伸展思维触角,把某一语词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有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作综合考察。“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字面意义枫之叶、荻之花而已。要领会“枫叶”、“荻花”的情境意义,就必须启发学生把这两个形象放到特定的时空范围——浔阳江头和秋之月夜去琢磨,让学生认识到,秋天枫叶流火,荻花吐白,在月光的笼罩下,自然红得黯淡,白得凄迷。浔阳江头由枫叶、荻花点缀,便越发显得凄清、岑寂。再引导学生从“关系形象”的角度深入钻研:与“枫叶”、“荻花”相关联的形象除月光外,一是瑟瑟秋风,一是感知的主体,即诗人自我形象。前者从整体上肯定、强化了萧瑟、凄冷的氛围,后者使这一语词的全部情境意义找到了归宿。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语词的时空关系考察把握得较准确,而对“关系形象”的探究则往往存在着简单化的毛病,而这正是语词的情境意义体现得最充分、最有魅力的所在。有些语词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关系”,教师就更应注意点拨学生的思维扩散指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段连用号、卷、飞、渡、洒、挂、飘转、沉等八个动词,这八个动词共同涉及的“关系形象”主要有两方面:茅屋和诗人自我。前者客观地再现了大风破屋的过程,后都使这几个动词始终牵扯着诗人的视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衣衫破旧,在大风中焦灼不堪、愁苦无奈的诗人形象。这里的“关系形象”虽只有两层,但却有浅深之别。学生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对更重要的后一方面的深层形象却难顾及。点拨,就应该拨清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障碍,使他们顺利地把握住这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情境意义上吃透这些看似平谈无奇,实则意味深永的普通语词。

2.形象体味点拨其情感因素

诗是形象的艺术。诗歌里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叙事诗里的情节主人公和抒情诗里的抒情主人公),也包括构成诗歌艺术境界的种种现象。一般来说,古代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和现代叙事诗(如《王贵与李香香》)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区别不是很大,都是微观着手,宏观把握,多面探讨,总体综合,而抒情主人公的情趣意志又和他所选择的物象的性质密不可分(所谓“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对于这些深深涂抹上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物象,简单的一句“情景交融”是不能尽其奇妙的,学生也绝不会就此感到满足。教师必须结构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具体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作适当的相机点拨。

点移情。我们在教自读课文姜夔的《扬州慢》时,曾就课本关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解释进行了一番较为热烈的讨论。对这两句,课本的解释是:(人们看见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的)战争。“犹厌言兵”的主语到底是什么?有的同学从上下两句的语意联系上判别是“废池乔木”,也有不少同学坚持课本解释,认为是“人们”。在这两种意见相持不不的时候,我们适时提出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认识到,既然“感时”花可溅泪,“恨别”鸟亦惊心,那么,战火劫余的扬州城的池台草木,自然能够直接倾吐痛苦。“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无情无知的“废池乔木”尚且不愿“言兵”,那么,有情有知的饱经战乱创痛的“人”对战争又该怀有怎样一番心理情状?到此,我们再对“移情”这一现象略作点拨,告诉学生,当诗人带着浓烈的主观感情去观照客观外物的时候,往往在外物上投射了自己的全部情绪,使“我”与“物”融为一体,既可以将自我的情感渗入自然景象,也可以使自然景象映发、体现自我的情感和心境,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作用。《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之“冷”,之“无声”,也完全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反过来又极自然地体现了词人冷寂的心境。还有同学举“寒蝉凄切”、“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举例发后,我们再点拨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新的结论: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古典诗歌的移情大体可分两类:拟人和“著我”(王国维“以我之眼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移情的好处,是使客观外物和诗人自我之间形成情感的对流,不仅使感情的表达变得更加曲折含蓄,而且使客观外物给人一种亲切感。这样一来,学生对审美过程中的移情现象就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读“懂”古诗物象的一个具体方法。

