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共8篇)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篇1

班级:商学院工商管理1301班 学号:1110312319 姓名:李凤

摘要: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理论的应用;我国的企业文化虽然在不断充实,但仍落后西方国家一大截,理论的研究明显落后于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对国内外企业文化的研究进行对比,有助于有选择的借鉴发展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缺陷、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企业文化研究发展:

1、企业文化的内涵:

《西方企业文化》一书中,该书的作者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它的要素还包括英雄人物、礼仪和庆典、文化网络等。他们认为,人是一家公司的最大资源,而人是不能直接用计算机来控制而只能通过某种文化的微妙的提示来管理的。强有力的文化是指导人的行为的有力的杠杆。

2、企业文化的研究:

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3、企业文化模式:

马京生在《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的研究》讲述到:国外企业文化的参考模式有:

a、Z型企业文化:是由日裔美国人威廉·大内提出的,主张美国模式在每个重要方面恰恰是日本模式的对立面,认为在美国也有一些公司具有与日本公司类似的优点,同时又结合了美国的特点,他把这种公司叫做Z公司,其企业文化就叫做Z型文化。Z型文化理论具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其中包括长期雇佣、信任以及亲密个人关系等;

b、7S模式是由帕斯卡尔和阿索斯于1981出版的《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中提出的。这种模式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以“最高目标”为核心的七个因素;

c、11C模式是佩格尔斯于1984年出版的《日本与西方管理比较》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文化要以文化为核心,围绕文化这个核心的有10个要素,贯彻和执行这些要素,就会产生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然使公司获得成功。

d、7C模式是沃特曼于1987年出版的《创新经营——优秀公司如何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能力,其它因素包括文化、沟通、控制、危机点、机会与信息、事业和献身精神等围绕周围,共同构成一个企业的文化状态,并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4、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戚明阳在《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研究》中指出:企业社会互利导向的价值观,目的不仅是为投资者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还非常重视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价值观,是西方社会在 70 年代产生的一种主流企业价值观,这种企业价 值观是综合企业、员工和社会整体利益来考虑并确定企业利润水平的。

威廉·大内发表了《Z理论》一书,在该书中他认为:“传统和气氛组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文化代表着这家企业的价值观,然后这些价值观构成了企业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这本书系统而全面地对美日企业管理上的差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涉及到了企业的价值观。

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能长久享受成功的企业一定拥有能够不断地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经营实务和核心价值观。”本书的作者还告诉人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群聪明人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敢于进行创新比拥有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更为重要,而企业的关键所在则是拥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并为之而奋斗。

菲利普•塞尔兹尼克说:“一个企业的建立,靠的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时所做出的选择,靠的是决策者对价值观念的执着。一般情况下,这些价值观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无论如何,企业中的领导者,必须善于保护、推动这些价值观。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价值观的维系和大家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

二、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1、企业文化的内涵:

马京生、任慧在《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的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目前对于企业文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在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的价值观、企业作风和传统习俗、行为规范在内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同企业本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企业界常常把企业文化称为企业文明或企业精神。

2、企业文化研究的引入与发展:

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在《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中阐述道: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在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分为大陆派和港台派。在香港、台湾多采用Hofstede的定量化研究方法而国内研究者多青睐Schein式的“深入”、“参与”、“观察”、“阐释”的临床研究方式。

3、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张烨在《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对比》中指出: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分类:a.主要对企业文化理论和国外企业文化理念的论述;b.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更多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c.深层次的对企业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如研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或是结合制度进行研究。

4、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刘宏在《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研究 》一文中指出:中国企业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用这种荣辱观去主导企业的核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国家社会大众价值观为导向,形成与国家社会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增强。张炳林、占德干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对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做了一项实证性研究,研究发现由于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企业文化实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后来,企业文化的分析研究开始将重点放在个体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上,更倾向于研究分析个体企业核心价值观。

李彦亮在《浅谈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创建》一文中指出:以人为本、勇于创新、团队合作、竞争进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之所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优秀企业文化的精髓。这里的“人”,既包括企业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也包括自己以及其他外部环境中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其目标是,对外要造成社会责任感,包括诚信经营和顾客至上的理念,对内要造就团队精神,包括集体荣誉感和协作意识。

5、企业文化研究的不足:

刘瑞鹏、刘玉普在《浅议国内企业文化建设之路》谈到:现 代企业文化的理论的确是引进的,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和实证研究并不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a、对某一领域有所研究但不成体系。企业文化理论从进入伊始,在理论体系、实践指导、操作模式等方面就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形式主义的;b、没有长期接触过企业实际,企业文化研究与具体的企业管理实际严重脱节。这表现为学院派的专家学者,堆砌一些杂乱无章的理论,但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管理如何嫁接,如何贯彻在日常实践中几乎都没有论及;c、与国外相关领域缺乏交流,国内企业文化理论滞后于实践和落后于国外,是制约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d、学术机构缺少相应的学科这致使投入本领域的研究人员、资金较少,它的学术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较慢。

张烨在《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对比》中讲到:中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更多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对大型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摩托罗拉、GE)的研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首钢、中石化)文化的研究,对家族企业文化(三星、沃尔玛)的研究,与企业实际相脱节,难以运用于实践。

