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

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定性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价在中学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访谈。结果 中学教师比较认同在中学开展相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但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具体的传播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对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镇中学较乡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教活动要好。结论 应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采取中学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综合预防;定性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以来,AIDS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日趋严重,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有研究报道,我国AIDS患者中15~29岁青少年约占60%[1],在全世界范围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青少年约占1/3[2]。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是开展全民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12~18岁)正处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阶段,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与学生接触频繁,其言行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笔者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以评价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改进对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别选取浙江省德清县城镇和乡村各1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4所中学,再从被抽取学校随机抽取12~16名教师,共访谈55名教师,其中科学/生物教师14名,政教处/教导处教师6名,校医2名,其他科目任课教师33名(包括班主任教师20名)。被访谈教师中男性24人,女性31人。年龄23~62岁,其中35岁以下者43人,占78.2%。2所高中被访谈的35岁以下教师分别占76.9%(城镇)和78.6%(乡村),2所初中分别占53.8%(城镇)和100.0%(乡村)。

1.2 内容 根据调查目的,预先编制小组访谈提纲。主要访谈要点包括:(1)在学校和社会开展宣教活动(青春期性教育、毒品防制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参与程度,对待此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2)学生对艾滋病宣教的接受程度和反应、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配合情况以及目前开展相应教育存在的困难。

1.3 方法 统一培训主持人和记录员,熟悉小组访谈提纲,规范操作方法和流程,掌握访谈技巧。访谈时,由主持人向被访谈者介绍访谈的主题,进行自由和自愿的讨论,且不做诱导性提问和暗示。每次访谈均在征得被访谈者的同意后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同时记录员做要点记录[3-4]。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访谈完成当天,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程序,通过录音资料和记录员现场记录整理访谈资料。然后反复阅读整理资料,对被访谈者不同的观点进行编码、归类和排序,根据其出现的频率确定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最后进行分析和讨论。

2 结果

2.1 学校开展艾滋病宣教的形式和力度 目前,各中学对艾滋病的宣传防治比较重视,力度也大。主要方式包括布置宣传栏、展板、黑板报,组织讲座、广播,观看录像以及发放宣传册。城镇中学与乡村中学相比,开展宣传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如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举办知识竞赛等。乡村中学宣教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按照资料讲解,总结和添加的内容较少,开展工作也比较被动。

各中学均从初一年级开始讲授青春期生理卫生,每学期1次,以讲座、录像的形式为主。教育内容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年级各有不同,涉及的内容仅限于生理卫生。城镇初中在讲授性传播疾病时会提到艾滋病的预防;而在乡村地区,即使高中阶段的青春期教育也未提及艾滋病。

在学校中,班主任平时跟学生接触比较多,政教处也会统一安排班主任在班会课讲授艾滋病防制知识;科学和生物教师在上课时会讲授理论知识,因此在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2 教师的态度 在各组访谈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艾滋病的宣教在初中有必要且最合适开展。城镇初中和乡村高中的教师还提出小学也可以“简单讲艾滋病就是一种病,对艾滋病有个大概的了解,初中再逐步加深。”同时,也有50%左右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大会涉足到这个领域,县里没有艾滋病感染者”,离他们比较遥远,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更为重要。多数教师认为可以将艾滋病教育与青春期性教育结合起来,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艾滋病教育的前提。

城镇教师的认识高于乡村教师。城镇教师认识到“(艾滋病)对现在的学生也不是太遥远的事,还是应该加大教育力度的”;“形式发展下去,应该越来越重视”;有必要讲授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但乡村教师认为,现在教师和学生了解的知识已经比社会上的人多了,而且学习任务较重;“总觉得艾滋病离我们还比较远,如果3个途径涉及不到,应该说我们是完全安全的”;“没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宣传教育”。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相比,仍认为宣教活动比较重要,因为“高中阶段学生有可能接触到性,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宣教的频率,访谈对象均表示每学期1至2次比较合适;“专门的把艾滋病当作一个主题重点去讲,觉得效果不如平时渗透。”

