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幼教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学院邀请到了早稻田大学学前教育系曾任早稻田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的佐佐木教授来为我们上课。当时佐佐木教授已经快80岁了,满头白发。但她精神矍铄,面容年轻红润,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眼睛里闪耀着纯真快乐的光芒,用“鹤发童颜”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第一篇:幼教论文

展示幼教改革成果,让陇原幼教之花开得更鲜艳

[本刊特约记者 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许万里]为配合OMEP中国委员会第五届西部学术报告会2009年6月6日至9日在兰州召开,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经过三个多月准备的“甘肃省幼儿园教学展示活动”也同时举行。

这次活动是我会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于2月下旬向全省会员发出举办此次活动的细则,并根据各州市会员人数分配推荐名额,要求各州市理事组成评审小组,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推荐具有原创特色的教学活动参加此次展示活动。经过二个多月的选拔,共推荐50个教学活动,我们从中选出代表省内11个州市与兰州军区系统、兰州石化公司系统的34个教学活动在兰州市的十所幼儿园进行展示。来自陕西、青海、甘肃的近400名幼儿园园长、教师、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人员分4个组观摩了这些活动。

这次展示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与幼儿园开展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和省学会项目研究有关。我省在全国学会“十一”五立项的16个课题就有1 7个教学活动入围;我会批准立项的17个课题单位中也有12个教学活动入围。有的教学活动是紧密结合课题而生成的原创活动,如兰州军区政治部幼儿园教师张懿的美术欣赏《感受蒙德里安》就是他们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的中期成果反映;嘉峪关市第一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的《梦幻连接》、《美丽的戈壁石》展示了他们“河西文化与本土教材开发”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地处我国西部沙尘暴受害最严重地区之一的金塔县幼儿园的综合活动《我们的家园》则是其课题“金塔县幼儿环保意识策略的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而诗歌朗读《轻轻地……》则是兰州石化幼教中心“兰州‘石化城’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中的从“倒班工人生产,休息不规律”这一特点而生成的一个语言活动。

有的活动则体现出幼儿教师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教育资源来丰富幼儿课程,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幼儿园教师王婧的美术活动《多姿多彩的藏戏面具》就让幼儿体会到了藏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教幼儿学会发现身边事物的美,进而去创造美,表现美;地处我国有八千年历史的大地湾遗址的秦安县第一幼儿园教师成招娣以大地湾文化为切入点设计了《大地湾彩陶》这一活动,让幼儿对古代先民的智慧有所了解,激发其爱家乡的情感;清水县第二幼儿园教师设计的《麦场乐》,则利用农村打麦场的这一自然资源组织幼儿进行了一场活泼有趣的玩草球的体游活动。

总之,这次教学展示活动可说是百花齐放,是近几年来我省幼教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我省几十年规模较大的一次教学活动交流。通过教学活动展示、研讨与现场专家点评,参会者普遍反映活动扎实有效,收获颇丰,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陇原幼教之花开得更鲜艳!

作者:许万里

第二篇:中国古代幼教思想对现代幼教的启示

抚养后代,是人类的天职;而教育后代,则是人类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我国历来是一个教育大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许多古代教育家提出的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幼教思想,对现代幼教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值得借鉴和学习。

古代幼教;慈幼;家庭教育;游戏;启示

幼儿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教育家们提出的许多关于幼儿教育的宝贵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以外的多种教育形式,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王孙贵族的宫廷教育,还包括幼儿游戏和神童教育等方面,其中最能体现幼教思想价值的是慈幼、家庭教育和游戏三个方面。

一、慈幼之道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是建立在“慈幼”思想基础之上的。“慈幼”即爱护儿童,这既是儿童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韩飞认为,“慈母对于幼子所表现出的慈爱之情,体现为对于幼儿的某种期望,即‘务致其福’,期望幼儿将来身体健康、万事吉祥。”韩飞的这种思想在我的家庭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却深知慈幼的道理。小侄子旭涛一出生就由我的母亲带领,可谓既做奶奶,又做妈妈,总之都是做母亲。正如韩飞所说,慈母对于幼子的慈爱之情,体现为对幼儿的某种期望,母亲对旭涛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有时甚至还会有一些迷信的做法:每逢初一、十五到庙里烧烧香拜拜神,为孩子消灾保平安;立春的时候给孩子的帽子上戴个大红公鸡避邪等,不管这些做法有没有道理,但出发点只有一个,即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地长大,体现的都是慈母对于幼儿的致福之情。

