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线》教学反思(共16篇)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发展也各有不同。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在课堂上,我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创造火花,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数学第
教学目标: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并了解千与万之间的联系。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数;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体会大数。
考一考: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学生回答:长江!对, 那长江有多长呢 (大约6211公里) ?长江很长。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头发有多少根吗 (大约10万) ?
同学们, 只要我们平时经常阅读相关课外书, 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今天啊, 智慧老人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知识, 想知道吗?4幅图中, 你学到了什么? (是啊, 东方明珠塔在上海, 是亚洲的第一高塔, 高468米, 468米大约多高呢?一起来想一想!大家说成功大厦高吗?很高, 非常高。那东方明珠塔更高, 大约有四座成功大厦叠起来那么高, 想像一下;是啊, 世界最高的山峰在我们中国, 可就比东方明珠塔高非常非常非常多了;可以看到的星星这么多啊, 还有更多的星星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看得到;是啊, 现在我们发现的鸟类有这么多,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我们应该爱护它)
。再把4个数读一下, 这几个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课前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数。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数, 同学们也收集了不少, 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谁来读一读?是啊, 生活中的大数可真多, 只要我们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就会发现它。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以“长江有多长”和“人的头发有多少根”,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智慧老人带来的新知识, 及时比较图中的大数, 初步体会大数;再让学生交流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数,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 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 数一数。 (1) 出示一个大正方体。估计一下:它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学生估计) ? (2)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准确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 小组商量后合作数小正方体。 (4) 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 揭示:10个一百是一千 (有出现错的, 全班学生再数数) 。 (5) 课件出示10个大正方体, 有几个小正方体, 你想怎么数?个别说一说, 全班数数。揭示:10
个一千是一万。记一记。2、抽象模型, 感受千万。 (1) 堆书。出示1本一百页, 堆出10本一千页, 把一千页和一百页书的厚度比较一下, 再想像一下一万页 (教师比划) 。 (2) 一万人有多少?上星期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院大吗?要5个那么大的电影院才能坐下一万人。设计意图:让学生估计“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初步激发学生的估计意识;再让学生进行合作数小正方体, 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数的感知, 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和“万”;再通过堆书活动和10000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境, 让学生感受一千和一万, ◎进一步体会大数。
黄小三、体验数位, 知识拓展。1、智慧老人想考
止
大家, 出示数位表。学生填一填, 记一记。2、找一找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3、对口令。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大数, 其他人说出更大的数, 全班一起玩。
设计意图:以智慧老人引入数位表的填写、识记, 让学生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及时进行活动, 进一步感受大数。
四、反思小结, 生活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生活中大数的应用也很多, 布置一个小任务:调查一下, 1000元能买哪些东西?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小结, 并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去, 关注数学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
于生活。通过堆书活动和万人看电影院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到一千和一万有多大, 同时适时地与学过的一百进行比较, 加深了对一千和一万的认识。正是在体验中, 学生才对所学的新知识逐步深入, 课堂中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参与, 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
当然,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1、当学生数成600时, 虽然及时纠正, 却忘了让学生在和电脑一起数完后, 再数一数, 未能较好地让学生进行再思考。2、教学的评价还不够。如当说到如果大正方体的一个红色的小正方体不算的话, 有999个小正方体时, 这一回答比较精彩, 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鼓励。3、课堂中学生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回答问题几次出现冲口而出答错的情况。
师: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出生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生存,第二次是为了生活。”海伦·凯勒的生存遭遇是不幸的,才19个月时,因一次重病,成为一个聋、哑、盲的残疾人。但,她生活得极有意义:通过自己顽强的拼搏努力,取得了正常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那么,她靠什么由不幸迈向成功的大门呢?答案显而易见,靠享受生活的坚定信念。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捕捉有效信息,搜检一下“我”享受了哪些多彩多姿的生活呢?这些生活对于一个重度残疾人来说真的是一种享受吗?结合课文内容和语言叙述谈谈自己的体会。
(3分钟之后)
生:作者享受的生活有:田野漫步、户外活动、编织、玩纸牌、做游戏、浏览博物馆和艺术馆、欣赏歌剧等等。
师:(点头称赞)你一下子捕捉了这么多的信息,又快又准确。你是如何找到的呢?
生:我凭我的阅读感受,用心阅读,读完后就说出来了。
生:我觉得浏览课文,就要训练一目十行的本领,跳读各段开头的句子,捕捉中心句。
师:搜索中心句是一个比较便捷的阅读方法。但是,这些生活对于一个聋哑盲的孩子来说是痛苦还是享受呢?再请大家细读文本,谈谈你们对“享受”的理解。
生:比如作者喜欢划独木舟,表现了她乐于亲近自然的美好心灵。
师:“亲近自然”,你体会得很有个性。但我认为划船对盲孩子来说很容易发生翻船、撞船等危险事情,这是一项危险的挑战运动,何来享受呢?你能具体阐述一下吗?比如结合关键词“月夜泛舟”、“闪光”、“亲吻”等。
生:“月夜泛舟”给人以浪漫、悠闲、恬静的美好感受。
生:“亲吻”写出我的手指被睡莲触摸到时既甜蜜又爽心的感觉。
生:还表现了我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彼此亲近,享受自然的乐趣。
师:“亲吻”一词还写出了睡莲什么特点?
