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通用12篇)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1

活动总结

是最新发布的《【预防艾滋病班会总结】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

马庄中心完小

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效预防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危害,我校开展了各项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活

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一、紧扣主题,精心组织

第一、我校紧紧围绕宣传主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政策进行了集中宣传。

第二、动员全校人员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实现了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普及的目标。

第三、本次活动通过开主题班会的方法,使此次艾滋病宣传日宣传活动总体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了解爱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症状,以更好地遏制爱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同时展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范文TOP100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二、周密安排,务求实效

通过此次宣传,使全校人员及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关怀救治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

全院人员及群众参与艾滋病防治积极性以及自我防

护的意识,为推动我院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希望通过宣传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症状,以更好地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呼唤全社会共同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

马庄中心完小

2015年12月3日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2

此项活动, 主办单位邀请了4名广西四星级山歌王, 通过山歌对唱的形式, 用通俗直白的语言, 向观众宣传艾滋病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以及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四免一关怀”的政策。

活动共举办10场, 在鹿寨县城举办1场后, 还分别在各乡镇举办, 向广大市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016预防艾滋病活动总结 篇3

活动总结

2016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为此,在校长的领导下,我们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以今年艾滋病日主题为口号在校园进行一次艾滋病宣传活动。为了搞好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学校收到上级通知后,认真领悟关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师生提高“防艾”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领导带头把“防艾”宣传工作当作重点来抓。全校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防艾”宣传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政教处负责组织实施,全面开展宣传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

二、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18个教学班,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通过健康教育课向学生讲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了解何种生活环境及行为会使他们处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之中,使他们懂得了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学校专门出了“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宣传展板。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3、12月1日利用广播形式向全体师生作宣传,使师生知道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并了解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和预防的方法等等。

4、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渗透教育。12月2日,利用周五下午班会时间,由各班班主任在这节班会课进行了艾滋病主题教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得到了潜移默化地教育。进一步树立了“青少年与艾滋病密切相关”的信念,加强了对自身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提高了大家参与控制艾滋病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抗击艾滋、珍爱生命的信心和决心。

5、学校政教处结合安全教育在周一安全教育会上由曹副校长进行了全是师生预防艾滋病的集中教育。

6、学校向全校学生每人发放了县疾控中心提供的《预防艾滋进校园--健康教育读本》。让学生把宣传书本带回家,带动家庭与社会来共同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我校学生明白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知道艾滋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培养其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和顺三中

开展预防艾滋病活动的总结 篇4

10月13日至21日,我校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此次宣传周以“同心携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谐”为主题。我校通过不同形式,透过不同角度,向全校师生全面、深入地宣传了艾滋病的巨大危害和预防艾滋病的紧迫形势,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成立了我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具体落实,各相关处室主任任成员,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

二、认真部署,制订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方案。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办公室、德育处联合制订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周方案》,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确立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树立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广大学生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技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并确立了活动主题——“同心携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谐”。

三、形式多样,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

我校非常重视宣传,把宣传工作统筹计划,分步实施,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宣传栏、阶梯教室等场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一些活动:

1.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学生是个人身心发生飞快性变化的关键年龄阶段,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中学生摆脱青春期的困惑,摆脱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此,学校德育处印发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材料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共2000多份,做到人手一份;

2.致家长的一封信。我校德育处印发了《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让学生把材料带回家,让每个家长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把预防艾滋病知识传输给每位家长,并号召每位家长对孩子进行及时引导,加强教育;

3.医务室老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让老师们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等方面的知识;

4.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利用班队活动课时间让学生统一观看视频;通过大量的数据、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

5.通过计算机课,让每个学生从网上查找艾滋病的危害性,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6.学校团委通过团报、黑板报更进一步地增强了宣传力度;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里制作各色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通过宣传使每位师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7.生活指导组组织楼层长每周一对女生例假情况进行统计; 8.心理辅导老师利用晚自修时间分场次开展《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友视点》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在交往过程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收到实效