二、家庭教育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者,十分注重子女心中父母的一致性。《家范辑要》中说:“人子之情,畏父亲母,又父远母近,故父母俱贤,子必遵义方之教。父贤母不贤,则庸之子,阳从父训,而阴奉母言,子之不肖,多由于此。”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教子当一致。儿童由于自己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很多时候缺乏主见,易于服从,所以,凡是在他眼中有权威的大人的话,都会被他认为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在家庭中,权威人士的意见一致,能强化教育的有效性;意见分歧,则会影响教育的权威性。例如,在小旭涛的眼里,最有权威的是他的奶奶。小旭涛自从会走路开始就展露出一副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亲手去摸一摸。他的这种好玩的天性和好奇心,是别人难以控制的,为了教育他哪些东西可以碰,哪些东西不可以碰,只有他权威的奶奶说的话他才听,才能让他的“无知”行为有“收敛”。可见,权威的力量在幼儿心中是不可撼动的。

(一)教育内容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道德、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等方面,而智育、德育又是其主要部分。

1. 智育——开启幼儿的智力。古代的幼儿智育主要是对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识字、习字教育,经学、史学、文学的启蒙教育。由于小旭涛现在还不会说话,对其能实施的教育还很有限,但有些方面的教育却是这一时期必须的,不容忽视的。读一些启蒙读物给他听,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播放一些启蒙的儿歌,还有就是经常给他播放一些中外经典名曲等,都是幼儿教育这一时期的必修课。通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观察,发现小旭涛很多时候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而且晃动得很有节奏感。想必,音乐启蒙教育的效果见效了。

2. 德育——培养幼儿的礼仪素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素来以勤俭为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子女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小孩子爱吃零食,小旭涛吃零食基本上是吃一半丢一半,每当这时,他权威的奶奶会把丢在地上的捡起来再给他吃,这不是不讲究卫生,而是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育他勤俭节约。自立能力对于一个十四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几乎是没有的,但在无意中他已经习得了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在寒冬里,由于身上穿的棉衣比较厚比较多,胳膊不是很灵活,吃东西常常用手送不到嘴里,他经常会借助别的东西把食物送到嘴里。当然,如果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其生活自立的能力则会更强。

我国是个礼仪之邦,“知书达理”是人们对贤人君子的高度评价。古人教育儿童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教他们说自己的名字和“唱诺万福安置”;孩子稍知事物,就教他“尊老爱幼”。小旭涛现在虽然还不会说话,但通过教育,他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摆手再见了。

(二)教育方法

1. 在活动中教育。王廷相在《雅述·上篇》中说:“儿童除食、视听是先天之性,不需学习之外,其余都是在接触外物,活动之中习得的。”必须使儿童尽早接触事物,在活动中学习。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儿童感知事物的能力,是发展儿童智力的重要方法。孔子就强调“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荀子也提出对幼儿教育要以“闻、见”为基础。王充更进一步提出感觉是认识的源泉。使幼儿经常接触外物,使之不幽闭,给予各种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儿童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人脑的细胞数目出生后六个月就基本不变了。用脑并不能使脑细胞分裂增殖,但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使脑细胞体增大,树突、轴突增粗,而且分枝发达,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可见,丰富的活动刺激是幼儿早期教育必不可少的。小旭涛生性爱玩爱动,才十几个月大自己就可以到处去窜门了,不但不怕陌生人,而且见了陌生人还要与之好好玩一会呢。经常带着小旭涛玩各种玩具、手机、电视机遥控器,还有一些真实的动物等。通过一个多月的教育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模仿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2. 以身示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榜样。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也十分重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感化作用,他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儿童最重要的教育环境是家庭,而父母不仅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也是其终身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为“楚”为“夏”。不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小旭涛就很会模仿,当他看到别人踢腿,就会跟着踢腿,看到别人敲碗筷,便伸手去敲碗筷等。既然儿童主要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那么,就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模仿一些好的方面,避免让其模仿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作风,这样才能引导其健康地成长。

