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精选13篇)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高度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学校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为主,加强健康教育。
2、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使我校教师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
四、措施及要求
1、学校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 学校把艾滋病预防知识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每学期6课时(学生主要利用班会进行,教师通过例会进行。),做到有计划有教案,开课率达到100%。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开展问卷调查和试卷测试及写作形式不断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和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3、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专人分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五、预防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蔡鹏 副组长:赵光照
杨梓 成员:全体教师
为做好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确立课程目标
师范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 学校不仅要把在校的各教育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学生作为预防艾滋病和毒品的实践者加以培养, 让他们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懂得自我保护, 而且要把他们作为潜在的、未来的预防艾滋病和毒品教育的志愿者加以培养, 对他们进行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技能的培训, 让他们成为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教育的志愿者, 把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教育延伸到中小学、农村和社区。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学科课程不同, 它涉及病毒学、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禁毒学、伦理学、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方法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不追求学科知识发展的逻辑性和学科知识的深度, 但是注重知识的应用, 更加注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追求掌握相关知识, 形成正确观念和正确态度, 掌握正确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教育而安排学习机会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提高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意识和技能,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并能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 课程要实现的目标分为认知与理解目标、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三个层面, 注重情感与体验、技能与方法目标。认知与理解目标:使学生认识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刻认识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毒品的危害, 了解国际国内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习实践在社区和中小学进行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情感与体验目标:树立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及价值观, 从而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通过各种参与性教学活动, 体验参与、合作、认可、关注、真诚、拒绝、平等、关爱、同感等情感。技能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的技能, 如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进社区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中小学进行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方法和技能。
二、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既要实现认知与理解目标, 又要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 还要实现技能与方法目标, 三个层面的目标不是孤立、割裂的, 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把三个层面的目标融为一体。选择艾滋病、毒品、教育教学、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选择戒毒教育、性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实现认知与理解目标。安排危险行为游戏、野火游戏、同舟共济游戏、选择游戏等课内活动,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问答、文艺演出、志愿者培训、同伴教育、征文、校内宣传、校外宣传、参观戒毒所、暑期社会调查、电影晚会等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受, 积累直接经验, 发现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会探究问题, 发展自主学习, 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是综合课程,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跨学科性、开放性、生成性、经验性、体验性, 根据教育情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调整课程内容, 以专题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分为5个教学专题, 即:《认识生命》 (2学时) , 《生命与性》 (4学时) , 《预防艾滋病》 (4学时) , 《拒绝毒品》 (4学时) , 《禁绝毒品、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教学方法》 (4学时) 。
三、综合应用教学模式, 采用恰当教学方法
依据课程内容, 综合应用直接教学模式、概念发展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教学模式,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常用课堂教学方法, 配合使用同伴教育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社会实践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 选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定教学大纲, 集体备课, 分别制作课件, 制定活动方案, 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既不摒弃讲授法等师生习惯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选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又着重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 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 追求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从2005级学生开始开课, 在2006级以及以后的学生中相继开出。上课时, 把学生编成100人左右1个班, 4节课连上, 前2节课集中在多媒体教室, 后2节课分成4个小班到4个小教室, 由教师或学生志愿者担任主持人, 做野火游戏等活动, 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使课堂生动、有趣。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和国际禁毒日组织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
四、加强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培训, 为课程质量提供保障
选聘教学效果好、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工作, 聘请学生处负责人、团委负责人、党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校医等担任课程教学辅助工作。选送这些教师参加教育部预防艾滋病教育培训班培训, 参加省教育厅预防艾滋病和毒品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 参加VSO艾滋病预防志愿工作管理培训班培训, 参加中国学校SID/HIV/AIDS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培训、云/澳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项目主持人培训班培训、中英师范院校预防性病健康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培训, 选送学生志愿者参加省禁毒教育培训基地培训, 参加VSO培训班培训, 定期组织校内志愿者培训, 每期近100名学生志愿者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
五、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实施效果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 使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环环相扣, 始终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收到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回答了这类课程“为什么开”“怎样开”的问题。在对本校学生和农村村民进行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调查中发现, 学校教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齐建国, 马迎华.预防艾滋病教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钟启泉, 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1.艾滋病(AIDS)
(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也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般要经过7~10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这一时期,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还没有可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越高。
(2)血液传播: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被感染。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会感染艾滋病。