生:形象地写出了睡莲柔软、嫩滑、鲜美的特点。
师:(总结)同学们,划独木舟活动似乎让我们感受到月夜的宁静安详,月光的温柔动人,河水的清澈与活力,睡莲的多情与甜蜜,而这些带给作者的心灵触摸是多么温馨、甜美、自由,她敞开胸怀接纳自然,享受自然的无穷魅力,对自然充满了无限的温情。
自评:这一教学片段,笔者当时课上的感觉是非常不错的。主要完成了两个任务:一是引导学生迅速捕捉有效信息概括文本主要内容,这是对文本的整体性进行了解阅读,并指点阅读方法。二是点拨引导学生体验作者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作者的那种切身体验,如果老师不深入地细挖其中的“享受”情趣,学生的感悟就会流于粗浅,流于结论。笔者引导学生由“面”到“点”再到“面”的赏析,通过琢磨语言,“嚼”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蕴。点拨过程没有斧凿之迹,一切显得自然、流畅,学生应该学有所悟。师生对话平等、自由,学生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出来,这些是笔者较为满意的地方。
反思:当我走出教室,静而思之,直觉告诉我出了隐性问题:学生主体性变相弱化。一是点拨时间超前,没有做到“适时”。在学生没有充分感悟、交流前就予以引导、提示,这是不足取的,这使学生个体意识、个性感悟缺位。二是由于笔者过多的主导课堂,不断地引导,将学生的视野越引越窄,思维抑制,没有做到“适度”。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的见解逐步趋同,个性化阅读被弱化,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变成了单一的感悟(关键词感悟),集中体现在对作者喜欢划独木舟这一段的品读处理上。笔者是这样点拨的:划独木舟体现了作者的“享受”情趣,你能结合具体句子谈谈吗?比如结合关键词“月夜泛舟”、“闪光”、“亲吻”等等。这一指向性启发,到底是开启学生思维,还是抑制学生思维?这一段有许多“美点”的享受被引导为一个“美点”探究,笔者不能不对此向学生道歉。
应该说,学生最初阅读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甚至困惑等都是宝贵的课堂资源,教师据此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盲点,即通常所谓的“不愤不启”。不知“愤”而“启”,这种“启”就带有盲动性和霸权性,削弱了学生在文本、课堂中的话语权。教师应该适时让它们进入教学过程,否则学生就会被排斥在课堂之外,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将文本的宽泛性、个性化阅读引向一个规定的路线,求得一个“标准答案”,这既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主体定位,他们如何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丰富意义?
经过上述理性反思,笔者觉得应该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和问题:作者很喜欢划独木舟,她一定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一段,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不同的“美点”享受?
学生充分自主阅读,感悟到的可能是丰富多彩:
·作者享受到了划船的幽静、澄澈月夜的环境之美。
·作者享受了划船过程的自由、惬意、独特的愉悦之美。
·作者享受到了月光,鱼儿欢蹦,睡莲多情这充满活力的大自然之美。
·作者享受到了融合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灵性的想象力和亲近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心态。
·作者享受到了对生活的细节深情再现的高雅志趣。
……
当然还有第二种操作方法。在上述的课堂实录对话过程中,当某一小环节结束,教师可如此小结并发问:“刚才几位同学从一些关键词语的角度来品味作者的享受生活之趣,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也应该适时介入点拨,这样学生必将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阅读体悟,这样学生方能沉浸在文本中,排除干扰,尤其是来自老师过多提示和启发的干扰,自悟自得,享受与文本对话的真谛。
老师总是不知不觉地强占课堂,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二是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多少这些方面,教师是主导。学什么,是老师安排的;如何学,是老师指导的;学到什么程度,老师“一刀切”。既然学生是主体,他们什么时候真正地获得自主权?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又是老师过多主宰学生的思维,过早的给予所谓点拨、启发、引导,就是对学生缺乏信任,“牵”着学生,使真正的主体在课堂、文本中缺位或弱化。教师应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深深进入课文,在体味、感悟、辨析、理解、交流中畅谈阅读感受,才能对文本用词的生动、句式的精美、辞格的丰富、情感的丰厚及意蕴的深刻进行深刻地品味与理解。如此课堂,才是学生享受主体地位的诗意的课堂。
(陈立青 江苏宝应县长沟中学 225805)
十里堡镇中心小学 张春青
4月13日是我校迎接区研修学院各位专家领导莅临指导教学的日子,这是一次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机会。十分荣幸的是,我的一节数学课将在这一天得到专家们的指导。
这次我上课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了解负数的产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示的方法会正确书写;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气温、输赢、收支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验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比较满意。
一、生活化聚焦知识点。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这节数学课《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内容,我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亲临体验中体会负数的产生。课一开始,我便打出课件呈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让他们两人一组动手尝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让学生在记录数据这一活动中,学生产生了认识的冲突,体验了负数产生的需要,也感悟了负数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知识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几种记录的强烈对比,从文字、笑脸哭脸、颜色、音乐符号、英语字母、钩或者叉,得到正号,负号既简单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所以我认为让学生亲历负数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负数的意义与价值是本课的一大特点。接着从数学计算符号“+-”符号过渡到“正 负”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巩固这两个量,进一步加深认识,并返回到开始游戏中,用正、负说一说比赛结果。说出生活中的负数,在哪见过,以及0这个分界点的作用。在温度计上以0为分界点分为0度以上0度以下;在数轴上0可以分出正数和负数。在练习中的习题也都是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负数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了解到负数的作用。