3. 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这是贯穿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基本思想,是其精华所在。我国这种思想的提出比西方早两千余年,《庄子》中就曾用寓言的方式形象地阐述了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特点的道理。《庄子》中“有一只海鸟栖息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知道后便派人把它引到宫殿中去,给它奏乐,喂肉,可海鸟到第三天便死去了。”这种做法是“以己养鸟”,不是“以鸟养鸟”。这个寓言启示人们:不顺应儿童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虽出自好心,儿童却免不了要遭到像那只海鸟一样的命运。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提出教育幼儿的方法“不害其所长”,即顺应其自然不妨碍其成长。小旭涛生性好动、活泼,这是他的自然本性,顺着他的自然特点进行教育,不害其所长,再施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其得到健康向上的发展。

三、游戏

我国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然至日晚归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游戏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就始终是幼儿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一般分为智力游戏和生活游戏两种。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棋艺、拼图和其它涉及数学、几何等原理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最流行的智力游戏有七巧板、“伤脑筋十二块”、“包你迷”、华容道等;生活游戏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成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发现小旭涛非常热衷于玩皮球、捉迷藏等游戏,而且经常玩得不亦乐乎;捉迷藏时会把自己遮起来或藏在门后让别人找。大人们看来这些游戏或许很幼稚无聊,但小旭涛却玩得不亦乐乎,因为这是属于他生活中应有的游戏。小旭涛之所以会玩这些游戏,是因为模仿大人们并加以运用的结果。幼儿游戏不仅仅是模仿和学习的行为,而且是培植和滋润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萌芽的土壤,更是幼儿健康社会化最自然有效的手段。幼儿喜欢玩耍,不喜欢拘束,这就好比草木开始发芽时那样,自由自在地就会长得茁壮,人为地给它加压改造,就会使其扭曲不正。教育幼儿,要顺应其自然天性,让其自由健康的发展,切勿剥夺其游戏的权力。

参考文献:

[1]丁全忠,谷小龙,邬淑红.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02):46-48.

[2]马秋丽.我国古代早期教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6,(01):26-27.

[3]严贵香.继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338-339.

[4]翟庆海.古代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0,(14):186-187.

[5]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M],2000.

作者:金大宝 余庆华

第三篇:幼教人的童颜童心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学院邀请到了早稻田大学学前教育系曾任早稻田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的佐佐木教授来为我们上课。当时佐佐木教授已经快80岁了,满头白发。但她精神矍铄,面容年轻红润,总是带着亲切的笑容,眼睛里闪耀着纯真快乐的光芒,用“鹤发童颜”来形容最贴切不过。课堂上的佐佐木教授全情投入,讲到兴致之处总是动用全身身体语言,手舞足蹈地为我们演示幼儿的行为或教师的神情,全然看不出一点年逾古稀的衰老疲态来。

上个月,我参加了北京市朝阳区美术教育教研组的展示活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老教师尤为引人注意:她看起来60岁左右,头发花白,正在全神贯注地观看展板上教师对儿童绘画的解读,一边看一边点头,时不时露出笑容。展示现场没有桌子,这位老教师就一手拿笔,一手拿本,边走边在小本子上做着记录。她大概是我在展示会上见到的最认真仔细看展的老师!直到活动结束时的发言环节,我才知道原来这位老教师是大家十分尊敬的王瑜元老师,她已经退休20多年,如今70多岁的她,仍在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贡献力量。在台上,王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新学习的幼儿心理知识,脸上的笑容、眼里闪耀的光芒与孩子们发现新秘密时一样。

在幼教行业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幼儿园的老师、园长们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爱美、爱学习、爱哭。

幼教人爱美,有幼儿园老师的地方就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到“美”的最重要场所,在这里工作的老师们便身体力行,对自身的“美”有着超乎其他职业的要求。所以我们见到的幼儿园老师通常都是干净清爽的,他们注重衣着搭配,妆容整洁,笑容亲切,动作和语言都透着柔和、纯净之美。“美”既是是幼教人的职业所需,亦是他们自身的人格追求。