2.3 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反应 乡村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比较保守,如果教师在场,学生不好意思去看相关的展板、黑板报和宣传栏;乡村初中设立的心理咨询室摆放艾滋病宣传材料,但很少有人去看。而城镇的学生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比较感兴趣”,“现在学生不一样了,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方、自然地面对这个问题”。

教师也反映,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不好意思向教师提问,只是自己上网查资料或在同学之间交流。只有在生物课的时候才会问一些浅显的问题,“学生获得的信息是多,但是不完整”;“告诉学生传播途径,他们也只是了解,真要去采取自我防护的话,他们还是没有这个意识,做不到”;“应该通过活动的方式加深印象”。说明教师和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认识尚需要进一步提高。

各学校访谈教师都不赞成中学开展安全套使用方法的教育。城镇教师认为不适合中国国情,“讲授安全套可以防病就可以了”;乡村初中教师认为“把握不好容易向不好的方向倾斜”,“有时候可能起反作用”,乡村高中教师也认为“社会上对这个不太接受”。

开展关于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较早,主要形式与艾滋病宣教相同。城镇中学将禁毒教育与艾滋病宣教相结合,工作开展得更主动。乡村中学主要是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乡村高中教师认为“毒品到底有多大危害学生不太懂”,“学校的宣传力度还是应该加大”。

在宣传形式方面,学生较喜欢真实性和趣味性强的宣传册、纪录片或广告片。若举办讲座,乡村中学偏爱权威性的医学专家;城镇中学认为医学生、专家或校医均可。如果是讨论的话,乡村中学的教师均认为学生会不好意思提问,“我们中国的思想都是比较保守的”;而城镇中学教师认为进行宣教时应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要他们全部参与进来。

2.4 学校和家长的配合 无论城镇或乡村中学,在生物/科学课讲到艾滋病的时候主要是讲重点,“初三、高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大,更没有时间去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城镇和乡村高中教师均提到“可以专门开设一门课,作为常识讲授知识”,因为“学生不能说不懂,但是系统性、连贯性差”。

各学校的家长对学校的艾滋病教育均支持、配合。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城镇学校的“家长自己不好意思讲,希望学校能帮他们教育孩子”。乡村地区家长本身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比较少,但乡村初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艾滋病、禁毒的知识讲给家长听,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

2.5 社会的配合 访谈对象均表示目前学校的宣传力度比较大,但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乡村,“没有网络,对新闻也不是很关心,没有人向他们宣传教育”,“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要通过政府的力量”。

城镇教师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到社会上参与宣传,搞一些案例或者调查,对全社会进行教育”;“采取行动去帮助艾滋病人,或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参观,对他们的教育更深刻,跟现实更接近,而不只是形式上讲讲”。但乡村教师认为一方面学生自己对艾滋病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家长和社会都比较保守,难以接受。乡村教师认为“县里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与其他传染病相比太小了”,“县政府、卫生系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3 讨论

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5],在全民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学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能够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是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健康干预的重要对象[6-7]。

浙江省是我国艾滋病低流行区[8],但其艾滋病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有报道显示,该省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同时有了解更深层次防治知识的主观需求[9-10]。建议对传播途径采取更加形象、深入的宣教形式;同时加大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教力度,从而有利于消除师生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歧视心理。

调查中也发现,中学教师对开展艾滋病宣教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约50%的教师认为艾滋病离他们比较遥远,存在着“发现病人后再进行宣教”的认识。因此,很难真正把艾滋病预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11]。这可能与当地的艾滋病感染低流行现状有关。调查发现,班主任教师、科学/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工作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应考虑加大对这些教师的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在面对学生的授课内容中,城镇和乡村教师均反对讲授有关安全套的使用知识,这反映出传统的思想观念仍对教师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12-13]。因此,今后在开展艾滋病宣教时,应注意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国现在正处在控制艾滋病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在初中或高中毕业之后,如果不能继续求学,则可能外出打工或成为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使得对这部分群体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更为困难;而中学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将来步入社会后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教师的艾滋病认知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开展有效的宣教活动,进而对中学生进行健康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焦 薇 郑英杰 董晓莲 朱建福 陆一涵 王法弟 姜庆五

