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中的自我反思

2022-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学工作中的自我反思

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摘要: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自我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我反思对于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具有多重效力.提升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对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努力探索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个体专业自主发展的相关途径意义重大。

关键词:个体专业发展自我反思自主发展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受到广泛关注。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受外在因素和教师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更多的应该是自主发展,自主的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鉴于此,笔者拟就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和自我反思能力的相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个体专业发展与自我反思

(一)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对“反思”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教师需求量从极为短缺到相对降低的转变,公众对教育质量下降和教师素质不高的讨论引起了人们对教师队伍质量的反思.教师专业化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进入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从发展的历史线索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由群体向个体的发展总趋势,具体表现为:“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地位的认可到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素质的提高;从注重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到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从关注教师发展的外在要求向关注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在觉醒。”_IJ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分为个体被动专业化和主动专业化,即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发展和个体主动专业发展。本文的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发展,它强调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的改进,关注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在觉醒。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获得一种自我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环境中不断地反思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自主发展进而逐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自我反思: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不变的追求

什么是“反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格言警句就充分说明了古人的反思意识。作为一个日常概念,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在西方哲学中.“反思”一般是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常常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追溯到杜威。早在1933年,杜威在其专著《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反思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而且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者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在杜威看来,反思不仅是智慧的行动,而且是负责的行动,其目的在于寻找答案并激励人们去探索。“反思”作为教师教育改革领域中的一个正式术语,始于美国马萨诸塞技术大学舍恩教授1983年发表的著作(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舍恩认为,反思是专业工作者在其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

关于反思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但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却是大家的共识。在教师的专业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想主动发展,其条件之一就是教师要具备一种自我反思能力。如果教师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不断反思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养料,他在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就能主动发展,而自我反思能力一直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不变的追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这种经验在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永远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的成长是经验与反思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需要对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逐步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教师都应该在对自身知识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来组织和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由此可见,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自我反思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多重效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广大教师经常要面对一些新思想、新课程,以及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调适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此时,教师的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有关教师反思行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超越过去的经验。面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课程,以及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与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经验、技能等多方面的碰撞和冲突,教师通过运用多种反思策略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审视、分析并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活动,可以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领会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情境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改善自已的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个自我反思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反思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就可以在自我反思中自主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个体专业发展水平。

三、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个体专业自主发展的相关途径

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能够从自我出发,评价并判断外在的环境变化,以此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实现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坚持写反恩日记,经常与自我保持对话

教师可以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反映在日记上,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生活上的经历、一些意义重大的关键事件、与他人的对话、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触、个人的想法与情感、期望等。撰写反思日记最主要的是要运用自我分析方法,检查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触,以达到自我反思的境界。而教师写反思日记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日记的撰写格式因人而异,可以写主题日记,即为每次的日记制定一个主题,分析自己对相关主题的认识和想法;也可以写两半日记,即一页纸分成两半。一半用来描述事情,另一半用来反思事情并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情感等。不管采用何种日记格式,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反思策略,坚持撰写反思日记,注意经常与自我保持对话,帮助自

己反思,就会有助于推动自己实现专业上的自主发展。

2 自觉开展反思性的行动研究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能有效地促进反思与行为互动的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强调由实际工作的人员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在同一个情境中应用。在目的上,“行动研究意在帮助实践工作者省察他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的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意在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以使研究能在实践的改善中起着直接而迅速的作用;并且它试图通过帮助实践工作者成为研究者,克服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距离”。“行动研究本质上是深入地参与实践.批判性地反思实践,建设性地改进实践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同时对运用过程进行观察,再次反思运用之后的结果,从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这个反思性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实践一反思一行动”的方式,实现了反思与行为的有效互动,对自己和实践的理解不断加深,自己的内隐观念一步步清晰和明朗,逐步实现自我反思中的个体专业自主发展。

3 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

要想保证教师个体专业自主发展顺利进行,教师的自我反思必须经常化、系统化。因此,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比如每周周末等),使自我反思制度化。教师可以参照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高成效教师成长研究的结果,将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内容和所达到的水平与之作相应的比较,找出差距,明确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方向。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反思隐含于自己日常专业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和教学观念,及时纠正不合适的信念和观念,以免它们影响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最后,教师也可以建立自我剖析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并反思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保证自主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顺利进行。

4 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对话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实现自我反思中的自主发展,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单纯的自我反思活动,通常比较模糊也不太深入.因为习惯性思维一旦形成,仅靠“自省”有时难以达到反思与更正的目的。教师要想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产生更大的震撼,就要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交流对象的反馈会激起教师深入的思考,并产生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碰撞与回应,教师的思维也会因此更为清晰。教师可以借助他人眼中自己的教师形象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有人这样认为,“同事是业务问题上的知音,只有同事之间才具有真正专业上的话语空间;同事是教师的监察者,他们最清楚也最了解我们的短长,也最了解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同事是朋友,不论合作程度怎样,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对你的成长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可见,与他人尤其是同事的交流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 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教学困境的分析和解决具有引领和导航作用。它能够促使教师反思已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帮助他们分析和批判日常生活中隐含的价值观念.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性水平。教师只有把教学实践中让自己感到困惑和迷茫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在正确理论的引领下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探寻问题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逐步提升和拓展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增强,实现自我反思中的个体专业自主发展,必须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

总之,自我反思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对于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具有多重效力。教师只要坚持进行自我反思活动,以主体身份积极投入其中.就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个体专业发展水平.逐步实现自我反思中的个体专业自主发展。

作者:王翠翠 刘德鹏

第2篇:食品安全法治中的自我规制及其学理反思

[摘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导致食品安全法治中进一步强化政府规制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近十年来食品安全立法的主要思路。然而单纯强调政府规制的作用不仅需要大量行政资源的支撑,而且容易造成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的对抗情绪。有鉴于此,利用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我规制,发挥它们的主体责任,亦成为实现食品安全法治的重要内涵。自我规制优势明显,但依然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自我规制的透明度、执行程度、公共利益的保障均需要政府规制予以关注,这些问题也是未来食品安全法治实践和法学理论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未来的规制设计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出发,符合简约性、回应性、多元主义、有效性等要求,促进遵从甚至超越合规,提升商业道德水准。

[关键词]食品安全;自我规制;政府规制;商业道德;公共健康

[

一、引言

公共健康无疑成为目前学界探讨的重要议题,其中,有关生物安全、野生动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食品安全法的立改废工作更是值得关注和肯定。但应当注意的是:健全法律规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甚至拓展刑罚适用范围固然可以产生应有的威慑;这些领域涉及法律规范众多,行政、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协调机制不够顺畅、法律实施效能不高等情况严重,而充分发挥作为被规制者能动性的观点或许更为切中肯綮。后一层面的考量,正是对十余年食品安全立法和执法经验的总结,两个层面的结合才能够全面实现立法目标。200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通过,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法治正式起航,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对于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和完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个阶段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的沉疴新疾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全面暴露,亦是政府不断通过立法和规制回应公共健康要求的积极体现,更是学界对中国法律和政府规制从制定到实施效果的深度检视,因而引发了诸多法学学理層面的省思。在讨论中,作为规制者的行政机关与被规制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严刑峻法俨然成为十年间立法和政府规制的主要做法,立法者认为只有使不法生产经营者对惩罚的预期机会成本超出其预期收益,方可有效遏制不法行为,因而不断加大惩罚力度和适用范围,通过威慑提升遵从或合规。①“乱世用重典”的思路导致政府规制愈加严苛,立法和政府规制的数量亦持续激增,仅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比起2009年的立法就多出50条,“对违法行为的界定和处理更加细化,处罚力度也大大加强”。②而另一方面,2009年颁行的《食品安全法》第3条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并从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索票索证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不安全食品召回与停止经营等方面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主动作为,从而确立了“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理念。[1]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承继了该理念,并于第四章细化相关责任,许多规定维系和吸纳了国际的先进做法。2019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亦是如此。两个层面的张力构成了食品安全法治的重要特征,亦成为中国当前诸多法律及其实施的核心内容。从理想图景来讲,政府重典治乱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均应加以重视,[2]那么,两个层面如何均能有效发挥作用?特别是被规制者如何履行主体责任、如何自我规制、遵从法律规定?而行政机关又如何进一步展开政府规制,依赖有限的行政资源,确保民心所安?本文立足对自我规制的发展进行观察和剖析,提出几项应当充分利用自我规制优势的规制设计原则,反思学术上的相反理论争点,希冀讨论与反思能够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食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安全法治及其实践有所裨益。