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在《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中指出:尽管我国的管理实践十分丰富,如海尔的“休克鱼”、“斜坡理论”,但是我们所操作的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语言,几乎全是搬来品,因此在企业文化研究方面,多半是转述别人现成的结论,加之我国管理学界的“急功近利”和“学以致用”的观点盛行,因此,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尚桂玲在《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误区:a,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b,企业文化建设文体化,其结果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企业制度不配套;c,企业文化口号式、公式化;d,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e,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f,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是企业文化,但如果这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文化与企业发展趋势相反,还可能演变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阻力;g,企业文化是万能的;h,认为企业文化没有用,只要企业能赚钱就行。

三、总结陈述:

对比中外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发现后起之秀——中国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仍显稚嫩,理论研究应用于具体实践的目的并没有实现。虽然企业界与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多方位的企业文化模型,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是,就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基础模型,企业文化同竞争力的关系,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的研究很少,这也是中国学者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当然企业文化从引入到现在仅仅有20多年,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定量化研究较少,定性研究较多;有关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得更少;企业界对于理论应用的实践更是少的可怜。但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与竞争优势,企业界就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结合企业的有限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特点加以应用;在坚持民族文化和适应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世界著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验,坚持目标特色创新原则、继承借鉴原则,努力使自身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由于企业文化概念存在着抽象性与具象性的矛盾,这就要求研究人员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研究,争取实现理论引导实践的发展。

针对现今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足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1)强化整体意识,使团队成员形成共识。树立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的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就必须让团队成员认清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价值,实现团队成员在统一支配下各尽其能。(2)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使大家形成和谐、相互扶持的氛围。在团队内部,要把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完成团队任务。

(3)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方面,既能使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个独特优势又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模仿,使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生产力。(4)开展合作竞争与协作型竞争的新路子。可以采用战略联盟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重组各方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

(5)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在企业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使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在人才使用上,奖优罚劣,促使人才不断创造出业绩。通过有效性竞争从各方面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长盛不衰。

四、参考文献:

[1]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黑龙江电力,2005,03:161-164.[2]张烨.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对比[J].现代商业,2008,18:65-66.[3]刘瑞鹏,刘玉普.浅议国内企业文化建设之路[J].现代商业,2008,20:74-76.[4]戚明阳.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理论研究[D].渤海大学,2012.[5] 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西方企业文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22-24.[6]闫士魁.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与管理,2001,10:25.[7]许利华.世界著名企业核心价值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8]叶尚平.中美企业核心价值观跨文化透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9]尚桂玲.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对策[J].煤矿现代化,2005,05:71-73.[10]马京生,任慧.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80-84.[11]李沫.威廉·大内的“Z理论”对构建中国管理模式的启示[J].企业活力,2012,04:54-58.[12]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业长青》,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三版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企业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会计行为, 由于人的理性和信息不对称, 人们在寻求利益的过程中, 希望以最小的耗费获取某种利益的最大化或资源的最优化, 这是盈余管理的最原始的动机。Healy认为, 盈余管理是基于奖金计划假设下的会计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订有奖金计划的公司中, 其经营者会使当期盈利最大化。瓦茨和齐默尔曼为盈余管理动机提出了三个假设:奖金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奖金计划假设认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与企业签定了奖金计划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调节到当期, 而绝大多数的奖金计划是与某种形式的会计盈余变量挂钩的。

在债务契约中, 债权人通常会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 以保证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政治成本假设认为,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 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 管理者越有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当期的盈余调节到将来。Jones对寻求政府援助的美国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申请减免税的公司有意在申请减免税当年将收益递延。戴求和斯隆 (Dechow and Sloan) 认为公司执行总裁在其任期的最后几年, 为了增加报告盈余, 有意减少研发费用开支。安爵和罗伦斯 (Andrew and Lawrence, 1998) 对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变更进行研究, 发现了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在变更前后对报告盈余进行了人为调整。

(二) 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 国外盈余管理的方法要包括:应计利润管理、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特定会计政策的时机和构建特定交易等。

应计利润管理一方面与权责发生制会计不相违背;另一方面还具有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觉察的优点。因此, 这种方法通常被视为一种简便而且形式正当的盈余管理工具, 对于可能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项目, 研究重点主要在非预期应计项目上。比弗 (Beaveretal, 1989) 、莫叶 (Moyer, 1990) 、瓦伦 (wahlen, 1994) 等人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研究, 发现银行主要是通过操纵证券收益或损失实现的时间来进行盈余管理。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和可变更性是财务报告制度的两个主要特征, 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 (如直线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 会对会计盈余的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会计政策变更不如应计项目管理那样隐蔽。因为会计政策的调整必须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与操纵应计项目比较, 其更容易为人察觉。FASB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准则允许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 但这却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

(三) 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 国外研究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以斯考特 (William Scott, 1997) 为代表。Scott认为,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认为, 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时,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因此, 盈余管理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企业行为。

第二种观点是雪普 (Katherine Shipper) 1989年在信息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 (包括董事会、经理、部门负责人) 为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 在对外进行披露时, 有目的地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过程。因此, 这种观点被称为“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