第2篇:春华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近年来艾滋病广泛流行,已成为危害全世界精神文明健康的一类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维护每个学生的健康、每个家庭的幸福,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出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增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意识。以预防为主,全面做好艾滋病预防工作,从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校园的安宁,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结合各种教育,渗透防治艾滋病教育,使学校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过程中,既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的教育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提高所有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又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工作,将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此外我校还将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多管齐下,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防治艾滋病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组织领导

为扎实开展好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特成立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安林

副组长:袁 斌,邓雪锋

成 员:胡位星、阮 億、王礼成、王梦圆、王国飞、

胡瓅月、邓 嫒、 刘 英、李前凤。

各班主任要紧密团结在领导小组周围,扎实做好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确保预防艾滋病宣传工作有序开展。

三、具体措施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宣传图片,图书馆、阅览室增加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加强青少年对艾滋病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艾滋病常识,增强青少年防范艾滋病的意识。

2、生物老师对各级部学生上好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3、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学生远离艾滋病的传播渠道,珍爱生命,着眼未来。抓住“12.1世界艾滋病日”的时机,集中时间开展艾滋病宣传。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艾滋病宣传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刊登、发布艾滋病相关知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预防艾滋病氛围。在艾滋病日,结合我校实际,举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观看“直击艾滋”专题片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观后感,通过艾滋病宣传栏图片展示等内容丰富,提高广大学生对艾滋病危害性的认识,提高自觉抵御艾滋病各种传播渠道的能力。

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防治艾滋病的活,要求每个学生向家庭或社区(对象要三个以上),宣传有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

5、组织师生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提高其知晓率,达到健康促进的引导。

6、加强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行为动态,发现不良行为给予应对性施教和帮助。

7、对HIV/AIDS子女不歧视。

8、通过墙报、橱窗、标语、横幅、宣传牌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教育。

兴义市春华中学

第3篇: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和中坚力量,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种优势,大力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预防艾滋病工作力度。根据县防艾办要求和相关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2)什么是艾滋病。

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1)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2)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3)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7.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8.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道德与法制教育。

9.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

教学活动建议:

1.参观艾滋病防治机构,观看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了解

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血液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

2.收集有关艾滋病国内外流行形势,艾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艾滋病防治宣传等相关资料。开展主题班会等,增进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3.讨论:哪些是歧视行为,为什么歧视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4.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知识点】艾滋病防治的八个关键问题: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的出来吗?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7.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第4篇:潘塘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为此,我校在既有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继续纳入教育工作的重点,制订以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拟订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时间表,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依次开展,做到层层落实,具有实效。

一、 总体工作思路

由于我校处在交通要道旁,周边人员较复杂,给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家庭教育力量较为薄弱,也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教育压力。因而,我校领导下决心,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其中,确定以环境教育为核心,法制教育为龙头,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融入其中,以心理教育,常规管理相配合的工作思路。建立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郑利丹

成员: 黄运刚 姜新福 全体班主任

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时间表

确定时间表,有助于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学校将把预防艾滋病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加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也同时加强预防艾滋病意识。拟将组织的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以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同时,让学生站在法制的高度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更有效地取到教育效果。

三、预防艾滋病工作实施步骤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预防艾滋病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学校开展一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专项宣传活动。通过上好专题课和组织学习观看预防艾滋病教育片等,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预防艾滋病专题板报等,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艾滋病预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预防艾滋病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预防艾滋病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禁毒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以期把预防艾滋病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学校预计在六月份左右,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禁毒书籍,看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听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禁毒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

3、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教育。

预防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把预防艾滋病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家庭、社会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做出积极的努力。