二、规制光谱和自我规制的作用

(一)规制光谱

自19世纪初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滥觞以降,法律一直是最为经典的统治方式。为有效实现统治权,国家通常直接以法律或者通过法律授权行政以命令、禁止等强制性手段课予规范对象作为、不作为或者容忍的义务,并以制裁作为后盾,从而达成规制任务与目标。直至1980年代中叶,对有关法律和规制理论的研究仍然主要侧重于命令与控制型规制。其是指规制的规范性特征构成一项命令,而规制实施均伴有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即构成控制。如果实施有力,命令与控制型规制值得信赖。不过,由于政府信息收集、专业知识掌握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政府规制总是呈现出规制过度或者规制不足的情形;运作中时常滋生规制俘获,且极易引致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形成对抗。[3]为此,理论和实践均试图作出修正,均强调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的作用,成为自1980年代中叶以来规制改革的主要内容。[4]其中的一些做法在理论上被称为自我规制,概指由企业或相关组织自我拘束行为的理念和做法,表现为自愿制定、自我实施与自我监督相关规范。引入自我规制,丰富了规制的内涵,形成了所谓的规制光谱。在复杂的规制光谱之中,自我规制更接近于无规制,经常与市场机制、自愿规制等相提并论。实践中纯粹的自我规制较为鲜见,其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规制相交织。目前,自我规制多是在规制国家的框架之下展开的活动,说明国家不仅承认自我规制的存在,而且期待自我规制与政府规制能够形成协力。

表1基本模式中,无规制指对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并无控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自我规制一般被理解为纯粹的自我规制,指基于主体意愿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规制,且并无任何外部介入,监督也仅由主体加以实施的现象。自我规制多无法定依据,政府作用仅限于非正式监督。合作规制系指规范由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共同确定与执行,①而政府规制是指规范仅由政府制定和执行。从实践来看,自我规制并非完全与法律无关,有时需要政府的批准或认可;而当新兴事物涌现之时,自我规制常常发挥作用,其权力并非直接来源于法律。当然,上述四类仅为理想类型而已,不同国别、差异化的规制实践对规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划分。如英国学者认为无规制与自我规制之间存在“信息与教育”方式,自我规制与政府规制之间存在“基于激励的工具”,而合作规制则被视为自我规制的子系统。[5]此两种新类别被认为是促成遵从的重要方式,类似还有OECD模式中的“信息与教育指南”和“经济性工具”。[6]实践中合作规制情形较为复杂且常与自我规制相互混同,有些规制需要由政府授权,而有些规制需经政府确认批准,否则可能就无法回避政府的直接介入。前者如澳大利亚模式中的“合作规制”和多维度模式中的“法定的自我规制”,后者如多维度模式中的“政府认可的自我规制”和澳大利亚模式中的“准规制”。[7]OECD模式中的“基于绩效或程序的规制”是政府规制因应自我规制的表现,多系框架立法,以原则性与必要规定为主,相比于过去更加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

总体而言,由于自我规制和政府规制之间关系繁杂多变,导致各国的规制光谱并非百喙如一。

(二)自我规制的优势

客观而言,自我规制并非新兴事物,如今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规制出现失灵。传统政府规制为弥补市场无法解决的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失灵现象,采取事先许可、事后制裁(典型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方式介入和修正市场运作。虽然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亦遭遇到批评:政府规制通过强制要求特定技术或者绩效标准,适用“一刀切”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监督方式,然而不利于创新和发展。从表面上看政府规制拥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却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行业的多样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规制变得越来越繁琐和复杂,对技术创新或者经济转型的反应缓慢。过度规制和过度法律主义的现象,导致政府规制不合理和僵化,阻却了被规制者理性遵从的意愿,且因规制成本较高导致遵从率较低。政府规制虽基于规则的拘束,但更多侧重于对既往行为展开监督和执行,而非首先对某些行为作出风险预防,这对于食品安全、环境规制等领域尤为不利。同时,规制者易受被规制者俘获,后者往往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逃避法律规定,而非实质性地遵从法律;规制者资源、专业知识和策略等存在有限性,导致监督和执法效果差强人意。

有鉴于命令与控制型规制的诸多弊端,人们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政府之外的市场,当然这个过程呈现出逐渐演进的特征,政府介入亦是体现为逐渐减弱的趋势。以环境领域引入的市场化工具为例,虽然有利于激发生产经营者的能动性,但可交易的排污权制度仍然基于命令与控制型规制而作出,由规制者确定污染上限,被规制者在允许范围内展开交易。在运作过程中,既要依赖命令与控制型规制来保障所设定的目标,同时财产、许可、交易等机制的實施难度亦影响了规制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学界和实务界开始鼓励企业与产业实施自我规制。相较于命令与控制型规制,自我规制的优势在于:第一,遵从率提升。因为规范系企业、行业协会制定或因参与程度高,所以被规制者感到有义务遵从。[8]自我规制是基于风险作出的,更有可能实施前瞻性行动,采纳更为灵活的执行标准和方法,因而规制效果更佳。第二,专业性增强。由于对企业或者行业的特殊性更加了解,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该企业或行业制定规制计划。如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专业知识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制定行业规范或团体标准,可以提升自我规制的科学性,进而降低遵从成本、增强产品的安全性。第三,确保有效性。自我规制可以帮助企业重塑规范,平衡营利能力的短期压力与更广泛时间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避免产生规制过度或不足的现象,并允许自我规制者将工作重心聚焦于更具生产力的层面。与政府制定的外部规则相比,自我规制的规范基于社会规范和行业同行评议行为作出,可以帮助企业、行业将道德行为和原则内化,有助于企业、行业更加尊重和切实接受规则,并导致更好的企业行为产生,避免企业与外部规则形成对抗。总之,灵活性,低成本,市场自由,产业内更多的义务、声誉和道德感均系自我规制的优势所在。在这一点上,正好可以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的要求。[9]

(三)自我规制的作用

随着全球范围内规制国家的兴起,有关规制工具、规制结构以及规制过程中公私规制者角色的探讨日渐增多。先前大量的文献对于将规制权力分配于独立而专业的规制机构进行了论述,而如今则强调关注被规制者的作用,强调被规制者通过参与程序参加到规制过程中来,从而改变了以往的规制结构并顺利实现规制目标。如前所述,自我规制极为复杂,“不仅因其与国家的关系而变化,同时也因其与参加者关系特征而不同(个体成员或者外部成员),因其结构(独立的组织还是卡特尔)、执行方式(自己执行规则还是依赖于个体成员来执行)以及规则类型(可能是立法性、合同性或者无法律特征,是总体性或特定性的,模糊或者精确、简单或者复杂)而变化。”[10]当前,为更好地认知自我规制的作用,学理讨论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第一,从规制理念变迁的角度认知自我规制的发展和作用。1980年代中叶以前,由于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政府规制成为统治的重要工具,传统的自我规制项目被政府规制所替代。此后,规制理念以规制缓和为主,各国从法律层面探讨不同行业领域放松规制的可能性。进而,学术研究的重点从传统命令与控制型规制重视构成要件转向以目的为导向的规制,于是倡导自愿、合作且能够弥补政府规制不足的自我规制越来越受到青睐。[11]如今,在公私合作理念之下,利用自我规制已然成为政府在复杂多变社会下实现行政任务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立法中提出的主体责任即为表现。当然,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并非要全面否定政府规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最近诸多自我规制失败的案例验证了这一观点。

第二,从与政府规制的关系分析自我规制的作用。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规制机制都包含了政府的要素。即使在自我规制运行框架之下,政府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如适用纯粹自我规制之时,政府规制始终作为一种“威胁”,假使自我规制效果不佳,政府介入将随之而来。而在需要政府批准或认可、激励、支持以及政府依据法律要求企业或行业协会实施自我规制或合作规制的项目中,政府依然会尊重自我规制的重要意义,通过法律、道德等多种规范激励自我规制发挥积极作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的作用呈现交融互动的情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审批改革即为例证。