(3)母婴传播: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孕期、分娩时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感染的机会为15%~50%。
在世界范围内,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目前静脉吸毒和有偿供血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呈增长趋势。
3.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1)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血浆、白蛋白等);
(2)使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或侵入人体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抽血、美容、文身或治疗等;
(3)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4)不安全的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同性(尤其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肛门性交、多个性伴侣等;
(5)患有生殖道感染或性病;
(6)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可在孕期和哺乳期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4.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
测的意义
(1)及早了解感染状况。
(2)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自身
感染。
(3)采取措施,避免感染对方。
(4)尽早做出对婚育的选择。
(5)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后代的影响。
5.艾滋病病毒感染“窗口期”
(1)一般为1~6个月。此时,人体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已具有传染性,但血中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
(2)具有高危行为者,要分析是否在“窗口期”。在高危行为后仅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阴性,还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需要在2~3个月后再次检测,方能判断是否感染。
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途径
(1)怀孕期间,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接触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可能被感染;
(3)产后哺乳过程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乳汁感染婴儿。
2.艾滋病对儿童的威胁
(1)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1/3。
(2)目前,艾滋病母婴传播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若未获得治疗,大部分会在5岁前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生育的儿童,将面临不能获得良好的呵护,沦为艾滋病孤儿的悲惨
境遇。
3.艾滋病病毒感染与妊娠
(1)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初产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经产妇相比,更易将病毒传染给胎婴儿。
(2)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可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3)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孕妇艾滋病病情加重,并增加母婴传播的机会。
(4)7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其中初乳的艾滋病病毒含量最高。
(5)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与产前检查或分娩方式有关。为艾滋病感染的孕产妇进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人工破膜、羊膜穿刺术等操作、均会增加母婴传播的危险。
(6)妊娠期阴道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高。此时要减少性接触,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
1.孕期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时刻。
2.怀孕妇女都应尽早孕期保健,接受预防艾滋病的咨询,并免费进行艾滋病检测,尽早了解自己的感染状态。有高危行为者更应接受检查。
3.不论HIV检测结果如何,都应改变危险行为,采取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
4. HIV检测结果阳性说明体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母乳感染给胎儿。
5.孕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危害,知情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6.决定终止妊娠的孕妇,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手术。终止妊娠后,可依病情需要积极治疗。
7.继续妊娠者,要定期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自孕期或在产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8.一定要住院分娩,医生助产时会避免侧切、胎头吸引、破膜、产钳助产等不安全的操作,以减少经产道感染胎婴儿的机会。
9.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在孕期或产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0.婴儿出生后,应及时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11.对婴儿实施人工喂养,尽量不要母乳喂养,避免混合喂养。
12.婴儿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时候应分别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以确定婴儿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13.应同其他儿童一样完成全程计划免疫。
14.儿童应接受保健、生长发育监测。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要从婚前开始,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都应接受婚前保健,获得咨询,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尽早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感染状态,慎重决定婚育。
2.学会正确使用避孕套,一方感染艾滋病病毒,性生活时必须使用安全套,以免对方感染。
3.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应慎重决定是否怀孕。
4.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因为不安全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传播的温床。
5.杜绝毒品和一切不良嗜好及行为。
6.在艾滋病高发地区或有危险行为的男女双方,尤其应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一、活动主题
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校园行
二、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25日——20__年12月25日
三、活动对象
__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四、活动内容
1.“关注艾滋,携手同行”主题班会活动
时间:11月27日-12月15日
各学院组织班级开展艾滋病防治自我教育、自我宣传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紧扣自身特点,宣扬积极能量,体现高校艾滋疫情的紧迫性以及预防知识要点。各学院须将班会召开情况及相关宣传材料12月16日报送至学生工作处学生教育科。
2.20__年“红丝带校园行——第__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日活动
时间:12月1日-12月5日
请各学院组织宣传发动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活动,比如发倡议书、制作宣传板报等。
3.走近“艾”——防艾电影沙龙。各学院发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社团组织播放防艾电影,用影像讲述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故事,以电影沙龙的形式结合交流宣讲,走近那场病、那群人,探讨对重点群体的人文关怀。
4.开展防艾专题知识讲座。联系市区的卫计疾控部门了解通报学校辖区的防控情势,邀请专家到校作专题知识讲座
五、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于12月1日之前制订报送本学院组织师生开展具体活动的方案至学生工作处学生教育科。
为加强幼儿园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职工艾滋病防范意识,认真开展幼儿园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流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部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
二、领导小组
1、幼儿园预防艾滋病应急指挥小组 组 长:王娟 副组长: 布海里且木
组 员: 翟祥云 杨苗 蒋秋菓 白雪纯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预案制定工作方案。
2.讨论决定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事件情况及应急措施,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调查核实病情原因及性质,及时做好善后工作。4.做好病情记录,和预防工作的宣传。
三、措施(一)认真落实学习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并且加强防范意识
(二)通过网络学习
1、正确认识艾滋病、性病。
2、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职工健康的生活方式。
1、了解艾滋病、性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
2、了解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
3、掌握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方法和措施。
4、减少歧视,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
5、了解获取相关信息、寻求帮助的相关途径和机构。
6、了解我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三)学习内容
(1)性生理发育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和性病(STD)。
(3)艾滋病国内外流行现状、趋势及其对个人、家庭造成的危害。