二、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据我对教材分析,生活中的负数这张内容共4个例题,教参安排5课时,我觉得如果对教材进行整合,可以2课时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时间进行复习,练习。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上大胆整合,把负数的认识、意义、读写法、认识生活中的负数、0和正负数比较及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都融合在一节课当中。课堂内容充实,设计巧妙,课上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气氛浓郁,效果很好。尹院长说我是:大手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敢于大胆尝试,起了好的带头作用。
三、设计问题考虑到学科之间的整合,能够在数学课上贯穿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得以应用。
信息技术的使用贯穿整个数学课堂,并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还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游戏输赢时,孩子们思想活跃,有的是用笑脸、哭脸表示,有的是对勾叉子表示、有的是汉字表示、还有的同学居然用英语字母的T和F表示,还有的用音乐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表示,这些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说明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发散思维培养的很好。在让孩子说0度感觉时,孩子们说:“很冷。”并用肢体语言:双手紧抱胳膊,表现出来;有的同学居然知道0度是水结冰的温度,还有沸水是100度,这些孩子们都知道,说是科学课上知道的。当我问到:“我国为什么南方温度比北方温度高”孩子们说:“是因为南方离赤道近,日照时间长,北方离赤道远,日照时间短,所以我国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这些地理知识孩子们都非常清楚。这些问题的设计能够根据孩子们的认知和他们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或许就是学习知识的真正价值。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落实到位,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进入状态,并在愉悦的氛围里学到了新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对负数进行:认识——理解——应用。关注到班上的每个孩子,并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也能够尝试适时、具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评价。
我认为这节课有两点不足之处:
一 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要给孩子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如:在上课第一个环节:锤子、剪子、布游戏结束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孩子们表示完后,把“+-”号表示的题纸拿到前面,这个时候我是直接轻者名同学说的,如果让其他孩子们猜,他这个是什么意思?让其他同学说一说,然后再问这名同学:“和你表达的意思一样吗?”看看谁能读懂他,从而自然揭示出“+-”这种表达方式自然、简便、大家容易明白。
让孩子们表示后一一展示,这部分用时过多,毕竟不是本节课重点,请一两名同学到前面展示,其他同学在位上声音洪亮,简单明了表述即可,可以为后面节省时间。
二 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深度上可以挖一挖。
当孩子们在数轴上认识了负数以后,并且知道了0右边是正数,越来越大,0左边是负数往左越来越小,以后,正数与正数会比较大小了,正数与负数和0之间也会比较大小了,这时应该适时地让孩子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如:-12和-20哪个数大?这样思维就有一定深度了,孩子们就要考虑到:负数离0近的数大,课堂就显得饱满了。再比如:数轴正数边出现了1、2、后,可以问学生,3在什么位置?5在哪?接下来问-10在哪?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立刻反应正数在0点右边,负数在0左边,然后再考虑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思维深度明显的就被挖掘出来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两河镇胡场小学
李宗达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用3课时教学,说明编者也希望教学时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体验、交流,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第一部分是导入。以学生们熟悉的五星红旗导入,展示大小不同的五星红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几面红旗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部分是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解决课本中不懂的问题,以及加深点拨概念性的东西,最后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检测题。
第三部分是合作探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部分,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大家一起讲解,解决难点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课堂检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检测题,然后对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很多,主要以下几点感受。
收获的地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能够体现我校的121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还给了学生。
2、研学导航案的制作难易适中,层次分明。
3、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比的概念,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做题来看,学生们概念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
不足的地方
1、有一小部分学困生不能很快、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不善于表现,在小组讨论中不能和小组内成员积极的讨论,表现的很被动。
2、研学导航案在制作过程中题量稍有点多。