第三,从企业等组织的自主程度说明自我规制的作用。企业等组织的自主程度取决于政府介入的强弱,如有学者根据自主程度由弱到强的情形将自我规制发挥作用的方式分为三类,强调企业等组织实施自我规制之时的主观意愿,或被激励、或自愿接受、或主动参与。①不同的主观意愿将影响到自我规制发挥作用的效果,涉及法治框架下各类市场主体利益的调整,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规制发挥作用也与企业等组织自身的道德义务感有关,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等组织认为商业活动也要坚持道德原则和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这反向也会影响到自我规制的程序和作用。

第四,从遵从角度讨论自我规制的作用。目前“全民守法”已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遵从理论的核心内容就在于研究人们为什么要守法以及如何守法的问题。普通公众一般认为只有面临严厉制裁和惩罚时,才会实现遵从。而重视自我规制的作用在于其系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组织基于法律框架作出的自愿行为,既可能追求自我利益,也可能追求公共利益。同时,因企业或行业的专业性知识,使得自我规制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回应性,遵从效果更佳。总之,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不仅可以实现遵从,而且对于促进全民守法、培育道德责任感意义重大。

第五,从规制策略角度探讨自我规制的作用。当一项事务面临一系列规制主体、拥有一系列规范、政府和法律角色呈现多样化选择之时(如表2所示),就需要从规制策略角度展开考量。不同主体的能力、偏好、目标均会影响到规制过程中的行为抉择之时,政府能否发挥它应有的影响力呢?行业协会是否被大企业俘获呢?不同规范制定、采纳是否遵循了正当程序?最佳的规制结果往往涉及机制、工具、规范、目标等的融合,然而,设计最佳融合结构或者让不同机构和工具协同工作实非易事。学者为此提出了诸如回应性规制、聪明的规制等策略来解决融合进程中的冲突、替代、补充、顺序以及具体情景具体选择的问题,其中均强调应重视和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

第六,从责任分配的角度来凸显自我规制的作用。自我规制要求被规制者和规制者展开合作,就涉及的问题达成可以接受的标准,将政府直接的监督转由企业和协会等主体实施。与以往仅仅强调两者的对抗不同,自我规制意味着规制者和被规制者转变成为合作、协商的关系。问题在于如何能够让被规制者真正负责、让规制者对自我规制展开良好监督,这也是责任分配的研究重点,更是自我规制发挥作用的重点。如学者提出“后设规制”(meta-regulation)理念,强调政府作为规制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过即使其内涵是对自我规制的“规制”,但聚焦的仍然是首先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12]

综上所述,在利用自我规制之时,将其视为政府规制的全面替代的主张并不可取,而是应当将视野放诸于规制光谱的整个体系当中,结合规制理念变迁、政府介入和私人自主程度,从规制策略、规制遵从和责任分配等层面来分析自我规制的作用,由此亦会接受其形态在现实中的复杂性。

三、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形态及运作

(一)自我规制的复杂形态

任何样态的规制均是为了改变特定的行为,进而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如更为健康的公共环境、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平的营商环境。政府规制系国家经常使用、用以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式,但结果导致国家立法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繁琐的许可程序、实施标准、司法决定亦为被规制者施加了沉重的负担。虽然传统规制理论鲜有论述“自我规制”,然而从各国发展来看,自我规制正在与其他方式共同协力成为有效的治理手段之一。实践中,自我规制包罗万象、形态多样。中国学界倾向于将含有政府因素的自我规制概括称为“合作规制”。参见高秦伟:《私人主体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基于合作规制的法理》,《中外法学》2012年第4期;刘绍宇:《论互联网分享经济的合作规制模式》,《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原因在于相较于规制理念中许多前沿性的议题,合作规制确实因更为形象、简洁而易被中国学界和实践所接受,进而在2015年《食品安全法》第3条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社会共治”格局和理念。不过,仅仅强调“合作”略显单薄,调控、保障、促进、激励、监督等因素亦需加以考量,正是这些因素导致自我规制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要想充分发挥自我规制的作用并有针对性地再规制,对自我规制的复杂形态加以讨论分析实属必然。审视既有的文献,有关自我规制形态的表述很多。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学者的划分并不一致,有学者甚至提出了12种分类。SeeChristopherT.Marsden:“InternetCo-RegulationandConstitutionalism:TowardsEuropeanJudicialReview”,InternationalReviewofLaw,Computers&Technology,Vol.26,No.2-3,2012,p.216.經过梳理可以发现,唯有关注以下变量,才能很好地认知和把握自我规制的运作,发挥其优势且使之与政府规制形成合力。

第一,自我规制本身的特征。根据主体特征,自我规制可分为个体自我规制与群体自我规制。前者如单个企业制定规范并执行,而后者为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组织。从形式上看,行业协会等组织形成的自我规制多是经合同或讨论形成的自我规制,亦含有合作之意蕴。这里有必要讨论自我规制和合作规制的关系。一般认为合作规制意味着规制者和被规制者的联合,而许多的自我规制事实上也与政府相关联,所以一些政府介入程度较高的自我规制也构成了合作规制的内容,难以分辨。但也有学者试图对强制型自我规制(enforcedself-regulation)与合作规制进行辨析,认为后者是指由政府监督和/或批准的自我规制,而前者是指将规制职能授权给被规制者,由被规制者负责实施。[13]

第二,政府介入的程度。自我规制的基础在于将传统职业道德与专业操守,通过自我管理以及对于不当行为的自我惩罚,形成正当的、符合道德要求的职业秩序。自我规制并不代表政府退出规制,而是将某部分的权力交给企业和行业来执行。根据政府介入程度,有学者将自我规制分为四种形态中文介绍参见李洪雷:《论互联网的规制体制——在政府规制与自我规制之间》,《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1期。:一是委任型自我规制,根据政府要求或者指令形成、实施规范;二是批准型自我规制,集体组织自己形成规则,但须经政府批准;三是强迫型自我规制,虽然产业形成与实施规制,但却是在政府威胁之下展开;四是自愿型自我规制,政府未予介入。在此基础之上,进而还可以划分为有法律授权的自我规制和无法律授权的自我规制。前者系立法授权企业或行业协会令其自我规制,政府以法律为支持,为行业设定任务。后者是指政府鼓励、审查、批准或认可自我规制计划,并无法律要求作为支撑。

第三,自我规制在规制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规制过程大体包括三个阶段:规则制定;规制执行和监督;规制实施和处罚。从纯粹自我规制至政府规制之间,包括大量种类繁多的自我规制和合作规制。之所以很难将此两者加以区分,就在于自我规制在不同的规制阶段所发挥作用不同,并引发不同的认知。对于政府规制而言,行政机关系三个阶段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责任者,而在被规制者以及其他主体参与的情形下,形态就变得更加纷乱复杂。

第四,自我规制的效力问题。纯粹自我规制基于自愿而实施,并无普遍性的拘束力。如法院认为食品企业标准并非法定食品安全标准,参见上诉人朱某某与被上诉人青岛京东昌益得贸易有限公司、被上诉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京02民终1201号,2019年1月30日。不过,当企业或者行业自愿参与到自我规制协议或者项目之中,一旦各方缔结合同就具有法律拘束力。自我规制也会受到命令与控制型规制的支持,以便将那些不合规的参与者从项目中移除,保证强制性要求的实现。自我规制有时要求建立协商规制框架,允许利益相关者就如何应对第三方利益、信息获取、执法等问题展开协商。因此,透明度、公正性、专业知识、代表性、说明理由、比例性或者反歧视性等要求适用于被规制者行为的程度,亦将影响自我规制的效力和形态特征。