第三种观点由保罗·M·希利 (Paul·M·Healy) 和詹姆斯·M·瓦伦 (James·M·Wahlen) 1999年在《会计瞭望》中共同提出来的, 他们指出, 从与会计准则制定者相关的目的研究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 目的在于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国内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中, 迎合政府监管的动机是最为主要的。陈致平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中介动机和终极动机。中介动机包括筹资动机、避税动机和债务契约动机。盈余管理的终极动机是获取私人利益, 即基于会计数据契约的报酬最大化动机。惠小兵和陈方正1999年结合有关调查结果, 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八个动机, 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动机、IPO、配股动机、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市场动机和税收动机, 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缺点是没有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类和层次上的划分, 忽视了盈余管理动机本身具有的层次性。宋建峰 (1998) 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个动机假设: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设, 违规假设和社会成本假设。蒋义宏 (1998) 提出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是: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财务包装。陆建桥 (1999)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刘峰 (2001) 对会计信息失真, 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 分析认为, 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吴联生等 (2007) 研究了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 指出非上市公司尽管不存在资本市场的压力, 但仍然存在避免亏损的动机, 而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均大于非上市公司。

(二) 盈余管理方法的研究

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 但其主要手段还是利用应计利润项目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等。

陆建桥 (1999) 验证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管理应计利润项目。陈晓、李静 (2001) 发现很多上市公司的主管机关地方政府也参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政府以大量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帮助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及取得配股资格。蒋义宏 (2002) 选择2000年首次亏损、扭亏和摘帽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验证亏损上市公司不仅通过应计项目也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调节盈余。陈晓 (2003) 研究分析了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现象, 结果显示出除了操纵性应计利润, 关联交易、重组活动和亏损类型也对其扭亏起到了显著影响。赵春光 (2006) 研究了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后指出:减值前亏损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 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继续计提资产减值进行, 为下一年度做准备;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孟焰、张秀梅 (2006) 以2001—2004年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关联交易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上市公司的所得越小, 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的利益越多。

(三) 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 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利润结果。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 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也即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仅指会计方法还是包括非会计方法, 如交易的构建和交易时点的安排等。孙铮、王跃堂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空间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 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认为, 盈余管理又称利润操纵, 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 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上述定义反映了目前我国对盈余管理研究的特点。首先,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盈余管理以遵循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前提, 离开会计准则的约束, 就超出了盈余管理研究的范畴, 盈余管理就会成为利润操纵;其次, 从大多的盈余管理定义看, 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或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是盈余管理最为主要的动机, 这种动机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不同利益集团受益或受损, 具有经济后果;第三, 部分学者也从“信息观”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问题, 提出导致会计数据信号作用减弱的会计行为, 均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可见, 对我国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归为三类:“制度观”下的盈余管理、“经济后果观”下的盈余管理和“信息观”下的盈余管理。从“制度观”的角度来看, 企业管理层利用了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准则的缺陷, 通过选择会计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变化来进行盈余管理;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 盈余管理会增加或减少会计数据上的收益 (即报告收益) , 影响相关利益人的决策;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来看, 盈余管理虽然不会改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企业的现金流量, 但会通过会计盈余数据的调整, 完成利益调整的过程。

三、未来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

将来盈余管理的研究应侧重于:证明企业管理具体应计项目的范围和程度, 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研究, 确定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伟.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析 (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8 (3) .

[2]陈汉文等译著.财务会计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孙铮, 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 (J) .财经研究, 1999 (4) .

[4]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 (J) .当代财经, 2001 (2) .

三峡旅游文化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长江三峡;旅游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47-02

长江三峡不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旅游胜地,也是一个文化艺术长廊。在对于1991年至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本文着重评述研究了三峡旅游文化概述与传统,三峡旅游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构想等几方面内容。长江三峡旅游的有效发展对于带动三峡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三峡旅游文化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拓和发展,这个问题也并未引起“三峡人”足够的重视。据此,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期望能为长江三峡旅游文化的深入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一、长江三峡的定义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二、综述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于三峡旅游文化相关知识和文献的梳理,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和评述。

1.《长江三峡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展望》。该文仅就其科学、文化方面的价值做一概略评价。放眼全球,于一九九一年时,该文作者首先关注到了三峡地区的旅游文化事业的境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及到“三峡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其典型性和价值观相比,还远远不能达到“物尽其用”之功效,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宏观性的展望结论。三峡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甚至还没有被真正地认识,更加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该文就当时的情况率先提出“有必要逐步地建立一套合理的旅游路线和开辟切实可行的能够吸引人的旅游项目。”这一具有首创性的三峡旅游文化发展策略。该文的闪光之处更多的是聚集在它的首创性上。如若提及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该文虽然对于三峡地区的科学、文化方面的价值做一概略评价。但也如上所述仅仅是“概略”性的评价,并未进行深层次的进行挖掘和探讨,对于许多建议和方略都只是点到即止。如果该文作者能够着眼到具体点上进行相关的升华和开掘,效果也许会更佳。

2.《三峡旅游文化概说》。该文作者研究长江三峡旅游文化,首先从确定长江三峡的地域概念这一问题出发,然后逐步涉及到三峡旅游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三峡旅游文化的主要特点、研究三峡旅游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该文提及到“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事业的灵魂”这一个重要的观点。并由此发散开来,引申出“博大精深的三峡旅游文化,是发展三峡旅游事业的依托与支撑”这一思想核心。由此将旅游与文化之间的深远联系明晰地阐释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该文还对于“研究三峡旅游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讨论,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笔者认为其不足之处在于,只是空洞地谈及了众多理论,并未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讨出如何具体地运用三峡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去推动三峡地区旅游业高速、平稳地发展。它过多的强调了理论层面上的“有利于”,而大大忽视了实际行动中的“怎么办”。现今推动三峡旅游文化发展的中心和重心,洽洽应当是立足于“怎么办”,也就是如何行动起来去发展的问题上。