点烘托。诗歌里的许多景物描写,不仅交待人物活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这些景物似乎是以不经意的客观状态出现,暗中却给诗注入了浓郁的情味。对于这样一些物象,教师应在物象色调所透露出来的情感物质上作点拨,通过对物象色调的寻味,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如《涉江》对溆浦山地景象的描写:深林冥冥、猿穴出没、山高蔽日、幽晦多雨、霰雪无垠、乌云袭宇,诸多物象交织出一个肃杀冷漠、扼杀人的生机与活力的原生状态的荒蛮的深林境界,其色调大致可用两个词概括:荒寒、冷峻。那么,身处这一恶劣环境中被无罪放逐的诗人的心境,即可由此烘托而出:荒寒→凄苦、寂寞、愁绪满怀(哀吾生之无乐);冷峻→孤傲、倔强(不变心以从俗)。再如《琵琶行》开头一段叙月夜江头送客,景物的色调和人物心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寒凉→凄楚、孤寂;迷离朦胧→迷惘、抑郁。由于作为烘托的景物的色调总是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教师在启发学生认识这一类物象的烘托作用时,应着重点明物象色调与诗人心境之间的“联系点”,而不宜只用“通过……,烘托了……”的格式一带而过。只有这样做,才能把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点象征。象征和烘托的关系十分密切,有时甚至相通。如《孔雀东南飞》“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既以寒风断树、严霜袭兰为喻象征封建家长迫害青年男女的淫威,又渲染出焦刘同命前肃杀、冷酷的氛围,自然与社会互为表里,妙合无垠。一般来说,古诗词里的象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独创的出现于某一场景的象征形象,另一类是含有历史文化积淀并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广泛使用的象征形象。前者如《涉江》“乱日”部分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李白《行路难》渡黄河、登太行、长风破浪、横渡沧海等语句,它们都有比喻的特性,物象和表现对象之间是较为简单的对应关系。对教师来说,点拨的重点是后一类。这一类象征常作为写实的景象出现于诗中,似乎信手拈来,不着痕迹,但又绝不仅仅是实景,它的包孕性很强,学生如没有一定的古文化知识,就难以体会出其中表达的某种深层含义。教师应恰当地对学生作一些知识指点,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生对此句的字面理解毫无问题,如教师能告诉他们古望帝国君死后,魂化杜鹃,日夜啼叫以至口中流血的传说,让学生认识到,在古人的笔下,杜鹃是沦落失意、哀怨凄悲的象征物,猿啼是渲染羁旅苦况的专用物象,学生就能看出,“杜鹃啼血猿哀鸣”并非仅仅实与浔阳贬所的荒僻,更重要的是,它还曲折地透露出诗人政治失意、天涯沦落的凄凉心境。此外,《琵琶行》开头的江边“枫叶”,《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白鹿”,《雨霖铃》里的“长亭”、“柳”,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些都不是用典,但同样需要教师对有关背景知识的点拨。

3.风格把握点拨其意象组合

对作家作品风格的体察和判别,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是“风格”?别林斯基说:风格是作家“在思想与形式密切融汇中按下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就具体诗篇来说,除了那些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种“思想与形式密切融汇”的基本单位,我们认为是意象。所谓意象,即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袁行霈语)。不同风格的诗人,他们所选择的借以抒写情志的客观物象的性质、色彩、态势及其组合方式往往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诗歌的意象及其组合方式巧作点拨,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反而求之”,就可切入作家“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风格的髓骨。