(4)艾滋病、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不传播的途径。(5)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扎耳朵眼、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6)不惧怕、不歧视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了解我国获取相关信息、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机构。(四)艾滋病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重点在对家庭所带来精神打击、经济压力、家庭的破裂;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劳动力损失、生产率的降低、社会发展倒退等)。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1)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潜伏期”。(2)与无偿献血有关的知识。(3)毒品的危害,吸毒与艾滋病。(4)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六)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②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③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乌什县第二幼儿园
20XX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12月是我市防艾月。为切实加强幼儿园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帮助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现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计划。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艾滋病危害,掌握科学的“防艾”知识。
2.通过活动,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
3.能主动参与到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中来。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时间:
11月28日——12月8日
四、活动内容:
(一)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相关的宣传活动。
(二)利用学园LED循环播放相关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标语。
(三)分发“预防艾滋病”倡议书,帮助家长、幼儿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倡导积极预防艾滋病的传染。
(四)各班在家园联系栏内张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关的宣传读物。
(五)幼儿与家长共同观看“预防艾滋病知识”相关视频。
一、活动目的
20XX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12月是我市防艾月。为依法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充分调动师幼参与防艾宣传的积极性,营造健康向上校园环境,根据《晋江市防艾办关于做好20防治艾滋病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林口幼儿园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及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以“携手防艾,重在预防”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时间与活动对象
时间:20XX年11月28日
活动对象:全体师幼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主要内容:
1.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单等载体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2.在12月1日前后,组织教职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竞赛。
3.广泛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将“携手防艾,重在预防”的理念落实到每个师幼之中。
4.12月1日前后,组织教职工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
主要形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酒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正常招生录取的所有新生1 820名。
1.2 方法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向学生集体讲解艾滋病的知识和信息, 由主持人对主要内容进行提问, 学生现场有奖抢答, 以巩固学习效果;再向学生每人发放一本宣传册、一张关于咨询检测的宣传画, 由学生自行学习;活动期间由学生干部组织以班为单位播放光碟、集体学习讨论;学校组织“相互关‘艾’共享生命”签名活动, 在校园悬挂宣传条幅, 各班级学校食堂、教学楼道、大厅等公用区域张贴宣传画告示渲染宣传气氛。活动为期15 d。于健康教育活动前、活动后1个月、活动后3个月 (春节寒假归来) 进行3次问卷调查。第1、2次问卷相同, 第3次问卷增加了假期交谈艾滋病知识、信息人次数。对3次调查问卷结果从艾滋病知识, 对病人/感染者的歧视, 和同学、朋友、家人交谈艾滋病知识信息能力的变化等情况进行比较。活动前, 活动后1个月、3个月合格问卷分别为1 758, 1 809和1 817份。
1.3 质量控制
事先由专业人员设计调查问卷, 除年龄、第3次问卷交谈人数外, 其他项目均用“√”标记自己的选择。首次调查前, 先对各班干部就问卷的填写方法进行培训, 责成其在统一时间段按班组织, 由学生独立填写。审核剔除存在缺项、漏项、填写不完整的答卷。
1.4 统计分析
由专业人员录入数据库, 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态度
98.4%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 活动前有83.5%的学生通过电视 (77.9%) 、报纸 (56.8%) 、宣传栏 (38.8%) 、免费发放的宣传材料 (18.0%) 等形式接触艾滋病知识和信息。活动前大家赞同率较高的方法有电视、报纸、电影, 活动后2次调查赞同率均较高的方法为电视、班上组织学习讨论、电影、报纸、免费提供宣传材料等。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认同率/%;认同率=认同人数/合格问卷数×100%。
2.2 知识
活动后对问卷中8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比活动前明显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对上述8个问题答对6个或6个以上即为知晓, 则知晓率变化与基本知识变化相似。个别问题及总体知晓率活动后3个月比活动后1个月降低, 说明艾滋病知识随时间的推移有遗忘的情况。见表2。
2.3 歧视问题
问卷设计了自己家人、同学朋友中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 (HIV/AIDS) 2种情况, 出现与病人或感染者分桌吃饭、不与其交谈、不接触其使用过的物品的情况之一即为有歧视态度, 计算歧视率。 结果显示, 对家人、同学朋友中HIV/AIDS的歧视存在明显差异, 活动后歧视率虽然有所下降, 但3个月后歧视率明显回升, 出现了与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相同的变化规律。见表3。
2.4 知识信息的传递扩散
活动后表示能够和同学、朋友、家人交谈艾滋病知识信息的比例明显上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假期或春节期间, 只有1 374名 (人次) 学生和6 100多名同学、朋友、家人进行了交流, 占学生总数的75.62%。见表4。
活动前后不能交谈的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缺乏 (70%~90%) , 活动后怕被人怀疑、羞耻等比例由活动前的2.5%上升到活动后的10.1%~12.3%。
注: () 内数字为正答率/%。
注: () 内数字为歧视率/%。
注: () 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1998年世界艾滋病日, 将“青少年-为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作为主题, 足见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正确态度不只是保护自己, 通过他们的言语或行动向周围社会人群传递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应是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对学生开展不同层次和人群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青年人的特点, 将集体学习、分班组织学习、发放宣传材料学生自学、借助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学习相结合, 分不同层次、不同人群规模的学习活动, 中间穿插知识抢答、主题签名等活动, 活跃学习气氛、增强记忆, 效果比较好[7]。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明显提高了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8个问题学习理解中, 对“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正确回答率不高, 与谭盛葵等[2,3,4]调查结果相似, 这也是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要反复强调的重点问题之一。“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正确回答率比较低, 与调查对象主要来源于甘肃省东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 性观念比较保守, 对回答关于性、安全套等问题有难为情情绪有关, 不同于城市或我国东部开放地区[1,3]。
活动后对HIV/AIDS的歧视率下降。所有宣传材料都有艾滋病的可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 贯穿了“艾滋病是我们的敌人, 但HIV/AIDS是我们的朋友”、“无知和歧视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主题内容, 活动虽有成效, 但在3个月后歧视率明显回升。这也是建立“相互关爱、反对歧视”社会环境的难点和重点所在。
与家人、同学、朋友们交谈艾滋病知识和信息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将自己得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他周围的人群。宣传活动后1个月和活动后3个月表示能够和同学、朋友、家人交谈艾滋病知识信息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 但在假期、春节期间只有75.62%的学生与同学、朋友或家人进行了交谈, 没有达到笔者最初设定的一个大学生假期至少要和1名同学、1名朋友、1位家人交谈艾滋病知识信息 (1∶3) 的目标。活动后因为知识缺乏而不能交谈的原因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但怕被人怀疑、感到羞耻的比例上升, 这可能是影响交谈、影响知识信息传递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知识遗忘与歧视率、知识信息的传播扩散有明显的相关性。活动后1个月, 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7.6%, 但活动后3个月下降到84.3%, 与此相对应的是歧视率上升, 不能与其他人进行交谈的比例上升, 表示能够与同学、朋友、家人交谈的比例下降, 这充分说明知识对个人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也证明只有通过反复的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大家的知识水平, 才能使人们的危险行为发生有价值的改变。
综上所述,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 反复开展不同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其艾滋病知识水平, 可以减少对HIV/AIDS的歧视。通过动员大学生参加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向社会各界传播艾滋病知识和信息, 对减缓、控制艾滋病流行蔓延将会产生明显的积极社会效果[5]。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马瞧勤, 丛黎明, 闵自强, 等.浙江省2所大学生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近期效果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4) :318-320.