3.《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的发展》。该文就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关系,说明了研究三峡文化对促进三峡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三峡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性对策。不仅择优继承了上篇论文《三峡旅游文化概说》的一些观点,并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更为深入且更为全面的阐释。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该文还创新性的提出了三峡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战略举措。例如:将地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建立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将三峡文化融入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最终一步步论证出“旅游业既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尤其是优秀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结论。)

4.《三峡旅游与文化传统》。该文从三峡旅游文化的重人传统、重文传统和附会传统三方面展开论说。以论证三峡旅游开发中,发掘出文化传统中那些今天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从该文所述“开发旅游项目时必须要有对于景区文化内涵的发掘”以及“文化传统因素的发掘是旅游经营的经济效益的支撑点,同时也是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的重要方面”得以充分的佐证。该文中主要从论述长江三峡有着悠久的历史述载,历代文人骚客常寓居于此或途经此地,留下了宝贵的创作和三峡地区的土著居民也有许多历代相传的神话、传说、民谣、民俗仪式……这些三峡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的宝贵资源出发。有理有据地论证出“文化传统因素的发掘是旅游经营的经济效益的支撑点,同时也是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的重要方面”这一相关结论。)

5.《三峡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该文分析了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对三峡旅游的意义,并提出了开发三峡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三峡地区饮食文化知名度高,文化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该论文论述以上论点时思路清晰,条理明确,列举详尽。相关资料收集得相当充分。各个微观小论点类举得当且详尽,主要包括:三峡饮食文化资源的评价,深入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对三峡旅游发展的意义,三峡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而且克服了论文《三峡旅游文化概说》中重理论阐释而忽略与实际的结合这一缺点。不仅将理论性概念有条理的阐释了出来,而且还提出了实质性的三峡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思路。但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宏观性的整体思维,未对论文所论之内容进行总结性的升华和结论。)

6.《三峡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构想》。该文针对目前开发三峡旅游商品势在必行这一现状,提出几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三峡旅游商品极不适应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这一现状,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论证。(该文从三峡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开发三峡旅游商品的构想主要包括充分利用好三峡丰厚的资源、创立三峡旅游商品的特色与品牌、提高三峡旅游商品的科技与艺术含量、建立系统化的设计和生产与销售机制,几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证。从而说明了“三峡旅游商品是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产品,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这一论点。不足之处在于该文几乎没有提及题中所述“开发”的“发”与“构想”的“想”,与论文《三峡旅游文化概说》一样,过于着眼于理论要素的阐释,却忽视了理论应该积极地去融入实际中的道理。实质性的,如何着手将理论贯通到实践中去发展三峡旅游文化正才是我们现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要想实现三峡旅游文化事业进一步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当具有创新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从宏观上跨越出单纯观光游览这一传统的方式;然后在从中观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树立三峡文化的“新名片”,开发出具有三峡特色旅游专线,立足于自然和人文两个层面更为深入地发掘旅游文化遗产;再从微观方面入手:规范旅游相关的管理机制,确保导游的职业道德素质,开发出三峡特色的伴手礼等。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三峡旅游文化事业的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辛建荣.长江三峡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展望 1991(5).

[2]曹诗图.三峡旅游文化概说[M],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3]曹诗图、刘运.三峡文化与三峡旅游业的发展[M],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7).

[4]李丽.三峡旅游与文化传统.重庆大学学报.20011年第7卷第4期.

[6]郑亚章.《三峡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5).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篇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组织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的重视。国内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地位而且来自于能力,其中一种能力就是组织文化。实际上,众多研究已表明,在给定一家公司独特特征时,文化甚至可以决定战略的选择。Barney(1986)认为文化是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国外学者从理论上就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也都曾指出企业文化是21世纪企业提高绩效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竞争力,更甚者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集体学习和协调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智力资本增值的能力,快速低成本地集中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手段和资源来应付各方面机遇和挑战的能力。而企业文化正是形成这些能力的推动力。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产业内绩效好与绩效差的公司,也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三)相关概念界定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2.企业绩效:企业绩效就是用来衡量管理者利用资源满足消费者或服务对象的需要并实现企业目标的效率和效益的尺度。

3.企业培训:McGehee&Thayer(1961)认为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执行工作上所必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James W.Walker(1992)认为,培训可帮助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并获得改进工作绩效和促进实现组织目标,教育使员工学习面向未来的工作能力。

二、正文

(一)企业文化主要具有五大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二)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

组织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组织绩效:

1.是通过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更可能是抵制住某些诱惑而能将资源集中到熟悉领域,更能发挥企业优势,提高企业效率;

2.是通过组织文化可以解决组织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提高组织效率;

3.是通过强化员工的文化兼容性使得适合组织的人(价值观认同等等)工作得快乐,而不适合这种组织文化的人则觉得痛苦,让合适的人留在合适的组织里提升组织绩效。

(三)不同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联系

1.强力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的优秀业绩相联系;

2.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

3.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

1.其影响力可以分为三个向度:

a.是指文化的方向性,是指文化影响组织运作方向的正确程度;

b.是文化的渗透性,是指文化被组织成员所共有的程度;

c.是文化的强度,是指组织成员对文化信守的程度。

2.企业培训的新趋势

a注重学习进取和创新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通过提高素质确保企业不断发展;

b.企业培训科技化、国际化 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企业培训掀起的新热潮。特 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工作;

c.课程、形式多样化。

三、总结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企业的文化制度法律地规范地确定和传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将很难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就成为组织转型和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的巨大障碍。迫于竞争和生存,企业家,通常是后继的企业家会修改甚至推翻了企业原有的基本假设,改进和建立了新的基本假设。