不妨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作比照论述。这两首词,一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一为婉约派的压卷作,分别的思维活动真正接受并理解这两种风格,教师三言两语,泛泛的几个形容词是无法奏其功效的。在教学中,我们分成以下三步,启发学生深入研讨。首先,我们让学生理出两首词所使用的意象,并作点拨归纳,让学生明确:苏词构成意象的客体是万里奔注的“大江”,雄劲峭拔的穿空“乱石”,势若奔马疾雷的拍岸“惊涛”,以及劲气翻卷的千堆雪浪。格局宏大,画面开阔,色彩明快,对比度强烈,富于力度,使人感奋。柳词则大异其趣。它的摄作意象的客体是寒蝉,是薄暮时分的长亭,是千里烟波,是清凉的晓风中参差飘拂的柳影,是暗吐清辉的一弯残月,多为轻柔纤巧之物,色彩灰暗冷淡,显得朦胧凄清恬静轻灵,即使有“千里烟波”这样空间位置的伸展,也归结于无边暮霭,心愁漫漫之中,并没有引至宽广雄伟气象的呈示。苏柳二词的意象,一得阳刚美,一得阴柔美。第二步,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不同的意象组合方式:苏词一气贯注,取用同一时空状态下(“大江东去”)的意象组成序列性画面,呈现出一种飞扬勃动的流线型结构;柳词的意象或眼前实景,或得之于玄想,这些不同的时空状态下的意象叠合在一起,便形成一种“散点式”画面结构。两者相较,流线型结构方式传达出来的,是激情的奔放,气热的流注;散点式结构由于以“情”来镶嵌意象,所以它不能奔放见长,但以内敛取胜,不见劲气,但显匠心,它所传达出来的,是约收于内、流宕曲折的情感。最后,再联系苏词所抒发的周郎“雄姿英发”的豪情,柳词所咏叹的悱恻缠绵、柔肠百结的离情别绪,学生对两首词的不同风格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把握。这种分析方法的好处,在于把抽象的“风格”化解到具体的意象和意象的组合方式之中去,既符合作品实际,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点拨得法,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魅力无穷 活力人生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 魅力; 智慧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62-001

7月24日在黄山参加了“暑期全国中小学德育专家及一线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报告会”的学习活动,整整两天,聆听了王文英、郑学志、邹六根和张万国等四位全国优秀班主任及优秀教师的讲座,特别对于王文英老师的报告感受颇深,现做一整理,留作纪念。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

——《相逢是首歌》

优美的歌声,与众不同的开场白,王文英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另类、阳光、生动。

说她另类,是因为她太时尚,以至于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从来没有人会猜她是老师,从教之初也曾因为“臭美”屡遭挫折。但她坚守自我,直至今天成为全国优秀班主任仍那么时尚。说她另类,还因为她敢讲真话,敢于揭出社会的、教育的、学校的、教师的乃至班主任工作中的丑。是那么实事求是,那么毫无遮掩,那么慷慨激昂!说她另类,更因为她在讲座中敢于直陈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的“另类绝招”——譬如听到学生骂街耍匪她可以用骂街耍匪的架势以毒攻毒;为了“降服”班中的“老大”,她可以演小戏耍心眼;为了保住课任老师的面子和那节课的效果,她可以红口白牙“胡说八道”,还让人听了觉得跟真的似的(编造魅力谎言的功夫超高)……而这些,在此前我所学的优秀教师的经验中都是闻所未闻。

说她阳光,是因为她自信,自尊,洒脱,自爱,她活得自我。最阳光的一句话是“做老师一定要爱自己,一定要对得起自己”。这不是一句自私的话。据我的认识,高喊因为教育工作而宁愿牺牲自己,牺牲家庭,放弃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孩子的教师,不是严重的功利主义者的话,也是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病人。真的,连自己都不爱,连家人都不爱的人,能去爱学生爱事业?如果没有爱又哪来的教育!王文英老师,即便面对别人的非议,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她仍能坚持作自己喜欢的自己,最终作出了样子,不仅脸上身上写满了阳光,头上还罩上了光环。

说她生动,是因为她一举一动都才华横溢。声乐、钢琴、舞蹈,都是拿过省级以上奖项的;美容美发,她能一口气儿为与会的一百多名女教师盘出不重样的头型;服装设计制作,她的演出服、开会服乃至“上镜服”很多是自己剪裁制作、编织或修改的。当然,她还写作还讲座……艺术修养使她周身充溢着灵性和活力,光芒四射,魅力无穷!她坚持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是“专”家,而似乎更应该是“杂”家。

且不说讲座内容,仅就她本身便使我忍不住在笔记中记下——其实老师可以这样当,优秀教师也可以活得很潇洒,优秀教师并不等于“高尚加悲壮”。真的,如果像她这样的人能成为教育工作者追逐的时尚,我敢说,就不会出现年轻人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或在择业的时候说“宁可摆小摊也坚决拒绝当老师”的现象。难怪,多少年来,优秀教师的宣传报告或讲座,总是喜欢以高尚、奉献、无我为基调,炫耀般地把伤口撕开来呈现出血泪和痛楚给世人看。今天王老师的讲座是对这种审美的鄙弃和嗤笑。这算是她的“惊世骇俗”,“叛经离道”吧!