[2]朱雪梅, 曲悦.职校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 2005, 19 (3) :282-283.
[3]林红玉, 徐大叶, 孙芹, 等.大学新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 2003, 17 (4) :333-334.
[4]谭盛葵, 赵丹, 施文祥, 等.桂林医学院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11) :1374-1375.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教育,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10-02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1]。每天全球大约有1.5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每年我国以40%的速度发生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并且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抑制艾滋病发生与流行的重点是对艾滋病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故当前最好的疫苗仍是健康教育[2]。为改善中学生知晓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水平,探讨对中学生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我所于2014年3月选取本市某中学100名学生,探讨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影响的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所于2014年3月选取本市某中学100名学生进行中学生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等单纯分析,其中男生52名、女生48名,年龄14-18岁,平均年龄(14.6±2.8)岁。其中初中生46名,男生25名、女生21名,年龄14-16岁,平均年龄(14.6±1.5)岁,高中生54名,男生27名、女生27名,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6.1±2.3)岁。
1.2 方法
1.2.1 宣传教育
对选取的100名中学生实施多媒体专题讲座与健康教育课,发放性病/艾滋病相关的健康健育宣传画与册子等, 内容主要有性病/艾滋病的致病机理、正确的求医行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措施与意义、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作用及安全性行为等知识。
1.2.2 调查问卷
首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艾滋病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及对待艾滋病态度等。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由卫生宣教老师与校医协助发放给100名中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当场填完调查问卷后收回。
1.3疗效指标
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中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艾滋病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及对待艾滋病态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的比较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的各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干预前后艾滋病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的比较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的各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态度的比较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的对待艾滋病态度的各指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改革开放以后,对于性病的认知国际上发生了观念上的变化,定义为只要是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均称为性传播性疾病,概念比以前更广泛,不但有常见的一些性病,还包括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通常认为不属于性病的一类,像乙肝,丙肝等也可由性接触途径传播。近二十年来,艾滋病成为威胁生命健康比较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核中生存、繁殖、传播,对免疫功能进行攻击,对CD4细胞细胞造成直接杀伤,逐渐降低人体免疫功能逐。目前全球对其投入大量研究,直接参与防治工作,但因艾滋病仍无法治愈,目前为止都没有研究出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的疫苗,使得艾滋病的传播控制不理想。预防治疗好性病,对减少艾滋病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在我国性病/艾滋病流行已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目前预防AIDS最有效的措施仍是向全社会普及预防AIDS的相关知识,指导其了解预防AIDS的健康行为[3]。青少年中大多数处在中学阶段,对各方面有着好奇心且缺乏经验,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中学生也是性病/艾滋病传播中的易感人群,因此了解该类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认知与态度对全社會预防STD/AIDS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4]。
这次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专家讲课,再加上小组讨论、知识竞赛及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同时按照中学生特点将艾滋病的专业知识编制为直观性好、纪实性强、通俗易懂的音像制品与读物。本次研究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协调下对中学生给予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实施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对该类病预防知识有了很大提升,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预防措施回答正确率及对待艾滋病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大部分同学渴求熟知更多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也支持开展类似的活动,说明相关部门应将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纳入中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内容中去[5],认真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艾滋病的能力。
此次实施健康教育,不但使学生自身学到了预防性病/艾滋病比较系统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态度与信念,而且还有利于主动向同学、家长、朋友宣传,起到显著的幅射与同伴效应。在中学实施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是最佳时段,所以应将投资小,效益大的实施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学生中持续进行下去,发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疫苗作用[6]。
参考文献:
[1] 张帆,朱志南,刘普林,等. 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芒市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3):329-331.
[2] 钱伯建,耿柳娜. 同步教育在艾滋病中的应用[J]. 社会心理科学,2009,24(3):284-287.
[3] 黄巧云,韩云涛,李伟明. 昆明市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分[J]. 医学信息,2010,5(6):1555-1556.
[4] 国家禁毒委员会. 2009年中国禁毒报告[A],2009,(5).
[5] 黄雷丽. 中学生性道德观念教育现状研究[J]. 科教文汇,2009,(3):98-99.