学校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使全校师生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家长对艾滋病的了解。据了解,之前有部分师生对艾滋病在思想上存在误区,对艾滋病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可怕”。通过活动的开展,纠正了这些师生在思想上的误区,进一步提升了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同时也帮助了全体师生树立起良好的健康意识。

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活动总结 篇5

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艾滋病以及毒品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其行为令人发紫,危害性令人瞠目。特别是近来艾滋病以及毒品向我们教育系统渗透严重。为了增强我们的抵抗能力,切实抓好预防工作,我校结合今年我市教育系统“6·10”反邪教警示教育和“6·26”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利用6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全校集中开展一次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宣传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1、成立学校“反对艾滋病、拒绝毒品”工作领导小组

以王新华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关工委副主任等成员为副组长,以德育处、教导处成员、团委等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与协调。由总务处负责后勤保证。

长:王新华

副组长:周良军

江春富

张学辉

阴加贵

员:王汉城

王爱玲

魏左青

伏永东

赵永江

邱孝成王志安

邵德生

2、制定方案,精心组织。

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艾滋病警示教育、拒绝毒品警示教育宣传活动,继续对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防范艾滋病、毒品问题的能力,增强广大教师及学生识别和抵制艾滋病、毒品的能力。

3、贴近实际,开展多种形式活动。

积极推行“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针对毒品防范和处理艾滋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学校结合学期结束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悬挂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横幅标语,召开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主题班会,出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宣传专栏(板报),举办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书画、征文、演讲或知识竞赛,开展反艾滋病、抵制毒品的宣誓签名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做好反艾滋病警示教育和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在召开周前会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上级精神,加强对反艾滋病工作、拒绝毒品的认识,引起重视。走访部分离退休教师,关心离退休教师的思想状况,对他们进行“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宣传。

在学生中开展反艾滋病、拒绝毒品警示教育活动,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警示教育中提高认识和抵制艾滋病、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校园成为反艾滋病、拒绝毒品的一方净土。根据盐城市教育局政教法制处、阜宁县教育局统一部署,我校开展了“四个一”活动:

1、在全校开展了一次反艾滋病、拒绝毒品的国旗下讲话。团委把反艾滋病、拒绝毒品与团委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宣传、发动。利用国旗下讲话举行一次反艾滋病、拒绝

毒品主题活动,发出倡议,在全校拉开“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反艾滋病、拒绝毒品主题活动的序幕。

2、各班级上好了一堂反艾滋病、拒绝毒品主题班会。各班利用班会课,上一堂反艾滋病、拒绝毒品课。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艾滋病、毒品的危害等知识。从而使学生基本了解和认识艾滋病以及毒品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思想,拒绝并远离毒品,并能勇敢地与不良行为、毒品贩卖作斗争。

3、给老师、家长和学生一份“反对艾滋病、崇尚科学、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承诺书,引导广大学生投入“关爱家庭、拒绝艾滋病、毒品”的实践活动,把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努力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反艾滋病、拒绝毒品”的社会效应。

4、各班级办一期“反对艾滋病、崇尚科学、珍爱生命”的黑板报。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全球基金艾滋病预防项目县2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等4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个班,每班60人,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分别以讲授课或者团体活动为主),1个班为对照组,总样本720人。

1.2 调查问卷

采用《学生艾滋病预防问卷》,该问卷共50道题目,分为知识、态度、行为、效能4个因子,每题采用“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基本同意、完全同意”4级记分,分别记为1,2,3,4分,设置1/3的反向条目,统计因子均分(各因子条目分数之和/条目数)和总均分。按照问卷设计[1],总均分愈高,显示被试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感方面问题愈少。问卷绝大多数项目区分度在0.3以上,总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6。分半信度0.86,经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结构效度(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8,χ2检验的替代性指数χ2/df小于3,标准平方根残差SRMR小于0.08)。