音乐的无穷魅力作文 篇7

一因势利导, 嫁接课堂教学, 幽默排除干扰

课堂“突发事件”有时是来自于课堂内干扰, 有时候来自于课堂外部。要因势利导, 变干扰为辅助教学的有利情境, 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 上课了, 师生相互问好之后, 准备开始复习提问上一节课的内容, 可是却看到有几个学生依然意犹未尽在用手指玩“转课本”游戏。心里不禁有些生气, 如果这时候劈头盖脸大声斥责:“都快要考试了, 有的同学还在那儿玩, 火烧眉毛都不知道, 真是不可理喻……”学生们一定会马上安静下来, 课堂纪律好了, 但是这种因为部分人而迁怒全体同学的做法, 会使学生个个心里头都不是滋味,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倒不如因势利导, 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把心思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这时不妨用主持人的口吻说:“课本转转转, 课本转不停, 欢迎同学们来到转课本课堂, 转课本的同学要快速转动你的课本, 转得最快的那个同学, 我们奖励他来回答今天提问的第一个问题。”我相信, 那几个同学一定会马上停止动作, 积极为回答问题做准备。这样既可以排除干扰, 又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 还可以在提问之前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当“突发事件”来自于课堂外部时, 我们不妨学学这位语文老师的做法。那一节课, 这位老师正让学生们自己熟读《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大黄蜂, 有的同学看到了, 盯着去看, 有的同学急忙闪躲, 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堂, 被一只大黄蜂搅得书声全无, 一片唏嘘声和慌乱的景象。这个语文老师不急不慢地说道:“朗朗复朗朗, 大家当读书, 不闻读书声, 惟闻蜂嗡嗡。”这时候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重新又把眼睛转移到课本上, 读起书来。老师趁着这个机会, 走到窗前, 把窗户打开, 黄蜂飞走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课堂上。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反而因为有了这么一段小插曲而增添了一些生气, 大概若干年以后, 有同学重读《木兰诗》时, 还会记得老师吟诵的内容。

二假装糊涂, 揭示做人道理, 幽默化解矛盾冲突

在课堂上有时出现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突发事件”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处理不好, 使事态升级, 就会激化矛盾, 甚至陷入僵局。我上思想品德课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一次, 我在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当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分歧时, 应该怎么做?”并选代表分角色来表演一个情景剧, 表演父亲与儿子是如何解决矛盾问题的。大家表现都很积极踊跃, 有一组的两个同学因为选角色闹起了矛盾, 都想演“爸爸”, 而对方就觉得吃了亏, 争得面红耳赤, 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走过去问道:“你们两个在干啥?”旁边的小组成员大声告诉我:“他们两个在争爸爸!”我就表现出很纳闷的样子问道:“争爸爸, 你们两个不是都有自己的爸爸吗?有什么好争的?”他们两个这时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 旁边的同学忙笑着解释道:“不是争爸爸, 而是争着当爸爸。”我若有所悟:“哦, 争着当爸爸呀, 爸爸也是从当儿子开始的, 没有小子哪来的老子呀?”他们两个都不好意思地笑了。通过幽默诙谐的话语,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冲动的情绪, 一场矛盾冲突就这样一笑了之了。运用幽默化解矛盾时, 老师要注意态度真诚, 运用的内容要健康, 决不能用讽刺庸俗的方式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更不能开一些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玩笑, 要切身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获得尊重的权利, 运用恰当的言行使其激动的情绪转移或缓解, 从而达到化解矛盾冲突的效果。