当前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本管理,具有超前意识;并提出基于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创新的4S模型,即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策略创新和激励创新。一个企业有了企业文化理念,就会在企业运营中为企业提供一条指引线,企业在企业文化的牵引下能把原本组织性不强、凝聚力较差的局面变得明了起来,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使企业上下拧成一股绳,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使大家团结一心,摒弃个人私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实现更好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刘玉勤.组织文化与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2] 陈君怡,刘益平,赵香香.组织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4)20-22.[3] 杨光繁.中层管理者如何用企业文化提高部门绩效?[J].中外企业文化,2009(10)21-22.[4] 赵阳.组织诱因和战略导向对企业文化与绩效关系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

学硕士论文,2009.[5] 罗永立,牛广星.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6-29.[6] 吴志霞,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7] 卢美月,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一以两岸企业为背景[D].复

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8] 孙爱英,徐强,周玉泉.组织文化的演进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运筹与管理,2004(5)155-159.[9] 孟坤,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0.[10]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11] 陈洪玮.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博士论文,2008.[12] 张皓月,王方华,薛晗.构建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2(11)91-92.[13] 蔡霞.试述创新企业文化建设[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16.[14] Bemard Arogyaswamy,&Charles M Byles.Organizational culture:Internal and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篇5

姓名:李君 学号:201107115

历史一再证明,最有生命力、最有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中国式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使其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而作为一个管理学的研究生,我想我有必要高度关注管理学的当代热门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潜心研究。于是我查阅了有关中国式管理的大概十篇文献,并针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管理科学的构建和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关注,因为我觉得中国式管理之所以能够形成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并因此形成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首先,陈春花在“论形成中国是管理的必要条件”及储小平在“中国式管理科学构建的探讨”中,都对文化对中国式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形成中国是管理的必要条件中就有一条重要的条件,即对“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体认”,中国式管理科学的构建也有一个重要条件即“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中国传统文化是凡圣合一的世俗性文化, 她不仅存留在圣贤们的经典书籍之中, 更重要的是沉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伦理行为规范之中。人生之初, 以家庭本位、延至亲友等伦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在教人洒扫应对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就是“习与智长、化于心成”的教化功能。德鲁克告诫我们“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要素’始终是资源,永远不可能转化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唯一拥有的有效优势。”也就是说,对于管理者的认识或者简单地说对于人的认识,是管理所面对的首要话题。中国管理无法完全照搬西方管理理论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理念,我们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和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 只有对于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体验,才有可能了解管理绩效的来源,才能理解中国管理者的特质以及实践的精髓。在1994~2004 年的11 年间,我跟踪了中国具有行业领先位置的5 家成功的企业,这些先锋企业的实践让我们更明确地理解,管理需要根植于文化和环境中,如果作为管理研究的我们没有对于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我相信我们无法获得管理理论的成果,也许应该回到德鲁克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忠告上去,德鲁克说:“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他们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中。只有中国人才能管理中国。”

彭贺在“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一文中指出,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入手考察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不难发现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已有研究证实: 管理实践和民族文化的契合程度与其财务业绩成正相关。因此, 不应再纠缠于文化是否影响管理, 而应该去研究文化究竟如何影响管理实践, 以及如何在管理理论中考虑文化要素。任何知识领域都包括两套知识体系:普遍性知识体系与地方性知识体系,而地方性知识体系之所以存在是文化要素在其中起作用的结果。“文化恰恰是特殊的”,作为一种特殊性,其所涉及的知识体系仍然是特殊的,文化是构建地方性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点,对在具体的管理研究中如何对文化变量进行处理这一问题,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ADLER在1983年就详细描述了对文化处理的不同管理研究类型,彭贺在该文中也指出中国的管理研究应包括3种途径:1.管理中国化研究, 即将“一般管理学”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中国化, 实践诉求是其基本驱动力。由于西方管理学非常发达和精深, 因此必须借鉴西方管理学。对西方管理学的借鉴过程也并非简单地将中国元素加入到西方管理理论中,其完整过程应包含2 个步骤: 先将西方管理学进行一般化处理, 然后再将一般管理理论原理与中国文化情境进行结合。可见, 在管理中国化研究之中, 文化被视为一种可操弄的自变量。应注意的是, 管理中国化究所“化”的对象不应仅包括西方管理学, 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的管理精髓均是“化”的对比如将日本管理进行中国化。管理中国化研究可类似为徐淑英等[ 17]所言的情境嵌入性研究。2.中国管理研究, 即基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情境, 对中国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萃取、提炼, 对中国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独特问题进行研究, 发展出契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本土管理理论和方法。本土契合性可以作为此理论的判断标准。中国管理研究类似徐淑英等所言的情境赖型研究。3.管理普适性研究, 即力图在中国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国家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对普遍适用的管理规律和方法进行研究。这走的是一条从特殊到一般的路子, 类似于“情境独立型研究”。对于国际管理知识的累积而言,上述3类研究均十分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 最需要的是前2 种研究,即地方性知识研究, 而不是管理普遍性研究。从长期来看, 更需要的是第二种研究, 即中国管理研究, 基于中国情境发展出一些本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方式中国文化融入东西方管理精华的当代管理新理论,中国式管理科学已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体系结构,彭贺、苏宗伟在“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中对当前中国文化在与中国式管理科学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中国式管理科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基础的“仁”,其根本涵义即是“人”。“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流派的渊源之一,书中已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一词的完整提法最早就出自《管子·霸言》,虽然管子的“人本”思想还停留在工具论的层面上,但此后孟子的“民贵”论等就已接近现代人本管理哲学的思想。“以德为先”即强调道德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其不仅可运用于治国实践中,而且贯穿于治生、治家、治身实践。对于管理者而言,高水平的道德修养是必备条件之一。正所谓“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在组织管理中, 管理者经常要运用权威来指挥和影响组织成员,其中有些权威是制度所赋予的,,另一些则有赖于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和其它优秀品质,东方管理学更推崇后者。管理者要通过“修己”树立道德之威,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要通过“修己”实施自我管理, 遵守职业道德,以求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彭贺、苏宗伟也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苏东水教授所提出的“四治体系”及“五行”管理理论,其中四治不仅涵盖了管理实践中的各个层面,而且也符合中国儒家“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推理逻辑。“五行”管理理论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体现的颇为广泛。