3、学生在自学课本时有一部分同学不能马上回到课本中,甚至有个别同学还缺乏主动性学习,不会自学看书。
4、在教学中,对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一知识点,讲解的不够到位。
5、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做到少而精。
关键词:装潢工程,线造型,美感
线条的本质属性是平面二维的。平面二维性或称为表皮性, 依靠雕刻刀或钻头, 手工或激光雕刻机器对木, 金属等表面进行装饰处理。有阴刻和阳刻两种。往往只有一个面进行欣赏。这种花版讲究刀法, 力度和线条的完美结合。在镂空花板艺术创作中, 木板镂空后产生的正形或负形就相当于绘画作品中的线条, 是花板艺术作品的生命, 体现线条性格和韵律。装饰线造型中线条作为基本的绘画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 在绘画中, 线的运用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复制, 还是思维符号, 是独立、有生命的。作为直观视觉意义上的线, 它还是一种具有塑造形体的表现力, 同时是表达意向念, 思想, 情感的手段。线在装饰艺术花板造型、装饰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尤为突出, 它体现出创作者在艺术花板造型、装饰中的某种理念、创作灵感。线条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 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之外, 在整体空间的装饰中, 设计师对空间的线条和花板的线条的节奏与韵律, 需要很好的衔接与考虑。文君酒店运用艺术装饰花板作为门的装饰手法, 镂空的花版门与酒店的建筑装饰设计能很好的融合。一路走过听着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闻着文君酒的醇香, 看着精心制作的文君艺术花版, 艺术气氛与情感都达到一种融合。线条的长短、疏密、交错、层叠、浓淡、虚实、呼应等, 形成二维空间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画面中, 讲究线条和谐的应用与排列, 利用系列符号的程式手法将纷繁杂乱、模糊抽象的物象规律化、条理化、具体化。将线条的二维表现艺术达到高度概括、精炼、明确的程式化。在设计平面稿时, 线条所呈现的风格与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线条不仅可以构筑起自然物的形、质和空间, 蕴育了画家的主观情思。形成一种形而上的追求。如:陈老连的“高古奇亥”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等都是完全超越物象之范畴, 超越画家的情感范畴, 进入审美层面。
数字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先是布置幼儿从生活中寻找什么地方有数字,请幼儿收集“有数字的物品”并把带数字的物品带到幼儿园内,与同伴交流、分享发现。这样自然而然,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带领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第二个环节我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想一想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数字,说一说物体上的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幼儿们很会动脑,观察的也很仔细,讲到了鞋子上的号码数字、电话上的数字、衣服上的数字、钟上的数字、车牌上的数字、摩托车上的旅程表上的数字、商品的价格码、中巴车上的数字“209”、幼儿的学号、数字本等,在孩子们尽情讲述的基础上,我让幼儿又观看了一组图片,(超市、公交站牌、门牌号、银行、红绿灯、路程牌),让幼儿通过说一说,了解更多与数字有密切联系的事物。然后请幼儿说说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回答得很棒。第三个环节通过游戏“幸运号码”发现数字的趣味性与丰富性,从而更真切的体会数字的神奇,随意的调换位置就可以排出不同的数字组合。但由于我考虑不周,在号码的设计上是以5个数字为一组的,中奖范围缩小了许多,几率也不高,那几个中奖号码我没有作出记号,所以出现只有一位幼儿才中随机调换的号码,孩子们都很希望自己能中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幼儿还未尝试过这种游戏,所以,一开始怎样看自己的号码与中奖的号码一样,幼儿不会。孩子们参与的劲很足,但时间就比较费了,所以造成第四个环节幼儿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或是编话号码这个环节延后放置延伸活动了。
课后,组内教师也跟我提到了这个环节,他们把自己妙招告诉给了我,那就是,把5个数字改为3个数字,幼儿易看,中奖号码教师事先作出记号,然后让每个幼儿中不一样的奖次,让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色彩)学习的基本知识,我将本课设计为二课时,共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的目的是通过欣赏风景图片资料,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简要地涉及构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色彩学习与表现做好铺垫。第二课时则以实际的动手操练为主,再结合课堂作业与大师艺术作品反复的横向、纵向对比式赏析,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而在课的过程中,有几处地方,自我感觉处理得不甚理想。 一、学生对冷色的感受稍显单一。从字面上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绿色)冷色是能给人带来清凉感受的颜色,进而很快联想到代表森林的绿色、代表湖水的蓝色、代表夜空的蓝紫色等等。其实,冷色里面也有偏冷和偏暖之分。因此,导致部分学生的作业中,明明主色调都选了绿色和蓝色,而画面就是“冷”不起来,因为他们选择了草绿和湖蓝。 二、创意把握失衡。一般的作业,我总是很强调创意,鼓励他们“不走寻常路”。然而,此课的作业却是以技法为主的课,要求他们运用冷色表现生活中的事物。而学生表现的大部分是树木风景,创意比较单一。 三、学习了暖色,学习冷色,对于学生一点也不难,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好的感受冷色调带给我们的清凉、寒冷、幽静、神秘之感。当一幅幅用点染法表现的冷色调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此时,我乘热打铁,示范点染法,学生的眼球被我一笔一笔的神奇笔触深深吸引住了,他们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这种新鲜的表现技法。点彩怎样点的好看,点出深浅,渐变的色彩效果,还需多加尝试练习。
在今天的《孔子拜师》教学中, 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来自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孩子们学好语文, 结合生活的语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用好语文。
片段一:
生1:从“风餐露宿”这个词语, 我仿佛看见了孔子在路上, 饿了就啃两口冷冰冰的馒头, 渴了就喝小河沟里的水。
生2:他的馒头吃完了就只好去挖野菜来吃。
生3:野菜还要煮, 他没有火, 他应该是去摘野果子吃。
生4:他没有吃的了, 可能会到别人家里去要一点儿来吃, 电视上经常这样演。
师:你们想象得很好, 而且能把自己平常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些场景, 很好地运用到我们的语言表达中, 真好!从“日夜兼程”这个词, 你又仿佛看见孔子在路途中是个怎样的情景呢?