三机制灵活, 走出尴尬的境遇, 幽默显神威

有时在教学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尴尬事, 而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 更是要随机应变, 机制灵活, 以变应变。一个英语老师的博客中记录了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的尴尬事例,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次, 在学完句型What’s your...teacher like?He’s/She’s…后, 她请学生们用此句型进行问答对话。有两个学生以英语老师——她为题开始对话:“What’s your English teacher like?”“She’s old and lovely.”也许是学生调皮故意逗老师, 也许是学生一时紧张说错了词, 他竟然说英语老师“又老又可爱”。全班同学愕然。当时, 这位老师心里有些许不快。索性, 她就夸张地表现出来。她装出欲哭未哭的样子, 扮起可怜说:“Oh, I’m old and lovely.我又老又可爱, 是说我老了以后可怜没人爱吗?”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一句话便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紧张的气氛被迅速瓦解消融, 课堂一派轻松和谐的气象。接下来有学生醒目地赞美老师:“My English teacher is young and pretty.”老师真诚地表示感谢, 并装作害羞地说:“Thank you.I hope I’ll be always an eighteen girl.And I’ll be pretty forever.”学生们很爱老师这一招, 这样让他们觉得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可犯的“长辈”, 而是他们所喜欢的幽默活泼具有亲和力像朋友般的老师, 从而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

潜心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篇8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深入浅出,读之亲切。在朱光潜先生的分析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一个大学问家运用文字的谨严精神,而且品味到文字本身的灵魂、血肉、情感和力量。

文中,朱光潜先生通过一些貌似信手拈来的生动例子,告诉我们,对待阅读和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斟句酌”。朱光潜先生为了强调和突出其重要性,将其定义为“咬文嚼字”。先生之匠心,可以想见。作者认为,习作者只有不断地琢磨文字产生的力量,不断地去推敲词句形成的意境,努力追求联想所形成的意蕴,才能展现出文字本身的个性和灵魂,才能创造出传世的清辞丽句。在文章的末尾,作者还告诉我们,如果套用一些陈词滥调,离不开“套版反应”,文章就会落入俗套,文章的语言也不会跟着思想情感走,文章自然就会“落人下乘”。“只有刻苦自勉,推陈出新,时时追求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一、我们为什么要“咬文嚼字”

文章开篇例举了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的例子,原句是:“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嫌这话不够味,后经一演员提醒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接着作者又例举《水浒》中石秀骂梁中书的话:“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通过这些实例,不难看出,“你这什么”句式“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噌恶的惊叹语,表现了强烈的情感。”接着作者又例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的话:“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指出此处的“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一点“你不是”的讥讽的意味。并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不妥之处。本段的举例意在比较论述“你是什么”“你这什么”和“你有什么”的区别,并指出这两种不同的语用所带有的性质不同的情感特征。

从作者的旁征博引中,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演员的炼字比郭沫若这个大戏剧家的用词更恰到好处呢?早在《屈原》之前,“你这什么”和“你是什么”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句子为什么在《水浒》和《红楼梦》中就有了呢?细思量,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因巧生妙的词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力量和效果,那是因为这些有生命力的句子源于生活,也最贴近生活,直指人心,所以有着极强烈的艺术张力。

文章第三段的开头,朱先生说:“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种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和负责任的态度彰显出文人严谨治学的修养,一丝不苟的态度,细嚼慢咽的文人情怀。“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我们常说文以载道,文以言情。这段逐层深入的论述,将文字与情感休戚相关、相依为命的内在关系昭然若揭。同时更深层次地提醒我们,对文字的含糊,是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的表现,从而揭示出为文先为人、情真方意切的治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由此可见,切切实实地咬文嚼字是阅读和创作的必由之路。

二、我们怎么来“咬文嚼字”