罗纪宁在“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实践导向与理论框架”中,根据中国古代全息系统思维将组织管理活动概括为一个包含了4个不可分割层次的动态系统,即“心、人、事、物”,其中“心、人”主要强调的管理问题集中在艺术、文化层面,重视企业家修养、组织凝聚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人, 尤其是人的心, 时刻都在变化, 与物、事相比, 可重复性很低。对待同样的物和事, 不同的人态度不同。同样的人不同的心, 其处理事情的效率也不同。从这个意意上讲, 心、人是管理中更具决定意义的层面。这个层次的问题, 也就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所重点研究的“道”。换言之, 洞悉人性, 洞察人心, 是管理之道层面研究的问题, 它对组织系统中“人”、“事”、“ 物”3 个层面的问题具有决定作用。真正成功的中国本土企业都不是把管理中的人情与制度对立起来的, 而是把人情与制度两者按照中国社会特有的中庸哲学进行有机结合的。在中国企业家实践的视角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在企业组织中的体现就是管理的合理化, 评价管理者素质时, 不仅强调“会做事”, 更强调“会做人”。只会“ 做事” 而不会“ 做人”的管理者, 难以让各阶层员工心服, 所以也就难在中国本土企业有所成就,同时作者也指出源自原子论、分析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管理习惯把管理问题对象化、极端化。管理系统的阴阳两面经常处于分立对抗之中。而源自天人合一的系统理论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更强调管理系统阴阳两面的整体和谐, 在管理实践中立足于阴阳不断转化思维, 更看重问题矛盾的化解而不是解决。作者也强调现实的管理实践由于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 组织系统的物、事、人、心不同层面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导致组织系统的阴阳失衡, 作为管理者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施治。因为物与事、人与心4 个不同层面是否阴阳平衡直接决定了组织系统管理运行的健康状态。

不论是研究现有中国式管理理论,还是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都要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齐善鸿、邢宝学在“管理理论创新范式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管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民族性原则”指出,中华民族拥有5 000年的文明,古圣先贤留给后人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包括大量的管理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惠及中国,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缔造了无数王朝的辉煌,而且惠及西方,可以说,中国人具有创新管理理论的先天优势。面对西方发达的经济,很多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一切唯西方是上”,对国外的管理理论盲目崇拜,而对自己的管理思想却不屑一顾,所以很多管理理论创新只能在西方几十年前搭建好的框架内修修补补,而不能有所突破。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是有能力进行管理理论创新的,近几年出现的大量管理学理论就体现了国人在管理理论创新上的能力。增强民族自信,认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精髓,将其转化成现代管理理论,并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面临的问题,进行管理理论的创新是管理理论创新民族性的体现。

通过对文化与中国式管理科学的关系从诸多角度进行深入了解,我认识到管理深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文化。管理与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文化会进一步规范、约束管理行为。对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必须基于对中华管理文化的整体理解。参考文献

中外过度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篇6

中外过度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从宏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过度教育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现有工作岗位的需求.中外学者在不同理论框架下对过度教育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对过度教育的`测度,成因,影响以及危害等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研究过度教育,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 者:陈磊 朱庆卉 作者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三亚,57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52关键词:过度教育 研究综述 中外