1.3 教育干预内容和方式

在教育干预前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采用课堂问卷调查。预防艾滋病教育内容包括3个部分:(1)艾滋病预防信息,包括观看艾滋病预防宣传片,发放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小册子,让学生了解艾滋病预防信息;(2)艾滋病预防教育,指通过讲授、讨论等活动课程教学形式,传授艾滋病预防基础知识,改善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态度,树立健康生活行为的观念;(3)艾滋病预防人际沟通,指通过团体辅导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如表扬与鼓励、倾听等练习,学习关爱患者与家人的方法。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分2种方式:一是课堂教学干预,即采用播放教育片视频、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二是团体活动干预,即在游戏活动中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干预全程1个月、每周2课时,共8课时。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1.5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由表1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干预后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实验组后测年级差异

高中生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显示高中生艾滋病防治教育效果更好。

2.3 不同教育方式比较

表2显示,在对农村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方式上,除知识外,课堂教学讲授组在态度、行为、效能上的总均分都显著高于团体活动组(P值均<0.01)。

3 讨论

3.1 要促进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发现,农村中学艾滋病预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对有关艾滋病预防的效能少有涉及。自我效能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个体将认知的、行为的、社会的各种技能整合成实际行动过程,服务于各种目的。自我效能在自我系统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让个体在生活中客观、冷静地看待艾滋病现象,促进艾滋病预防意识的形成,缓解个体面对艾滋病危险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惧怕心理,促使个体作出选择健康行为的决定并维持健康行为,建立对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袭的信心,同时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预防教育中的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呈正相关,说明在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中,要同时注意这4个方面,可以通过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来改变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态度、行为和效能,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在艾滋病预防教育中是环环相扣的。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不仅要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改变艾滋病预防的态度,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还需要建立艾滋病预防的效能感,建立自信,保持良好的艾滋病预防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4个环节缺一不可。

3.2 在农村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有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的调查结果一致[2]。农村中学学生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途径有限,应该在乡村地区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参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知识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态度,对艾滋病的无知是产生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歧视的根源之一,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要让农村中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扭转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依然是学校艾滋病预防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发现,高中生干预后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初中生,可能与2个因素有关:一是高中学生年龄大,接受的外界信息多,理解能力强;二是由于高考需要,农村高中都开设了生物课,艾滋病知识穿插在生物课相关章节中,高中生为考试而学习,而在农村初中大部分没有开设生理卫生课,也没有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农村学校在艾滋病预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各年级教育目标,才能取得更好教育效果。

3.3 课堂教学方式更适合当前农村学校学生

研究显示,在艾滋病预防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各年级教学中,课堂讲授组的效果要好于团体活动组,原因可能有4点:第一,农村学生比较腼腆、羞涩,在团体活动课中表现比较矜持,不是很主动;第二,农村班级的人数太多,团体活动很难控制和操作;第三,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只有8节课,而团体活动中的每一个活动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因此无法将全部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教给学生;第四,在我国农村学校,教育基本上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学生们更习惯以这种方式获得知识。有关农村学校团体活动和课堂教学的中、长期干预效果的比较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闫婉缔,郑晓边.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3-14.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7

今年12月1 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校根据《阳江市教育局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预防艾滋病和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阳教体„2015‟72号)精神,按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持续抓好宣传工作,确保我校防治艾滋病工作正常开展。现将我校开展的防治艾滋病专项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将防治艾滋病工作纳入我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

二、组织活动,扎实开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活动方案,开展了以下的工作:

1、给每一位学生印发了《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处方》,让学生对艾滋病的危害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提高了学生预防滋滋病的意识。

2、出了一期防艾专栏。我们在学校 “健康与教育”专用橱窗上出了一版防艾专栏,对艾滋病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等内容进行了宣传。

3、召开防艾主题班会。根据学校统一布置,各班在第十五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开展防治艾滋病主题班会,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防艾意识。

4、开展了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为让全校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认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学校在初中部开展了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把防艾工作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对防艾知识的了解。