生1:我仿佛看见孔子在白天不停地赶路, 晚上也还在不停地赶路。
生2:白天, 太阳很大, 晒得孔子汗流浃背, 可是他用他的长袖子擦擦汗, 又继续赶路。晚上, 路很黑, 孔子为了早点走到洛阳, 他就打着电筒赶路。
生3:不是电筒, 是火把, 古时候的人没有电筒, 《武工队》里面那些人晚上赶路都还要用火把。
师:请为邱××和隆××两位同学鼓掌, 邱××想象得具体, 表达得也具体, 而隆××同学则用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场景纠正了邱××同学表达中的小小错误。孩子们, 会学习的人无论是在大街上、游戏中, 还是大人常常禁止我们看的电视节目中都能学到东西。有一句话叫“生活处处皆语文”, 就是说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学到语文知识。接下来, 这个话题更能让你们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你能用“终于”一词说说自己或别人某一方面经过怎样的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事吗?
生1:我做了整整一个下午, 终于把作业做好了。
师:做的时间长, 不容易。
生2:整整一个下午, 我一会儿翻书本, 一会儿上网查资料, 终于把芙蓉花为什么会变颜色搞明白了。
师:哎呀, 你的成功更不容易了, 不但花了很多时间, 还花了很多的精力。真不容易啊!除了我们, 你身边哪些人的成功也是经过很多努力的呢?
生3:星期天, 妈妈擦完了家具, 又赶紧擦窗户, 擦完了窗户又拖地板, 地板拖完了又赶快收拾房间, 到晚上, 终于把家里的清洁做完了。
师:妈妈做清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所以, 我们在家里一定不要乱摆乱放乱丢, 要帮助妈妈收拾房间。在学校、大街上也一样, 做清洁都不容易, 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还有其他的呢?
生4:我的衣服很脏很脏, 姐姐打了三次肥皂使劲搓, 终于把我的衣服洗干净了。
师:姐姐的努力终于让你的衣服又变得干干净净的, 你从此也感受到了姐姐洗衣服的不容易, 你以后可要讲卫生, 别让姐姐那么辛苦哦!
片段二:
师:孔子说“学习是无止境的”,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1:孔子本来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可是他还要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地到洛阳去拜见老子, 向老子学习。
师:你能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1:我们学会加减法了还不够, 还要学习乘除法。
生2:我们小学读完了, 还要读初中、高中, 还要读大学。
师:是的,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你们要学习, 老师呢?
生3:王老师经常去听课, 也是在学习, 老师也要做到学习是无止境的。
生4:我们星期五读课外书的时候, 老师也要读课外书, 那也是老师在学习。
师:是的, 老师的职业特殊性要求老师更要时刻记住“学无止境”。其他行业的人呢?比如, 医生、银行的叔叔阿姨、公交车司机等行业, 大人, 老年人, “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又该如何理解呢?
生1:医生如果停止学习, 就不能治好他以前没有见过的病。
生2:他还不知道新出来的药怎么用。
生3:如果公交车司机不学习, 就不会开高级的公交车, 开车水平也会越来越糟糕。
生4:银行的叔叔阿姨如果不努力学习, 就会数不清太多的钱。
生5:钱不用他们数, 有机器数。他们不学习, 会不认识假钱, 舅舅说了收到假钱会自己赔钱。
师:是的,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定。在老年人身上如何体现呢?
生:我爷爷70岁了, 他还要戴着老花镜学打电话呢!
师:你爷爷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啊!