幼教人爱学习,但凡幼教类的学习和培训,几乎场场都是爆满。到幼儿园中与老师、园长们交流,听到最多的也是他们学习的心得、学习的成果和学习的需求。幼教人的学习热情或许源于每天打交道的孩子们——他们天生拥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未知充满知识渴望,他们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都需要老师的引领和鼓励,获得的每一个答案都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支持。那一双双信任的眼睛,就是激励幼教人学习最大的动力。

幼教人爱哭,常常为工作中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而动容。孩子们身上洋溢着人性中的善良和纯真,有毫无保留的信任、热情的喜欢、由衷的赞扬,有最真切的同情和无私的分享。每天和这样的孩子们在一起的幼教人,如何不保留一颗赤子心呢?所以他们也像孩子一样,信任、同情、分享!

下次你若見到总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的美丽的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要惊讶,因为幼教人拥有神奇的“保养秘方”,拥有保有童颜童心的秘密武器——对美的追求,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望,对他人无私的热情和同情,对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责任心。

作者:李原

第四篇:幼教路上的好伙伴

把握方向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规章汇编》让幼教工作者对中国幼教的发展有了统一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幼教方向。让孩子们平等地享受到相应的科学事宜的学前教育,为幼教工作者把握了正确的方向,真正满足了孩子们的发展需求。

专业发展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规章汇编》涵盖了幼教工作者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所有的文件和精神,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条款及规定、幼儿园基础设置与标准的文件和通知、教育教学管理的文件和通知、幼儿园师资力量培养、幼儿园安全管理方面等等。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依法治国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规章汇编》汇集了《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工作守则的通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文件和通知等等,里面的内容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让幼教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查,有法可依。

家园共育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家长如果能和幼儿园同步教育,那么会使我们的幼教工作事半功倍。《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规章汇编》能够很好地指导教师进行家园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家长的育儿理念,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家园共育。

作者简介:

李艳华,中国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创作儿歌、歌曲、故事两千余篇,其中近四百篇获奖、发表、入选幼儿教材;自己作曲、编排的舞蹈曾获保定市一等奖;自制玩教具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各种奖项并有多个作品发表;三次担任河北省自制玩教具大赛评委;主编《我爱读儿歌》和《中西节日大大书》,参编河北省《小皮皮幼儿素质教育活动教程》与《少儿中国文化教程》;多次到省内外各幼教基地讲学。

第五篇:朱敏:掌舵中国幼教航母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你将收获一片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毅力,秋天你将收获满仓的知识。”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如果你种下的是爱心,那收获的一定是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在2013年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朱敏女士提交的提案,关注的是幼儿园保健医生培养问题。之所以会关注这个问题,朱敏认为,在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为孩子打预防针,早晨看看孩子有没有传染病,也不仅仅是卫生消毒,更重要的还有均衡膳食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保健医生承担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常常被大家所忽略,很多幼儿园都没有职业保健医生。”

在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幕:在一个小角落,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小医院,在医院里,小朋友会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孩、妈妈,就跟“过家家”一样。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要扮演妈妈,推着自己的病孩子到医院看病,中途不得不跟医生和护士打交道,需要沟通交流。“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爱心、责任心非常有帮助。”朱敏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关心别人,会合作,当然还有创新精神。我们所有的教育内容在选择的时候,都会集中到这几个元素里边。”

从事幼教事业十多年,朱敏一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钻研,“让所有的孩子在他们原有的水平上通过我们的教育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是她最大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她倡导“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民主教育观。

学前教育弄潮儿

进入教育领域,朱敏坦言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早在中学时期,她就有一个很大的理想,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甚至是成就人类那样的想法。那个时候朱敏就觉得医生是很高尚的职业,所以在高考填志愿时,她选择了首都医科大学。后来在北京某医院儿科实习的时候,朱敏遇到的一件事情,让她对当医生产生了动摇。

有个唐山农村的小男孩,因为家里照顾不周,结果误食了治疗精神病的药,出现中毒症状。最后这个孩子的生命是挽救过来了,但是孩子的大脑却受到了严重损害,造成智障。这件事情对朱敏的触动很大,让她觉得医生不再是原先认为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只能挽救孩子的生命,却拯救不了孩子的前途。朱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是在爸妈单位的幼儿园度过的。如果那个小男孩的家长也能让他上幼儿园的话,他就不会误食药物,悲剧就不会发生。