5、开展了防艾滋手抄报评比。为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和防艾的重要,学校由美术科组织开展了一次以防艾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这次比赛,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制作的手抄报图文并茂,质量非常高。

通过一系列的专题教育活动,我校学生明白了艾滋病对社会和家庭的严重危害,知道了艾滋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发展。这项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校要将此项教育深入长期的开展下去,为防艾工作做出最大的努力。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8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传染病。2010年12月1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我院根据学校下达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通知的精神,紧扣‚青春红丝带,我们在行动‛活动主题,于2010年12月在全院开展了‚有爱生命 无艾校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纳意见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教育宣传工作,做到组织落实。由我院分团委书记牵头,各专业辅导员、团总支书记辅助负责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各专业各年级的优势,全面开展宣传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我院高度重视,严肃对待,精心组织,认真的部署实施,根据我院具体情况,注重实际效果组织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防艾‛活动,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二、认真部署,制定方案

我院根据各个专业、年级的具体情况,广纳意见,发动六大学生组织各自出一份活动方案,由分团委牵头的‚防艾‛宣传小组整理总结出一份切实可行,形式多样的活动计划。然后把活动任务分配至各组织、各专业、各班。确立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确保‚防艾‛工作宣传到位,真正的树立起同学们的防艾意识。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1、为了此次宣传工作切实有效的实施,我院分团委学生会成员也自发组织了一支‚防艾‛志愿者队伍,负责策划总结、监督、抽查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们认真负责,保证了此次宣传工作的有效切合实际的实施。

2、在营造同学们认识‚防艾‛工作氛围方面,根据各专业特色,我院组织了出展板、海报、板报的活动。

对艾滋病的基本情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把预防教育作为根本,使大家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积极实施,所出的展板、板报、海报内容丰富,花样齐全,图片真实,吸引了很多同学观看学习的兴趣,不但把‚防艾‛宣传深入我院学生心中,更影响其他学生。、各团支部组织“有爱生命、无艾校园”主题团日活动。一方面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深刻的使同学们牢记防艾知识,效果较好。12月1日当天晚上,我院在全院各团支部中召开主题为“有爱生命、无艾校园”主题团日活动。各团支部组织放映有关录象、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逼

近中国人的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认真讨论“艾滋病”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知识。珍惜生命,拒绝“艾滋病”,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这是同学们共同的心声。主题团日活动由学院分团委统一设计活动主题,统一活动要求,统一活动时间,统一发活动记录,统一设计活动模式,统一提供活动材料。在各班开展活动中,学院分团委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这次主题团日活动,开展面广,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教育。

4、青年志愿者们于12月2日在云水苑社区区内进行了“防艾”宣传,印发艾滋病防治宣传单200余份,积极发放传单和宣传画册,并向居民提供预防常识咨询,活动受到了社区的的一致好评,虽然外面寒风凛冽,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感受到了红丝带带来的温暖,5、学生社团举办‚给‘艾’一个拥抱‛的情景模拟活动。连续多日在学生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前,部分同学面带口罩、手举牌子‚我是艾滋病人,请给我一个拥抱‛,让同学们通过假扮艾滋病患者的角色,体会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反差,活动期间还向过往师生分发宣传单,以增加师生对艾滋病的了解。

6、学生会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主题讲座。‚艾滋病预防 青年同伴教育‛主题讲座通过放映幻灯片为同学们讲解了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其中,着重介绍了艾滋病的定义,HIV与AIDS的关系,艾滋病的传播、预防、检测、治疗,与其相关的疾病以及毒品与艾滋病,同伴压力与交流技巧,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等方面的知识。讲座的形式活泼生动,不仅有精美的幻灯片,还有与同学们的互动、表演等。邀请校演讲与口才协会的俞天骏作了有关遏制艾滋的主题演讲,简述了艾滋病初期感染症状、临床表现及其传播途径,着重强调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同时也邀请了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的杜骋发表演讲,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男女适度交往的重要性,提倡性健康。