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高职,校园英语文化,职业,研究综述

引言

如今,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成长的瓶颈, 即如何从规模化发展迈向内涵式发展。无疑, 文化应该成为突破这个瓶颈的有力武器。校园英语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为它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建设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使今后的研究者对当前国内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并进行后续的研究, 本文从笔者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出发, 对近几年国内在此主题所做的研究进行综述, 分析了此主题的内容、特点、研究启示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作用, 校园英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概念和校园文化一样, 有诸多的表述。何芸 (2007) 把校园英语文化定义为:在校园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 以英语练习为手段, 广大师生通过英语教学、群体活动、英语竞赛等行为方式, 以各类英语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莫敏 (2009) 校园英语文化主要是指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余时间为主, 以师与生、教与学的依存关系而存在, 满足学生英语文化生活需要的一种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此外, 王化萍 (2008) 提出职业学校校园英语文化, 指的是职业学校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创设的、符合职校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校园英语环境。钱文娟 (2007) 认为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本身为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提供了各种平台。通过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开展, 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努力形成充满朝气的校园育人环境, 沉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底蕴。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作引导, 从而使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高效有序地进行。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是由众多学者的研究逐步发展而来的。黄芳 (2009)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加强大专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 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构建, 以达成学习目标。因此,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给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启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理论颇具影响力。他认为,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输入是二语习得的核心, 是习得的前提和关键。何新敏 (2009) 认为以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指导的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并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功能, 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交际能力。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王冬艳、李成江 (2008) 指出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在整体性和层次性、手段和针对性存在问题, 提出营造立体化校园英语环境, 其中制度完备是高职院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保证, 教师队伍是关键。吴宝侠 (2011) 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仍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学生主体文化发展不高、教师主体文化引导不力以及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够等问题与困难。从制度方面和主体方面提出构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决策。钱文娟从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创设、校园英语文化周活动、聘请外教, 注重真实语境和运用校园视听系统四个方面提出建议。而苏琳 (2010) 则把创设整体校园英语环境、开发课堂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有效延伸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有效措施。赵相岐 (2010) 在英语文化建设对策中指出领导重视是关键, 制度建设是保证。此外, 谢书梅 (2009) 认为创建班级英语QQ群与校园英语聊天室作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英语教学实践, 于良娣 (2011) 提出, 通过校园英语文化的建设, 在大学校园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建立课堂显性教学之外的一种隐性教学体系, 促进学生接触英语、使用英语, 从而提高其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 并进一步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从多个角度和层次为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提供学习文践机会, 使学生在积极向上、活泼生动的氛围中主动参与英语学习与实践, 从而提高其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就业, CDIO理论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指的是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 (operate) , 杨欢欢 (2011) 把这样的理念运用到校园英语文化环境中, 目的是解决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脱节而造成学生走入社会时的不适应的问题。所以, 坚持CDIO教学理念, 模拟现实社会环境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以培养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增加高职高专类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朱振雷 (2011) 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发现,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方面, 培养他们的吃苦、认识、团队、自律、学习、感恩等职业意识;另一方面, 培养大学生组织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 交际能力, 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与高职特色, 近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倡导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陶霞、李洁洁 (2011) 以学院举办的“五月花”外语节为载体, 依托能力本位的教育理论, 营造了英语学习的优良环境, 将课堂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自身的语言能力的锻炼完美地结合起来, 除了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突出高职的职业教育特色, 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此外, 教师在指导选手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做中教和做中学的职教理念, 融入了项目教学法的理念, 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莫敏 (2009)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旨在培养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能形成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和谐英语学习环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有机合作中。使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在其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专业技术知识素养的同时, 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的工作经验, 生成适应和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职业素质, 以完成全部学业, 为学生实现就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特点、启示及未来的方向

总体特点近几年来, 国内对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研究尤其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论文数量逐年增多, 这与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有关。然而, 关于此主题的论文数量总体上不算多, 其中优秀论文更少, 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屈指可数, 质量有待提高。而且关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数量少, 科学性、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是因为高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中外文化文献综述 篇8

摘 要:近年来,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受到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献的搜索,对现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进行综述。在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指出关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归纳总结现有文化消费需求的现状,理清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3.01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为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带来了新契机。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文化艺术素质和繁荣文化市场。加强区域内部文化艺术需求的差异性研究,对于丰富文化艺术需求理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有重要意义。以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增涨为衡量指标,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思路[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转变,文化艺术需求占社会需求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结构改变带来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的关注和思考。笔者主要梳理了现有关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献,为进一步展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相关文献梳理

农村文化消费既是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又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杠杆[2]。学者们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现有文献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1 探讨关注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现实意义

农村文化艺术消费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3],对提高国家文化艺术软实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人民在精神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明显[4]。由此可见,重视并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是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有效途径。马元斌等[5]也不断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认为加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关注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镇化脚步有着重要作用。

2012 年我国人均GDP 达到了6 100 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越发旺盛[6]。文化消费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消费通过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和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1.2 探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现状

当前,学术界针对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现状做了大量的讨论。从文化艺术需求的发展趋势来看,部分学者以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估计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的特点,得出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呈现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加的趋势[7]。但现有文化艺术需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农民文化艺术需求水平普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不良文化现象仍然广泛存在[8]。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项目非常单一、内容相对单调。目前已有的各种文艺活动下乡、家电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但整体而言教育支付占据很大比重,而休闲类文化产品的支出相对不足。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不健康文化盛行[9]、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艺术形式走向衰微[10]的现象。朱晓杰[11]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指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存在重视娱乐型、消遣型消费而轻视发展智力型的文化产品、消极文化消费盛行等问题。

其次,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远滞后于城镇水平[6],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参与率和认知度相对很低。由于受到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农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且缺乏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众多不良文化消费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文化产品消费上农民的“被动参与”[12],导致需求形成和需求满足间的差距,农村公共文化艺术生活日渐萎缩,出现文化消费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10]。部分学者认为忽视农村居民文化艺术内心需求,农村居民长期缺少话语权,是导致中国的农村文化艺术衰败的主要原因[13]。

最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文化要素市场尚不完善抑制农户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满足。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修建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但农村依然面临着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文化产品市场发育并不完全等问题。据崔伟[15]的调研显示,休闲场所过少等仍然是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满足的障碍之一。

1.3 探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影响因素

当前文献研究中认为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农户个体特征 部分学者从定性分析角度分析得出影响因素有农村居民秉赋异质性[16]。阮荣平等[17]也指出农民自身特征是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变量。孟华等[18]以上海都市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测量当前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发现年龄、教育、职位等因素都会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产生影响。