时间:2016.5.23
地点:第十教室
主持人:陈阿丽
记录人:张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概念及传播途径。
2.使学生明确知道艾滋病对人体健康及人类生存的危害性。3.增强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哪些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
教学重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内容分析:
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交的方式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成人每10人中有9人的感染是通过性交传播的,性伙伴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也就越大。患有性病的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性交时很容易传染上艾滋病病毒。2.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或使用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而传播。也可以通过使用受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器纹身、穿耳、针灸、与患者和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传播。3.母婴传播:母亲是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将艾滋病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育的孩子有1/3可能会从母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大部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孩子会在3岁以前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迅猛地传播,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突破3600万。至今年9月,我国共报告艾滋病感染者20711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3%。专家估计,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HIV急性感染期,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接着,感染者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无症状期,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是健康的,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其长短与感染途径密切相关。当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已无法与HIV抗衡时,就标志着进入HIV感染的最后阶段,称有症状期,这时,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AIDS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人一般在6至24月内死亡。
艾滋病的预防和防治: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对艾滋病来说,我们主要还是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预防方法有下列几种: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艾滋病知识,让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知道它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保护自己,形成全社会与艾滋病作斗争的态势。
2、禁止进口和禁止使用进口的血液及血液制品。应对长期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归国人员、性病病人以及高危人群(如吸毒、卖淫者)进行血液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人。
3、发现艾滋病人要及早报告,及早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生活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4、查禁毒品,禁止吸毒,打击嫖娼、卖淫。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在输血、验血、注射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不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不去消毒不严的诊所、医院打针、拔牙、针灸或手术。不到消毒不严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去理发或美容。
6、妥善做好病人和感染者的管理工作。应劝告他们不要同非感染者有性关系,不能作为供血者。妊娠的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应终止妊娠。哺乳母亲受HIV感染应停止母乳喂养婴儿。
7.不歧视、刺激艾滋病毒携带者及患者,以免造成其性情暴烈,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班会背景】: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高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难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认识良好行为规范是什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班会过程】: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同学讲解
(一)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9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四)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班会结束了,班会主要是以六大步进行的,通过同学有步骤地讲解,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中间播放同学自演的短片和游戏环节先是带动了气氛再是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一)加强孕期保健
对艾滋病感染孕妇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其本人和家人对艾滋病以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充分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对本人及胎儿、婴儿的伤害,使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
对于要求终止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应尽早实施人工流产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决定终止妊娠者提供人工流产服务,并给予有效的避孕方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要求继续妊娠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提供常规孕期保健、监测和随访,建议并鼓励孕妇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并为感染孕妇提供特殊心理支持和综合关怀服务。
给予优孕、优育、孕期保健及孕期哺乳准备,孕产期抗病毒药物应用、产后婴儿喂养等问题的咨询和保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产前避免进行羊水穿刺、胎儿镜等有创性检查。
感染孕产妇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监测和指导。
了解孕产史、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既往分娩方式等,了解其他疾病史和药物(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
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预防和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二)提倡住院分娩
在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以使孕产妇及家庭了解住院分娩时对保护母婴安全和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作用。
倡导住院分娩,鼓励所有孕产妇尤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
为所有住院分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自愿咨询和检测、母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避免产时损伤性操作、产后保健和婴儿喂养指导等服务。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处理
(一)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考虑到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目前对尚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推荐使用的预防用药方案如下,各地可根据孕妇及当地实际情况选用。
方案一(推荐用药):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NVP联合用药)
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每3个小时AZT300毫克,口服,至分娩
结束。
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NVP)200毫克,若孕妇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毫克。若选择性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应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维乐命200毫克。
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毫克/千克(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最多不超过6毫克(或混悬液0.6毫升)。
新生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小时1次,2毫克/千克,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
6周。
方案二: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方案)
孕妇自妊娠28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口服,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每3小时AZT300毫克,口服,至分娩
结束。