四、发现问题,总结教训 问题:

1、部分师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一些人知识匮乏,对防治艾滋病持无所谓态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可怕”,另一些人则存有恐惧心理。

2、同学们在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的方式方法还有提升的空间,样式多样却不甚新颖。

3、宣传活动的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吸引眼球。总的来说本次活动使学生都受到了教育,不仅使预防艾滋病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广大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对艾滋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同学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毒侵袭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爱滋病患者,培养了学生参与预防艾滋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特殊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篇9

在中国, 我们把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分类:流动人口、同性恋和性工作者。本文试通过对流动人口、同性恋和性工作者的综述, 指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1 流动人口

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 全世界艾滋病预防和控制者们已共同认识到,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 中国也不例外。这一部分将从流动人口的概念、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威胁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1.1 流动人口的概念

(1) 流动人口 (floating population) 。这个概念目前主要用于中国, 它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 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 即所谓“人户分离”, 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如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对农村的同一乡 (镇) 或者城镇的同一县 (市) 之内流动不在管理之列。

(2) 迁移人口或移民 (migrant population) 。在中国, 迁移不同于流动, 通常应伴随着原居住地户口改变到新居住地户口, 包括上学、调动工作、参军、复员等。

以下所指“流动、流动人口”则引用“人户分离”的概念。

1.2 现阶段流动人口的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流动人口数不断上升, 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资料推算, 我国流动人口共有5349.7万。

1.3 艾滋病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相对固定人口而言,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但是, 人口的流动本身与艾滋病并无因果关系, 而是人口流动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因素相结合, 才真正导致了艾滋病病毒的加速传播。

从现有文献分析得出, 艾滋病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 预防知识缺乏

进城打工者知道血液传播、性传播途径的分别是79%、84%, 流动服务小姐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分别为73%、78%。

(2) 高危行为发生较多

这部分主要以性工作者为传播 (详见第3部分) 。

(3) 性病、艾滋病发病较高

一项对江苏省某市5892名返乡建筑工人的体检报告, 性病检出率为4.34%;暂住人口的性病检出率为6.41%, 驾驶员为2.71%, 而该市同年度性病发病率为28.80/10万。云南省某县1190名长途汽车司机中1.51%HIV阳性。对1517名村民进行外出流动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研究, 结果有外出史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5.6%, 显著高于无外出史者的8.8%。山西省1995年至1999年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 66.7%为流动人口。

1.4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对策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1997年, 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署及其发起组织一起编写了《迎战艾滋病——中国艾滋病现状和需求报告》, 将人口流动作为促进艾滋病流行的潜在危机和社会因素, 并强调:只有把降低危险性的努力和降低易感性的行动结合在一起, 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效果才能更广泛、深入。2000年1月, 卫生部召开了“中国流动人群与艾滋病性病防治对策研讨会”, 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近年的工作经验教训及今后的工作方向达成了共识。

根据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 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应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结合起来, 如公安部门对暂住人口的治安管理、劳动部门对外来劳动力的培训用工管理、计划生育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卫生部门对流动人口的预防与疾病管理等, 还应发挥工会、妇联、产业协会、性病艾滋病防治组织等各种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2) 摸清人口流动规律

由于“人户分离”现象的增多, 1984年, 我国第3次人口普查中首次调查了“人口流动迁移项目”, 其后进行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与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也继续关注流动人口内容。2000年11月1日, 我国开始了第5次人口普查, 人口迁移流动是本次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些工作能揭示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 为政府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综合宣传教育

在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中, 农村人口与流动人口是艾滋病的重点人群。针对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出的状况, 从中学开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将会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 充分利用铁路和公路流动人口多的特点, 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 并积极探索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多种教育形式。