1.3.2 农户收入 一些学者建立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弹性和边际支出倾向,得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主要受居民生活水平、人均纯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影响[19]。彭真善等[20]、王俊杰[21]等学者的研究证实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为重要。宁军明等[22]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地区。还有一些学者,如王宋涛[23]则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分析收入分配对文化消费的个体影响效应和宏观影响效应,得出收入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递增,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而会提高居民总文化消费的结论。

1.3.3 农户消费偏好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由于文化消费观念不合理、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受到抑制,导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后劲不足。刘洁等[24]以江苏为样本,分析得出文化消费习惯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更大。聂正彦等[25]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消费习惯、医疗支出和购房支出等因素会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

1.3.4 文化基础设施供给 王亚南[1]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制约居民的文化消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重要保证。刘杰[26]选择Tobit模型估计“文化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出文化设施是影响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变量。

1.4 探求满足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对策

意识到农村居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学者们倡议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满足农村文化需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切实完善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促进新农村文化艺术建设[2]。在加强文化消费宣传的同时,更应回归农户居民自身的需求,引导农民表达自身真实需求,完善需求反馈和识别纠偏机制[27]。其次,要健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增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识[15]。基于现有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内容单一,文化消费市场不够完善的现状,借助社会力量和政府力量,加强对不同层次农村居民的异质性文化产品需求的刺激和培育,推动农村文化艺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最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29]。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地方的带动作用,撬动农村文化艺术消费的“支撑点”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同时,将农村文化服务建设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有效、满足需求的文化服务。

2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从农民角度了解农户的文化艺术需求、观念及认识,是较为缺乏的环节。尽管部分学者关注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但缺少对农民内心真实需求的探索和表达。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探索城镇化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如肖忠意[30]、陈波等[31],但相关研究多从城镇居民入手,较少涉及农村居民。

其次,缺乏深层探讨收入差异性和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需求产生影响[32]。现有文献多是从个体特征等探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而对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文化艺术需求状况研究缺乏深层分析。且所研究的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内容多集中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而对不同类型和属性的文化产品下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差异的研究不足。

最后,研究方法上重视一般的规范分析,较少从计量经济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从文献梳理情况来看,大部分文献采用《国家统计年鉴》上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的数据来作为表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指标。但究竟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意愿如何,较少涉猎。

针对当前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研究课题。未来关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研究将会更加微观,且倾向于纳入城镇化大背景来探讨文化消费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镇化前后农户文化消费需求的对比研究

近年来,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农村居民身份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那么究竟城镇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城镇化前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存在哪些差异,是进一步明确城镇化目标,融合农村居民身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

2.2 不同类型产品的文化需求研究

农村居民文化产品的消费内容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将农村居民文化产品进行细分,探讨不同类型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对创造和培育新型的、多层次的农村文化产品市场起着重要作用。

2.3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匹配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政府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仍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可见,构建供需匹配模型,考察既能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又能实现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提升文化消费与健全社会保障[J].云南社会科学,2010(2):86-90.

[2] 刘树燕. 我国农村文化消费发展问题探微[J]. 理论学刊,2010(4):78-80.

[3] 李明宇,付艳丽. 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73.

[4] 加尔布雷斯.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M].蔡受百,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70.

[5] 马元斌,李平贵,李宝芬.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文化软实力塑造:困境与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4):110-112.

[6] 潘勇.公众文化消费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以河南为例[J].调研世界,2014(3):28-30.

[7] 赵伟.使用数学模型研究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2-56.

[8] 张金桐,刘雪梅.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与管理,2007(8):89-91.

[9] 王廷兴,陈仁铭,刘明锋.农民呼唤文化小康——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4(7):140-142.

[10] 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2):62-69,81.

[11] 朱晓杰.河南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调查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9):40-42.

[12] 叶继红.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来自江苏的调查与思考[J]. 中州学刊,2015(6):66-71.

[13] 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3):87-96.

[14] 江金启,郑风田,刘杰.私性不足,公性错位: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河南省嵩县农村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9-23,111.

[15] 崔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3(11):50-51.

[16] 王见敏.基于农村居民秉赋视角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来自湖北省A市L镇的实地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6-87,95.

[17] 阮荣平,郑风田,刘力.中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基于河南嵩县的实证调查[J].当代经济科学,2011(1):47-55,125-126.

[18] 孟华,李义敏.上海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J].预测, 2012(2):70-74.

[19] 韩冲.杭州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及宏观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20] 彭真善,李靖波,曹伏良.我国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及改进思路[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9-62.

[21] 王俊杰.基于面板数据的河南农村文化消费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 : 37-40,70.

[22] 宁军明, 张丽.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异[J].消费经济,2007(1):78-80.

[23] 王宋涛.收入分配对中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2):21-27.

[24] 刘洁,陈海波,肖明珍.基于 Panel-Data 模型的江苏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2012( 4) : 36-39.

[25] 聂正彦,苗红川.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9-144.

[26] 刘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需求与供给错位——来自S县的调查[J].消费经济,2012(4):65-68.

[27] 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8-73.

[28] 李蕊.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J].消费经济,2014(6):32-38.

[29] 李钒,孙林霞.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3(5):160-161.

[30] 肖忠意.城镇化、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5(6):101-105.

[31] 陈波,耿达.城镇化加速期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空心化、格式化与动力机制——来自27省(市、区)147个行政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7):77-91.

上一篇:一年级《咕咚》教学设计下一篇:2022年元宵节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