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简况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独具风格, 具有深厚的积累, 其优秀的造园艺术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对世界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中国园林自夏商周时期至今, 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发展阶段:

1. 早期:

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苑囿所谓“苑”, 是为帝王营造于都城郊外的园, 也就是在一块郊野地里放养一些野兽供帝王行猎作乐。西周时期, “苑”也被称为“囿”。“囿”为圈养动物的园子, 在囿中饲养各种禽兽、鱼类, 挖池沼、筑高台, 并在台上建筑宫室以供帝王享用。

2. 形成期:

秦汉时期的建筑宫苑, 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宫室园林式的“建筑宫苑”, 具备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典型代表为秦代的上林苑和汉代的建章宫。上林苑:秦始皇三十五年, 在渭水之南的上林苑营造新宫,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建章宫: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建造的宫苑, 共建有12处宫苑, 以建章宫为首。

3. 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景观和寺庙丛林景观是中国山水园林景观的奠基时期。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火不断, 民不聊生, 但皇室仍然大兴土木营建宫室。至南北朝时, 社会暂时稳定, 士大夫阶层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居住环境。为了随时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林野趣, 自然式的私家庭院应运而生, 并逐步影响到宫室的建筑格局, 皇家园林景观也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景观。寺庙丛林: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 南北朝时期发展极盛。寺庙大多选择在地形奇特、环境清雅、丛林茂盛的山林地, 因而寺庙“丛林”成了佛教圣地的代名词。寺庙丛林的兴起, 促进了我国对名山大川的开发。

4. 发展期:

隋唐写意山水园景观为中国山水园林的全面发展期。隋唐时期政治相对安定, 经济繁荣, 文化水平较高。这时期的山水园林是对前期园林的升华, 强调写意的特点, 即采用简约的手法, 强调意境, 富于诗情画意, 虽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 不求形象, 但求神似, 再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景观。

5. 成熟期:

园林发展至宋朝,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造园更加普遍。从都城到地方, 从帝王贵族到平民, 造园的地区和规模都得到扩大。这一时期的园林形式追求自然, 善于抒情表意;手法自然灵活, 善于叠山理水;从整体布局出发, 巧于因景设点。

6. 繁荣期:

明清时期的皇家山水宫苑及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景观的兴盛时期。明代已有专业的园林匠师。现在我们见到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景观, 绝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皇家山水宫苑典型的代表有: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江南私家园林这一地区具有造园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人文氛围。

(二) 理论著作

《园冶》:明代造园家计成于1631年完成, 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书中提出了“相地合宜, 构图得体”、“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是中国传统造园的重要准则。这种自然主义倾向与中国传统风水学所倡导的“屈曲生动, 谐和有情”的美学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三)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抽象、提炼和概括, 最终再现自然的神韵, 它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景观。其特点如下:1.具有东方传统园林的风格。2.富于诗情画意。3.具有地方风格。

二、外国园林景观发展简况

世界园林按地区分东方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三大系统。其中东方园林以中国为代表, 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 主要将自然、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亚古代园林主要以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 以花园与教堂为主要特色;欧洲古代园林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俄罗斯为代表, 各有特色。

(一) 日本传统园林景观

日本园林风格与中国园林风格相近, 同属自然式风景园林。尽管受中国园林对影响很大, 但日本园林由于能较好地结合本土有利的地理条件 (四面环海, 风景秀丽) 和文化传统, 最终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日本园林而享誉世界。营造出了极具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景观。

(二) 古埃及与西亚园林景观

古埃及的园林是经过人类改造后的自然几何式, 并且有明显的中轴线, 平面基本为规则式的方形。四周有围墙, 入口处建塔门, 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 园林中心一般是矩形的水池, 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 池边有凉亭。

(三) 欧洲传统园林景观

从十四五世纪到19世纪中叶, 西方园林的内容和范围都大大拓展, 园林设计从仅对私家庭院的设计扩展到公园与私家花园并重。欧洲传统园林景观主要经历了以下七个发展阶段:

1. 传统公园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通过波斯学到西亚的造园艺术。园林一般位于住宅的庭院或天井之中, 呈几何式布局, 中央有水池、雕塑和花卉, 四周环以柱廊, 这种形式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其后, 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民主政治带来文化、科学、艺术的繁荣, 出现了供人们公共活动和游览的园林, 园内出现了林荫道并在其下设置桌椅, 灌溉水渠也演化成装饰性水景, 人们可以在此散步, 哲学家可以在此辩论。

2. 别墅园林 (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继承希腊传统发展了山庄园林, 在文艺复兴时期又发展出别墅园林, 或称意大利台地园。为了夏季避暑, 这些别墅庄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 居高临下, 可鸟瞰周围的原野。

3. 宗教园林 (中世纪) 公元476~1453年, 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为后来园林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8世纪, 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 为比利牛斯半岛带来了伊斯兰的园林文化, 结合欧洲大陆的基督教文化, 形成了西班牙特有的园林风格 (庭院中部为十字形水渠, 各种装饰变化细腻, 喜用瓷砖和马赛克作为饰面) 。后来, 这种类型的园林又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到了美洲, 影响到美洲的造园和现代景观设计。

4. 庄园 (15世纪初叶) ,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欧洲园林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阶段。大规模的园林庄园在意大利源源不断地涌现。位于高处, 豪华的庄园主住所, 但并非一般人认为的城堡。

5. 花园 (15-16世纪) 意大利的园林随着文艺复兴思想的兴起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继承了古罗马园林的特征, 依山坡而建, 视野较好, 成为坡地露台花园。园林平面是中轴对称的几何形, 尺度宜人, 在轴线中间和两侧布置了美丽的绿篱花坛、变化多端的喷泉和瀑布、常绿树、各种石造的阶梯、露台、水池、雕塑、建筑及栏杆等。

6. 现代公园 (17世纪至18世纪末) 17世纪中叶, 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 新兴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贵族的宫苑和私园, 向公众开放, 并将其称为公园 (public park) 。1858年美国建筑师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普通大众设计并修建的大规模公共性景观, 它开创了有计划地建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先河,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公园建设。

7. 混合式园林 (19世纪) 整个19世纪, 欧洲园林尽管在内容上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 正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在此时期所经历的一样。19世纪以后, 公园日益引起大众的普遍关注, 同时, 小庭院的设计建造也颇为兴盛。景观设计师植物知识的扩展和植物材料的日益丰富, 为设计不同主题的小庭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些庭院更多地体现了造园者和园林主人在园艺上的兴趣。

摘要: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变革, 总是伴随着对过去的否定进行的, 但是这种否定绝不是全盘否定。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的产生, 总是与它脱胎的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才能构成文化的延续。本文简要梳理中外园林景观设计设计系统。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特点,外国园林,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风景园林, 2005.2

[2] 梁艳.山色湖光共“一楼”——浅探中国现代园林艺术的营造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3

[3] 赵国叶.我国现代园林发展方向.山西林业, 2006.2

[4] 黄琰.秦代宫苑建设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贡献.小城镇建设, 2005.1

[5] 鲁俊.中西方景观艺术比较及研究——以中国、法国和英国为例.武汉理工大学, 2007

上一篇:虚拟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