新生儿出生后服用AZT每6小时1次,2毫克/千克,如果母亲用药时间满4周或4周以上,婴儿用药1周;如果孕妇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应持续
6周。
方案三: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AZT+3TC联合
用药)
孕妇从妊娠36周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毫克+拉米夫定(3TC)150毫克,每日2次,至临产。
分娩过程中齐多夫定300毫克每3小时1次+拉米夫定150毫克,每日两次,至分娩
结束。
产后产妇齐多夫定300毫克每日两次+拉米夫定150毫克每日2次,持续用药1周。
新生儿齐多夫定4毫克/千克每日2次+拉米夫定2毫克/千克每日2次,持续用药
1周。
方案四: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维乐命方案)
孕产妇临产后服用维乐命(NVP)200毫克,若孕妇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维乐命200毫克,若选择性剖宫产,应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维乐命200毫克。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维乐命2毫克/千克(或混悬液0.2毫升/千克),最多不超过6毫克(或混悬液0.6毫升)。若新生儿服用维乐命1小时内呕吐,则应重复服用维乐命一次。
(二)选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方案
选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孕产妇自身,孕产妇及丈夫以往是否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及用药时间,可能产生的耐药性及毒副反应等因素。
(三)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处理
如有条件应定期对艾滋病感染的孕妇检测CD4细胞及病毒载量,随时观察感染水平。
孕早期,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或CD4细胞<350个细胞/立方毫米者(仅一个条件符合即可),应建议终止妊娠(<孕14周)。
自愿继续妊娠,如有抗病毒治疗指征(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或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仅一个条件符合即可),应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使用时间必须在孕14周以后。
抗病毒治疗原则
对于妊娠期间HIV阳性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必须同时考虑两个相对独立但是又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一是针对HI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另外是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必须权衡抗病毒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用药方案
参考“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的要求,推荐用药方案:
用药标准: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或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
nlc202309051502
推荐使用AZT+3TC+NVP,AZT+3TC+EFV
若仅有AZT可采用单一用药方案:自孕14周开始服用,AZT100毫克/次,
5次/日。
HIV的垂直传播可以发生在任何CD4水平
AZT在母亲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时对于减少围产期传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如果妊娠妇女的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不论CD4计数是多少,都应该给予AZT。如果无法进行病毒载量的检测,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由于AZT对预防母婴传播有较强的作用,如果该方案不含AZT,应考虑将一种NRTI改为AZT。如果某孕妇还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确定开始治疗的时间和选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母婴传播和母、子安全的问题。三联的抗病毒治疗应推迟到妊娠3个月后(妊娠>12周),可以不考虑当时的CD4细胞
计数。
产后应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在产后6~8周进行CD4细胞计数测定。如果CD4<350个细胞/立方毫米,则应使用安全的方式停止抗病毒治疗。
(四)哺乳产妇的抗病毒治疗
母乳喂养造成HIV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很高,因此应避免哺乳并使用配方婴儿食物。如果母亲仍要选择母乳喂养,则要在整个哺乳期其进行抗病毒
治疗。
妊娠和非妊娠妇女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相同的,但是要考虑以下
3点:
使用AZT替代d4T(d4T会增加妊娠妇女的肝毒性,AZT则对母婴传播有较好的阻断作用)。
应避免对基线CD4>250个细胞/立方毫米的妊娠妇女使用含NVP治疗方案(增加严重肝毒性的风险)。
因为会造成孕妇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应避免d4T和ddI的联合使用。
(五)妊娠期间禁忌的抗病毒药物
依非韦伦(Efavirenz,EFV)具有潜在致畸性,因此不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没有有效避孕措施时使用。育龄期妇女应在开始EFV方案治疗前进行妊娠检测。对于那些已经服用EFV的晚期孕妇,应告知可能存在的危险。
由于妊娠时两种NRTI(如d4T/ddI)的联合使用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故在妊娠期应该避免。
(六)避孕药对抗病毒药物的影响
不希望怀孕并且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妇女应采取有效、合适的避孕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抗病毒药物,尤其是NVP、EFZ和PI类药物和激素类避孕药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将对两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产生影响。因此,使用安全套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大力提倡。
安全分娩
(一)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时应避免增加传播机会的产科损伤性操作,如宫内胎儿头皮电极监测、会阴侧切术、产钳或吸引器助产等。
如果出现胎膜早破或临产早期出现胎膜破裂,应积极处理,缩短
产程。
(二)剖宫产分娩
择期剖宫产可降低母婴传播机会,在有条件地区可以选择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但由于剖宫产可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目前尚不主张在条件有限地区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作为剖宫产指征。临产后的剖宫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没有明显作用。实施择期剖宫产术同时应按照所选方案正确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三)新生儿产科相关处理
新生儿出生时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母血、羊水及分泌物。清理呼吸道时避免咽喉部黏膜损伤。
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
清洗新生儿时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和黏膜。
新生儿脐带处理严格消毒。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取安徽省同一乡镇2所农村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等待教育组。发放问卷667份,回收合格问卷589份,有效应答率为88.3%,其中教育组257名,等待教育组332名。教育组男生119名(46.3%),女生138名(53.7%),平均年龄(13.5±1.1)岁;等待教育组男生175名(52.7%),女生157名(47.3%),平均年龄(13.7±1.3)岁。两组性别、年龄、年级、父母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在校学习过有关艾滋病方面内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由受过培训的研究者首先对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待整个教育活动结束后,再对等待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本研究根据“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初中教学内容要求,并结合当地农村学校实际编写“农村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安排4个课时(每课时45 min),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分析等,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青春期性生理卫生知识、做负责任的决定和采取健康行为。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1,2,3,4],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预防艾滋病知识(27题,分值范围0~27)、态度(7题,每题赋值范围1~5,总分范围5~35)、技能(3题,分值范围0~5),向周围人宣传艾滋病知识情况等。遵循自愿参与原则,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教育后3个月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封入信封内,由调查人员收回,统一编号。
1.3 数据录入与分析
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并核查;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教育前后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相关技能的变化。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知识
教育后,教育组学生知识知晓率大幅提高,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10.1%~70.4%提高到72.0%~97.3%,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15.2%~34.6%提高到91.4%~94.9%,艾滋病防治措施知识由教育前的18.3%~63.0%提高到51.8%~88.3%,艾滋病的基本认知由教育前的12.1%~80.2%提高到教育后的62.3%~94.6%。教育前,教育组学生得分(10.91±4.92)与等待教育组学生得分(11.06±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05);教育后1周,教育组学生得分为(23.20±3.31),明显高于教育前(t=41.108,P<0.01);教育后3个月,教育组学生得分(22.44±3.63)有所下降(t=4.705,P<0.01)。