潘塘中学体卫艺处

2013年

第5篇: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学校名称: 惠东县平山中学教师姓名: 张石强

参赛活动标题:爱滋病基本知识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包括设计思想、思路和设计思路的理论基础): 以《中小学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基

本知识》为指导,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遵循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本课教学活动在专题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 通过对部分学生调查,确定本次教学活动主题。本节课属于初

中生健康教育活动课,基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很贫乏的基础上来开展。采用“参与式教学”,通过提供各种机会,发动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和其他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促进了双向式交流,使学习动机得到提升,学习趣味大大增强。教学活动目标:

描述本活动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艾滋病基本知识课件、《爱滋病离我有多近》视频、

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什么是艾

滋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完成“查资料而自知”

的问题提示的内容。由《爱滋病离我有多近》视频引出主题,通过导入

让学生了解爱滋病,激发学习兴趣。授课时把“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以及“爱滋病流行趋势”三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习内容层层深入,富有条理性(注意:多设疑,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发现探索答案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根据学生查找资料的数

据,让学生统计世界、中国、广东每天爱滋病新增加人数和死亡人数;

最后让学生作出宣誓、老师提出期望。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认识

爱滋病,更加关注爱滋病。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教学活动结束时,全班同学不但掌握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也明

确了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预

防艾滋病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主动学习预防艾滋病知识,全面了解相关信息,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掌握的知识、

方法和技能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传播者,为预防

控制艾滋病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其他使用该活动老师的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

等问题):

学生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提醒学生需要查找资料的内容(最好有

问题提示);班级人数控制在40-60人之间,男女比例无特殊要求。

第6篇: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

艾滋病作为危害21世纪人类生存的一种传染病,由于其传播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长期无症状的潜伏期、无治愈药物和无有效的疫苗等特殊性,决定了艾滋病的预防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在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工作,将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国家的民族兴衰。为了进一步对我校广大师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县防艾办和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为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有力保证,学校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校医室及各个年级组长、班主任、相关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学校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工作。把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校的健康课开课率达100%,保证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开展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挂图、利用校班会课时间宣传教育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知晓率达95%以上。

二、形式多样: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通过宣传,学生们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三、收到实效:我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校将此项活动继续、长期的开展下去,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不断改进。让学生认清未来,让家长参与活动,让所有的人都充分意识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根本之策”。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是部分师生在思想上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人知识匮乏,对防治艾滋病持无所谓态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并不可怕”,另一些人则存有恐惧心理。

2、是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使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配备的预防艾滋病科普材料不足,种类稀少,导致图书室防治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及相关的报刊、杂志严重缺乏。

3、是缺乏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单一,学校仅仅靠图片、板报、广播进行宣传,使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能全面正常开展。

4、是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还没有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授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把握教材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全面培训提升。

五、今后的工作计划:

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

总之,我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意识到位,职责明确,使整项工作自开展以来能紧张有序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上好一堂课,开好一个班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师生们获得预防艾滋病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势在必行的,增强师生们“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的意识,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师生把一些相关知识带到社会、家庭中进行宣传,对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第7篇: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1)

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

教 案

刘春鸿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初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案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刘春鸿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一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教师可重点介绍两方面。

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学生自主发言

2、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学生小组讨论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二 教学目的

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继续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

(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2、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

3、学生自主发言。

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再次交流新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今天又学了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我们要呼吁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2、 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继续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它有哪些传播方式呢?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症状

(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

2、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3、预防措施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4、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

5、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

6、学生自主发言。

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再次交流新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今天又学了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我们要呼吁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二、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请谈谈你们自己的看法。

(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小组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三) 艾滋病预防措施

1、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2、小组讨论总结

(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1、小组讨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

2、小组代表发言

三、课外延伸 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

)

(3)蚊

病毒

(

)

(4)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 (5)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

四、布置学生家庭作业:

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五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致孤儿童。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朗诵配乐诗: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一种感觉叫受伤 /有一种心情叫绝望/我终于知道/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感觉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我站在人前/销蚀得只剩下一团悲伤/黑暗难道比光明更永恒?/痛苦难道比幸福更深刻?/我大声质问智慧/没人能告诉我/这灾难到底是谁的错/当孤单不再孤单/当茫然不再茫然/我终于明白/

生活本来没有太多答案/有一个温柔的声音提醒我/提醒我的尊严和坚强/即使没有了翅膀/目光依然会飞翔/即使没有了目光/心依然会向往/来吧 我的战友/擦去眼泪 手拉起手/让我们登上高山之巅/傲然面对苍苍青天/在这里立下永恒誓言/站起来是巍巍山关/倒下去是洋洋江川!

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出艾滋病的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名字叫——艾滋病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仅受到疾病的侵扰,而且还要遭受别人不理解和歧视的痛苦。

(二)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艾滋病的危害

1.PPT展示艾滋病的具体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

(1)艾滋病对个人有哪些危害(2)艾滋病对家庭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艾滋病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具有传染性并且目前不可治愈,所以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注重预防。

(三)通过对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激发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欲望,从而转入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学习。

1.请生A简单介绍艾滋病的概念、起源等基本常识(课前准备)

2.请生B做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态势的国情报告,用详实的数据让学生感受我国艾滋病态势的严重性。(课前搜集)

3.请生C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

4.学生讨论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5.教师讲解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两个概念的区分。

(四)播放姚明和NBA篮球巨星约翰逊等所做的公益宣传片,复习所学内容,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增进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

(五)小品表演《与她在一起》

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不但人长得漂亮,成绩也非常优异。同学们都愿意与她交往,但后来偶然得知:这位同学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原来的学校因为受不了别人对自己歧视的压力才转学到新的学校。于是在班里引起了恐慌,后来在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下,同学们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了正确的认识,同学们又和她走在了一起。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课时六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确保学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并为国家预防艾滋病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艾滋病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径的顾虑 教学过程

一、点入话题

师述: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见过的艾滋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谈谈你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 生答(略)

二、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

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请同学们展开探讨这一话题。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

(四)、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

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

2、加强治安管理。

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怀孕。

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

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入库。

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1:10漂白粉或1:10氯酸钠液消毒。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

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

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①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1981年至1984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Ⅷ因子的血友病病人;②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③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的);④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员;⑤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⑥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

三、课堂讨论

中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

结论:懂得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每个人做到洁身自好最为重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学会了保护自己。

五、巩固练习

1、艾滋病是

A 一种性病

B 一种血液病 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同性恋病

2、H I V是

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 B 预防艾滋病疫苗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3、第一例艾滋病人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A 1984年英国 B 1981年美国 C 1971年美国 D 1981年英国

4、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

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

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

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

5、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

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B 远离毒品:不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 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

6、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有什么区别? A 没有区别 B 只是叫法不同 C 严重程度不同

D 感染者指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指已经被艾滋病毒攻击得丧失免疫力的人。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 闻“艾”色变,远离艾滋病患者;

B 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不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马桶; C 背后指指点点,见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马上躲避;

D 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握手、共同进餐等日常接触;为他们的亲友提供有关艾滋病的护理和防治知识

8、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 A 每年12月1日 B 每年12月6日 C 每年6月12日 D 每年12月16日

9、在下列几种体液中,哪种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血液 B.汗水 C.精液 D.阴道分泌液

10、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 A.上环 B.结扎 C.使用避孕套 D.口服避孕药

11、艾滋病病毒传播有哪些途径?(多选)

A.空气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公共场所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 F.日常生活接触

12、下列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多选) A 到公共泳池游泳

B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不安全性行为 C 照顾艾滋病患者

D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头静脉注入毒品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 F 蚊虫叮咬

答案:1 C 2 C 3 B 4 C 5 D 6 D 7 D 8 A 9 B 10 C 11 BDE 12 ACEF

上一篇:立项分析下一篇:网络工程师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