(二)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形态

众所周知,食品行业规模巨大,拥有多元化的部门和全球化的生产链,对公众的生产生活更是意义非凡。传统理论认为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事务,政府规制尤其是命令与控制型规制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鉴于食品生产、运输和消费方式明显发生变化,导致最近数十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范围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其范围、严重程度、频率和影响均不断加剧且极具挑战性,这一切使得自我规制体系极具吸引力。目前,在各国和全球食品安全规制之中,诸多的自我规制项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私人食品标准、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跨国私人规制等,没有哪个规制领域能够使用如此多的自我规制。企业、行业协会为自己或者成员制定标准,拥有全球供应链的企业为其外国供应商制定有关环境的行为规范。许多企业加入自愿计划,对其产品进行认证和标识,以表明符合社会和环境标准。同时,企业聘请第三方审核机构评估自己的遵从情况,等等。在这些所有形式之中,被规制者广泛参与到制定和实施符合公共利益的规制当中,与政府规制共同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规制因而呈现出多种维度:公与私、强制与自愿、规范性与说服性、规则与原则、事前与事后、集权与分权、结果与过程等因素相互交织。总之,食品安全自我规制正成为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规制现象,体现为行为规范、技术标准、认证以及与信任相关的机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食品安全自我规制工具箱会变得更加多样化。

食品安全自我规制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的支持、鼓励或者认可,与此同时,政府越来越多地与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共享规制权。这种样态偏离了传统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二元对峙的情景,体现出合作的方法论。对于食品安全法治中的自我规制形态,除利用前述变量加以分析外,有学者将其简化为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如表3所示),指出规制权力来源以及政府、企业等组织的不同作用,目的在于清晰地了解自我规制与政府规制如何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14]前者模式下自我规制主要由法律专门规定、控制,立法机关或者规制机关会向企业等组织分配特定的规制任务,进而形成法律授权,企业等组织的规制可以单方面对第三方产生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企业满足了在授权框架下的企业等组织的规制要求,那么就意味着该企业也遵守了法律要求。在此模式下,规制机关占据了主导地位:它规定了企业等组织运作的法定任务和条件、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后者模式下规制机关通过批准、认可、促进或者支持自我规制计划的做法实施自我规制,此类承认并未为相关的自我规制提供法律授权,自我规制计划构成了对法律框架的补充或者超越。自上而下模式下,立法被认为是规制的来源,其定义了规制目标和框架,但同时也为自我规制提供了空间,以便企业在给定的框架内制定自己的规范。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强制型自我规制。自下而上模式下,政府加入到了由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自我规制计划之中,实践中它们将不断改善规划、文件控制和培训、监督,系统性提升遵从水准。这種模式也被称为事后承认的产业型自我规制。此种模式能够有效应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及其风险。

就中国而言,十年间,无论是立法、修法还是法律实施,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究其原因在于中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庞大,从大型企业至数以万计的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法律意识、商业道德感和合规能力参差不齐,给食品安全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规制机关则因部门分割、资源有限、专业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成为必然选择。实践中,除2009年和2015年《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作出规定外,其他层次的立法也对之进行了详细要求。如原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年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监督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等。这些立法意在鼓励企业制定自己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行为规范,然后自行监督其运营或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以确保标准和行为规范能够满足法律要求;希冀能够借助企业的力量,摆脱单纯依赖行政机关不定期检查来促进遵从的困境。不过,总结这些讨论和实践的做法,可以发现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领域中的自我规制形态多倾向于自上而下模式,政府推动较多,企业自愿性尚待进一步挖潜,这显然与中国的规制传统有关。[15]

(三)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运作——以HACCP为例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典型的自我规制模式,HACCP将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模式纳入法治的关注范畴之内,要求企业“对自己的运作、治理、控制等行为展开自我评估、设计和管理”。[16]其既可能是纯粹的自我规制(企业自愿制定管理业务风险的政策),也可能系强制型自我规制(企业被立法要求去评估、控制和监督自己创造的风险)。HACCP的优点在于强调风险预防,并涉及食品安全的整个过程从而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问题。[17]由于它是一种体系性的方法,迫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利用专业特长、关注整个食品安全过程,了解每个控制点的风险并设计应对方案。因此,HACCP显然是一种量体裁衣式的工具,对食品安全企业管理层的专业要求较高,需要管理层大量承诺才能成功实施。它的实施,能够为企业、行业和个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来适应新风险、新技术以及从所产生的问题中学习。

HACCP在运行中之所以会出现前述两种形态,与自我规制的复杂形态相关,也与各国对自我规制的理解和适用不同有关。欧盟认为自我规制是指行业规范或者由企业等组织发展的规则,与国家的法律框架相一致。而美国则认为自我规制是独立于国家公法框架外的另一套体系。实践运作过程中,欧盟是由成员国国家立法推动的自我规制,而美国则主要是由企业或行业协会推动实施的自我规制。美国最早于1960年代开始使用HACCP体系,预防性地应对食品安全,并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食品安全的保障,而非仅在产品末端展开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因多数系纯粹的自我规制,所以美国小企业实施的自愿性并不高。与美国仅适用于部分行业相比,欧盟则要求所有食品企业采纳HACCP体系,加上欧盟的HACCP融入了政府规制的因素,不仅中小型企业愿意接受,一些企业的规范甚至被转化为法律规范,而且执行力也相对较好。不过,由于政府介入过多,导致欧盟适用HACCP过于严格、僵化,相比于美国则很难适应技术变化的需求。总体而言,对于HACCP运作需要关注企业规模、类型、常规化、执法方式和遵从认知等因素。[18]

近些年来,为了提升遵从率,美国开始将一些自愿HACCP转变为强制性的要求。中国的情况亦是如此,并朝着借鉴欧盟的方向发展,不同的是《食品安全法》多以鼓励使用为主、并非强制性要求。实践中,有关HACCP的实施情况,激励和效果因不同地域、不同企业而变化。实施HACCP的主要为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因缺少实施激励,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企业专业性、第三方认证、政府介入等能力如何切实提升均需要进一步探讨。[19]虽然诸多理论认为HACCP是对食品安全展开系统性预防的方法,并强调整个过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而非传统的针对最终产品、以检查为主的食品安全规制方法。但是作为企业或者行业却不断地在追问:强调自我规制的利用是否会压缩私人自治的空间?将直接的监督角色从政府转移至被规制者,是否会导致被规制者过度行政化?是否会给被规制者施加了过度的责任和义务?[20]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运作仍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四、规制设计与学理反思

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作用,亦需要发挥政府作用。长期以来,立法总是使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之间相互割裂甚至对立,导致法律遵从持续低迷。对自我规制的强调无疑为食品安全法治提供了有效的应对之策,但是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无所作为,而是需要针对自我规制的不足,对自我规制展开再规制。与此同时,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之后,亦需要从学理视角对自我规制的现象加以深入研究和反思。比如研究在中国语境下,如何切实激励企业和行业自我规制;比如要深入反思政府规制如何进一步作出回应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再规制绝非以政府直接介入为主要特征,有时还可以利用第三方作为替代性的规制者,用以监督或者检查规范是否得到执行。为此,有必要针对自我规制的不足,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具有指导性质的规制设计原则。学术反思层面,将就法律确定性、法律责任、法律与道德互动、公法与私法融合等问题展开探讨,为实践累积智识,亦为环境、网络、生物安全等其他领域的法治和规制提供借镜。

(一)自我规制的不足

任何一项制度和技术均有其不足,自我规制亦不例外。如学者们认为由于存在认知偏见,自我规制容易产生规制俘获,因为自我规制可能会被大企业所操纵,有时还有可能成為限制进入、竞争的工具,如何保护中小企业或者某些地区业者的利益均值得关注。自我规制取决于企业和行业的自愿性,而不同企业和行业的差异性自愿亦将影响到遵从。实施自我规制,会将相关责任从规制者转移至被规制者,导致规制者更加无法了解被规制事务中的专业知识。同样,因自我规制的效果会影响到第三人,许多情况下,透明度以及其他民主合法性要求并未能得到满足,导致企业也很难有效承担起相应的政府责任。[21]一般而言,政府规制的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自我规制总是出于企业利益而要求避免政府直接介入。即使自我规制过程中会考虑到公共利益的问题,然而企业关切的视角相对狭窄,难以形成合理规制。抗拒控制是任何主体的本性,因而自我规制可能导致规制不足现象的发生,严重忽视消费者和公众的根本利益。以HACCP为例,此种自我规制可能存在规范性较低的情形,引致的问题在于:企业将在没有真正解决潜在问题的情景下就履行更多的规制义务。它们或许会通过内部程序实现和完成规制监督任务,但这些程序更多地是象征性的,规制效果令人担忧。