2.2 预防艾滋病态度
教育后,教育组学生正确态度持有率提高显著,选择积极态度的比例均高于80%,且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教育后1周,教育组学生态度得分由(23.02±4.01)提高到(29.70±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教育后3个月,教育组学生态度得分(29.66±3.83)比教育后1周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2,P=0.903)。
2.3 预防艾滋病技能
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技能题设置了3道开放式问答题,教育后,教育组学生相关技能拥有率显著提高,拒绝共用未经消毒的针扎耳朵眼和应对性侵犯的技能拥有率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见表2。
教育后1周,教育组技能得分教育前的(2.35±0.89)提高到(2.97±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1,P<0.01)。教育后3个月与教育后1周比较,得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4,P=0.03)。
注:两组之间比较,**P<0.01。
注:两组之间比较,*P<0.05,**P<0.01。
2.4 谈论预防艾滋病问题
教育前,教育组分别有20.6%和24.9%的学生与家长、朋友谈论过预防艾滋病方面的问题;教育后3个月,教育组学生与家人、朋友谈论预防艾滋病方面问题的发生比例明显提高,分别达到53.7%,66.1%,且高于等待教育组(19.6%,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66,62.14,P值均<0.01)。
3 讨论
3.1 农村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调查显示,教育后教育组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大幅提高。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提高最为明显,表明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2,3,4,5,6,7,8,9]。但教育后3个月,教育组学生得分与教育后1周相比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学生在短期的教育中对所接受的知识深入理解不够。提示预防艾滋病知识应从基本概念入手,并注意适当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态度方面,教育后教育组学生在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与HIV感染者接触态度方面,选择积极态度的比例显著提高。提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建立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爱意识,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2,3,4,5,6,7,8,9]。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应继续加强不歧视态度的教育;能识别并消除对HIV感染者、患者的歧视态度,并养成与他们进行一般生活接触的行为意愿,是进行艾滋病相关态度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技能方面,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3个月均高于教育前得分。有研究表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在促进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转变和预防艾滋病技能培养方面好于传统教育方法[2,3,6]。但教育后3个月与教育后1周比较得分有所下降,提示技能的培养并非通过几堂课学习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干预和反复强化。因此,应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以巩固干预效果。
教育后3个月,教育组学生报告与家长、朋友谈论预防艾滋病方面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教育前。提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艾滋病相关问题,从而达到向家人和同伴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和传递健康生活技能的作用。
3.2 在农村初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适宜性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调查选取安徽省2所农村初中生作为样本,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均支持本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对本次教育活动也非常欢迎。学校具有稳定的教学环境,是现行条件下在农村初中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增强抵御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在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可行且有效。2003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10],要求在各中学设立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进一步落实中学阶段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要求,在政策上也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给予了支持。
针对农村初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目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农村初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缺少健康教育教师。要在学校成功地实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是关键的因素。因此,要重视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其次,本研究有77.8%的学生回答没有听教
师讲过预防艾滋病方面的内容,提示农村中学缺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未落实问题。应针对农村初中生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积极态度、健康信念和负责任技能行为的培养。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是一项长期工程,可作为素质教育的常规内容,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晶琦,何舒青,王粉燕,等.关注农村地区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392名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研究报告[J].中国性科学,2007,16(12):3-6,14.
[2]YAN C,LOU CH,LISA MM,et al.Effectiveness of a school-basedAIDS education program among rural students in HIV high epidemicarea of China[J].J Adoles Health,2008,42(2):184-191.
[3]王超,马迎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67-172.
[4]陈晶琦,王佳,胡佩瑾,等.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中学生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3,17(4):298-300.
[5]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高中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06,15(2):12-14.
[6]马迎华,王超,张新,等.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62-566.
[7]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估报告[R].2007.
[8]郑海鸥,郑寿贵,郑伟,等.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模式设计及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0-21,23.
[9]崔福建,郑晓边.湖北省5县区农村初中生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J].医学与社会,2010,23(2):29-30.
自我介绍: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认识那么多的朋友,我是艾滋病同伴教育者,我的名字叫李红霞。我们今天的课与平时课堂上的课有所不同,我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而是大家的朋友,我们是同伴,因此大家不必拘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与游戏。我们同伴教育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今天我还要交给大家一个小任务哦,“如果你觉得我讲得好,请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同伴,如果觉得讲得不好,请告诉我!”OK?
传话游戏: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运动----传话游戏。我们请10位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游戏。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呢?等游戏结束后再告诉你!
好,现在10位同学已经依次排成了一列,我来讲一下游戏的规则:我的手里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的是传话内容,我把这张纸条给第一位同学看,让他小声地念给后面一位同学听,然后我要收回纸条,接下来依次将话传下去„
好,现在已经传到了最后一位同学了,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到讲台来,面向大家,大声地重复你所听到的内容。(幻灯片小纸条的内容)
小结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往往会被误传,艾滋病的信息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习掌握的不是被误传的信息,而是正确的信息,愿同学们在几个模式的学习之后能够掌握正确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学习内容: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模式,我给大家讲的呢,是第一、第二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模式的主要学习内容。(幻灯片“学习内容”)
什么是艾滋病 ?