猛然间,朱敏萌生了从事幼教事业的想法。

1994年,朱敏所在的锡华集团准备筹建一所幼儿园,她毛遂自荐,参与了幼儿园的筹备工作。在此之前,朱敏也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她自己的孩子上了一家公办幼儿园,没几天就发生不愉快的事,孩子磕破了头。当朱敏去接孩子的时候,还没等问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幼儿园的老师就先说了,“你这孩子太淘气了!”最后,朱敏给老师道歉了事。这件事情让朱敏立志创办“对家长和孩子负责的幼儿园”。1995年,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正式招生,朱敏做了园长。

做了园长之后,朱敏首先强调的是要去爱孩子,保证孩子不能有生理上的伤害和心理上的伤害。然后才是管理上的调整。

弃医从教,朱敏自知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她在业余时间去北京师范大学读了一个学前教育的在职研究生。那3年时间里,朱敏是带着很多问题去学习的,让她受益匪浅的是,对教育理念更加清晰了,知道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

在朱敏的幼儿园里,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一个教研中心。朱敏说,幼儿教育绝不仅仅是看护,更重要的是找出教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深入地完成系统的儿童潜能萌发工作。从研究入手,以教育研究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这是朱敏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

民主教育观开创者

朱敏曾多次考察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每到一个国家,她都要详尽地了解人家的教育理念、心得和方法。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朱敏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率先提出了“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独特教育观,并立足于婴幼儿多元智能的启迪,将多元文化及双语教育整合成“国际化”课程体系,成功将蒙台梭利教学模式与国内五大领域课程渗透,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二十一世纪教育之路。

朱敏解释,“蹲下来讲话”,是说教师和孩子应该平等地交流,不能让孩子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抱起来交流”,是说教师在幼儿园是一个替代母亲的角色,应该对孩子有一种母亲般的呵护;“牵着手教育”,是说老师是教育者,应该以教育为主,不能任由孩子的想法。牵着孩子的手,引导他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以前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虽然我很爱他,但是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我跟他说话的时候我都低着头看他,小孩永远是仰着脸,我觉得他有点害怕,跟我有距离。后来我试着蹲下来跟他讲,我目光跟他平视的时候,我们俩的感觉都不一样,我自己觉得心就柔软起来了,孩子也不再那么恐慌了。”朱敏说,“交流的方式非常重要,其实这体现真正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10多年来,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以“民主、和谐、人文、创新”的办学宗旨,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科学的教育方法、出色的教育成果蜚声幼教界。如今,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总投资近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地区拥有分园十余所,以及全国最大的幼儿园——北京亦庄国际幼教城。在园幼儿总数5000余名,教职工1000余人。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已逐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数家国际高端幼儿园区,这意味著二十一世纪系统、专业的教育模式即将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产业,并最终走向国际。

中西文化传播者

现在出国留学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家长把这种国际化的教育从基础教育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对此,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制定了一套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

朱敏认为,首先孩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那他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就没有根。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根基,未来他怎么跟同胞打交道?怎么沟通?“中国文化是孩子成长的根。众多外国人都在关心中国文化,我们的孩子更有理由,更应该责无旁贷理解中国文化,包容中国文化,更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另外,西方文化对孩子也非常重要。世界因为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小,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孩子也有影响。朱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刚刚开园的时候,曾经聘请了一位美国黑人教师,当时有一个2岁多的小朋友,一看见这个黑人教师就被吓哭了。因为孩子觉得这个黑人教师跟他见到过的其他教师长得很不一样,他害怕。“其实这种害怕也是需要文化的渗透和理解的。所以我们把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的价值观跟中国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对所有文化能够有所包容,充分理解,最后能做出正确选择,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朱敏的这个理想,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朱敏下一步的展望是,要在课程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让国际教育和学前教育做进一步的贯通,打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教育体系。“办学办学,说白了最重要的还是课程的设置,所以我这一生都可能专注在课程改革里面,不断地调整。”

这就是自讨苦吃的朱敏。

作者:程桔华

上一篇:新生教育论文下一篇:专升本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