生:我奶奶还在电视上学煮菜。
师:对啊, 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让自己不断地进步。所以, 孔子说……
生:学习是无止境的。
师:有很多名言也表达了“学习是无止境的”一样的意思, 你能想到哪些?
生沉默良久。
生:老师, “好问的人, 只做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 终生为愚人。”算不算?
师:非常棒!你怎么知道这句话的?
生:以前教室里的镜框里有这句话。
师:多会学习的孩子啊!王老师说了, 生活处处皆语文。你看, 隆××在教室的墙上也学到了语文知识。真棒!孩子们, 今天放学后, 想办法搜集一些与“学无止境”意思相近的名言, 明天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生活中的垃圾》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中的其中一个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并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本堂课结合课程特点,因地制宜地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应用。通过活动将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以学生的直接参与为前提,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开展。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并把减少生活垃圾付诸行动。
课的一开始,我便以一个小区的生活环境作为课题的导入,揭示我要讲的课题――《生活中的垃圾》。然后问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随着一幅幅惊人的图片,我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了。
此时,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下一个问题:“同学们,这么多的垃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危害呢?”同学们将自己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组内的.交流,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垃圾对环境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接着,我又补充说了“废电池”、“废电器”“一次性餐盒”的危害,使同学们进一步意识到垃圾的危害和解决这一难题的紧迫感。其中在讲解“垃圾如何分类”,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快速地将写有垃圾名称的纸条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入。我觉得这一环节,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如何分类。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品德课堂上动态的生成也是无处不在,抓住这些生成及时与品德教育进行融合,会给我们的品德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具体授课时要突破封闭的教学体系,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原有教材实施二次创意。同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有选择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在原教材里,垃圾桶分为“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和“生活垃圾”。我觉得垃圾桶这样进行分类显得有些笼统,不够全面。特别是“生活垃圾”这一项,生活垃圾不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吗?那些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其实也就是生活垃圾来的。我曾想过把“生活垃圾”改为“厨余垃圾”,但仔细一想,还不行啊。那烂玻璃、废日光灯等到底属于哪个范畴呢?所以在最后,我还是把垃圾桶改为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这两类。我觉得这样更结合我们现在社会的实际。当然,我在最后也向同学们阐明了我们以后应该再设“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这两种不常见的垃圾桶。
作为品德教育的老师,不能单靠课堂上的说教,而应让学生从课堂回归社会,使学生最终在社会这所“学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品德提升。在进行垃圾的分类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大家在生活中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的?结合我们平时的做法,大家说得还不错。
最后,我呼吁――从我做起,减少生活垃圾,做好垃圾的分类。呼吁不是为了教学环节的完整性而布置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去履行的职责,再次让学生将课堂的感悟延伸到社会行动中去。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动画《搞笑熊》。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快乐轻松的环境中。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自带生活中有趣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看,并请学生介绍自己的照片。接下来,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既有意义又有趣的图片。教师问: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呢?学生积极回答。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绘画。
四、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习欲望
一、提高“生活”素养
1. 提炼教材的“生活”资源。
“语文教材是儿童了解语文教育最初、最直观的东西, 是儿童建构语文形象的直接诱因”。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已有很多具有“生活”意义的课文, 例如体现对母亲的爱的《第一次抱母亲》, 朴实而又真挚;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平等、谦虚的《大作家的小老师》;在下学期刚开始的课文中总会充满着浓浓的春意,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燕子》等都带领着学生们去体会当下时节的美景……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有时会有相应的口语交际, 例如“学会祝贺”“健康小顾问”等。教材的内容是固定的, 但是教学的课堂是灵活多变的, 所以教师要灵活地提炼出其中的“生活”资源。
2. 提炼日常的“生活”资源。
语文的教学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须不时地插入一些与生活实际有关的素材, 增添教学效果。素材的积累不管是新闻里看到的, 或是网上搜索到的, 甚至是路上听到的……其获取的途径是非常地广, 其内容也是极其宽泛的。政治的、文化的、历史的、法律的……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需增强对生活素材的敏感度。面对积累的素材, 要精心地对这些材料进行提炼, 选出最适合的素材插入在实践的课堂教学中, 这其实也只是做了一半的工作, 最为重要的是在运用素材的时候, 要求教师在述说的时候, 引起学生的共鸣, 巧妙地引领学生同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 这就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了。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消化这些联系。
3. 提炼教师的“生活”素养。
提高生活素养不是简单地说说想想就可以的, 而是需要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 查看教学效果, 以发现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 则可能成为名师。”必须在每节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得到进步, 反思情境创设、反思生活素材的应用、反思情感体验……结合生活化的理论, 在反思中看到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总结出运用的效果, 形成理论经验, 对下一堂课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二、提高“生活”教学能力
1. 在教学中回归生活。
语文来自生活, 而高于生活, 最后又回归生活。语文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语文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 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语文课堂, 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如教学《和时间赛跑》一文, 时间的悄然流逝对于学生而言可谓熟视无睹, 而这篇课文语句含义深刻, 学生一时半会并不能从课堂的40分钟得到如何深刻的体会, 于是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并精心指导学生变换方式去观察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从而加深理解层次,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在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前, 可以先布置个踏青的任务, 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野外走走, 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观察一下春天的美景。
2. 在教学中再现生活。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起学习兴趣。
在教学《小松鼠和大松树》一文时, 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三个角色演一演, 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把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不仅使学生加深文中蕴藏着的寓意的理解, 更让学生受到课文感染, 懂得不盲目骄傲的道理, 学会正确地看待生活, 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3. 在教学中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寻找与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相似的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的感受。