对于中国而言,庞大的生产经营体系、复杂的规制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对企业自我规制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政府规制传统影响根深蒂固的情形下,要求企业、行业协会实施自我规制,原本就是奢求。进一步,即使实施自我规制,规制者和被规制者始终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如公共利益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差异导致双方很难找到弥合这些分歧并让被规制者对这些分歧真正负责的方法。在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刚刚引入自我规制之际,将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纳入企业责任之中,可能会淡化对企业法律责任的认知及其实现,并因法治的不健全而丧失自我规制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同时,对企业内部施加要求,亦有可能削弱企业内部管理的能力。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行业协会自我规制的能力就存在明显不足,[22]即使实施所谓的法定自我规制、受规制的自我规制或者强制型自我规制,往往因为缺乏对公众和消费者的开放性、透明度、问责以及可接受性而备受指责。被规制者内部的合规部门总是无法保持独立性,导致公众难以信任自我规制组织会服务于公众或者消费者利益。许多法定要求被企业、行业协会视为“负担”,如何将回应性、反思性法律特征贯穿于企业行为之中;[23]如何让企业既遵守法律责任又超越法律责任,将道德内在化,均是中国企业自我规制运行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

(二)规制设计原则

针对自我规制的不足,有必要再规制。[24]实践中,针对自我规制的再规制做法主要体现为:要对自我规制的运作展开适当报告,并对规制绩效进行实质和持续性分析、评估。报告、评估均是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发展最佳实践,也可以确定更为适合自我规制的领域。要公开企业规制绩效,公开可以激励企业或行业将自我规制作为重要的目标和动机,让公众对落后者加以监督。要利用内部道德和合规组织持续促进、维持自我规制的专业化水平。要对自我规制定期检查,并对有问题的企业保持更具强势性的调查能力。自我规制需要正式的监督作为后盾,而且需要因规制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检查频次和方式。要对不采取自我规制的企业或行业确定规制底线,并依据规制金字塔调整执法方式,从而加深企业对规制目标的内部承诺。要在适当的情况下,于规则和标准制定、监督和执法等工作中引入第三方机构。第三方可以发挥重要的监督作用,政府亦可以依据第三方提供的报告实质性地评估规制质量。如果自我规制项目被证明无效,那么政府必须保留一些权力作为监督的后盾。再规制时,除针对自我规制本身作出调整之外,更应当以规制光谱为基准,发挥各种方式的作用,并遵循以下原则对规制作出整体设计:

第一,规制要符合简约性要求,要首先选择干预较少的措施。繁文缛节给企业带来了负担,阻碍了创新、贸易与经济效率,甚至对规制的民主性与合法性构成挑战。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此展开了改革,如“简政放权”“放管服”等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政府干预,但也会涉及宪法框架下政府是否必须在某些特定领域展开规制的追问。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自我规制?什么时候是自我规制而非政府规制更适合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为此,符合简约性要求的规制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因素:其一,辅助性要求。一般情况下坚持市场优先,不应当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而假定有多元性需求。当从各种可能、正确的解决方案中进行抉择之时,应当选择最为简洁的解决方案;当政府规制和自我规制均可适用于某一领域时,应当优先考虑自我规制。其二,适当性要求。要考虑自我规制是否适宜于规范经济社会问题,或者相反。不过对此很难形成整体性的指导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当考虑规制领域的发展水平、市场文化、利益相关者的数量和动机,以及利益相关者实施自我规制的能力。其三,使用自我规制不得危害公共目标的实现或者侵犯基本权利与义务,即使精减规制,还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确保遵守他们所采用的规则。对于自我规制本身所滋生的责任、合法性、民主性等问题,仍然有必要加以再规制。

第二,规制要符合回应性要求,要通过工具匹配促进规制结果的全面实现。回应性规制是1990年代兴起的规制理念,它试图用一种高度灵活、因条件而异、适应性强的规制进路来替代传统的通过命令与控制增强威慑和提升遵从的理念。在考虑如何根据个别情况调整规制策略时,回应性规制设计出一个“规制金字塔”,列举出不同类型的规制工具。有关回应性规制中的规制金字塔,可参见IanAyres&JohnBraithwaite:ResponsiveRegulation:TranscendingtheDeregul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pp.35-39.它的主要内涵是:规制者不会拒绝使用处罚方式,但是可能会先从金字塔底端开始,从对话、说服开始回应。工具的回应性体现于需要沿着金字塔的表面逐级提升和选择;存在可靠的惩罚峰值,如果激活,足以有力地制止最过分的违法者。逐级提升便于规制者作出针锋相对的回应,以形成回应性规制的基础;同时又具有威慑价值,确保公平价值。最早版本的金字塔与执行策略相关,自我规制处于最底端,因为动态、灵活地解决问题更加符合被规制事务的本质。对回应性规制的批评是当较少的干预主义策略失灵后,它强调沿着金字塔升级,然而忽略了在金字塔同一层面尚存在更具创造性的网络规制形式。

第三,规制要坚持多元主义主张,在行政资源匮乏或者不存在直接政府规制的情况下,鼓励使用多元主体承担规制功能。如前所述,回应性规制系一种国家主义理论,侧重于关注政府如何作出行为的问题。而政府易于被俘获、腐败和责任不足,为此,学者们开始对规制金字塔作出修正,如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制金字塔,认为市场驱动的非政府规制者可以创建一个命运共享的集体,进而弥补国家主义的不足。[25]与回应性要求不同,规制多元主义强调关注规制结构、不同主体的行为以及规制领域等的整合问题,深化了对规制过程的研究。当然,规制金字塔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最初仅从政府视角出发,关注执法工具选择的回应性,而如今加上对于不同主体及其行为过程的研究,特别重视多元主体、多元规范、多种工具的互动与选择使用。重视多元主义的主张,既要将规制的宏观、微观背景联系在一起,又要将规制的制定和实施联系在一起,并朝着更加连贯和一般性的规制理论方向发展。

第四,规制要符合有效性要求,持续促进更好规制的实现。更好规制的理念在于并非简单地废除或者取消规制,而是如何有效地改进规制体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实现提升规制质量为目标。为此,规制者应该在规制的各个阶段,对大量的规制和非规制政策工具进行充分比较,并思考成本、收益、分配效应以及行政管理性要求等相关问题。在这一点上,聪明的规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助于有效性要求的实现,其本身意味着社会控制的灵活性、想象力和创新性。该理论强调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多种而非单一的规制工具,允许更多的主体参与,进而促成规制工具之间的结合、互补、替代以及和参与者展开有效组合,以满足解决特定问题的需要,并产生更好规制的效果。[26]为了实现规制的有效性,需要在规制实施前、过程中以及之后,作出有效参与和评估。此类工具一般包括了咨询、专家意见、规制影响分析、实验性立法等。

第五,规制设计目标在于遵从,但更要鼓励企业在现有法律要求范围内“超越合规”,使相关行为更符合道德性。一般认为基于威慑的政府规制可以有效实现政策目标,但公众和企业的态度同样重要,此即为遵从需要关注的议题。进一步的追问在于:人们为什么要守法?行政機关如何鼓励人们自愿遵守法律?在以结果导向的遵从模式下,人们关注的是被规制者是否按照法律规定作出活动。公众理性评估不遵从法律的机会和风险,当不遵从行为被发现的可能以及预期的罚款相对较小时,便选择不遵从。威慑确实可以阻却不遵从行为,但无法解释为什么公众在没有威慑情况下却依然守法?而在以过程为导向的遵从模式下,遵从过程本身作为勾连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桥梁而存在。从被规制者的视角来看,整个过程体现了其对法律的理解,对于规制目标和合规态度的平衡。从规制者的视角来看,整个过程体现了其对促进合规作出的努力,与更为普遍性的规制体系的合法性、可信赖性相关。公众基于道德义务而遵守法律,原因在于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体现。因此,遵从行为成为自愿性行为。实践中,除公共机构本身的合法性之外,规制过程中的程序正义亦有益于促进自愿合规,更有利法律的再发展以及和道德、自治的互动。[27]