(4) 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范围

对流动人口中的静脉吸毒者、卖淫嫖娼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 应积极借鉴国外证明普遍有效的干预措施, 包括健康教育、推广避孕套、规范性病治疗、针具交换/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血液管理、孕妇抗病毒治疗与减少母婴传播六大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抓紧试点, 总结经验, 尽快遏止住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快速传播的势头。

(5) 完善感染者与病人管理

随着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人的不断增加, 对他们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定点医疗服务以及监测等方面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

2 同性恋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同性恋问题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2.1 同性恋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群体

1989年底, 中国发现的本土第1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 即与多个男子有性关系的男子。另据中国卫生部门统计, 至1996年底, 北京市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 48%是与男人有过性关系的男人。1999年有关项目组对中国31省市660余例男性同/双性恋者的问卷调查显示:60人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中有2人呈阳性。在近几年的同类调查中, 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的比率明显上升。专家们指出:艾滋病在中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流行趋势堪忧!

有资料表明, 近半数的男性同性恋者与女性有过性关系;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大陆90%以上的成年男同性恋者进入传统婚姻状态。他们婚后, 几乎都是既与妻子保持性生活, 又与其他同性保持性交往。这种情况下, 如果他属于“性活跃”分子, 并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那就可能会把病毒传播给数十人, 甚至更多。中国某省会城市一大型同性恋酒吧的经营者曾询问过许多同性恋:如果你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其中有人告诉他:“尽可能传染给更多的人”。

1997年5月, 北京某大医院发现的38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 有12人是同性恋/双性恋者, 所占比例高达31.6%, 男性同性恋人群是中国性病感染者年增长率最高的人群。中国性病防治中心对全国的统计发现, 1994年性病者中同性恋者的数目比1993年增加了263%, 而性病病人比一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高出2.5倍。

2.2 同性恋发展特点

目前, “同性恋”与“艾滋病”两个本应单独使用的名词, 好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合二为一”。由于美国艾滋病流行最早见于同性恋人群, 所以不仅在美国, 而且在全世界都有一种感觉:同性恋可以和艾滋病划等号。这种语境令许多同性恋者反感, 尤其是女同性恋者。据调查, 在女同性恋关系中, 感情所占的比重较大、关系的稳定程度甚至超过了异性间婚姻的稳定程度。由于女性在性行为过程中, 体液交换量非常少, 已有证据表明, 女性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及性病发生率最低的人群。事实上, 无论是传媒还是许多人习惯性的思维中, 也大多把焦点集中于男性同性恋人群当中。

据悉, 同性恋人群中也有“层次高低”之分, 这与学识、职业及社会地位有一定关系。较高层次的同性恋者倾向追求相对稳定的感情和性爱关系, 对家庭、社会责任感较强, 对同性恋人群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深感忧虑, 有人还积极投身于性病防治的教育工作。层次较低的, 一般缺乏社会资源和支持系统, 社会责任感较弱, 倾向于在浴池、公园僻静处寻找生理满足。

2.3 控制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病毒刻不容缓

虽然同性恋不能等同于艾滋病, 但同性恋是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群体。有关专家学者认为, 把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深入到更多的同性恋者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同性恋性行为容易传播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原因有2个: (1) 性行为没有得到社会认可, 不能建立如同一夫一妻相对稳定的性关系, 多性伴现象严重; (2) 大多数男同性恋特殊的性行为方式。艾滋病及性病病毒常常会在直肠内弱碱性环境中生存, 并经释放血液里随着血流扩散到全身。

3 性工作者

3.1 性工作者也是艾滋病的高危传播者群体

公共经济学和流行病学一致强调预防工作的重点是高危传播者, 因为他们是最有可能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毒的人群。其中包括商业性性工作者、其顾客和非商业性频繁更换性伙伴的人。通过向这一群体宣传有关知识, 让他们了解自己行为的危险性, 然后要么改变行为, 要么在性活动中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