在教学《掌声》一文时, 为了再现课文中的情境,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文中的生活, 我先让一位学生模仿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 其他学生响起热烈、持久的掌声, 这个时候去采访一下在座的学生们, 你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当英子讲完故事后, 你又是为什么给她掌声。同学们个个入情入境, 感动万分, 朗读的时候也声情并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平方子中心小学 纪桂芹
这一课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科书展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列举事例,引导他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此外,教科书还通过展示公园、图书室、动物园、售票处各种各样遵守规则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懂得遵守规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活动方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提出建议,指导他们开展活动,使他们学会实践,乐于实践。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生活,服务社会,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通过主动实践,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了生活中的规则,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价值观,使他们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更可贵的是,有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心中想着他人,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可见,被规则约束的行为正在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活动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独立性及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是,应该教给学生用数字说明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办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们在多方面能得到提高。
一、对该节课人教版新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老人教版中离心运动与圆周运动实例是分开编写。而在新课标人教版中,编写者将二者合二为一。因此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特别多,同时与生活实际联系特别紧密。如果在上课过程中,一节课将教材的内容上完,可能学生对知识重难点难以把握,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时间将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本人决定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安排。
二、本节课设计思想:
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力图在教学中营造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创设更多的机会,也为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搭建舞台。其设计特色有三:其一,密切联系和关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火车提速);其二,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改装成实验器材为教学服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其三,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向心力的来源”为暗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后本人认为在该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充分反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本节课中较好的实现了发现式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入课堂,还原物理知识发现与研究的过程与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理解。本节课设计上分为三个版块,分别由三个情景引入。
第一个情景“汽车在过弯时由于速度过快而会发生恻滑”
第二个情景“沿火车行驶方向的两根轨道的内侧,其中一根内侧非常光亮,几乎无铁锈,而另一根内侧有铁锈与几乎没有火车行驶走过的轨道相同”、
第三个情景“当你在骑自行车快速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的感觉”这三个情景。通过每个情景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每个版块的具体教学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教学设计中,期望通过汽车拐弯问题的分析,为学生自主探究火车拐弯的问题搭设好台阶,使知识的探究过程成螺旋上升。并紧密联系到我国最近的火车大提速,由于赋予了实践的背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物理知识被活化了,学生跟物理学的距离便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同时,也让学生因为当了一回工程师而获得了一次很好的情感体验。
四、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强教学过程中强调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虽然本节课不会在课堂上给出答案,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课后学生通过研究性作业,能够通过已有知识对水流星以及过模型作出解答,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如在本节课中,汽车过拱桥时的失重与超重现象在现实中并不明显,学生较难体会到,即使学生体会到了也不太会跟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本人想到先利用生活化的情景“骑自行车快速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的感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示重的变化,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生活实际现象与物理知识相联系的目的。在这里如果有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为物理教学服务效果会更好,但是传感器要走进平常课堂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五、注意教材前后联系,提前设置物理情景让学生课后探究:
在本教材使用中,物理教师应重视物理知识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物理教学要有全局的观念,当前知识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后续知识,合理设置“接口”。在本节课中本人为第二课时预留了几个接口:如地球可以看作一个巨大的拱形桥,如果地面上行驶的汽车速度足够大压力为0可以飞离地球而成为人造卫星,这时,地球这座拱桥就“形同虚设”了,相关的知识我们将会在后面学习。汽车在过弯时速度过快恻滑为学习离心运动作好铺设,水流星的引入为后面学习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作好铺设,同时可作为学生课后的研究性学习作业。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将物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与理解。如在本节课中本人设计了两个研究性学习作业:
研究性作业1:利用假期时间,实地调查某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并查看路边的限速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理论上分析其限速值的合理性并作出评价,填写学生探究性学习用表。
研究性作业2:从理论上分析水流星与过山车,在最高点不会掉下的原理?请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些运动或游戏可以归为此模型。
在教学中注重课前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将探究、归纳与交流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过程和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感悟,巩固与拓展。教学基本程序如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分析,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引导验证→师生交流,总结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上述步骤由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景与教学内容,安排其中的某几个部分进行物理教学。但在本节课中仍有部分问题存在,最突出问题在与本人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归纳上还放的不够,老师在课堂中出现的镜头偏多。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有老师先将思路设计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在引导学生按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的倾向。因此在教学活动探究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碰撞的火花不够,课堂探究氛围稍显不浓。
一、实施策略
1.以更新观念为前提, 紧密联系实际, 确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校地理课题组通过师生多次座谈、交流, 达成了共识, 在思想上确立了生活化教学的新理念:第一, 树立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的理念, 构建让学生紧密联系实际,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高效课堂。第二, 开发地理课程资源, 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生活化的趣味课堂。善用生活经验, 巧用时事材料, 活用乡土资源, 妙用多媒体技术, 常用社会实践, 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 填补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接受地理、喜爱地理、会学地理。