(三)学理反思

亘古以来,食品就居于人类生活的中心位置,因此,公众高度期望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和规制体系能够成为预防风险并确保公众健康的典范。然而,鉴于食品安全规制体系的分散性、透明度、决策中科学知识的运用、反馈系统等因素,确保食品安全成为极具挑战的事业。迄今为止,中国食品安全法治中规定较多的依然是命令与控制型规制,自我规制虽有一些,但如何适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总结。前述改进与设计原则即是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出发,试图在强化政府规制和使用自我规制之间达致平衡。这些讨论意义重大,将使规制过程比以往更加透明、更具有民主性和灵活性,使规制者和被规制者能够更加积极地塑造公共生活,亦导致传统的行政法体系正在被网络化的责任体系所替代。[28]问题在于:企业和行业协会是否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去展开自我规制和合作规制?自我规制有哪些类型,在哪些领域可以发挥作用?优势和不足有哪些,如何克服?在合作规制中企业、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如何?如何实现合作?行政机关是否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去利用与整合自我规制与合作规制,如何处理政府规制和自我规制、合作规制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学理上予以回应。

命令与控制型规制之下,法律规范要求简洁、易懂且具有一致性。但是法律很难以简约的语言回应社会现实,一般的、抽象性构成要件面临复杂、专业的问题之时略显疲态。为此,行政机关将会发布更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为了应对这一运作产生的问题,法律明确性原则试图发挥作用。法律明确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法律本身的明确性;二是法律授权的明确性。第一个层面主要在于达到法安定性的目的而要求法律本身具备可预见性、明确性、稳定性等要素,不过不确定法律概念越来越多。第二个层面因需解决不确定法律概念的适用而提出,主张即使可以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但却对授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规制在中国经常被视为将相关的责任下放、委托给私人或者其他非政府组织,那么此时如何克服自我规制透明度、执行力、公共利益保障等方面的不足,是否应当适用法律明确性原则值得讨论。更为严重的挑战在于未来自我规制机构是否会重演公共规制机构所具有的特征,从相对创新的文化演变为更加墨守成规的文化?在自我规制机构中引入官僚化的特征,这些要素能否嵌入进企业内部的道德与合规部门,能否在行业组织内良好运作?自我规制在多大程度上随着政府规制的实践或者主导的政治话语、商业周期的变迁而调整?后设规制是否会使规制多元化的有效运作转向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型规制?过于强调合作是否会导致规制的实体问题被完全忽略?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自我规制机制展开深入观察和省视,方可给出答案。

引入自我规制,导致规制领域出现了许多融合了政府、被规制者等元素的组织,用以负责规范的制定、监督和执行。与此同时,也导致多元规范、多种工具等的综合应用。面对这一系列繁芜丛杂的现象,法学理论必须予以作出回应。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理论界显然对此并未做好准备。实践中,目前所实施的自我规制也多为非“纯粹的自我规制”、法定的自我规制或者强制型自我规制,尤其强调自上而下地展开自我规制,国家、政府规制的作用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当前,自我规制之所以能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青睐并在包括食品领域在内的诸多行业大力推广,原因在于选择实施自我规制,规制者能够充分利用被规制者的优势和资源,弥补有限的行政资源,将责任下移至生产经营者本身。规制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规制的目标和前提条件,被规制者在实施法定框架和要求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规制者在监督自我规制的结果方面显然比直接干预更为游刃有余。引发的问题在于无论是学理还是实务界均未真正培育企业和行业协会自我规制的能力,一些做法甚至还会为大型企业操纵市场、损害消费者和公众利益带来机会。虽然所谓的合作规制听着很具诱惑性,但是自我规制的自愿性并未得到尊重。事实上,许多的纯粹自我规制仍然需要,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运作,且在某些情形之下,自我规制应当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在道德作用之下的遵从和守法对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所有法治建设才更具实质意义。中国用立法推动自我规制或许在初始阶段无可厚非,但却并非长远之计。重视纯粹的自我规制,并从私法角度深入研讨是当今以及未来法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中国的行业协会自我规制、受到基本权利严重保护的领域的自我规制仍然较为不足,亟须深入研究。

实践中企业有时对自我规制未必重视,相反,他们会与政府展开沟通甚至合谋,要求其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指南。这对中国而言具有警示意义,一方面中国生产经营者的自愿合规意愿并不高,因此在厉行法治的同时,需要精心培育自我规制的文化。另一方面要以国外自我规制的失败为借镜,切实提升自我规制的遵从问题。自我规制文化有益于经济道德性的改变、重塑商业合法性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法治水准的提升。对自我规制的支持和适用在事实上起到了鼓励公民参与的作用,当某一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参与到政策形成以及执行活动之中,不仅会产生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产生强有力的同意形式,如多元主體对拟议中的标准及其依据表示认同和接受,从而构成一种所谓的民主训练。在这一方面,自我规制的建议者一直认为公民共和主义是自我规制的理论支撑,主张参与审议共同善的行为将鼓励企业或者行业缓和他们对狭隘的私人利益的追求,从而拓展他们的视野,打破个人主义和非道德主义的局限,形塑社群主义的认同感。对此,有必要从法学学理上反思法律、规制与道德、美德等之间的关系,让企业更加自愿地依据普遍的道德感来展开自我规制。同时,要想切实提升自我规制的遵从能力,学理上需要对中国语境下的遵从理论展开深入讨论。[29]要深入关注企业的回应性责任如何能够制度外化为法律责任,相关的议题包括如企业和个人对规制遵从的态度差异;企业内部特征、组织能力与对规制的回应性;不同的规制执法策略和风格对企业如何回应规制的影响;政府如何规制和企业在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之间互动时对规制的回应等。

近年来,包括食品在内的诸多领域引入自我规制的做法,导致学界认为公法、私法绝对界分应当予以反思。迄今为止,学者对于授权给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以及公共、私人标准的融合展开了研究,指出重视自我规制,使得行政法学要对公法和私法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加以回应。[30]从法律传统角度来讲,维系公法与私法的区分是有意义的,因为传统行政法建基于公法和私法二元区分之上,但是在研究公法的时候,仅仅强调公法的作用过于偏狭,反之亦然。不应将公私领域分割视为一个严格对立的区域,而应视为互动和相互联系的交叉区域。从学理上反思,一方面,私法也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规制作用,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均成为规制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行政法也可以被认为是在私法框架下展开的规范经济社会活动的行政法,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行政法原则与私法制度相互重叠,行政法通过原则内化来补充私法的运作。当然,如此做法并非是将公法全面融入私法,而只是为了补充它。这种结果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密切合作的结果,导致行政法不仅关注行政运作,而且也关注被规制者如何行为。这一思路可以摆脱公私二分法对权力关注的传统,毋宁认为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在事实上受到组织性、程序性原则的拘束,同时关注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并以制度化的机制加以回应更为妥当。问题在于这一认知能否构成“私行政法”理論发展的起点?所谓的私行政法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承担公益行为时应当受到相关规范的拘束,系公法和私法交错适用形成的网络对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运作的必然要求和体现。[31]法学学理对自我规制的利用和再规制展开研究之时,既强调政府责任,亦对企业、行业协会等的组织与决定程序提出了要求。然而,这种公法与私法相结合的规范,能否修正或补充自我规制的不足,抑或限制与否定私法自治,均值得进一步反思。

五、结语

民以食为天,公众期待中国的食品安全法治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十余年间,随着食品安全法治的深入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体现了对政府规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人们亦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政府规制无法彻底解决食品安全中的所有问题,而且如何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风险亦对食品安全法治建设提出了崭新的挑战。于是,正如其他诸多规制领域中所体现的问题一样,旨在命令与控制的规制类型仅能实现其中的某一些规制目标。也正是这个原因,无论是域外还是中国,均强调了食品安全自我规制的作用。从实践来看,自我规制确实获得了成功,不过其灵活性和可变性的负面因素亦值得关注。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诸多的政府规制是否还需要设计额外的规制?如何发挥自我规制的优势,克服其不足?这些均构成了讨论的焦点议题。

目前,不同国家的规制者均在要求根据不同的环境调整规制工具的使用,特别是利用被规制者的自我规制体系并使之更加负有可问责性。因此,自我规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被认为是解决与规制质量相关的重要方式。重视自我规制,但在实践中不能将问题简化为“政府规制或是自我规制”的二元选择问题。这种假设似乎是将自我规制作为政府规制的替代方案而存在,然而自我规制所体现的自治、协调、合作的内涵亦不容忽视。一方面,自我规制要分离于国家的法律体制,强调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回应自我规制发展的法律结构,实现后设规制。自我规制发展越发复杂,法律别无选择且必须回应,但也要注意到政府对市场的过度介入。中国目前多重视自上而下的自我规制,有必要通过规制设计,使规制符合简约性、回应性、多元主义、有效性等要求,促进企业自愿采取自我规制,提升企业遵从能力甚至超越合规。未来的学理,还需要就自我规制与法律明确性原则,政府规制和自我规制,自我规制与道德、遵从,公法与私法等的关系及互动展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斌:《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上的法律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食品工业》2010年第4期。

[2]杨建顺:《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生产经营者合法规范运营》,《法学家》2014年第1期。

[3]SeeF.C.Simon:Meta-RegulationinPractice:BeyondNormativeViewsofMoralityandRationality,Routledge,2017,p.1.