文章第四段,作者举了人人皆知的贾岛和韩愈之间关于“推敲”的例子,打破了古今人对韩愈改句的赞赏的固有思维。朱先生为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细致解读。他模拟想象当时贾岛在创作此诗时用“推”或用“敲”时的意境。用“推”固然显得鲁莽,但在当时孤冷的意境下能表现出僧人的胸襟气度;假如换用“敲”字,就显得拘谨,没有“推”字更能有韵味。“推”,可以无声;“敲”,却平添了搅扰。且不论哪一个字更符合当时的意境,但这个分析的过程,朱先生用文本阅读的“还原法”,用自己的心路历程,用咬文嚼字的感受启迪我们如何进行文字的推敲和打磨。更进一步说明,咬文嚼字的过程,实质上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对文字的精雕细琢,实际上就是对思想情感的锤炼。对文字的完美追求,实质上是追求人生的至善至美。

我们若是了解了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的关系,对于文字的推敲就会显得更加慎重。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一个“横”字,扁舟闲横、恬淡自在的意境全出,任何他字均不可替之。

朱光潜先生用其推敲阅读的经历告诉我们:设身处地还原创作的情境,不失为咬文嚼字的一个好方法。

三、“咬文嚼字”追求的高境界是什么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比如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中的诗句“独携天山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既有“小团月”与“小龙团茶”的联想,更有“明月照着清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这一例举,说明文字有其产生的土壤、创作的背景和情感的诉求。文字的种子,既要埋在“此身、此时、此地”(朱光潜先生的座右铭)的生活土壤,立足本义,又要充分发挥联想、插上梦的翅膀,赋予它历史的、艺术的担当,从而摆脱“套版反应”的俗套。“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是简单描述,是说明,是写实;而“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是清辞丽句,是创作,是想象。真是妙哉!

其实,在汉字的王国里,这样的奇思妙想、名篇佳句,不胜枚举。比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个“任”字,将梅花刻画成了一介血肉有性格的寒士形象。他历风霜而不馁,先百花而不傲,落泥尘而不悲,唯留其香,有骨有心。现代诗中这样摄人心魂的句子也有很多。如北岛的“从卖气球的人那里,每个孩子牵走一个心愿”、顾城的“没有加糖,地平线上卧着一轮甜甜的太阳”等等。一个“牵”字,一个“卧”字,哪一个读来不让人怦然心动?

这就是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好文妙辞,因为语言跟着思想情感在走,遣词造句怎么可能会落入俗套呢?在我们的浩瀚的文学的长河里,流传下来的经典的作品都能体现作品本身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即不可替代性。这大概就是创作的最高境界。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材。”“惟陈言之务去”,方能“作”出上乘的文章来。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文艺理论水平极高的文章,更是展示了朱光潜先生不凡的人格魅力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学者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之情。文章娓娓道来,逐层深入,激发想象,触动隋怀。朱光潜先生为我们确立了咬文嚼字的标杆,不仅有标准,还有刻度。即最朴实的文字最有力量,最浪漫的文字最动人,最独具个性的文字最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对待文字要有敬畏之心,对待文章的心胸要正直,对待文学的信仰要忠诚。我们要潜心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文字是我们精神家园的主人,方方正正地记录着真实的历史,抑扬顿挫地讲述五彩的情怀,勤勤恳恳地传承着厚重的文明,让我们一代一代华夏儿女的文化之旅充实而温暖,丰富亦多彩。

学法指导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以看作一篇文艺随笔。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选择这样三个着眼点:

一、宏观上,厘清文脉思路

文章最后一段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这句话便清晰地交代了作者的总体思路。而前面六个自然段也是有文脉可循的。行文中,作者在依次传达这样的一些观点:句式不同,情感不同;字数不同,意味不同;用字不同,意境不同;以及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宏观得以掌控,余者就如沙滩拾贝。

二、微观上,揣摩举例用意

与一般的议论文有所区别的是,本文作者为避免落入俗套,多通过一些生动例子,引导读者如何阅读与写作。仔细一揣摩,这些看似“随便”的例子往往是有其用意的。作者为了阐发、印证观点,用例作了精心选择:或生熟不同,或古今有别,或轻重各异,或褒贬两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目的,又有实效。读者不妨作些细致的推敲玩味。

三、情感上,多些审美趣味

上一篇:体育课《跑走交替》教学反思下一篇:凸显企业精神,弘扬矿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