在我国, 向商业性性工作者群体做工作有特殊的难度。因为她们的职业属于非法, 我国特有的社会控制方式单位制度与她们无关, 于是这一庞大到数百万之众的群体在行政上与任何政府职能系统全无联系。而且, 根据研究, 这个群体很不固定, 像游击队一样会随时分散和流动。她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农村, 年龄大约在16~25岁之间, 受教育程度在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之间。她们很可能不读书、不看报纸, 但很可能有机会看电视听广播。一般来说, 她们总有可能到处走动, 会看到街道上的招贴画和标语。她们要打扮, 可能会对登载服装化妆内容的女性杂志感兴趣。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在“严打”时被公安的“妇教所”收容几个月, 一旦放出去, 又重操旧业。她们通常与自己周围的同伴有比较亲密的关系, 很有可能互相交流自己得到的防病知识。

根据这些特点, 应当考虑以下宣传方式:

(1) 要使宣传抵达这个最重要的群体, 必须使用大众传媒手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已经多次播放过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的节目, 但是需要针对这个群体的理解能力进行教育。

(2) 应当编写艾滋病预防内容的宣传教育教科书提供给各地的公安部门的妇教所 (据说这些妇教所已有数百所, 收容数十万人之多) 。内容可以有一定的理论性, 知识全面而信息丰富, 供公安人员教育她们时使用。还应当制作多种招贴画、标语、口号、小册子在妇教所张贴分发。

3.2 安全套使用率低

防范意识的缺乏在性工作者那里就体现为低安全套使用率。根据在云南进行的多项调查表明, 酒吧、发廊服务小姐分别有80%、83%承认提供性服务;服务小姐卖淫时及与男朋友发生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的比例分别是41.3%、11.7%。

4 结语

一切迹象都在提示,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形势之严峻, 预防工作责任之重大, 在当前已经形成对我国政府决策者、预防医学工作者和相关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严重挑战!

艾滋病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必须拿出前所未有的策略来应对。

参考文献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方案 篇10

XX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X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持续推进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我厅决定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组织开展第六届全省学校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周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宗旨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为根本目标,围绕今年宣传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关键技能,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推动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XX年12月1日前后。

2、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3、活动内容:

(1)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要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活动期内,以课时保障(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时间和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时间)和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为重点,检查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或专题讲座落实情况。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微信及手机短信、室内外电子屏幕等新型媒体,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广场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国家防控艾滋病相关政策。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公益类社团的作用,运用同伴教育或防艾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在校园内外开展防控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3)省级层面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项调研及优秀和宣传周活动组织实施方案选评。具体组织实施任务由省教育厅委托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承担。

(4)积极参加当地政府防艾办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协助配合相关公益组织做好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

三、相关要求

1、宣传周活动形式与内容设计,应紧密联系当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特点,按照教育部对于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重点内容以及身心发育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广泛性。要让学生全面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引导学生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拒绝婚前性行为和非法同居。要教育学生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断提高防艾工作质量和效果。

2、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主管领导牵头,细化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并有效发挥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专家作用,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保障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

3、省级层面专项调研、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工作主要面向普通高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可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择优原则推荐参加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要通过实地调研和优秀方案评选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丰富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查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加强专业指导。专项调研可结合全省年度学校卫生工作联合检查一道实施,也可单独选点择时进行。专项调研具体时间、地点和优秀、方案评选组织实施方式由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完成受托任务实际需要确定。各地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经评选产生的优秀、优秀活动方案,由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以适当的方式通报表彰,并将上载到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平台作为示范性教育教学资源在全省教育系统共享。

活动结束后,各地各高校应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宣传效果和经验以及活动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15日前发邮件至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邮箱xx)。

xx省教育厅办公室

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信息 篇11

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共同行动、向“零”艾滋迈进”,为做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多浪农场中学于2013年11月底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各班进行预防艾滋病主题教育,举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测试,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邱友萍供稿)