[4]SeeNeilGunninghma:“EnvironmentalLaw,RegulationandGovernance:ShiftingArchitectures”,JournalofEnvironmentalLaw,Vol.21,No.2,2009,pp.179-212.

[5]SeeIanBartle&PeterVass:Self-RegulationandtheRegulatoryState:ASurveyofPolicyandPractice,http://www.bath.ac.uk/management/cri/pubpdf/Research_Reports/17_Bartle_Vass.pdf,pp.19-20.

[6]SeeChristopherHodges,LawandCorporateBahaviour:IntegratingTheoriesofRegulation,Enforcement,ComplianceandEthics,HartPublishing,2015,p.466.

[7]SeeAustralianLawReformCommission,RegulatoryForms,https://www.alrc.gov.au/publications/13-codes-and-co-regulation/regulatory-forms.

[8]金健:《德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元规制》,方小敏主编:《中德法学论坛》第15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

[9]《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9—30页。

[10]JuliaBlack:“ConstitutionalisingSelf-Regulation”,TheModernLawReview,Vol.59,No.1,1996,pp.27-28.

[11]SeeLesleyK.McAllister:“Co-RegulationinMexicanEnvironmentalLaw”,UtahEnvironmentalLawReview,Vol.32,No.2,2012,pp.181-209.

[12]SeeJulieAyling&PeterGrabosky:“PolicingbyCommand:EnhancingLawEnforcementCapacityThroughCoercion”,Law&Policy,Vol.28,No.4,2006,pp.420-443.

[13]SeeIanAyres&JohnBraithwaite:ResponsiveRegulation:TranscendingtheDeregula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p.103.

[14]SeeMarianGarciaMartinez,PaulVerbruggen&AndrewFearne:“Risk-basedApproachestoFoodSafetyRegulation:WhatRoleforCo-Regulation?”,JournalofRiskResearch,Vol.16,No.9,2013,pp.1-21.

[15]徐景波:《全面落實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16]ChristineParker&SharonGilad:“InternalCorporateComplianceManagementSystems:Structure,CultureandAgency”,inChristineParker&VibekeLehmannNielseneds.,ExplainingCompliance:BusinessResponsestoRegulation,EdwardElgar,2011,p.170.

[17]邓刚宏:《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我规制模式的构建》,《政治与法律》2019第3期。

[18]SeeRichardHyde,A.BryceHoflund&MichellePautz:“OneHACCP,TwoApproaches:ExperiencesWithandPerceptionsofthe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sintheUnitedStatesandtheEU”,Administration&Society,Vol.48,No.8,2016,pp.962-987.

[19]逯文娟:《我国HACCP体系应用探析》,《食品安全导刊》2013年第9期。

[20]赵鹏:《超越平台责任:网络食品交易规制模式之反思》,《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21]SeeBenjaminP.Edwards:“TheDarkSideofSelf-Regulation”,UniversityofCincinnatiLawReview,Vol.85,No.3,2017,pp.599-622.

[22]王清軍:《自我规制与环境法的实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23]陈雨薇:《论反思性的法社会学的现实价值》,《东方法学》2018年第2期。

[24]张青波:《自我规制的规制:应对科技风险的法理与法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25]SeePeterDrahos:“IntellectualPropertyandPharmaceuticalMarkets:ANodalGovernanceApproach”,TempleLawReview,Vol.77,No.2,2004,pp.401-424.

[26]SeeNeilGunningham,PeterGrabosky,PeterN.Grabosky&DarrenSinclaireds.:SmartRegulation:DesigningEnvironmentalPolicy,ClarendonPress,1998,p.209.

[27]郑玉双:《实现共同善的良法善治:工具主义法治观新探》,《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

[28]王贵松:《作为利害调整法的行政法》,《中国法学》2019年第2期。

[2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OECD国家的监管政策——从干预主义到监管治理》,陈伟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6—97页。

[30]谭冰霖:《论政府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型规制》,《法学家》2019年第6期。

[31]高秦伟:《社会自我规制与行政法的任务》,《中国法学》2015年第5期。

Self-regulationintheRuleofLawofFoodSafety

andItsTheoreticalReflection

GAOQin-wei

(LawSchoo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China)

Keywords:foodsafety;self-regulation;governmentregulation;businessmorality;publichealth

(责任编辑刘永俊)

[收稿日期]2020-04-23

[作者简介]高秦伟(1973—),男,陕西韩城人,中山大学法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教授。

作者:高秦伟

第3篇:浅析反思性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中迅速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它以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为手段,探究教与学过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反思包括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验证四个环节。进行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反思性教学的程序,掌握反思性教学的方法,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学术素养,树立研究意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教师 自我发展

反思(reflective practice或reflection),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性教学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教育界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它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反思来促进专业的发展。所谓反思教学是指教师基于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通过收集教学数据,检查自己的教学态度、观点、信念、假想和教学实践,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对教学进行批评性反思的基础,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达到改进时间和自我发展的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是教学实践的反思核心和理论基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

一、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尽管教学理念已从教师如何教转到学生如何学来开展教学,但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而结束。一方面,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的发展、个性的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被动的旁观者,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成了各种教育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成了教研部门提供的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思考应该如何去学,对老师所讲的东西基本毫无保留地接受,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数不少的学生坚持认为学习外语只是应付考试。可见,这种外语学习状况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外语需求,大学英语“费时低效”的现状迟迟得不到改进。想要扭转这种现状,提高外语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教学。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和启发者,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和踊跃参与外语活动的勇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如何有效地教和学生如何有效地学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科学性。

二、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类型

1.教学技能的合理性反思(technical rationality)。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检查教师个人基本技能知识在教学行为中的有效应用,它也集中在教学的认知方面。许多新教师从这一角度在受控的情况下通过得到指导老师的直接反馈意见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技能。

2.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reflective-in-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对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综合感知能力(knowing-in-action),是一种可以观察到、但说不清的能力。Schon认为有时可以对心照不宣的事进行描述,但这种描述是一种象征性的建构。事实是静态的,但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是动态的。他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就是要求老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问问自己在课堂要干什么。这种思考可以改变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现场试验(on-the-spot-experimentation),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他称这种反思是一种和情景材料进行的反思性交流。

3.课堂教学后的反思(reflective-for-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是一种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的回忆,思考课堂中的行为反思是如何产生出乎预料的教学行为,它包括思考课堂中的行为反思(reflective-in-action)、反思思考的方式,但这种反思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思,是一次综合性的反思过程,包括反思性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行为。

4.超前教学行为思考(reflective-for-action)。该类型的反思是指在前几种反思的基础上,超前思考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但这种反思与其说是不要重复过去或需要了解教师体验的元认知过程,不如说是指导未来的行为实践(更实际的目的)。

三、反思性教学的一般程序

根据国外有关的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选择、发现问题。这是反思的起点,反思的问题通常就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有关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

2.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在收集自己的教学活动信息的同时,广泛收集和分析有关的教学经验,以批判的目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态度和情感,力求对问题予以界定,诊断其原因,确定问题的范围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凭借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育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搞清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经验,批判性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概念和方法,寻找新思想和新策略,设计出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案。