既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艾滋病方面的知识,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又是什么?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艾滋病,它是一个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是什么吗?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以人体免疫系统受损缺省为特征的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缩写是AIDS。
艾滋病病毒
我们请第一位同学来说一下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什么?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称为: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缩写为HIV。HIV是引起AIDS的病原体,是一个很专一的病毒,它侵害、攻击免疫系统的CD4细胞,使得免疫系统的CD4细胞数量大幅度下降,临床表现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当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极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及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幻灯片1-4)这是一张HIV的结构图,周围一圈象鸡蛋一样的是糖蛋白,它的作用是黏附在人体的CD4细胞上,中心是2条RNA,RNA可以进入CD4细胞。(幻灯片1-3)这是一张HIV附在CD4细胞表面的高倍扫描,大家可以猜一下那些是HIV病毒。细胞本身是一个非常小的物质,病毒更小,紫色一点点的就是HIV病毒。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HIV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我们制作了2副漫画,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幻灯片1-4,1-5)。刚刚大家已经看到了HIV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病毒,它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哦,它只能在细胞内才能存活,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或是一般的热力、消毒剂都可以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
那么人体是怎么感染HIV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幻灯片Patrick一家),我想先问一下大家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印象?其实在这张照片上已经有三个人感染了HIV,大家可以猜一下是哪三个呢?讲述Patrick一家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人是怎么样感染HIV的呢?
Patrick,因为他是血友病病人,常常需要输血,因为输了含有HIV的血而感染。
Lauren因为与感染的丈夫有性接触而感染。Dweight从母亲那里感染。血——父亲——母亲——儿子。
Patrick一家的悲惨命运非常典型地反映出HIV的传播三途径:(幻灯片传播途径)
1、血液及血制品
2、性传播:阴道性交、肛门性交、口腔性交
3、垂直传播:母-胎、母-婴、怀孕期间、分娩时、哺乳期
小结
当前,世界上75%的HIV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这三个传播途径有共同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而传染,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血循环中。那么人的体液有那些呢?小结:人的体液有:血液、精液、阴道液、母乳、尿液、眼泪等。在被HIV感染人的体液中都有可能存在HIV病毒,特别以血液、精液、阴道液中含量最多。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几个问题:
1、不管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只要通过以上途径都有可能被感染。
2、许多被感染的人长期无症状但能将HIV传给他人.3、Nicole是在母亲被感染之前出生的,所以她没有被感染
4、Nicole多年与已被感染的家人同吃同住,却并未因此而感染,说明一般的生活接触不是传播HIV的途径。
不传播途径 那么还有哪些途径是不会感染HIV的呢?(幻灯片1-120)
小结不会传播HIV的途径:1.接吻、握手、拥抱2.共用餐具、共用学习用品3.在同一个游泳池游泳、共用厕所4.蚊虫叮咬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实,蚊虫叮咬可传播HIV。
小结 通过HIV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看到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可以靠改变自己的行为来预防的,那么要改变行为就要先改变观念,要改变观念就必须要获得正确的知识,要进行健康教育,大家应该感到很荣幸,我们今天进行的是健康教育中的一种,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是高危行为,只要我们避免这些行为,就不太可能染上HIV。
临床症状 那么人感染了HIV以后会有那些症状呢?会有办法治吗?我们先看一下HIV感染的4个阶段:(幻灯片1-13)
第一阶段:1.常见症状2.窗口期3.有传染性 第二阶段:无症状,1~10余年
第三阶段:第一期的症状重新出现,还有鹅口疮、乏力、盗汗、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等。
第四阶段:出现各种严重症状,一年左右。(幻灯片1-
14、1-
15、1-
16、1-
17、1-
18、1-19)小结
这以上的四个阶段,要说明的是在四个阶段中应该特别注意哪几个阶段呢?其实在第一、二、三阶段的预防意义最大,因为绝大多数HIV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没有明显征兆,持续时间又如此漫长,而在当前的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中,往往较多地介绍第三、第四阶段的症状,而对第一、第二阶段的严重性强调不够。
治疗
科学发展到今天,艾滋病还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目前较好地治疗艾滋病的方法,称作:鸡尾酒疗法。那么什么是鸡尾酒疗法呢?就是用2~3中抗HIV药物联合使用。它只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长生命,但不能把提内的HIV全部消灭。大家可以猜一下鸡尾酒疗法意念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在1万美金左右。
流行趋势(幻灯片1-20)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趋势。(幻灯片1-21)这是一张乌干达的艾滋病病人葬礼的照片,每天在非洲这样的葬礼有5500个。
那么亚洲、中国、上海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呢?(幻灯片1-
22、1-23)总之,中国的流行趋势:非常严峻。
性病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性病的一种,那么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性病、我国性病流行趋势是怎么样的?(幻灯片1-25)
性病的种类有8种,分别是:艾滋病、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乙型肝炎在我国不属于性病范畴。
(幻灯片1-
26、1-27)
性病传播的途径:主要途径——无保护的性接触
次要途径——非接触性,如淋病、滴虫、疥疮等。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患梅毒,孩子可患“先天性梅毒”。
性病的治疗 细菌性的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病毒性的应及时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无法完全治愈。
艾滋病与性病的关系(幻灯片1-36): 1.性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2.都有高危行为。3.HIV降低了免疫能力。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实施方案07-22
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方案10-16
电气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总结10-05
艾滋病预防09-10
预防艾滋病培训记录10-16
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10-17
预防艾滋病班会记录10-24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教案11-17
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20111-22
如何预防艾滋病作文200字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