2.以学习“有用的地理”为依据, 立足生活体验, 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有用的地理”既是地理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原理及规律, 又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教师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社会热点, 立足课程资源和学生生活体验, 着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会学生看“门道”、想“点子”、讲“路子”,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理念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养成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如学习“地球的运动”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解释说明“一年中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的调整及其理由”等问题,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3.以转变教师行为方式为核心,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构建生活化高效课堂
(1) 广泛征集、开发和建立生活化教学素材资料库
实现生活化教学, 素材的收集是前提。在实践中, 地理课题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存起来”的方式, 积极搜集生活化教学素材, 创建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库, 做到了共建共享。该资源库包括五部分:一是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个方面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归类整理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素材一览表》;二是通过网络对许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直接相关的“地理节日”的信息进行查阅、筛选, 形成《节日·地理资料库》;三是将“漫画”引入地理课堂, 发动学生将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搜集到的有关漫画梳理命名, 形成《漫画·地理资料库》;四是将多年来尝试过的手势语言予以整理, 形成图文并茂的《手势·地理资料库》。五是搜集整理《谜语·地理资料库》, 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地理课堂。
(2) 大胆尝试, 探索出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有效形式
第一, 举例教学。通过恰当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如学习我国的气候特点时用“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与农业) 或“南尖北平”“南敞北封” (气候与民居) 等作为例子, 让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具体化, 引导学生理解记忆重点、难点知识, 品味生活中的地理。
第二, 案例教学。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案例场景中, 让学生以探讨的方式, 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参与、交流、质疑、表达, 帮助其归纳、评价、创造。
第三, 问题教学。在教学中, 设计适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如在学习“水资源”时设计问题:在你的周围, 你看到过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你能制订一个家庭节水计划吗?生活化的问题设计不但拉近了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健全教学评价机制为抓手, 变革评价方法, 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成效
(1) 关注过程, 实施多元化的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功利性, 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同时应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尤其是学生的举例、演讲、演示、答辩、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成绩都应纳入评价考核之中。在方式选择上, 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诊断生活化教学的质量, 可以选择纸笔测验的方法;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可以选择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同时结合观察法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 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注意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 规避其不足;还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让学生从各种评价中体验成功, 激发动力。
(2) 发挥引领作用, 做好生活化试题的命制
在考试中命制生活化的试题至关重要, 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和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命题时应注意做到:
第一,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努力创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 杜绝情境失真、不合情理和脱离日常生活的问题, 在试题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二, 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找准时事地理热点与考查内容的衔接点, 合理选用时事热点材料来命制试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第三, 巧用乡土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建设, 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 做到图文并茂。命制试题应采用生活中常用的、有图例和注记的地图。
第五, 善用交叉学科。挖掘文学诗词、音乐中的地理信息, 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解答地理试题,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践反思
1.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以教师过硬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为支撑, 需把握“四个前提条件”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有四个:一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二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积累, 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以知识、方法和技能为支撑的教学设计能力, 驾驭课堂与生活的结合力, 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四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缺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2.生活化教学要紧抓教材中地理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性, 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 切忌娱乐有余、偏离主题
教材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依据, 而课堂教学又是学生获取用以指导生活的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围绕教材内容选用生活化素材时, 要尽力选择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 或能体会到、想象到的事例。素材一定要切中要害、有说服力, 同时要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 切记不可将“兴趣”停留在材料表面, 否则就会成为娱乐性的游戏课, 就会得不偿失, 那不是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3. 生活化教学要讲究科学 , 尊重个体 差异, 不可“一刀切”
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个体差异, 因此, 他们对生活化事例的理解和接受不一定准确和一致, 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循序渐进、允许差错, 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生活现象与问题, 教师要有意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 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 不能急于求成、盲目下结论。教师应该秉持循序渐进的理念, 只要学生有进步就是收获。
4.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需要师生共同参与, 切忌教师“唱独角戏”
【《生活中的线》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生活中的能量教学反思09-15
《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反思09-22
六年级上册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11-17
生活中的平移教学设计07-19
《生活用电常识》教学反思09-15
生活化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0-29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06-23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06-14
生活垃圾教学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