4.实际验证。通过实际教学,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的某些方面是否可以改变,并形成改变的策略,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实施这些策略的效果。从检验中发现新的问题,再进入新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四、反思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根据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可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

1.写反思日记,即写教学后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要求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经历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有条理地对课程主要特征、富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如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失败之处、教学机智、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见解、自己的体会等,对照教案分析学情,找出最有效与效果最差的部分。

2.参与式观察。它要求教师相互观察课堂教学,通过观察课堂教学的计划性、课堂组织、时间安排、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课后进行交流,直接获取本人无法靠自己感受获得的信息。教师应交流捕捉彼此教学思想的亮点,作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学理论的形成。

3.教例分析。可以教师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光盘,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等,进行教例分析,取其精华,充实和改进教学,在反思他人的教学中,促进自身教学的发展。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将来的发展。Fantini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综合了六个内容: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knowledge)、语言与语言学知识(language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语言教学(language teaching)、职业意识(professionalism)。

4.行动研究。由于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过程,那么教师教学活动的发生就建立在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之上。所谓教学行为研究,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各种行为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积极主动地进行计划、评价、反馈、检查、调控和改进的行为过程。这是教师的反思和“自强”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研究包括:课前的计划与准备,即教师的备课应明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课堂反馈与评价,即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如何解释和分析问题,如何驾驭课堂等进行有效地反馈和评价;课堂调节与监控,即教学监控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地去获取教学活动中个要素变化情况的信息,审视和检查教学效果,并能自觉地调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之达到最佳效果;课后的反思,即教学活动结束,教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回顾和评价,对课前计划(what I planed)和教学过程(what I did)进行反思,认真分析和总结自己教学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其研究,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

5.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这个时间内有侧重地进行尝试教学,拍成录像,课后观看和分析,教师在其中既是演员也是评论员,微型教学使教师能重新听到和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发展自我评估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反思性教学突出了教学的开放性、情境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矫正性,它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反思、调整,优化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而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行为,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这些策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一种协作形式,从而使教学能顺利进行,达到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可以说,反思性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当然,教师反思模式也受到一定的批评。Gilliss提出,教师不必自己去发现所有的东西,而且很多教师也没有这种时间,Selman认为,传统模式对一些结构良好的、固定的问题情境具有合理性,教师培训不应单以某一种思想为基础。反思模式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它不应完全排斥传统培训的诸多内容和具体形式,正像Shulman等的观点,传统的技术原理模式和反思模式不应截然对立,而应该相互结合。培训不等于知识传授,但也不能没有知识传授,只是要与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相结合。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教师的发展意味着变革,而卓有成效的变革没有反思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当前外语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形成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金友.对反思性教学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张颖,王蔷.师资培养模式与教师素质[J].国外外语教学,2000(3).

[4]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2003(1).

作者:周 洁

第4篇:数学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反思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反思和与同事探讨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

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其实,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三、数学教学要有十分的细心

克服粗心大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再次,要教育学生养成验证的习惯。看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目要求,代数式的变形是否符合逻辑,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对于常见的易于马虎的地方要经常性地强调,并要提出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然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思维品质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自身的教学必须是细心的、严谨的。

四、数学教学要以教本为本

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课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课外的资料上。而大多数资料都有大量总结的公式和所谓的捷径,表面是省时省力,其实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时候还是一无所获,这就是舍本逐末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以课本为本,让学生在学习、钻研、挖掘课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和学都是务实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径。

五、教学中还应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总之,数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想着一蹴而就,应该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务本求实的工作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工作使命,扎扎实

实、一丝不苟地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关注每一位同学,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5篇:课堂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史红卫 时间都去哪了?2005年毕业来到虞城,在实验中学教育教学的路上,已走到了第9个年头,我得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成长?我很迷茫,今天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八年来,无论是在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教育教学的效果,都较刚参加工作时成熟了许多,进步了许多。其实:反思是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在这个病态的空间里找到一点点自我和成就感,以至于坚持下去自己的工作并提高自己的一些 技能。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师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涉猎一些课外书籍的知识,开拓视野,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识讲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第6篇:校本研修中的自我反思

通过学习“《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我认识到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实际中寻找突破口,为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想法如下:

一、一定按时参加学校、年级组织的各项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

1 、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好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中,要与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自己从中获益。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二、养成自我反思习惯,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学习各种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四)研修内容要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只有“吾日三省吾身”,才能使自己在不足中进步,在问题中有所收获。

第7篇:工作中的自我鉴定

思想方面,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学习“xxxx”的思想及“xxxx”的内容,领悟“xx大”精神,还通过报纸,电脑关注国内外形势及有关政治动向。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牢固地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随着技术的更新,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我抱着不断进取的求知信念,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我还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报考了全国成人高成,参加函授学习。在学习和掌握选矿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拓展延伸,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不懈奋斗。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厂纪厂规,认真履行自动化控制室一名操作人员的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蹋实工作,努力做到操作规范化,技能熟练化、基础设施清洁维护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实践操作有措施,有记录。工作期间始终以“热心、细心”为准则,联系现场实际勤观察,勤思考,勤学习。工作实践让我的业务不断增长,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蹋蹋实实工作。为人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坚持着自我反身且努力完善自己人格的意念,时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一贯奉行严于律已的信信条并切实遵行它。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爱我百花”职工风彩演讲大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不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还锻炼了自己能力!

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说话做事粗枝大叶。与人交流沟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所以有信心改进不良习惯。

一年实习工作的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生产实践让我学会脱离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学习改进不足。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8篇:工作中的自我鉴定

工作中的自我鉴定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总学会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综合的办事能力等,工作中的自我鉴定。一个阶段给自己一个工作自我鉴定,会发现收获很多,也有许多要改正的地方。以下是一篇工作中的自我鉴定资料,仅供参考。

工作自我鉴定范文:岁月如梭,转眼一年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我很快适应了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回首翘望,有优点可待继承发扬,还有不足需学习改进。

思想方面,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及“八荣八耻”的内容,领悟“十七大”精神,还通过报纸,电脑关注国内外形势及有关政治动向。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牢固地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随着技术的更新,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要求我们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我抱着不断进取的求知信念,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我还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报考了全国成人高成,参加函授学习,工作鉴定《工作中的自我鉴定》。在学习和掌握选矿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拓展延伸,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不懈奋斗。

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厂纪厂规,认真履行自动化控制室一名操作人员的职责。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不迟到,不早退,不矿工。蹋实工作,努力做到操作规范化,技能熟练化、基础设施清洁维护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实践操作有措施,有记录。工作期间始终以“热心、细心”为准则,联系现场实际勤观察,勤思考,勤学习。工作实践让我的业务不断增长,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蹋蹋实实工作。为人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坚持着自我反身且努力完善自己人格的意念,时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一贯奉行严于律已的信信条并切实遵行它。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爱我百花”职工风彩演讲大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不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还锻炼了自己能力!

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说话做事粗枝大叶。与人交流沟通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所以有信心改进不良习惯。

一年实习工作的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生产实践让我学会脱离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学习改进不足。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9篇: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本周,在学科带头人霍慧琴老师工作坊的安排下,通过他们的指导我在录播室上了一节数学课,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下面我首先把我的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入。以学生们熟悉的五星红旗导入,展示大小不同的五星红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几面红旗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是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解决课本中不懂的问题,以及加深点拨概念性的东西,最后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检测题。

第三部分是合作探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部分,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一起讲解,解决难点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课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题,然后对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主要以下几点感受。 收获的地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能够体现我校的“121”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还给了学生。

2、研学导航案的制作难易适中,层次分明。

3、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比的概念,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做题来看,学生们概念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

不足的地方:

1、有一小部分学困生不能很快、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不善于表现,在小组讨论中不能和小组内成员积极的讨论,表现的很被动。

2、研学导航案在制作过程中题量稍有点多。

3、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马上回到课本中,甚至有个别同学还缺乏主动性学习,不会自学看书。

4、在教学中,对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一知识点,讲解的不够到位。

5、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做到少而精。

总之,上完这节课,真的是收获很多。再加上师傅的指点,知道今后该怎么上课,自己需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争取在以后的上课中一次比一次有更大进步,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上一篇:汽车4s店标准接待流程下一篇:银行主管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