伊宁县多浪农场中学2013年12月5日

预防艾滋活动总结 篇12

一、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确立课程目标

师范专科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 学校不仅要把在校的各教育类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学生作为预防艾滋病和毒品的实践者加以培养, 让他们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懂得自我保护, 而且要把他们作为潜在的、未来的预防艾滋病和毒品教育的志愿者加以培养, 对他们进行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技能的培训, 让他们成为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教育的志愿者, 把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教育延伸到中小学、农村和社区。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学科课程不同, 它涉及病毒学、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禁毒学、伦理学、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方法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不追求学科知识发展的逻辑性和学科知识的深度, 但是注重知识的应用, 更加注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和感受, 追求掌握相关知识, 形成正确观念和正确态度, 掌握正确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教育而安排学习机会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提高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意识和技能,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并能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 课程要实现的目标分为认知与理解目标、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三个层面, 注重情感与体验、技能与方法目标。认知与理解目标:使学生认识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刻认识毒品的基本知识和毒品的危害, 了解国际国内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习实践在社区和中小学进行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情感与体验目标:树立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及价值观, 从而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通过各种参与性教学活动, 体验参与、合作、认可、关注、真诚、拒绝、平等、关爱、同感等情感。技能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预防艾滋病和拒绝毒品的技能, 如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进社区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中小学进行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方法和技能。

二、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既要实现认知与理解目标, 又要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 还要实现技能与方法目标, 三个层面的目标不是孤立、割裂的, 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把三个层面的目标融为一体。选择艾滋病、毒品、教育教学、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选择戒毒教育、性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实现认知与理解目标。安排危险行为游戏、野火游戏、同舟共济游戏、选择游戏等课内活动,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问答、文艺演出、志愿者培训、同伴教育、征文、校内宣传、校外宣传、参观戒毒所、暑期社会调查、电影晚会等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受, 积累直接经验, 发现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会探究问题, 发展自主学习, 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是综合课程,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跨学科性、开放性、生成性、经验性、体验性, 根据教育情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调整课程内容, 以专题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分为5个教学专题, 即:《认识生命》 (2学时) , 《生命与性》 (4学时) , 《预防艾滋病》 (4学时) , 《拒绝毒品》 (4学时) , 《禁绝毒品、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教学方法》 (4学时) 。

三、综合应用教学模式, 采用恰当教学方法

依据课程内容, 综合应用直接教学模式、概念发展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教学模式,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常用课堂教学方法, 配合使用同伴教育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社会实践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 选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制定教学大纲, 集体备课, 分别制作课件, 制定活动方案, 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既不摒弃讲授法等师生习惯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选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又着重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方法, 实现情感与体验目标、技能与方法目标, 追求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从2005级学生开始开课, 在2006级以及以后的学生中相继开出。上课时, 把学生编成100人左右1个班, 4节课连上, 前2节课集中在多媒体教室, 后2节课分成4个小班到4个小教室, 由教师或学生志愿者担任主持人, 做野火游戏等活动, 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使课堂生动、有趣。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和国际禁毒日组织开展“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

四、加强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培训, 为课程质量提供保障

选聘教学效果好、专业基础扎实、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工作, 聘请学生处负责人、团委负责人、党支部书记、专职辅导员、校医等担任课程教学辅助工作。选送这些教师参加教育部预防艾滋病教育培训班培训, 参加省教育厅预防艾滋病和毒品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 参加VSO艾滋病预防志愿工作管理培训班培训, 参加中国学校SID/HIV/AIDS健康教育骨干师资培训、云/澳红十字会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项目主持人培训班培训、中英师范院校预防性病健康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培训, 选送学生志愿者参加省禁毒教育培训基地培训, 参加VSO培训班培训, 定期组织校内志愿者培训, 每期近100名学生志愿者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

五、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实施效果

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 使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环环相扣, 始终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收到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回答了这类课程“为什么开”“怎样开”的问题。在对本校学生和农村村民进行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调查中发现, 学校教育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齐建国, 马迎华.预防艾滋病教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钟启泉, 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简单的职场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孩子升学贺词